乒乓球比赛规则体育理论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体育乒乓球教案

初中体育乒乓球教案

初中体育乒乓球教案初中体育乒乓球教案篇一:乒乓球体育课教案乒乓球教案乒乓球教案初中体育乒乓球教案篇二:中学乒乓球教案五年段乒乓球教学计划一、大纲说明(一)乒乓球选项体育课教学目的任务1、培养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掌握乒乓球运动与体育锻炼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养成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和体育锻炼的习惯。

2、通过乒乓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和练习,发展以有氧代谢能力和肌肉力量为重点的全面身体训练,继续提高学生的身体技能和各项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体质,通过《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3、掌握体育锻炼和养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身体机能自我评价能力和独立进行科学锻炼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发展个性,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培养敢于拼搏、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选编教材原则1、教育性原则:理论与实践教材都应符合社会主义教学方向,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用之材。

2、全面性原则:整个教材应体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基本技术与身体素质相结合,培养与兴趣相结合,教书育人相结合。

3、实用性原则:根据我院学生的身体条件、专项运动基础和能力的差异去选编教材,同时要符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质。

4、系统性原则:整个教材要符合大学生的特点,建立由易到难,有层次,突出重点,不断提高的体系。

(三)乒乓球选项体育课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1)二、教材纲要(一)体育理论1、乒乓球运动的基本知识2、乒乓球竞赛规则、裁判法3、体育基础理论(二)实践部分1、乒乓球技术、战术:(1)基本站位与基本姿势(2)基本步法:单步、并步、跳步、跨步、侧身步、交叉步(3)发球技术:平击发球、正手发下旋球与不转球、正手发右侧上旋急长球、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4)推挡球:快推、加力推挡、推挤、推下旋挡、减力挡(5)攻球技术:正手快点攻球、正手快带、正手快攻、正手扣杀、正手杀高球、反手攻球(6)搓球技术:快搓、慢搓、快摆、搓侧旋(7)弧圈球技术;高吊弧圈、正手拉前冲弧圈球(8)战术:战术制订的基本原则、各种打法类型的基本战术(9)教学比赛2、身体素质(1)耐力:定时跑、800米跑、1000米跑、12分钟库珀跑(2)力量:引体向上、双杠屈臂撑、俯卧撑、仰卧起坐、立卧撑(3)速度:跑的专门练习、加速跑、50米跑(4)跳跃:单足跳、多级跳、蛙跳、纵跳摸高、连续跳(5)柔韧:体前屈、坐位体前屈三、体育成绩考核(一)体育成绩考核办法:乒乓球选项体育课考核采用结构考核,综合评分方法进行,体育成绩用百分制计分,各项考核内容及其比重初中体育乒乓球教案篇三:中学乒乓球兴趣小组课教案乒乓球教案第周第1 次课课的任务:1. 了解乒乓球运动概况及常用术语;2. 初步掌握握拍方法、站位准备姿势及单步移动;3. 初步学会平挡球;4. 身体素质:发展下肢弹跳力。

乒乓球课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乒乓球课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二、学情分析
针对高一上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身心发展、运动技能和乒乓球基础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学生经过初中体育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运动素养,但乒乓球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在此基础上,我对学情进行分析:
1.身心发展:高一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迅速,具有一定的活力和可塑性。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情绪波动等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技术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乒乓球基本技术练习,如发球、接球、推挡、快攻、弧圈球等,指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高技术水平。
2.对抗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抗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和战术,提高应变能力。
3.教师反馈:教师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调整技术动作和战术运用。
-重点:基本战术的认识和运用。
-难点:临场应变能力和战术创新。
3.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解乒乓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将其应用于实践中,是提高运动效果的重要环节。
-重点:运动生理学、心理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难点: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指导运动训练。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分组练习、对抗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学习兴趣: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对乒乓球充满热情,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对其他运动项目更感兴趣。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团队合作: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有待提高。乒乓球运动具有较强的竞技性,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乒乓球课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乒乓球运动的基本历史、规则和比赛方法,掌握发球、接球、推挡、快攻、弧圈球等技术要领。

2024年乒乓球教学计划教案中班

2024年乒乓球教学计划教案中班

乒乓球教学计划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系统的乒乓球训练,使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规则,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技术水平。

2.过程与方法: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模仿练习、分组对抗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乒乓球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体育道德和竞技精神。

二、教学内容1.乒乓球基础知识:介绍乒乓球的历史、场地器材、比赛规则、裁判法等基础知识。

2.乒乓球基本技术:△正手攻球:学习正确的握拍方法、击球姿势、击球点等。

△反手推挡:掌握反手推挡的技巧,提高反手位的防御能力。

△发球:学习不同的发球方式,如正手发球、反手发球等。

△接发球:练习不同类型发球的接发技巧。

3.乒乓球战术运用:△单球战术:学习如何运用速度、旋转、落点等战术要素。

△多球战术:练习如何在连续对攻中占据主动。

4.乒乓球比赛规则与裁判法:详细讲解乒乓球比赛的各种规则,并教授学生基本的裁判知识。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学习乒乓球技术。

2.模仿练习: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练习,逐步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3.分组对抗: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实战对抗,提高学生的比赛经验。

4.视频教学:利用教学视频,让学生观察高水平运动员的技巧和战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阶段(第1-4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学习,重点掌握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

2.第二阶段(第5-8周):深入学习发球和接发球技术,以及单球战术的运用。

3.第三阶段(第9-12周):多球战术的练习,以及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的教学。

4.第四阶段(第13-16周):实战演练,通过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评估与反馈1.过程性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情况,以及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估。

2.终结性评估:通过定期组织的班级内部比赛,检验学生的乒乓球水平。

3.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有关乒乓球的课程设计

有关乒乓球的课程设计

有关乒乓球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乒乓球的基本历史、规则和比赛方式。

2. 学生能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推挡、快攻等。

3. 学生能了解乒乓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的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正确使用乒乓球拍,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和简单比赛。

2. 学生能在对战中运用所学技巧,展示良好的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学生通过乒乓球练习,提高反应速度、判断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 学生在乒乓球练习中,学会尊重对手,遵循比赛规则,培养良好的竞技道德。

3. 学生通过乒乓球运动,培养自信、勇敢、坚持的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体育学科,以乒乓球为主题,结合技能训练、比赛实践和理论讲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具备一定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但需加强团队合作和竞技道德的培养。

教学要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竞技精神。

通过明确的课程目标,分解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乒乓球历史与文化:介绍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国际影响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小球运动”章节。

2. 乒乓球基本规则与技术:讲解比赛场地、器材、得分制度以及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推挡、快攻等。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乒乓球基本技术”章节。

3. 乒乓球训练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动作的练习,开展分组对抗训练,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乒乓球训练方法”章节。

4. 乒乓球比赛与竞技道德:通过组织比赛,让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培养良好的竞技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章节:体育与健康教材中“体育比赛与道德”章节。

5. 乒乓球运动与健康:讲解乒乓球运动对身体素质、协调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益处,强调锻炼的重要性。

初中兵乓球课教案

初中兵乓球课教案

初中兵乓球课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如发球、接球、挥拍等。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乒乓球竞技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学内容:1. 乒乓球的基本技巧训练。

2. 乒乓球比赛规则的学习。

3. 团队合作的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乒乓球的历史、比赛规则以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基本技巧训练(15分钟)1. 发球训练:教师示范正确的发球姿势和技巧,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2. 接球训练:教师示范正确的接球姿势和技巧,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3. 挥拍训练:教师示范正确的挥拍姿势和技巧,学生跟随教师练习。

三、乒乓球比赛规则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乒乓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如发球、得分、换边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四、团队合作训练(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训练。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五、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乒乓球技巧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乒乓球的基本技巧和比赛规则。

二、提高难度,进行实战训练(15分钟)1. 学生进行分组对抗,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三、乒乓球比赛(10分钟)1. 学生进行乒乓球比赛,体验比赛乐趣。

2. 教师担任裁判,维护比赛秩序。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课后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乒乓球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比赛的热情和表现。

3. 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高中一体育选修课《乒乓球》教案

高中一体育选修课《乒乓球》教案
本节课将紧扣新教材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乒乓球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正手攻球技术:重点讲解握拍姿势、站位、挥拍动作要领,强调击球时的拍面角度、力量和速度。
-反手推挡技术:强调站位、拍面控制、力量分配,以及与正手攻球的衔接。
-发球技术:详细讲解发球动作的站位、挥拍方式、落点控制,以及如何利用旋转产生变化。
5.课堂氛围方面:整体来看,本节课的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积极性较高。但在小组讨论环节,课堂氛围略显紧张,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够充分。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将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多进行互动交流,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乒乓球的基本技能、比赛规则和战术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乒乓球运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乒乓球》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乒乓球比赛中的精彩对决?”(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乒乓球运动的奥秘。
-安全意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忽视自我保护,容易造成运动损伤。
-规则理解:学生对乒乓球比赛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如对擦边球、发球违例等规则判定不清。
举例解释:
-技术协调性:以正反手转换为例,学生需在练习中多次重复动作,教师需指导学生注意身体重心转移和手臂挥动的同步性,以提高动作的流畅性和协调性。

乒乓球活动-冀教版一至二年级教案

乒乓球活动-冀教版一至二年级教案

乒乓球活动-冀教版一至二年级教案一、活动简介本次活动主题为乒乓球,适合冀教版一至二年级的学生参与。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既挑战力又技术含量高的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反应力和专注力。

二、学习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能够:1.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巧;2.增强协调性和反应力;3.培养团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过程1. 游戏介绍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乒乓球运动,包括比赛规则和基本技巧。

比赛规则:每局比赛先达到11分者获胜,必须以至少两分优势获胜。

比赛分为单打和双打两种形式,单打是一对一的比赛,双打则是两人组成一组。

基本技巧:包括正手推球、反手推球、正手横摆球和正手直拍等。

2.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一桌。

要求学生按照队列顺序上场。

3. 热身让学生先进行热身活动,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如揉肩、颈旋转、手臂摆动等。

4. 初步练习教师向学生演示正手推球技巧,然后找一个学生来进行示范。

学生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练习。

5. 比赛模式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技巧后,可以开始进行比赛。

教师可以进行单打和双打两种形式,让学生互相挑战比赛。

6. 游戏总结在活动结束时,让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总结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下一步的训练要求。

四、教学反思这次乒乓球活动,让学生非常喜欢。

从热身到初步练习,再到比赛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十分投入。

通过活动,学生不仅学习到了乒乓球基本技巧,还培养了协调性和反应力,增强了团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不过,由于时间较短,有些学生可能不够熟练,需要在未来进行更多的训练。

体育装备专业乒乓球理论课教案5篇

体育装备专业乒乓球理论课教案5篇

体育装备专业乒乓球理论课教案5篇第一篇:体育装备专业乒乓球理论课教案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乒乓球运动的起源,各国有不同的传说。

我们主要根据国际乒联1976年的资料并参阅了日本《百科词典》以及南斯拉夫《从伦敦到塞拉热窝》中的有关部分和我国1935年出版的《乒乓球须知》,向同学们作简要介绍。

采用球拍作为击球器具的三个现代运动项目(网球、乒乓球、羽毛球)均派生于中世纪的网球。

19世纪后半期,在三项运动最早始于英格兰。

因当时网球运动风靡欧洲,所以英国一些大学生在室内以餐桌作球台,用书或用高被椅子挂上一根线作球网,采用软木或橡胶作成的球,以羔皮纸贴成的长柄椭圆形空心球拍,在台子上打来打去。

这就是乒乓球运动的前身,最初这种游戏不叫乒乓球,而叫‚弗利姆-弗拉姆‛(Flim-Flam),又称‚高西马‛(Goossime)。

球台和球网无统一规定,记分方法有10分、20分、50分或100分为一局,发球也无严格控制,可以先击到本方台面再落到对方台面,也可以直接将球发到对方台面,这一时期处于游戏阶段。

后来打这种球的人多了,于是形成了一种贵族娱乐活动。

1900-1902年传入日本,1905-1910年传入维也纳和布达佩斯。

1890年左右,英国一位退休的越野跑运动员詹姆斯.吉布,从美国带回了作为玩具的塞璐珞球。

由于羔皮纸球拍击球时发出‚乒‛球落台后发出‚乓‛的声音,模拟其声而叫‚乒乓‛。

其后也称‚桌上网球‛(table tennis)。

1904--1918年间,乒乓球始终停留在游戏阶段。

直到20世纪20年代,举行了多次乒乓球邀请赛,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视之为运动,但主要在知识分子、学生及职员中间传播。

第一阶段(1926-1951年):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1926年-1951年国际乒联共举行了18届世界锦标赛,锦标赛的地点除1939年仅一次在埃及外,其余均在欧洲国家。

18届锦标赛共117项(本应118项,由于第十一届女单决赛每能决出冠军,故为117项)冠军中,除美国选手取得8项冠军外,其余的109项全部被欧洲选手获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乒乓球比赛规则
初三年级1、2、3、7、8、9班指导教师:谢林任课教师:郭新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乒乓球比赛规则的介绍,使广大学生能够对乒乓球这一项目更加热爱和喜爱。

(2)在对学生进行规则介绍的同时,结合以往中国队在世界各种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同时也促进更快、更好
地掌握乒乓球这项运动,从而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
极大的推动作用。

(3)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更懂得要学好任何一样运动项目,都必须下苦功夫,如果三天打雨,二天晒网,那将一事无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乒乓球的各项技术
(2)乒乓球的场地和乒乓球台的规格介绍。

三、教学内容:
1 球台
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
1.525米,高地向高76厘米。

2台面
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2.74米的比赛合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

3 球网
(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
(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

(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台面15.25厘米。

4球
(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38毫米。

(2)球重2.5克。

(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材料制成,呈白色,、黄色或橙色,且无光泽。

5 球拍
(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
(2)底板厚度至少应有85%的天然木料,加强底板的粘合层可用诸如碳纤维,玻璃纤维或压缩纸等纤维材料,每层粘合层不超过底板总厚度的7.5%或0.35毫米。

(3)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
A“普通颗粒胶”是一层无泡沫的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其颗粒必须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10颗,不多于50颗的平均密度分布整个表面。

B"海绵胶"即在一层泡沫橡胶上覆盖一层普通颗粒胶,普遍颗粒胶的厚度不超过2毫米。

(4)覆盖物应覆盖整个拍面,但不得超过其边缘。

靠近拍柄部分以及手指执握部分可不予以覆盖,也可用任何材料覆盖。

(5)底板、底板中的任何夹层、覆盖物以及粘合层均应为厚度均匀的一个整体。

(6)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拍身边缘上的包边应无光泽,不得呈白色。

(7)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

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可以允许使用。

(8)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

指导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