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备课
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7篇

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7篇年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
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
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测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学生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
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
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学生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己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
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学生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
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学生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保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套教案

植物的身体【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植物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教学难点】学生正确地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凤仙花的挂图、凤仙花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
(一)谈话:今天我想请各位同学当个画家,请给你在课前观察的植物画个像。
(学生画画)(二)展示学生作品:问:你画的是什么植物?你都画出了这棵植物的哪些部分?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
师板书:植物的身体。
二、学习新课。
(一)研究植物的组成。
1.讲述: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棵植物。
这是一棵完整的植物,它由几部分组成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学生讨论研究的方法:查阅资料、上网、问别人等等)指出:你们可以自由组成研究小组,在讲台上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有关植物的书籍,你们可以查看,找出答案。
2.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答案。
(注: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找到答案。
一定要给予学生充分讨论、观察、交流、思考的时间,让同组的每一个学生达到共识。
同时让各组同学思考:用什么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植物的组成部分。
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画画的形式等等。
)3.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在汇报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发言同学进行提问,让他帮你解答。
)问:我这有一些凤仙花各部分的图片,你能拼成完整的植物吗?(学生拼图,进一步认识植物的组成。
)4.谈话:刚才我们观察了凤仙花,现在我请大家再来观察其他花。
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请你们小组继续研究这些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老师引导学生继续研究,通过分析其他植物的组成,进而得出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吃什么本单元包括《我们的食物》、《我们的营养》、《饮食与健康》3课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观察、实验操作、收集和整理信息等手段,探究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知道人们需要的营养物质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
懂得营养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饮食;会从合理、全面饮食方面设计食谱;养成科学饮食的好惯。
逐步从探究科学饮食的多种活动中意识到要珍爱生命;善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课时安排:3课时1、我们的食物教学目标:2、研究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研究用简朴的图表进行统计,造就学生收拾整顿资料和评判统计结果的开端能力。
4、激起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认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教学筹办:1.学生筹办:(1)将上课前一天本人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
(教师课前恰当指导记录和制作卡片的办法)(2)根据问题搜集资料(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哪些?)2.教师筹办:实物投影仪、全班一天食物情况统计表格教学过程:一.认识食物、了解食物(1)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些什么?并随机板书课题。
(2)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办法多?(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3)报告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4)师: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小组讨论,将本人搜集来的资料彼此交流。
(5)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简要板书。
(6)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7)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共26课)(2020新版)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蚂蚁【教材分析】《蚂蚁》是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动物王国》单元的第一课时。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昆虫之一,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教科书选择蚂蚁作为探究对象,建构学生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
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明确学生思考的方向并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寻找蚂蚁,观察不同种类的蚂蚁,让学生发现蚂蚁的身体分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引发学生对蚂蚁身体结构的思考;通过观察更多动物,寻找能与蚂蚁归为一类的,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通过制作昆虫模型,加深学生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利用昆虫的特征,到校园中识别昆虫。
本课通过活动层层推进,先是观察一只蚂蚁的特征,再观察不同种类蚂蚁的特征,最后寻找与蚂蚁归为一类的动物的特征,由少到多,由点到面,让学生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昆虫有一定了解,但局限于见过,不知道到底哪些动物属于昆虫。
很多学生也没有认真观察过蚂蚁或其他昆虫,对昆虫的认识还处于拟人化阶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2.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蚂蚁的外表特征;能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2.借助放大镜对蚂蚁进行有序、细致的观察;能根据昆虫的特征制作昆虫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昆虫的共同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珍爱生命。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都是维持人类健康的 主要营养素及主要来源;知道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2、技能目标:能借助资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 行检测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 善生活,善待生活,善待生命,珍爱生命。
比赛。 (2)比赛开始。 比赛形式:以导游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家乡 特色的美食。 小结:
三、课堂小结,拓展创新
1.请学生说说本课的收获。 2.课下探究: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向客人介绍家乡的 美食?依据自己的饮食爱好, 选择自己比较了解的一种 美食写一份宣传稿。
板书设计:
馒头 水饺 芹菜 白菜 鸡 鱼 肉
1、我们的食物
授课教师:
编委
审稿
使用人
使用时间
教材简析:本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食物的多样性,了解事物的主要来源。本课安排了认识常见的食
的纷繁多样。
物名称,给食物分类等活动。通过交流,让学生理解我们的食物种类是多样的体会自然界食物种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食物主要来源于大自然;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能用语言和图画描述所观察事物的特征。能用不同的方法给食物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 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资料引用:教师用书、教育局网站资源等。
教具学具的准备:将上课前一天自己所吃的食物记录下来并制成统一大小的卡片(教师课前适
1、我们的食物
新教材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教材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XXX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王国备课人课题1.蚂蚁授课时间课型年月日新授教材分析蚂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教材选择蚂蚁作为探究对象,建构学生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
通过探究进一不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
2、通过学生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中碰到的问题,培养探究能力。
3、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基本了解了科学这门学科的特点及研究方法:玩中学、想中学、做中学、用中学。
了解了实验课中应具有的团结团结协作肉体,并能努力去做,需求逐步造就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研究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协作研究,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进步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经历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蚂蚁,解决观察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比较蚂蚁,蜘蛛,蝎子的身体结构,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放大镜、昆虫盒、橡皮泥,牙签、毛笔。
教学过程弥补修改一、猜谜语,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生:蚂蚁师: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
这个谜语主要说了蚂蚁的生活性,我们今天就来学第1课《蚂蚁》。
(板书课题:1蚂蚁。
)二、探究新知师:教师给同学们安置的研究任务—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谁来向人人汇报?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
教师适时评价。
师:老师还让大家捉蚂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哪位同学来讲一下?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师:你们知道观察蚂蚁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吗?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学生交流。
教师提供观察工具:培养皿和放大镜。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共24课)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青岛版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共24课)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青岛版教案第一课:人与动物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和动物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
2. 理解人类对动物的依赖关系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课本、图片、动物标本、PPT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几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动物,引起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并引出人与动物的关系。
2. 学习与概念解释(15分钟)让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和动物的身体进行比较,找出相同和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理解人与动物具有共同的呼吸、进食和移动等特征,但也有不同之处。
3. 组织讨论(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思考人类对动物的依赖关系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并组织讨论,并通过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4. 观察动物标本(10分钟)学生观察动物标本,了解不同的动物种类和特征,加深对人与动物的认识。
5. 知识巩固(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些常见的动物,提问学生关于动物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6. 总结课堂内容(5分钟)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人类对动物的依赖关系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并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自然界中最小的单位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构成和性质。
2. 理解物质的变与不变。
3. 掌握水和空气的性质及相关实验。
教学准备:课本、实验器材、PPT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物质,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物质的性质,引起学生对物质的兴趣。
2. 学习与概念解释(15分钟)通过PPT介绍物质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物质由原子和分子构成,以及物质的性质和变与不变的概念。
3. 实验展示(15分钟)教师进行一些实验示范,比如通过烧纸、燃烧烧杯中的酒精等,引导学生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理解燃烧和蒸发等现象。
4. 探究性实验(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和空气的性质及相关现象,加深对物质的理解。
5. 知识巩固(10分钟)通过PPT呈现一些与物质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并巩固对知识点的理解。
最新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课时备课

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动物属于昆虫教科书给出了活动指向:“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动物属于昆虫。
“活动范围选在校园里,既保证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又方便了学生的观察。
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课下到校园里观察动物,发现更多昆虫,从而认识到大自然的有趣和奇妙之处。
学科核心素科学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养课标分析教学资源挖掘:视频、图片已知:知识经验:已经学过动植物,有了前期知识的储备重难点及突破措施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橡皮泥、牙签。
学生准备:课前,学生可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到小区、公园等地方近距离观察蚂蚁、蝴蝶、蜻蜒等动物,了解它们的身体特征,并提几只蚂蚁带到课堂上。
教学过程环节与目标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能有探究兴趣。
【谜语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生:蚂蚁昆虫什么说蝗虫是昆虫?因为(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充分理解昆虫特征的内涵。
)三、知识拓展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制作昆虫模型四.制作昆虫模型师:请你们根据昆虫的特点用橡皮泥制作一个模型。
制作之前要想好做哪种昆虫的模型,这种昆虫有什么特点。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四、生活应用(完成闭环)师:请大家课后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并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写在活动手册中。
作业设计请大家课后观察校园里的动物,说一说哪些动物属于昆虫,并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写在活动手册中。
板书设计蚂蚁三、知识拓展教师布置课下的拓展任务,提示学生继续观察鱼的活动,发现鳍对鱼的运动还有哪些影响。
通过观察,学生感受到鳍对鱼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作用,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四、生活应鱼鳍在生活中应用。
(仿生)用(完成闭环)作业设计继续观察小鱼的活动板书设计鱼课题鸟课新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第五单元???热的传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复习阶段。
首先我们一起复习有关第五单元
《热的传递》。
二)复习本单元的知识
1.根据问题提纲进行复习《热的传递》。
1)出示问题提纲。
学生自己复习。
学生根据问题提纲自己进行读书复习。
2
3
73.
74.什么叫热的良导体?举例说明。
答: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
例如:金、银、铜、铁、铝。
75.什么叫热的不良导体?举例说明。
答: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
例如:塑料,木材、毛皮、棉花、泡沫。
76.设计一个不烫手的杯子。
答:用毛线织一个套,套在杯子上。
77.为什么锅体用金属做,锅把用木头做。
答: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做成锅体传热快,饭熟得快。
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做成锅把,传热慢,不烫手。
78.水变热了,为什么鱼还能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答:虽然瓶颈部分水变热了,但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也不能对流,下面的水温度还很低。
所以
80.
81.
82.
种传递热的方式叫辐射。
太阳的热是以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
83.热在固体、气体、液体和真空中各是以什么方式传热的?答:热在固体中是以(传导)方式传递的。
在液体和气体中主要是以(对流)方式传递的。
在真空中是以(辐射)方式传递的
84.棉被、棉衣会生热吗?为什么会感到暖和?答:棉衣、棉被不会生热。
因为棉被、棉衣里面的棉花,膨松多孔隙,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
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而具有保温性能。
85.为什么穿皮大衣能保暖?答:因为皮大衣的皮隔风不导热,皮大衣的毛里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也不易传热,所以穿皮大衣能保暖。
86.
87.
88.
89.
90.
是因为浅颜色的衣服吸收的辐射热少,感到凉快。
冬天应穿深颜色的衣服。
这是因为深颜色的衣服吸收的辐射热多,感到暖和。
91.冬天,有雪的路面上为什么撒煤渣?答:因为煤渣是深色的,吸收的辐射热多,能使积雪很快融化。
92.冬天下雪后,脏雪和干净的雪哪种融解的快,为什么?答:脏雪
融解得快。
因为脏雪颜色深,吸收的辐射热多,所以融化得快。
93.说出“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科学道理?答:冬天下三场雪,麦盖三层被,来年小麦一定大丰收。
这是因为:1.雪是白色的,散发地热慢;2.雪里面有很多孔隙,充满空气,不易传地热。
3.雪可以冻死农作物害虫。
4.第二年春天雪融化了,雪水滋润麦苗。
94.
95.
96.
机。
1、
2、黑深色的物体比白浅色的物体吸收的辐射热()。
3、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和()等组成。
()是接受太阳辐射热并传递热量的装置,它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元件,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
4、夏天天气很热气温很高,因此不需要加热孔明灯或热气球里的空气,
它们也能升上天空。
()
5、不管什么物体,传热越快越对人们有利。
()
6、在有暖气的屋内点燃香的时候,香烟飘动的方向是向着暖气片的方向。
()
7、保温材料不能永远保持热量不散失。
()
8
9
10
二、
1
2
3
1
A、铜
2、冬天穿棉衣晒棉被是因为棉花能()。
A、生热
B、保温
3、太阳能热水器水温升高最快的是()。
A、斜放
B、直放
C、平放
4、在研究棉花是否能保温的实验中,不同条件是()。
A、一个包棉花,另一个不包棉花
B、一个温度高,一个温度低
C
5
A
1
2
3
4
在做热传导的实验时,将铜片固定在铁架台上,在铜片上放上蜡,分别从一边或中间加热铜片,观察蜡融化的方向。
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