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论文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论文

跨文化交际论文

跨文化交际论文摘要。

跨文化交际是当今全球化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中,语言、礼仪、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经常会导致交际障碍。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并提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言差异、文化冲突、交际策略。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往往伴随着语言、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成为交际的障碍。

因此,研究跨文化交际,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成为当今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1.促进文化交流。

跨文化交际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跨文化交际,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国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从而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尊重。

2.促进经济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对于国际贸易与商业合作至关重要。

通过跨文化交际,不同国家的企业可以更好地进行商务洽谈与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3.促进和平与稳定。

跨文化交际可以缓解文化冲突与误解,促进国际间的和平与稳定。

通过跨文化交际,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国的文化与价值观,从而减少误解与分歧,促进国际间的友好关系。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

1.语言差异。

不同国家的语言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大的挑战之一。

语言的不同不仅会导致沟通的障碍,还会引发文化冲突与误解。

2.文化冲突。

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冲突。

例如,中国人在交际中常常会以客套话来表示礼貌,而西方人则更加直接。

这种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交际的不适与误解。

3.价值观差异。

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也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之一。

例如,中国人重视集体利益,而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利益。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往往会导致交际中的矛盾与冲突。

三、跨文化交际策略。

1.学习对方的语言与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对方的语言与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了解对方的语言与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交际与沟通。

浅谈跨文化商务交际论文范文

浅谈跨文化商务交际论文范文

浅谈跨文化商务交际论文范文随着国家间的交往日益密切,跨文化交际是当今的一大趋势。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跨文化交际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跨文化交际论文篇1:《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摘要:非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重点介绍了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和分类,并以体态语为例探讨了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体态语一、非语言交际的定义关于非语言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

有的定义很简单,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

(Malandro et al,1989:5)有的定义则比较具体,如“非语言交际是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这些属性和行动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Burgoon and Saine,1978,见Malandro,1989:7)。

或“非语言交际指的是在一定交际环境中语言因素以外的,对输出者或接收者含有信息价值的那些因素。

这些因素既可以人为地生成,也可以环境造就”(Samovar et al,1981:56)。

①Malandro(Samovar etal,1981:156)和Barker(1989:5)提出,“非语言交际是一种体现非语言行为的过程,它在特定的场合或语境中要么独自出现,要么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理会别人的意图。

”②二、非语言交际的分类非语言交际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涵盖范围极广。

非语言交际首先就是非主题的领域。

从跨文化交际出发,借鉴西方学者比较统一的认识,可以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为四大类进行学习:体态语、近体学、副语言、时间学。

(一)体态语体态语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也被称作肢体语言。

法斯特(J.Fast)的《体态语》被人们称为非语言交际领域行为科学家所做研究的总结。

他认为:体态语是用以同外界交流感情的全身或部分身体的反射性或非反射性动作。

跨文化交际方向论文

跨文化交际方向论文

跨文化交际方向论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本身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跨文化意识对语言学习和使用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跨文化交际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跨文化交际方向论文篇一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联系日益密切,英语已成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由于各国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不同,产生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背景。

就英语学习而言,不仅要学习其语言,对语言文化的掌握也很重要,文化的差异性使英语教育从语言技巧教学转为语言文化和思想的教育。

分析跨文化理念对中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基于跨文化理念的中学英语教育教学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理念;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一、跨文化理念对中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和发展,使人们对语言功能和使用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映射,若脱离文化去理解某种语言,既不现实也不合理。

目前文化发展日趋多元化,语言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交流媒介,如果教师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知识、文化背景,在交流中很可能会产生语言分歧,影响正常的人际交流。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要加强跨文化理念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化,在掌握语言表达形式的同时,根据不同的话题、语境、文化恰当地运用语言。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有效实现了跨文化交流,更加注重语言的内部结构和表达形式,将英语学习立足于文化教学之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2.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人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社会中承担不同的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增长、科技日益发达,社会结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与社会的联系和交往日趋频繁。

在社会经济、网络技术、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下,社交对象和方式更加多元化、多样性。

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初中英语教育,加强学生跨国界、跨文化交流,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使其认识到不同文化、不同群体对文化交流的需求。

跨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积极发挥学生才智和潜能,充分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追求平等、尊重差异,增强学生知识能力和交流技能,进而提高中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跨文化交际论文(3篇)

跨文化交际论文(3篇)

跨文化交际论文(3篇)一、关于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我国人民对于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有了新的期许,在现代社会中,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具备良好的交际表现能力。

在跨文化的语境中所认为成功的交际是能够带来发展机会、财富以及和平的;失败的交际会使得敌对局面、偏见以及冲突产生。

在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中,我们正在经历的社会形势是多种多样的,如:信息化、全球化以及网络化等,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讲外语和理解外语时都应该遵循该外语的语用规律及文化规则。

对于法语的口语教学而言,这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行为,语言的不同使得其表达的意识也会有差异,在法语中时常使用到的词汇用汉语解释意境就可能很大不同。

如:在法语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代词,代词用法比较复杂,因而学生在没有熟练掌握的情况下,使用法语代词会变得非常困难。

针对于您(vous)和你(tu)在法语中的用法,我们在课堂或者课后的练习中已经习惯了使用tu,随后在一些非常正式的场合也会将tu脱口而出,显然这意味着交际错误出现了。

另外,与tu所对应的动词有着简单的变位,因而学生更加喜欢在表达上使用到tu,长时间下来他们容易将语言场合忽视掉,这样错误语域的选择是外语学习中的大忌。

因此,我们需要十分的重视对学生这方面的教育,逐步将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能力加强,尽可能的将错误语境的现象减少。

如:中国自古有“爱屋及乌”的说法,法国也有着Qui m'aime,aime mon chien的说法,翻译过来就是“爱屋及狗”。

可见,中法两国巨大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人们对于宠物的不同态度,若是学生没能够很好的掌握到、认识到这一点,就很容易发生语境错误,对于跨文化的交流非常不利。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法语口语交际的能力根据著名学者Gudykunst的理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包括基本交际能力系统、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情节能力系统和交际方略能力系统。

跨文化交际课程结课论文

跨文化交际课程结课论文

跨文化交际课程结课论文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强,中西之间的交流也与日俱增,跨文化交际日益普遍。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跨文化交际论文,供大家参考。

跨文化交际论文篇一:《试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摘要:中西方文化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这几方面,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最终目的是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文化。

文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规避的存在,同时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内容。

只有对文化有充分的理解,才能避免文化冲突。

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任重道远,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仅仅是打基础阶段。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一、文化文化一词起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种、栽培、居住,体现人类改造自然的意义,属于物质生活活动范畴。

后被引申为人类改造自我的意义,包含技能的练习、性情和品德的陶冶、教养等方面,属于精神生活范畴。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

我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不断的探讨,综合各个领域学者对文化的理解,文化属于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长期创造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同时,文化承载了历史,是一种历史现象。

总体来说,文化可以传承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文学艺术等,是人与人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传承的一种意识形态。

文化可被分为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

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化,如服饰、用品、工具等。

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属于隐形文化,包括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各种制度和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

行为文化则是人类在制度文化和心态文化的作用下,借助物质文化所进行的日常行为。

二、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各种形式的接触,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行为。

言语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以语言为形式的交流,非言语行为交际则指以语言以外的形式如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等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

跨文化交际毕业论文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跨文化交际的问题。

首先,跨文化交际可能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语言障碍。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语言和语言习惯。

这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

比如,英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国际语言,但是即使是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语言障碍依然可能存在。

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英语口音和语法习惯,这可能导致误解和困惑。

因此,学习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和语言习惯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另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是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

这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

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个人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而在一些东方国家,集体主义是更为重要的价值观,注重团队合作和社会关系。

因此,如果不了解对方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就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

因此,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外,跨文化交际还可能涉及到非语言交流的问题。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比如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目光接触。

这些非语言信号可能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比如,在一些西方国家,直接眼神接触被认为是礼貌和尊重的表现,而在一些东方国家,直接眼神接触被认为是不尊重和冒犯的行为。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适应对方的非语言交流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非语言交流都可能存在问题。

因此,学习和理解不同文化的语言和语言习惯,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差异,以及适应对方的非语言交流方式,都是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因素。

跨文化交流英文议论文作文

跨文化交流英文议论文作文

跨文化交流英文议论文作文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an essential part ofour globalized world. It allows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o come together, share ideas,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It's a way to break down barriers and build understanding between people who may have different beliefs, values, and traditions.When it comes to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language plays a crucial role. Being able to speak someone else's language, even just a few words, can make a huge difference in how you connect with them. It shows that you respecttheir culture and are making an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mon their terms.However, communication is not just about language. It's also about non-verbal cues, such as body language, facial expressions, and gestures. These can vary widely from one culture to another, so it's important to be aware of these differences and be sensitive to them when interacting with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One of the biggest challeng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overcoming stereotypes and misconceptions. We all have preconceived notions about people from other cultures, and these can be hard to shake. It takes an open mind and a willingness to learn in order to truly connect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In today's interconnected world,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ver. Whether it's in business, education, or everyday life, being able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is a valuable skill that can open up new opportunities and enrich our lives. It's a way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us and them, and build a more inclusive and understanding society.。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5篇)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5篇)

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5篇)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5篇)跨文化交际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在社会经济不断进展的背景下,英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这就促使众多高校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要提高同学的英语综合力量,并有效提升同学的跨文化交际力量。

但从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校并没有将培育同学的跨文化交际力量当作主要的英语教学目标,导致英语教学始终难以达到预期抱负的目的,也无法让同学利用英语进行顺当的沟通,无法迎合市场进展的趋势。

基于此,本文在此从跨文化交际力量培育谈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供应有益参考与借鉴,促进高校英语教学的进一步进展与建设,达到推动高校英语教学进展的目的。

二、跨文化交际力量的组成老师要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培育同学的跨文化交际力量,首先要做的是明确跨文化交际力量的组成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对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语言力量语言力量是跨文化交际力量的基本组成要素。

从本质上说,同学必需要把握相应的语言力量,包括语法学问、句型结构等等才能够组织语言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语言环境在此基础上,语言环境是跨文化交际力量的组成要素之一。

详细地说,语言环境可以归结为语言发生的情景、各地的风俗文化等等。

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习俗,导致其语言的思维不同,其所表达的意思也并不一样。

在正常的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环境不同所导致的问题并不少见。

(三)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沟通者的文化底蕴也是跨文化交际的组成要素之一。

从根本上说,语言是某个地区或某个聚落在文明和文化不断进展与进步中逐步形成的,当地的文化与历史造就了各地语言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沟通者需要查找相应的话题,需要进入相应的语境,需要依据沟通的文化背景来说出得体的话。

换言之,假如同学没有相应的文化底蕴,这就简单导致同学无法正确理解他人的语言思维,也无法查找相应的话题并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广告语言是广告的核心内容。

社会文化影响并制约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含或反映社会文化。

语言是民族的语言,广告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

一个民族的哲学观念、思维模式、文化心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等都必然会对广告语言产生作用。

所以,任何一个社会的广告语言不可避免地反映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事实上,反映社会文化的广告语言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可大大促进广告的功能。

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探讨出社会文化与广告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理解和赏析广告语言,对于指导创作、设计既符合广告表达基本原则,又适合特定民族文化特征的广告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笔者所知,我国学者对中西文化与广告语言的研究甚少,尤其缺乏比较研究。

本文是这方面研究的一个尝试。

一、哲学观念与广告语言曹志耘(1992:130)认为,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和表达,有自己的哲学观念。

哲学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有关语言的结构和运用,当然也影响着广告语言的应用。

例如,天人合一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最基本的哲学观念。

在我国的一些广告中,天人合一观念对语言表达和接受的影响显而易见。

如长虹牌电视机广告词“天上彩虹,人间长虹”,通过天上彩虹对人间“长虹”的映衬、比喻,给人一种天上人间一体,彩虹“长虹”一物的感受。

通过这样的广告宣传,“长虹”彩电的美好形象栩栩如生地长驻于人们的脑际。

“长虹”彩电驰名全国,颇受青睐,销售量跃居国产彩电之首,这固然与其质量息息相关,但无疑也与其广告词所创造的美好形象不无联系。

扬子电气的电视广告则由人群在大地上组合成多姿多彩的扬子电气商标图案和“扬子电气”四个大字,在此场景里,人和文字融为一体。

同时,该广告仅有的两句话“扬子天地,扬子电气”将商品与天地相提并论。

这样,整个广告形成了一种十分强烈的天人合一的和谐气氛,非常引人入胜。

再举数例:①与书为友,天地长久。

(某丛书广告)②皮革天地,迷人世界。

(皮货商场)③得之于莺飞草长的天时,得之于土厚天高的地利!(房地产)以上广告词都含有天地一体的哲学思想,是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深植于中华民族文化之中的自然流露,都能引起我国受众特有的感受和共鸣,容易激发人们的消费欲。

强调群体、贬抑个体是中国哲学观念的另一重要特征。

如汉语包括广告语言从大到小的表达顺序正是这一哲学观念的体现。

又如我国的大多广告词十分精辟,往往以寥寥数语勾画商品或服务的特征、特点和优势,注重创造其总体形象,一般不很注重产品或服务的特点、优点的重墨细腻的描述。

我国广告存在不突出个性的现象,这似乎也与中华文化中追求群体一致性,反对个体特殊性的传统思想有所联系。

与此相反,突出个体和个性是西方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

英语包括广告英语从小到大的表达顺序则是这一哲学观念的具体反映。

如,英语广告特别注重对产品或服务的特性、特征进行缜密入微的重墨描述,特别突出其个性与众的不同之处。

广告语篇,与形象优美的插图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把商品的个性和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巧妙而自然地将商品的价值转移到商品购买者身上,着力创造美满理想的生活氛围,把受众诱入引人入胜的境界,让消费的念头油然而生。

这样的广告在西方处处可见,在我国则较为罕见。

这种差异同中西各自的哲学观念和物质文明程度紧密相联。

整齐、对称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正确认识形成的一个哲学观念。

我们知道,许多客观事物都具有整齐对称特征。

人类各门学科包括建筑、美术都反映出这一特征。

语言,包括广告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当然也表现出这个特征。

中文广告中应用频繁的对偶式四字句就是整齐、对称的范例。

如“质量第一,信誉至上”这样的四字句构成的对偶句非常整齐对称,符合中国人的表达和欣赏习惯。

此外,中文广告中的许多广告词都是文字工整、结构匀称、琅琅上口的广告金句。

如:④甜甜大白兔,宝宝心爱物!(白兔糖);⑤追逐美丽画面,留下永恒回忆!(照像机)英语广告篇章也讲究整齐、对称。

为数不少的广告标题和广告口号都是整齐、对称的句子。

试看一例:⑥A business in millons,a profit in pennies.众所周知,英语广告篇章中的排比句俯拾即是,其中有些音节大约相等、结构颇为工整。

如:⑦Earth is a person to be cared for Earth is a home to be managed…另外,英语各类广告中时尔可见短语排列式语篇。

英国语言学家G.N.Leech(1966:95)称之为block language(块式语言)。

短语排列式广告篇章文字整齐,结构匀称,意思清楚,一目了然,给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短语排列式语篇在中文广告中也屡见不鲜,可能是受西方广告的影响吧。

整齐、对称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正确认识,它反映在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

整齐、对称也是广告修辞特点之一。

中文广告最讲究整齐对称,很少运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这大概是因为我国人民对整齐、对称的偏爱吧。

西方广告既采用整齐对称的结构,又好用参差、错落、残缺等艺术手法,具有多姿多彩、含蓄隽永的效果。

显然,中西广告的艺术手法与各自的文化传统包括哲学观念息息相关。

二、思维模式与广告语言思维模式与语言之间存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

思维模式自然而然对广告语言的运用和接受产生影响。

广告语言必然反映和影响思维模式。

具象性是世界各民族的思维特点。

人们习惯于形象思维,喜欢具体、形象、直观的语言。

广告语言充满修辞格,通常非常生动形象。

如:⑧停电24小时!依旧冷若冰霜。

(上海航天电冰箱广告)⑨书为山谷,笔为径。

(某彩色笔广告)⑩把柔媚浇在身上。

(香浴乳广告)以上第⑧例含有明喻辞格,产品的特性和功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了。

第⑨句包含两个暗喻,书比作山谷,笔被喻为山径,清楚易懂。

从暗喻可知,笔是通向知识殿堂的小路,是摘取知识之果的必备工具。

第⑩例巧妙地将产品形象化为“柔媚”,制造了极柔极媚的体验,浪漫娇妩,极富诱惑力。

英语广告措词也讲究生动形象。

例如:(11)Breakfast without orange juice is likea day without sunshine.(12)Goldstar is the brightest star in electronics.上面第(11)句是个典型的明喻句式,第(12)句是个典型的暗喻句式。

语言生动,意境鲜明,产品功能、公司形象具体生动地呈现于读者眼前,令人怦然心动。

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特点之一。

英汉广告大量使用比喻比拟等辞格来创造鲜明的意境和生动的形象,以便富有感染力地宣传商品或服务的特性,从而大大增强英汉广告功能。

人类思维模式的另一特点是模糊性。

所谓“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等正是中国人对语言文字的特殊体验。

尽管广告语言首先要求简明易懂,但恰到好处的模糊性、意会性,可使广告语言富于联想,回味无穷,大大增加广告的艺术感染力。

汉语广告的模糊性常常在于运用精辟的言词巧妙的表达法或恰当的修辞,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地创造商品或服务的整体形象。

例如在杉杉牌西服的电视广告里,一位男士身上所穿的漂亮潇洒、楚楚动人的西服引起了众人的羡慕。

一对情侣在喝饮料,小伙子羡慕地盯着这身西服,惊异地说:“杉杉牌西服!”他的女友立即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不要太潇洒!”言外之意丰富而生动,十分耐人寻味。

西方民族的思维模糊性在英语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这种模糊性似乎跟汉语广告一样常见。

英语广告的模糊性表现在好些方面,但主要在于利用双关(pun)、含蓄比较(implied comparison)等修辞手段或使用别出心裁的表达法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具体特性、特征和优点。

如:(13)You'll go nuts for the nuts you get in Nux.It fills you up and givesyou lots of go.(Leech,1966:185)该广告词包含双关语:go nuts( = become crazy)中的nuts与其前面的the nuts(坚果)均构成语义双关。

显然,双关语表里双涉,一举两得,富于联想,灵活机动,深刻而生动地揭示广告产品的特性与功能。

可见,广告语言的模糊性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生花妙笔。

语言的模糊性存在于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系统之中。

广告的模糊性不但存在于广告文字中,而且存在于广告图像中。

模糊的广告语言和插图给受众提供广阔的想像余地,诱发人们的想像思维,激发消费者对产品的联想,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西方人喜欢幽默,说话风趣好笑,这种性格特点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西方人的浓浓的幽默感在英语广告中可见一斑。

试举数例:(14)MAN wanted to wash dishes,and two waitresses.(15)ACCOMMODATION,suit two girls willing to share room or young man. (16)ACCOMMODATION:Honeymoon suite,sleeps three.(17)PHOTOGRAPHER setting up own business needs model,as sleeping or active partner.(18)如果您的汽车会游泳的话,请照直开,不必刹车。

(国外交通安全广告)幽默虽然是一种令人开心颇为有效的艺术手段,但在我国广告中,幽默诙谐的语言也越来越多。

请欣赏一则广告联和一则幽默电视广告。

(19)上联:白玉犹有瑕,求人十全十美哪里遇? 下联:青春岂无限,择偶千挑百拣几时休? 横联:看剩下谁?(20)实不相瞒,天仙牌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三、文化心理与广告语言曹志耘(1992:135)指出,“每个民族都拥有一些深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心理特征。

这些心理特征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也制约着人们的语言活动。

”图吉利,避不祥是各个民族共有的文化心理,但在各民族有各自的内涵和表现。

中国人民看重吉祥如意、发财致富、孝敬父母,尤其看重家庭子女。

反映这些文化心理的广告语言颇为常见。

如:(21)三羊,三羊,给您吉祥!(三羊皮商行)(22)幸运天天有,今天轮到您!(面霜广告)(23)恭喜发财迎新岁,长年好运金利来。

(24)南方大厦,祝福万家。

(25)捧出一片爱心,献给千万老人,这是云南制药厂的奉献。

(26)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

(27)红棉保温瓶,温暖你家庭。

(28)为了孩子,为了未来,拥有文化,拥有明天(港台演员义演广告)以上广告语迎合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很能打动受众的心,容易引起共鸣,极具劝说功能。

西方人虽然也有上述文化观念,但与中国人相比,显得淡漠些。

因此,表现上述文化心理的英语广告语篇较为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