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成都市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一元一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检测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成都市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一元一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检测卷(答案解析)
(人教版)成都市必修第一册第二单元《一元一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检测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若对(0,)t ?∈+∞,都有22

(1)3x t x t

+<

+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6-

B .(,3)

(2,6)-∞--

C .(,3)(2,)-∞-?-+∞

D .(,3)(2,)-∞-?-+∞

2.如果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和为1,那么它们的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 ) A .

1

4

B .

12

C .1

D .2

3.设实数x 满足0x >,函数4

231

y x x =+++的最小值为( ) A .431-

B .432+

C .421+

D .6

4.已知2x >,那么函数4

2

y x x =+-的最小值是( ) A .5

B .6

C .4

D .8

5.若集合{

}

2

|10A x ax ax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04a a << B .{|04}a a ≤< C .{|04}a a <≤

D .{|04}a a ≤≤

6.已知1x >,0y >,且

1211x y

+=-,则2x y +的最小值为( ) A .9

B .10

C .11

D .726+

7.若对于任意的x >0,不等式231

x

a x 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

15

B .a >

15 C .a <

15

D .a ≤

15

8.已知a≥0,b≥0,且a+b=2,则 ( ) A .ab≤ B .ab≥ C .a 2+b 2≥2

D .a 2+b 2≤3

9.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0x ax +->在区间[]1,5上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3,5??

-

+∞ ???

B .23,15??

-

????

C .()1,+∞

D .23,

5?

?

-∞ ???

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

a b

c c

>,则a b > B .若22a b >,则a b >

C .若

22

11a b >,则a b < D

11.若关于x 的不等式20x px q ++<的解集为{|23}x x <<,则关于x 的不等式

2

2028

x px q

x x ++>--的解集是( ) A .()2,3 B .()

(),24,-∞-+∞

C .()

()2,23,4-

D .()()(),22,34,-∞-+∞

12.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6

B π

=且1ABC S =△,则

2

a c ac a c

+-+的最小值( ) A .

1

2

B .2

C .

14

D .4

二、填空题

13.若不等式210ax ax +-≤的解集为实数集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4.已知函数()2

21f x ax x =+-,若对任意x ∈R ,()0f f 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5.已知实数,a b 满足01,01a b <<<<,若1a b +=,则1

1(1)(1)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

16.已知正实数m ,n 满足119

222

m n m n ++

+=,则2m n +的最小值是_______. 17.设0b >,2

1a b -=,则2

42a a b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18.已知a R ∈且

1

1a

>,则关于x 的不等式()2log 570a x x -+>的解集为______. 19.已知函数121

()22

x x f x +-+=+,如果对任意t ∈R ,f (3t 2+2t )+f (k 2﹣2t 2)<0恒成立,

则满足条件的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0.已知实数x ,y ,z 满足:222

3

36x y z x y z ++=??++=?,则x y z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设函数2()(2)3f x ax b x =+-+.

(1)若不等式()0f x >的解集为()1,1-,求实数,a b 的值;

(2)若()10f =,且存在x ∈R ,使()4f x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2.已知a 、b 都是正实数,且.b

b a a

=- (1)求证:a >1; (2)求b 的最小值.

23.已知2,()23a f x ax x ∈=+-R .

(Ⅰ)关于x 的方程()0f x =有且只有正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Ⅱ)若()30f x a -≥对[1,0]a ∈-恒成立,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24.已知不等式()2

1460a x x --+>的解集为{}

31x x -<<.

(1)解不等式()2

220x a x a +-->;

(2)b 为何值时,230ax bx ++≥的解集为R ?

25.(Ⅰ)已知不等式220(2)x ax a a -+->>的解集为12(,)

(,)x x -∞+∞,求

1212

1

x x x x ++

的最小值. (Ⅱ)若正数a b c 、、满足2a b c ++=,求证:222

2b c a a b c

++≥.

26.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4a b +=,求

1113

a b +++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首先利用基本不等式得到2(1)4t t +≥,再根据题意得到2

43

x x <+,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

令()2

(1)t t t

f +=,()0,t ∈+∞,

()2)2(11t t f t t t

==+++,

因为()0,t ∈+∞,所以()1

224f t t t

=++≥=, 当1t t

=即1t =时取等号,

又因为(0,)t ?∈+∞,都有22(1)3x t x t +<+,所以2

43x x <+即可.

由243x x <+得()243033x x x x +-<++,即2412

03

x x x --<+, ()()2

41230x

x x --+<,所以()()()6230x x x -++<,

解得3x <-或26x -<<. 故选:B. 【点睛】

易错点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

(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

(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2.B

解析:B 【分析】

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x 、y ,可得1x y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2

2x y +的最小值.

【详解】

设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x 、y ,则0x >,0y >且1x y +=,

由基本不等式可得22

2x y xy +≥,所以,(

)()2

22

2

2221x y

x

y xy x y +≥++=+=,

所以,22

12

x y +≥

,当且仅当1

2x y ==时,等号成立,

因此,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2

2x y +的最小值为

1

2

. 故选:B. 【点睛】

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

(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

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

(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3.A

解析:A 【分析】

将函数变形为()4

3111

y x x =++-+,再根据基本不等式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0x >,所以10x +>, 所以()4423231311

y x x x x =++

=++-+++

()4

311111x x =++

-≥=+,

当且仅当()4311x x +=

+,即10x =->时等号成立,

所以函数4

231

y x x =+++的最小值为1. 故选:A . 【点睛】

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

(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

(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4.B

解析:B 【分析】

根据基本不等式可求得最小值. 【详解】

∵2x >,∴442+24+2622y x x x x =

+=+-≥==--,当且仅当4

22

x x =--,即4x =时等号成立.∴y 的最小值是6.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

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

(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

(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5.D

解析:D 【分析】

本题需要考虑两种情况,00a a =≠,,通过二次函数性质以及即集合性质来确定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详解】

设()2

1f x ax ax =-+

当0a =时,()10f x =>,满足题意 当0a ≠时,()f x 时二次函数 因为{

}

2

|10A x ax ax =-+<=? 所以()2

1f x ax ax =-+恒大于0,即

0≤

所以240a a -≤,解得04a ≤≤. 【点睛】

本题考察的是集合和带有未知数的函数的综合题,需要对未知数进行分类讨论.

6.B

解析:B 【分析】

利用“乘1法”将问题转化为求[]12(1)211x y x y ??

-+++ ?-??

的最小值,然后展开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 【详解】

1x >,10x ->,又0y >,且

12

11x y

+=-, 2(1)21x y x y ∴+=-++

[]12(1)211x y x y ??

=-+++ ?-??

22(1)

61y x x y

-=+

+- 262

x +-10=,

当且仅当

22(1)

1y x x y

-=-,解得4x =,3y =时等号成立, 故2x y +的最小值为10.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和的最值,考查“1”的巧妙运用,难度一般,灵活转化是关键.

7.A

解析:A 【分析】

由于x >0,对不等式左侧分子分母同时除以x ,再求出左侧最大值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对于任意的x >0,不等式

2

31

x

a x x ≤++恒成立, 即对于任意的x >0,不等式

1

13a

x x

≤++

恒成立,

根据基本不等式:11

0,3325x x x x x

>++

≥+?=,当且仅当1x =时,取得等号, 所以

1

13x x

++的最大值为1

5

, 所以15

a ≥.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范围,通过转化成求解函数的最值问题,结合已学过的函数模型进行求解,平常学习中积累常见函数处理办法可以事半功倍.

8.C

解析:C 【解析】 选C.由

得ab≤

=1,当且仅当a=b=1时,等号成立.又

a 2+

b 2≥2ab ?2(a 2+b 2)≥(a+b)2?a 2+b 2≥2,当且仅当a=b=1时,等号成立.

9.A

解析:A 【分析】

利用分离常数法得出不等式2a x x >

-在[]15x ∈,上成立,根据函数()2

f x x x

=-在

[]15x ∈,上的单调性,求出a 的取值范围

【详解】

关于x 的不等式220x ax +->在区间[]

1,5上有解

22ax x ∴>-在[]15

x ∈,上有解 即2

a x x

>

-在[]15x ∈,上成立,

设函数数()2

f x x x

=

-,[]15x ∈,

()2

2

10f x x ∴'=-

-<恒成立 ()f x ∴在[]15x ∈,上是单调减函数

且()f x 的值域为2315??

-

????

, 要2a x x >

-在[]15x ∈,上有解,则23

5

a >- 即a 的取值范围是23,5??

-+∞ ???

故选A 【点睛】

本题是一道关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分离含参量,然后求出结果,属于基础题.

10.D

解析:D 【分析】

A 项中,需要看分母的正负;

B 项和

C 项中,已知两个数平方的大小只能比较出两个数绝对值的大小. 【详解】

A 项中,若0c <,则有a b <,故A 项错误;

B 项中,若22a b >,则a b >,故B 项错

误;C 项中,若

2211a b

>则22a b <即a b <,故C 项错误;D <定有a b <,故D 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关系与不等式,属于基础题.

11.D

解析:D 【分析】

根据关于x 的不等式20x px q ++<的解集为{|23}x x <<,利用韦达定理得到

5,6p q =-=,则不等式22028x px q x x ++>--转化为 2256

028

x x x x -+>--,再利用穿根法求解.

【详解】

因为关于x 的不等式2

0x px q ++<的解集为{|23}x x <<, 所以由韦达定理得:5,6p q =-=,

所以22028x px q x x ++>--,即为2256028

x x x x -+>--,

即为

()()()()

230

42x x x x -->-+,即为()()()()23420x x x x ---+>

用穿根法得不等式的解集为:()()(),22,34,-∞-+∞,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应用以及穿根法求高次不等式,属于中档题.

12.A

解析:A 【分析】

由已知条件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4ac =,再根据基本不等式可得+4a c ≥,令

24a c y a c +=

-+,+a c t =,2

4t y t =-(4t ≥),由此函数的单调性可得选项. 【详解】 由已知6

B π

=

且1ABC S =△,得

1sin 126

ac π

=,解得4ac =, 所以2

+42a c ac ??=≤ ?

??

,即

+4a c ≥,当且仅当a c =时取等号, 所以

224a c a c ac a c a c ++-=-++,令24a c y a c +=-+,+a c t =,则2

4t y t

=-(4t ≥), 而24t y t =-在[)4+∞,单调递增,所以2421

4442t y t =-≥-=,所以2a c ac a c

+-+的最

小值为

12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以及运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的问题,属于中档题.

二、填空题

13.【分析】分三种情况讨论:(1)当等于0时原不等式变为显然成立;(2)当时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知解集为不可能;(3)当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下需时由此可得结论【详解】解:(1)当时得到所以不等式的解集 解析:[]4,0-

【分析】

分三种情况讨论:(1)当a 等于0时,原不等式变为10-<,显然成立; (2)当0a >时,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可知解集为R 不可能; (3)当0a <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下,需0?≤时,由此可得结论. 【详解】

解:(1)当0a =时,得到10-<,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R ;

(2)当0a >时,二次函数2

1y ax ax =+-开口向上,函数值y 不是恒小于等于0,所以

解集为R 不可能.

(3)当0a <时,二次函数2

1y ax ax =+-开口向下,由不等式的解集为R ,

得240a a ?=+≤,即(4)0a a +≤,解得40a -≤≤,所以40a -≤<; 综上,a 的取值范围为[]

4,0-. 故答案为:[]

4,0-. 【点睛】

易错点点睛: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型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注意需讨论二次项系数为零的情况,当系数不为零时,再从根的判别式的符号上考虑.

14.【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分三种情况讨论结合已知条件可得出关于实数的不等式进而可求得实数的取值范围【详解】当时则令解得不满足对任意的恒成立;当时由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不满足对任意恒成立;当

解析:?-∞ ??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分0a =、0a >、0a <三种情况讨论,结合已知条件可得出关于实数a 的不等式,进而可求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详解】

当0a =时, ()21f x x =-,则()()221143f f x x x =--=-????, 令()0f f x ≤????,解得3

4

x ≤,不满足对任意的x ∈R ,()0f f x ≤????恒成立; 当0a >时,()111f x f a a ??

≥-

=-- ???

, 由于二次函数()f x 的图象开口向上,不满足对任意x ∈R ,()0f f x ≤????恒成立;

当0a <时,()1111f x f a a a ??≤-

=--<- ???

, 由于二次函数()f x 在区间1,a ??-∞- ??

?上单调递增,

则()2

21111112110a a f f x f a a a a a --??????≤--=?---+-=≤?? ? ? ?????????

, 0a <,可得210a a --≥,解得15

2a

.

因此,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2?-∞ ?

?

. 故答案为:1,2?--∞ ??

.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复合型二次不等式在实数集R 上恒成立求参数,要注意对实数

a 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解题时要确定内层函数的值域结合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求出

()f f x ????的最大值来求解.

15.9【分析】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小值【详解】∵若∴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故答案为:9【点睛】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2)二

解析:9 【分析】

应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小值. 【详解】

∵01,01a b <<<<,若1a b +=,

∴2

11111122

(1)(1)111192a b a b b a ab ab ab ab a b +++=+++=++=+≥+=+??

???

.当且仅当1

2

a b ==时等号成立.

故答案为:9. 【点睛】

易错点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 (1)“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就是各项必须为正数;

(2)“二定”就是要求和的最小值,必须把构成和的二项之积转化成定值;要求积的最大值,则必须把构成积的因式的和转化成定值;

(3)“三相等”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必须验证等号成立的条件,若不能取等号则这

个定值就不是所求的最值,这也是最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

16.【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再结合可得从而可求出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的最小值【详解】由题意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又所以令则解得所以即的最小值是故答案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求代数式的最值解题关键是

解析:3

2

【分析】

()111

2222

n m m n m n m n ??++=+++ ?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得()119222m n m n ??++≥

???

,再结合()119

222m n m n +=-+,可得()()99

2222

m n m n ??+-+≥?

???,从而可求出2m n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2m n +的最小值. 【详解】

由题意,()111

55922222

222n m m n m n m n ??++=+++≥+=+=

???,当且仅当

n m

m n

=时,等号成立, 又

()119222m n m n +=-+,所以()()()1199

222222

m n m n m n m n ????++=+-+≥

???????, 令2m n t +=,则99

22

t t ??-≥

???,解得332t ≤≤,

所以32,32m n ??

+∈????

,即2m n +的最小值是32. 故答案为:3

2

.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求代数式的最值,解题关键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

()119222m n m n ??++≥

???,再根据()119

222m n m n ??+++= ??

?,可得到只包含2m n +的关系式()()99

222

2

m n m n ??+-+≥

????

,从而可求出2m n +的范围.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计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7.4【分析】两次应用基本不等式验证等号能同时成立即得【详解】由题意当且仅当即时上述不等式中等号同时成立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在连续运用基本不等式求

【分析】

两次应用基本不等式,242a a b +≥12

b b +≥,验证等号能同时成立即得. 【详解】

由题意211a b =+≥,

2442a a b +≥===≥, 当且仅当2

142b b

a

a b

?

=????=??,即21a b =??=?时上述不等式中等号同时成立.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在连续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注意等号能否同时成立.

18.【分析】先由且得到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将不等式转化为求解【详解】因为且所以在上递减因为不等式所以即解得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数不等式的解法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还考查了运 解析:()2,3

【分析】 先由a R ∈且

1

1a

>,得到01a <<,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将不等式()2

log 570a x x -+> ,转化为22570

571

x x x x ?-+>?-+

【详解】

因为a R ∈且

1

1a

>, 所以01a <<,log a

y x =在 ()0,∞+上递减,

因为不等式(

)

2

log 570log 1a a x x -+>= ,

所以22570571x x x x ?-+>?-+

x x x x ?-+>?-+

解得 23x <<,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是()2,3, 故答案为:()2,3

本题主要考查对数不等式的解法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9.k<-1或k>1【分析】利用定义先求出函数为单调减函数与奇函数然后化简得到然后利用不等式得恒成立条件求出答案【详解】对于函数定义域为且所以为奇函数且对求导可得则在时为减函数可得利用为奇函数化简得利用

解析:k <-1或k >1.

【分析】

利用定义,先求出函数()f x 为单调减函数与奇函数,然后化简

()()2223220f t t f k t ++-<得到222t t k --<,然后利用不等式得恒成立条件求出答案

【详解】

对于函数()f x ,定义域为R ,且()12122

x x f x ---+-=+1122222

x

x

x x +-+=+()1

2122x x f x +-==-+,所以,()f x 为奇函数,且对()f x 求导可得()'

0f

x <,则()f x 在x ∈R 时为减函数,

()()2223220f t t f k t ++-<,可得()()222322f t t f k t +<--,利用()f x 为奇函数

化简得(

)(

)2

22

322f t t f t k

+-<,利用()f x 在x ∈R 时为减函数,得

222322t t t k +->,化简得222t t k --<恒成立,令()2

2g t t t =--,则有

()2max g t k <,

而()()max 11g t g =-=,所以21k <,得到1k >或1k <- 答案:1k >或1k <-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以及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属于中档题

20.【分析】按的正负分类讨论由得至少有一个正数然后分全正一负二负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结论【详解】首先至少有一个正数(1)如果则由得不成立;(2)若中只有一个负数不妨设则又∴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3)

解析:1+【分析】

按,,x y z 的正负分类讨论,由3x y z ++=得,,x y z 至少有一个正数,然后分全正,一负,二负,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结论. 【详解】

首先,,x y z 至少有一个正数,

(1)如果0,0,0x y z ≥≥≥,则由3x y z ++=得,,[0,3]x y z ∈,

2222736x y z ++<<,不成立;

(2)若,,x y z 中只有一个负数,不妨设0,0,0x y z ≥≥<,

则3z x y -=+-,2

2

()6()9z x y x y =+-++,又2

222

()36()362

x y z x y +=-+≤-,

∴2

()6()9x y x y +-++2()362

x y +≤-,即2

()4()180x y x y +-+-≤,

2x y +≤

2231x y z x y z x y ++=+-=+-≤+12

x y ==+,

1z =时等号成立;

(3)若,,x y z 中有两个负数,不妨设0,0,0x y z ≥<<,

则3y z x --=-,2

2

2

2

()362

y z y z x ++=-≥,

∴2

2

(3)362

x x --≥,整理得22210x x --≤,01x ≤≤+

231x y z x y z x ++=--=-≤+1x =+12

y z ==-

时等号成立;

综上所述,x y z ++的最大值是1+

故答案为:1+【点睛】

本题考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题关键是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然后利用基本不等式.

三、解答题

21.(1)3

2a b =-??=?

;(2)()

(),91,-∞--+∞.

【分析】

(1)由不等式的解集得相应二次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可求得,a b ;

(2)由()10f =得1b a =--,问题可转化为存在x ∈R ,使得()2

310ax a x -+->成

立.,0a ≥不等式可以成立,0a <时由二次不等式有解可得a 的范围.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方程()2

230ax b x +-+=的两根是1-,1

所以21103(1)11b a a

-?-=-+=????=-?=-??

解得32a b =-??=?

(2)由()10f =得1b a =--

存在x ∈R ,()4f x >成立,即使()2

210ax b x +-->成立,

又因为1b a =--,代入上式可得()2

310ax a x -+->成立.

当0a ≥时,显然存在x ∈R 使得上式成立;

当0a <时,需使方程()2

310ax a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所以()2

340a a ?=++> 即21090a a ++> 解得9a <-或10a -<< 综上可知a 的取值范围是()(),91,-∞--+∞.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解题关键是掌握“三个二次”的关系.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问题能灵活转化,熟练应用.解题中注意不等式的解区间的端点处的值是相应二次方程的根,是二次函数图象与x 轴交点横坐标.

22.无 23.无 24.无 25.无 26.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①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 的一项是( )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 的一项是() A.嘉言懿.行(yì)提要钩玄.(xuán)共.其乏困(gōng)失其所与.(yǔ) B.变徵.之声(zhǐ)偏袒扼腕.(wǎn)夜缒.而出(zhuì)以药淬.之(cuì) C.相濡.以沫(rú)瞋.目怒视(chēng)遭受重创.(chuāng)切齿拊.心(fǔ) D.鲰.生说我(zōu)戮.力同心(lù)按剑而跽.(jì)不胜杯杓.(zhuó)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 的一组是( ) A.驰援佚之狐明察秋毫急风劲草翼蔽沛公 B.规矩流线形何厌之有通宵达旦与臣有郤 C.催眠风萧萧寸草春辉偏袒扼腕图穷匕见 D.签订护身符屈指可数语无伦次痛于骨髓 4.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在句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 .. 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财物无所取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沛公居山东时 5. 每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因.左手把秦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B.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唯.大王命之 6.下列加点实词解释正确 .. 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的确是,表判断唯君图.之考虑 B.今行而无信.信用,诚信既祖.,取道临行祭路神 C.尽失其度.风度,常态旦日飨.士卒犒劳 D.与之同命.生死,患难人为.刀俎作为 7.下列加点虚词解说正确 .. 的一项() A.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表疑问将焉.取之哪里,疑问代词 B.失其.所与自己的,代词以.乱易整用,介词 C.秦王购之.千金他,代指樊於期图穷而.匕首见表转折 D.楚左尹项伯者.表判断何辞为.做,办 8.下列句子属被动句式 .... 的一项()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图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谷地 C .背斜 D .向斜 4.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读图完成6—9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7.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8.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0~12题: 10.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11.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图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谷地 C .背斜 D .向斜 4.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读图完成6—9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7.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8.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0~12题: 10.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 A Beijing Opera is also called Peking Opera. It came into being after 1790 when the famous four Anhui opera troupes(戏班) came to Beijing. Its music and singing came from Xipi and Er-huang in Anhui and Hubei. Its costumes are all fascinating and a rtistic. It is the highest express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It’s full of famous stories, beautiful facial paintings, and wonderful gestures and fighting. This kind of opera is very popular with Chinese people. There are four main roles in Beijing Opera: Sheng ,Dan, Jing and Chou. Sheng is the leading male actor。For example, a Wusheng is a soldier or fighter .A Xiaosheng is a young man. A Laosheng is an old man. Dan is the female role. Jing,mostly male , is the face-painted role and Chou is the comedy actor or clown. Stories in Beijing Opera are very interesting. Some of them are from the history book, but most of them are from the literature, especially famous novels. The people in the story usually have some disagreements. They become angry and unhappy. They are sad and lonely. Sometimes they are nervous and worried. Then they find a way to make peace. The stories usually end with happiness and laughter and people are all happy in the end. 1.Beijing Opera’s singing is from _______. A. the literature and novels B. Beijing and Anhui C. the history book D. Anhui and Hubei 2.The second paragraph (段落) of the reading is about the ______of Beijing Opera. A. roles B. stories C. gestures D. Paintings 3.From the reading, we know the Chou most probably has a(n) _____feature. A. honest B. dull C. funny D. serious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URE? A. There are only four roles in Beijing Opera. B. Peking Opera is full of different gestures. C. Beijing Opera is the most popular in the world. D. The people in the story usually are in agreement. B As more and more people speak the global languages of English, Chinese, Spanish, and Arabic, other languages are rapidly disappearing. In fact, half of the 6,000-7,000 languages spoken around the world today will likely die out by the next century, according to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In an effort to prevent language loss, scholars from a number of organizations- UNESCO and National Geographic among them –have for many years been documenting dying languages and the cultures they reflect. Mark Turin, a scientist at the Macmillan Center, Yale University, who specializes in the languages and oral traditions of the Himalayas, is following in that tradition. His recently published book, A Grammar of Thangmi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化学第三单元练习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2010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1-12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每小题2分,13-22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分) 1.钠跟水反应时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A.钠的熔点低B.钠的密度小C.钠的硬度小D.有强还原性 2.某无色溶液中放人铝片后有氢气产生,则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肯定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Na+ B.Mg2+C.OH- D.HCO3- 3.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灯焰中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Na+B.一定含Na+,也可能含K + C.既有Na+ 又有K+D.可能含Na+,也可能含K + 4.在空气中能生成致密氧化膜的金属是() A.Al B.Cu C.Fe D.Na 5.区别固体Na2CO3和NaHCO3最好的方法是() A.加热B.两者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溶于水,比较其溶解性D.两者分别加入NaOH溶液或石灰水 6.下列钠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是() A.氧化物B.硫酸盐C.氯化物D.碳酸盐 7.等质量的钠进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8.决定金属性强弱的是() A.1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多少B.1 mol金属与酸反应放出氢气的多少 C.1 mol金属失去电子的多少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B.钢铁C.青铜D.金箔 10.把一小块钠投入盛有煤油和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浮在烧杯中的液面上B.钠沉在烧杯的底部 C.钠会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直到反应结束 D.煤油会燃烧起来,产生很浓的黑烟 11.下列各组物质的稀溶液相互反应,把前者逐滴滴入后者与把后者逐滴滴入前者,所产生的现象不相同的是() A.AlCl3和NaOH B.Na2CO3和HCl C.NaHCO3和HCl D.NaCl和AgNO3 12.世界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应加以控制使用。铝在下列应用时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明矾净水⑤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⑥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片⑦银色漆颜料⑧易拉罐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A.③⑤⑧⑨B.①②⑥⑧⑨ C.③⑤⑨D.③④⑤⑥⑧⑨ 13.将适量铁粉放入FeCl3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2+和Fe3+溶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 :3 B.3 :2 C.1 :2 D.1 :1 14.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 B.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 C.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D.金属元素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15.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A.Al(OH)3 →Al2O3B.Al2O3 →Al(OH)3 C.Al →AlO2-D.Al3+ →Al(OH)3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教案

必修①第二单元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理解“以、而、焉”3个词语。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积累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论语》子路篇中说“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古代有很多有名的谋士如魏征劝谏唐太宗、邹忌讽齐王、触龙说赵太后,这些人都是国家的名臣,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位为国努力的谋士烛之武。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请学生读注释1,《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 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 秦晋围郑背景(适时补充给学生)。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 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让学生自读,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 (yuè) 四、题解 退:使动用法, 使-----撤退 师:军队 五、讲解课文

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卷)

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 (本单元测试题共分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考试时间40分钟,共100分) 一.单选题(共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请将最终答案填写到选择题答案的表格中,写到题中无效。) 1.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B.独立自治使城邦发展具有连续性 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观念的影响 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达是古希腊城邦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故C项正确; A、B、D项是其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2.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 A.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利,承担社会义务B.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国家管理的权利 C.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D.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 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男人就是城邦”凸显了古希腊政治的实质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而非现代意义上真正广泛的、充分的,所以结合相关知识可知BC两项表述错误,与古希腊政治的特点不符,D项表述正确,但与政治的特点不相符合,故答案选A项。 3.下列改革措施中,不属于梭伦改革容的是 A.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C.组建陪审法庭D.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 【答案】B【解析】基础知识,五百人议事会为克里斯提尼时期。 4.古代雅典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 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B【解析】此题考查古代希腊政治。①与史实不符,不是全体雅典人都能参与国家管理,妇女、奴隶、外邦人等则被排除在公民之外,③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与抽签选举、轮番而治无关。 5.“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顺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A.体现了其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述”可以看出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同时说明这种司法程序还有缺陷,故排除C、D项。“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可以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说明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B 项。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的运作方式,这符合史实,故选A项。 6.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政治鼎盛时期的

(完整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3单元知识点,推荐文档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氧化物 Na2O Na2O2Al2O3Fe2O3 性质碱性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白色固体赤红色固体 与水反应Na 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 +O2↑ -------------------------------- 与酸溶液 Na2O+2HCl=2NaCl +H2O(溶液无色) 2Na2O2+4HCl=4NaCl+2H2O+O 2 ↑ Al2O3+6HCl=2Al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溶液黄色) 与碱溶液--------------------------------Al2O3+2NaOH= 2NaAlO2+H2O ---------------- 其他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2、氢氧化物 3、盐 FeCl 2 FeCl 3 颜色浅绿色 黄色 与碱溶液FeCl 2+2NaOH = Fe(OH)2↓+2NaCl FeCl 3+3NaOH= Fe(OH)3↓+3NaCl 相互转化2FeCl 2+Cl 2 = 2FeCl 3 2FeBr 2+Br 2 = 2FeBr 3主要表现: 性(还原性)2FeCl 3+Fe = 3FeCl 2 2FeBr 3+Fe = 3FeBr 2表现: 性(氧化性) 检验遇KSCN 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 遇KSCN 显血红色用途 净水剂等 印刷线路板等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完整word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单元金属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高2015届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对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18K金常用来制作饰品,其熔点比纯金高 C.黄铜的硬度比铜大D.钢是纯铁的俗称 2.金属利用的历史先是青铜器时代,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百年的事。此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 ④ A. 3 A C 4 ①Na A 5 A B C D 6 A C 7 ① 23 为黄色;④密度为1.1g·cm-3与密度为1.2g·cm-3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介于1.1g·cm-3与1.2g·cm-3之间,Na-K合金的熔点应介于Na和K熔点之间。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8.某无色溶液能溶解Al(OH) 3 ,则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Fe2+、Cl-、Na+、NO 3-B.K+、Na+、NO 3 -、HCO 3 - C.Na+、Ba2+、Cl-、NO 3-D.Na+、K+、AlO 2 -、SO 4 2- 9.将等物质的量的Na、Na 2O、Na 2 O 2 、NaOH分别投入等质量的足量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最小 的是()

A .Na B .Na 2O C .Na 2O 2 D .NaOH 10.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 3O 4 B .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 2O 3和H 2 C .除去FeCl 2溶液中的FeCl 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D .Fe 3+与KSCN 产生红色沉淀 11.Ba(OH)2溶液滴入KAl(SO 4)2溶液,使SO 42-全部转化成BaSO 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A .Al 3+ B .Al(OH)3 C .AlO 2- D .Al 3+和Al(OH)3 1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反应条件(温度或者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13141516A .铝粉投入到NaOH 溶液中:2Al+2OH -=2AlO 2- +H 2↑ B .AlCl 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 3++3OH -=Al(OH)3↓ C .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Fe 3++Fe=2Fe 2+ D .FeCl 2溶液跟Cl 2反应:2Fe 2++Cl 2=2Fe 3++2Cl - 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铜片加入三氯化铁溶液中:Cu +2Fe 3+===2Fe 2++Cu 2+ B .盐酸中加入碳酸钙:CO +2H +===H 2O +CO 2↑ C .偏铝酸钠溶液中加过量盐酸:AlO 2- +4H + ===Al 3+ +2H 2O D .NaHCO 3溶液中加入盐酸:CO +2H +===H 2O +CO 2↑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高一年级英语学科必修一第二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学校:斗鸡中学命题人:高一英语命题组 第一卷(选择题,共10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4节,满分)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题1分,满分5分) 例 China A /’ t?a:n?/ B /’chain?/ C /’t?ain?/ D /’cha:n?/ 答案是:C 1. frequent A /’frikw?nt / B /fri:’kw?nt/ C /’fri:kwent / D /’fri:kw?nt / 2. accent A /’eks?nt / B /’ ?ks?nt/ C /?k’s?nt / D /’ ?ksent / 3. finally A/fai’n?li / B /’fain?li / C /’fen?uli / D /’faineuli / 4. nation A/’nei??n / B /’n???n / C/’n??n/ D /’nei?n / 5 concern A/’k?ns?:n / B/k?n’s?:n / C/k?n’s?:n / D/’k?ns?n / 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2个为多余选项。 A: Hi, Jim. 6 Did you enjoy your summer holidays B: Yes. How about you Did you stay at home A: No, I didn't . I went to Emei Moutains in Sichuan and had a wonderful time. B: 7 . A: And I climbed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B: So did I! A: And I stayed there for a night, and the next morning I saw the sunrise. 8 . B: Oh, dear!So did I. A: 9 I went in late July .And you B: Early August . 10 . A. Really So did I! B. I'd like to tell you the truth. C. It was great ! D. Great to see you again. E. What great mountains! F. What a pity we didn't go there at the same time! G. Why didn't I see you there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

2007 高一下单元检测 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 ..的一组是()A.望风披靡.(mǐ)靡.(mǐ)日不思风靡.(mǐ)一时奢华靡.(mí)费B.文以载.(zài)道载(zài)歌载.舞车载.(zǎi)斗量一年半载.(zǎi)C.鲜.(xiǎn)为人知寡廉鲜.(xiān)耻屡见不鲜.(xiān)立场鲜.(xiān)明D.济.(jǐ)济一堂同舟共济.(jì)大济.(jì)苍生人才济.(jì)济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A.完璧归赵金碧辉煌出类拔粹鞠躬尽瘁 B.殚精竭虑肆无忌惮无耻谰言波斓壮阔 C.瑕瑜互见前据后恭遐迩闻名龙蟠虑踞 D.纵横捭阖不无裨益偏睥将校稗官野史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A.没有永远的激情,就像没有不凋谢的花,植物周而复始 ....,人也一样。 B.俞伯牙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鼓琴,樵夫钟子期听得出神入化 ....。 C.“从经验里吸取教训”,这句话耳熟能详 ....,可是在面对考验时,真正能吸取教训的,并不太多。 D.人是伟大的,然而自然更伟大。人相对于天地宇宙,只能是沧海一粟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 ①班主任老师因公出差,临走前,把班上的事向代理班主任作了。 ②“严”和“爱”并不矛盾,爱学生并不等于学生的不良行为。 ③鲁迅的文章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一个词就着深刻的含义。 ④加入了“世贸”组织,就要和国际接轨,就要改掉我们管理上的种种。 A.交待怂恿包涵成规 B.交代纵容包含陈规 C.交待怂恿包涵陈规 D.交代纵容包含成规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及详解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 影响是 ( ) A.有利于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翻阅下面这部着作,你不可能看到的论述是 ( ) A.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B.城邦是具有共同地域的公民团体 C.城邦的狭小阻碍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 D.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 3.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着雅典国家的主人是( ) A.全体奴隶主 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 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 4.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 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字的人数超过6 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被写名字的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该材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哪些基本原则? ( ) ①人民主权②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③私有财产不可侵犯④轮番而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2012届广东梅岗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试)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这说明 ( ) A.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 B.公民大会是日常司法机关 C.雅典公民通过投票参与国家管理 D.雅典公民利用陶片投票选举最高权力机构 6.(2012届广东惠州博罗中学月考)中国当代着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 ( ) A.戏剧情节 B.等级观念 C.人文素养 D.民主精神 7.(2012届广东韶关北江中学高三月考)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 A.扞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8.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 ) A.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B.是近代西方法律的源头 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公民权 9.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记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 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 ) 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表现了它的局限性 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 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10.古罗马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B.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D.主张重罪轻罚 11.“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它反映了罗 马法 ( ) A.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B.规定罪犯要负刑事责任 C.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D.认为法律代表公共意志

苏教版-高中复习化学-必修一-专题三-知识点总结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铝的制取 ①溶解:Al2O3+2NaOH === 2NaAlO2+H2O ②过滤:除去杂质 ③酸化:NaAlO2+CO2+2H2O === Al(OH)3↓+NaHCO3 ④过滤:保留氢氧化铝 ⑤灼烧:2Al(OH)3 ======= 4Al+3O2↑ 铝合金特点:1、密度小2、强度高3、塑性好4、制造工艺简单5、成本低6、抗腐蚀力强铝的化学性质 (1)与酸的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 (2)与碱的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第一步:2Al+6H2O= 2Al(OH)3+3H2↑ 第二步:Al(OH)3+NaOH=NaAlO2+2H2O ★总方程式: 2Al+2NaOH+6H2O=2NaAlO2+ 4H2O +3H2↑ (3)钝化:在常温下,铝与浓硝酸、浓硫酸时会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钝化,不与浓硝酸、浓硫酸进一步发生反应。 (4)铝热反应: 2Al + Fe2O3 === 2Fe + Al2O3 铝热剂:铝粉和某些金属氧化物(Fe2O3、FeO、Fe3O4、V2O5、Cr2O3、MnO2)组成的混合物。 氧化铝的化学性质(两性氧化物) 氧化铝的用途 高硬度、熔点高,常用于制造耐火材料 通电 高温

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 (1)与酸的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与碱的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氯化铝的制取: 氯化铝与氨水反应AlCl3+3NH3H2O=Al(OH)3↓+NH4Cl3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 AlCl3+4NaOH=NaAlO2+2H2O+3NaCl 第二单元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常见的铁矿石和铜矿石 铁的冶炼方法 (1)制取CO:C+O2 === CO2,CO2+C ===CO (2)还原(炼铁原理):Fe2O3 + 3CO === 2Fe + 3CO2 (3)除SiO2:CaCO3===CaO+CO2↑,CaO+SiO2===CaSiO3 铜的冶炼方法 1.高温冶炼黄铜矿→电解精制; 2.湿法炼铜:Fe + CuSO4 = FeSO4 + Cu; 3.生物炼铜 铁、铜的化学性质 铁的化学性质:铁是较活泼的金属(或中等活泼金属)表现为还原性。 铁铜 (1)与非金属反应①铁生锈(铁在潮湿空气中被腐蚀生成Fe2O3) ②2Fe+3Cl2 === 2FeCl3 ③2Fe+3Br2 === 2FeBr3 还原性:Fe2+>Br ④3Fe+2O2 === Fe3O4(2价Fe占 3 1 ,2价Fe占2/3) Cu +O2 === 2CuO Cu + Cl2=== CuCl2 2Cu + S === Cu2S (2)与酸反应①非强氧性的酸:Fe + 2H+ == Fe2+ + H2↑ ②强氧性的酸(浓H2SO4、HNO3): a.常温下钝化(浓H2SO4、浓HNO3用铁制容器盛装) b.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e(Ⅲ) ①非强氧性的酸: 不反应 ②强氧性的酸(浓H2SO4、HNO3):在一定 条件下生成Cu(Ⅱ) 高温 高温 △ △ 点燃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测试题第I 卷(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60分) 1、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发生于() A、有丝分裂后期B、有丝分裂间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人的精巢中的精原细胞所进行的分裂为() ①有丝分裂②无丝分裂③减数分裂 A. ① B.③ C. ①②③ D.①③ 3.下列减数分裂过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复制—联会—四分体? B.复制—四分体—联会 C.联会—四分体—复制? D.联会—复制—四分体 4.观察四分体最好的材料是() A.幼嫩的种子? B.幼嫩的果实 ? C.幼嫩的花药 ? D.幼嫩的柱头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 C.精子细胞形成时????? D.精子形成时 6.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体细胞? B.精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7.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下列各组中数量比例是1:1的是() 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B.染色体和DNA分子 C.DNA分子和染色单体 D.DNA分子和染色单体 8.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联会时期,有四分体4个 B.此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 C.此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组合为 12、34或 13、24 D.此细胞核中含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8个,染色体4个 9.DNA含量与正常体细胞相同,但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 A.精子? B.受精卵? C.次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10.性染色体为(a)XY和(b)YY的精子是如何产生的() A.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B.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C.a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 D.a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不分离,b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不分离 11.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有一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B,那么另外3个分别是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12. 右图为某高等雌性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属于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 (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 (1)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矾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 (1)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铬、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属。 (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4.5g/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钡,密度小于4.5g/cm3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 (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 (7)碱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CaO)。 (8)两性氧化物只能是金属氧化物(Al2O3、ZnO)。 6.金属氢氧化物的分类:碱性氢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7.含金属阳离子的物质分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无氧酸盐、金属含氧酸盐。 8.酸根离子分为三类: (1)含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AlO2-、MnO4-)。 (2)含非金属元素的含氧酸根离子(NO3-)。 (3)含非金属元素的无氧酸根离子(Cl-)等。 9.阳离子分类: (1)金属阳离子(Na+)和非金属阳离子(H+ 、NH4+)。 (2)阳离子分单一价态阳离子(Na+)和变价态阳离子(Fe2+、Fe3+),单一价态的阳离子和最高价态的阳离子只有氧化性,氧化性顺序:Ag+ > Fe3+ > Cu2+ > H+;较低价态的金属离子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遇到强氧化剂呈还原性,遇到强还原剂呈氧化性。 10.温度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4Na+O2=2Na2O ; 2Na+O2=Na2O2 11.量不同产物不同的化学方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