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
杨贵妃

安史之乱
• 玄宗对于唐朝的危机丝毫没有察觉,反而 向外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政治腐败与黑 暗,影响了将领的贪功求官的欲望。为了 挑起战争,并在战争中立功受赏,加官进 爵,边镇的很多将领肆意挑衅,使得边境 战乱不断,玄宗的好战对此又是火上加油。 初期的边境安定局面又被打破了,最终导 致了安史之乱。
• 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身 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 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 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 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唐代承平日久, 民不知战,河北州县立即望风瓦解,当地县令或逃或 降。 • 天宝十五年(756年),叛军占领长安,防守潼关的唐 将哥舒翰,虽拥有近二十万的军队,但因是临时凑集 来的,缺乏战斗力。但玄宗和杨国忠对哥舒翰不放心, 接连派宦官逼其出兵。结果,哥舒翰在灵宝被安史军 打败,全军覆没,哥舒翰也做了俘虏。同年六月,叛 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 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 玄宗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陕西兴平 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玄宗缢 死杨贵妃。唐玄宗最后逃到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 在灵武即帝位,即肃宗。
权战争的牺牲品。
• 唐玄宗毕竟是一个政治家,不是一个情圣, 他做不到不爱江山爱美人,更做不到不爱 生命爱美人啊,于是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和 生命放在天平的一边,再把杨贵妃的生命 放在天平的另一边,唐玄宗觉得还是自己 重要啊,于是便赐死了杨贵妃
1.她没有政治城府,也没有政治欲望。
她性情忠厚,心地善良, 也没有任何 供人指责的劣迹
杨贵妃是一个悲剧人物。
• 马嵬之变的本意:杀杨国忠来塞天下之愤, 杨贵妃是受牵连的。 • ——蒙曼
杨玉环生平详细介绍

杨玉环生平详细介绍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杨贵妃(719年-756年),号太真,先世唐朝弘农杨氏(出自华阴,或称灵宝),籍贯蒲州永乐(治所在今山西永济),是唐玄宗之宠妃。
身材丰满,肤如凝脂,乃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dquo;羞花”。
正史载其号为太真,未载其名,故士大夫、诗家多唤为杨太真。
一说其小字玉环,另说小字&dquo;玉奴”,世人多称以杨玉环。
早年杨氏家族出于弘农杨氏,家族徒籍蒲州,逐为永乐(今山西永济)人。
具体出生地点和出生日期没有记载。
据逝世时 38岁,倒推为719年。
传奇小说《杨太真外传》称其生日为六月一日,生于蜀地,地方志更一进步指出杨氏生于蜀导江县(在今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
清朝嘉庆年间编撰的《全唐文》中,收录的《容州曾宁县杨妃碑记》称她为 &dquo;容州杨卫人”,故地方志称生于容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但有认为此文为后世伪作。
杨氏为唐初被杀的隋朝官员杨汪之五世孙,高祖杨令本任金州刺史。
父亲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十岁时[来源请求]丧父,被叔父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收养。
寿王妃时期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杨氏以&dquo;杨玄璬长女” 的身份受圭寸为寿王妃,成为寿王李瑁的妻子。
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唐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玄宗悼惜良久,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
《旧唐书·后妃传》的记载:&dquo; 或奏玄琰女姿色冠代,宜蒙召见。
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
”,同时回避了杨氏是李瑁妻子的事实。
古代中国社会,杨氏先后嫁父子二人,被认为是乱伦。
《新唐书·后妃传》的记载:有人进言杨氏 “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打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杨玉环生平与结局

杨玉环生平与结局杨玉环生平与结局杨贵妃,四大美人之一,是寿王妃,也是唐玄宗的贵妃。
杨玉环(719年-756年),字太真,祖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生于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
她先为寿王李瑁的王妃,后为公爹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7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
杨贵妃天生丽质,为唐代第一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羞花”乃杨贵妃。
杨玉环为隋朝宗室后裔,唐初被杀的杨汪之五世孙。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白居易形容她“温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著名一笑唐代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她有倾城倾国之美,天生丽质,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以致唐玄宗对她宠爱有加!那位万人之上的大唐皇帝为了博得“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的欢心,每逢荔枝季节总要委派专人通过每五里、十里的驿站从四川(有的说从广东、福建)驰运带有露水的新鲜荔枝。
宫中的享受又是极其奢侈,越是难得的山珍海味、希世奇宝越要进贡,除荔枝外,另有一美酒更是让唐玄宗封为宫廷御酒,其酿酒用的水是高山上的清晨甘露,此酒具得天独厚的四川兴农酿酒之地利优势,酿出来的美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浓而不艳!“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当时杨贵妃在华清宫里品尝荔枝时是怎样的一番动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与其对饮,杨贵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当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了。
从此便有这历史上这著名的一笑。
“华清笙歌霓裳醉,贵妃把酒露浓笑”!那作为贡品进入宫廷的美酒,也取名为:露浓笑。
羞花典故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花卉,它的复叶酷似芙蓉枝,点点对称,宛如鸟羽。
植株上缀以数朵淡红色的小花,状若杨梅。
人们用手一指,它那羽状小叶便很快闭合,叶柄也慢慢垂下,就象初涉人世的少女,因为纯洁和朴实,才那样忸怩、娇羞,所以人们都叫它“含羞草”。
杨玉环简介资料大全

杨玉环简介资料大全 杨玉环 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杨玉环天生丽 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 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生平简介 杨玉环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唐代蒲州永乐人(山西永济人)。
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 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
贵妃每次 乘马, 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 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 更有争献珍玩者。
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
于是,百官竟 相仿效。
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 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
六 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 路祠。
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杨玉环(公元 719——756 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 代后妃中鲜见。
开元七年 719 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广西玉林容县), 出身 宦门世家,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 琰,是蜀州司户,叔父杨玄圭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 10 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圭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 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虽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体有狐臭, 因此特别喜欢沐浴。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 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 杨玉环也应邀 参加。
咸阳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 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 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人,唐玄 宗李隆基的贵妃。
杨玉环资料

杨玉环资料杨玉环简介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人,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
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
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
734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纳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的王妃,时杨氏年16岁,李瑁也年约16岁。
737年,玄宗宠爱的武惠妃死,后宫数千宫娥,无一能使玄宗满意。
高力士为了讨玄宗的欢心,向玄宗推荐了寿王妃杨玉环。
740年,玄宗幸温泉宫,使高力士至寿王宫召杨氏,令其出家,号太真,住于太真宫。
745年,另立左卫中郎将韦昭训的女儿为寿王妃,玄宗册封杨氏为贵妃,“父夺子妻”,成为唐朝宫闱的一大怪闻。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
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古今宫闱秘记》卷三)复制新曲《得宝子》,足见宠幸之隆。
时宫中未立新皇后,宫人皆呼杨氏为“娘子”,实居后位。
郑处诲讲了一个故事,说在杨玉环晋为贵妃之后,岭南贡上一只白鹦鹉,能模仿人语,玄宗和杨贵妃十分喜欢,称它为“雪花女”,宫中左右则称它为“雪花娘”。
玄宗令词臣教以诗篇,数遍之后,这只白鹦鹉就能吟颂出来,逗人喜爱。
玄宗每与杨贵妃下棋,如果局面对玄宗不利,侍从的宦官怕玄宗输了棋,就叫声“雪花娘”,这只鹦鹉便飞入棋盘,张翼拍翅,“以乱其行列,或啄嫔御及诸王手,使不能争道。
”(《明皇杂录》)后来这只可爱的“雪花娘”被老鹰啄死,玄宗与杨贵妃十分伤心,将它葬于御苑中,称为“鹦鹉冢”。
元朝诗人杨维桢《无题效商隐体诗》云:“金埒近收青海骏,锦笼初放雪衣娘。
”(《铁崖集》)就是咏及玄宗与杨贵妃的宠物白鹦鹉的。
玄宗对宠物白鹦鹉尚且如此珍惜,其对杨贵妃的厚宠更不待言了。
杨贵妃有三位姐姐,皆国色,也应召人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每月各赠脂粉费十万钱。
虢国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丽质自美,不假脂粉。
杜甫《虢国夫人》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马入金门。
杨贵妃简介

杨贵妃简介
本文是关于杨玉环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杨贵妃(开元七年六月初一-天宝十五载七月十五)(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名玉环,号太真。
是唐玄宗之宠妃,身材丰满,肤如凝脂,乃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羞花。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公元719-756年):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原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
开元七年719年6月1日生于蜀郡(今四川成都)。
杨贵妃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另有同名电视剧和电影。
杨贵妃,唐代蒲州永乐人(陜西华阴县人)。
通晓音律,能歌善舞。
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
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
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
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杨玉环简介

杨玉环简介篇一:杨玉环人物简介杨玉环人物简介杨玉环(公元719年-756年),名玉环,字太真,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原名杨芙蓉(故有芙蓉出水),出生地为四川成都,祖籍山西永济。
杨贵妃自小习音律,善歌舞,姿色超群。
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是蜀州(四川崇州)司户,其叔父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士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四川度过的,10岁左右,父亲去世,她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
后来又迁往山西永乐(山西永济)。
在她17岁时,武惠妃洛阳选寿王妃,挑中了她。
她天生丽质,有倾城倾国之美(唐朝以胖为美),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婚后本来生活幸福甜蜜。
然而皇帝唐玄宗见她有国色,竟悖常伦,欲占为己有。
(这是在一次皇家温泉里发生的事)于是以“做女道士”为名招入宫,经过一番暗渡陈仓后,于天宝四年(公元745)封为贵妃(此等手法与当年高宗朝武则天削发为尼后入宫如出一辙),并为她修建了专门沐浴用的海棠汤(宫中三千佳丽只有她一人有),(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三个姐妹都封为夫人)。
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自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
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
于是,百官竟相仿效。
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以荔枝又称“妃子笑”。
杨玉环是唐代宫廷音乐家、歌舞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天宝十五年安禄山起兵造反,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西幸成都。
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禁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白居易所言“六军”当为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但玄宗朝其实只有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四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
杨玉环简介资料

杨玉环简介资料杨玉环原为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宠爱有加,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杨玉环简介,希望对你有用!杨玉环简介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别名杨太真、杨玉、杨贵妃、玉奴,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也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羞花之貌。
杨玉环原为寿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宠爱有加。
安史之乱爆发后,杨玉环虽唐玄宗流亡蜀中,后被缢死于马跪坡,时年三十八岁,但尸体未寻回,故后人猜测其未死流落民间。
杨玉环的生平经历贵妃得宠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生于宦门世家,高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曾担任过蜀州司户;叔父杨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杨玉环的童年是在蜀州度过的。
开元十七年,10岁左右的杨玉环因父亲去世,被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珪家。
杨玉环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弹琵琶。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描述其为: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开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儿咸宜公主在洛阳举行婚礼,杨玉环也应邀参加。
咸宜公主之胞弟寿王李瑁对杨玉环一见钟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当年就下诏册立她为寿王妃。
婚后,两人甜美异常。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逝世,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玄宗最为宠爱的妃子,在宫中的礼遇等同于皇后。
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当时后宫数千,无可意者,有人进言杨玉环“姿质天挺,宜充掖廷”,于是唐玄宗将杨氏召入后宫之中。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以为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敕书杨氏出家为女道士,道号“太真”。
天宝四年(745年),唐玄宗把韦昭训的女儿册立为寿王妃后,遂册立杨玉环为贵妃,玄宗自废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杨贵妃就相当于皇后。
玄宗亲谱《霓裳羽衣曲》,召见杨贵妃时,令乐工奏此新乐,赐杨氏以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杨氏鬓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说杨玉环初入宫时,因见不到君王而终日愁眉不展。
[1]有一次,她和宫女们一起到宫苑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
宫女们都说这是杨玉环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
唐玄宗听说宫中有个“羞花的美人”,立即召见,封为贵妃。
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
含羞草“羞”于见人,是由于植物电的缘故。
唐明皇对杨贵妃也可谓是三千宠爱于一身了,这是生活在宫廷里众女子无上的荣誉。
可自从拥有美人之后,他整日沉醉在美色之中,连早朝也懒的上。
导致了后来的安史之乱,内部又引起兵变,一切把矛头都指向了杨贵妃身上,好象引起这场叛乱的罪魁祸首就是她一人。
将杨贵妃活活吊死在马嵬坡,至于有人说她逃到日本去了,这一些反正都已成历史,你爱怎么看都成。
杨贵妃被吊死了,安史之乱平息了。
也没人敢说唐明皇好色,反正就算是好色,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修史的大概也是为了讨好皇族,顺其自然的把一切的罪名都加在杨贵妃的身上,反正历史上有关“红颜祸水”之说又不是第一例,多一例又有何妨,天下有谁敢说修史的胡言乱话,那简直就是跟大唐过不去,逆臣贼子,人人得已诛之!在各方面支持下,杨贵妃也就顺理成章的背上了“红颜祸水”的罪名。
依这些人说,能背上这个罪名的女人大都是非等闲之辈,一般女人想背还背不上呢?呵呵,看来杨贵妃泉下有知也该谢谢这帮人了。
后人有很多诗文骂杨贵妃,也有很多诗文为她喊冤。
骂杨贵妃的大都是痛恨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的行为,为她喊冤的大都是她倾城倾国的容貌惋惜。
后来到了唐朝末代那个说自己打球的技巧可以考状元的僖宗皇帝,为避黄巢之乱,也逃到了马嵬坡。
有人便在马嵬坡的驿馆题了一首诗,至于是谁题的,有人说是罗隐,反正不管是谁,这人题诗的目的好象是在为杨贵鸣不平。
这首诗: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贵妃。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这一回你们的后人逃到马嵬坡,不能再埋怨杨贵妃了吧!也算是为杨贵妃洗脱了一番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