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杨玉环的悲剧人生

浅谈杨玉环的悲剧人生
浅谈杨玉环的悲剧人生

洛阳理工学院中文系

专业及班级:B081302

学生姓名:蔡攀攀

学号: B08130218

论文题目:浅谈杨玉环的悲剧人生指导老师:张玲玲

目录

前言………………………………………………………………………….

一、寿王妃…………………………………………………………………………

二、玉真道士………………………………………………………………………….

三、贵妃………………………………………………………………………….

四、魂断马嵬坡………………………………………………………………………….

五、沦为祸水………………………………………………………………………….

结论…………………………………………………………………………

参考文献……………………………………………………………………

浅谈杨玉环的悲剧人生

摘要: 杨玉环,一个美丽的女人,携着她美丽的爱情走入了历史,她本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她先嫁皇子李瑁,后又被迫成为玄宗皇帝的贵妃,屈辱与受宠同在,寂寞与欢乐同存,最终魂断马嵬坡。千百年来,受尽人们的评议,背上了“祸水”骂名。一个悲剧女子,却被担上了如此大的罪名,不得不令人深思。

关键词:杨玉环、祸水、男权社会、悲剧

前言:

古往今来,每个时代总会有一些美丽女子的出现,如:妹喜、妲己、褒姒、西施等,她们虽拥有绝世的容颜,也曾盛极一时,但终难逃悲剧的结局,于是乎便有了“女祸论”,“红颜薄命”等等说法。而从青春华茂到悲辛收场,有史以来集大成者而又奇诡多变的,故事流传最广最久的,要算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了。

一、寿王妃

杨贵妃(公元719-756年):名玉环,号太真,生于蜀地。曾祖父杨汪,是隋朝的上柱国、吏部尚书,唐初被李世民所杀;父杨玄琰,蜀州司户;二叔杨玄珪,资料不详;三叔杨玄璬,曾任河南府士曹。“妃早孤,养于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1]杨贵妃十岁左右父亲去世,寄养在洛阳的三叔杨玄璬家。杨贵妃天生丽质,加上优越的教育环境,使她具备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性格婉顺,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并善弹琵琶。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寿王妃。寿王李瑁,是唐玄宗的十八子,初名李清,开元十三年封寿王,是当时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所生。关于玉环与李瑁是如何相见的,后人不得而知,一说于寿王胞姐咸宜公主婚礼上相遇,一说于蒲州普救寺邂逅,一说是开元二十二年,寿王李瑁到戏曲之乡河中府选拔梨园弟子时与玉环相识、相恋。但不管是哪一说,总归两人是相遇了,并结为秦晋之好。现存《唐大诏令集》卷四十“诸王册妃”类及“王妃人道”类,有两封诏令直接提到玉环被册封为寿王妃一事,一封诏令间接相关。其中提到:册寿王杨妃,“维开元二十三年,岁次乙亥,十二月壬子朔,二十四日乙亥,皇帝诏曰……尔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长女,公辅之门,清白流庆……今遣使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李林甫、副使黄门侍郎陈希烈持节册尔为寿王妃……”[2]很清楚,册封杨玉环为寿王妃是有年月可查考的。册妃,相当于现在的订婚,根据唐朝的风习,册妃后大约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才能结婚,如此算来,杨玉环成为寿王妃时年仅十七岁,正式结婚也才十八岁,还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女。

杨玉环从一个低层小官吏家庭出身的女孩一步登天当上了王妃,而夫君又是英俊潇洒的王子,一个貌美俊俏,一个英俊潇洒,才子佳人,又同喜爱音乐,两人的婚后生活应该是琴瑟和谐,幸福甜蜜的,年少的玉环也应该是心满意足了。如果她一直是寿王妃,或许她会是一个平凡幸福的贵妇人,直到寿终正寝。那么历史上就少了一个悲剧,而多了一个幸福的女子,或许历史也能够改写。然而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正当她沉浸在幸福的生活中时,一桩令常人无法理解,无法忍受,无法想象,有悖伦理的怪事发生了!年仅二十二岁的儿媳寿王妃,竟然被五十六岁的公爹——唐玄宗给看中了!由此改变了杨玉环的生活轨迹,使她受尽宠爱,也受尽屈辱,一步步走向了死亡的深渊。

二、玉真道士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武惠妃病故,唐玄宗痛失爱妃,心情沉痛,后宫佳丽三千却无可意之人。这时有人上书说寿王李瑁的妃子貌美俊俏,将玉环推荐给了玄宗。开元十八年(740年),唐玄宗召寿王妃入宫,“既进,玄宗大悦,”

[1]看到玉环如此艳丽的姿容,唐玄宗眼前一亮,大为开心,想要将玉环据为己有。可是她毕竟是自己的儿媳妇啊,即使身为九五之尊也不能明目张胆地霸占自己的儿媳啊。于是乎,为了掩盖自己父占子妻的不齿行径,李隆基耍出了一套自欺欺人的把戏,十分滑稽地绕了一个弯子:玄宗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命玉环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号“太真”。《新唐书·玄宗皇帝本纪》云:“以寿王妃杨氏为道士,号太真,”[3]住进宫殿“太真宫”。父子之间共妻夺妻以“女道士”为过渡,说起来也算是遮蔽了一下,此法与当年高宗朝武则天削发为尼后又入宫如出一辙。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册韦昭训的女儿为妃,十一天后李隆基自己也把夺过来的儿媳杨玉环册为自己的贵妃了。本是幸福的寿王妃,却被迫过上了半明半暗,不伦不类的所谓的女道士生活,五年后又成为了皇帝公爹的贵妃,谁能想象,这样任人摆布、被人玩弄却不能反抗的遭遇对于年轻的玉环来说是一种什么样的打击呢?当时的她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这是一种正常人少有的或者根本不可能有的经历,然而她必须接受。

或许有人会问:玉环后来是否真的爱上李隆基了呢?在这里笔者认为她后来确实是爱上了玄宗。因为,首先我们知道玉环早年丧父,跟着叔父生活,虽然是自己的叔父,但毕竟寄人篱下,确缺失父爱。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认为,女孩在幼年时期缺失父爱,会产生一种恋父情结,在成人后会将这种感情转移到现实中的某个人身上,而这个人往往比女孩年龄大好多,在李隆基身上杨玉环的这种心理恰好得到了满足。其次,李隆基无论在权利、财势、才华、阅历等等方面都大大优越于寿王李瑁,这几点是能够吸引涉世未深的女人的。再次,玉环被迫入宫后,刚开始对于这个改变自己生活的老男人她或许是抵制的,但是这个老男人虽贵为皇帝,却对她如此的宠爱,俗话说日久生情,女人最容易心软,加之身边又没有其他异性,况且古时女子信奉“嫁鸡随鸡”,时间久了,玉环爱上李隆基也是无可厚非的。三、贵妃

天宝四年八月杨玉环开始了她的贵妃生活。“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娈万态,以中上意;上益嬖焉。时省风九州,泥金五岳,骊山雪夜,上阳春朝,上行同室,宴专席,寝专房……”[4]“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5]而且李隆基爱屋及乌,杨氏家族也跟着风光起来。“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国夫人之号:长曰大姨,封韩国;三益,封虢国;八姨封秦国。并承恩泽,出入宫掖,势倾天下……妃父玄琰,累赠太尉齐国公;母封凉国夫人;叔玄珪,光禄卿。再从兄铦,鸿胪卿;锜,侍御史,尚武惠妃女太华公主。”[1] 唐玄宗对杨玉环为什么会如此宠爱呢?是她的天生丽质,雪肤艳肌?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态?还是她的霓裳羽衣,能歌善舞?

首先固然是她的美。杨玉环姿容出众,举世无双,有诗为证:“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些诗句寥寥数语将一个姿色迷人,千娇百媚的一代佳人形象呈现在人们眼前。由此可见,杨玉环作为绝代佳人是无可非议的。而且玉环体态丰腴,符合唐时尚肥嫌瘦的风习,这些对于纵情声色的唐玄宗来说,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

其次,唐玄宗是个风雅之人,精通音律,在唐朝诸位皇帝中算是佼佼者。他自幼喜爱音乐,素质高,会作曲,能舞蹈,他不但喜欢欣赏文艺演出,还精通多种文艺形式,他甚至让数百名宫女成立了一个皇家女子乐团——梨园,集中住在宜春北院。而杨玉环“善歌舞,通音律”,擅长弹琵琶,加之身材好,体态美,又擅长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他们有相同的文艺爱好和相当的文艺造诣,文艺让他们有共同语言,可以互为知音,对于玄宗来说,玉环就显得格外有魅力。玄宗曾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6]

然而最能使玄宗如痴如狂的迷恋杨玉环的,应是她有过人的聪颖,“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如上意。”善于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被玄宗称为“解语花”,“帝与妃子共赏太液池千叶莲,指妃子与左右曰;‘何如此解语花也’。”

[7]

正是这种复杂而又多方面的原因,让唐玄宗对杨玉环有爱恋,有欣赏,有依恋,有怜惜,这种复杂的感情,才是杨贵妃得以获得专宠的原因。

然而,在“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华丽外表下,却也有不为人知的痛苦。在那个一夫多妻制的男权社会里,男人就是女人的天,女人的全部。而女人只不过是男人的一件衣服,甚至一件玩物,可以随时更换。试想一下,作为一个帝王,有三千佳丽的环绕,让他对一个妃子“心无旁骛’,始终如一,这又怎么可能呢?对于杨贵妃来说,受宠与屈辱同在,欢歌笑舞与孤独寂寞并存,虽受尽宠爱,却也远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更不像白居易《长恨歌》中所描写的那样“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依依,情深意切。其实从杨玉环成为杨贵妃开始,她同其他众妃嫔的争风吃醋的斗争就开始了。宫中除了杨贵妃外,还有三千佳丽,况且李隆基又是一个风流多情的皇帝。据史书记载,仅天宝年间贵妃就因触犯玄宗而先后两次被遣送出宫,两次都是在高力士的“奏请”下给玄宗下了台阶,才把杨贵妃接回宫来。宫中的生活虽然锦衣玉食,轻歌曼舞,似乎很快活,但宫中的生活更多的是沉闷,枯燥无味,精神极度空虚。尤其是那些宫人们,那么多女人围着一个男人转,整日期盼皇上能够宠幸自己。杨玉环也不例外,虽然玄宗对她很是宠爱,但毕竟他是皇帝,不是平民百姓,他不是属于玉环一个人的,当李隆基跑到其他妃嫔的宫中厮混时,抛下玉环一个人孤独难耐,冷冷清清。纵然明白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更何况他是皇帝,可是心中难免愁苦,遂借酒消愁,只喝得酩酊大醉,于是乎才有了后来的著名京剧《贵妃醉酒》。

四、魂断马嵬坡

《长恨歌传》曾说:“开元中,泰阶平,四海无事。玄宗在位岁久,倦于旰食宵衣,政无大小,始委于右丞相;稍深居游宴,以声色自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当安禄山起兵造反的消息传来时,玄宗先是惊慌失措,继而决定御驾亲征,但又顾虑重重,畏首畏尾,迟迟不动。在军事指挥上,他又犯了致命性错误,对战争形势过于乐观估计,命哥舒翰出关杀敌,结果叛军早有准备,来势凶猛,哥舒翰一败涂地,被俘投降,潼关失守,长安告急!

情急之下,李隆基,杨国忠等人草率决定逃向四川避难。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黎明前,皇帝与贵妃的车驾在禁军护卫下,率龙虎军,金吾军约五千人,秘密匆忙地离开了长安。时值盛夏,天气炎热,路上难民很多,道路拥挤难行。有些地方官已经逃跑。九千多人的队伍吃喝无措,人人情绪低落,狼狈不堪。据《新

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及西幸至马嵬,陈玄礼等以天下大计诛国忠,已死,军不解。帝遣力士问故,曰:“祸本尚在!……帝不得已,与妃诀,引而去,缢路祠下。”“马嵬驿前驾不发,宰相射杀冤者谁。长眉鬓发作凝血,空有帝王潜涕洟。”在这些描写中,让我们看清了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爱并不像《长恨歌》中所说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那样的坚贞不二,生死不渝。若真的爱一个人,又怎能忍心让心爱的女子遭遇这样的下场呢,怎能不作出一点行动来保护她呢,若真的爱她,此时的唐玄宗定会挺直腰板,拿出皇帝的架子,威严地吼一声:“有再言诛杀贵妃者,以造反罪论处,格杀勿论!”然而他不但没有这样做,相反十分懦弱,轻易地抛弃了杨贵妃。更为可悲的是,他不仅没有处罚哗乱者,还为他们诛杀杨氏一族而大宴军队。李隆基的目的很清楚,不过是为了换得他一时的苟安,保住他皇帝的宝座,还有什么爱情可言?“唐玄宗终究是政治家,不是情圣,他是宠杨贵妃,他可以做到‘三千宠爱在一身’,但是,他做不到‘不爱江山爱美人’,更做不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8]在自己的生命和政治前途与贵妃的生命的天平上,他倾向了自己。可怜杨贵妃临死前还说:“愿大家好住。妾诚负国恩,死无所恨。”可怜“一代红颜为君绝”[9]。这一年,杨贵妃38岁,她22岁来到玄宗身边,陪伴玄宗度过了16年快乐的日子,最后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唐玄宗的平安,绝代佳人,就这样死于非命。对于这场悲剧,清人袁枚慨然写道:“到底君王负前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10]

五、沦为祸水

早在唐朝,人们就把本朝兴亡的大包袱推到杨贵妃身上,玉环死后一千多年来,更是备受后代的学者们批评,甚至被称为红颜祸水,背上了祸国殃民的罪名。然而我不禁想问:玉环,真的是大唐的罪人?难道大唐王朝这个庞然大物,真的因为一个小小女子的美貌而罹祸?

杨玉环确实长得美,美到了“六宫粉黛无颜色”的地步,这意思是说杨贵妃是万里挑一的大美人。难道因为她美就成为祸水了吗?难道女人长得美,就应该或者能够使帝王“倾国倾城”吗?

鲁迅在《女人未必多说谎》中说:“关于杨妃,禄山之乱以后的文人酒都撒着大谎,玄宗逍遥事外,倒说是许多坏事都由她……女人的替自己和男人伏罪,

真是太长远了。”[11]

历史上对“女人祸水”的所谓盖棺定论是因为长期以来,我国的男权社会、皇权社会的观念使然。“在男权社会中,女人难以驾驭自己的命运;尤其是美女,因为具有更多的‘使用价值’,更难以驾驭自己的命运。一方面,美女是男权社会的花朵,将男权社会点缀的缤纷艳丽;另一方面,美女又是男权社会的斗争目标,以致屡屡闹出‘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事儿来。”[12]古往今来,美丽的东西谁不喜欢呢?美人谁不想多看两眼呢?如果看到美丽的东西而没有一点反应,那是你的见识、修养、阅历不够,审美眼光有问题;如果见到美丽的女子没有反应,那这个人不是伪君子,就是有毛病。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总有“女色祸国”论,尤其是古代文学作品,甚至一些野史、民间传说中总会骂女人是祸水,国亡了,家庭衰败了,责任总是女人,似乎中国历代的男人都是圣贤,他们的失败都是由于受女人的迷惑。诚如鲁迅讽刺说:“中国的男人都可以干大事,坏就坏在女人手里。”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人们不去批判真正的罪魁祸首唐玄宗,倒反过来把祸国的污水全泼在了一个无心政治的女子身上。这其实是很荒唐的,但让一个并非政治性的女人来承担有史以来最大的政治包袱,又是中国的一种习惯性思维。

杨玉环是很美,可是美又怎样?“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天生丽质难自弃”,难道美貌就是一种错吗?她又没有以自己的美色先去主动诱惑、勾引唐玄宗,从而导致皇帝的疏政。反倒是唐玄宗“色令智昏”,不顾伦理,强行霸占儿媳,夺子所爱,从而使杨玉环在皇权的重压下,又顾及寿王等一干人等的身家性命,这才顺从甚至是屈从,由寿王妃转而成为皇帝的贵妃。

由此看来,其主要责任在于唐玄宗没能把持住自己,“酒不醉人”而人自“醉”。杨玉环固然不是烈女,但起码不是淫妇。她只不过是同玄宗发生了一场帝妃恋而已,唐朝的盛衰、安禄山的叛变,与她何干?即使是“从此君王不早朝”,那也只能说是李隆基贪图淫乐而堕于朝政,是源于他自己的主观故意,而导致其过于沉醉;是他自己置江山、社稷于不顾,过分贪恋美色,罪在李隆基,而不是杨玉环的美造成的过错。“天意从来知幸蜀,不关祸胎自娥眉。”[13] 如果玄宗在得到杨玉环之后继续发扬他创业时的那种勤政精神,爱美人亦爱

江山,自会另有一番大的作为,将“开元盛世”继续下去。但事实不是如此。人说“少年得志便猖狂”,正是由于李隆基前期的政绩卓著,国家长治久安,使得他盲目自信,虚骄自傲,以为从此就盛世太平了,以致于疏于政治,自我沉醉在声色犬马的美梦中,而不顾江山社稷的安危,殊不知“守业更比创业难”,一不小心便堕入万丈深渊,国破家亡。更为可悲的是,英明神武的唐玄宗晚年老眼昏花,宠信奸佞,致使大权旁落,削弱朝政。

“古往今来,无论哪一朝帝王,只要他自己不能‘居安思危’,自己不能严格把持自己,而一味的‘不爱江山只爱美人’,那么,最后只能落得个国破身亡的悲剧结局。”[14]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马嵬兵变的危急时刻,那个‘君生日日说恩情’唐玄宗在关键时刻连一个女人都保护不了,反倒是杨玉环的挺身就死保证了玄宗的安全。这难道还能说是杨玉环给唐玄宗到来了祸患吗?

杨玉环并不是一个坏女人,她性情忠厚,心地善良,对政治毫无兴趣,也没有任何供人指责的劣迹。她不是当时的政治主角,没有权力作出任何决策。她不像长孙皇后那样有政治城府,更不像武则天那样有政治欲望,她跟当朝政治没有任何联系,也没有权力,又怎么能追究责任呢?又何来祸国之论?至于“安史之乱”,本身是民族矛盾加上唐时藩镇割据造成的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等原因造成的国祸,又怎么能怪到杨贵妃的头上呢?

结论:

杨玉环的确是一个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传奇女子,她的经历也的确是一部经久不衰的传奇故事。可是,当我们回顾并阐述她的故事的时候,应该首先认识到她是一个女人,是一个经历了一般女人无从经历甚至无法承受的经历的女人,她始终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无论是成为玄宗的贵妃,还是最终的魂断马嵬,都不是她的选择。她本不是一个政治人物,却被裹挟在政治的漩涡里,被暗流所吞没。

她是一个历朝历代,千百年来皇权社会以及男权社会下的冤魂。“从杨贵妃的死我们不能不看到统治者的自私、虚伪。”[15]在她身上集中反映了在男权社会的压制下,女人是玩物,只有玩物才能供皇权和男权去交换。红颜祸水,只有祸水才能为本来是罪魁祸首的君王开脱罪名,成为他们的替罪羊。

杨玉环是一个古往今来,在历史舞台上背负最大的历史包袱,令观众瞩目及受人褒贬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男权社会下的悲剧人物。

参考文献

[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宋敏·唐大诏令集[M]·商务印书馆,1959.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陈鸿·四库全书:太平广记·长恨传(卷486)[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5]白居易·长恨歌(卷435)[A]·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6]乐史·杨太真外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王仁裕,等·开元天宝遗事十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8]蒙曼·杨贵妃之死的千古之谜[J]·北京农业2010年2月中旬刊.

[9]洪昇·长生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0]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1]鲁迅·花边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12]王志明·古人的美女情结[J]·文史杂志,2004年第二期.

[13]陈尚君·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4]孙丹林·杨玉环是“祸水”吗[J]·华商晨报,2007年10月29日.

[15]沈文雪·杨贵妃人生悲剧意蕴简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1月第一期.

浅谈贾宝玉

浅谈贾宝玉 一、贾宝玉人生悲剧的原因分析 贾宝玉的人生悲剧,是由众多的人生矛盾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时代的震荡、家族的衰败、思想的深刻矛盾与性格的“乖僻邪谬”,都是构成其悲剧形象的重要因素 首先,贾宝玉的悲剧命运,与他的贵族家庭的衰败,乃至他的阶级的衰败有着必然的联系。《红楼梦》中所描述的是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封建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封建贵族地主阶级日趋没落,政治上极度腐败。在第四回中,作者借门子之口,道出了护官符的作用,点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黑暗内幕。他们上通朝廷、下结州县,“一损皆损、一荣皆荣”。而像贾雨村这样的封建官员,更是投机钻营、趋炎附势。“他的良心是写在…护官符?上的”。2这一切都揭示了封建官僚的腐败,更是预示了其从腐败到衰败的必然命运。贾府就是这个衰败的典型。《红楼梦》所描写的贾府已是由盛转衰的时节,家族内部已是“一代不如一代”。但就在这种情况下,其生活仍是穷奢极欲。一顿螃蟹是庄稼人一年的生活费,一盘茄鲞要用十几只鸡来做配料。秦可卿死后光是棺材板就用了一千两银子。为了迎接元妃归省,更是大兴土木,造得“琉璃世界、珠宝乾坤”,连元妃本人都感叹“太奢华浪费了”。在奢侈的同时,贾府上下,还充斥着荒淫。贾赦、贾珍、贾蓉、贾琏无一不是衣冠禽兽,其淫乱无耻已到了乱伦的地步。这些“个人无节制、无止境的欲求又必然导致相互之间的你争我斗、勾心斗角。这些都揭示出贾府荣华富贵的表面之下所掩盖的无法治愈的痈疽”。3说明这个家族已是彻底的肮脏、没落,已经是无可救药。而可悲的是贾宝玉就出现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他的形象在贾府社会悲剧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家族衰败的关键时刻,贾宝玉是最后一个有可能,也有条件实现金榜题名、家族振兴的人物。他是贾府的继承人,是贾家的希望所在,他应该走一条科举荣身之路,以便立身扬名,光宗耀祖。他也应该找一个“德言工貌”俱备的女子做妻子,主持家政,继续家业。贾政也正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和塑造宝玉的,但是他却力图挣脱家庭强加于他的名缰利索,要做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富贵闲人”,他“最不喜务正”,“不肯念书”,不愿走“仕途经济”的人生道路。在婚姻问题上,他也不愿考虑家族利益,不愿按传统道德的要求去做。这就与家族、阶级的需要形成了一对无法解决的矛盾。拒绝了封建家庭给他规定的生活道路,他便成了“不肖子孙”。与家族要求形成的格格不入之势,就注定贾宝玉人生的最终结局必将是悲剧的.其次,思想的深刻矛盾,使贾宝玉的形象充满悲剧色彩。贾宝玉生长在一个极度动荡的时代,此时整个家族,乃至整个社会都受到各种思想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思想是有着深刻矛盾的“思想的深刻矛盾,使贾宝玉这一形象变得特别复杂”一方面,贾宝玉的思想中有着许多不同于传统的东西,但同时,他的思想又与封建传统,与其所属阶级的意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很多割不断的东西。在贾宝玉看来“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5他鄙薄男子,把女儿当作心目中的上帝,甘愿充当女儿的杂役。这一点,极大地驳斥了封建传统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但在同时,他对不同身份的人,又能一视同仁。见了未婚女子便是“无价之宝”,见了已婚女子就又成了“鱼眼珠”;做官的都是“国贼禄鬼”,不做官的又都是奇士雅人了。此外,贾宝玉厌恶贾府男性主子的淫荡生活,同情鸳鸯、平儿的遭遇,然而他自己却在青天白日下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甚至当着王夫人,调戏金钏,导致金钏跳井身亡。他同情贫贱之人,珍重贫贱之交,但他也不厌富,只是觉得“锦绣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根死木头;美酒羊羔,也不过填了我这类窟泥沟,…富贵?二字,不料遭我荼毒了”。他还强烈批评了“文死谏、武死战”的道德信条。但是,他却从未否定君权与父权的威

试论《围城》中方鸿渐的悲剧性格

摘要: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是旧中国一个到处寻找精神家园的高级知识分子的艺术形象,作为书中的男主角,方鸿渐自然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引领这本书的走势,勾画出这围城内外的一番番令人感觉真实又虚幻的景象。方鸿渐是一个悲剧形象,现实世界的虚伪丑恶,荒唐无聊是导致他悲剧的重要原因;但其自身性格的缺点却是造成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本文分别从方鸿渐造成悲剧命运的自身因素:消极被动,逃避退却的处世态度;软弱无能、优柔寡断的本性;盲目懵懂,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变形的自尊,缺乏自省意识以及形成悲剧性格的社会根源等方面作一 个浅显而粗陋的剖析。 关键词: 方鸿渐悲剧性格社会根源 《围城》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以无与伦比的讽刺艺术魅力,透辟的解析旧中国都市知识分子怯懦人格根源及现实主义魅力而获得了“现代《儒林外史》”的美称,至今仍葆有一种常读常新的人生感受,它以深厚丰富的思想内涵给读者以深刻的人生启迪。作为《围城》一书中的一号男主角--方鸿渐自然是这本书的灵魂人物,引领这本书的走势,勾画出这围墙内外的一番番 令人感觉真实又虚幻的景象。

“性格决定命运” ,人物自身性格的缺点常常成为造成悲剧的原因之一。性格决定人生的态度,态度决定生活的风格。而人生的态度和风格会直接影响生活的效果。所谓“命运”就是对生活效果的总结和概括。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是因性格的缺点造成的,李尔王的轻信和暴躁,哈姆雷特的多疑和寡断,都成了他们致死的原因。方鸿渐也是如此,他同样无法逃避因性格缺陷而导致悲剧命运的定律。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方鸿渐的主要性格 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 方鸿渐性格中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和盲动性。”正如任何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一样。人们也不能选择自己出生就被包围着的,被感染着的传统文化。方鸿渐出生于传统士族文化家庭,父亲是前清举人,幼承家教,“国文曾得老子指教,在中学会考考过第一。”可见传统文化对他的影响极深,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儒道释”文化,儒家主张积极入世,而方鸿渐虽没有入世的精神,却持着道家的处世态度,随着历史的演变,道家文化已经成为一种定势根植于中国人的国民意识中,道家的柔弱胜强﹑宁静﹑少私寡欲等观念,业已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的处世方式,它成为人们的法宝,也是形成人民懦弱﹑无能﹑无力抗挣等性格的重要遗传因素,使每一个接受传统教育的人,不论你

大学语文 王昭君

当我们把时光的坐标轴拨回到公元前33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萧瑟的秋风凛冽的刮着,毫不留情,一行浩浩荡荡的人马向着天边的斜阳缓缓走去。骑在马上的女子留恋地转过头,向身后看去,可除了马蹄踏起的滚滚烟尘再也看不见别的东西了;回头向前,远处那轮残阳红得那般不真实,竟隐隐得升起雾气得朦胧。马儿不轻不重地颠簸了一下,回过神,原来是自己又情不自禁地流泪了。天边低飞的大雁发出了沉重的鸣叫,眼前前行的骏马也应和般地嘶叫起来,声声入耳,徒增感伤。罢了罢了,女子静静地取过琴,手指温柔着划过琴弦,断断续续的琴音向四周扩散,渐渐地,这柔和的琴声变得厚重起来,像一把有力的大锤砸在人的身上,砸出心中的离别的伤感。马儿安静下来,这琴声接着风声传得更远,那群南飞的大雁也被这忧伤琴声击中。低头看见马上那个默默弹琴的女子是那般的明艳静美,像无数个清晨将它们冲睡梦中唤醒的太阳一样,绚烂亲和。于是,它们都忘记了挥动翅膀,纷纷跌落地下。这个故事叫“落雁”,这个女子叫昭君。千百年来,王昭君除了貌美之外,更为后世所称颂的是她那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生,以及她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做出的特殊贡献,从而为中国的历史长卷中,增添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光辉的一页。 王昭君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年少时,她被选入汉宫,数年却从未被召幸。当匈奴单于向汉元帝请求“愿婿汉氏以自亲”时,帝命传到掖庭之后,昭君自愿请嫁和亲,以公主的名份千里迢迢到了塞外,成为呼韩邪的阏氏。对于王昭君这样一位可敬、可赞、可歌、可颂的女性历史人物,因其和亲故事的奇特,所以历代的文人骚客竞相为之吟诗、泼墨。纵观包括野史、诗文、戏曲、和绘画中昭君的艺术形象,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不同时期的不同作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对昭君进行了不同的艺术创造,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有了各有所别的昭君形象。总体来讲,除一部分以赞颂为主外,大多数作品中的王昭君,留给后人的不外乎是以“怜其远嫁”为主线的集“怨”、“恨”于一身的近乎悲剧式的人物,己与正史所载的真实的昭君有了很大程度的演绎和杜撰。 王昭君入宫五年,除了担负一些宫中的轻便工作之外,有太多的余暇来读书写字,唱歌跳舞,研习音律与绘画,不断充实自己,磨练自己。然而午夜梦回,她不免倍感凄清与孤寂,花样的年华一寸一寸地消逝,不知究竟何时才有出头之日,又如何上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又是一个落叶迷径,秋虫哀鸣的深秋季节,冷雨敲窗,孤灯寒衾,想起西陵峡中的江水,更想起一家欢乐团聚的时光,愁思如麻。信手拿过琵琶,她边弹边哼,唱不尽的是乡愁: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这就是有名的《五更哀怨曲》。满腔幽怨,无限感伤,混合着浓重的乡愁与一丝丝的憧憬。 或许正是昭君自己有着如此愁伤的诗句,以致在后世世人的大多数文学作品中都把出塞的昭君塑造成了哀怨的形象。最早的代表作是西晋石崇的《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不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甘与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石崇在此诗中不仅揣度了昭君的悲、怨、哀、伤,还认为不同民族不可通婚;即使成为阏氏(皇妃)也不为贵;按胡俗单于死后,子娶父妃也是羞耻之至;又把出塞和亲视为苟且偷生,甚至比作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由于西晋距汉代的时间

郭嵩焘的宪政思想及其评价

郭嵩焘的宪政思想及其评价 辽 宁 警 专 学 报 JOURNAL OF LIAONING POLICE ACADEMY2009 年 11 月 第 6 期(总第 58 期)Nov.2009No.6(Sum.58) 洪 岩 (辽宁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 郭嵩焘是中国早期的洋务官僚之一,他通过多年的社会实践,清醒地意识到国家的强盛不仅单纯依靠 军事,必须有相应的政治制度来辅成。为此,他对西方民主政体进行了较为全面、 细致的考察。郭嵩焘不仅敢于正视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而且对于中国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的弊端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思想的深刻和超前使郭嵩焘具有比同时代人更为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也使他不可避免地成为思想解放的寂寞先驱。 关键词: 宪政;君主专制政体;议院;民主 中图分类号: D0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 5378(2009)06 - 0008 - 03 收稿日期:2009 - 10 - 24 作者简介:洪 岩(1978 —),女,辽宁辽阳人,博士研究生,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中国的宪政之路是一条艰难而崎岖的道路,从清朝末期到今天,无数仁人志士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求索,郭嵩焘便是其中之一。郭嵩焘(1818--1891)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被认为是 “洋务派的重要理论家。”[1] 郭嵩焘是第一位驻外公使,是最早踏出国门、亲身体验西方社会的人士。出使期间,郭嵩焘对西方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比较深入地探究了西方社会政治制度,并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作了对比分析,充分肯定了西方社会政治制度的价值,也初步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弊端。 一、郭嵩焘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 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民共主国政郭嵩焘在1875年的奏折《条议海防事宜》中曾经说过:“嵩焘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 强。”[2] “政教之及人,本也;防边,末也。”所以西洋之所以日益强大,是因为君民共同主持国家大政方针,他赞成深入学习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郭嵩焘非常推崇西方资本主义的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认为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是西方长治久安的基础,“西洋 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3] 他赞赏道:“西洋君德,视中国三代令主,无有能庶幾者;即伊、周之相业,亦未有闻焉。而国政一公之臣民,其君不以为私。其择官治事,亦有阶级资格,而所 用必皆贤能,一与其臣民共之。”[4] 他认为西方各 国“强国富国之术、尚学兵艺之方、与其所以通民情而立国本者、实多可以取法”,所以“通民情”、君民上下沟通使国事日臻富强,确有中国古时三代遗风。 然而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视君民之间为恩赐与被恩赐、训诫和被训诫的关系,君民关系根本对立,难以同心,因此君民、官民共事难以成功,再加上吏治腐败、士失其职,从而造成了“上下之情隔已甚”的局面,其结果使国事日益衰弱。因此,他对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他说:“圣人以其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身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颇疑三代圣人之公天下,于此犹有歉者。秦汉之时,竭天下以奉一人。”从此,“恣睢之欲逞,而三代所以治天下之道于是乎穷。”[5]与三代之道作比较不是为了复古,而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评。所以说,中国要摆脱衰弱的境地,不能舍本逐末,必须理顺君民、官民的关系,改变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状况。 (二) 议会制与民选市长制是西方的立国之本郭嵩焘在西方的启示下,积极主张改革,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改造中国原有的社会运行机制,力图给困境中的封建王朝输入新动力、新血液,以此来挽救国家。他认为西方的政治制度,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因素,因而十分欣赏西方以议会民主为中 ?8?

谈贾宝玉人生道路及现实意义

谈贾宝玉人生道路及现实意义内容提要:《红楼梦》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著,是一篇用“血泪”倾注的批判式半白话文小说,主要是写以贾母、贾政等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和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贾宝玉为代表的反封建势力的矛盾斗争。贾母、贾政等统治者本来对宝玉寄以很大希望,盼望宝玉重视“经济仕途”,成为地主阶级事业的忠臣孝子。可是宝玉却走着一条与此相反的道路,是由贵族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叛逆者。“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统治者为其所规定的读书应举的生活道路,由此也有不少值得我们研究的现实意义。 谈贾宝玉人生道路及现实意义关键词:贾宝玉叛逆人生道路现实意义 贾宝玉,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王、富贵闲人。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幻化为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女娲补天剩余石,并由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带入凡间,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原文①《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以及美丑的划分。 一﹑贾宝玉人生道路的概述和形成原因 1﹑贾宝玉的“不肖”与“无能”,让他走上了一条叛逆的路。 《红楼梦》塑造了一个被贵族家庭、封建阶级视为“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富贵子弟贾宝玉。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描写他的那两首判词《西江月》(《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两首词,字面上句句是对宝玉的嘲笑和否定,实质上句句是对他的赞美和褒扬。从封建阶级伦理道德标准衡量,宝玉是个被否定的人物;可从作者的人生观和社会观来看,他却是个和那些国贼禄蠹完全相反的、保持着人类善良天性的真正的人。两首词句句都是反话。

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

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 权进凤 摘要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王国维先生称之为“悲剧之中悲剧”。小说成功塑造了众多带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而其中最令人动容的当属曹雪芹笔下的宠儿林黛玉,她的眼泪从春流到夏、秋流到冬,浸透了生命的每一寸光华。本文通过主人公的人生境遇、性格气质、才能、爱情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悲剧意蕴,并综合以上四点揭示林黛玉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悲剧;境遇;性格;才能;爱情 一、概述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女主角,加之林黛玉这一形象的生动性与悲剧性,她一直是红学家热切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学术界对林黛玉悲剧形象研究的文章有很多,如蒋晓兰的《林黛玉悲剧新论》一文,从先行者、叛逆者、性格气质、性灵、女性强者、痴情之极者等九个方面总结了林黛玉悲剧的多重性。胡秀芬的《林黛玉悲剧性格探析》指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以及形成她悲剧性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受到身世、疾病、传统文化精神、金玉良缘的影响,并指出林黛玉的侠义精神及其理家才能是她悲剧性格中的积极因素。秦桂敏的《林黛玉悲剧命运探析》认为她的悲剧并非完全取决于她先天体质弱,还在于她所处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生存环境,在于她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性格,以及她美妙爱情幻想的破灭。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研究林黛玉的悲剧人生。第一方面是孤苦凄凉的人生境遇;第二方面是乖僻感伤的性格气质;第三方面是卓尔不群的才能;第四方面是痴情之极却以失败告终的爱情;第五方面是悲剧产生的社会文化因素。

二、林黛玉的悲剧人生 (一)孤苦凄凉的人生境遇 林黛玉是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生于钟鼎之家,书香之族,不幸年幼丧母,外祖母念其年纪尚小无人依傍,接至京中荣国府抚养,林黛玉的悲剧由此开始。 自进入贾府,林黛玉便开始了她背井离乡、寄人篱下的日子,父亲也在不久后亡故,家中财产被收入贾府,与黛玉没有半点关系。她在世上最亲的人、最大的依靠离她而去,她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女。而这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凄凉景象与年幼时父母俱在的平和安乐形成了苦与乐的鲜明对比,使她的孤苦无依更加悲凉,无时无刻不在折磨她,加上她久治不愈的病体,加重了她的忧思与感伤。 林黛玉是孤独的,《葬花词》[1]是黛玉对生命孤独的真切感悟与集中表现,她没有父母亲眷,寄人篱下,忍受着“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摧残,险恶的生存环境,使她的身心深陷孤独,她的孤独是一种人的存在的孤独,生命的孤独。“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寄人篱下加之孤独多病造成了她敏感多疑的个性。她在贾府中始终是外戚,一直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正被这个大家庭接纳,稍有不顺便会引发她的寄人篱下之感。第三十六回,她去敲怡红院的门,晴雯误以为是丫头拒绝开门,这原本是个误会,但却严重伤害了她,她想到:“虽说是在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林黛玉是个多愁多病身,自出生起就有先天“不足之症”[2]会吃饭时便吃药,给宝玉看病的王太医在顺便给她瞧病时道出黛玉肝阴亏损、心气衰耗导致其心浮气躁,敏感多疑。 凄凉的境遇使林黛玉的孩提和少女时期都沉浸在浓厚的感伤气氛中,并影响了她的一生,跟她的爱情、婚姻悲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乖僻感伤的性格气质 作者在第一回就交代了,黛玉本是天上的绛珠仙草,因受了神瑛侍者(宝玉)的灌溉之恩,此生特来以泪相还,而眼泪则多伴随着痛苦与哀伤,这样,从一开始就为林黛玉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林黛玉的悲剧是注定的。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分析 摘要:本文以分析《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为题,从他的延宕、矛盾以及相对他人而言的正人君子形象三方面入手,从他的爱情、婚姻、事业等角度,对他的性格进行分析。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Hongjian Fang, the character of "Fortress Besieged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his personality, his love, marriage and career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 delay, contradiction and the image of gentleman. 关键字:围城方鸿渐性格 Keywords: Fortress Besieged City ,Hongjian Fang ,character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之所以取名围城,一是出于文中方鸿渐等人闲谈,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说,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第二层含义便是方鸿渐的一生就是个围城,而还有一层含义,便是杨绛给《围城》做了题词:“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深刻、概括的总出了方鸿渐的一生,婚姻、职业甚至人生都处于围城之中,而造成方鸿渐陷入围城的一大原因便是主人公的性格,所以,本文将浅析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 一、方鸿渐的“延宕” 延宕意为拖延。在戏剧中,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对于延宕,学界一般都视之为哈姆雷特的独特行为。而在《围城》中,文中直接点出方鸿渐性格中的延宕,共有3处直接写出。第一处是在第三章方鸿渐想拒绝苏小姐:“鸿渐吓得哑口无言。苏小姐家里有事,跟他约晚上馆子里见面。他回到家整天闷闷不乐,觉得不能更延宕了,得赶快表明态度。”1第二处是第四章方鸿渐向父母请示离开周家的事情后“鸿渐吃完晚饭,不愿意就到周家,便一个人去看电影。电影散场,又延宕了一会,料想周经理夫妇都睡了,才慢慢回去。”2第三处是第四章结尾方鸿渐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方鸿渐虽然不至于怕教书像怕死,可是觉得这次教书是坏运气的一部分,连日无精打采,对于远行有说不出的畏缩,能延宕一天是一天。”3 这三处体现方鸿渐在爱情与职业上的延宕。爱情上,他明明知道自己不爱苏小姐,但是面对苏小姐的误会,他心里反复强调要跟苏小姐说清楚,但是一直在拖延,与其说面对这种误会方鸿渐一直在苦恼,不如说他在变相的享受这种说不清的关系。他不喜欢苏小姐,直接说明即可,但是他优柔寡断,没有主见,花前月下,他不好拒绝,也不能自持,吻了苏小姐。这种优柔寡断不仅影响了他与苏文纨的情感,也影响到了他喜欢的女生唐晓芙,因为方鸿渐的延宕,两人本来互有好感,但是谁都没有勇气表达,最终这段感情以悲剧结束。 职业上,从他留学开始,他觉得自己“是个无用之人”,“学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学里从社会学系转哲学系,最后转入中国文学系毕业”,“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他在留学上碌碌无为,甚至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84页 2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第122页 3

关于王昭君的诗

关于王昭君的诗 一、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悲悯之情,溢于言表。千古遗恨,萧瑟凄凉。 二、李白《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拂净马鞍,流泪而去。出了玉门关,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日子了。 三、白居易《昭君词》:「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娥眉?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可怜的昭君,还在盼著回来。甚至天真地希望使者回报朝廷,现在的我,仍是当年模样。 四、吴雯《明妃》:「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谋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环佩几曾归夜月,琵琶惟许托宾鸿。天心特为留青塚,春草年年似汉宫。」这是我最欣赏的一首纪念王昭君的诗。吴雯虽然是清初人,但他却把昭君的不幸遭遇刻画得淋漓尽致。甚至直至今日,仍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些「不把黄金买画工」的志士,会不会仍有被冷落的悲情和忧愤?

五、王夫之《明妃曲》:「金殿葳蕤锁汉宫,单于谈笑借东风。黄沙已作无归路,犹愿君王斩画工。」由于汉元帝怒斩了画工毛延寿,所以王昭君仍抱天真的幻想。 六、王安石《明妃曲》:「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著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安石的观点更为新颖,人生失意的事多著呢,何必枉杀毛延寿? 七、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王安石)》:「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城已拙,女色难自夸。」托长门之怨,立相知心之。欧阳修对皇权的非议,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八、唐.张仲素《王昭君》:「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明.莫止《昭君曲》:「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塚在,犹是汉宫春。」这两首诗,都是赞扬昭君出塞的功效的。的确,昭君出塞功不可没,正如翦伯赞所言:「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郭嵩焘生平事考

郭嵩焘生平事考 郭嵩焘,湘阴人,我国晚清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杰出的思想家和渊博的学者。派名先杞,乳名崧龄(亦称“龄儿”),字伯琮,号筠仙,或署云仙、筠轩、仁先。曾号南岳老僧、南岳老人,又别署玉池山农,晚更号玉池老人。在长沙筑室曰养知书屋,学者又称养知先生。 家族历史 据郭嵩焘自己主持编修的《湘阴郭氏家谱》记载,郭姓源自春秋时期的“虢”国,就是成语“假虞灭虢”中的“虢”。虢郭二字相通。虢国被晋灭亡,虢公丑奔京师,遂姓郭氏。 郭嵩焘的祖上原本居住江西信丰,后其中一支迁往广东南雄居住。湘阴郭氏始迁祖称姚山公。姚山公于明朝末年(万历或天启年间)由广东南雄迁往湘阴居住。姚山公生有二子:有诚、有达。自此,郭氏在湘阴生息繁衍,人丁兴旺,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巨族”。从姚山公算起,郭嵩焘算是郭氏在湘阴的第十四代人。 出生地与居住地 郭氏迁居湘阴,世代居住在县城南部。郭嵩焘于“1818年4月11日(清嘉庆二十三年戊寅三月初七),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城西正街面榴轩。”(《郭嵩焘全集·集部三·年表》,以下简称《年表》)当时的湘阴县城西正街约相当于今天湘阴县城的三井头地区。 咸丰二年(1852年),为了躲避太平天国兵灾,在家守制的郭嵩焘在县城以南周吉岭玉池山下盖宅,取名尉迟山庄。这是郭嵩焘的第二个居住地。 早在太平天国起义前夕,左宗棠、郭嵩焘预感动乱即将来临。为了避祸,二人相约到山间隐居,称“为山居结邻之约”。(《年表》895页)后来,左宗棠选择在梓木洞筑室居住,郭嵩焘也参与其中,其时,左宗植、左宗棠兄弟和郭嵩焘、郭崑焘兄弟都在梓木洞居住。咸丰三年,郭嵩焘赶赴江西帮助曾国藩,九

月二十六日(1853年10月28日),郭嵩焘告别江忠源,仍然回到湘阴梓木洞居住。所以,梓木洞算是郭嵩焘的第三个居住地。 1866年(同治五年),郭嵩焘卸任署理广东巡抚,回到湖南,“赴长沙北乡沙坪罗汉庄,营建沙坪韩波塘新屋”(《年表》905页),这是郭嵩焘的第四个居住地。 1870年(同治九年),郭嵩焘举家迁往长沙,首先居住在“北门正街彭宅”(《年表》906页),“三月初九日(4月9日),购得长沙又一村六堆子一菜园,十一日即破土动工建新居”。“七月十八日(8月14日),长沙又一村后六堆子新宅落成,取名养知书屋。”(《年表》906页、907页)这是郭嵩焘的第五个居住地。 1879年(光绪四年)郭嵩焘交卸驻英法公使,首先经过湘阴,然后去长沙。此后大部分时间居住在长沙,直至1891年7月18日(光绪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在长沙病逝。逝世后归葬于湘阴县东70里老冲坡之飘峰。这个地方,是郭嵩焘的归宿地和永久居住地。 家世 据称,郭嵩焘的曾祖父郭熊以经营借贷(民间资本或放高利贷)为营生。据老人讲,湘阴县城三井头外是湘江码头,从湘江、资江以及洞庭湖等地汇聚而来的船只停在这里,船老板和“水手”们便上岸来购物、休闲、消遣,所以这里的“旅游业”很是发达,餐饮、住宿、妓院、烟馆、赌场以及各式商铺一应俱全,生意异常红火。郭嵩焘的曾祖父在这里经营“借贷”生意,自然赚得盆满钵满。郭嵩焘的祖父名叫郭诠世,为人特别慷慨、豪爽。这大概是经常跟“水手”们打交道的缘故,而且借贷生意本是一碗“江湖饭”,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但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从贾宝玉生命走向解读《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从贾宝玉生命走向解读《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作者:张文慧 摘要 综观古今,凡不朽的作品,大都涉及人生及人性问题的终极求索,能够引发心灵上的长久共鸣,这正是悲剧精神在文学艺术中的价值体现。在《红楼梦》这部代表了中国小说水平最高峰的书里,悲剧精神扑面而来,更是其灵魂之所在。其创造的每个角色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悲剧色彩,他们的生命之曲无论怎样演奏,无一不是悲哀的旋律。恰如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所说:“彻头彻尾之悲剧也”、“悲剧中之悲剧也”。 《红楼梦》是一个时代、文化、人生的悲剧大复合,具体展示于爱情、家庭、社会、生存诸多层面。而人是作品的灵魂,同时也是命运的载体,本文试从贾宝玉这个《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最能体现曹雪芹创作思想的人物的生命走向,来解读〈红楼梦〉蕴涵的悲剧精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曹雪芹对现实、文化、人生的批判、反思与探索,其所揭示出深广的人性的和社会思想的内容,也是《红楼梦》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核心及精华,对于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同样具有深深的启示。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精神命运人生 《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从贾宝玉生命走向解读《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人类所追求的美好和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形成了必然的悲剧。从幸福到苦难,从追求到幻灭,从有价值到毁灭,总是不美满,总是有所欠

缺,这便是人生永恒的悲剧。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它代表人类的终极不和谐。”在《红楼梦》所展现的恢宏的悲剧框架中更隐藏着众多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们各自不同的身世际遇和共同的悲剧结局,凝结成一种凄美的化不开的悲剧精神。曹雪芹所表达的并不仅仅是生命个体的悲剧,而是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在里面,走近这些悲剧角色,从她们的生存境遇与心态历程,我们才能更深刻地透视《红楼梦》这部悲剧中的大悲剧,而主人公贾宝玉正可谓千古悲剧第一人。 西方灵河畔赤霞宫中,有神瑛侍者,常以甘露浇灌绛珠仙草,因动了凡心尘念,便化为灵石宝玉投胎人间,是为混世魔王和第一情种。《红楼梦》开头有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从某种意义上讲,解读贾宝玉,是理解和认识《红楼梦》的一把关键钥匙。 (一)《红楼梦》第三回在宝黛初会后,有词《西江月》来形容宝玉: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奈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与国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看似嘲讽,实则赞美,是作者用反语在赞美宝玉的不同凡俗。在封建正统的人眼中,宝玉是一个禀性乖张,生情怪谲的人,是“似傻如狂”,是“草莽”,是“无能”“不肖”等等,他那些不同凡俗的言行举止、思想性格,是不能容忍的,这包括也不为许多他最亲近的人所理解,因为他们是按照封建贵族的做人标准来衡量人的。在《红楼梦》的贾府中,除了黛玉,宝玉再无他处能获得真正理解。

汉语言文学论林黛玉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学士学位论文

论林黛玉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 作者: 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 准考证号: 成绩: 完成时间年月日

论林黛玉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剧 摘要: 《红楼梦》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即贾宝玉和林黛玉、薛宝钗的恋爱、婚姻的悲剧。造成这些悲剧的原因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差异,使得薛宝钗更符合封建家长的心意、封建礼教的束缚、家庭背景的对比,使薛宝钗更胜一筹等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影响。 关键词:爱情、悲剧、婚姻、贾宝玉、林黛玉

论林黛玉贾宝玉之间的爱情悲 一、命运的悲剧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层次,又相互融合的悲剧事件,这场悲剧中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在宝黛钗之间展开的。这是一种不由个人选择的社会关系,把他们三人联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性格之间、爱情与社会势力之间的矛盾冲突,酿成了一场可气、可悯、又可叹的人间悲剧。 二、黛玉、宝玉的性格 (一)、黛玉的性格 林黛玉,出生在书香之族、钟鼎之家。只是至其父林如海时家道中落,支庶不盛。她无兄弟姊妹,又长得聪明清秀,故父母爱之如珍宝。孰料年幼时,母亲去世。外婆贾母念其无人依傍教育,便派了船去接。黛玉本不忍离开,无奈贾母致意务去;再加上父亲时为扬州盐政官,为解除顾盼之忧也劝其前往。于是,便来到京都贾府,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涯。后来,父亲又不幸辞世,她就成了一个孤儿。在神话世界里,林黛玉与贾宝玉有“木石”奇缘,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两人初见时就都有似曾相识、久别重逢的惊异感与亲切感。贾母呢,对黛玉更是万般怜爱,饮食起居都跟宝玉一样,因而使二人的亲密友爱也不同于别的姊妹。在耳鬓厮磨、朝夕相处中彼此产生了真挚的爱

方鸿渐形象分析(10.12修改)

方鸿渐形象分析 [内容摘要]方鸿渐是位正直善良,聪明幽默,但意志薄弱,优柔寡断,是一个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形象。他有留学的经历,却既缺乏明确坚定的人生信念,又不懂得人情世态的炎凉,所以他极易受环境支配,被他人牵制,常常陷入尴尬境地,本文在分析总结方鸿渐悲剧人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读书人更准确的说是文人的劣根性,并反思知识分子进入现实社会后遭遇挫折的缘由。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懦弱无用被动 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这样评价《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它“主题的丰富复杂、人物塑造生动、人性揭示的深刻以及艺术表现的细腻成熟而言,它当居中国现代小说一流作品之列。”我们当然不是要探讨《围城》的价值,而是要着意于《围城》中的主人公方鸿渐。随着《围城》的走俏,方鸿渐亦成为现代文学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这个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末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不能如意。似乎命运总是和他开玩笑,总不能在坏处境中脱身。 《围城》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是一个流浪汉的喜剧旅程。在书中钱钟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知识分子、有名媛淑女、亦有商贾政客。钱先生对这些人有的浓墨重刻,有的轻描淡写。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法,都生动绘出了他们各异的特征:或鄙俗、或勾心斗角、或虚与委蛇。他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成功塑造了一群现代新儒的典型,其中方鸿渐的形象是最丰满的一个。 一、方鸿渐的主要经历 《围城》的主人公方鸿渐在情感和事业上的失败既有时代背景和家庭的影响也有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方鸿渐学无所成,空有留学生的虚名。四年中先后在伦敦、巴黎、柏林读了三所大学。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甚广但心得全无,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成。他目空一切却不敢面对留学一场而没有取得学位的现实。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之下,为了搪塞才挖空心思的买了“美国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文凭。做事不经深思熟虑,虚于应付,让人瞧不起。 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受个性解放新思想的影响,萌生对自主爱情的向往,于是大着胆子给父亲写信要求解除包办婚姻,最终被浇了一桶冷水,在与鲍小姐的调情,苏纹纨的应酬中,渐觉到“女朋友”和“情人”的不同,当遇到“摩登社会里那桩罕物——唐晓芙”时,他真正坠入了爱河但他俩处于萌芽状态的爱情却由于他的爱面子,被动的性格、优柔寡断和玩世不恭而夭折了。

王安石对王昭君出塞的独特见解

王安石对王昭君出塞的独特见解 摘要:王安石认为杀毛延寿实属冤枉,因为像明妃这样的绝代佳人,其美妙意态是画不出的。由美女的失宠联想到才士的不遇,以对昭君命运的强为宽解翻转出广阔的人生主题。 关键词:王安石,王昭君,悲王昭君之流落塞外的诗,责毛延寿之贪脏弄奸,王安石的独特见解。 正文:明妃曲 王安石(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我们可以知道:王安石《明妃曲》是咏昭君最好的诗,好在立意新。这诗前半部只写昭君的美,但不是从形象上写,而是从故事上写。昭君出来,泪湿鬓脚,自顾“无颜色”,但元帝见了,竟不能自持。原来昭君美不在容貌,而在精神,即“意态”。而画师又是个画肉不画骨的,所以“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成为千古绝唱。 后半部写昭君在蒙古仍是关心祖国的,但是,“万里家人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就是说,安慰来自家人,而非宫廷。宫廷呢?“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才是诗的主题。玩弄、遗弃女子,历代帝王皆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南北”者即中外。 这样,王安石就提出一个社会制问题,虽然他没有解答。这层意思,比“和亲事却非”的论点高得多了;而白居易的“黄金何日赎娥眉”则简直不象话。居然有人作考证,说蔡文姬是被俘,可赎;王昭君是官派的,不可赎了;真是腐儒。不过,有人匿名作了首《反明妃怨》,说“昔日画图金不足,今日天涯以金赎”,讽刺得痛快。此人大约是清代的蔡尚翔。 我们可知王安石的生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文。 王昭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命画师画美女的画像,后宫宫女纷纷贿赂,而昭君自信于自己的美貌,被画师丑化。被派遣。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贾宝玉分析

一、来由: 《红楼梦》本名《石头记》,说是无才补天的顽石在人世间的传记。这块顽石幻化为贾宝玉,他经历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爱情婚姻悲剧,目睹了“金陵十二钗”等女儿的悲惨人生,体验了贵族家庭由盛而衰的巨变,从而对人生和尘世有了独特的感悟,正如鲁迅所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贾宝玉,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主、富贵闲人。 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的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古代社会的叛逆者。曹雪芹写给宝玉判词是“情不情”三个字。 全书从自“情可情(秦可卿)”开始,到“情不情(贾宝玉)”结束,从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来看,“情不情”三字大有特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味。“情不情”三字是曹雪芹参照“花非花”而来。白居易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历来被人们视为不知云,其实就是冬天北方夜间凝结在窗户上的霜花。贾宝玉的经历,正像霜花一样,在人们不经意间,荣华一时,转瞬即逝。二、人物性格 (1)叛逆 ①《西江月》词: 当宝玉第一次在作品中出现时,作者写了两首《西江月》,直接对宝玉性格作了如下的概括: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高粱,莫效此几形状。 这两首词寓褒于贬,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给予了热烈的赞扬。所谓“似傻如狂”、“偏僻乖张”、“不肖无双”,实际上是指他的离经叛道的叛逆性格;所谓“不通庶务”、“怕读文章”、“不知乐业”,实际上是指他的离经叛道的叛逆行为。这两首词为贾宝玉的形象初步地勾画出一个轮廓。 ②摔玉的情节。 在别人看来是他的“命根子”的通灵宝玉,宝玉自己却全不放在心上,只要“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用王夫人的话说,就是“一时甜言密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用《西江月》中的词句,就是“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其实,这也是贾宝玉对封建思想叛逆和反抗的一种形式。 ③“重情不重礼” 是贾宝玉性格的基本特征。具体、生动地表现在他那“呆”、“傻”得令人啼笑皆非的个性,充分体现他的叛逆精神(“似傻如狂”、“行为乖张”), 使贾宝玉既具有反封建的普遍性, 又具有反抗意识表现的特殊性, 使他那反封建的普遍性包含在反抗意识所表现的特殊性之中。 贾宝玉叛逆思想总的特点是:要求个性自由与个性解放。 他出身于“钟鸣鼎食、诗礼簪缨”的贵族之家,生活在珠环翠绕、锦衣玉食的环境中,封建阶级所追求的富贵豪华的生活,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居于家庭最高统治地位的贾母,把他当做不可须臾的“命根子”。在全家人的心目中,他是最有希望的继业者,并被称为“富贵闲人”(薛宝钗给他起的绰号)。这对封建阶级子弟来说,应该是很满意的了。可是,贾宝玉却感到“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发闷。”曾不满地说:“可恨我为什么生活在这侯门公府之

贾宝玉悲剧人物分析

賈寶玉的悲劇論在當代中西文化的詮釋建構與回歸 摘要: 「悲劇」的原型與其演化、張大了文學概念批評模式,應用在中國古典章 回小說的解讀藥引上,開出了「性格悲劇」與「命運悲劇」的雙重視景。而啟動 西方「悲劇」系統的因果起合論,從倫理、精神、美學的向度勾勒引述古典戲曲、 小說的「悲劇意識」宗師當推王國維。其《紅樓夢評論》構築的『悲劇理論』支 配了他人生與美術(文學)的論證視角;並拕出了慾望與解脫這組對偶概念上難 分難捨的糾纏質性與密度,其背後對文化的蒼涼與悲觀,絕非叔本華、康德式的 西方哲理範疇所能概括論述。雖然他繪入康德與叔本華的視野思維,嘗詴建構中 國的藝術與人生的內涵,搭建他批評體系的基石,但那悲劇理論的圖像,卻也勾 動中國學術界方家,站在不同角度學理上的論剿與肯定。王國維觸碰了宗教上的 苦業與原罪意識,更關涉到人生美感向度上的進程;換言之,他以西方的科學路 數來挑戰他內心的傳統中國的人生、人性路數:欲與苦如何在藝術裡得到超拔與 救贖、解脫與悟道,這種並觀中西詮釋視野的生命課題,形成王國維拕出的一個 「賈寶玉悲劇論」的命題。 以王國維的命題為基點,本論文企圖就現仉籠罩在悲劇理論系統下「紅學」 方家的論述典範,先提出解讀的視野與論疇,並進入《紅樓夢》文本情節中來檢 視與對述古希臘悲劇之《伊底帕斯王》及莎士比亞悲劇戲劇中之《哈姆雷特》、《馬 克白》、《繫密歐與茱麗葉》、《奧圔繫》等西方悲劇作品。期望釐清與解讀中、西 方文化學者對《紅樓夢》之賈寶玉,在詮釋「悲劇」論上所構築的論述平台上之 異同及可能性。最終以回歸建構曹雪芹苦心鑄造的「賈寶玉」悲劇性型態的獨特 中國文化視景。 關鍵字詞:紅樓夢、悲劇論、王國維、賈寶玉、曹雪芹 一、前言: 西方文論,在源脈上可歸本追述於亞里斯多德的《詵學》系統。其精微處則 是以「悲劇」理論的建構成為西方文學批評的柱石。透過亞氏的《詵學》光譜中 『悲劇典範』的照映,人物命運與小說情節的兩條解讀路線在西方科學重因果律 演述的學術領域裡,取得了中國章回小說論構上極其斐然可觀的治學成績。自王 國維對《紅樓夢》的「叔本華式」的悲劇意識讀解,自此,開啟了以西方情節結 構論、人物人格心理思想分析論,在心理、社會、政治、歷史、文化、哲學等學 理理論的移植、置入下,構築了對《紅樓夢》研究版圖上的交光多景。1王國維 的〈紅樓夢評論〉云: 「人之大患,在我有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憂患與勞苦之與生相對待,久 1本文架構的「悲劇理論」與「悲劇概念」,徵引胡耀恆:〈亞理斯多徳的《詵論》-它在西方文學理論中的效能以及在中國戲劇批評中的運用〉,載《中外文學》二卷四期。亦參述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6)與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叢》(台北:學生書局,1984)內討論到悲劇概念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