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标准
《汽车材料》课程标准

《汽车材料》课程标准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对《汽车材料》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订,用于指导《汽车材料》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二、课程的性质《汽车材料》课程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
(一)知识目标1.能说出汽车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2.能概述汽车用金属材料的特性、分类及应用;3.能根据金属材料性能合理选择热处理方法;4.能概述汽车用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分类及应用;5.能说出汽车用燃料、润滑材料及工作液的使用性能;会正确选用、合理选用;6.能说出汽车用燃料、润滑材料及工作液的相关知识;7.能概述各种燃料、润滑材料及工作液的使用注意事项;8.能说出各种汽车新能源特点和发展前景;9.能说出轮胎的规格和表示方法。
(二)能力目标1.具有根据要求完成拉伸和硬度测试的能力;2.具有应用材料的性能进行简单的选材的能力;3.具有根据材料特点选择材料强化方式的能力4.具有识别汽车使用的碳钢件、合金钢件及铸铁的牌号及性能的能力;5.具有正确识别汽车上使用的有色金属及合金件的能力;6.具备正确选用汽车常用材料和热处理方法的能力;7.具有识别汽车上的塑料件、玻璃件、橡胶件的能力;8.具备认识汽车上摩擦材料、复合材料和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的能力;9.具备车用汽油的牌号、规格及使用注意事项知识,具备车用柴油的牌号、规格及使用注意事项知识;10.知道各种代用能源的基本知识、未来汽车燃料发展的方向;11.会识别发动机油的牌号规格,具备发动机油选择与使用注意事项知识,能正确选用发动机油;12.具备齿轮油的相关知识、分类、规格及使用注意事项,能正确选用齿轮油;13.具备汽车用润滑脂的规格知识,能正确进行润滑脂的选择;14.具备防冻液的种类、规格及检测方法知识,能正确选择防冻液;15.具备汽车制动液的品种、牌号及鉴别方法知识,能正确的选择制动液;16.具备轮胎的基本知识,能正确选择轮胎。
《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标准

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汽车运行材料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开设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学时:32学分:2一、课程性质及作用《汽车运行材料》涉及了汽车运行材料的种类、牌号和规格等多方面知识,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掌握车用燃料,发动机油的质量分类和性能指标,熟悉燃料油和发动机油的常用理化指标改善的方法,了解润滑脂的组成,以及熟悉汽车工作液的性能指标。
最终能合理地选用、管理以及节约汽车运行成本。
是汽车类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设定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三、课程目标1.认知目标1)能够正确辨认汽车运行材料的种类、牌号和规格;2)能够判断各种汽车运行材料的质量、性能下降后的更换时刻,做到视情更换,节约成本;3)正确应用常规测量手段,测试车用燃料、发动机油、齿轮油和润滑脂的常规理化指标;4)能根据汽车运行工况,了解汽车工作液的性能;5)能根据不同品牌汽车,选用不同牌号和性能的运行材料;6)能够依据企业的需求,编制汽车运行材料的购置计划;2.能力目标1)具有自主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汽车运行材料3)具有小组团结、协作能力;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素质目标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2)能够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3)能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2.课程内容要求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材料五、实施建议1. 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汽车运行材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最新-中等学校汽车材料课程标准 精品

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机械专业部《汽车材料》课程标准(2012.3修订)课程名称:汽车材料参考学时:50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第一部分前言根据教育部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适应中学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干课程汽车材料的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准,以培养中等职业学校高素质劳动者及中初级专门人才的目标,结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点,以够用为度,适用为主,应用为本。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岗位要求,又能适应汽车材料技术及市场的变化和发展需要。
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常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汽车运行材料的性能、分类、品种、牌号和主要规格,以及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汽车材料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运用与维修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标准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地方行业、企业专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常用汽车材料为主线,以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汽车维修(中级)专业》国家职业鉴定考试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三、课程标准设计的思路本课程标准以就业为向导,邀请行业专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所涵盖的职业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并按岗位任务的递进和流程关系来确定各个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以项目任务为单元来展开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汽车材料相关理论,能完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具有诚信、善于协调的职业道德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一) 知识教学目标1. 掌握汽车用金属材料的基本知识,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性能及应用。
汽车运行材料教学大纲

汽车运行材料教学大纲汽车运行材料教学大纲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汽车运行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运行材料是指汽车在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包括发动机材料、传动系统材料、悬挂系统材料等。
这些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汽车的性能、安全性以及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汽车运行材料的教学也变得至关重要。
1. 汽车运行材料的分类汽车运行材料可以按照其在汽车中的使用位置和功能进行分类。
根据使用位置,可以将其分为发动机材料、传动系统材料、悬挂系统材料等。
根据功能,可以将其分为结构材料、摩擦材料、密封材料等。
对于每种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都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
2. 发动机材料的选择与应用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动力输出和燃油效率。
因此,对于发动机材料的选择和应用,需要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热稳定性、耐磨性、抗腐蚀性等性能,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3. 传动系统材料的特点和优化传动系统是汽车动力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对于传动效率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传动系统材料的特点,如钢材的强度和耐磨性、铝合金的轻量化和导热性等,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传动方式和工作条件进行材料的优化选择。
4. 悬挂系统材料的特性与优化悬挂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对于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悬挂系统材料的特性,如弹性模量、疲劳强度、减震性能等,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悬挂方式和工作条件进行材料的优化选择。
5. 汽车运行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汽车运行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学生需要了解当前汽车运行材料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如新型材料的应用、智能材料的发展等,并且能够预测未来汽车运行材料的发展方向。
总结:汽车运行材料教学大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汽车运行材料的了解和掌握,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合理的材料选择和应用。
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优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学生可以为汽车的性能提升和寿命延长做出贡献。
《汽车运行材料》教学大纲

《汽车运行材料》教学大纲课内总学时:32学时开课对象: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类别:必修课学分:2学分一、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本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汽车运行材料的种类、牌号和规格~便于合理地选用、管理以及节约汽车运行成本。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车用燃料~发动机油的质量分类和性能指标~熟悉燃料油和发动机油的常用理化指标改善的方法~了解润滑脂的组成~以及熟悉汽车工作液的性能指标。
二、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序号课题知识能力评价标准学时备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明确学习汽车运行熟悉汽车运行材料 01 绪论材料的意义和目的种类及其使用范2的。
围。
熟悉石油的化学组石油的化学组成;各能熟知石油的化学成;熟悉各种烃类种烃类的特点;石油组成;能掌握石油石油的的特点;掌握石油炼制的过程;各种馏炼制的步骤;具有02 基本知2 炼制的过程;明确分。
识别各种蒸馏馏分识各种馏分的馏出温的能力。
度范围。
具有能分析车用汽车用汽油的性能指熟悉车用汽油的抗油爆燃原因的能标;汽油抗暴剂的种爆性;掌握汽油的车用力;具有讨论改善类;汽油的规格牌号;牌号。
03 4 汽油抗爆性的能汽油汽油的选用;汽油使力;能说出汽油各用的注意事项。
牌号的意义。
轻柴油的性能指标;熟悉柴油的十六烷熟悉柴油的十六烷柴油添加剂的种类;值、低温流动性;值、低温流动性;车用 04 炭烟形成的条件;轻能说出柴油各牌号掌握柴油的规格牌4 轻柴油柴油的牌规格牌号;的意义。
掌握轻柴号。
轻柴油的选用。
油的规格及选用。
汽车新能源的条件;汽车掌握汽车新能源的熟悉汽车新能源的 05 2 汽车新能源的特点和新能源条件;掌握汽车新条件;熟悉汽车新应用。
汽车新能源的能源的特点及应能源的特点及应种类;乳化燃料;天用。
用。
然气燃料;石油液化气燃料;沼气;氢气。
发动机油的使用性能掌握发动机油的掌握发动机油的使能;发动机油使用性使用性能及使用性用性能及使用性能能的评定指标和试能的评定;能掌握的评定;掌握发动验;发动机油的分类;发动机油的分类;机油的分类;熟悉发动机发动机油的规格;发熟悉发动机油的规发动机油的规格和06 4 动机油的选择及更油格和选用。
汽车材料-课程标准(高级汽车维修3年制)

《汽车材料》课程标准适用专业:高级汽车维修(3年制)开设时间:第一学期课时数:20学时一、课程性质《汽车材料》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编写以知识必需,够用为原则,突出实用性,注重汽车材料的应用及汽车零部件的选材,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常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及汽车运行材料的性能、分类、品种、牌号和主要规格;掌握汽车燃料、润滑油料和工作液油的基本知识,懂得选用和使用注意事项;掌握汽车用涂装材料的的基本知识,懂得选用和使用注意事项;能正确选用汽车材料。
二、课程目标1.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牌号、成分、性能及应用范围。
2.掌握汽车燃料、润滑油料和工作液油的基本知识,懂得选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3. 掌握汽车用涂装材料的的基本知识,懂得选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4.了解塑料、橡胶、黏合剂的基本知识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修完《机械制图》、《汽车文化》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通过《汽车材料》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更全面的汽车材料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汽车材料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
同时也为后续开设的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等奠定基础。
四、课程描述五、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六、学习资源的选用1.教材选取的原则教材立足以人为本,以技能为导向的原则,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从汽车岗位需求分析入手,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强化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着力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
2.推荐教材《汽车材料》钟连结、周超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年8月。
3.参考的教学资源[1] 《机械工程材料》,储凯等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 《汽车运行材料》,陈中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3]《机械工程材料》,沈宜慧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七、教师要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参观、实物讲解、观摩等方式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对专业的深层认识,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汽车运行材料教学大纲

汽车运行材料教学大纲汽车运行材料教学大纲一、引言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汽车运行材料则是保障汽车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汽车运行材料展开探讨,从材料的种类、性能要求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金属材料1. 钢铁材料钢铁材料是汽车制造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
它具有优良的强度、韧性和可塑性,能够承受汽车运行中的各种力和振动。
不同种类的钢铁材料适用于不同的汽车部件,如车身、发动机、悬挂系统等。
2. 铝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减轻汽车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行驶性能。
铝合金材料常用于汽车车身、发动机零部件以及制动系统等。
三、聚合物材料1. 塑料材料塑料材料在汽车制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
塑料材料常用于汽车内饰、外饰以及管道系统等。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高性能工程塑料也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2. 橡胶材料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能,能够有效减震和隔音。
橡胶材料常用于汽车轮胎、密封件以及悬挂系统等。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环保橡胶材料也逐渐应用于汽车制造中。
四、复合材料1.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度和优良的耐腐蚀性能而在汽车制造中备受关注。
它可以显著减轻汽车整体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行驶性能。
碳纤维复合材料常用于高档轿车、跑车以及赛车等。
2.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同时也具备较低的成本。
它常被用于汽车外饰件、底盘保护板等部件的制造。
随着技术的进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五、润滑材料润滑材料在汽车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减少摩擦和磨损,降低能量损失和噪音产生。
常见的润滑材料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材料的选择应根据不同部件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搭配。
六、散热材料散热材料在汽车发动机运行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汽车的运行材料及其使用

3.采用节油装置和技术 (1)采用电控多点汽油喷射系统。 (2)采用高能电子点火系。 (3)采用风扇离合器或电子风扇。 (4)改善润滑。 (5)减少汽车行驶阻力。 4.推广节油驾驶技术
高热值/(MJ·kg-1)
低热值/(MJ·kg-1)
混合气热值/(MJ·m-3) 混合气热值/(MJ·kg-1)
丙烷 15.65 23.81 50.38
丁烷 15.43 30.95 49.56
开始析出石蜡晶粒,使油变为浑浊时的温 度。 (2)凝点:在规定的仪器和试验条件下使 柴油冷却,冷却到液面仍能流动的最低温 度称为倾点。液面开始静止不动的最高温 度 (3)冷滤点。冷滤点是在规定条件下, 20mL试样开始不能通过过滤器的最高温度, 以℃表示。
2)柴油的雾化和蒸发性 影响柴油雾化和蒸发性的主要因有柴油的馏程、
轻柴油技术要求见表7.5
3. 轻柴油的合理选用
1)牌号的选择 柴油的牌号是根据柴油凝点的高低来划
分的 ,一般所选柴油的凝点应比当地气 温低5~7℃,以保证最低气温时不凝固。 2)使用中注意事项
(1)不同牌号的柴油不能掺兑使用,否则 会降低柴油的凝点。
(2)不能在柴油中掺入汽油,否则会导致 发动机起动困难。
我国国标GB/T18566—2001《运输车辆 能源利用检测评价方法》中,规定了以 汽油、柴油作为燃料的乘用车和商用车 的能源利用的检测方法、考核指标和评 价方法。
检测项目为汽车满载百公里油耗的检测 值。
Qm
F S
100
7.2.1检测方法
1.用底盘测功机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220402 课程类别:选修课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所属系部:工程技术教研室学时:20 编写执笔人:于天秀
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汽车运行材料》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课程。
通过《汽车运行材料》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的汽车运行材料基础知识及常用工作液的选用方法,在了解汽车运行材料型号使用性能的基础上,掌握合理选择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并具备能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汽车运行材料》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与方法能力。
该课程的学习需《汽车机械识图》、《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机械基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等前续课程的支持,同时支撑《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后续课程的学习。
1.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开发本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念,以汽车维修岗位的工作任务引领学习内容,通过学习情境完成课程的学习,每个学习情境将工作过程、教学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训练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提
炼总结企业真实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内容,充分体现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全面培养。
使学生获得汽车运行材料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汽车运行材料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产品质量意识强。
2.1知识目标
(1)了解石油产品提炼的几种基本方法;
(2)了解汽油的使用性能及评定指标;
(3)了解柴油的使用性能及评价指标;
(4)了解发动机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及评价指标;
2.2技能目标
(1)掌握汽车运行材料的性能、分类、品种、牌号和规格。
(2)合理选择正确使用汽车常见运行材料。
(3)掌握鉴别选用汽车工作液的方法。
(4)掌握维护保养汽车轮胎的方法。
(5)能够正确维护保养汽车。
2.3素质目标
(1)具有较强的岗位安全责任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和经济意识。
(2)具有作业小组团结,沟通协作能力。
(3)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具有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
(5)具有从个案中找到共性,总结规律,积累经验的能力。
(6)具有理论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学习情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
学
建
议
与
说
明
参
考
学
时
学习情境1:石油的基本知识掌握石油及相关产品
的炼制方法和性能。
石油的基本组成,石油用品
的炼制过程及主要性能、分
类及应用。
多
媒
体
教
学
2
学习情境2:汽车用燃料的性能、评价指标及选用方法掌握鉴别选用汽车燃
料的方法,具备质量
意识、安全意识、环
保意识。
了解汽油的使用性能
及评定指标;
了解柴油的使用性能
及评价指标;
汽车燃料的性能评价指标
的基本知识;
汽车燃料选用方法。
任
务
驱
动
6
学习情境3:汽车用润滑剂的分类及应用选用方法掌握选用润滑剂的方
法。
了解发动机润滑油的
使用性能及评价指
标;
汽车用润滑剂的性能分类
及应用基本知识;
汽车用润滑剂的选用方法。
案
例
教
学
6
学习情境
4:汽车用其它工作掌握鉴别选用汽
汽车用工作液的性能、分类
等基本知识。
案
例
4
液车工作液的方法。
掌握发动机冷却
液的种类选择、使用
注意事项汽车制动液的选择及使用
注意事项;
发动机冷却液的种类选择、使用注意事项
教
学
学习情境
5:汽车轮胎掌握维护保养汽车轮
胎的方法。
轮胎的类型结构、规格
案
例
教
学
2
4.课程实施的说明
.(1)教材编写
1)严格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内容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与时俱进,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及时纳入教材内容中;
2)教材应将本课程的职业活动,依据发动机结构分解成若干个典型的工作项目,采用典型项目模块持续训练的教学模式,不断巩固和强化其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
3)教材应密切结合生产实际,体现真实工作环境,再现工作情景;
4)教材中的项目要具体,可操作性强,便于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
推荐教材:
《汽车运行材料》张丽彩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1
.(2)教学方法
1)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化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本课程的关键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训室里有教室,教室旁边有工位;
3)在项目教学中要将安全、质量意识,职业道德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润物细无声;
4)根据教学需要,可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并辅之以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
.(3)教学评价
1、改革传统对学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的方式;
2、结合课堂提问、课程作业、考勤、项目完成质量进行多元性的评价;
3、既注重学生在项目操作中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又注重创新、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核。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结合汽车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实际过程开发出配套的有指导作用的实训指导用书;
2)、开发挂图、课件、视听光盘、教学录象等课程资源,学生能在课余进行自学,以巩固和提高学习效果;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
通过院内网上教学平台,建设集在线教学、自主学习、在线考核、技术咨询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网上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了资源共享;
4)、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实验教学条件和校企合作企业资源,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实现“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要求;
5)、建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开放式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等多种功能,实现“三个合一”,即: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5)其他说明
条件允许可单独建立汽车专业资料查询室,阅览室,汽车文化陈列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