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分子生物学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概述

分子生物学概述

传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最终确
定了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5’
2、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的建立
1956年,Kornber在大肠杆菌的无细胞提取液中实
现了DNA的合成,并从E.col中分离出DNA聚合酶;
1958年,Meselson与Stahl的实验证明,DNA复制 时 DNA分子的两条链先行分开。他们用15N重同位 素及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证明了DNA的复制是一种半 保 留复制。
三、分子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重组技术的建立和发展 2、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3、功能基因组研究的发展 4、基因表达调控机理的研究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及生物信息学研究
基因组:指某种生物单倍体染色体中所含有基因的总数, 也就是包含个体生长、发育等一切生命活动所需的全部 遗传信息的整套核酸。
功能基因组:又称后基因组,是在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 建立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 和功能,指导人们充分准确地利用这些基因的产物。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Dulbecco R于1986年在美国 《 Science 》杂志上发表的短文中率先提出,并认为这是加快 癌症研究进程的一条有效途径。
主要的目标是绘制遗传连锁图、物理图、转录图,并完成人类 基因组全部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出人体细胞中24条染色体上全 部30亿对核苷酸的序列,把所有人类基因都明确定位在染色体 上,破译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里程碑的发现
Watson 和 Crick 在前人的基础 上,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 模型。
1962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Watson JD和Crick FHC的“双
5’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分子水平的生物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生物体内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机制和其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分子生物学在诊断、治疗及预防疾病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核酸(DNA和RNA)、蛋白质和多糖。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基因表达、遗传物质的复制与修复、蛋白质合成、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医学分子生物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基因、蛋白质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同时,分子生物学还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促进了新药的研制和应用。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医学分子生物学采用了许多高级技术手段,如PCR技术、基因测序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分子水平的细节,揭示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未来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分子生物学将会在未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领域的不断突破,医学分子生物学将更好地帮助人类理解和应对疾病。

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医学分子生物学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人类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更有利于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在未来,医学分子生物学必将在医学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希望以上关于医学分子生物学的介绍能够为您对这一领域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对其应用前景有更清晰的认识。

医学分子生物学(MedicalMolecularBiology)

医学分子生物学(MedicalMolecularBiology)

三、典型病毒基因组介绍 (一)SV40病毒(猴空泡病毒40) 基因组
晚期转录区
Ori
早期转录区
早期基因 T抗原基因 转录区 t抗原基因 VP1 SV40病毒 晚期基因 VP2 基因组 转录区 VP3 复制起始点 调控区 启动子 增强子
(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 HBV)基因组
病毒衣壳二十面对称结构
包膜蛋白 包膜
核酸 核衣壳 衣壳
Schematic diagram of human immunodefiency virus(HIV)
杆状病毒衣壳为螺旋对称结构
RNA Protein subunit
烟草 mosaic 病毒
一、病毒基因组核酸的主要类型
双链DNA 单股正链DNA 双链RNA 单股负链RNA 单股正链RNA
(二)转位因子的类型及其特征
插入序列 转位因子 转座子 可转座的噬菌体
1、插入序列 (insertion sequence , IS) 特征: (1)是一类较小的没有表型效应 的转座因子,长度约700~2000bp; (2)由一个转位酶基因和两侧的 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 sequence,IR)组成; (3)可双向插入靶位点,在插入 后的两侧可形成顺向重复序列 (direct repeat sequence ,DR)
4、位点特异重组系统:控制质 粒在细菌细胞内的多聚体与单体 相互转变过程。 att位点 Int酶 位点特异 Xis酶 重组系统 FIS因子 IHF因子
质粒自 身提供 宿主提供
5、质粒的不相容性:具有相同 复制起始点和分配区的两种质粒 不能共同存在于同一个细菌细胞 中,这种现象称为质粒的不相容 性。

医学分子生物学(最新整理)

医学分子生物学(最新整理)

10.由 AATAAA 和富含 GT 或 T 序列共同组成的顺式作用元件是 ( D s ) A.启动子 B. 增强子 C. 反应元件 D. 加尾信号 E. 沉默子
多项选择题: 1. 以下哪些是病毒基因组的特点 (A C E) A.基因重叠 B.大部分是非编码区 C.分段基因组 D.由双链环状 DNA 组成 E.单倍体基因组 F.基因没在内含子基因中不含内含子 2. 以下哪些是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A B C E) A.只有一个复制起点 B.有操纵子结构 C.基因中没有不含内含子 D.基因重叠 E.有编码同工酶 的等基因 F.由线性双链 DNA 组成 3. 以下哪些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 (B C) A.编码区大于非编码区 B.有大量重复序列 C.转录产物为单顺子 D.没有基因家族 不存在基因家 族 E.有含质粒基因组 F.有操纵子结构 4. 以下属于上游启动子元件的是 (A D E) A.CAAT 盒 B.TATA 盒 C.poly(A) D.GC 盒 E.CACA 盒 F. SD 序列 5. 以下属于顺式作用元件的是 (A B D E F) A.启动子 B.反应元件 C.外显子 D.增强子 E.沉默子 F. poly(A)加尾信号 6. 以下属于单倍体基因组的是 (A B C D F) A.腺病毒 B.呼肠孤病毒 C.乳头瘤病毒 D.噬菌体 E.反转录病毒 F.乙肝病毒 7. 以下是转座因子的是 以下属于转座因子的是 (A B) A.插入序列 B.Mu 噬菌体 C.质粒 D.卫星 DNA E.回文序列 F.反向重复序列 8. 以下是高度重复序列的是 (C D E F) A.Alu 序列 B.KpnI 序列 C.串联重复序列 D.短散在重复片段 E.卫星 DNA F. 回文序列 9. 以下是中度重复序列的是 (A B C D E) A.rRNA 编码基因 B.tRNA 编码基因 C.免疫球蛋白基因 D.组蛋白基因 E.Alu 家族 F.大卫星 DNA 10. 以下哪些是反转录病毒的基本结构基因 (B D E) A.Rev B.gag C.tat D.pol E.env F.Vpr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

第二章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一、名词解释基因组(genome):细胞或生物体中,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如真核细胞基因组包含细胞核染色质DNA及线粒体DNA,原核细胞基因组包含染色体DNA和质粒DNA。

质粒(plasmid):细菌细胞内的、染色体外的DNA分子,是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能够独立于细胞的染色质DNA进行复制。

假基因(pesudogene):与有功能的基因同源,但不能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的基因。

卫星DNA(satellite DNA):是基因组中的一种高度重复序列,其重复单位一般由2~10bp 组成,成串排列,具有调节基因的复制和转录等功能。

单拷贝序列(singe copy sequence):在整个基因组只出现一次或很少的几次,绝大多数真核生物蛋白质的编码及因的单拷贝序列。

二、简答题1 原核生物染色体中结构基因的特点是什么?(1)编码的连续性(2)编码序列的不重叠性(3)重复序列很少(4)多为单拷贝基因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大2 简述质粒的基本特征。

(1)原核细胞中染色体外的共价闭合的环状DNA分子(2)能够独立于细胞的染色体而进行复制,并依赖于宿主细胞(3)其所带的遗传信息能赋予宿主细胞特定的遗传性状(4)在宿主菌中具有不相容性是DNA重组技术中所使用的主要载体3 真核生物染色体中结构基因的特点是什么?(1)通常为断裂基因(2)转录产物多为单顺反子RNA(3)在基因组中所占比例较小4 真核生物染色质中含有几种蛋白质?各自功能是什么?(1)真核细胞染色质中含有组蛋白和非组蛋白两类蛋白质,参与DNA的折叠和组装。

(2)组蛋白包括核心组蛋白和连接组蛋白两种。

组蛋白借助静电作用使DNA分子缠绕在其周围,形成核小体。

并具有调控基因的复制和转录的功能。

(3)非组蛋白是染色体上结合特异DNA序列的蛋白质,其功能包括:①帮助DNA分子折叠。

②协助启动DNA复制。

③控制基因转录,调节基因表达。

医学分子生物学ppt完整版

医学分子生物学ppt完整版
2024/1/30
切除修复
对于较复杂的DNA损伤 ,如嘧啶二聚体或DNA 链断裂,通过切除损伤 部位并合成新的DNA片 段进行修复。
重组修复
在DNA双链断裂等严重 损伤情况下,通过DNA 重组机制进行修复,涉 及同源序列的搜索和交 换。
13
DNA重组的方式与意义
同源重组
发生在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通过交 换DNA片段实现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
6
02
基因与基因组
2024/1/30
7
基因的概念与结构
01 基因的定义
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控制生物性状的遗 传。
02 基因的结构
基因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编码区包括外显 子和内含子。
03 基因的遗传效应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2024/1/30
8
基因组的组成与特点
01 基因组的定义
基因表达的调控方式
基因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 转录因子、表观遗传学修饰、 microRNA等。
2024/1/30
10
03
DNA复制、修复与重组
2024/1/30
11
DNA复制的过程与特点
1
DNA复制的过程
起始、延伸和终止三个阶段,涉及多种酶和蛋白 质的参与,确保DNA的准确复制。
2 3
DNA复制的特点
结合分子生物学指标,对 药物疗效进行评估,为新 药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依 据。
29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个体化医疗中的应用
基因检测
通过基因检测分析个体基 因组信息,为个体化医疗 提供基础数据。
2024/1/30
个体化用药指导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和药物 代谢特点,为患者提供个 体化用药建议,提高药物 治疗效果。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

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通过研究生物体内的分子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揭示疾病的分子机制,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依据。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探讨医学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

一、基本概念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医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的是生物体内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特别关注基因、蛋白质和代谢产物等分子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这些分子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索疾病的分子标志物,开发新型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为个性化医学提供理论支持。

二、研究内容1. 基因和基因组研究: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核心是对基因和基因组的研究。

研究人员通过测定和分析基因的序列和表达,揭示基因与疾病的关联性,探索基因突变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2.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功能性分子,医学分子生物学通过蛋白质的定量和定性研究,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发现疾病标志物和药物靶点,推动疾病治疗的精准化发展。

3. 代谢组学:代谢物是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医学分子生物学通过对代谢物的检测和分析,可以了解细胞和组织的代谢状态,发现代谢异常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4.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信号传导是生物体内各种生物过程的调控机制,医学分子生物学通过研究细胞信号通路和分子交互作用,在揭示疾病分子机制的同时,为疾病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三、应用领域1. 疾病的基因诊断和预测:基因检测和基因组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医学分子生物学在疾病的基因诊断和预测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通过对人群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可以发现某些基因变异与疾病的关联性,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2. 新药研发和药物靶点筛选:医学分子生物学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蛋白质和信号通路的研究,可以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并通过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技术进行验证和筛选,为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

医学分子生物学专业

医学分子生物学专业

医学分子生物学专业一、分子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是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基石,它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这些分子如何相互作用以维持生命活动。

在医学分子生物学专业中,学生将深入学习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修饰和调控机制,以及它们在细胞生长、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

二、基因与蛋白质组学基因与蛋白质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科学。

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于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以及药物研发至关重要。

学生将学习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调控的机制,以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三、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研究细胞如何通过信号传递来响应内外部刺激,从而调控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和凋亡等过程。

这一领域涉及到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如生长因子信号转导、细胞因子信号转导和神经递质信号转导等。

学生将学习这些通路的组成、调控机制以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四、疾病发生机制疾病发生机制研究各种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在这一领域,学生将学习常见疾病的分子机制,如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通过了解疾病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为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五、药物设计与开发药物设计与开发是医学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它涉及到药物的发现、设计和优化。

学生将学习药物作用靶点的识别、先导化合物的筛选与合成、药物制剂的制备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生还将了解药物研发的过程,包括临床前试验、临床试验和药物审批等。

六、基因治疗与基因编辑基因治疗与基因编辑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领域,它们为遗传性疾病和某些难治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在这一领域,学生将学习基因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基因转移技术、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沉默等。

此外,学生还将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最新进展,如CRISPR-Cas9系统在疾病治疗和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七、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分析是医学分子生物学中不可或缺的领域,它利用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生物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1.单体、有效部位2.一次代谢产物、二次代谢产物3.有效成分、无效成分
4.正相色谱、反相色谱5.水/醇法、醇/水法
二、填空题:
1.溶剂提取法中选择溶剂的依据__________。

2.色谱法按其基本原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硅胶为________性吸附剂,适于分离________成分,化合物的极性越大,与吸附剂吸附得越____,越_____被洗脱下来。

4.凝胶色谱法分离天然产物中大分子时,主要依据化合物____________差异。

5.葡聚糖凝胶的商品型号是按其交链度大小分类,并以________表示。

英文字母G代表________,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凝胶的吸水量再乘以________的值,如G-25的吸水量为________。

6.分配层析是利用各成分在的两相溶剂中不同而进行分离的层析方法。

7.聚酰胺吸附属于________吸附,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分离方法,特别适于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化合物。

8.硅胶活化温度________,时间________,超过________丧失吸附力,硅胶含水量达________不能作吸附剂使用,只能作分配色谱。

9.中药液体制剂常采用“水提醇沉”法,水可以提取如糖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成分,醇沉可以沉淀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10.使用混合溶剂重结晶时,一般是将样品先溶于__________的溶剂中,在加热的情况下滴加__________溶剂直至__________,再稍滴加__________溶剂使__________后让其渐渐析晶。

11.纸色谱的原理属__________,特别适合于________成分的分离鉴定,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聚酰胺在含水溶剂中的吸附能力大致有三个规律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13.硅胶、氧化铝吸附剂的用量一般为试样量的__________倍,试样极性较小、难以分离者,
吸附剂用量可适当提高至试样量的__________倍。

14.TLC展开时,使组分R f值达到__________的溶剂系统可选用为柱色谱分离该相应组分的
最佳溶剂系统。

15.活性炭是__________吸附剂,对__________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力,在水溶液中吸附力
__________,在有机溶剂中吸附力__________。

16.常见的极性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酮、正丁醇等,欲从水提取也重萃取极性成分,
应选用__________,而不能选用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能够溶解于亲水性有机溶剂中的化学成分,必定也能溶解于水中。

2.一种中草药中主要有效成分的药性可以全面地、真实地反映出中草药所有的临床疗效。

3.无效成分就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成分。

4.植物中的一次代谢产物是天然药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5.RP-2、RP及RP-18亲脂性依次减弱。

6.醇提浓缩液加水沉淀可除去树脂类成分。

7.一种天然药物往往有多种临床用途,其有效成分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

8.硅胶、氧化铝、活性炭都是正相吸附色谱材料。

9.硅胶含水量越高,则其活性越大,吸附能力越强。

10.商品聚酰胺对碱较稳定,对酸尤其是无机酸稳定性较差。

11.同一化合物用不同溶剂重结晶,其结晶的熔点可能有差距。

12.易溶于水的成分可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13.溶剂的极性可以根据其介电常数的大小来判断。

14.Sephadex LH-20的分离原理主要是分子筛和正相分配色谱。

15.物质分子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是它亲水性的重要标志。

四、选择题:
1.利用物质溶解度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有()
A.萃取法B.硅胶分配层析法C.离子交换层析法D.结晶与重结晶法2..比水重的有机溶剂是
A.石油醚B.乙醚
C.氯仿D.乙酸已酯
3.两相溶剂萃取法分离天然产物的各组是利用各组分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A.分配系数差异B.酸碱性差异C.极性差异D.溶解性差异
4.中药的水提液中有效成分是亲水性物质,应选用的萃取溶剂是()。

A.丙酮B.乙醇C.正丁醇D.氯仿
5.纸上分配色谱,固定相是:()
A.纤维素B.滤纸所含的水C.展开剂中极性较大的溶剂D.醇羟基6.利用溶剂较少提取有效成分较完全的方法是:()
A.连续回流法B.加热回流法C.透析法D.浸渍法7.离子交换色谱法,适用于下列()类化合物的分离
A.萜类B.生物碱C.淀粉D.甾体类
8.提取植物中对热不稳定的有效成分是()
A.回流法B.连续回流法C.煎煮法D.渗漉法
9.以乙醇作提取溶剂时,不能用()
A.连续回流法B.渗漉法C.浸渍法D.煎煮法
10.在提取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时,视为杂质或无效成分的()
A.黄酮B.皂苷C.挥发油D.树脂
11.连续回流法所用的仪器名称是()
A.水蒸气蒸馏器B.薄膜蒸发器C.液滴逆流分配器D.索氏提取器12.从药材中依次提取不同极性的成分,应采取的溶剂顺序是()
A.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酸、乙醇B.乙醇、醋酸乙酯、乙醚、石油酸
C.乙醇、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D.石油醚、乙醚、醋酸乙酯、乙醇13 对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进行水提取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A.回流提取法B.先进性水蒸气蒸馏再煎煮
C.煎煮法
14.欲从大分子水溶性成分钟除去小分子无机盐最好采用
A.两相溶剂萃取法B.盐析法
C.透析法D.结晶法
15 下列溶剂中溶解化学成分范围最广的溶剂是
A.水B.乙醇
C.乙醚D.苯
E.氯仿
16.结晶法成败关键步骤
A.控制好温度B.除净杂质
C.做成过饱和溶液D.选择合时溶剂
E.适当时间
17.下列哪组混合溶剂不适合结晶法
A.H2O / EtOH B.H2O / Me2CO
C.EtOH / Et2O D.Et2O / H2O
E.EtOH / CHCl3
18.选择结晶溶剂不需考虑的条件是()
A.结晶溶剂的比重B.对欲结晶的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
C.结晶溶剂的沸点D.不与欲结晶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19.世界上最早应用升华法制取有效成分是我国《本草纲目》中记载的
A.香豆素B.苯甲酸
C.莽草酸D.樟脑
E.咖啡碱
20.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是我国明代李挺得《医学入门》中记载的
A.乳酸B.苯甲酸
C.苹果酸D.没食子酸
E.酒石酸
21.硅胶薄层板活化最适宜温度和时间()
A.100℃/60min B.100~105℃/60min
C.100~110℃/30min D.110~115℃/30min
E.150℃/30min
22.对凝胶色谱叙述不正确相()
A.凝胶色谱又称分子筛
B.适于分离蛋白质
C.常以吸水量大小决定凝胶分离范围
D.凝胶吸水量小时,用于分离分子量较小的物质
E.大分子被阻滞,流动慢;小分子化合物阻滞小,流动快,故先于大分子被洗脱流出23.氧化铝适于分离哪类成分()
A.酸性成分B.苷类
C.碱性成分D.中性成分
24.聚酰胺形成氢键的能力与溶剂有关,其强弱顺序是
A.水> 有机溶剂> 碱性溶剂
B.有机溶剂> 碱性溶剂> 水
C.碱性溶剂> 有机溶剂> 水
25.对聚酰胺层析叙述不正确项为()
A.固定相为聚酰胺B.适于分离酚性、羧酸、醌类成分
C.在水中吸附力最大B.醇的洗脱力大于水
D.甲酰胺溶液洗脱力最小
26.回收正丁醇时,应采用()
A.常压蒸馏B.减压蒸馏
C.常压蒸发
27.下列有关大孔吸附树脂叙述错误的是()
A.是吸附性和分子筛性原理相结合的分离材料
B.以乙醇湿法装柱后可直接使用
C.可用于苷类成分和糖类成分的分离
D.一般先用蒸馏水洗脱,再用浓度逐渐增高的乙醇洗脱
E.一般非极性化合物在水中易被非极性树脂吸附,极性物质在水中易本极性树脂吸附。

28.固体物的纯度检查不包括下列哪种方法()
A.测定熔点B.沸点测定C.用TLC检查D.晶体应有一定的晶型E.用高效液相色谱
29.由高分辨质谱测得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8H44O6N2,其不饱和度是( ) A.16 B.17 C.18 D.19
30.氢谱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是()
A.确定分子量B.计算分子式
C.提供分子中碳原子的数目D.推断分子中氢的化学环境
六、简答题:
1.将下列有机溶剂按亲水性强弱顺序排:
乙醇、环己烷、正丁醇、丙酮、氯仿、乙醚、乙酸乙酯、苯
2.“水提醇沉法”和“醇提水沉淀法”各除去什么杂质?保留那些成分?3.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哪些?主要依据的原理。

4.常见的精制与分离中草药成分的方法有哪些?依据什么原理?
5.吸附色谱中三要素是什么?吸附色谱常见的吸附剂有哪些?具有何特点?6.分配色谱中常用的支持剂有哪些?分配色谱的操作形式如何?
9.凝胶色谱分离天然产物的原理与应用如何?
10.离子交换色谱可以用于哪些成分的分离?
11.如何判断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纯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