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要求工业通风是工厂、车间、建筑等场所重要的安全工程措施之一,不仅涉及安全生产,同时也关系到工作环境和员工健康。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了解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安全生产和环保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及安排第一周:通风基础知识•工业通风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工厂、车间、建筑等场所的通风设计需求•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第二周:通风规划和设计•通风系统设计流程和方法•通风系统计算和参数选择•通风系统图纸绘制和规范要求第三周:通风系统选择与安装•通风设备的选择和技术要求•通风设备安装及布局要求•通风系统检测和调试技巧第四周:通风系统运行与维护•通风系统运行和管理•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及维护•通风系统改造、升级和更新技术三、课程作业与考核1.课堂小测试(占20%)2.课程设计报告(占40%):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一个小型通风系统的设计,包括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系统布局等内容。

3.综合实践(占40%):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工厂或建筑现场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或维护实践。

四、课程教材1.《工业通风设计与管理》(第四版),杨红兵,机械工业出版社;2.《通风与空调》(第四版),陈昌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教学方法与评价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享、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报告和综合实践成绩。

学生需要完成课堂小测试、课程设计报告和综合实践项目,并根据评价规则进行积分统计和排名评定,以此确定学生成绩。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了解不同工业场所通风要求。

3. 学生能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掌握通风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场所通风需求,提出合理的通风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操作通风设备,进行简单的通风系统调试和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通风知识,评估工业场所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工业通风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担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安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业场所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生产,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通风系统的组成: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部件的功能和选型。

3. 工业通风系统工作原理:空气流动原理、通风量的计算与控制。

4. 工业通风设计原则:依据不同工业场所特点,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

5. 工业场所通风要求:对比不同场所的通风标准,分析通风需求。

6. 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降低有害气体、粉尘浓度,改善工作环境。

7. 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8. 实践操作:通风设备操作、调试、维护及通风效果评估。

工业通风课设

工业通风课设

工业通风课设一、引言工业通风是指通过机械方式将室内空气排出,以维持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的一种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设备、化学物质等的存在,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热量和湿度等有害物质,对工作环境和工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建立一个良好的通风系统对于保障工作环境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工业通风的原理、设计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二、工业通风原理1. 空气流动原理在工业通风系统中,空气流动是实现室内空气排出和新鲜空气进入的关键。

根据流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空气流动分为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两种类型。

自然通风是指通过建筑物或设备上的自然开口(如窗户、门等)以及建筑物周围的自然气流来实现空气流动。

自然通风具有简单、经济的特点,但其通风效果受到气流和气温的影响较大。

强制通风则是通过机械设备(如风机、排风扇等)驱动空气流动,以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

强制通风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空气流量和流速,适应不同工业场所的要求。

2. 通风系统设计原则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空气质量要求:根据不同工业场所的特点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种类,确定室内空气质量指标,并据此确定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

•通风量计算:根据工业场所的面积、高度、人员数量等因素,结合空气质量要求,计算出所需的通风量。

•通风系统布局:根据工业场所的布局和特点,确定合理的通风系统布局,并考虑排放口和进风口位置的选择。

•设备选择:根据通风量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通风设备,并进行合理配置。

•运行控制:设计合理的运行控制策略,确保通风系统能够按需工作,并实现节能效果。

三、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案例分析以某化工厂的通风系统设计为例,对其进行分析。

1. 工业场所特点该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含有有害物质和高温气体。

由于工艺要求,生产车间内温度较高,需要通过通风降温。

2. 设计方案根据该化工厂的特点和要求,设计了以下通风系统方案:•自然通风:在车间上部设置天窗,利用自然气流实现部分废气的排出和新鲜空气的进入。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2. 学生能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场合,了解通风设备的选择标准;3. 学生能了解工业通风系统设计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的能力;2. 学生能运用相关计算公式,进行工业通风系统风量、风速的计算;3. 学生能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合理的工业通风方案,并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意识,认识到工业通风设计在改善生产环境、保障工人健康方面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项目设计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工业通风设计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工科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工业通风设计基础,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原理:讲解流体力学基础、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通风方式的分类。

- 教材章节:第1章 工业通风基础2. 通风系统设计: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关键参数计算、通风设备选择及布置。

- 教材章节:第2章 通风系统设计方法3. 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应用:分析工业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探讨其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3章 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应用4. CAD软件应用:教学学生使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

- 教材章节:第4章 CAD软件在通风设计中的应用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典型工业通风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摘要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摘要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工业通风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工业通风在保障生产环境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通风系统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工业通风方案,包括通风设备选型、布局及参数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优化通风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工业通风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养成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良好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通风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职或大专院校相关工科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对工业通风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原理:包括流体力学基础、通风系统压力分布、空气流动规律等,对应教材第一章。

2. 工业通风设备:介绍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通风设备类型及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

3.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涵盖通风需求计算、通风设备选型、系统布局设计等内容,对应教材第三章。

4. 工业通风系统优化与评估:包括通风系统性能测试、模拟分析、优化措施等,对应教材第四章。

5. 工业通风应用案例: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通风系统的实际应用,如电子、化工、食品等行业,对应教材第五章。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工业通风基本原理;第二周:工业通风设备;第三周:工业通风系统设计;第四周:工业通风系统优化与评估;第五周:工业通风应用案例及课堂实践。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工业通风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护劳动者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包括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工业通风系统的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2. 通风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通风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系统结构与原理3.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原则:讲解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4. CAD软件绘制通风系统图: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指导学生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

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风系统图绘制5.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介绍通风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分析常见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教材章节:第五章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6. 工业通风系统节能减排与环保:讲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的设备越来越复杂,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和废热也越来越多。

为此,工业通风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会讨论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一些问题。

二、工业通风技术工业通风技术是指利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的方法,对厂房内的废气和废热进行排放和处理。

工业通风系统主要由风机、送风管道、排风管道、滤尘设备、调节设备、管道支架等组成。

三、课程设计3.1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进行风量、阻力、速度的计算,并合理布局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

同时,学生也将学会如何进行维护和调试,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课程大纲1.工业通风技术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工业通风技术?–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2.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通风需求的计算–风机的选择–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的布局3.工业通风系统的维护与调试–维护的常见问题–调试的方法和技巧3.3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授课、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生们将在实验室进行风量、阻力、速度的测量,并学习相关的计算方法。

3.4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构成,实验成绩主要由实验操作和报告质量构成,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题目。

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工业通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主要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

北京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北京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北京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北京地区工业通风的相关规定和标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3. 帮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结构及其优缺点,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工业通风系统设计的能力,能独立完成通风系统方案的制定。

2. 提高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纸的技能,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通风系统问题并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领域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相关技术发展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改善生产环境、保障工人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会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通风领域的专业课程,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科基础,对工业通风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包括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2. 通风系统工作原理:讲解通风系统的基础知识,如通风动力、阻力、风道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与设计3. 北京地区工业通风规定与标准:介绍北京地区工业通风的相关法规、标准和要求。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规范4. 工业通风系统类型与结构:分析不同类型的通风系统及其结构特点、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四章 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与选择5.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教授通风系统设计方法,包括风量计算、风道设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庆市电机公司电镀车间通风系统工程设计说明书专业班级:建环14-3班姓名:谢进学号: 311407001425指导老师:张永胜设计日期: 2017年6月指导教师评价前言工业通风影响车间的空气质量和工作效率,良好的通风可以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生产正常运行。

而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颗粒物、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保护大气空气质量。

随着近年来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上散发的污染物得种类和数量也是在与日俱增,而且对人的危害和对大自然的危害也越来越大,所以要维持一个良好的环境,就必须控制污染物的释放和允许释放浓度,有效消除工业污染物。

在采用通风设置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系统的负荷能力,通风除尘效率,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能,建筑节能和建筑能耗,等等。

所以,在不同的工业生产中,根据工业污染物的性质和污染物散发途径,建筑结构特性,结合不同通风方法的除尘机理,设置除尘设备,把室内产生的污染物排至室外,另外,还有在通风系统上设置空气净化设备,把室内的污染物浓度吸收净化至大气允许排放标准浓度,保证室内外环境的空气不受污染,创造一个舒适美好的室内外环境。

1 概述1.1 研究背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何为环境创造一个清洁的空气环境(包括大气环境和室内空气环境),已经是21世纪人类生命科学的重要课题,作为改善环境的因素——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得到大家的重视。

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当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大气环境。

1.2 研究目的通过收集及利用现场资料进行制图、计算,根据操作区的有害气体与粉尘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允许值,进行送、排风及除尘系统的设计;并分析在电镀车间生产过程中散发的各种污染物(颗粒物、污染蒸汽和气体)以及余热和余湿,进行计算并加以控制,减少工业污染物对室内外空气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稀释室内有害气体浓度,改善操作区的环境为工作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消除对车间环境及设备的污染,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和舒适感。

2 车间概况2.1车间厂址及室外气象资料公司选址在安徽省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北纬29°47′~31°17′、东经115°46′~117°44′。

长江流经市境200余公里。

安庆地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安庆的年平均气温约为17℃,冬季各月的平均气温均在5℃左右,并不算冷;夏季各月的平均温度在22-28℃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也未超过40℃,不算太热,无霜期在250天左右。

安庆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300mm-1500mm,主要集中在4-8月,占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特别是6-7月的梅雨期间,常有大到暴雨出现。

具体见表2-1。

2-1室外气候参数表地区纬度(北纬)经度(东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气候冬季夏季安庆29°47′--31°17′115°46′--117°44′17℃1300mm-1500mm5℃22℃-28℃北亚热带湿润季风2.2车间建筑结构资料车间分为生产部和辅助部分。

生产部分包括:准备部、喷砂部、抛光部、溶液配置室、电镀部等,辅助部分为发电室、生活间等。

车间为单层电镀车间,建筑面积为1088.6平方米。

墙——普通红砖墙;墙厚度:240mm,墙内有20毫米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涮耐酸漆两遍。

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0×1.80米;地面——非保温水泥地坪;外门——木制,尺寸为1.50×2.50米,带上亮子。

电镀车间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应单独建造厂房,并且布置在当地风向的下风侧。

2.3工艺过程所有由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要进行表面清理,其方法有: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

化学处理: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溶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需要磷化处理的条件,经表面清理后用苏打水去油,在去油后进行磷化处理,处理后再在皂液和油中进行处理,以提高防腐力。

零件经过表面处理后,在电镀前还要进行精细的电解去油和用淡的酸溶液去锈,然后进行电镀:镀锌:零件在氰化液槽中挂镀;镀镍:零件在酸性溶液中镀镍,在镀镍前需在氰化液中镀铜;镀锡:在碱性溶液中镀锡;镀铬:在铬液中镀铬,镀后在回收槽洗去附在镀件上的电解液。

电镀后的零件均在冷水槽和热水槽内清洗,为使镀件光亮,可在抛光机上用布质轮对零件进行抛光。

电解液的分析、配置和校正,均在溶液配制室内进行。

2.4 工作班制本车间为两班工作制。

2.5热源参数2-2热源参数表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规格溶液温度(℃)溶液性质10,14 热水槽800×600×7050*13 化学去油槽1500×800×80080 碱18,40,32 热水槽800×600×7050*20,21 电解除油槽1000×600×80070 碱*26 镀铬槽1000×600×80050 酸*27 苏打槽600×500×7070 碱90 酸*28 磷化槽1000×800×80070*30 皂液槽600×500×7012031 油槽600×500×7070 碱*41 镀锡槽1000×800×800查相关手册可得,冬季室外设计温度为-5℃,室内设计温度根据劳动强度的不同分别为:Ⅰ级18-21℃,Ⅱ级16-18℃,Ⅲ级14-16℃,Ⅳ级12-14℃。

电镀车间准备部、喷砂部、抛光部、溶液配置室、电镀部、发电室均为16℃。

3 供暖通风计算3.1车间各工部室内热负荷计算车间室内空气条件如下: (1)温度: 冬季 14~18℃夏季 按工业车间卫生标准要求,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3℃ (2)湿度:冬季 湿作业部分取相对湿度为65%,一般部分取50%。

夏季 不作规定。

已知单位单位面积热负荷为K=10w/㎡℃,所以根据式子()n w Q KF t t =-其中F --建筑面积,2m ;可分别计算,具体见表3-13-1 热负荷计算表 编号工部名称 房间面积(㎡)K (W/㎡℃)tn-tw (℃)Q (W ) 1002 机房 67.1 101510065 1003 溶液室 45.7 6855 1004 准备室 93.2 13980 1005 电镀部 137.4 20610 1006 抛光部 45.7 6855 1007 发电室 93.2 13980 1008 喷砂室137.4 20610总计92955注:由于时间关系,负荷不详算,给定单位面积热负荷102m W ℃,据此估算,实际应按采暖符合计算。

3.2车间各工部冷风渗透量和大门侵入冷风量计算据要求按维护结构耗热量的20-40%进行估算得,具体见表3-2。

3-2 冷风渗透耗热量表工部编号维护结构耗 热量(W) 渗透量占总耗热百分比(%)冷风渗透量总的耗热量1008 10800 30 3240 14040 1006 10800 3240 14040 1007 12210 3663 15873 1004 7673 2302 9975 1003 7673 2302 9975 1005 21600 6480 28080 总计707562122791983注:由于时间关系不详算,冷风渗透耗热量和冷风侵入耗热量按维护结构耗热量的20-40%进行估算,实际应按采暖方法进行计算。

3.3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计算电动机和工艺设备的散热量Qs 可按下式进行计算:123s Q n n n N η=N 为电动机的总安装功率;η为电动机的效率;1n 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取0.5-1.0;2n 安装系数,一般为0.7-0.9;3n 负荷系数,一般取0.4-0.5。

所以计算结果可得表3-3。

3-3 电动设备散热量表设备名称设备功率(kW )1n2n3nη散热量s Q (W )抛光机0.8 0.8 0.8 0.45 0.79 291.65 去毛滚筒0.1 0.8 0.8 0.45 0.78 36.92 电动发电机9 0.8 0.8 0.45 0.625 4147.2热槽散热量分为液体表面散热量和设备表面散热量。

设备表面散热量:()()...v F=⨯-+-12Q1161034935t t式中:v--0.2~0.3m/s1t--设备外表面温度,℃2t--室内计算温度,℃F--设备外表面积,2m液体表面散热量:(溶液温度为室温或者温度不定的忽略不计),具体计算结果如下表(表3-4):3-4 热槽散热量表设备名称溶液温度(℃)室内空气流速(m/s)室内平均计算温度(℃)设备外表面积传热系数设备外表面积(㎡)溶液表面积(㎡)设备外表面积散热量(kW)溶液表面积散热量(kW)总散(乘数)热水槽50 0.25 16 13.38 1.96 0.48 0.60 0.11 化学去油槽80 0.3 16 13.73 3.68 1.2 1.16 0.52 热水槽50 0.25 16 13.38 1.96 0.48 0.6 0.1 电解除油槽70 0.3 16 13.73 2.56 0.6 0.8 0.2 镀铬槽50 0.35 16 14.08 2.56 0.6 0.8 0.1 苏打槽70 0.3 16 13.73 1.54 0.3 0.4 0.1 磷化槽90 0.3 16 13.73 2.88 0.8 0.9 0.4 皂液槽70 0.3 16 13.73 1.54 0.3 0.4 0.1 油槽120 0.3 16 13.73 1.54 0.3 0.4 0.2 镀70 0.35 16 14.08 2.88 0.8 0.9 0.3锡槽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总散热量由表3-5得出为16.68 kw3-5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表(kW )喷砂部抛光部 发电室 准备室溶液配置室电镀部0.0369 0.2928.2948.67.211.2 3.4 人体散热量n Q q ϕ=式中 Q--人体散热量,kJ/h ;φ--考虑不同性质的工作场所、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儿童的比例不同的群集系数;n --人数,个;q --每个成年男子的散热量,kJ/h(取175 kJ/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