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合集下载

直肠癌造口康复心理护理:应对情绪困扰,促进心理健康

直肠癌造口康复心理护理:应对情绪困扰,促进心理健康

直肠癌造口康复心理护理:应对情绪困扰,促进心理健康引言: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可能需要进行直肠造口术。

直肠癌造口手术是一项重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直肠癌造口的康复过程中,心理健康护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直肠癌造口康复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应对情绪困扰、促进心理健康的实用方法。

一、直肠癌造口的心理挑战:直肠癌造口手术是一项重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自尊心受损:直肠造口术后,患者可能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打击。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形象和功能改变感到困惑和沮丧。

失去了排便的常规方式,可能让他们感到尴尬和不自在。

抑郁和焦虑:面对疾病和手术的压力,患者常常会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

他们可能担心康复过程中的并发症、生活质量的改变和社交活动的限制。

同时,术后可能存在疼痛和不适,进一步加重了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社交退缩:患者在直肠造口术后可能出现对社交活动的回避和退缩。

他们可能担心他人的评价和困惑,导致自我隔离和孤立感的加重。

这可能影响他们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限制了社交生活的范围。

身体形象问题:直肠造口术后,患者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形象变化感到不满和焦虑。

他们可能担心他人的目光和评价,可能难以接受自己的新形象,影响到自信心和社交活动的参与度。

康复不确定性:直肠造口术后的康复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挑战,患者可能面临不确定性和焦虑。

他们可能担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康复进程的顺利与否,以及未来生活的质量。

这种不确定性可能给患者带来持续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直肠癌造口患者在面对这些心理挑战时,需要得到适当的心理支持和护理。

心理健康护理人员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他们能够提供患者所需的情感支持、信息教育和应对策略,帮助患者应对情绪困扰,促进心理健康的恢复。

以下是一些通俗易懂的直肠癌造口康复心理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应对情绪困扰,促进心理健康:1.接受情绪:正视和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或否认它们。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李晓伟,蒋文慧,张婷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1期李晓伟蒋文慧张婷摘要目的:了解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现状,分析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某院普外科并行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2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问卷(QLQ-C30,QLQ-CR38)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患者总的生存质量平均得分为(64.09±16.01)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对象影响因素包括造口自理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和造口并发症。

结论:本组研究对象总体生存质量高于EORTC推荐值,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造口自理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和造口并发症。

关键词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7.11.037直肠癌是高发病率和致死率的恶性肿瘤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IARC公布的资料,2012年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男性人数为74.6万人,占全部肿瘤的10%,位于第3位,死亡率为8.0%;女性新发病例人数为61.4万人,占全部肿瘤的9.2%,位于第2位,死亡率为9.2%。

2012年我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男性人数为14.6万人,占全部肿瘤的8.0%,位于第5位,死亡率为5.5%;女性新发病例人数为10.6万人,占全部肿瘤的8.6%,位于第4位,死亡率为7.8%[1]。

因此直肠癌的治疗及护理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直肠癌根治术有多种手术方式,但经典术式仍然是Dixon手术和Miles手术,结肠造口成为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而术后的造口护理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2]。

造口术及造口的存在使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3]。

我院对收治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叶显辉,汪秀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腹部肿瘤科,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了解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适应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㊂方法通过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及中文版造口适应量表(OAI-20)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造口适应影响因素㊂结果168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OAI -20总得分为(46.62±8.68)分,其中42例(25.00%)为低适应水平,115例(68.45%)为中适应水平,11例(6.55%)为高适应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㊁不同家庭月收入㊁不同造口术后时间㊁不同造口自理水平及不同与医护交流程度患者OAI-20得分有明显差异(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造口自理水平㊁与医护交流程度是患者OAI-20得分的影响因素(P <0.05)㊂结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总体适应状况处于中等水平,造口自理水平㊁与医护交流程度是患者造口适应的影响因素,临床应提高患者造口自理水平,加强医护患交流㊂ 关键词: 直肠癌; 永久性结肠造口; 适应状况; 影响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5.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19)05-0103-02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研课题(No.17PJ180)作者简介:叶显辉(1980-),女,大学本科,住院医师㊂从事结直肠癌临床诊治工作㊂ 直肠癌是发生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发病率㊁致死率,其中以低位直肠癌多见,约占70%〔1〕㊂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㊁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是直肠癌根治的经典术式,但术后患者需做永久性结肠造口,对患者身心健康㊁社会功能等均有较大影响〔2〕㊂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旨在了解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适应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㊂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直肠癌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造口术后1个月以上,处于康复阶段,无肿瘤转移,意识清楚,有一定阅读理解和沟通能力,自愿参与调查研究㊂男性91例,女性77例,年龄26~75(54.22±11.84)岁,造口术后1~36(8.84±4.25)个月㊂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调查前先与患者取得联系,讲解调查目的㊁研究意义㊁保密原则等,取得患者合作;填写前介绍填写方法及原则,通过现场填写或网络填写方式回收问卷,存在遗漏时及时补齐,确保问卷有效性,包括:(1)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调查患者年龄㊁性别㊁家庭所在地㊁文化程度㊁婚姻状况㊁工作状况㊁家庭月收入㊁医疗付费方式㊁造口术后时间㊁造口用品花费㊁造口自理水平㊁造口并发症情况㊁与医护交流程度㊂(2)造口适应量表:采用中文版造口适应量表(OAI-20)〔3〕,该量表涵盖正性情绪㊁负性情绪及社会生活适应3个维度共20项内容,采用0~4分5级评分,积极含义条目完全不同意㊁不同意㊁不确定㊁同意㊁完全同意依次对应0分㊁1分㊁2分㊁3分㊁4分,消极含义反之,总分0~80分,得分越高对应造口适应水平越强,其中≥60分为高适应水平,40~59分中适应水平,<40分为低适应水平;该量表Cronbach ’s α系数为0.87,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73~0.78㊂本次共发放168份问卷,全部回收有效㊂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造口适应水平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情况 168例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OAI-20得分在22~75分,平均得分(46.62±8.68)分,处于中适应水平;其中正性情绪㊁负性情绪㊁社会生活适应各维度得分分别为9~24(16.14±2.72)分㊁3~19(11.28±4.61)分㊁7~33(19.27±3.61)分;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依次为 我总是担心我的造口是否会漏㊁会有气味和声音”(1.51±0.82)分㊁ 造口限制了我的活动范围”(1.82±0.94)分㊁ 我总是对我的造口感到很焦虑”(1.91±0.97)分;按适应水平分级,42例(25.00%)为低适应水平,115例(68.45%)为中适应水平,11例(6.55%)为高适应水平㊂2.2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水平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㊁不同家庭月收入㊁不同造口术后时间㊁不同造口自理水平及不同与医护交流程度患者OAI-20得分有差异(P<0.05)㊂见表1㊂2.3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水平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OAI-20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性别(男=1,女=2)㊁工作状况(在职=1,不在职=2)㊁家庭月收入(<3000元=1㊁3000~5000元= 2㊁>5000元=3)㊁造口术后时间(≤6个月=1㊁7~24个月=2㊁>24个月=3)㊁造口自理水平(完全依赖= 1㊁部分自理=2㊁完全自理=3)㊁与医护交流程度(从不=1㊁有时=2㊁经常=3㊁总是=4)为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造口自理水平㊁与医护交流程度是患者OAI-20得分的影响因素㊂表1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OAI-20得分单因素分析项目例数OAI-20得分(分)P性 男9148.32±6.510.002别 女7744.76±8.14家庭月 <30005144.39±6.840.011收入 3000~50007446.67±7.74 (元) >50004348.52±7.06造口术 ≤67443.84±7.150.004后时间 7~245946.88±7.92 (月) >243548.35±6.64造口 完全依赖1941.84±7.570.000自理 部分自理9147.06±7.34水平 完全自理5850.16±6.32与医护 从不741.38±7.460.000交流 有时8844.41±7.01程度 经常6146.84±6.75 总是1249.26±7.133 讨论 永久性造口用于肠道延续性无法恢复的直肠手术及全段或部分结肠切除术患者,可替代肠道排出内容物,其在临床较为常见,了解患者造口适应影响因素并改善其造口适应水平,对患者有重要意义〔4〕㊂本研究结果显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OAI-20得分在22~75分,平均(46.62±8.68)分,整体处于中适应水平,其中仅11例(6.55%)为高适应水平,42例(25.00%)为低适应水平,提示该类患者适应水平不佳,需要加强干预来提高患者适应水平㊂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㊁不同家庭月收入㊁不同造口术后时间㊁不同造口自理水平及不同与医护交流程度患者OAI-20得分有差异㊂男性OAI -20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可能因为男性性格特征与女性不同㊂家庭月收入高患者OAI-20得分显著高于家庭月收入低患者,可能与家庭收入高的患者经济压力更小㊁生活水平更高有关㊂造口术后时间长的患者OAI-20得分显著高于造口术后时间短的患者㊂多因素分析发现,造口自理水平㊁与医护交流程度是患者OAI-20得分的影响因素㊂结果提示,在有意识提高患者适应水平的同时,一方面应加强患者造口知识㊁造口护理技巧教育,提高患者造口护理能力,鼓励患者减少对家人依赖,尽可能自理;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为患者推送造口护理相关知识,疏导患者不良情绪〔5〕㊂综上所述,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适应状况并不理想,患者自理程度㊁与医护交流程度是其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性给予干预,以提高患者适应水平㊂参考文献:〔1〕 肖波,胡海燕,王婷,等.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社会功能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9):2475.〔2〕 潘莉,周小玲,陈钦英,等.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早期造口压力与社会支持㊁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3):30.〔3〕 林琼,赖雯娟,林御贤,等.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的病耻感与适应水平㊁生活质量的相关性〔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0):727.〔4〕 马新莉,布合力且木㊃要力达西.电话随访干预对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自我护理和适应水平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1):3973.〔5〕 徐芳芳,于卫华,王胜琴,等.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病耻感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1):34.(收稿日期:2019-03-03;修回日期:2019-04-10)。

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直肠癌造口术后病人心理状况的调查研究
2 结果
2.1 造口病人SA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见表1)
表1 造口病人SA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s)评分造口组组别 例数 SAS 100 47.75±9.16全国常模 1 158 37.24±12.84 t值 11.474 P<0.01
2.2 造口病人SD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见表2)
表2 造口病人SDS评分与全国常模比较(±s)评分造口组组别 例数 SDS 100 54.49±12.17全国常模 1 158 41.88±10.57 t值 10.355 P<0.01
3.2 造口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 影响造口病人心理状态的因素包括造口病人的文化程度、造口时间、家庭角色的改变、对于造口护理的适应程度、造口术后有无并发症等。这可能是由于本组中的病人多为中年男性,昂贵的医疗费用、长期反复的就诊复查、造口袋带来的不适与不便[12]、并发症引起的困扰[13-15]以及其社会角色的改变等,会使病人常感觉其社会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生活受控于自己无法控制的因素(比如排泄物不受意识控制随时随地可能排出)[16],而这种无助感易导致不良心理反应出现。部分造口病人不能恢复原有的工作,有的病人因为疾病提前退休,有的病人虽然正值青壮年但因为疾病失业在家,导致经济收入下降,而疾病的各项开销更会加重病人的心理负担。这些病人在造口术前往往是一家之主,他们既有赡养双亲的义务,又有培养后代的责任,但是在患病后不仅不能完成上述角色,还成为家庭的一个巨大经济负担,更会使其产生各种心理反应。
[12] 朱新青.人工肛门袋的改良研究与肠造口护理近况[J].护理研究,2004,18(8A):1331-1332.
[13] 陆永新.直肠癌18例术后复发再治疗的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1):146.
[14] 庞永慧.直肠癌术后乙状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5,20(16):19-20.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病耻感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康莉;郝楠【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tigma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the permanent colostom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A total of 106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and investigated by general data questionnaire,Social Impact Scale (SIS),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Perceive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and the Stoma Self efficacy Scale.Results:The score of stigma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was (61 .5 ± 11 .2 ),which was at a moderate level.The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lf efficacy,de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the permanent colostomy,explaining 46.3% of the total variation. Conclusions:The level of the stigma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a permanent colostomy was affected by self efficacy,de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目的]探讨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06例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影响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造口病人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直肠癌病人病耻感得分为(61.5±11.2)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抑郁、社会支持是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解释总变异的46.3%.[结论]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病人的病耻感水平受自我效能、抑郁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7(031)028【总页数】4页(P3527-3530)【关键词】肠造口术;病耻感;影响因素;直肠癌;焦虑;抑郁;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作者】康莉;郝楠【作者单位】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igma in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the permanent colostom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Methods: A total of 106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colostomy were selected by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and investigated by general data questionnaire,Social Impact Scale (SIS),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 (HADS),Perceive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and the Stoma Self-efficacy Scale.Results: The score of stigma in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was (61.5±11.2),which was at a moderate level.The multiple linear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elf-efficacy,de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the permanent colostomy,explaining 46.3% of the total variation.Conclusions: The level of the stigma of 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a permanent colostomy was affected by self-efficacy,depression and social support.Keywords enterostomy;stigma;influencing factors;rectalcancer;anxiety;depression;social support;self-efficacy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分别占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4位、第5位,且呈上升趋势[1],我国结直肠癌发病以直肠癌为主,其中低位直肠癌比例约占直肠癌的70%左右。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造 口患 者 自我 效 能 的 因素 为 化疗 、 口 自理 水 平 、 口 术 后 时 间 ( 造 造 P< O 0 ) 结 论 医 护 人 员 应 关 注 造 口患 者 性 生 . 5。
活 方 面 的 问 题 , 强 对 化 疗 患 者 的 随 访 指 导 , 序 渐 进 地 提 高 造 口者 的 自理 水 平 , 而 改 善 造 口患 者 的 自我 效 能 。 加 循 从
这些 措施 , 是患 者拒 绝接 受 。 而 风 险贯 穿 于 护 理 活动 和 患 者诊 疗 的全 过 程 , 护
E3 赵爱 平 , 萍. 士语 言 能 力 调 查 分 析 与 对 策 [ ] 解 放 军 护 理 2 钱 护 J.
杂 志 。0 4 2 ( )4 —3 2 0 , 1 8 : 24 .
护士进修杂志 21 0 0年 6月 第 2 5卷 第 1 期 1
下来 书写护 理记 录 , 这样 工作 效率 比较 高 , 失 去 了 但
护理记 录 的时效 性 , 免 有漏 记或 错记 的情 况发 生 。 难
常护 理 活动 中存 在 的 某些 缺 陷 , 立适 应 患 者需 要 确 和社 会需 要 的护 理行 为 ; 导 优质 服务 , 倡 降低 医疗护
1 对 象 与 方 法
永久 性结 肠造 口改变 了患 者 原 有 的 生 理 排便 方 式 , 造成 患者 自我 形象 紊 乱 , 对其 生 理 、 理 、 交 等 造 心 社
成 了障碍 , 大 削弱 了患 者 术 后 康 复 的 信 心 。B n 大 a— d r 把 自我效 能定 义 为 : 体 对 自己执 行 某 一特 定 ua 个 行 为 能力大 小 的主 观 判 断 , 即个 体 对 自 己执 行 某 一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目的: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行设计的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对85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焦虑自评总平均分为53.90±5.6分,为轻度焦虑,抑郁自评总平均分为55.07±7.52分,为轻度抑郁。

术后时间、病情、文化程度、社会、家庭支持系统、经济状况是导致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焦虑、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于住院期间由护理人员关注其心理状态,出院后由伤口造口治疗师定期随访关注,并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

标签:结肠造口;心理状态;影响因素腹会阴联合直肠Ca切除及永久性结肠造口(Miles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1] 。

直肠Ca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但Miles 手术在挽救患者生命及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破坏了机体的完整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

特别是人工肛门的永久性,会对患者心理造成消极影响,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一类常见病,其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费用高、预后效果不理想等特点,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2-3] 。

由于恶性肿瘤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等因素,会导致患者产生恐惧、疑虑、忧郁、绝望等情绪反应[4] 。

本研究旨在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及伤口造口治疗师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及造口门诊复查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经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直肠癌,并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

影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

影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

影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因素调查及对策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影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负性情绪评估结果[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将其分为心理状态良好组(研究组,n=36)和心理状态不良组(对照组,n=58),经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负性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分析干预对策。

结果:两组婚姻情况、家庭及社会支持程度、经济状况、并发症、自觉身体外形改变程度、自理能力等资料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自觉身体外形改变较大、造口护理完全依赖是影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

结论:缺乏家庭及社会支持、自觉身体外形改变较大、造口护理完全依赖等情况的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出现负性情绪的比例相对较高,重视上述情况并及时对出现上述情况的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训练、心理辅导等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家属、亲友给予患者关怀、鼓励对改善其心理状态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永久性结肠造口;负性情绪;影响因素;干预对策【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3-0201-03永久性结肠造口是治疗大肠癌、肠梗阻等疾病的常见术式,对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但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身体外形改变、无法控制排泄等情况易使患者产生负性情绪,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分析引起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对建立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

对此,本研究对96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影响其负性情绪的独立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负性情绪评估结果[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2]将其分为心理状态良好组(研究组,n=36)和心理状态不良组(对照组,n=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本研究应用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两种方法调查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现状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了解自我感受负担与医学应对方式、病耻感、造口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性,为使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到降低,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

1.第一部分质性研究应用的是现象学的方法。

拟定访谈提纲,应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5名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访谈,应用Noivo11软件对访谈结果编码整理,应用Colaizzi七步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总结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真实感受。

2.第二部分量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抽取山东省济南市四家三级甲等医院2018年5月至2018年12月结直肠癌肠造口的165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肠造口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疾病资料、自我感受负担、医学应对方式、病耻感、造口自我效能感。

资料应用SPSS22.0软件和R
软件统计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的资料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的后退分析法和中介效应的分析法。

结果:1.质性访谈提炼出六大主题:日常不便及窘态,经济压力大,复杂的心
理感受,知识缺乏,自我价值感降低,体验到的积极因素。

2.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是(31.15±9.01)分,其中身体负担得分为(5.93±2.15)分,情感负担得分为(18.68±5.69)分、经济负担得分为(6.48±2.27)分。

3.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得分(18.58±3.04)分,回避得
分(15.56±2.63)分,屈服得分(10.80±2.87)分。

4.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病耻感总分是(48.05±7.69)分,处于中度水平,其中社会排斥得分是(16.63±3.09)分,经济歧视得分是(7.11±2.02)分,内在羞耻得分是(7.80±1.88)分,社会隔离得
分是(16.43±3.34)分。

5.结直肠后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得分是(74.11±20.02)分,处在中等护理水平,造口照护自我效能是(38.12±10.25)分,社交自我效能是(21.73±7.68)分,饮食选择得是(2.81±1.08)分,性生活效能为(2.07±1.09)分,性满意度为(2.02±1.07)分,是分数最低的一项,重体力为(2.47±1.17)分,保持活力为(2.56±1.11)分,是分数最高的一项,造口自理为(2.55±1.07)分。

6.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患者家庭月收入、手术方式、支付方式、肠造口能否还纳及还纳的时间、患者与医护交流等因素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有意义(P&lt;0.05),年龄有趋势
(0.05&lt;P&lt;0.1)。

7.相关性分析提示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与面对呈负相关(P&lt;0.05),与屈服正相关(P&lt;0.05),与病耻感正相关(P&lt;0.05),与造口自我效能负相关
(P&lt;0.005)。

8.多元回归结果:年龄、性别、医患交流、手术方式、屈服、社会排斥、经济歧视可解释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52.44%。

9.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屈服的应对方式在造口自我效能与自我感受负担中的中介效应为-0.118,效应比为50.43%。

病耻感在造口自我效能与自我感受负担中的中介的中介效应=-0.176,效应比=75.21%。

结论:1.临床医护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相关的真实体验,做好健康宣教以及延续护理。

2.结直肠癌肠造口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很大部分处在中度及以上水平。

3.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的水平受其性别、家庭月收入、医患交流、手术方式、支付方式、肠造口能否还纳及还纳的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4.医学应对方式、造口自我效能、病耻感也可影响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感受
负担,面对应对、自我效能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就低,屈服应对、病耻感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就高。

5.病耻感、屈服应对方式在造口自我效能与自我感受负担之间存在中介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