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一章 第一节 走进神奇教案 (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一章 第一节《走进神奇》教案3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一章 第一节《走进神奇》教案3 (新版)沪科版

课题:§1-1 走进神奇【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中的神奇,这些来自大自然的神奇是让人惊叹的。

2、通过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而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器材】多媒体、水、塑料瓶、塑料绳、玻璃杯、磁铁、铁钉、三棱镜、光源、漏斗、乒乓球、拉链、圆珠笔、【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在自然中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请看书上图1-1-----图1-7:并尝试回答相关问题。

自然真美丽,真神奇。

请同学们另外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至少五个)2、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

看课本图1-8------图1-13:并尝试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举例,你在生活中又见到哪些神奇的现象?(至少五个)二、课堂交流与达标导学:(一)交流预习情况:1.展示预习成果:交流你的思考和疑惑。

2.讨论:通过预习,你想了解学习哪些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知识深化探究:1、在自然中⑴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宇宙最初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在某个特定时刻,发生了大爆炸,产生了时间和空间,从而才有了今天这个世界。

科学观测宇宙正在膨胀。

⑵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⑶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那么,我们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先。

因为。

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⑷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

现代的科技手段还无法阻止地震发生,但人类何时能准确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从而避免对人类更多的灾难?⑸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走进神奇 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走进神奇 教案

沪科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通过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神奇,知道学习物理是有用的。

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激发学生探索和研究自然的兴趣。

正确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对美和善的辨别力,使自己的心智与世界观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重点、难点:让学生感受物理的神奇和有用,进而爱上物理学好物理。

三、实验器材:方形瓶、电池、铝锡纸、磁铁、自制潜水艇、漏斗、乒乓球、毛皮、泡沫塑料盒、烧杯、带箭头的纸板等实录教学设计:一、在自然中引言:八年级我们新开了一门学科——物理。

物理,格物致理,那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视频结束后,板书:1.1走进神奇)刚才我们看的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地球的力量》中的片段,它总共有五集,从火山、大气、冰川、海洋一些自然现象揭示自然界的神奇!这些自然现象与我们物理学中的力,热,声,光,电等有关(板书:一、研究:力、热、声、光、电),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大到太空宇宙,小到分子原子,都是我们物理学研究的范畴。

(图片:宇宙辣么大,但我们知道的辣么少)不要紧,让我们走进物理,物理可以带领我们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其实物理就在我们生活中,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实验来感受无处不在的物理。

二、在生活中(一)演示实验1.豆腐乳瓶借助少量盐立在桌上(重心在支承面上,就可以平衡了。

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展示图片——重力平衡椅,悬浮酒瓶架,石头平衡术。

看,平衡的世界多么有趣啊!)2.带磁铁的电池在铝箔纸上自行前进(再演示自制电动机的转动,展示生活中的应用图片)3.纸巾不湿(视频——潜水钟,介绍用吸管、曲别针如何制作潜水艇)通过这几个实验我们感受到物理是神奇的,物理是有用的,我们就应该努力学好物理,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但,宇宙辣么大,我们知道的辣么少!(展示辣图片)那如何学习物理呢?在物理学习中我们会通过实验来寻找规律。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教案(新版)沪科版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本章从介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开始,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和生活的兴趣.本章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神奇和生活中的神奇,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本章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本章可见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而且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怀疑精神、一定的创新意识等“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章教材内容虽不多,但对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学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能认识和体会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那么,这种起始的兴趣和初步的学习物理的价值观,将会成为他们学好物理的一种首要的内在动力.本章共有3节:1.第一节“走进神奇”.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神奇;通过解释一些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2.第二节“探索之路”.首先认识“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了解古人的原始思维中有科学的成分;通过对“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的学习,了解物理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阶段.3.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品尝知识园地的累累硕果,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目标】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对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及其重要应用有个初步印象;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认识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认识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认识到学习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更需要勤于动脑;通过人类探索历程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学生心理初步建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物理知识的愿望.【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课时建议】本章共有3节,建议1课时.第一节走进神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对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及其重要应用有个初步印象.2.了解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二、过程与方法知道学好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更需要勤于动脑.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生心里初步建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物理知识的愿望.【教学重点】展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现象,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概念.【教学难点】展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现象,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塑料瓶、筷子、碗、水、蓬松的塑料绳等.【教学课时】1课时【新课引入】同学们,从现在起,我们将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又有用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下面老师将作简单的介绍.师开门、关门是我们每天都做的事,可是大家注意了吗?当你手握住门把手开门非常容易(边讲边演示),可是,手越向里边移动,开门就越费力.如果你握住“折页”的轴,无论你用多大的劲,也无法把门打开.让两位同学分别按要求推门,谈谈推门的感受(手越向里边移动,开门就越费力).师今天推开这扇“门”,不是一般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我们由此走进物理知识的王国,去探求物理世界的奥妙.物理学就是研究力的、光的、热的、电的、声的现象的一门科学.【进行新课】自然中的神奇师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她能带领我们去探索神奇的大自然.师多媒体展示: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1)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宇宙最初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在某个特定时刻,发生了大爆炸,产生了时间和空间,从而才有了今天这个世界.科学观测显示宇宙正在膨胀.)(2)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3)“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4)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5)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6)巍巍雪山,高耸入云,为何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7)风是怎样形成的?师介绍:1988年6月的一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突然人们发现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怎么有两个太阳呢?师介绍雾凇:冬天,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百里长堤上常会出现满眼的玉树琼花——雾凇(通称“树挂”),这是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自然界中神奇无处不在.请同学们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学生举例(5~10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题1在一个秋天清爽的日子里,你和你的同伴来到一片树林里,听到久违的鸟鸣声.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请你猜想一下,鸟鸣声是通过______(填一种物质的名称)传入人耳,从而使人能听到声音的.解析: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是空气,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由空气传来的.答案:空气.生活中的神奇师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生活中的神奇之一:倒饮料的诀窍(实验演示)在塑料瓶盖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塑料瓶中的饮料几乎倒不出来.提出问题:小孔难以倒出饮料,那么有哪些方法可将饮料倒出呢?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问题解决:①大孔倒饮料,将瓶盖上的孔凿大些或拧开瓶盖;②在瓶盖上再开一个孔,用有两个孔的瓶盖倒饮料.生活中的神奇之二:水放大镜(学生动手实验)一矿泉水瓶中装水.把手指放到后面观察,手变______了;用它看书上的字,字变______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生活中的神奇之三:摩擦起电(实验演示)师散开的塑料绳用干燥的手捋几下,看有什么现象?师实验演示。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1节走进神奇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1节走进神奇教案

《沪科版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单元备课(一)单元教材分析第一章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材的“绪论”部分,其地位特殊,肩负了为教材培养目的定位,构建教材框架和栏目,体现新教材特色等任务。

本章包括三节,其中,第一节为“走进神奇”;第二节为“探索之路”;第三节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本章教材主要用于让孩子们了解物理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大作用,使学生对物理学跟技术、社会的关系有一个初步、概略的认识。

重点是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种新奇感、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难点是使学生初步知道应该怎样学习物理。

对这个问题,不要急于求成,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慢慢培养习惯和学习技能。

本章以典型事例突出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基本理念,强调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

本章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仅与物理学有关,而且与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科技史内容有关,同时还涉及了通信、交通、航天、材料及能源等有关科学技术内容。

本章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从本章可见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而且还将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怀疑精神,一定的创新意识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本章教材内容虽不多,但对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学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能认识和体会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那么,这种起始的兴趣和初步的学习物理的价值观,将会成为他们学好物理的一种首要的内存动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体会自然界和生活中物理现象的神奇,知道这些神奇是可以解释的;(2)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知道人类的探索历程是漫长曲折又富有意义的;(3)了解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以及物理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伟大情怀。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教案:1.1走进神奇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教案:1.1走进神奇

沪科物理八年级全册教案:1.1走进神奇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科,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学的实用性和神奇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掌握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我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是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如何组织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难点。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准备了各种教具和学具,包括实验器材、幻灯片、视频资料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利用这些教具和学具,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步:引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神奇性,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

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三步:实验。

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物理学原理。

第四步:小组合作。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一个实验任务。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注意安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同时,我会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我的活动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实验方法进行验证。

,如何组织小组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难点。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引入环节的实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需要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要简单明了,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

小组合作环节的组织和管理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它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还影响到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沪科版物理教案走进神奇

沪科版物理教案走进神奇

沪科版物理教案——走进神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并掌握物理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神奇的世界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第二章:力的奥秘1. 力的概念和分类2. 力的作用效果3. 摩擦力、重力、弹力等基本力的探究第三章:运动与力的关系1. 运动的基本概念2. 运动和力的关系3.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第四章:能量的世界1. 能量的概念和分类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3. 热能、动能、势能等能量形式的探究第五章:电与磁的神奇1. 电荷和电流2. 磁场和电磁感应3. 电能和磁能的转化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和测验: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沪科版《物理》教材2. 实验器材:力学、热学、电学等实验器材3. 多媒体资源:PPT、视频、网络资源等4. 参考书籍:相关物理学科的书籍和资料六、教学计划第一章:神奇的世界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课时)2.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2课时)第二章:力的奥秘1. 力的概念和分类(2课时)2. 力的作用效果(2课时)3. 摩擦力、重力、弹力等基本力的探究(2课时)第三章:运动与力的关系1. 运动的基本概念(2课时)2. 运动和力的关系(2课时)3. 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2课时)第四章:能量的世界1. 能量的概念和分类(2课时)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2课时)3. 热能、动能、势能等能量形式的探究(2课时)第五章:电与磁的神奇1. 电荷和电流(2课时)2. 磁场和电磁感应(2课时)3. 电能和磁能的转化(2课时)第六章:光学现象1. 光的传播和反射(2课时)2. 光的折射和透镜(2课时)3. 光的色散和光谱(2课时)第七章:声音与波动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课时)2. 声音的特性(2课时)3. 波动的原理和现象(2课时)第八章:现代物理科技1.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2课时)2. 核能和粒子物理(2课时)3. 航天技术和黑洞(2课时)第九章:生活中的物理1. 物理在交通中的应用(2课时)2. 物理在医疗中的应用(2课时)3. 物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课时)第十章:物理实验与探究1. 实验设计与方法(2课时)2.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2课时)七、教学策略1.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 走进神奇 教案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 走进神奇 教案

1.1 走进神奇【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生活中中的神奇.2.通过新技术在通讯、军事、航天、体育中的应用,认识到这些神奇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3.通过解释一些神奇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通过休学习物理得到解释的.【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体验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难点:成功地演示新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接触一门新的学科——物理,物理课将学习什么内容呢?教师指着教室的门说,开门、关门是我们每天都做的事,可是大家注意了吗?当你手握住门把手开门非常容易(边讲边演示),可是,手越向里边移动,开门就越费力.如果你握住“折页”的轴,无论你用多大的劲,也无法把门打开.所以我们说,这门不是一般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今天我们将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初中物理只是学习物理的启蒙课,将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而第一章则是启蒙课的开篇,我们用3节课的时间完成.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于勇敢探索真理”,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物理现象中的真理.物理是很神奇的,到底神奇在哪里呢?【课堂探究】一、自然中神奇活动1:从茫茫的星空到辽阔的大地,从高耸的雪峰到澎湃的江河,神奇无处不在.请大家欣赏课本P3~4及图11~14,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⑴观察夕阳西下时的自然景观,思索并尝试解释晚霞是怎样形成的?遥望夜空,观察银河系的形状,体会宇宙的神奇,并收集宇宙起源的相关资料。

认识闪电的形成,声音的形成。

收集圆珠笔发明的历史,观察圆珠笔的结构,探究圆珠笔油是如何从笔管流到笔尖的?二、生活中神奇活动2:自然现象扑朔迷离、千姿百态,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则呈现出另一些神奇.请大家欣赏课本P4及图15~17,做一做并试着回答下列问题.(1)在水龙头的下方放一脸盆,并打开水龙头,把一乒乓球放在水流下,乒乓球将怎样运动?做一做,看看和你想的一样吗?(2)在杯子中装满水,用一纸片盖住杯口,然后把杯子倒过来,猜想杯中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做一做,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3)为什么饮料瓶只有一个小孔时里面的液体不易倒出?想一想怎样让饮料倒出呢?(4)将筷子放入水中,筷子似乎被水“折”断了(5)拉链被美国的《科学世界》杂志评选为20世纪的十大发明之一,人们习惯用扣子系衣服,用带子拴鞋,这些连接方式都不是完全封闭的,费时也不牢固;拉链这种连接方式与传统的连接概念完全不同,它利用凹凸齿错合原理.(5)冲浪运动惊险刺激,为什么冲浪者在大海冲浪时都分开腿弓着腰?(6)为什么跳高运动员借助一根细长的撑杆,便能越过高高的横杆?三、神奇的新技术应用通过图片、视频认识物理知识在通讯、航天、军事、体育等各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1.1走进神奇(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1.1走进神奇(教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

教案:走进神奇——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物理同步备课(沪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神奇”。

本节课主要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具体内容包括: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2. 物理量和单位3. 观察和实验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知道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难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笔记本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物理实验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介绍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学的魅力。

4. 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3. 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什么是物理量?什么是单位?请举例说明。

3. 请描述一次你参与的物理实验,并说明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答案: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实验、理论和模型建立等。

2. 物理量是描述物体或现象的某种特性的大小,单位是衡量物理量的标准。

例如,长度的主单位是米,时间的主单位是秒。

3. 由于作业是开放性的,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能够描述实验过程并从中学习到知识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本章从介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开始,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和生活的兴趣.本章内容包括自然界中的神奇和生活中的神奇,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和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科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本章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本章可见本教材的主要目的:不仅要从知识与技能方面,而且注重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良好的思维习惯、有根据的怀疑精神、一定的创新意识等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章教材内容虽不多,但对学生开始学习物理学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学生通过学习能认识和体会到,物理不仅有趣,而且十分有用,那么,这种起始的兴趣和初步的学习物理的价值观,将会成为他们学好物理的一种首要的内在动力.
本章共有3节:
1.第一节“走进神奇”.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中的神奇;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事,让学生感到生活中的神奇;通过解释一些现象,让学生知道,通过学习科学,这些神奇是可以得到解释的.
2.第二节“探索之路”.首先认识“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了解古人的原始思维中有科学的成分;通过对“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的学习,了解物理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3.第三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品尝知识园地的累累硕果,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对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及其重要应用有个初步印象;了解古人对神奇现象的探究;认识物理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认识物理知识的一些现代应用;知道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认识,认识到学习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更需要勤于动脑;通过人类探索历程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3.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知道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学生心理初步建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物理知识的愿望.
【教学重点】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难点】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时建议】
本章共有3节,建议1课时.
第一节走进神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对物理是研究什么的及其重要应用有个初步印象.
2.了解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二、过程与方法
知道学好物理,需要重视、观察和实验,更需要勤于动脑.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生心里初步建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物理知识的愿望.
【教学重点】
展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现象,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概念.
【教学难点】
展示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神奇现象,渗透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塑料瓶、筷子、碗、水、蓬松的塑料绳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新课引入】
同学们,从现在起,我们将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物理.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又有用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下面老师将作简单的介绍.
师开门、关门是我们每天都做的事,可是大家注意了吗?当你手握住门把手开门非常容易(边讲边演示),可是,手越向里边移动,开门就越费力.如果你握住“折页”的轴,无论你用多大的劲,也无法把门打开.
让两位同学分别按要求推门,谈谈推门的感受(手越向里边移动,开门就越费力).
师今天推开这扇“门”,不是一般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我们由此走进物理知识的王国,去探求物理世界的奥妙.物理学就是研究力的、光的、热的、电的、声的现象的一门科学.
【进行新课】
自然中的神奇
师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她能带领我们去探索神奇的大自然.
师多媒体展示:
自然现象中有很多神奇的现象:
(1)浩瀚太空,群星闪烁,它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什么地方?
(宇宙最初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在某个特定时刻,发生了大爆炸,产生了时间和空间,从而才有了今天这个世界.科学观测显示宇宙正在膨胀.)
(2)当夕阳西下,天边为何常有红色的霞光?
(3)“天公发怒”是怎么回事?雷雨过后为什么经常会出现彩虹?
(4)生发万物的大地,为什么有时会山崩地裂,喷吐岩浆?
(5)江河为何有时也会“发怒”?
(6)巍巍雪山,高耸入云,为何一声喷嚏就可能导致雪崩?
(7)风是怎样形成的?
师介绍:1988年6月的一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突然人们发现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怎么有两个太阳呢?
师介绍雾凇:冬天,我国东北松花江畔百里长堤上常会出现满眼的玉树琼花——雾凇(通称“树挂”),这是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
板书:自然界中神奇无处不在.
请同学们举出一些自然界的神奇现象来.
学生举例(5~10分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题1在一个秋天清爽的日子里,你和你的同伴来到一片树林里,听到久违的鸟鸣声.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介质),请你猜想一下,鸟鸣声是通过______(填一种物质的名称)传入人耳,从而使人能听到声音的.
解析: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是空气,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都是由空气传来的.
答案:空气.
生活中的神奇
师在我们生活中也会呈现另一些神奇.
生活中的神奇之一:倒饮料的诀窍(实验演示)
在塑料瓶盖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塑料瓶中的饮料几乎倒不出来.
提出问题:小孔难以倒出饮料,那么有哪些方法可将饮料倒出呢?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①大孔倒饮料,将瓶盖上的孔凿大些或拧开瓶盖;②在瓶盖上再开一个孔,用有两个孔的瓶盖倒饮料.
生活中的神奇之二:水放大镜(学生动手实验)
一矿泉水瓶中装水.把手指放到后面观察,手变______了;用它看书上的字,字变______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活中的神奇之三:摩擦起电(实验演示)
师散开的塑料绳用干燥的手捋几下,看有什么现象?
师实验演示。

现象:塑料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散的越开.
师散开的塑料绳用干燥的手捋几下,塑料绳不仅不能合拢,反而会散开,有趣吗?这是由于摩擦让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物理现象,大家举些来看.
鼓励学生发言.
师总结: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很神奇,这些神奇的事例及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我们的物理知识来解释.
板书: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很神奇.
例题 2王虹家里有一个透明的圆形鱼缸里养了几条金鱼,有一天,细心的王虹在给金鱼喂食的时候发现,从鱼缸侧面看到的金鱼与实际的金鱼大小似乎不一样.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王虹小心地用网兜把金鱼捞起,仔细看了一下金鱼的大小,然后再把金鱼放回鱼缸去观察金鱼的大小,结果王虹发现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请问,王虹从圆形鱼缸侧面看到的金鱼比实际的金鱼的大小要______(选填“大”或“小”);把一根筷子斜放入装有水的碗中,从水面上看,筷子在水中的部分被水“折”断了,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弯折;地球不但在自转,同时还在绕着太阳公转,那么当你站在操场上使劲竖直往上跳,当你落下时,你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落到原地.
解析:金鱼缸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看到的金鱼比实际的金鱼的大小要大;由于光的折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由于惯性,人跳起后,与地球有相同的速度,当你落下时,你能落到原地.
答案:大;上;能.
【课堂小结】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自然科学.希望大家喜欢物理,去认真地观察、实验、思考.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的课后作业部分练习.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方法.
2.本节教学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重视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重视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第一节走进神奇
1.自然中的神奇
自然界中神奇无处不在.
2.生活中的神奇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很神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