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公务员考试专项训练-判读推理-逻辑判断练习一

合集下载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

国家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判断推理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最相符合的选项。

注意: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1.赵先生、钱先生、孙先生、李先生四人参加一项技能比赛,获得了比赛的前四名。

据了解,他们之间有以下关系:①孙先生和李先生经常相约一起打篮球:②第一名和第三名在这次比赛中刚认识:③第二名不会骑自行车,也不打篮球:④赵先生的名次比钱先生的名次靠前:⑤钱先生和李先生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班。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判断此次比赛的第一、二、三、四名次的获得者是:A.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李先生B.李先生、赵先生、孙先生、钱先生C.李先生、孙先生、赵先生、钱先生D.孙先生、李先生、赵先生、钱先生正确答案:A解析:题干给了多个确定为真的条件,而且选项也涉及多个元素,可以使用排除法。

由①和②可知,孙先生和李先生不可能同时是第一名和第三名,排除B项;由①和③可知,孙先生和李先生都不是第二名,排除C、D两项。

故答案选A。

2.某村里新来一位干部,5位村民分别听到关于这位干部的如下情况:(1)姓莫,中年,女干部,精通会计:(2)姓徐,中年,男干部,懂建筑设计:(3)姓刘,青年,男干部,熟悉农业生产技术:(4)姓吕,青年,男干部,懂建筑设计:(5)姓莫,老年,男干部,熟悉农业生产技术。

每位村民听到的四项情况中各只有一项正确。

这位新来的干部是一位:A.姓刘的青年女干部B.姓莫的老年男干部C.精通会计的干部D.懂建筑设计的干部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不存在确定条件,但已知“四项情况中只有一项正确”,可以使用代入法。

代入A项,(3)至少对了两项,不符合;代入B项,(5)至少对了三项,不符合;代入C项,(1)最后一项正确,则不是女干部,是男干部,进而可知不是中年和青年,是老年,(5)至少对了两项,不符合;可直接选D。

行政能力逻辑判断测试题(一)

行政能力逻辑判断测试题(一)

行政能力逻辑判断测试题(一)1.田径场上正在进行100米决赛。

参加决赛的是A、B、C、D、E、F六个人。

小李、小张、小王对谁会取得冠军谈了自己的看法:小张认为,冠军不是A就是B;小王坚信,冠军决不是C;小李则认为,D、F都不可能取得冠军。

比赛结束后,人们发现三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的看法是正确的。

问:谁是100米决赛的冠军()。

A.AB.BC.CD.E2.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每个面的颜色各不相同,并且只能是红、黄、绿、蓝、黑、白这六种颜色。

如果满足:①红色的对面是黑色,②蓝色和白色相邻,③黄色和蓝色相邻这三个条件,那么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红色与蓝色相邻B.蓝色的对面是绿色C.黄色与白色相邻D.黑色与绿色相邻3.在美国,献血者所献血液中的45%是O型血,O型血在紧急情况下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紧急情总下根本没有时间去检验受血者的血型,而O型血可供任何人使用。

O型血的独特性在于:它和一切类型的血都相合,因而不论哪一种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它,但是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性,O型血长期短缺。

由此可知()。

A.血型为O型的献血者越来越受欢迎B.O型血的特殊用途在于它与大多数人的血型是一样的C.输非O型血给受血者必须知道受血者的血型D.在美国,45%的人的血型为O型,O型是大多数人共同的血型4.诗歌可以被描述成将诸多的想法凝聚于少数语言的形式。

但是,诗人通常不会接受这样一个关于诗歌的定义。

因此,()。

A.诗人通常拒绝对他的作品加以解释B.诗是很难写的C.世界可以被凝聚在诗歌中D.即使是最精练的描述,也不一定就是定义5.从现象上看幽默是对事物一般逻辑的某种扭曲,但必须是一种有意识的理性的倒错,它离不开人的正常思维和健康心理,所以幽默是人类健康心理的一种反映。

根据上面陈述,可以推出下列哪一结论()。

A.幽默的本质即是将毫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使之逻辑混乱而产生喜剧效果B.幽默所包含的逻辑性往往与正常逻辑有不同之处C.幽默必须要有丰富的联想力D.人的正常思维和健康心理构成了幽默的充分条件6.西双版纳植物园种有两种樱草,一种自花授粉,另一种非自花授粉,即须依靠昆虫授粉。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习题及解析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习题及解析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习题及解析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习题(一)1、树木枝干和许多植物的茎秆通常含有大量难以分解的木质素,因此利用它们来提炼生物燃料的效率要大打折扣。

目前,人们发现了一种名为红球菌的细菌,它具有分解木头和其他植物中木质素的能力,因此,人们认为可以将红球菌广泛用于以往大都废弃的茎秆,从而大大提高生物燃料的利用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以上述结论?A、红球菌能分泌一种酶,这种酶具有分解木质素的能力,但是其分泌能力呈现周期性变化B、一些真菌也具有分解木质素的能力,研究发现,这些真菌的生长需要特定的温度和湿度C、红球菌易于培养,目前对红球菌已完成基因测序,因此可以利用红球菌大规模地生产分解木质素的酶D、木质素是一种优质高分子材料,迄今为止,超过95%的木质素都是直接排入江河或浓缩后烧掉,很少有效利用2、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要联系地看问题,防止孤立的观点;要发展地看问题,不能静止地看问题。

因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B、不仅要看到事物本身,而且要看到它与周围事物的联系C、人性都是一成不变的,对犯罪分子绝不能给他改过的机会D、共产主义一定会取得胜利3、千万不能因为近期物价有所回落,就减少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关注。

要保证农产品价格不涨,功夫恰恰要下在其价格最低的时候。

只有在这个时候保护农民的积极性,让农民不退出生产,才能使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

据此,可以推断( )。

A、如果农民退出生产,农产品价格就不能保持稳定B、只有让农民不退出生产才能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只要关注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就能保证农民不退出生产D、只有在农产品价格最低的时候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最有效4、如果不能保证四小时睡眠,那么大脑将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如果大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那么第二天大部人都会感觉到精神疲劳。

因此,可以推断( )。

A、只要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就能消除精神疲劳B、大部人的精神疲劳源于睡眠不足C、如果你只睡眠三个小时,那么第二天一定会精神疲劳D、如果大脑得到了很好的休息,则必然保证了四小时的睡眠5、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家波林·斯特劳恩副教授对当地已婚者和离婚者展开的调查发现,恋爱时间较长的夫妻,婚后闹分手的几率会比那些恋爱时间较短的夫妻低。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题及答案在公务员考试行测考题中,逻辑推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专项,因此这部分的复习需要考生引起足够重视,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题(一)1、核酸是什么?核酸与蛋白质均是生物所特有的重要大分子。

核酸不但是一切生物细胞的基本成分,还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及变异等重大生命现象起着主宰作用。

它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由核苷酸的3位和5位磷酸键连接而成。

由此可以推断,下列对“核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核酸是生物体所特有的重要大分子,是一切生物细胞的基本成分B、核酸分成由核苷酸的3位和5位磷酸键连接而成的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大类C、核酸是核苷酸、核苷、碱基的混合物D、核酸是对生物体的重大生命现象起着主宰作用的物质2、一位橄榄球教练这样教导他的队员:“橄榄球比赛,从来是以结局论英雄,在球场上不是赢家,就是输家,在球迷的眼里,要么是勇者,要么是弱者,由于所有的赢家都是勇者,所以每个输家都是弱者。

”以下选项最有力地支持教练观点的是( )。

A、在球迷看来,球场上勇者必胜B、在球迷眼中,有些输赢未必是公正的C、输赢不是区分勇者和弱者的唯一标准D、在球迷眼中,队员的拼搏精神更为重要3、夫妻两人带着他们的一个孩子在路上遇到一名记者。

记者问孩子:“你喜不喜欢看动画片呀”记者没听清孩子的回答。

孩子父母中的一个人说:“我孩子回答的是‘我喜欢看动画片’。

”呆一个接着说:“这孩子在撒谎。

她不喜欢看动画片。

”这家人中男性从不说谎,而女性从来不连续说两句真话,但也不连续说两句假话。

如果上述陈述为真,那么可以推出( )Ⅰ、父母俩第一个说话的是母亲。

Ⅱ、父母俩第一个说话的是父亲。

Ⅲ、孩子喜欢看动画片。

A、只有ⅠB、只有ⅡC、Ⅰ和ⅢD、不能确定4、很多自称是职业足球运动员的人,尽管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时间都在进行足球训练和比赛,但其实他们并不真正属于这个行业,因为足球的比赛和训练并不是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及逻辑判断》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及逻辑判断》全真模拟试题(一)含解析

2023国考公务员考试《行测—类比推理及逻辑判断》全真模拟试题(一)一、类比推理练习题(一)1.莲子:爱慕()A.知音:流水B.菊花:金黄C.江南:小巧D.孺子牛:奉献2.竞争:共赢()A.博弈:和棋B.买卖:互惠C.判决:和解D.球赛:平局3.丝线:刺绣()A.中国:国家B.牙膏:刷牙C.山脉:山峦D.课本:读书4.打折:促销()A.播种:施肥B.工作:劳累C.刮风:下雨D.跑步:锻炼5.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A.编辑蔬菜B.书刊农村C.传媒农业D.报纸果农6.量尺:厘米()A.时间:小时B.天平:千克C.电话:号码D.显微镜:细胞7.平静:讲述()A.欣喜:接受B.恼怒:言论C.悲哀:哀乐D.快乐:行为8.军队:命令()A.乐队:指挥B.游客:向导C.志愿者:号召D.学生:教导9.兴趣:索然无味()A.知识:不学无术B.误会:善解人意C.骨气:卑躬屈膝D.礼貌:盛气凌人【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前者的寓意或象征意义是后者,莲子表达了爱慕之意。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为D项,孺子牛表达了奉献。

A项知音和流水没有明显关系。

B项菊花和金黄是或然属性关系,菊花可能是金黄的,也可能不是。

C项江南和小巧没有明显的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D。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的逻辑关系题干词语之间为对应关系,积极的竞争可以达到共赢,共赢对竞争双方都有益。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B项有些买卖可以互惠,同时互惠对买卖双方也都有益,符合题干逻辑。

A项>和棋是博弈的可能结果之一,但>和棋>不一定>对博弈双方都有利,不符合题干逻辑。

C项判决的结果可能是和解,但和解不一定对双方都有利,不符合题干逻辑。

D项球赛的结果可能是平局,>但>平局>不一定对双方都有利,不符合题干逻辑。

因此答案为B。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推理练习题及答案逻辑判断推理是公务员考试行测推理模块的必考题型,也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常会运用的,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推理练习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行测考试逻辑推理练习题(一)1、低热量食物是指含淀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类较少的食物。

通过食用低热量食品,可以有效控制能量的摄入量,避免多余能量在体内以脂肪形式储存下来。

如果体重已经较重的人改为食用低热量食品,则可以保持饱腹感的同时达到减肥效果。

另外,有许多人认为,低热量食物对糖尿病患者也十分有益。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推论?A、改食用低热量食物需要逐步进行,否则会引起机体代谢紊乱B、低热量食品可以降低超重或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但需要补充其它营养C、低热量食品可适当增加进食量,满足饱腹感,享受吃饱的乐趣D、研究表明低热量饮食可减少脂肪在腹腔中的沉积,恢复胰岛素的分泌2、关于某商务宾馆前台的15名服务员,有如下三个判断:Ⅰ、有人会熟练地说英语;Ⅱ、有人不会熟练地说英语;Ⅲ、新来的小刘不会熟练地说英语。

若这三个判断中只有一句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A、15名服务员都会熟练地说英语B、15名服务都不会熟练地说英语C、仅有一人会熟练地说英语D、仅有一人不会熟练地说英语3、对每只股票的涨跌有各种各样的预测,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哪个股评家能够准确预测每只股票的涨跌情况。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的是:A、所有股评都很差B、没有准确预报所有股票涨跌的条件C、所有股票都神秘莫测,不可捉摸D、影响股票涨跌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股票预测很难4、研究发现:原来经常迟到、懒惰、情绪化的员工竟是难得的人才。

经常迟到的人往往越是夜深做得越起劲;懒惰的人常常一次做多件事,效率高;情绪化的人往往很有创意,经常想出新主意。

由此可以推出( )。

A、企业应该对经常迟到、懒惰、情绪化的员工给予重用B、世俗对人的评价经常有失偏颇C、文化创意公司可以尝试聘用一些容易情绪化的人才D、懒惰的人一般比勤奋的人效率高5、某镇组织部姚科长在接受当地记者的采访时说:“近年来刚进入机关的干部对下基层锻炼的兴趣普遍比以前强多了。

江西公务员判断推理题及答案

江西公务员判断推理题及答案

江西公务员判断推理题及答案江西公务员判断推理题一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B.C.D.2.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3.A.B.C.D.4.A.B.C.D.5.A.B.C.D.江西公务员判断推理题答案1.答案: C解析:观察发现,第一行图形中第1列由下至上依次减少1个圆圈;第二行图形中第2列由下至上依次减少1个圆圈;第3行图形中第3列依次减少1个圆圈,依次规律,所以排除BD项。

观察小黑圈移动规律可知,小黑圈每次移动两格,右侧没有圆圈就移至下一行,排除A项。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 B解析:通过箭头法,确定四面体的上下左右,据此根据相邻面即可排除。

3.答案: D解析:第一组图中前两个图形可以拼合成第三个图形,且只保留了图形的轮廓。

依次规律,第二组图形也应是前两个图形拼合后保留的图形轮廓,未知图形应为D 项所示图形。

故正确答案为D。

4.答案: A解析:每个图形都由五根火柴棍组成,由前一个图形移动一根火柴棍而得到下一个图形。

移动的方法为,以火柴头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火柴,旋转的角度为90度,故正确答案为A,具体的移动方式见下图。

只有选项A能通过旋转一根火柴得到,B需要平移火柴,C基本就是重新组合火柴,D需要旋转两根火柴,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B解析:第一组中,三幅图分别有2,3,4个面。

第二组中,三幅图分别有2,3,(4)个面。

选项B、D都有4个面。

第一组中,第二幅图可由第一幅图切去一部分得到,第三幅图可由第二幅图切去一部分得到。

根据此规律,第二组中的第三幅图可由第二幅图切去一部分得到,B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B。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必然性推理专项练习题及解析

2020年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必然性推理专项练习题及解析

必然性推理专项训练一1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2 M市年终机关作风评议工作即将开始,6位专家对市政府甲、乙、丙、丁、戊等5个重要部门分别作出如下预测:(1)如果甲不能得第一,则丙一定会得第三;(2)如果乙能得第二,则丁一定会得第四;(3)如果甲得第一或者乙得第二,则丙一定会得第三;(4)如果甲得第一,则乙得第二;(5)丙不会得第三,而甲得第一和乙得第二都是有可能的;(6)丙不会得第三,但戊会得第五。

评议结束后发现,6位专家中只有一位专家的话不符合评议结果。

据此,可以推出:A甲得第一B乙没有得第二C丙得第三D丁没有得第四3某硕士班同学举办毕业20周年聚会,联络人王宁说班里有同学不能参加。

班长说:“我看513宿舍的4名同学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最多有两人能参加。

”团支书说:“班长,我觉得你说得不对。

”如果团支书说得不对,则下列哪项必定为假:A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中有两人能参加B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都不能参加C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都能参加D如果秋菊、阿春能参加,那么秀秀和楠楠也能参加4在超市里有四个存物柜,打开柜子后发现,第一个柜子里写着:“所有的柜子里都装着购物袋”,第二个柜子里写着:“本柜子中有购物礼品”,第三个柜子里写着:“本柜子里没有食品”,第四个柜子写着:“有些柜子里没有购物袋”。

如果只有一个柜子里的描述是真实的,以下肯定为真的是()。

A所有的柜子里都是购物袋B所有的柜子里都没有购物袋C所有的柜子里都没有购物礼品D第三个柜子里有食品5厨房的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上写着“所有的杯子中都是蜂蜜水”;第二个杯子上写着是“本杯是淡盐水”;第三个杯子上写着是“本杯不是白糖水”;第四个杯子上写着是“有些杯子中没有蜂蜜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公务员考试专项训练-判读推理-逻辑判断练习一1.在伦敦奥运会之前,为有效地改善伦敦的空气质量,伦敦市市长兼奥委会委员鲍里斯•约翰逊宣布,大货车和小型巴士须在2012年1月前达到排放区标准。

这些车辆原本与2010年10月起就被纳入低排放区,如不符合排放标准,就需支付罚款。

这说明伦敦污染的最大原因是交通排放的污染量。

下列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判断( )A.伦敦最大的污染问题是空气污染,而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交通流量的排放B.自2000年世纪之交以来,伦敦在限制车辆排放方面未见任何创新或进展,城市空气质量也一直很差C.污染物的产生一方面来自直接排放污染,另一方面来自天气,由于我们无法控制天气,因而只能去控制排放污染量D.巨大的交通流量是造成该市两大污染源(颗粒物和二氧化氮)的主要原因。

一辆柴油车要比汽油车产生的污染多得多,而伦敦有许多车辆都以柴油为动力正确答案是D来源2014年福建秋季解析D。

题干判断是:伦敦污染的最大成因是交通排放的污染量。

依据是伦敦市市长为改善空气质量做出的减排举措。

几个选项均有支持力度,但相较而言,D项的解释最为直接具体,与交通排放的联系最为紧密,支持力度最强。

故答案选D。

某校组建篮球队,需要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等8名候选者中选出5名球员,为求得球队最佳组合,选拔需满足以下条件:(1)甲、乙、丙3人中必须选出来两人;(2)丁、戊、己3人中必须选出两人;(3)甲与丙不能都被选上;(4)如果丁被选上,则乙不能选上。

2.如果添加前提“如果庚被选上,则辛也被选上”,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和乙能被选上B.丁和戊能被选上C.乙和庚能被选上D.己和辛能被选上正确答案是D来源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D。

由(1)和(3)可知乙一定要选;由(4)丁→-乙,可知丁不选;由(2)可得出戊和己一定要选,而甲和丙里还要选一个,总共已经有4个人,那么庚和辛必定只能选一个,由“如果庚被选上,则辛也被选上”,可知只能选辛,所以一定有的是己和辛,D项当选。

3.如果添加前提“如果戊被选上,则甲不能被选上”,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和乙能被选上B.乙和丙能被选上C.D.丁和庚能被选上正确答案是B来源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B。

B解析由(1)和(3)可知乙一定要选;由(4)丁→-乙,可知丁不选;由(2)可得出戊和己一定要选,由“如果戊被选上,则甲不能被选上”,可知不选甲,由(1)甲、乙、丙3人中必须选出来两人,所以一定要选丙,因此B项当选。

4.就网友提出的“能否不到驾校培训就直接考驾驶证”这一问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回应称,我国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申请驾驶证必须经过驾校培训,但必须在道路上学习驾驶技术。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20条有关规定,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路线、时间进行。

在道路上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应当使用教练车,在教练车随车指导下进行,与教学无关的人员不得乘坐教练车。

根据以上信息,不能得出以下哪项?A.如果有教练车随车指导,则可以在公路上学习驾驶B.如果找不到教练指导,则无法在道路上学习驾驶技术C.如果只有驾校才有教练车,则申请驾驶证必须先上驾校D.如果已经申请到了驾驶证,则肯定在道路上学习过驾驶技术正确答案是A来源2015年黑龙江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卷解析A。

考驾驶证 →在道路上学习驾驶技术;在道路上学习驾驶技术→使用教练车且教练员随车指导。

A项有教练员指导推出的是在公路上学习驾驶,而题干中说的是在道路上学习驾驶,属于偷换概念,错误。

B项找不到教练指导属于否定题干逻辑表达式的后件,否后否前,为正确答案。

C项根据递推可知考驾驶证→使用教练车,根据C项论述有教练车→驾校,根据题干考驾驶证→使用教练车,进而可知考驾驶证→去驾校。

正确。

D项申请到了驾驶证对于题干逻辑表达式来说为肯定前件,肯前必肯后,可知在道路上学习驾驶技术。

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A项。

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克雷伯氏菌等细菌能引起多种疾病和感染。

同时各种抗生素往往又对它们无可奈何,这些令人色变的细菌因而被称为超级细菌。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微生物的全基因组测序技术不仅能追踪MRSA的源头,而且能追踪到其他耐药细菌的源头。

因此,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可以解决MRSA等超级细菌给人类带来的疾病困扰。

下列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超级细菌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异B.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费用比较高C.全基因组技术可为寻找抑制超级细菌的药物提供线索D.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无法杀灭超级细菌正确答案是D来源2013年浙江解析D。

D项指出全基因组测序技术无法杀灭超级细菌,也就无法解决超级细菌给人类带来的疾病困扰,通过补充反驳论据的方式削弱了题干论证,当选。

A、B两项虽有削弱作用,但力度均不如D项。

C项不是削弱,而是加强。

6.为保护凤凰山红枫林免受山顶季节性犯风的肆虐而不被刮倒,凤凰山国家风景管理局在山顶上设置了巨大的防风屏障。

这些屏障的建立虽然挡住了狂风的侵袭,但就风景的整体性而言,有两个副作用,一是近乎将红枫林圈围起来了,二是红枫林山顶在狂风季节的“风”景,也因此屏障而大为逊色;另外也使本来就不太大的山顶显得更狭小了。

上述信息最支持的一项论断是()A.通过建筑防风屏障来保护红枫林,从长远来看,其作用可能是适得其反的B.由于季风的猛烈程度不断加深,必须从红枫林周围建立起更多有效的防风屏障C.为人类留下宝贵的红枫林资源,应该是红枫林风景管理的道要目标D.防风屏障永远不被风暴破坏,也不需要昂贵的维修和更新正确答案是A来源2012年江西解析A。

题干主要观点是在山顶设置防风屏障对红枫林带来较多的副作用,即说明建筑防风屏障的作用可能适得其反,A 项正确;B、C、D三项都与题干内容无关,不能推出。

故选A项。

7.若“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可能都具有额叶皮质”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不必然的B.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必然的C.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D.并非所有灵长类动物大脑都具有额叶皮质,这是可能的正确答案是A来源2011年北京解析A。

根据模态逻辑知识可知,“不必然”等价于“可能不”以及双重否定等于肯定,题干中说所有的灵长类动物可能都具有额叶皮质,等价于不是所有的灵长类动物可能不都具有额叶皮质,即不是所有的灵长类动物不必然都具有额叶皮质。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某单位工会成立职工业余兴趣活动小组,分台球、乒乓球、羽毛球、登山四个小组。

已知该单位的甲、乙、丙、丁、戊、己、庚等7人每人各参加其中的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最少有其中的两人参加,最多有其中的5人参加。

另外,还知道:(1)丁与戊的参加情况完全相同(2)己与庚的参加情况完全相同(3)如果甲参加台球组,则丁也会参加台球组(4)只有乙和丙参加乒乓球组8.如果登山组只有己和庚参加,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甲参加台球组,羽毛球组B.乙参加台球组,羽毛球组C.己参加台球组,登山组D.庚参加羽毛球组,登山组正确答案是A来源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A。

因为兵乓组里面只有乙、丙,登山组只有己、庚,所以其他人只能去剩下的台球组和羽毛球组,因为一个人最多在两个组,所以可以排除B、C、D三项,A项当选。

9.如果乙与丁都没有参加台球组,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己参加台球组、则丙参加登山组B.如果庚参加台球组,则戊参加台球组C.如果甲参加羽毛球组,则庚参加登山组D.如果乙参加羽毛球组,则己参加登山组正确答案是D来源2016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析D。

已知,乒乓球组只有乙、丙,因为台球不能有乙、丁,所以丁肯定在羽毛球和登山组,又丁与戊在一组,丁不在台球,所以甲也不在台球,所以甲、丁、戊都在羽毛球和登山组。

一组最多五人,己和庚情况相同,所以必定会在台球组,A项中丙可以去羽毛球或登山组,B项中戊必须要去羽毛球或登山组,C项中庚有可能参加羽毛球和登山组,只有D正确。

10.经过全力检测和排查,疾控中心的专家确定如下事实:(1)如果蒋某和张某都感染了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则李某没有被感染;(2)李某感染了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而且王某的陈述正确;(3)只有王某的陈述不正确,张某才没有感染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

由上述事实可以推出( )A.蒋某没有感染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张某感染了B.蒋某和李某都感染了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C.李某和王某都感染了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D.蒋某感染了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张某没有感染正确答案是A来源2016年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试卷解析A。

翻译推理。

(1)蒋某感染且张某感染→李某没感染;(2)李某感染且王某陈述正确;(3)张某没感染→王某陈述不正确。

由(2)可知李某感染,由(1)可以推出蒋某没感染或者张某没感染,由(2)可知王某陈述正确,由(3)可以推出张某感染了,可以推出蒋某没感染。

11.李明的所有网友都不是软件工程师;通过李明而认识大楚公司董事的都是软件工程师;李明的一个网友通过李明认识了王刚。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 )A.王刚不是软件工程师B.王刚不是大楚公司的董事C.王刚是软件工程师D.王刚是大楚公司的董事正确答案是B来源2011年江苏B类解析B。

软件工程师通过李明认识大楚公司的董事,网友不是软件工程师,网友通过李明认识的人不是大楚公司的董事。

根据给定资料,回答问题。

某医院的外科病区有甲、乙、丙、丁、戊等5位护士,她们负责病区1、2、3、4、5、6、7号等7间病房的日常护理工作,每间病房只由一位护士来护理,每位护士至少护理一间病房。

在多年的护理过程中,她们已经形成特定的护理习惯和经验。

已知: (1)甲护理1、2号两间病房,不护理其他病房; (2)乙和丙都不护理6号病房; (3)如果丁护理6号病房,则乙护理3号病房; (4)如果丙护理4号病房,则乙护理6号病房; (5)戊只护理7号病房。

12.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乙护理3号病房B.丙护理4号病房C.丁护理5号病房D.乙护理4号病房正确答案是A来源2014江苏A解析A。

列出条件(1)1,2号房间只有甲;(2)6号房间乙和丙都不去;(3)丁6→ 乙 3(4)丙4 → 乙 6(5) 戊7根据条件(2)得到:乙不去6,且丙也不去6;再根据(1)(5),6号房间只能是丁去,那么,乙去3号房间;因此选A。

13.微问政:指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微博与网民互动,讨论社会公共话题,征询意见。

下列属于微问政的是()A.某市国土房管局在官方微博上推出系列活动,邀请市民就所关心的问题参与讨论B.某企业建立了网络互动平台,对员工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受到员工的热捧C.某市工商局在社区设立一名指导员,负责开展消费维权知识讲座,帮助解决纠纷D.某大学广播站面向全体师生开通微信群,社会焦点问题成了大家的热门话题正确答案是A来源2014江苏A解析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