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简介
背光模组结构及材料简介通用课件

导光板采用光学级PMMA或PC 材料,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具有 高透光率和均匀的光线扩散能力
。
导光板的结构设计对背光模组的 出光质量和效率有很大影响。
反射板结构
反射板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将散射和折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从而 提高出光效果。
反射板一般采用白色PET或PC材料,表面涂有反射涂层,具有高反射率和良好的耐 候性。
详细描述
散射板的主要材料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PC(聚碳酸酯),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和散射性能。此外,这些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能够保证散射板的稳定性和耐用 性。
增亮膜材料
总结词
增亮膜能够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和 视角范围,从而提高显示器的整体性能 。
VS
详细描述
增亮膜的主要材料是光学级聚酯薄膜,经 过特殊处理后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折射率 。此外,增亮膜材料还能够有效地减小光 线的衰减和散射,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的亮 度和视角范围。
重量
背光模组的重量决定了显示器的便携性和稳定性。轻量的背光模组能够减轻携带负担,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显示器 的抗震性能。
05
背光模组的制造工艺
导光板的制造工艺
导光板是背光模组的核心元件,其制造工艺通常采用精密注 塑成型技术,将光学级塑料射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和压力成 型,再经过冷却和脱模,得到具有微结构的导光板。
04
背光模组的性能特点
亮度与对比度
亮度
背光模组的亮度决定了显示器在 明亮环境下的可视性。高亮度能 够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但同时 也会增加能耗。
对比度
对比度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和细 节表现,高对比度能够提供更丰 富的色彩和更深的黑色表现。
液晶背光模组结构介绍

液晶背光模组结构介绍一、背光源结构液晶背光模组的背光源通常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者LED灯管。
冷阴极荧光灯由玻璃管、电极、荧光粉和汞蒸汽组成,其内部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透过玻璃管产生可见光。
LED灯管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LED)组成,通过电流驱动LED发光,发出光线。
LED灯管比CCFL更节能、寿命更长,并且能够更准确地控制亮度。
二、光导板结构光导板通常由透明塑料或玻璃制成,其内部有特殊的纹理或反射层,用于引导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使光线均匀地照射到液晶面板上。
光导板还可以增强光线的亮度和均匀性,提高整个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三、扩散片结构扩散片位于光导板和液晶面板之间,扩散片的主要作用是将从光导板射出的光线分散,使其能够在整个液晶面板上均匀地照射。
扩散片通常由光学级塑料或玻璃制成,可以通过厚度、反射层和纳米级微结构等设计,调节和控制光线散射的效果。
四、液晶面板结构液晶面板是液晶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其内部由液晶材料、导电层和滤光器等组成。
液晶材料位于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之间,玻璃基板上覆盖着导电层和滤光器。
液晶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得其能够根据电压的变化改变光线的透射性质。
导电层用来施加电场,控制液晶的取向,从而控制光线的透过和阻挡。
滤光器用来调节透射光的颜色,使得显示器能够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五、背光模组电路液晶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电路,用于控制和调节背光源的亮度。
背光模组电路通常由控制芯片、电源模块和驱动电路组成,能够根据输入的信号调整背光源的亮度。
背光模组电路还可以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调节背光的亮度和灰度,从而提高显示器的显示质量。
总结:液晶背光模组的结构包括背光源、光导板、扩散片、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电路。
背光源提供背光照明,光导板用于引导和提高背光的亮度和均匀性,扩散片用于散射光线,使其均匀地照射到液晶面板上,液晶面板通过控制液晶的透光性和颜色,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显示。
背光模组电路用于控制和调节背光源的亮度,提高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背光模组

背光模组背光模组是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屏的关键组件,它为显示屏提供了背光照明,使得图像能够在暗环境下清晰可见。
背光模组在广泛的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电视、计算机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背光模组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不断推动着显示技术的革新与提升。
背光模组的原理是利用光源照射到液晶屏后面,通过液晶屏的控制,调节光的透过程度,从而实现显示效果。
它通常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LED)组成,被均匀地分布在显示屏背面,以提供均匀的照明。
背光模组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光线的分布均匀性、显示屏的大小与厚度、功耗以及可靠性等因素。
背光模组有多种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直下式背光模组和边缘式背光模组。
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LED放置在液晶屏的后面,并通过反射板将光线反射到前面的液晶屏上。
这种模组可以提供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适用于大尺寸显示屏。
边缘式背光模组则是将LED安装在显示屏的边缘,通过导光板将光线导向全屏。
这种模组适用于较薄的显示屏,如手机和平板电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背光模组的性能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LED背光模组取代了传统的冷阴极荧光灯(CCFL)背光模组,成为主流。
LED背光模组具有高效节能、长寿命、亮度均匀等优点,成为显示屏行业的首选。
此外,LED背光模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亮度和颜色,实现更好的图像品质。
背光模组的发展也带动了显示屏技术的进步。
随着液晶屏技术的不断创新,显示屏的分辨率、色彩表现力和视角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同时,背光模组的照明效果也得到了改善,使得显示屏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呈现出更加鲜艳、清晰的图像。
除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外,背光模组还在其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医疗设备中,高清的显示屏可以提供医生和患者更准确的图像信息,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在工业控制领域,背光模组可以用于操作面板和仪表盘的显示。
在交通运输领域,背光模组可以用于车载显示屏,提供导航、娱乐和安全警示等功能。
背光模组及其生产过程

背光模组及其生产过程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是一种用于显示器、电视屏幕及其他光电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它提供了背光源,使得屏幕可以在暗环境下显示清晰的图像和文字。
背光模组的生产过程包含多个步骤,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原材料准备:背光模组的制作需要一些重要的原材料,包括透明导光板、发光二极管(LED)、胶水、导线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提前准备好。
2.导光板制作:导光板是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可以将LED的光线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屏幕上。
在制作导光板时,首先将亚克力板或玻璃板切割成指定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在其表面进行乳白处理,以增强光的散射效果。
3.LED安装:LED是产生光线的关键元件,它们被安装在导光板的边缘,并通过电导线与电源相连。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每个LED的位置和角度都是准确的,以确保均匀的光线分布。
4.胶水固定:为了确保LED和导光板的稳定性,需要使用胶水将它们固定在一起。
在固定之前,要做好对胶水的选择工作,以确保其与导光板和LED的材料相兼容。
5.驱动板安装:背光模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驱动板,它负责为LED提供电能和控制信号。
在制作过程中,驱动板需要安装在导光板的一侧,并与LED连接。
6.光学片安装:光学片用于调整光线的方向和亮度,以提高屏幕的显示效果。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光学片与导光板和LED之间没有空隙,以免影响光的传输。
7.调试和测试:在完成组装后,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其工作正常且符合预期效果。
这包括检查LED的亮度和均匀性,驱动板的电能输出和信号稳定性等。
8.包装和质检:通过质检后,背光模组将被包装起来,并做好相关标识。
在包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模组的灵敏部件,以防损坏。
以上是背光模组的主要生产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厂家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背光模组的制作过程基本类似。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背光模组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供更高质量和更高亮度的显示效果。
Back Light背光模组结构介绍

QDS Project
色度
(1)Luminous flux 光通量(與亮度對應) (2)Dominant wave length 主波長(與色彩對 應) (3)Purity 純度(與飽和度對應) (2)+(3)=chromaticity (色度)
QDS Project
色度圖 (chromaticity diagram)
QDS Project 直下式結構(42吋TV)
QDS Project
直下式BLU優點
• 1.高輝度化的策劃 因CFL支數的增加、較容易策劃出高輝度化。
• 2.輕量化的策劃 依体積的比例、因未使用導光板之故、與側面 LIGHT方式比約輕了50% 。
• 3.高視野角的策劃 因菱鏡片類未使用的關係、輝度能作高視野角。
5.低耗电 6.低温操作 7.轻薄短小 8.安全且寿命长
QDS Project
背光源的应用
➢Monitor / TV ─ 高辉度、广视角、大型化。 ➢Notebook PC ─ 高效率/省电化、轻薄化。 ➢卫星导航/车载、船载装置 ─ 高辉度、坚固性、
耐候性。 ➢掌上型装置(PDA、Digital Camera、Video
QDS Project
CIE XYZ 表色系統
• CIE: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 國際照明委員會
• 1931 年標準:用XYZ三標準色刺激值(色量)來定義 所有可見色,並使所有混色係數為正值。
X = 2.7689 R + 1.7517 G + 1.1302 B Y = 1.0000 R + 4.5907 G + 0.0601 B Z = 0.0000 R + 0.0565 G + 5.5943 B
背光模组简介41331

13-0840013,13-0840016
台光:
13-0650033
蓝普斯:
帝光主要灯管供应商 劲森:
湖北宜昌
技术处机构工程
26
高低压导线
整个B/L模组中高压导线比较短,呈红色 低压导线比较长,呈白色
高压导线耐压值一般为3KV AC 低压导线耐压值一般为300V AC
低压导线符合UL3443标准 低压导线符合UL3633标准
材料的燃烧级。半导体行业适用的级别为"V"系列纵向燃烧测试,要求 材料可在指定时间内自动灭火。
耐燃性的标准有: (UL-94 HB) (UL-94 V0,V1,V2) (UL-94 5VA,5VB) (UL-94 VTM-0,1,2) (UL-94 HBF,HF-1,2)
技术处机构工程
28
领导
◆LED发光原理及特点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固体发光器件。它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
2:LED背面光源的使用寿命比EL长(超过5000小时),且使用直流电压,通常应用于小型的
单色显示器,比如锋窝电话、遥控器、微波炉、立体声音频设备等。但是,其亮度也不足以 为大型透射式显示器提供背面光源。
3:电致发光(EL)背光源体薄量轻,提供的光线均匀一致。它的功耗很低,要求的工作电压 为80~100V AC,提供工作电压的逆变器可把5/12/24V DC的输入变换为交流输出。
技术处机构工程
22
直管 L型 U型管 O型(环型 ) M管 N型 蝶型管
灯管类型
技术处机构工程
23
灯管实物
技术处机构工程
24
CCFL制造流程
背光模组简介

背光模組簡介壹、前言背光模組(Back light module)為液晶顯示器面板(LCD panel)的關鍵零組件之一,由於液晶本身不發光,背光模組之功能即在於供應充足的亮度與分佈均勻的光源,使其能正常顯示影像。
LCD面板現已廣泛應用於監視器、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及投影機等具成長潛力之電子產品,因此帶動背光模組及其相關零組件的需求持續成長,在面板低價化的刺激下,又以筆記型電腦及LCD監視器等大尺寸用面板需求最大,為背光模組需求成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全球大型LCD背光模組產值將較2002年成長23%,達26.19億美元,且逐年增加,到2006年產值將達到37.26億美元。
在國內LCD面板廠商積極擴產下,國內內需市場持續擴大,由於國內廠商生產的背光模組已與國際大廠的製造水準相當,加上在量產規模及就地供應上之優勢,國內背光模組自給率將可再往上提升。
貳、背光模組簡介 :一、背光模組為LCD 面板第二大關鍵零組件LCD面板主要係由彩色濾光片、背光模組、驅動I C、補償膜及偏光板、玻璃基板、I T O膜、配向膜、控制電路等零組件所組成,由於液晶面板本身不具發光特性,必須藉助背光模組來達到顯示的功能,LCD面板製造商在產生玻璃面板之後,須先結合彩色濾光片,兩者封合後灌入液晶,再與背光模組、驅動I C、控制電路板等組件,組合成LCD模組出售給下游的筆記型電腦或LCD監視器製造商。
由於背光模組為僅次於彩色濾光片之LCD面板第二大關鍵零組件, 為因應國內面板廠商對關鍵零組件的大量需求及尋求降低成本要求下,如瑞儀、中強、輔祥、科穚等廠商紛紛投入, 致在LCD上、下游產業之中, 背光模組現已成為本土化速度最快的一項零組件。
二、背光模組亦即顯示器光源提供者背光模組其主要由光源(包括冷陰極螢光管(CCFL))、熱陰極螢光管、發光二極體(LED)等)、燈罩、反射板(Reflector)、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擴散片(Diffusion sheet 1-2片)、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1-2片)及外框等組件組裝而成,其中光學膜片與導光板為最主要之技術和成本所在。
5TFT-LCD背光模组分析

5TFT-LCD背光模组分析TFT-LCD(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背光模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
本文将分析TFT-LCD背光模组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TFT-LCD背光模组是一种利用薄膜晶体管和液晶技术制作的显示器。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场来控制液晶材料的光学特性,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TFT-LCD背光模组由多个层次组成,包括液晶层、薄膜晶体管(TFT)层、色彩滤光层、透镜层等。
其中,液晶层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控制信号来改变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从而改变通过液晶层的光的透过程度。
TFT-LCD背光模组有几个特点使其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画面质量,可以显示出细节丰富的图像。
其次,它具有较高的亮度和对比度,可以在各种环境下清晰可见。
此外,由于TFT-LCD背光模组采用蛋白质物质作为电场变化感受器,使其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另外,TFT-LCD背光模组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适用于高动态场景的显示。
TFT-LCD背光模组在电子产品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中被广泛采用。
其次,它也被用于电视机、显示器、汽车导航系统等消费电子产品中。
此外,TFT-LCD背光模组还被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系统、航空航天领域等。
然而,TFT-LCD背光模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它的生产过程相对复杂,需要高精度的制造技术和设备。
其次,TFT-LCD背光模组对观看角度的要求较高,当在较大角度下观看时,图像会出现颜色失真和对比度降低的问题。
此外,由于TFT-LCD背光模组需要背光源才能显示,因此存在一定的能耗和发热问题。
综上所述,TFT-LCD背光模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的显示技术。
它具有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低功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消费电子产品、医疗设备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的液晶显示器通常都是通过加法混色法来实现彩色,就是通过空间上有序排列的红(R)、绿 (G)、蓝(B)三色滤光片(彩膜)实现彩色。 缺点:(1)彩膜的最大透过率为33%,损失的能量一方面增加总的能量消耗,另一方面损失的能量 变为热能,增加了系统的散热要求; (2)采用这种方式色域较小; (3)依靠三滤色片空间上相当于三个像元,占据更多的空间,影响空间分辨率的提高; (4)彩膜价格昂贵; (5)彩膜贴附工艺要求高,很容易导致良品率下降。
LED背光源——场序技术的大尺寸液晶显示器。LED背光源的采用使显示亮度、色域、色彩品质等 都有较大的提高;与场序技术结合将具有能耗大幅减少、空间分辨率大幅提高的特点。LED背光 源即以RGB三色LED形成背光源系统,场序技术即将一帧(frame)彩色图像依次分解为R、G、B 三色的三基色子场(field),通过按时间次序高速依次切换RGB 子场,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特性, 来获得彩色显示。
Protection sheet (保护板) 上 Prism sheet (上棱镜片) 下 Prism sheet (下棱镜片)
LGP(导光板)
Diffuser sheet (扩散板)
Dot Pattern
CCFL(灯)
Lamp reflector (灯反射板)
Back cover (后金属盖)
Reflector sheet (反射板)
Page 8
Backlight的发光原理
E L发光原理
EL : 即电致发光,是靠荧光粉在交变电场激发下的本征发光而发光的冷光源。 其发光原理是发光材料中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碰撞发光中心,出现电离并发生能级 跃迁而导致发光。场致发光片是将发光粉(荧光粉)置于两个平板电极之间而构成 的,当交流电压加在两个电极上时,电场使得发光片急速地充放电,从而在每一个 充放电循环中发光。 优点: 薄,可以做到0.2~0.6mm的厚度。 缺点: 亮度低,寿命短(一般为3000~5000小时),需逆变驱动,还会受电路的干扰 而出现闪烁、噪声等不良。
价格 散热
发光效率 响应时间
低 好
好 响应速度1s-2s
高(前者的3~5倍) 差(需加散热设备)
一般(前者的1/2,约30~35lm/w) ns级
色彩饱和度是以显示器三原色色彩范围为分子,NTSC(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所规定的三原色色彩 范围为分母,求百分比。 由于液晶每个象素由红、绿、蓝(RGB)子象素组成,背光通过液晶分子后 依靠RGB象素组合成任意颜色光。如果RGB三原色越鲜艳,那么显示器可以表示的颜色范围就越广。如 果显示器三原色不鲜艳,那这台显示器所能显示的颜色范围就比较窄,因为其无法显示比三原色更鲜艳 的颜色。提高色彩饱和度的方法是提高背光亮度和背光模块的透光度。
按组成元素分类
Page 6
Backlight的发光原理
1 蓝色LED+黄色荧光粉发射拟白光
黄色荧光粉 2 紫外、近紫外LED+RGB荧光粉组和而成白光 RGB荧光粉
蓝色LED
近紫外LED
优点: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 缺点:红光成分少,还原性差约65%左右
优点:色彩还原性好 缺点:紫外线使封装树脂和荧光粉加速老化
Page 13
Backlight的结构
(2)灯反射罩— 将灯管的灯光反射到导光板中,以提高灯光的使用率。 注意项目:变形, 错位等。漏光就是因为灯罩变形造成的。
Page 14
Backlight的结构
(3) LGP(导光板) — 接收lamp发出的光,将线光源转化为面。为了得到均匀的面光源,在上面 印刷DOT PATTRN,网格分布为中间密集,四周稀疏。光射到DOT PATTRN上会通过慢反射进入LGP。 注意项目:弯曲、变形、DOTPATTRN印刷质量、表面划痕、异物等.
Page 12
背光光源必须使用反射膜、扩散膜等等的光学薄膜,来达到光源平均投射的目的,但是往往光 耗损的现象就会因此而产生,根据研究,从传统背光光源所发射出来的光是100%的话,经过反射膜、 扩散膜等等的光学薄膜之后,只会有约60%的光通过背光模块进入到偏光膜,最后经过LC、Surface 出来只剩下4%的光。
▷ More Cheap (更便宜)
Page 3
Backlight的定义与分类
Backlight 分类 冷阴极管荧光灯(CCFL) ★ 按光源类型 发光二极管(LED) 电致发光(EL)
直下式背光源(底背光式) ★ 按光源分布位置 侧灯式背光源
Page 4
Backlight的发光原理
CCFL发光原理
优点: (1)不需要彩膜,节省成本,以15 英寸TFT-LCD 为例,彩膜占材料成本22%(包括一片玻璃基片); (2)高亮度,使用彩膜时,70%以上的背光强度被彩膜吸收; (3)高分辨率, 由于不需像普通液晶面板那样将1 个像素分割成3 个子像素,因此易于提高分辨率; (4)色彩表现性能更高,由于能直接看见色彩更丰富的LED 发光的光线,所以色彩表现性能更高。
可见光LED (450~680nm)
二元化合物LED (如GaAs、GaSb、GaN)
三元化合物LED (如AlxGa1-xAs 、AlxGa1-xP)
不可见光LED (850~1550nm) 四元化合物LED (如AlInGaP、InAlGaAs、 AlxGa1-xAsyP1-y)
按发光波长分类
LED的分类
Page 9
Backlight的结构
Back light结构组成:灯管(Lamp)、导光板( Light Guide Pipe )、 反射片( Reflector )、扩散片( Diffuser Sheet )、 棱镜片( Prism Sheet )、塑料边框(Mode frame)、 金属背板(back cover)、其它部件(cable线、connector)
CCFL的构造
水银 荧光剂
CCFL的原理
加高压高频 电场(放出电子)
电子和 惰性气体冲撞
紫外线
2次电子和 水银蒸汽冲撞
可视光线
惰性气体
电子
放出紫外线
电极(Ni, W)
Glass
放出可视光线
与荧光剂冲撞
Page 5
Backlight的发光原理
LED 发光原理
LED(Lighting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它是利用固 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 发射,直接发出红、黄、蓝、绿、青、橙、紫、白色的光。 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 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 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PN结 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
Page 2
Backlight的定义与分类
▶ Brightness (亮度) ▶ Uniformity (均一性) ▶ 信赖性(寿命, 振动, 冲击,高温高湿等等) ■ 要求的规格 ▶ 画面品质 (MURA, 漏光, 白/黑点等等) ▷ More Light (更轻) ▷ More Slim (更薄)
Page 7
Backlight的发光原理
3 RGB三色LED一体化封装的白色LED R-LED G- LED B- LED 4 单个RGB三色LED经混色产生白光 R-LED G- LED B- LED
优点:不需外部混光,B/L结构紧凑 缺点:受电流与散热影响大,与好性 能芯片封装存在问题
优点:单独散热设计,高输出光效 缺点:需要借助专门混光设计
Page 10
Backlight的结构
(1)光源——Backlight的根本发光器件
CCFL:优点: 极佳的白光源、低成本、高效率、长寿命、稳定性好、操作方便 等. 缺点: 功耗较大,需逆变电路驱动,而且工作温度较窄.
LED:
优点: 耗电量低、色彩饱和度高、LED驱动较快、寿命長、短小轻薄、环保等. 缺点: 成本较高、散热能力较差,发光效率较低.
Page 21
Back light
Content
Back light 定义与分类 Back light 的发光原理 Back light 的结构 Back light 的发展趋势
Page 1
Backlight的定义与分类
Backlight 定义
Back light — 背光源,是一个向Panel提供适合的(要求规格)光的组件.
Page 19
Backlight的发展趋势
1. 尺寸多元化及轻便化 2. 射出成型形导光板成为主流
背光源模组中最核心技术为导光板的光学技术,目前主要有印刷形和射出成型形二种形式, 其它如射出成型加印刷,激光打点,腐蚀等占很少比例,不适合批量生产原则。印刷形因为其成 本低在过去较长时间内成为主流技术,但合格品不高一直是其主要缺点,而目前LCD产品要求 更精密的导光板结构,射出成型形导光板必然成为背光源发展主流 ,相应的模具技术难题有待解决.
直下式
Hale Waihona Puke 红绿蓝三元色的灯光(RGB-LED) 组成阵列构成“白色光源”。
侧灯式
白色LED光源
Page 11
Backlight的结构
CCFL Backlight与LED Backlight比较
Item 色彩饱和度(NTSC) 工作寿命 CCFL Back Light 72% 2~5万h 辐射 环保性能 含汞 不可回收 驱动 环境适应性 高压 低温启动差 LED Back Light 〉105% 10万h 无 不含重金属 可回收 常规直流 全天候
3. 产品的高亮度化
LCD一直对背光源的发光亮度要求很高,但高亮度也使得LCD耗电量居高不下,背光源 作为LCD模组中最费电的配件,已不适应可携式资讯产品的要求,因此在不增加耗电的情况下提高 背光源亮度进而增加LCD亮度也是主要发展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