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化反应
磺化反应的特点

磺化反应的特点
一、磺化反应的特点
磺化反应(sulfonation)是指化合物与一种组成的硫酸酯或硫酸根发生反应,生成某种硫酸酯颗粒或硫酸酯竞争反应产物的反应过程,磺化反应是合成有机硫酸酯的重要方法之一。
1.弹性催化反应
弹性催化反应(elastic catalytic reaction)是指在磺化反应,当酸性条件下,硫酸酯反应对产物的消长和酯类化合物的改性,能达到同一水平的活性,无论是改性还是交联,以及稳定性和体系性都很强。
2.可控性高
磺化反应的反应温度可以控制在适当的程度,而且可以控制反应时间,在某种条件下,得到的产物的反应性和稳定性都很好,是一种可靠的合成反应方法。
3.经济性强
磺化反应的原料相对比较简单,容易获得,而且原料的价格较低,可以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是一种有效的经济合成方法。
4.安全性高
由于磺化反应物质种类较少,反应过程中毒性更低,且现场操作及产品检验也比较安全,是一种与安全性较高的反应。
- 1 -。
药物合成反应 第十章 磺化反应

H2SO4 65 70 ,3h
CH3
CH3
CH3 SO3H CH3 (1)
CH3
使用发烟硫酸作磺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 快且稳定,温度较低,同时具有工艺简单、设 备投资低、易操作等优点;但缺点是其对有机 物作用剧烈,常伴有氧化、成砜的副产品,磺 化时,仍有水产生,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的 水使硫酸浓度下降,当达到95%时,反应停止 ,产生大量的废酸。 发烟硫酸适用于反应活性较低的芳香化合 物磺化和多磺酸物的制备。例如利尿药依他尼 酸中间体2,3,4,-三氯苯磺酸钠(2)的制备就是 采用发烟硫酸作磺化剂。
O
CH2OCONH N O (5)
CH2OCONH2 SO3Na
用三氧化硫磺化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气体三氧化硫法磺化 用十二烷基苯 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就是用此法。
C12H25
SO3
C12H25
NaOH
C12H25
SO3H
SO3Na
2.液体三氧化硫法磺化 主要用于不活 泼液态芳烃的磺化,生成的磺酸在反应 温度下必须是液态的,而且粘度不大。 如由硝基苯制备间-硝基苯磺酸可用此法 。
OH
H2SO4 30
OH
+
OH SO3H
SO3H
NO2
H2SO4.SO3 140
NO2 SO3H
在进行多磺化时,由于为强吸电子基,因而, 欲再引入一个,则需在更为强烈的反应条件下 进行。如萘的多磺化:
H2SO4 160 H2SO4 60 170
SO3H HO3S SO3H
+
SO3H
H2SO4.SO3 80
O
CH3 (16)
OH
CH3 HO H3C
磺化反应知识点总结

磺化反应知识点总结一、磺化反应的机理磺化反应的机理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磺酸酯或磺酰氯的亲核取代、醇解和亲核加成。
1. 磺酸酯或磺酰氯的亲核取代磺化反应通常以磺酸酯或磺酰氯作为试剂,它们在反应中起到亲核取代的作用。
当磺酸酯或磺酰氯与化合物中的氢原子发生交换时,产生磺化产物。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R-OH + R'-OSO2Cl → R-OSO2R' + HCl其中,R和R'分别是有机基团,可以是烷基、芳基等。
2. 醇解醇解是磺化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是指磺酸酯或磺酰氯与醇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磺酸盐。
具体的化学方程式如下:R-OSO2R' + H2O → R-OH + R'-OSO3H3. 亲核加成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磺酸酯或磺酰氯也可以与烯烃或炔烃等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磺酸酯或磺酰氯。
这个过程可以用下面的化学方程式表示:R-OSO2R' + R"CH=CH2 → R'-OSO2R"CH-CH2SO2R'以上就是磺化反应的机理,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磺化反应引起了有机物中的氢原子的取代,生成了磺化产物。
二、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磺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试剂的种类、反应条件、溶剂等。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各种影响因素:1. 试剂的种类磺酸酯和磺酰氯是磺化反应中最常用的试剂,它们在反应中起到亲核取代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试剂对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具有不同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磺酸酯的活性要比磺酰氯高,因此磺酸酯在磺化反应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2.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包括温度、pH值、反应物浓度等,这些条件对磺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温度和碱性条件有利于加速磺化反应的进行,提高产物的产率。
3. 溶剂溶剂在磺化反应中起到溶解反应物和促进反应的作用,不同溶剂对反应速率和选择性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磺化反应的特点

磺化反应的特点
一、磺化反应的基本特点
1、磺化反应是指使用磺酸及其活性离子的反应,磺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由于磺化反应的副产物烃氧化物的氧化性比较强,因此,磺化反应有较好的稳定性,因此,磺化反应可以实现芳香烃的氧化和环的夹裂,成为现代有机合成的基础。
2、磺化反应可以大大提高有机反应的选择性,当磺化反应中存在多个羟基或其他受体时,磺化反应可以使一种受体大大增加,而另一种受体可以受到屏蔽,从而达到选择性的控制。
3、磺化反应不仅可以增加有机物的氧化性,而且可以使反应发生在更低温度的条件下,从而加快反应速度。
4、磺化反应可以用于合成有机物,磺化反应可以将两种或多种有机物进行反应,形成复杂的有机物,这种反应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反应,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从而节省能源和原料。
二、常用的磺化试剂
1、硫酸钠:硫酸钠是常用的磺化试剂,它可以用于合成多种有机物,如芳香烃、醇和醛、酯和酮等。
2、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可以用于烃类的磺化反应,也可以用于烷基醇的磺化反应,这种反应常常能获得较高的收率。
3、偏磷酸:偏磷酸也可以用作磺化试剂,它可以用于烃类的磺化反应,可以转化为正辛烯的磺化反应,也可以用于三元的磺化反应,从而获得醇和醛的磺化产物。
4、硫酸锌:硫酸锌是一种常用的磺化试剂,它可以用于烯烃和醛的磺化反应,可以很好地进行反应并获得较高的收率。
磺化反应

磺化反应的定义
2
磺化反应的目的
3
磺化试剂
4
磺化工艺方法
磺化反应概述
1.磺化反应定义
在有机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磺酸基(—SO3H)的反应叫做 磺化反应。
2.磺化反应的目的
目的之一:赋予有机物酸性、水溶性、表面活性及对纤维的亲和力等。
H2O
磺化铜酞菁(水溶性染料)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酸性染料对蛋白质纤维上染
ArH + ClSO3H
摩尔比 1
≈1
ArH + ClSO3H
摩尔比 1
4~5
ArSO3H
ArSO2Cl RNH2
ArSO2NHR
小结
磺酸基不仅可以赋予产品酸性、水溶性和表面 活性,还可以转化为其它重要的基团或促进某 些反应的进行。过量硫酸磺化法和三氧化硫磺 化法是最重要的磺化工艺方法。
过过量量硫硫酸酸磺磺化化法 共沸去水磺化法 芳伯胺烘焙磺化法 三氧化硫磺化法
氯磺酸磺化法 亚硫酸盐法
磺氧化法 磺氯化法
芳环上取代磺化方法比较
磺化方法
磺化剂
过量硫酸磺化法
浓硫酸 发烟硫酸
三氧化硫磺化法
共沸去水磺化法 (向硫酸中通入过热
芳烃蒸汽)
SO3 浓硫酸
适用范围
特点
广
硫酸用量大,有废酸生成
较少
不生成水,无废酸产生
Ar -NH2 + H2SO4 成盐 Ar—NH2 • H2SO4
脱水,-H2O 分子内重排
➢ 高温反应 ➢ 主要得到对位产物 ➢ 带有-OH、-OCH3、-NO2和多卤基化合物不宜采用
芳伯胺的烘焙磺化法
操作方式
炉式烘焙磺化法
磺化反应的特点

磺化反应的特点磺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在药物、染料、橡胶、塑料等化工领域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磺化反应的概念、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概念和分类磺化反应是将有机物中的活泼亲核试剂和亚硫酸或其衍生物进行反应,生成含有磺基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
磺化反应可分为直接磺化和间接磺化两种。
间接磺化又分为偶联磺化和氧化磺化。
偶联磺化是指使用碱性条件下的偶联试剂反应,将两个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偶联生成磺化产物。
氧化磺化则是使用氧化剂将有机化合物氧化成相应的酸,然后与亚硫酸或其衍生物反应生成磺化产物。
二、反应机理磺化反应的机理非常复杂,与反应条件、试剂选择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直接磺化的机理。
对于亚硫酸盐的磺化反应,其机理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有机物中的活泼亲核试剂把亚硫酸盐中的硫酸酯基取代,生成新的硫酸酯,并过渡态消失;生成的新硫酸酯参与亚硫酸盐酯化反应,生成磺化产物和硫酸酯。
总的反应方程式为:(1)ROH+HSO3R'→ROSOR'+H2O三、反应条件溶剂:磺化反应使用的溶剂从极性溶剂到非极性溶剂不一,一般根据反应物和试剂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溶剂。
如催化剂催化的磺化反应,通常使用极性溶剂如N,N-二甲基甲酰胺(DMF),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
而直接间接氧化磺化反应需要使用的溶剂则较多,如乙腈、丙酮、二氯甲烷、甲醇等。
反应时间:磺化反应的反应时间与温度、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条件等因素有关。
反应时间一般在几小时到一天左右。
四、应用由于磺化反应的反应条件较为宽松,且反应的产物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磺化反应在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染料和颜料合成中,一些有机染料和颜料通过磺化反应可以改善其溶解性、抗光、耐污染等物理化学性质。
在医药领域,一些药物和激素也可以通过磺化反应进行改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等方面的性能。
在橡胶和塑料工业中,磺化反应可以增加其抗氧化、抗切断、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性能,使其更有耐久性。
磺化反应

1. 稀释盐析法 某些芳磺酸在50-80%硫酸中溶解度很小, 磺化结束后,往磺化液中加入水,稀释到适 当浓度,磺酸即析出。
2. 直接盐析法
将磺化产物加至食盐溶液中,使磺酸成盐析出
SO3H + NaCl SO3Na
+ HCl
HCl对设备有一定腐蚀
3. 中和盐析法
为了减少母液对设备的腐蚀性,常采 用中和盐析法
RCH=CH2 + -H O HO S OH O RCH=CH2 SO3H R CH O CH2 SO2 R- CH-CH2 SO3H
3. 烷烃的磺化 烷烃的磺化较困难,是自由基机理,用强 磺化剂,一般是叔碳或仲碳上的磺化
RH + SO2 + Cl2
RSO2Cl + HCl
Cl2 光照
2 Cl + RH RSO2 +Cl2
第三节 磺化剂和主要磺化法
工业上常用的磺化剂有硫酸、发烟硫酸、三氧 化硫、氯磺酸和亚硫酸盐等。各种磺化剂具有 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活性较高磺 化剂有:三氧化硫、发烟硫酸(20%、30-65 %、氯磺酸;活性较低是浓硫酸、亚硫酸钠、 亚硫酸氢钠;根据磺化剂的不同可区分为以下 主要磺化法 3-1 硫酸磺化法
1-1磺化反应的目的和意义 1.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1) 化合物中引入磺酸基后,可具有 乳化、润湿、发泡等多种表面活性, 所以广泛地用于表面活性剂。 例 如 十二烷基磺酸钠,C12H25SO3Na
ROH + SO3
ROSO3H
NaOH
ROSO3Na
2.磺化可赋予有机化合物水溶性和酸性。 (1) 在工业上常用以改进染料、指示剂等的溶解 度和提高酸性。 例如:中间体间二氨基苯磺酸,淡黄色单斜结 晶,易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在空气中慢 慢变成褐色。用于生产活性嫩黄X-6G
第三章磺化反应

水与过量芳烃形成共沸物一起蒸出。
适用范围: 低沸点芳烃,如苯、甲苯等。
三、 芳伯胺的烘焙磺化
适用范围 芳香族伯胺及其甲基、氯取代衍生物。
反应过程
NH2
H2SO4 成盐
NH3+. HSO4-
180~190℃ -H2O
NH .SO3H 烘焙
2.硫酸和发烟硫酸
硫酸
稀硫酸 92%-93%的硫酸 活性较低,速度慢,转化率低,现使用少, 主要用于易磺化的有机化合物
浓硫酸 98%的硫酸 随着水的生成,浓度下降,需要加过量。
优点:反应温和,副反应少,易于控制,过 量硫酸降低物料粘度
发烟硫酸
含游离SO3 20%-25% 含游离SO3 60%-65% 介于硫酸和三氧化硫之间
0
2. 磺化剂的影响
表 不同磺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项目 磺化剂
沸点,℃ 磺化速度 磺化转化率 磺化热效应 磺化物粘度
副反应 产生废酸量 反应器容积
H2SO4 290~317
慢
达到平衡,不完全
需加热 低 少 大 大
ClSO3H 151~150
较快 较完全
一般 一般
少 较少
大
SO3•H2SO4
较快 较完全
5. 搅拌的影响
加快物料在酸相中的溶解. 强化传热、传质,提高反应速度,防止局部
过热和副产物的生成。
第二节 磺化方法
过量硫酸磺化 共沸去水磺化 芳伯胺的烘焙磺化 三氧化硫磺化 氯磺酸磺化 置换磺化
一、 过量硫酸磺化
ArH + H2SO4 特点:
ArSO3H + 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磺化反应
●概述
●磺化剂的种类
●磺化反应历程
●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磺化方法
●磺化后处理
一、概述
1,目的
Ar-H + H2SO4 → Ar-SO3H
①使产物具有水溶性、酸性、表面活性或对纤维的亲和力如产物表面活性
②将-SO3H 转变为-OH,-NH2,-CN,-X等,从而制成系列中间体基团置换§2.1概述
③利用磺酸基的水解性,完成特定的反应后,再将其水解安定蓝B 色基
2,磺化方法(引入SO3H的方法)
过量硫酸法
共沸去水法(溶剂法)
三氧化硫法
氯磺酸(Cl SO3H )磺化法
亚硫酸盐磺化法(NaHSO3)
二、磺化剂的种类
1,SO 3---最有效的磺化剂SO3
2,H 2SO 4和发烟硫酸H2SO4和发烟硫酸 3,氯磺酸氯磺酸 4,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 三、磺化反应历程 ● 磺化动力学 ● 反应历程 1、
磺化动力学
可能的磺化质点是不同溶剂化的SO 3分子 , a, 在发烟硫酸中主要的磺化质点为SO 3,
b, 在较浓的硫酸中的质点为H 2S 2O 7,它是SO 3和H 2SO 4溶剂化的形式
C,在较低浓度的硫酸中(80%-85%)主要是H 3SO 4+,它是SO 3和H 3O +溶剂化形式
磺化反应动力学
SO 3+H 2SO 4
H 2S 2O 7SO 3
+
H 3O
+
H 3SO 4
+
133333]
][)[()(SO ArH SO k SO v H
ArSO SO ArH K k
=−→←+-
+
2、反应历程
四、磺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被磺化有机物的性质
●磺基的水解
●磺化温度
●磺化剂的浓度和用量
●添加剂的影响
1、被磺化物的性质
磺化反应是亲电取代,已有取代基是给电基团,使反应易进行;已有取代基为吸电基团使反应难进行 常见有机物磺化反应难易程度
2、 磺基的水解
磺基的水解规律
● 有吸电子基的芳磺酸,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较低,磺基难 水解 ● 有给电子基的芳磺酸,芳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较高,磺 基容易水解
● 介质中H +3O 的浓度越高,水解速度越快,因此磺酸的水解都采用中等浓度的硫酸
● 磺化和水解的速度与硫酸温度有关,每升高10℃,磺化速度增加2倍,水解速度增加2.5-3.5倍。
(在低温用较浓的硫酸磺化时,水解速度很慢,可以看作是不可逆磺化。
在高温下用较稀的硫酸磺化时,水解速度较快,可以
Cl
NO 2
CH
3
>
>
>
>
4223SO H ArH O H H ArSO +⇔+
看作是可逆磺化。
)
3、温度
A,温度太低,反应速率低;温度太高,引起多磺化、氧化等负反应B,影响-SO3H基团的取代位置
(-SO3H 的体积大)
甲苯磺化
萘磺化
磺化反应中的异构化
4、 磺化剂的浓度与用量
每引进一个-SO
3H 基团,同时生成一mol 水,水的生成降低了体
系中硫酸的浓度
废酸以SO 3的重量百分数表示-π值 易磺化,π值要求低;难磺化,π值要求高 π值计算单磺化取代的磺化剂的用量 以SO 3为基准:
加入磺化剂=消耗量+废酸含量,α表示原料中SO 3的重量百分数 以1mol 一磺化产物为基准,X*α/100 = 80 + (X -80)*π/100
+
H 2SO 4
SO 3H
+
H 2O
● (1) 纯SO 3,α=100,则X =80
● (2) 发烟硫酸,H 2SO 4浓度越高,则α越小,X 要求的越大 ● (3) α=π,X 趋于无穷 5、 添加剂的影响 (1) 改变定位
(2) 抑制负反应
羟基蒽醌磺化时加入硼酸
五、磺化方法
+
+
++++→+-++-⇔+-H Ar ArSO ArH SO Ar HSO O H SO Ar SO H H SO Ar 224
3242322
●过量硫酸磺化法
●共沸去水法
●三氧化硫磺化法
●氯磺酸磺化法
亚硫酸盐磺化法
1、过量硫酸磺化法
优点:适用面广;缺点:磺酸过量较多――废酸多,生产能力较低Ar-H +H2SO4→ ArSO3H +H2O -Q;反应初期速率快,需要冷却,反应后期速率慢,需要加热。
设备:铜锅或铸铁锅(带夹套)磺化锅一、过量硫酸磺化法
搅拌器:取决于反应体系的粘度,高温磺化,粘度低,对搅拌的要求不高;低温磺化,粘度高,采用低速大功率的锚式搅拌
加料次序:取决于原料的性质、反应温度以及引入磺基的位置与数目
一般地,若反应物在磺化温度下式液态,在磺化反应釜中先加入被磺化物,然后再慢慢加入磺化剂,以免生成较多地二磺化物若被磺化物在磺化温度下是固态(如2-萘酚,萘),在磺化反应釜中先加入磺化剂,然后在低温下加入被磺化物,再升高温度→提高反应活性
制备多磺酸时,常采用分段加酸法萘制备1,3,6-萘三磺酸P83 终点判断:总酸度小于π值;根据磺化产物的性质来判断
2、共沸去水磺化法
原理用共沸原理由未反应的苯蒸汽带出反应生成的水,保持磺化剂的浓度不至于下降太多
设备:釜式和塔式反应器
共沸去水法只适合于沸点较低、易挥发的芳烃
工艺过程
92.5%的硫酸→90-120℃(苯蒸汽过热150℃)→自动升温到180-190℃→160-170℃下保温
终点判断
游离酸的含量下降至3.0-3.5%
3、三氧化硫磺化法
缺点:液优点:反应不生成水Ar + SO3→ArSO3H
相区窄
由于SO3非常活泼→注意温度控制和加料顺序
气体三氧化硫磺化
●为使反应容易控制、减少副反应以保证产品的质量,需要将SO3
用干燥空气稀释
●反应器内外需水冷却
●优点: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好,停留时间短,原料配比精确,
热量移出迅速,能耗小
●已代替发烟硫酸磺化法生产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气态SO3制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液体三氧化硫磺化
●适用:不活泼液态芳烃的磺化;磺酸产物在反应温度下必须是
液态;体系粘度不大
●对硝基甲苯的磺化
●硝基甲苯的磺化
稍过量的液态三氧化硫慢慢滴加到硝基苯→自动升温至70-80℃→ 95-120℃保温→硝基苯完全消失→磺化物稀释、中和→ 产物间硝基苯磺酸钠
三氧化硫的溶剂法
●优点:适用于被磺化物或磺化产物为固态;,反应温和、容易控
制
●无机溶剂:是硫酸和液体二氧化硫
硫酸能破坏磺酸的氢键缔合,降低磺化物的粘度
液体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混溶,而且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某些磺酸;二氧化疏的汽化潜热可以保持低温磺化
有机溶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乙烷、石油醚、硝基甲烷
优点:价廉,稳定,容易回收、对有机物混溶;对三氧化硫的溶解度
常在25%以上 ;
一般不能溶解磺酸,反应物常常变得很粘稠 4、 氯磺酸的磺化
氯磺酸的结构氯磺酸的结构四、氯磺酸的磺化 磺化能力很强,仅次于三氧化硫 氯磺酸遇水立即水解
氯磺酸磺化时,根据氯磺酸用量的不同可制得芳磺酸(等量或稍过量)或芳磺酰氯 (过量很多) 等分子比或稍过量的氯磺酸磺化,得到芳磺酸
过量很多的氯磺酸磺化,得到芳磺酰氯
5、 亚硫酸盐磺化法
亲核置换的磺化法,用于将芳环上的卤基或硝基置换成磺基 2,4-二硝基氯苯
↑
+→+HCl SO H O H H ClSO 4223
蒽醌-1-磺酸的制备
苯系多硝基物的精制
六、磺化后处理
1,磺化后不分离磺酸,直接进行下一步反应
3、 分离出磺酸或磺酸盐,再加以利用
a, 稀释酸析法
在40%的硫酸中沉淀 在78%硫酸中沉淀
b ,直接盐析法
SO 3H
SO 3H HO 3S
不分离,直接加含硝酸量
很高的混酸进行硝化
SO 3
H
SO 3H
HO 3S
NO 2碱熔还原
OH
SO 3H
HO 3S
NH 2NO 2
SO 3H
HO 3H 25C 12
NO 2
3
SO 3H
分离异构体
C,中和盐析法
d,萃取分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