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秋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秋思》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秋思》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秋思》课文原文及赏析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一首五言绝句,原文如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深地表达了诗人在秋天对远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诗人以“秋风”为引子,既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洛阳城,作为唐朝的东都,繁华而热闹,但在这秋风中,诗人却感到无比的寂寞和思乡之情。

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表达了诗人想要写信给远方的家人,但心中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

这里的“意万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家人的挂念,更有对自己身处异乡的无奈和惆怅。

第三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矛盾。

他担心信中的言语无法完全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害怕匆匆忙忙中会有所遗漏。

最后一句“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信使即将出发,但他却又打开了已经封好的信,想要再次确认自己的心意是否已经充分表达。

这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挂念和对信件的极度重视。

总的来说,《秋思》这首诗以其深情的表达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异乡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他在表达这种情感时的复杂心理状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这也是为什么这首诗能够在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和喜爱的原因。

秋思的古诗词大全

秋思的古诗词大全

秋思的古诗词大全秋思的古诗词大全有17首,这17首古诗词如下:1.唐代李白的《秋思》: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2.唐代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唐代黄滔的《秋思》: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4.唐代杜荀鹤的《闽中秋思》: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5.唐代周贺的《秋思》:杨柳已秋思,楚田仍刈禾。

归心病起切,败叶夜来多。

细雨城蝉噪,残阳峤客过。

旧山馀业在,杳隔洞庭波。

6.宋代陆游的《秋思》:大面山前秋笛清,细腰宫畔暮滩平。

吴樯楚柁动归思,陇月巴云空复情。

万里风尘旧朝士,百年铅椠老书生。

水村渔市从今始,安用区区海内名。

7.宋代黄庭坚的《秋思》:椎牛作社酒新篘,扶老将儿嬉陇头。

木落人家见鸡犬,晓寒溪口在汀洲。

无功可佩水苍玉,迕岁空思狐白裘。

身到楚伧非屈宋,顾慙疏懒作悲秋。

8.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宋代毛滂的《相见欢·秋思》:十年湖海扁舟。

几多愁。

白发青灯今夜、不宜秋。

中庭树。

空阶雨。

思悠悠。

寂寞一生心事、五更头。

10.宋代蔡襄的《秋思》:幽兰受新霜,孤雁叫落月。

沈忧何由平,永夕不可彻。

将琴鼓忆邻,声急弦屡绝。

芳华日益远,香泽物已歇。

秋风吹石门,思君还复诀。

谁云无生忍,识此悠悠别。

11.宋代释文珦的《秋思》:听说相思情绪,难禁最是秋时。

燕去重增别恨,雁来不服归期。

12.宋代夏竦的《江城秋思》:泽国迢迢枕海涯,眼前归思乱如麻。

清秋泉石无多地,残日楼台有几家。

两岸早霜红橘柚,半汀残雨老蒹葭。

明时不见投簪客,落尽西风紫菊花。

13.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

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2022-12-15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通用12篇)古诗词三首(《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课文分析篇1 《古诗词三首》教材简说《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

《泊船瓜洲》一诗,据说是诗人应召自江宁赴京任翰林学士,途经京口而作。

末句感慨仕途多险,前途未测,表示的是再次赴京荣遇之际,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所有的乡情仕意。

当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一点可以不必深究。

如果从诗的字面上看,可以说,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思乡诗。

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通篇立意亦含蓄悠远。

《秋思》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小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此诗可见一斑。

《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

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关于秋思的古诗诗句

关于秋思的古诗诗句

关于秋思的古诗诗句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秋天草木的凋零难免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衰老与终结,让人感到忧愁和悲伤。

因此,自古以来悲秋作品不计其数。

这首小令构建了一幅秋日夕阳西下的萧瑟情景,又加上安详、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做反衬,使愁情更为深切,悲伤更为凄沥。

2.《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军中号角一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

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3.《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赏析: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身居洛阳城内的游子,不知家乡的亲人怎么样了;写封家书问候平安,要说的话太多了,又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了,又担心匆匆中没有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写完;当捎信人出发时,又拆开信封,再还给他。

4.《秋思》——宋·陆游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赏析:利欲驱使人东奔西走,如同万头火牛奔突一样,倒不如做个江湖上人,浪迹天涯,像沙鸥鸟那样自由自在。

一日长似一年,闲暇无所事事的时候才感觉如此,即使是天大的事,喝醉了也就无事了。

在捣衣棒的敲击声中,深巷里的明月渐渐西沉,井边的梧桐树忽然摇动叶落,方知故乡也是秋天了。

5 古诗词三首2秋思、长相思

5 古诗词三首2秋思、长相思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 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 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 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 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这首诗借助日常生 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 —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 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 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 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 切思念。
上阕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跋山涉水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 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 每个帐篷都点起了灯。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 深千帐灯。 ▶“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 说明了身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 ▶“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进的方向。
▶“夜深千帐灯”, “千帐灯”点明了军帐之多,此行 队伍之庞大。
“故园无此声”虽寥寥几个字,却把将士的内 心世界袒露无余,使思乡之意自然酣畅地流淌 出来。
以下诗句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山一程,水一程
远离故乡,行军途中翻山越岭,跋山 涉水,行军十分艰难。
风一更,雪一更
一会刮风,一会下雪,天气非常恶劣。 上下两阕开头对仗,“一”字的运用, 有连续不绝的含义,使词风缠绵。
想像《秋思》中描绘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 一个小故事。
温馨提示:
1、又是一年秋风至,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洛阳 街头,心情怎样? 2、诗人作家书时,想起了谁,想说什么?他 作家书时的神情、动作是怎样的?他的内心 呢? 3、当行人即将起程,诗人又是怎样做的,他 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他的神情、动作是怎样 的?



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返回
下阕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 园无此声。 风雪交加

古诗《秋思》诗意

古诗《秋思》诗意

古诗《秋思》诗意
《秋思》是唐代诗人张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意解读:这首诗通过描写洛阳城中的秋风,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诗人在异乡客居,每当秋风起,便勾起了对家乡的无限思念。

诗人想要通过写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又担心匆忙之中无法尽述心中的万般思绪。

在送信人即将出发之际,诗人又匆匆拆开信封,希望能再次检查是否有什么遗漏,可见其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是多么深切和复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和写信时的复杂心理,展现了秋思之情的真挚和深沉。

五年级上语文评课古诗词三首秋思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语文评课古诗词三首秋思_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语文评课古诗词三首秋思_人教新课标《秋思》是一首叙事抒情诗,诗人张籍是借助寄家书这件日常生活的小事表达了自己身在异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想念。

朱翠老师的这节课改变了古诗教学一味讲解、生硬体会诗意的传统教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表达了课程标准的要求。

她是从从创境激趣、读中自悟、拓展延伸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从情境中体验古诗的意境,在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专门符合学生的学习爱好,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欢乐,表达了让学生“乐学”的教学新理念。

本节课教师在引领学生学古诗时遵循了古诗教学的差不多规律,即:让学生知诗人,抓字眼,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

本节课最大的优点是:以读为主线,贯穿整节课。

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读,以读促思,因为读是明白得、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差不多最经常的训练。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积极摸索的基础之上的。

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才会越丰富。

今天朱老师讲得这节课做到了这一点。

朱老师确实是通过学生个别朗读、互相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读中感悟诗句意思,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

本节课最终也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促思、以读代讲的成效。

专门是教者运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范读、引读,营造了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我始终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

因此,本节课也有以下两点做得不够:1、没有将学生的课外积存与课内学习相结合。

课堂上有表达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但只是教师问、学生答。

如此做,没有真正关心学生梳理课外知识,只是走马观花,没有实际成效。

2、对古诗意境的想象没有依靠文本。

古诗词语言精练、意境深远,留下专门宽敞的想象空间。

我觉得古诗意境的想象只有从文本动身,才能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才能丰富学生的想象。

《秋思》这首诗我觉得教学时,在学生差不多明白了诗人看见的不是秋风,而是秋天的落叶,假如讲到此处,教者就让学生想象一下深秋的景物给你如何样的感受,这时,学生就会体会到深秋会给人以萧瑟、苍凉之感,如此的感受就和作者身在异处、感到孤独、孤寂、思恋家乡的心情是一样的。

《秋思》全文带拼音

《秋思》全文带拼音

《秋思》全文带拼音qiū sī枯藤老树昏鸦,kū téng lǎo shù hūn yā,小桥流水人家。

xiǎo qiáo liú shuǐ rén jiā。

古道西风瘦马,gǔ dào xī fēng shòu mǎ,夕阳西下,xī yáng xī xià,断肠人在天涯。

duàn cháng rén zài tiān yá。

【解析】:本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作品。

全诗描绘了一个凄凉的秋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联“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以自然景物描绘开篇,展现了秋天的凄凉气象。

古老的藤蔓、老树、昏暗的乌鸦与小桥、流水、人家相互映衬,显现出一种荒凉景象。

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激发出读者的情感共鸣。

接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这两句描绘了秋天黄昏时的景象,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特点。

古道上的西风,瘦弱的马匹,以及夕阳西下,更加增添了秋天的萧瑟感。

末联“断肠人在天涯”以对人的描写衬托了秋天的伤感氛围。

这句话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心情,用“断肠人”这个形容词告诉读者,诗人因远离故乡而忧伤欲绝,使诗歌更加富于情感。

总而言之,整首诗凭借对自然景物和人情的描绘,成功地创造了一种凄凉、伤感的秋天氛围,通过描绘和抒发诗人内心的思念之情,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以简约、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和思念,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古诗词三首—秋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你能听出这首歌抒发了一种什么感情吗?
(思乡之情是古代诗人常常会抒写的一种真挚的情感。


二、理解诗题,简介作者
1、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秋思”怎么讲?作者思什么?
三、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观察诗中插图,想象图中画的是什么意思。

2、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指名试读,指名评价,全班齐读。

4、再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每句诗的大意,把不懂的词句做上标记。

5、班级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地方?
四、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1、抓住重点词句导读:
体会“见”、“意万重”、“恐”、“又开封”等词的含义。

2、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和蕴含的故事,体味诗中的情感:
诗人这样做是因为什么?从他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读完此诗,你被什么感动了?你最感动的是哪些词句?
4、感情朗读。

五、拓展延伸
1、把此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2、课外搜集、积累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

【板书设计】
秋思
唐·张籍
见秋风
欲作书
意万重
恐不尽
又开封
【教后反思】
《秋思》是人教实验版第九册第5课《古诗词三首》的第二首。

这三首诗都是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诗歌。

通过前一首诗《泊船瓜洲》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理解诗句意思,体味诗中感情的方法,因此在进行这首诗的学习时,教学设计的思想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依靠自己的阅读理解诗句的意思,而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想象诗境,体味诗情之上。

诗歌是讲求意境的,而古诗更有语言高度精炼概括的特点,思维跳跃,因此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非常大。

基于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境,通过设身处地想象来体味诗人的情感。

如首句“洛阳城里见秋风”,
“秋风”是不可见的,那么作者见到的是什么?引导想象诗外之境,从而感悟到正是萧瑟的秋景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本课的教学基本按照教学设计进行,结构比较完整,教学效果也比较满意。

但是课堂气氛仍然不够活跃,没有调动所有学生参与思考的积极性,教者说得过多,学生说得不够,在启发引导上花了较多的时间,以至于拓展环节──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故事──没有能够当堂完成,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由此,在本班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仍然要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多给学生创造口头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