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驱动因素与SCOR模型

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n

第一讲理解供应链与供应链战略n

第二讲供应链驱动因素与SCOR模型

n 第三讲供应链的分销网络设计n 第四讲供应链的网络设计n 第五讲供应链的协调

n 第六讲供应链的库存管理n 第七讲供应链的运输

n

第八讲

供应链的采购决策

主要内容

n供应链驱动因素

n影响供应链绩效的主要驱动因素

n驱动因素在供应链战略匹配中的重要作用

n每个驱动因素的关键衡量指标

n供应链战略匹配的主要障碍

n SCOR模型

n供应链运营绩效指标

n案例:7-11供应链绩效的驱动因素(P60)

n净资产收益率(ROE):衡量投资回报率n应付账款周转率

2 驱动因素的框架结构

n正确构建三个物流驱动因素和三个跨职能驱动因素的组合,在效率和响应性之间作出取舍。

n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决定着整个供应链的响应性和利润。n企业一般先制定竞争战略,再决定供应链战略n供应链战略决定了其在效率和响应性方面如何运作

n运用三个物流驱动因素和三个跨职能驱动因素达到供应链战略规定的绩效水平并使供应链利润最大化。

供应链

沃尔玛案例

3 设施

n设施是影响供应链响应性和效率的关键因素。

n存货被运输的起点或终点

n在设施里,库存或是被转换为另一种状态(生产),或是被存放(仓储)。

n设施决策与竞争战略的关系

n有助于帮助公司调整供应链吻合其竞争战略目标。

n丰田和本田

设施决策的组成

n作用:

n柔性、专用?

n以产品为中心、以功能为中心?

n越库设施、储存设施?

n选址布局:

n集中、分散?

n其他宏观因素

设施决策的组成

n产能

n做出取舍

n设施的衡量指标

n产能、利用率、理论生产流程时间/周期

n实际平均流程时间/周期、流程时间效率

n产品品种、前20%的最小销售单位和客户的产量贡献n加工/调整/停工/空闲时间

n平均生产批量、生产服务水平

权衡

4 库存

n问题:如何应用库存来影响供应链绩效?

n库存产生的原因?

n库存与响应性和效率的关系。

n库存与物料流程时间的关系

n Little’s law:

n库存与流程时间成正比

n库存与竞争战略

n取舍

I=D T

库存决策的组成

库存的衡量指标

n平均库存

n超过指定天数库存的产品n平均补货批量

n平均安全库存

n季节性库存

n满足率

n脱销时间比例

5 运输

n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n产品在供应链各个环节移动

n运输方式:快捷运输、戴尔n在竞争战略中的作用

n在响应性和效率二者之间权衡

运输决策的组成

6 信息

n以多种方式影响供应链:

n联系供应链各个阶段和环节,发挥协调作用;

n有助于每个环节的日常运作。

n竞争战略的影响

n信息是重要的驱动因素,可用来提高效率和响应性。

n关键的决策在于:哪些信息在供应链上对于降低成本、提高响应性有价值。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摘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供应链的运营绩效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问题。从供应链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评述,指出供应链绩效评价存在供应链绩效评价应该包含哪些内容没有明确界定等问题,井对今后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供应链;绩效;评价 当前企业的外部环境正经历一个巨变的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席卷全球,客户的需求不断增长,产品生命周期日趋缩短,市场变化呈现不确定性。为了增强竞争,迫使企业和上游、下游合作者(如供应商、客户、物流公司等)更加重视相互间的协调,共同为最终用户创造新价值,这就使原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演化成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有效地管理供应链就必须对供应链绩效进行评估,因此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分析和评价供应链的运营绩效,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一)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目前,为了评价供应链整体运营绩效,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考察供应链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总体上可以将这些评价体系划分为基于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评价体系、基于供应链平衡记分卡的评价体系和Beamon提出的ROF(资源、输出及柔性,Resourc-es,Output,Flexibility)体系三大类。 1.基于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评价体系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ChainOperationRefer-enee—modd简称SCOR)是目前影响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参考模型,它能测评和改善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使战略性的进行企业管理(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rit简称SEM)成为可能。 Bullinger等人用SCOR框架对供应链进行了“自底向上”的绩效评价。高萍等人运用SCOR模型从供应链的可靠性、响应能力、灵活性、成本以及资产五个方面衡量和测评供应链绩效并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何忠伟等人选择SCOR模型的绩效衡量指标作为基准分析的基础,对供应链流程进行绩效评价。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供应链管理委员会(简称CSCC)于2003年10月颁发的(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水平评价参考模型(SCPRl.0)构成方案》17),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2级指标和45个3级指标,也与SCOR相似。 2.基于供应链平衡记分卡的评价体系 RobertS.Kaphn等人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xd简称BSC)评价体系。BSC不仅是一种评价体系而且是一种管理思想的体现,其最大的特点是集评价、管理、沟通于一体,即通过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型指标和超前型指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结合起来,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从短期的目标实现转移到兼顾战略目标实现。该体系分别从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过程角度、学习和创新角度建立评价体系。其中,财务角度指标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供应链的改善做出贡献;顾客角度指标显示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内部过程角度指标显示企业的内部效率;

SCOR模型-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SCOR模型 SCOR模型,即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 是由国际供应链协会 (Supply-Chain Council) 开发支持,适合于不同工业领域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1996年春,两个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咨询公司——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 (PRTM) 和 AMR Research (AMR)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有效的供应链,实现从基于职能管理到基于流程管理的转变,牵头成立了供应链协会 (SCC) ,并于当年底发布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什么是SCOR模型?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简称SCOR模型) SCOR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它涵盖了所有行业。SCOR使企业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地评测其性能,确定性能改进的目标,并影响今后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开发。流程参考模型通常包括一整套流程定义、测量指标和比较基准,以帮助企业开发流程改进的策略。SCOR不是第一个流程参考模型,但却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一般定义、对应于流程性能的指标基准,供应链 “最佳实施” (best practices) 的描述以及选择供应链软件产品的信息。 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把业务流程重组、标杆比较和流程评测等著名的概念集成到一个跨功能的框架之中。SCOR是一个为供应链伙伴之间有效沟通而设计的流程参考模型,是一个帮助管理者聚焦管理问题的标准语言。作为行业标准,SCOR帮助管理者关注企业内部供应链。 SCOR用于描述、量度、评价供应链配置:规范的SCOR流程定义实际上允许任何供应链配置;量度;规范的SCOR尺度能使供应链绩效本衡量和标杆比较;供应链配置可以被评估以支持连续的改进和战略计划编制。 SCOR的涵盖范围 SCOR包括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简称SCOR模型)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简称SCOR模型) 什么是SCOR模型? SCOR (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 是由国际供应链协会(Supply-Chain Council) 开发支持,适合于不同工业领域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1996年春,两个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咨询公司——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 (PRTM) 和AMR Research (AMR)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有效的供应链,实现从基于职能管理到基于流程管理的转变,牵头成立了供应链协会(SCC) ,并于当年底发布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SCOR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它涵盖了所有行业。SCOR使企业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地评测其性能,确定性能改进的目标,并影响今后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开发。流程参考模型通常包括一整套流程定义、测量指标和比较基准,以帮助企业开发流程改进的策略。SCOR不是第一个流程参考模型,但却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一般定义、对应于流程性能的指标基准,供应链“最佳实施” (best practices) 的描述以及选择供应链软件产品的信息。 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把业务流程重组、标杆比较和流程评测等著名的概念集成到一个跨功能的框架之中。SCOR是一个为供应链伙伴之间有效沟通而设计的流程参考模型,是一个帮助管理者聚焦管理问题的标准语言。作为行业标准,SCOR帮助管理者关注企业内部供应链。SCOR用于描述、量度、评价供应链配置:规范的SCOR流程定义实际上允许任何供应链配置;量度;规范的SCOR尺度能使供应链绩效本衡量和标杆比较;供应链配置可以被评估以支持连续的改进和战略计划编制。 [编辑] SCOR的涵盖范围 SCOR包括: ?所有与客户之间的相互往来,从定单输入到货款支付 ?所有产品(物料实体和服务)的传送,从你的供应商 的供应商到你的客户的客户,包括设备、原材料、配 件、大批产品、软件等。 ?所有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对累计总需求的理解 到每项定单的完成。 SCOR不试图描述以下每一个商业流程或活动:

模型驱动的开发方法——基于面向对象的开发

模型驱动的开发方法——基于面向对象的开发 2012210874 魏翔案例 案例名称:《基于UML的GRAPPLE在数字化医院信息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案例简述: GRAPPLE (Guidelines for Rapi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 快速应用工程指导原则)主要适用于面向对象系统。因此,每个段中的动作主要是生成面向对象的工作产品。GRAPPLE 所包括的5个段分别为: 1需求收集 1.1发现业务过程 首先要分析员要用客户业务常用的词汇与客户进一步面谈,从而建立一个或者一组能够捕获业务过程中的步骤和判定点的活动图,即从客户的业务流程出发理解系统。 1.2领域分析 领域分析可以与前一个动作同时进行,它们的共同目标是达到对某特定领域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分析员需要分析与客户的会谈从而开发初步类图、建立和标记类之间的关联并且找出关联的多重性。 1.3发现系统需求 在此阶段,GRAPPLE 要求开发组举行一次联合应用开发会议,参加者包括客户的决策者、用户以及开发组成员。会议的参加者一同收集系统需求,需求收集的结果是一个包图,这个包图中的每个包代表系统的一个主要功能模块,每个包中包括一组用例,它们详细说明这个包代表的功能。本系统最重要的是事务对象包,它包括了系统涉及的大部分功能模块,例如挂号收费模块、看病诊断模块、取药模块、住院出院模块等;用户接口包定义了数据导入导出接口、打印接口;数据库包则定义了系统使用的数据库表、视图、存储过程。 2分析 2.1开发用例 “发现系统需求”阶段得到的每个功能包中的用例说明系统必须要做的事。在“开发用例”阶段开发组还必须分析和理解每个用例,描述用例执行步骤以便绘制详细用例图。HIS 系统案例的用例图如图 1所示。

SCOR模型案例分析

SCOR模型用途 1.分析目前供应链的过程 2.确立供应链再造和取得改进的方法 3.量化同类型企业的运作表现并设置标杆 4.总结出最好的供应链管理方法,并尝试将它软件化 SCOR模型案例分析 案例一:基于SCOR的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运作模型的构建 一、引言 SCOR模型(Supply-ChainOperationReference-model,供应链运作的参考模型)是一个跨行业的标准供应链参考模型和供应链的诊断工具,提供了全面准确地优化各种规模和复杂程度的供应链所必须的方法。SCOR使企业间熊够准确地分析供应链的问题,客观评价供应链的性能,确定性能改进的目标,并为适用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开发奠定基础。自前,供应链协会已经发布了它的SCOR8.0版本。 在SCOR的基础上,建立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运作模型,可以使供应链上各结点企业理解供应链的运作过程,明确整个供应链中的利益关系者,分析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性能。同时,由于供应链运作模型采用标准术语和符号,以整个组织和所有的职能分工都能沟通的方式确立流程,并且将具体作业与性能衡量指标相结合,运作模型可以为供应链的改善提供依据,使企业获取足够的信息用以支持制订决策。 为汽车制造企业所在供应链建立一套标准的业务流程,使链上各企业能够准确交流供应链问题,并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便于汽车制造企业衡量各业务流程绩效,通过对供应链流程的管理与改善,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核心竟争力。 二、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运作模型第一层的构建 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运作模型第一层为流程类型,对供应链进行基本描述,目的是给出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范围和内容,以便建立竞争性业绩目标。 汽车行业供应链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复杂和技术难度最大的供应链系统。汽车供应链以总装厂为中心,有数以百计的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和下游销售商。其供应链主要包括供应商、总装厂、销售商、客户四个环节,其中供应商有总件供应商、组件供应商以及零件供应商,经销商分为直销点和代理商。汽车制造企业指的是以总装厂为核心的汽车生产商,包括总装厂和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汽车制造企业供应链运作模型第一层主要由计划、采购、生产、配送及退货五个流程组成。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分析报告

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分析 供应链金融的实践由来已久,但供应链金融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则要追溯到2000年Timme(2000)等的定义,他们认为当供应链上的参与方与为其提供金融支持的处于供应链外部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建立协作,且这种协作关系旨在于实现供应链的目标,同时考虑到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及进程、全部资产和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时,就形成了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同时又通过银行、物流企业、核心企业、中小企业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从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来源上看,资金可以来源于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由于预付、延期支付等形成的链内融资方式,也可以源于独立的第三方金融机构,即供应链外部融资,这也构成了供应链金融的两种基本形式:第一、链内融资。在供应链内部,出于成员间良好的合作关系,预付货款和延迟支付等付款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别企业的资金短缺压力,实现资金流在供应链成员间的优化配置。这种以业务关系为纽带的资金流动,具有融资成本低、融资速度快等特点,在加强成员企业间的业务关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链内融资模式的资金调配能力和规模都有限,当上下游企业都同时面临资金缺口时,这种方式就很难达到效果。第二、链外融资。当链内融资不能满足需求时,就必须借助于链外的资金。按照有无实物质押,可以初步分为供应链外部基于物流金融业务的质押融资和基于核心企业资信水平的信用融资两个方面。基于物流金融业务的质押融资主要表现为外部金融机构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

SCOR模型

什么是SCOR模型? SCOR (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 是由国际供应链协会 (Supply-Chain Council) 开发支持,适合于不同工业领域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1996年春,两个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咨询公司——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 (PRTM) 和 AMR Research (AMR)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有效的供应链,实现从基于职能管理到基于流程管理的转变,牵头成立了供应链协会 (SCC) ,并于当年底发布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SCOR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它涵盖了所有行业。SCOR 使企业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地评测其性能,确定性能改进的目标,并影响今后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开发。流程参考模型通常包括一整套流程定义、测量指标和比较基准,以帮助企业开发流程改进的策略。SCOR不是第一个流程参考模型,但却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一般定义、对应于流程性能的指标基准,供应链“最佳实施” (best practices) 的描述以及选择供应链软件产品的信息。 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把业务流程重组、标杆比较和流程评测等著名的概念集成到一个跨功能的框架之中。SCOR是一个为供应链伙伴之间有效沟通而设计的流程参考模型,是一个帮助管理者聚焦管理问题的标准语言。作为行业标准,SCOR帮助管理者关注企业内部供应链。SCOR用于描述、量度、评价供应链配置:规范的SCOR流程定义实际上允许任何供应链配置;量度;规范的SCOR尺度能使供应链绩效本衡量和标杆比较;供应链配置可以被评估以支持连续的改进和战略计划编制。 SCOR的涵盖范围 SCOR包括: ?所有与客户之间的相互往来,从定单输入到货款支付 ?所有产品(物料实体和服务)的传送,从你的供应商的供应商到你的客户的客户,包括设备、原材料、配件、大批产品、软件等。 ?所有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从对累计总需求的理解到每项定单的完成。 SCOR不试图描述以下每一个商业流程或活动: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 STIRPAT 模型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模型 徐均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摘要在 2012 年 12 月 8 日结束的多哈气候会议中,中国政府提出,到 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2 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至 45%。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 2 排放量不断增加,研究中国各大城市尤 其是北京影响 2 排放量的因素,进而分析如何减少 2 的排放成为当前研究 热点。 利用模型,分析了北京市 2 排放量与人口、财富和技术进步因素的定 量关系, 并通过岭回归拟合得出人口数量、 城市化水平、 人均、 能耗效率、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每发生 1 变化, 将引起 2 排放总量相应发生 0137、 0245、 0194、-0213、0214 的变化。 关键词模型;岭回归;2 排放量;驱动因素;北京 中图分类号 127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 1002-2589201302-0105-03 当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数据, 2007 年中国 2 排放量达到了 72192 百万公 顷,占到了全球的 1912,2006 年中国的 2 排放量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位居

世界第一,到 2007 年两国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因而研究中国各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北京如何采取措施减少 2 排放量变 得非常重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等利用对数化的模型研究了 2 排放量与人口、富裕度、城市化之间的 关系;燕华等利用模型研究得出人口数量、人均、富裕度、城市化水平和 技术进步每发生 1 的变化, 将引起上海 2 排放总量相应发生 0618、 0178+、 0816 和 0264 的变化,但技术进步反而会导致 2 排放总量的增加的结果不 太符合实际。 本文利用模型和岭回归,定量分析了 2 排放量与人口数量、城市化水 平、人均、能耗强度和第二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定性分析了上述五因素的影响,进而对 北京减少 2 的排放提出建议,对今后其它城市减少 2 排放量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 一、研究方法 1 模型 在本研究中选择模型为研究工具,模型的前身是环境压力等式。 和 1994 将等式表示成随机形式,即通过人口、富裕度和技术的随机 回归分析各驱动力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简称为模型,其具体形式为。 =α 1 式中,、、、表示环境压力、人口数量、富裕度和技术;、、分别是

供应链模式分析

供应链模式分析 在当前全球贸易合作不断深化、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贸易行业的竞争优势逐步褪去,供应链服务模式正悄然兴起,贸易行业竞争将更为激烈。由于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上供应链服务模式与国外相较而言仍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供应链企业业务模式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下面从供应链服务的定义、特点、分类、业务和盈利模式等角度对供应链业务进行梳理和解读。 一、供应链概述 (一)概念与基本要素 供应链模式是基于传统贸易、物流模式,针对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的创新型模式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将供应链定义为生产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是指供应链上发生的采购与销售等业务,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环节开始,制成中间品及最终产品,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供应链服务模式基于供应链管理需求出发,由供应链企业牵头、针对客户需求提供采购、销售、仓储、运输、金融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方案。 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链服务模式以采购执行+销售执行为核心+贸易融资服务的效率性供应链服务模式为主,包括进出口通关、物流配送、仓储及库存管理、信息以及结算配套等环节,安得智联认为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将流通环节中所有的节点企业整合到一起,并实施全过程管理的集成化创新模式。供应链将各环节组成网状结构,形成一个有机体,覆盖整个物流过程,从原材料采购与供应、产品生产、运输、仓储到销售,要求各节点企业之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达成信息共享、风险及利益共存和共担,以实现有效的整体管理。 (2)实现库存的快速转移。传统型贸易企业通常具有库存高企的特点,尤其是在库存商品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以及产品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加大了库存成本。供应链模式在其全流程管理过程中可使企业与其上下游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实现库存的快速转移,有效降低了库存成本。 (3)始终以客户需求为经营导向。客户的需求推动供应链业务的发展,并贯穿整个流程环节,通过各环节的紧密协作,可更好的满足客户及市场需求。 (4)与服务对象关系较为紧密。由于供应链模式的全流程管理模式,导致企业与客户关系密切,这种“深度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与客户之间形成“捆绑式”经营特点。 (二)供应链发展状况

【CN109815617A】一种仿真模型驱动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17971.7 (22)申请日 2019.02.15 (71)申请人 湖南高至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开发 区岳麓西大道588号芯城科技园6栋8 楼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 工程大学 (72)发明人 宋旭民 柴华 刘天华 白珍  陈维高 王伟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3213 代理人 马家骏 (51)Int.Cl. G06F 17/5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仿真模型驱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真模型驱动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根据连线类型确定仿真模型之间的层 级关系并且基于单纯形法计算每个仿真模型的 层次,所述仿真模型为IOCE多级组合模型;从最 高层级向最底层级逐一发布广播驱动命令;判断 当前广播驱动命令的层次与所述仿真模型层次 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驱动该层仿真模型,否则,不 驱动该层仿真模型。本发明确定多级仿真模型各 层级之间的关系,将各级仿真模型之间的时序关 系转换为模型的层级关系,实现驱动时序的记录 与调度。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109815617 A 2019.05.28 C N 109815617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15617 A 1.一种仿真模型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连线类型确定仿真模型之间的层级关系并且基于单纯形法计算每个仿真模型的层级,所述仿真模型为IOCE多级组合模型; 从最高层级向最底层级逐一发布广播驱动命令; 判断当前广播驱动命令的层级与所述仿真模型层级是否相同,若相同则驱动该层仿真模型,否则,不驱动该层仿真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模型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线类型包括并行连线与串行连线,相同层级的仿真模型之间的时序关系为通过并行连线的方式进行驱动,不同层级仿真模型之间的时序关系通过串行连线的方式进行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真模型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行连线的驱动优先级大于所述并行连线的驱动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模型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纯形法为对偶单纯形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模型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每个仿真模型的层级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仿真模型之间的连线关系,通过单纯型算法,建立仿真模型的时序矩阵; 采用时序线性不等式法将仿真模型的时序矩阵转换为仿真模型的层级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模型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时序线性不等式无解时,表示所述IOCE多级组合模型内部存在驱动冲突现象,对发生驱动冲突的仿真模型修改交互关系。 2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SCOR模型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 model,简称SCOR 模型) 什么是SCOR模型? SCOR (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 是由国际供应链协会(Supply-Chain Council) 开发支持,适合于不同工业领域的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1996年春,两个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咨询公司——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 (PRTM) 和 AMR Research (AMR) 为了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有效的供应链,实现从基于职能管理到基于流程管理的转变,牵头成立了供应链协会(SCC) ,并于当年底发布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SCOR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它涵盖了所有行业。SCOR使企业间能够准确地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地评测其性能,确定性能改进的目标,并影响今后供应链管理软件的开发。流程参考模型通常包括一整套流程定义、测量指标和比较基准,以帮助企业开发流程改进的策略。SCOR 不是第一个流程参考模型,但却是第一个标准的供应链参考模型。SCOR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一般定义、对应于流程性能的指标基准,供应链“最佳实施” (best practices) 的描述以及选择供应链软件产品的信息。 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把业务流程重组、标杆比较和流程评测等著名的概念集成到一个跨功能的框架之中。SCOR是一个为供应链伙伴之间有效沟通而设计的流程参考模型,是一个帮助管理者聚焦管理问题的标准语言。作为行业标准,SCOR帮助管理者关注企业内部供应链。 SCOR用于描述、量度、评价供应链配置:规范的SCOR流程定义实际上允许任何供应链配置;量度;规范的SCOR 尺度能使供应链绩效本衡量和标杆比较;供应链配置可以被评估以支持连续的改进和战略计划编制。

ZARA-案例分析-供应链管理知识讲解

Z A R A-案例分析-供应 链管理

问题讨论: ZARA以品牌运作和响应急速为核心的协同供应链运作模式,为供应链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开拓了哪些新的思路? ZARA品牌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如垂直一体化,高效的组织管理、独特的营销策略等,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ZARA的急速供应链系统,该系统大大减少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整个价值链体系中的迭代时间,从而使ZARA走在了时装行业的前端。 深入分析、总结ZARA的的急速供应链体系后,可以得出ZARA在如下八个环节中的运营特征: 1、品牌战略:既是服装品牌,也是专营ZARA品牌服装的连锁店零售品牌。坚持“快速、少量、多款”的品牌管理模式。 2、运营模式:实现快速设计、快速生产、快速出售、快速更新,专卖店商品每周更新两次的目标组合开发新款式,快速退出新产品,而且人为地造成“缺货”。 3、组织规划:ZARA公司坚持自己拥有和运营几乎所有的连锁店网络的原则,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自己的工厂和物流体系,获得最大化的供应链控制能力。 4、产品设计:设计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和采购人员组成“三位一体”的商业团队,市场专家都要督责管理一些连锁店。每年设计的新款产品将近4万款,1/3投放市场。

5、物料采购:ZARA原材料也尽量从集团内的厂家购买,40%的布料供应来自于内部。这其中又有50%的布料是未染色的,这样就可以迅速应对夏季颜色变换的潮流。 6、生产制造:所有产品的50%通过自己的工厂完成,但是所有的缝制工作都由转包商完成。转包商把衣服缝制好之后,再送回原来裁剪的工厂,在那里烫平并接受检查。 7、物流配送:物流中心的卡车运送依据固定的发车时间表,距离不用千米来衡量,而用时间来衡量,ZARA信息系统对分销过程中的物流配送进行跟踪管理。 8、终端销售:连锁店通常每周向总部发两次订单,产品也每周更新两次。订单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之前下达,季度末会存储下季度出货量的20%。3周不销售会退回,但控制在总数的10%以下。 总结ZARA的成功经验,我认为ZARA以品牌运作和响应急速为核心的协同供应链运作模式,为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提供的新思路如下: 1、ZARA的极速供应链是品牌导向的供应链,即供应链与品牌相互依存。离开了品牌支撑,也许就无法实现这样的供应链;没有这样的供应链,也造就不了品牌形象。ZARA打造的这条供应链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品牌。无论从设计环节上的“整合流行”而非“原创流行”,还是到终端销售中人为制造的“断货”,ZARA无时无刻不在强调自己的品牌,将这种品牌意识移植到供应链系统中去,就得到了一种极具个性化的供应链系统,而这种带有ZARA特色的供应链系统既是ZARA对品牌价值重视的结果,又是ZARA品牌价值得以进一步提升

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技术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 1文献回顾 梳理国外技术创新驱动研究,归纳起来主要经历如下过程: (1)技术发展驱动。技术发展驱动技术创新最早是由Schumpeter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Schumpeter认为,技术创新或多或少是一种线性过程,从来自应用研究的科学发现到技术发展和企业中的生产行为,并最终导致新产品进入市场都是逐步向前推进的。Schumpeter还指出,新技术的发明和出现驱动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更多的研究与开发就 等于更多的创新。 (2)市场需求驱动。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Schmookler首先提出“需 求拉动模型”,该模型强调市场需求的拉动是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Myers和Marquls教授在1969年所做的一项重要 的实证工作支持Schmook-ler的观点,两位教授对5个产业的567项 技术创新项目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其中3/4的技术创新是由市场需 求为出发点,1/4的技术创新是以技术本身的发展为来源。最后Myers 和Marquls得出结论,在技术创新中,市场需求是一个比技术发展更 重要的驱动因素。 (3)技术和市场需求联合驱动。20世纪80年代后期Mowery和Rosenberg认为,技术创新可以是由技术发展驱动的,也可以是广义需求驱动的,成功的技术创新往往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加拿大学者Mumro和Noori对加拿大900多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18%的技术创新靠技术驱动,26%技术创新靠市场需求驱动,56%的技 术创新靠技术与市场需求共同驱动。 (4)政府政策驱动。ClaytonChristensen(1995)以计算机行业为例, 认为一项新技术只有在合适的政策环境下才能生存和发展。XuliaGonzalez和ConsueloPazo(2008)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离不开政 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财政支持。Romer(1990)认为最好的政策是对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docx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模型徐均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在2012年12月8日结束的多哈气候会议中,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2排放量不断增加,研究中国各大城市尤其是北京影响2排放量的因素,进而分析如何减少2的排放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利用模型,分析了北京市2排放量与人口、财富和技术进步因素的定量关系,并通过岭回归拟合得出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人均、能耗效率、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每发生1变化,将引起2排放总量相应发生0137、0245、0194、-0213、0214的变化。关键词模型;岭回归;2排放量;驱动因素;北京中图分类号127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05-03 当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数据,2007年中国2排放量达到了72192百万公顷,占到了全球的1912,2006年中国的2排放量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到2007年两国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而研究中国各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北京如何采取措施减少2排放量变得非常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等利用对数化的模型研究了2排放量与人口、富裕度、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燕华等利用模型研究得出人口数量、人均、富裕度、城市化水平和技术进步每发生1的变化,将引起上海2排放总量相应发生0618、0178+、0816和0264的变化,但技术进步反而

会导致2排放总量的增加的结果不太符合实际。本文利用模型和岭回归,定量分析了2排放量与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人均、能耗强度和第二产业产值之间的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定性分析了上述五因素的影响,进而对北京减少2的排放提出建议,对今后其它城市减少2排放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研究方法1模型在本研究中选择模型为研究工具,模型的前身是环境压力等式。和1994将等式表示成随机形式,即通过人口、富裕度和技术的随机回归分析各驱动力对环境压力的影响,简称为模型,其具体形式为。=α 1 式中,、、、表示环境压力、人口数量、富裕度和技术;、、分别是人口数量、富裕度、技术等人文驱动力的指数,是模型的系数,为模型误差。是一个多自变量的非线性模型,模型两边同时进行对数化处理后为。=++++ 2 2模型指标选取这里模型中表示环境因素因变量的为2排放总量。为财富因素,以人均指标代表。模型比较灵活,可以加入或修改若干影响因素。因此为了更深入研究北京市2排放与人口和技术因素的关系,笔者将人口因素分解为北京常住人口数量1和城市化水平2城镇人口占地区总人口比重两项指标。充分考虑技术指标的特点和代表性以及第二产业对2的排放量的重要影响,将技术指标分解为能耗强度1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两项指标;其中,能耗强度指标1反应单位的产生所消费的标准煤数量;第二产业是地区2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引入第二产业生产总值2。基于以上指标的选取,本文标准化模型最终公式为。

MDA模型驱动开发方法学

MDA模型驱动开发方法学 主讲:张文(Jevons)一、传统软件工程方法学 传统的软件开发方式有许多模型,瀑布模型是其中最典型也最受诟病的一种,为了描述一个软件的生命周期,我们暂时以这种模型来阐述一下软件开发的过程。 软件开发要经历可行性分析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集成和测试等过程。一个成熟的软件模型在这些环节都需要生成大量的文档,目前的很多CMMI工具能很好的管理好这些文档,比如将需求文档关联到后期的详细设计的过程或编码的过程等。由于这个过程的生命周期太长,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反映到模型中来(虽然某些工具能跟踪到需求的变化),这个传统的工作过程虽然在目前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所以目前非常流行所谓的敏捷开发,本人也非常崇尚这种开发方式,但从我的经验来看,敏捷开发应该更多的体现在小项目或大项目的子模块的开发。对于一个较大的项目而言,一定的设计和研讨还是必不可少的。但如何解决之前所提到的开发周期过长,错误反馈不到位的诟病呢? 我认为,在详细设计阶段,如果能有一个好的开发模型将能极大的解决这种问题,而MDA就是这么一个开发模型。 二、MDA的过程

MDA,全称叫模型驱动开发,顾名思义,开发是由模型来推动的,即开发之前需要建立良好的模型。 也许大家现在有了一定的概念了,因为大家在大大小小的开发时都会画一些uml图,建立一定的模型,然后一个软件的雏形就应运而生了。如果大家能做到这一步,恭喜你,说明你已经具备一定的设计能力了。但我也要反问你,在工作过程中,请问有哪次的模型是你自己觉得非常满意的,或者说是你的得意之作吧。面对这个简单问题,我想任何肯定回答都是牵强的,因为小的软件过程基本上不需要良好的设计,而大的软件过程,则很难做到良好的设计,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开发机制的话。 而MDA的开发方式则不一样,因为设计和编码可以融为一体,而且任何编码之前都是设计,任何设计都能生成编码,代码中也能访问到设计中的元数据定义,这就是MDA的神奇之处。 三、MDA的具体实施 金蝶的MDA方式建立在金蝶BOS的基础之上,BOS意思是Busingess Operation System,意思是业务定义系统,但远没那么牛,但在这个工具上实施MDA则是恰到好处。 一个典型的开发过程如下:首先定义实体,该实体具有一定的属性,而且从一定的父实体集成过来(如表单,基础数据等),这个实体也有一定的业务方法,在业务方法的定义中可以确定参数、返回值和异常,同时,可以在方法上定义EJB事务属性等。这些方法都可

呼叫中心客户满意度模型的建立及驱动因素分析

呼叫中心客户满意度模型的建立及驱动因素分析 一、客户满意度相关概念 1、客户满意度 对于客户满意度的定义,不同学者会有不同看法,本文使用的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定义:客户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种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或成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客户满意度是一个相对概念,一方面客户的期望值与其付出的成本相关,付出的成本越高,客户的期望值就越高;另一方面,客户的期望值与其最终所得有关,包含最终获得的质量感知和价格感知。 满意度的公式为:客户满意度=客户感知值/客户期望值。 满意度具有5个特征,分别是主观性,层次性,相对性,阶段性。 (1)主观性 满意度是客户的主观性行为,但客户的主观行为一个建立在所接受的产品和服务上,一个建立在客户本身的知识、经验、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 (2)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不同客户对服务的标准要求不同,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区域都对产品和服务有不同感知。 (3)相对性 客户对于产品的技术类指标、考核指标并不熟悉,但客户会主动进行比较,与同类型的产品或以前的消费经验相对比,因此客户的满意与否具有相对性。 (4)阶段性 服务具有时间性,客户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于过去的使用体验,如果最开始客户服务感知比较差,后来由于企业决策而使得客户感知变好,客户满意度就会上升;如果之后企业开始调整决策,反而将会使得客户感知变差。 2、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客户对服务的期望与客户接触服务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之间的差距。客户是服务质量的唯一评判者,简单来说,服务质量就是服务结果能否符合设定的标准。 服务质量的评价是在服务过程中进行的,因为服务质量是客户对于服务的感知,如果感知服务低于期望值,我们称为服务质量低,是不可接受的质量;如果感知服务水准大于期望值,我们称为服务质量高,是惊喜的质量。期望服务受到口碑、个人期望和过去经验的影响。

美军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美军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刘福胜 运用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于军事后勤学对于改进国防部的供应链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然而,就象供应链在商业范围内的应用,在科技、组织结构和进程操作上的一些新的发展,没有被完全统一的合并应用到国防供应链的体系中,是因为它兼有商用和军用两方面的特殊应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不同的供应链是由于提供给不同DOD部门这一事实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DOD供应链是很庞大的,即使是稍微的提高运作效率,都会节省巨额的开销。 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 在商业方面,很多世界500强的企业已经运用了一个叫供应链运作的模型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和赢利,从而增加他们的战略竞争性。为了实现增加产品性能,降低成本来满足客户要求的融洽,DOD 4140.1R,DOD供应链原料管理规则中指出“DOD零部件应该使用供应链运作的参考过程,以计划供应源,维护或制造、运输、和反馈作为一个框架为开发,改善和确定的原料管理活动。在军队作战的某些情况中,运用商业中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军队后勤所遇到的问题是会被责备的,那是由于军用供应链中所遇到的独有的挑战所决定的。毫无疑问的是,吸纳大多数企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实践经验,而不加思索的将其应用于DOD供应链中是存在问题的。然而现在DOD供应链中面临的许多问题也是商业供应链系统中同样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采用商业中符合军队特殊情况的一些实践经验,运用一些象SCOR这样的模型可以增加DOD供应链的效率。SCOR模型不是一个供应链运用的总体战略模型。它是一个可以帮助DOD实现其战略目的的一个工具。最终它可以帮助提高战士的作战水平。 管理供应链 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源于处于供应链最后位置的客户(作战人员)需求的充分了解。这需要我们在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开发建立一些度量标准来贯穿于整个的供应链中。SCOR模型就提供了一个观察这个供应链的平台,从而决定怎样最好的满足作战人员的要求。后勤人员每天将会收集诸如积压定单、定单填补时间、和库存天数等重要数据,当发现这些数据与度量标准冲突时,他们可以提供有效的方法来增强供应链的性能。了解组织贯穿于供应链的度量标准需要考虑到同步

现行企业运作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冲突

现行企业运作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冲突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第二章供应链管理基础理论 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最早是从物流管理开始的,起初人们并没有把它和企业的整体管理联系起来,主要是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局部性研究,如研究多级库存控制问题、物资供应问题,其中较多的是关于分销运作问题,例如分销需求计划(Distribution Requirement Planning,DRP)的研究就是典型的属于供应链中的物资配送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制造的出现,供应链在制造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我们生活在政治经济国际化和动态化的时代,面对的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增加、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产品寿命周期缩短和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企业管理如何适应新的竞争环境,已成为广大管理理论及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章从这一大的背景出发,首先分析了现行管理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冲突,然后介绍了供应链的概念、结构模型、特征、类型,以及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主要内容等,最后提出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并对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第一节现行企业运作模式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冲突 如前所述,当今世界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化和多维化,这种变化促使人们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也发生了变化,逐渐从点的和线性空间的思考向面的和多维空间思考转化,管理思想也从纵向思维朝着横向思维方式转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横向思维正成为国际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热门话题和新的追求,供应链管理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供应链管理是新的管理哲理,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不同于传统管理思想的特点。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一新的管理哲理与传统管理模式之间也必然存在着许多有冲突的地方,因此,应用供应链管理首先要认清传统管理模式在当前环境下存在的问题。总体上讲,传统的企业管理与运作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企业生产与经营系统的设计没有考虑供应链的影响。现行的企业系统在设计时只考虑生产过程本身,而没有考虑本企业生产系统以外的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 2013-02-11 环境保护论文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 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基于STIRPAT模型徐均(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摘要:在2012年12月8日结束的多哈气候会议中,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CO2排放量不断增加,研究中国各大城市尤其是北京影响CO2排放量的因素,进而分析如何减少CO2的排放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利用STIRPAT模型,分析了北京市CO2排放量与人口、财富和技术进步因素的定量关系,并通过岭回归拟合得出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人均GDP、能耗效率、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每发生1%变化,将引起CO2排放总量相应发生0.137%、0.245%、0.194%、-0.213%、0.214%的变化。关键词:STIRPAT模型;岭回归;CO2排放量;驱动因素;北京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05-03 当今,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数据,2007年中国CO2排放量达到了7 219.2百万公顷,占到了全球的19.12%,2006年中国的CO2排放量就已经超过了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到2007年两国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因而研究中国各大城市尤其是首都北京如何采取措施减少CO2排放量变得非常重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Dieta等利用对数化的STIRPAT模型研究了CO2排放量与人口、富裕度、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燕华等利用STIRPAT模型研究得出人口数量、人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