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运动疗法

合集下载

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综 述·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梁健,施静,袁昕,唐树杰(暨南大学中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摘 要 非特异性腰痛临床较为常见,核心稳定训练是其新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腰部疼痛症状。

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主要通过增强核心区稳定性来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对核心稳定训练进行了概述,并对其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腰痛;运动疗法;核心稳定训练;综述 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生率呈逐渐增高趋势[1]。

腰痛患者中多数为非特异性腰痛[2],非特异性腰痛的治疗方法较多,核心稳定训练是其新疗法。

本文对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核心稳定训练概述核心稳定训练是一类通过强化核心肌群来增强核心稳定性的运动。

人体的核心稳定性主要依赖脊柱稳定系统,该系统由神经、肌肉和骨骼组成。

脊柱、骨盆及其周围的韧带和肌肉共同构成人体的核心区。

核心肌群可分为整体及局部肌群,整体肌群主要包括腹直肌、腰方肌、竖脊肌及腹外斜肌,负责将局部应力分散至全身,并通过将负荷转移至骨盆和胸廓减轻腰椎的负担;局部肌群主要包括多裂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盆底肌,负责控制腰椎的曲度、刚度及稳定性[3]。

腰椎负荷的增加是导致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腰椎负荷突然增加,核心肌群可强烈收缩,使腹内压增高,以此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此外,核心肌群还具有杠杆支点的作用,可以减轻运动状态下关节的负荷,有利于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4]。

Akuthota等[5]研究发现,多种肌肉骨骼疾病与核心肌群薄弱有关,如腰痛、骶髂关节疼痛、髂胫束综合征及踝关节痉挛等。

核心稳定训练能够强化核心肌群、提高核心稳定性,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核心稳定训练的方式较多,包括借助健身球等不稳定器械及生物反馈设备进行训练等,随机干扰也是其训练方式之一[6-7]。

2 核心稳定训练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2.1 单纯核心稳定训练 有关单纯核心稳定训练治基金项目: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17A020215102)通讯作者:唐树杰 E mail:tsj697@163.com疗非特异性腰痛的报道相对多见。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非特异性腰痛是指原因不明的腰部疼痛,通常发生在腰椎和骨盆区域,这种疼痛通常由于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或炎症引起。

非特异性腰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日常工作和生活。

在面对腰痛时,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一、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通过对病人进行功能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腰痛对日常功能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评估方法:1. 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ODI)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是评估腰椎疼痛患者功能障碍的常用工具。

该问卷包括十个项目,涵盖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包括坐立、行走、抬物等。

每个项目都有六个等级,根据病人选择的等级得分,最高得分是五十分。

2. Roland-Morris腰背痛障碍调查问卷Roland-Morris腰背痛障碍调查问卷是一个包含24个问题的问卷,用于评估患者腰痛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

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可以了解腰背痛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

3. 数字评分法(NRS)NRS是一个用于评估疼痛程度的常用工具,通过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一个0到10的数字上进行标记,来评估患者的疼痛水平。

数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通过上述功能评估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腰痛情况及其对日常功能的影响,从而为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

针对非特异性腰痛,运动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腰痛,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改善腰椎的灵活性,从而减轻腰痛并预防腰痛的再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特异性腰痛运动疗法:1. 腹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改善腰椎稳定性和减轻腰痛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让患者学会正确的腹式呼吸方式来强化腰背肌肉,减轻腰部的负担,缓解腰痛。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及康复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及康复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一类临床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确诊病因的下腰痛总称。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一组疼痛的的主观感觉,伴有腿部疼痛、麻木和无力就称为坐骨神经痛。

有60%-80%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有过LBP的经历,是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儿就诊的第二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45岁以下人群最常见的致残原因英美政府相继颁发的LBP联邦指南把LBP分为三类1.潜在的严重的脊柱疾患:脊柱肿瘤、感染、骨折或马尾综合征等“红牌”性LBP;2.坐骨神经痛:腰痛伴有下肢症状,提示有神经根受累的LBP;3.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始发于腰部的症状,既没有神经根受累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患的LBP。

一、非特异性下腰痛特点和病因(一)特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恢复一般较快。

发病3天以内的病人90%在2周内恢复。

多样化样本的断面研究预后不理想。

这与初级保健的指导水平有关。

大多数急性和慢性疼痛问题不管治疗还是不治疗都以其自然的方式缓解。

1/3的病人在1周内、2/3的病人在7周内充分地改善。

复发很常见,6周内约有40%的病人复发。

大多数的复发不致残,但呈现出慢性反复进行性加重。

(二)病因到目前为止,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病因还不清楚,主要危险因素如下:1.年龄的增长对椎间盘的直接血供在15-20岁之间丧失,此后椎间盘成为人体中最大的无血供组织,因而椎间盘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纤维环脆性增加,纤维环容易撕裂。

20岁出现纤维环撕裂的人占7%,30岁20%,40岁41%,50岁53%,60岁85%,70岁以上92%。

随年龄的增加患腰痛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但老年人的其他高危因素(如骨质疏松)增加,导致NLBP最终有转化成特异性LBP(压缩性骨折、椎骨滑脱)的趋势。

麦肯基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

麦肯基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

- 168 -*基金项目:上海康复医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项目(21MC1930200)①上海中冶医院 上海 201900②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③中医智能康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信作者:赵仙丽麦肯基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张栎菁① 赵仙丽②③ 赵小峰① 【摘要】 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指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学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明确其病因的腰痛,具有高患病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

麦肯基疗法是治疗NLBP 的一种常用物理治疗方法,在2019年我国运动疗法治疗腰痛的体育科学、康复科学和骨科领域等专家组专家共识中被推荐用于NLBP 的治疗,证据等级为Ⅰ级。

本文就麦肯基疗法在NLBP 中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并从缓解腰椎疼痛、改善腰椎活动度、增强躯干肌肉力量,提高功能性活动等方面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麦肯基疗法 非特异性下腰痛 腰椎功能 康复 doi:10.14033/ki.cfmr.2024.06.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4)06-0168-05 Research Progress of McKenzi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ZHANG Lijing, ZHAO Xianli, ZHAO Xiaofeng.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4, 22(6): 168-172 [Abstract]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 is defined as low back pain with no exact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and no objective examination to determine the cause. I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prevalence and recurrence rate. McKenzie therapy is a common physical therapy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NLBP, and was recommen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NLBP in the expert consensus of the expert group in the field of sports science, rehabilitation science and orthopedics in China in 2019, with evidence level Ⅰ. In this pape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cKenzie therapy in NLBP was summarized, and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was reviewed in terms of relieving lumbar pain, improving lumbar motion, strengthening trunk muscle strength, and improving functional activity. [Key words] McKenzie therapy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Lumbar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Zhongye Hospital, Shanghai 201900, China 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指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学结构改变,不能通过客观检查明确病因的下腰痛[1]。

MTT 非特异性腰痛康复

MTT 非特异性腰痛康复
•Immer schmerzfrei •不能出现疼痛
•Nicht indiziert •禁忌
•Nicht indiziert •禁忌
力量
其他
•Nicht indiziert •禁忌
•病人管理 •镇痛 •行走训练 •日常生活功能 •根据需要进行理疗
Proliferations-phase 组织机化期
(zeitliche Bestimmung) (结合时间)
背伸肌等长收缩最大肌力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20-29
30-39
40-49
50-59
>60
Alter
Rückenschmerzpatienten männlich
Referenzpersonen männlich
• 振动力 • 运动中大量旋转和屈曲动作 • 没有体育锻炼 • 长期的轮班工作 • 背伸肌力量差
Remodellierungs-phase 功能重塑期
(zeitliche Bestimmung) (结合时间)
•Low load •低负荷
•Low load 低负荷 •High load 高负荷
•Stufe A, B •阶级A,B
•Stufe A, B, C •阶梯A,B, C
•Stufe A, B •阶级A,B
Hadle2000
动能趋势(北京)康复技术有限公司
• 治疗师的影响: – 外貌 – 病人的期望和信仰 – 信息的给与(积极) – 信任 – 声音 – 周围环境的变化
6
info@
医学运动康复—腰痛诊疗思路 治疗前进行诊断检查:
动能趋势(北京)康复技术有限公司
5
info@

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现状及研究进展非特异性下腰痛(LowBackPain,LBP)是指一组以下背部、腰骶部及臀部疼痛和不适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是临床医学、运动医学及康复医学等领域的常见疾病之一。

LBP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其工作能力的丧失。

作为临床综合症的一种,LBP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治疗方法也较多,有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心理疗法及手术治疗等。

其中运动疗法是物理疗法的一种,欧洲非特异性腰痛管理指导方针推荐运动疗法作为治疗首选。

它通过肢体运动和肌肉收缩来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加速疾病痊愈的进程,使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及劳动能力。

运动疗法对机体内各系统均有良好的康复作用,对机体的损伤性较少,而治疗的有效性和特异性较高,对LBP的具有良好的疗效,是目前多数专家学者推荐的作为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的首选方法。

现将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中图分类号】R681.533【文献标识码】A1LBP的运动疗法运动疗法被广泛应用于LBP的康复治疗,其目的是提高脊椎稳定性,其对象是脊柱的核心肌群。

LBP运动疗法的内容可概括为核心肌群力量和耐力训练,脊柱关节活动度训练及神经肌肉功能控制训练。

2LBP运动疗法的类型2.1体操治疗LBP治疗性体操是指导患者治疗和预防LBP简易、有效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屈曲和伸展运动体操两类。

Williams体操是屈曲运动体操的典型代表,它通过力学作用改变触发伤害感受器引起疼痛的异常力学结构而起作用,可以起到强化腹背肌、臀大肌和腘绳肌得到牵张的目地。

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体操的疗效好于一般的非特异性疗法。

和Williams体操相比,Cailliet体操在锻炼时增加了坐位和站立位,通过该体操的训练,可以使躯干肌肉的肌力和耐力得到强化、软组织的牵张状况缓解以及训练骨盆回旋。

二者均是通过强化腹肌训练达到治疗LBP的基本肌力训练法。

Mackenzie体操是把脊柱伸展运动作为训练中心的体操,主要由上肢支撑来完成,McKenzie评测方法对于患者的分类、治疗的选择、预后的判定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内功推拿联合倒走锻炼治疗非特异性腰痛45例临床观察

内功推拿联合倒走锻炼治疗非特异性腰痛45例临床观察

p a i n w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4 5 p a t r o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ma s s a g e t o b e n e i f t t h e i n t e r - n a l o r g a n s c o mb i n e d wi t h c l i c k t h e i l i a c c r e s t a n g l e . 4 5 p a t i e n t s i n t r e a t me n t ro g u p we r e t r e a t e d b y ma s s a g e t o b e n e i f t t h e i n t e r n l a o r g ns a c o mb i n e d it w h b a c k w a r d s e x e r c i s e . B a c k p a i n a n d d y s f u n c t i o n l i mi t e d e x t e n t w e r e e v lu a a t e d b y
, G U O u n . Ma s s a g e D e p a r t m e n t , R u i j i n H o s p i t a l A f i f l i a t e d t o
【 A b s t r a c t 】 O Me c i t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e f e c t o f m a s s a g e t o b e n e i f t t h e i n t e r n a l o r g a n s c o m b i n e d w i t h b a c k ,

穴位按揉运动疗法配合针刺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穴位按揉运动疗法配合针刺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分别标出 0~10 分,
0 分 表 示 无 痛,
10 分 表 示 剧 烈 疼
痛,患 者 根 据 自 身 腰 痛 程 度 标 出 分 值. ② 腰 椎 功 能.
治疗前后采用 Oswe
s
t
r
y 功 能 障 碍 指 数 (ODI)评 估 两
性生活、旅游 10 个项目,每项对应分值为 0~5 分.总
分 = 实际得分/(
84
44
(
4)不良反应 发 生 情 况 两 组 患 者 均 未 出 现 严 重
特色疗法 中国民间疗法
CH
I
NA
SNATUROPATHYຫໍສະໝຸດ Apr2022,Vo
l
30No

4 讨论
现代医学关于腰痛发病机制的主要学说包括神经
受压 学 说、静 力 学 平 衡 失 调 学 说、神 经 营 养 障 碍 学 说、
05
俞(双 侧). 配 穴:瘀 血 腰 痛 配 膈 俞 (双 侧),寒 湿 腰 痛
配后溪(双 侧),足 太 阳 膀 胱 经 证 腰 痛 配 昆 仑 (双 侧 ).
患者取俯卧位,用酒精棉球常规消毒所取穴位处皮肤,
采用规格为 0
30 mm×50 mm 的 华 佗 牌 一 次 性 针 灸
据.计量资 料 以 均 数 ± 标 准 差(
疼痛综合征,而病程超过 3 个月则为慢性腰痛,常伴有
腿牵 涉 痛,腰 背 僵 硬、活 动 受 限 或 腰 背 无 力,疼 痛 区 域
不同程度的腰部功能障碍 [1].腰痛可根据病因的不同
腰痛明显或肌 张 力 升 高 [4]. ② 中 医 诊 断 标 准 参 照 «针
指有明确病因的腰痛,主要包括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运动疗法陈香仙冉雯雯(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摘要:目的:研究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训练方法.方法:运用Thera-Band 渐进式康复训练系统,对32名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患者,进行两阶段45天的运动疗法训练,并在运动疗法前后进行临床腰痛触诊与腰功能评价。

结果: VAS视觉模拟量尺显示有7人疼痛消失、25人疼痛等级显著下降;Oswestry 腰痛残疾指数呈现显著下降(P<0.05),10个部分相加由康复训练前总分384分,康复训练后降至132分.结论:两阶段运动疗法对非特异下腰痛有显著疗效,Thera-Band渐进式训练系统有助于腰背肌肉本体感觉恢复、增强椎旁肌肉力量、扩大椎间关节活动度,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关键词:非特异性腰痛;本体感觉;运动疗法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Sport Therapeutics of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CHEN Xiang-xian RAN Wen-wen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wuhu 241000Abstract: Purpose: Research on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methods of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Method: The use of thera-band progressive rehabilitation system, face 32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 patients, use two-stage 45-day training sport therapy and sport therapy in low back pain before and after clinical palpation and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lumbar. Results: 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 showed that 7 people have disappeared pain and 25 pain level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Oswestry low back pain disability index showed a significant drop (P <0.05), 10 part of the sum of scores from 384 patients at pre-train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to 132 hours. Conclusion: Two-stage sport therap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for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Thera-Band progressive training system will help restore proprioception back muscles, enhance strength of paraspinal muscles to expand the intervertebral range of motion, improve ability to regulate the nervous system.Key words: 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Proprioception ;Sport Therapeutics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始发于腰部的症状既没有神经根受累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患,既不能通过客观临床检查明确其病因,也不能通过实验室检查观察到组织病理学改变的一类腰痛的总称[1]。

临床症状主要在下腰、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一组疼痛的主观感觉的下腰痛(Low Back Pain, LBP)[2]。

在成年人群中60%~80%有下腰痛(LBP)史,它被认为是发生率仅次于感冒的世界性流行病,是45岁以下人群最常见的致残原因[3]。

根据近年的文献回顾[4-5],引起慢性NLBP的原因包括了软组织、小关节、间盘等微病变所导致的急、慢性疼痛。

NLBP有其独特的发展转归规律: 急性腰痛80%-90%均可在2个月内恢复, 但有一半的病例会再次发作, 其中的40%会发展为持续性症状。

这种反复发作导致症状越来越重, 造成功能障碍, 20%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明显受限,其中5%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严投稿日期:2009-5-20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重点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08Xzd012作者简介:陈香仙(1964~),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运动损伤康复研究。

重受限[7]。

对慢性NLBP的治疗是医学上的难题,一直以来,手术治疗一般不被推荐,从大样本临床试验调查的结果显示[8],没有证据证明手术对NLBP有效,除非同时伴有坐骨神经痛、间歇性跛行或脊椎滑脱。

运动疗法对慢性NLBP有显著的疗效[9],本文运用Thera-Band渐进式训练系统编制了运动疗法方案,以求证对NLBP疾病的疗效。

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拟定和医院诊断非特异性下腰痛32人,其中男10名、女22名;年龄最大62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51岁;腰背疼痛时间在3个月-21年之间。

纳入标准:初次发病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其症状为急、慢性下腰、腰骶、骶髂、臀部疼痛,VAS视觉模拟量尺测试,疼痛度在中、重度(疼痛得分在30-100之间);Oswestry腰痛残疾指数(ODI)。

排除肿瘤、结核、骨折、明确感染、坐骨神经痛或根性疼痛综合症脊柱疾患;无系统性疾病、合并肝肾疾病、血液病、肿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疾患、自身免疫系统疾患、膀胱和直肠功能异常者或极度衰弱者。

1.2 研究方法在运动疗法训练前后对32名下腰痛患者,进行腰背臀部临床触诊与腰功能评价以及信度评价,运动疗法训练与功能评定均在实验室中进行,康复训练应用Thera-Band康复系统的带、平衡板、球等器具。

受试者在运动疗法方案执行期间,停止参与其它康复运动和止痛药物的服用。

1.2.1 腰背臀临床触诊与腰功能评价① VAS视觉模拟量尺[10]:检测者用拇指压迫下腰、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疼痛部位。

VAS 指数从0~100,由患者直观的在其中划出与自己疼痛程度相匹配的指数,指数分为无痛(0分), 轻度疼痛(1~30分),中度疼痛(30~70分),重度疼痛(70~100分)等四个等级。

② Oswestry腰痛残疾指数(ODI)[10]:OSW指数包括10个部分,第1部分与疼痛、其余部分与各种各样的日常行为(ADL)有关。

每一部分有6个程度递进的提问,积分指数从0~5,每项积分最高5分,10个部分合计最大积分指数为50,积分指数越高表示ADL影响越大,功能障碍越明显。

1.2.2 运动疗法(Thera-Band康复系统训练方案)第一阶段15d:以腰背部肌肉力量与平衡训练为主,每天1练/1h,四项内容逐个完成。

①俯卧训练球上,手、脚落地,背部放松拉长背部肌肉;②闭眼单、双腿平衡板上站立交替进行,训练时注意髋部的控制保持稳定,背部处于自然放松位置;③在平衡板上单臂、单腿牵引Thera-Band训练带,在保持平衡板上平衡的前提条件下增加牵引动作,保证骨盆处于自然、放松、稳定位置。

④在平衡板上深蹲,向前、左、右单腿踏上平衡板另一腿并上站立。

第二阶段30d:每天1练/1.5h,六项内容逐个完成,每项练习15min。

①伸腿抬臀。

屈膝坐在地板上,将训练带缠绕于前骨盆,双手着地将训练带的两端按于手下,抬臀离开地面,双手和一只脚着地不动,伸展膝,保持然后缓慢返回初始位。

②团身滚动。

垫上腰背落地,收紧双腿并用双臂抱紧,前后滚动。

③训练球上阻力式骨盆倾斜运动。

坐在训练球上将训练带缠绕于臀部,抵抗训练带倾斜骨盆,保持然后缓慢返回初始位,背伸直。

④训练带斜角提举和下坎。

双手握训练带站立,旋转身体拉训练带,使训练带穿过身体而举至头顶上方,保持数秒后缓慢返回初始位;旋转身体向下拉训练带使其穿过身体,也保持数秒后缓慢返回初始位。

⑤侧屈拉训练带。

站位向被拉伸的体侧的对侧倾斜身体,使臀和膝置于额状面,将训练带一端踩于脚下然后用被拉伸侧(对侧)的手握住训练带另一端置于头顶上方,用躯干力量拉起。

⑥俯卧伸背。

俯卧垫上,双掌、髋及下肢触垫,上肢伸直挺胸抬头。

1.3 统计方法在Thera-Band渐进式训练系统执行前后,统计腰背臀部临床触诊与腰功能成绩,以积分体现,积分越高腰部功能障碍越严重;评价运动疗法成绩并进行信度测评,临床触诊VAS视觉模拟量尺结果以该次初次测定为准。

实验测得所有数据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和处理,以P﹤0.05作为运动疗法效果显著性差异。

2 结果2.1 VAS视觉模拟量尺结果运动疗法前对32位的下腰、腰骶、骶髂、臀部、腿部部位触诊,VAS视觉模拟量尺结果显示,32人中4人轻度疼痛、28人存在中度及以上的疼痛。

经45天的Thera-Band渐进式训练系统康复训练后,7人疼痛消失、15人轻度疼痛、8人中度疼痛、2人重度疼痛(P﹤0.05)(见表1)。

表1 VAS视觉模拟量尺结果(n=32)项目无痛(0分)练前练后轻度压痛(0~30)练前练后中度压痛(30~70)练前练后重度压痛(70~100分)练前练后人数0 7 4 15 15 8 13 2 康复训练前后VAS视觉模拟量尺的压痛测定时,以该次首次触及痛点时的感觉为最准确,第二次按压同一处时,痛点疼痛感觉没有首次强烈,总之随着按压次数的增多,痛阈也随之增高,相关系数也随之下降,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相似率为(r=0.86),第一次与第三次的相似率为(r=0.73)。

2.2 Oswestry 腰痛残疾指数结果Thera-Band渐进式训练系统的运动方案执行前后,Oswestry 腰痛残疾指数呈现显著的变化(P﹤0.05),10个部分相加康复训练前总分为384分,康复训练后总分为132分。

表2 Oswestry 腰痛残疾指数(ODI)(n=32)内容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性生活社会活动旅行(郊游)指数总分练前练后501833541173812408299351141243394417384132注:表2结果是根据每人每项指数相加除以32人所得出。

Oswestry 腰痛残疾指数有10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有6个程度递进的提问,积分指数从0~5,10项合计最大积分指数为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