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

合集下载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非特异性腰痛是指原因不明的腰部疼痛,通常发生在腰椎和骨盆区域,这种疼痛通常由于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或炎症引起。

非特异性腰痛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会影响到个体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日常工作和生活。

在面对腰痛时,除了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运动疗法也是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一、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非常重要。

通过对病人进行功能评估,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腰痛对日常功能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功能评估方法:1. 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ODI)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是评估腰椎疼痛患者功能障碍的常用工具。

该问卷包括十个项目,涵盖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包括坐立、行走、抬物等。

每个项目都有六个等级,根据病人选择的等级得分,最高得分是五十分。

2. Roland-Morris腰背痛障碍调查问卷Roland-Morris腰背痛障碍调查问卷是一个包含24个问题的问卷,用于评估患者腰痛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

通过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可以了解腰背痛对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

3. 数字评分法(NRS)NRS是一个用于评估疼痛程度的常用工具,通过让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一个0到10的数字上进行标记,来评估患者的疼痛水平。

数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

通过上述功能评估方法,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腰痛情况及其对日常功能的影响,从而为接下来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

针对非特异性腰痛,运动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腰痛,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改善腰椎的灵活性,从而减轻腰痛并预防腰痛的再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非特异性腰痛运动疗法:1. 腹式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训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改善腰椎稳定性和减轻腰痛的训练方法。

这种训练可以通过让患者学会正确的腹式呼吸方式来强化腰背肌肉,减轻腰部的负担,缓解腰痛。

非特异性下腰痛

非特异性下腰痛
持续性疼痛
有些患者可能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即疼痛持续不断,尤其是 在长期站立、坐立或运动后。
其他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
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受压的症状,如下肢麻木、无力、放射 痛等。
心理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04
诊断和评估
体格检查和评估
常规检查
01
观察患者脊柱的生理弯曲,检查是否存在脊柱侧凸、后凸等畸
VS
对医生的建议
首先,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其次,要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物理治疗和康复训 练等措施。此外,医生还应注意与患者建 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高治疗效果 。
THANK YOU.
骨盆倾斜试验
通过检查骨盆倾斜角度,评估是否存在骨盆倾斜 综合征。
诊断标准和流程
存在下腰痛症状,且疼痛放射至下肢。 排除由妇科、泌尿系统等疾病引起的腰痛。
排除由骨折、结核、肿瘤等疾病引起的腰痛。
根据体格检查和特殊测试的结果,确定疼痛来源和程 度,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05
治疗和管理
非药物治疗
休息和冰敷
康复锻炼
针对下腰痛的康复锻炼,如加强核心肌群、提高脊柱稳定性等,可预防复发。
手术和其他干预措施
手术
对于严重的下腰痛,如椎间盘突出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其他干预措施
如使用支具、矫形器等辅助器具,或接受针灸、推拿等传统 医学治疗,可辅助治疗下腰痛。
06
研究和治疗新进展
新的研究领域
神经生物学
研究神经生物学因素在非特异性下腰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索疼痛信号的传递和调节机 制。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及康复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及康复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一类临床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确诊病因的下腰痛总称。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一组疼痛的的主观感觉,伴有腿部疼痛、麻木和无力就称为坐骨神经痛。

有60%-80%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有过LBP的经历,是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儿就诊的第二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45岁以下人群最常见的致残原因英美政府相继颁发的LBP联邦指南把LBP分为三类1.潜在的严重的脊柱疾患:脊柱肿瘤、感染、骨折或马尾综合征等“红牌”性LBP;2.坐骨神经痛:腰痛伴有下肢症状,提示有神经根受累的LBP;3.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始发于腰部的症状,既没有神经根受累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患的LBP。

一、非特异性下腰痛特点和病因(一)特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恢复一般较快。

发病3天以内的病人90%在2周内恢复。

多样化样本的断面研究预后不理想。

这与初级保健的指导水平有关。

大多数急性和慢性疼痛问题不管治疗还是不治疗都以其自然的方式缓解。

1/3的病人在1周内、2/3的病人在7周内充分地改善。

复发很常见,6周内约有40%的病人复发。

大多数的复发不致残,但呈现出慢性反复进行性加重。

(二)病因到目前为止,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病因还不清楚,主要危险因素如下:1.年龄的增长对椎间盘的直接血供在15-20岁之间丧失,此后椎间盘成为人体中最大的无血供组织,因而椎间盘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纤维环脆性增加,纤维环容易撕裂。

20岁出现纤维环撕裂的人占7%,30岁20%,40岁41%,50岁53%,60岁85%,70岁以上92%。

随年龄的增加患腰痛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但老年人的其他高危因素(如骨质疏松)增加,导致NLBP最终有转化成特异性LBP(压缩性骨折、椎骨滑脱)的趋势。

非特异性腰痛的中医康复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中医康复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中医康复疗法发布时间:2021-11-29T05:10:19.03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月14期作者:唐雪冬[导读]唐雪冬(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铺子湾卫生院;四川威远642450)非特异性腰痛是什么?非特异性腰痛是一类临床探测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明确其病因的一类腰痛总称,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6 周内)、亚急性(6~12 周)和慢性(12 周以上),临床多表现为后背肋缘以下、臀沟以上区域的疼痛、肌肉紧张或局部僵硬。

非特异性腰痛有哪些原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腰背肌肌力下降、韧带劳损,严重影响了脊柱的稳定性,再加上脊柱及椎间盘会退行性变化,使人们容易发生腰椎疾病进而引发下腰痛。

2 不良姿态造成的积累性损伤: 长期的不正确坐姿、卧姿会导致腰椎生理曲度的变化,肥胖也会加重腰部及关节的磨损,给予脊柱过重的负担及磨损,日常工作中如果长时间使腰椎处于前曲或侧弯状态,势必增加腰椎间盘负荷引起腰椎间盘退变,如身体过度侧弯、后凸、前凸,这些长期的不良姿势都会容易造成腰背畸形,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及代谢产物的清除,导致下腰痛的发生。

3 职业与环境因素:据统计,70% 的人因为职业因素患过腰背痛,下腰痛的发生和工作环境有关,如工作空间的狭小,物品不易触及,反复如推、拉、抬重物等重复性动作,或长期保持错误体位等,这些限制了工作姿势,加速椎间盘、小关节退变和腰部肌肉、韧带劳损,产生下腰痛。

从而导致腰背痛的发生。

非特异性腰痛该如何治疗?中医治疗讲究辨证施治,将其分为四种类型:(1)寒湿型: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不减,阴雨天加重。

(2)湿热型:痛而有热感,炎热或朗雨天气疼痛加重,活动后减轻,尿赤。

(3)肾虚型:腰部酸痛,喜按喜揉,足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

(4)瘀血型:腰痛如刺,痛有定处,轻则俯仰不便,重则因痛不能转侧。

通过根据不同病因进行分类,采用非药物疗法(如针灸、刮痧、推拿、正脊疗法等)和药物疗法(中药口服或者外用)。

MTT 非特异性腰痛康复

MTT 非特异性腰痛康复
•Immer schmerzfrei •不能出现疼痛
•Nicht indiziert •禁忌
•Nicht indiziert •禁忌
力量
其他
•Nicht indiziert •禁忌
•病人管理 •镇痛 •行走训练 •日常生活功能 •根据需要进行理疗
Proliferations-phase 组织机化期
(zeitliche Bestimmung) (结合时间)
背伸肌等长收缩最大肌力
7.0 6.0 5.0 4.0 3.0 2.0 1.0 0.0
20-29
30-39
40-49
50-59
>60
Alter
Rückenschmerzpatienten männlich
Referenzpersonen männlich
• 振动力 • 运动中大量旋转和屈曲动作 • 没有体育锻炼 • 长期的轮班工作 • 背伸肌力量差
Remodellierungs-phase 功能重塑期
(zeitliche Bestimmung) (结合时间)
•Low load •低负荷
•Low load 低负荷 •High load 高负荷
•Stufe A, B •阶级A,B
•Stufe A, B, C •阶梯A,B, C
•Stufe A, B •阶级A,B
Hadle2000
动能趋势(北京)康复技术有限公司
• 治疗师的影响: – 外貌 – 病人的期望和信仰 – 信息的给与(积极) – 信任 – 声音 – 周围环境的变化
6
info@
医学运动康复—腰痛诊疗思路 治疗前进行诊断检查:
动能趋势(北京)康复技术有限公司
5
info@

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治疗

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治疗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下腰痛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 必要时可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MRI等,以明确诊 断和了解病情。
鉴别诊断
下腰痛需要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腰椎骨折、腰椎肿 瘤、强直性脊柱炎等。这些疾病与下腰痛在临床表现上有相 似之处,但治疗方法和预后截然不同。因此,正确的鉴别诊 断对于下腰痛的治疗至关重要。
腰骶部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腰丛 和骶丛神经。
这些神经通过相应的传导通路, 将感觉和运动信息传递给大脑和
脊髓。
当腰骶部结构发生异常时,可能 会压迫或刺激相应的神经,导致
下腰痛等症状的出现。
03
下腰痛临床评估方法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下腰痛的起病情况 、疼痛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 状等。
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 治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下腰痛概述 • 下腰痛相关解剖与生理 • 下腰痛临床评估方法 • 下腰痛非手术治疗策略 • 下腰痛手术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 下腰痛康复期管理与教育
01
下腰痛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下腰痛是指下背、腰骶部及臀部的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而非特定疾 病的名称。
神经损伤
血管损伤
感染
脊柱不稳
在手术过程中,应仔细操作, 避免损伤神经根和马尾神经。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下肢感觉和 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如有异常 及时处理。
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大 血管,避免损伤导致大出血。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 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术后应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 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如 发生感染,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必要时行切口引流。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非特异性腰痛是一种常见的腰椎疾病,通常引起由运动、劳动或持续姿势所导致的腰部不适症状。

腰痛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理疗以及康复运动等。

对于非特异性腰痛的患者而言,康复运动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这篇文章将探讨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一、功能评估功能评估可以为非特异性腰痛的康复治疗提供有效的指导和评估。

功能评估主要包括病史记录、身体检查、康复功能评定量表等。

病史记录:对患者的腰痛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包括发病部位、起病时间、疼痛的特点、疼痛的程度、疼痛的时间、伴随症状等。

身体检查:主要检查患者腰部的姿势、运动活动度、肌力、感觉、反射和神经根压迫等方面的情况。

康复功能评定量表:主要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Roland-Morris功能障碍指数等等,这些指数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

二、运动疗法运动疗法是一种基于运动的康复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腰痛症状,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

运动疗法包括以下几种: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车等,通过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血液循环,有助于消除腰部肌肉僵硬和疼痛。

2、核心稳定性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是一种针对腰部核心肌肉进行的训练,旨在提高腰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少腰部的疼痛和不适感。

3、柔韧性训练柔韧性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肌肉的柔韧性,从而减少腰部运动时的不适感。

常用的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伸展运动等。

4、脊柱活动训练脊柱活动训练是一种通过各种姿势和动作来改善患者腰部肌肉的疼痛和不适感。

常用的脊柱活动训练包括腰部的穿刺、弯曲、旋转等动作训练。

综上所述,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和运动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通过对患者康复功能的评估和运动疗法的选择,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腰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

非特异性腰痛的功能评估与运动疗法非特异性腰痛是指腰部出现的疼痛症状,但没有明确的病因或病变,占据了腰痛患者的大部分比例。

非特异性腰痛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但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在治疗非特异性腰痛时,除了药物治疗外,运动疗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对非特异性腰痛进行功能评估,并介绍一些适用于非特异性腰痛的运动疗法。

一、功能评估1.姿势评估姿势是非特异性腰痛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正确的姿势会导致腰部肌肉和韧带的紧张,从而引起腰痛。

进行姿势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在评估时,需要观察患者的平衡性、站立姿势、坐姿姿势等,从而找到患者不良姿势的原因,进而制定改善姿势的计划。

2.腰部活动度评估腰部的活动度是判断腰痛病情的重要指标。

通过运动学测试,评估患者腰部的活动度,包括弯腰、扭转等动作,从而了解患者的腰部是否存在活动度不足或者过度活动等问题。

3.肌肉力量评估腰部周围的肌肉对于支撑和稳定脊柱至关重要。

进行肌肉力量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应用肌力测试,评估患者的腰部肌肉力量,并结合其疼痛区域,制定相应的恢复力量训练计划。

4.神经系统评估非特异性腰痛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异常表现,比如感觉减退、疼痛传导障碍等。

需要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包括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反射等功能检测,以便了解患者神经系统的状况。

二、运动疗法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运动方式。

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加强腰部周围的肌肉,增强稳定性,减少脊柱的负担。

适宜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行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

2.核心稳定训练核心稳定训练是一种以锻炼腰部核心肌群为主的训练方式。

腰部核心肌群的强健对于腰部的稳定和支撑至关重要。

常见的核心稳定训练包括桥起和平板支撑等动作,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3.伸展训练腰部周围肌肉的过度紧张可能是导致非特异性腰痛的原因之一。

进行伸展训练可以有效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减轻疼痛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与康复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是一类临床找不到确切的组织病理结构改变,又不能通过客观检查确诊病因的下腰痛总称。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下腰、腰骶、骶髂、臀部或腿部一组疼痛的的主观感觉,伴有腿部疼痛、麻木和无力就称为坐骨神经痛。

有60%-80%的成年人在生活中有过LBP的经历,是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儿就诊的第二位常见的临床症状,是45岁以下人群最常见的致残原因英美政府相继颁发的LBP联邦指南把LBP分为三类1.潜在的严重的脊柱疾患:脊柱肿瘤、感染、骨折或马尾综合征等“红牌”性LBP;2.坐骨神经痛:腰痛伴有下肢症状,提示有神经根受累的LBP;3.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NLBP):始发于腰部的症状,既没有神经根受累也没有严重的潜在疾患的LBP。

一、非特异性下腰痛特点和病因(一)特点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恢复一般较快。

发病3天以内的病人90%在2周内恢复。

多样化样本的断面研究预后不理想。

这与初级保健的指导水平有关。

大多数急性和慢性疼痛问题不管治疗还是不治疗都以其自然的方式缓解。

1/3的病人在1周内、2/3的病人在7周内充分地改善。

复发很常见,6周内约有40%的病人复发。

大多数的复发不致残,但呈现出慢性反复进行性加重。

(二)病因到目前为止,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病因还不清楚,主要危险因素如下:1.年龄的增长对椎间盘的直接血供在15-20岁之间丧失,此后椎间盘成为人体中最大的无血供组织,因而椎间盘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纤维环脆性增加,纤维环容易撕裂。

20岁出现纤维环撕裂的人占7%,30岁20%,40岁41%,50岁53%,60岁85%,70岁以上92%。

随年龄的增加患腰痛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但老年人的其他高危因素(如骨质疏松)增加,导致NLBP最终有转化成特异性LBP(压缩性骨折、椎骨滑脱)的趋势。

2.首次发作史首次LBP发作后,再发的可能性增加4倍。

一旦患过LBP,即有可能再发第二次。

NLBP病史是最好的LBP预测指标。

3.职业因素职业因素包括搬重物时上举、扭转、身体震动以及重复次数,以及心理状态(职业满意度)相关。

研究发现工作时躯干屈曲>60度,总时间>5%,躯干旋转>30度,总时间>10%,搬物负重>25kg,一天工作重复>15次,NLBP的危险显著增加。

然而在没有这些危险因素(久坐)的人群也常有NLBP.Waddell认为支持重体力劳动引起LBP观点的证据很少。

在考虑职业强度时必须考虑脊柱的耐受性。

提高脊柱的耐受性能有效地减少和预防NLBP的发生,这也是运动疗法和三级预防的理论基础。

4.一天中的时间睡眠时脊柱负荷去除,在力学特性的水合作用下,椎间盘充盈,脊柱变长,身高增加约1%,站立2h后,增高部分约减少1/2。

清晨椎间盘内压增加140%,6Am-11Am向前弯腰的危险增加3倍。

正常椎间盘组织在屈曲和含水多时受压,很容易引起纤维环内的脱出。

宇航员持续在太空生活,没有地心引力驱使水分返回组织,身高高出约5cm,回地面时常伴有LBP.McKenzie观察到大多数精神狂乱性LBP(derangement-LBP的一种)病人多在中午以前发作。

Snook通过简单的指导,NLBP在清晨限制前屈或坐可明显地减少疼痛。

5.遗传因素NLBP有家族遗传倾向,即家族性易患体质。

双胞胎和兄弟姐妹研究,显示遗传学因素远比职业因素和以前想像得更重要。

6.肥胖因素随体重的增加,腰痛的发病率稳定地增加,身体指数(body mass)高于20%时更加明显.大样本双胞胎的研究发现肥胖LBP的发病率呈中等度相关,特别是对慢性或反复发作性LBP7.吸烟因素研究发现吸烟与NLBP的发病率有剂量关系,得出严重吸烟与NLBP之间有微弱相关证据的结论,但没有确切的坐骨神经痛与吸烟相关的证据。

Deyo与Bass发现持续积累的被动吸烟和最大限度地被动吸烟LBP的危险性增加。

对Bohns Hopkins医学院的1300名毕业生进行52年的随访发现,有吸烟史的人与不吸烟的人相比有25%人更容易发生慢性LBP,其中84%的人更可能发生椎间盘退变。

这些调查结果支持“血管学说”,提示血管堵塞减少脊柱的血供,可能是导致LBP发生的重要因素。

8.气候因素气候的变化与NLBP有一定关系,McGorry等调查温度、湿气压、降雨量、大气压力、风速、相对湿度、日照百分比、Leuven指数与LBP的关系,结果发现疼痛指数与温度和湿气压显著有关,提示气候与慢性NLBP有互感作用,在治疗中应加以考虑。

9.心理社会行为因素心理社会对LBP的发生及延缓康复和导致慢性残疾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心理因素导致下腰残疾占40%;心理消沉和疾病行为占31%。

循证医学发现:①心理社会因素与急性LBP转变成下腰残疾相关;②心理因素与LBP发生有关;③心理社会的变化对下腰残疾的影响比生物医学或生物力学因素个更重要。

这些变量包括职业种类、治疗策略及实施以及职业满意度、性格、与顾主的冲突、赔偿法律、失业和诉讼等。

在LBP和LBP残疾之间不是平行关系(相关系数仅为0.3%)。

有些人LBP很重,但不残疾。

另一些人很轻但残疾很重。

必须明确地区别LBP和LBP残疾。

二、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诊断85%LBP病人不能给出确切的诊断,NLBP是最确切的诊断。

对LBP病人的诊断应集中在:①有无系统性疾病;②有无心理社会性因素使疼痛扩大或延长;③是否有神经受累而需要外科手术。

(一)病史和检查病史和检查对鉴别有无更严重的疾患是非常重要的,如:发热、体重减轻、外伤、肿瘤病史、高龄、膀胱和直肠功能异常对鉴别“红牌”LBP是非常重要的。

X线对NLBP诊断价值不大,对临床检查提示有全身性疾病、外伤或经过4-6周后疼痛没有改善的病人,X线应该限制应用。

X线对肿瘤早期和炎症敏感性不高,还须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红细胞沉降率和血常规以助鉴别。

但65岁以上人群其他高危因素增加,推荐早期使用X线检查以便排除特异性LBP的可能。

对没有“红牌”表现的不应给予X线、CT、或MRI检查。

CT和MRI在无症状的人群中根据年龄、选择性和对椎间盘突出的定义不同,椎间盘突出的阳性率从20%-70%,特别是老年人群。

其它特殊检查如肌电图、热像图和超声波也不一定能显示其临床价值。

据估计LBP病人的40%担心自己患了严重的疾病,过度诊断必然加重焦虑、担心、对医疗的依赖、不必要的检查和对现有疾病的夸大。

过度诊断直接导致过度治疗。

(二)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康复评估评估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临床评估就不能实施有效的治疗。

临床诊断是作出有无“疾病(disease)”的定性判断,疾病定义为机械论(认为生命所有现象仅是物理的和化学的)意义上的生理学失调;评估是在疾病和“不健康(illness)”两者之间作出定量的区别,“不健康”定义为人为使他(或)她适应自己环境的方式而导致生理学失调。

在临床上,即使疾病诊断相同的病人,其功能状况也不尽一样,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ADL)或工作方面的δ懿煌 床屑菜 讲煌 馐谴 沉俅舱锒纤 荒鼙泶锏摹 LBP的评估包括疼痛时间、部位和程度,以及疼痛与功能、心理和社会的影响。

常见的评估工具有:1. 日记与疼痛图能记录疼痛的时间、部位和程度。

Margolis等报告疼痛图的相关在0.82-0.93之间。

高指数患者与慢性NLBP、高住院率、Minnesota多相人格量表(MMP)显示的癔症性格及McGill疼痛问卷(MPQ)指数升高有关。

2. V AS视觉模拟量尺V AS指数从0-100,由患者在其中画出与自己疼痛程度相匹配的指数,指数0-30为轻度疼痛,〉30-70为中度疼痛,〉70为重度疼痛。

指数越大疼痛程度越大。

其可信度和重复性高达0.99,与其他评估工具相比相关性0.75,与MPQ系数为0.63。

被大量运用于疼痛研究和临床试验。

3. Oswestry腰痛指数(OSW)OSW指数包括10个部分,第1部分与疼痛、其余部分与各种各样的ADL行为有关。

每一部分有6个程度递进的提问,积分指数从0-5,合计最大积分指数为50,积分指数越高表示ADL 影响越大。

可信性系数为0.99,半分离系数“好”,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4. SF-36疾病与健康评估SF-36是健康状况与医学结果研究方面常见的工具。

SF-36包括8个系列的健康概念,共36项参数。

大样本的人群调查(包括LBP)所以参数信效度的Gronbach’s alpha分析都〉0.80,说明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和结构有效性,能满足心理测量学的严格标准,具有区分健康水平的能力。

与生活质量量表相比更能反映慢性疾病的水平,是值得推荐的方法。

Reneman指出NLBP的全面评估应同时评定执行能力和自我问卷,实践中常选择多种评估工具同时使用,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横向可比性,克服各种评估工具自身的局限性。

三、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治疗NLBP的治疗形式多种多样,取决于病人和医生的选择,从卧床到手术,只要能想到的都有人尝试。

Nachemson列出52种治疗方法,这充分显示对NLBP 临床认识的缺乏和不同程度的无奈,最近循证医学推荐的NLBP的治疗方法:(一)卧床卧床休息用于LBP的治疗已有150年,是骨科保守治疗的基础,其不良反应逐渐被认识。

因此不推荐或使用卧床休息作为NLBP的治疗。

有些病人因为疼痛可以有限卧床休息几天(最多建议2天),但并不是把这种卧床考虑为一种治疗。

卧于加垫子的木板床上,能使腰部软组织得到充分的松弛和休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致痛物,这样能明显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卧床要求卧硬床。

具体讲就是木板上铺薄褥或垫子,较硬的棕床也可以。

卧床休息要严格坚持。

即使在症状缓解一段时间后佩戴腰围下床,也不能做任何屈腰动作。

如患者因生活不便而不能坚持卧床休息,则会影响疗效。

卧床休息中最难坚持的是在床上大小便。

如果患者不能接受平卧位大、小便,可以扶拐或由人搀扶下地去厕所。

(二)保持活动嘱咐病人尽可能保持活动和继续正常的日常活动。

嘱咐病人几天或几周内逐渐增加身体活动。

继续工作或尽快恢复工作,休息一段时间以后恢复工作是有益的,这一推荐必须考虑病人的职业和生活需要,在急性阶级必须避免搬重物上举、躯干扭转、身体震动。

Malmivaara对照观察卧床、锻炼和坚持日常活动3组的差别,结果在疼痛容许的范围内继续日常活动比卧床休息和锻炼恢复的更快。

(三)药物除非必要,止痛或NSAIDs类药物可有规则地在特定阶段使用以减轻症状。

患者如疼痛剧烈,不能平卧,不能入睡,难以忍受者,应首先给予有效的止痛药。

比较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为,骶管或硬膜外注射泼尼松龙1ml加1%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10ml的混合液止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