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阳货篇

合集下载

一起学《论语》17.4阳货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一起学《论语》17.4阳货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一起学《论语》17.4阳货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一起学《论语》17.4阳货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原文】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前言戏之耳。

”【白话】孔子到了武城,听到弦歌之声。

他微微一笑说到:“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曾听夫子说过:‘君子学习礼乐就会懂得爱人,小人学习礼乐就会易于服从使命。

’”孔子说:“诸位!言偃的话是对的。

我前面说的话是和他开玩笑啊。

”【释词】之:到、往。

武城:鲁邑名。

弦歌:弦,指琴瑟。

歌,指《诗》之乐章。

《正义》:“歌,谓以琴瑟之弦,依《诗》咏之也。

”朱子:“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

”《注疏》:“欲以礼乐化导于民。

”声:配以琴瑟的歌声。

《后案》:“器而被之以音,音而叶之以器。

气不静则手不调,志不和则音不雅。

此弦歌之声,具有平日陶淑之功,即下文之所谓‘道’也。

”莞尔而笑:微微一笑。

莞尔,微笑的样子。

钱穆先生认为:“莞字本作‘苋’,山羊细角,人笑时两眉角微垂似之。

”割鸡焉用牛刀:杀鸡怎么能用宰牛的刀。

《注疏》:“鸡乃小牲,割之当用小刀,何用解牛之大刀,以喻治小何须用大道。

今子游治小用大,故笑之。

”钱穆:“此有两解:一言其治小邑,何必用礼乐大道。

其实则深喜之。

一言子游之才而用于武城之小邑,则是深惜之也。

然承上莞尔而笑,则终是喜深于惜。

”偃:子游之名。

子游是武城之宰。

君子、小人:此处从地位而言。

《正义》:“君子者,谓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小人者,谓凡庶民之子孙也。

《尚书大传》:‘新谷已入,櫌(yōu)鉏(锄)已藏,祈乐已入,岁事既毕,余子皆入学。

’是小人亦入学习礼乐也。

”学道:道,此处指礼乐。

刘宗周:“道之所该者广,而礼乐其大端也。

”孔安国:“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

”朱子:“子游所称,盖夫子之常言。

一起学《论语》17.22阳货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一起学《论语》17.22阳货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一起学《论语》17.22阳货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一起学《论语》17.22阳货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原文】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白话】孔子说:“吃饱了而整天无所用心,真是难以长善成德啊!不是有玩六博和弈棋的吗?做这个总比闲着没事要好。

”【释词】终日:整天。

难:难以长善成德。

《正义》:“难者,难以成德也。

”博:六博,似后代之双陆。

钱穆:“即双方各六著,共十二棋,先掷著,视其彩以行棋,其法今不详。

”《注疏》:“《说文》作簙(bó),扃(jiōng)戏也,六箸十二棋也。

古者乌胄(zhòu)作簙。

”弈:即围棋。

《说文》:“弈从廾,言竦两手而执之。

”《注疏》:“棋者所执之子,以子围而相杀,故谓之围棋。

围棋称弈者,又取其落弈之义也。

”贤:胜过。

已:止也,即不为,指无事可做。

【先贤精义】钱穆曰:本章甚言人心必有所用。

马融曰:为其无所据乐,善生淫欲。

《鲁语》曰: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论语注疏》曰:此章疾人之不学也。

人饱食终日,于善道无所用心,则难以为处矣哉。

欲令据此为乐,则不生淫欲也。

李氏曰:圣人非教人博弈也,所以甚言无所用心之不可尔。

刘宗周曰:夫子言君子之志于道,如博弈之专心致志,则几矣。

此醒人之辞。

张栻曰:饱食而无所用心,则放越而莫知其极,凡恶之所由生也。

博弈虽不足道,然方其为之意专乎此,比之放越而莫知其极者,犹为愈焉。

此章大抵言无所用心则长恶,为可畏耳。

谢氏曰:博弈之害,止于博弈而已;若放僻邪侈,皆生于无所用心。

心有所用则止,止则不可谓之放。

《论语学案》曰:人心不可无所用,无所用则昏昧放逸,恶日长矣。

况饱食终日,一无所用乎?故曰难矣哉。

世不有博弈者乎?博弈虽贱,而用心则已勤矣,为之犹贤乎无所用心者矣。

人心有全力,只是不肯用;用而不尽,与不用同。

事父母而竭其力,事君而致其身。

程子曰:“某写字时甚敬。

论语—阳货篇PPT课件

论语—阳货篇PPT课件
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 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 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 “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 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 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 (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 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 将要去做官了。”
论语
2019/12/31
阳货篇
乙未年 四月初三 西元2015年5月20日
.
1
阳货
2019/12/31
.
2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 往拜之,遇诸涂。
2019/12/31
1.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2.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 音tú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 猪。
3.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4.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 路上遇到了他。
.
3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 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 可谓仁乎?曰:不可。
1.怀:揣在怀里,怀宝, 比喻怀藏着才能。 2.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2019/12/31
.
4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 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 子曰:“诺,吾将仕矣。”
2019/12/31
.
6
2019/12/31
子曰:“乡原,德之 贼也。
1. 原:通“愿”,忠厚。 2. 乡原,等于说好好先生,乡里的
人多数认为他忠厚,实际上他是 同流合污,以博取忠厚之名。
3. 德的败坏者
.
7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 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 的人。”
2019/12/31
.
8
作品赏析
2019/12/31

一起学《论语》17.26阳货篇——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一起学《论语》17.26阳货篇——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一起学《论语》17.26阳货篇——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原文】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白话】孔子说:“年到四十,还被人厌恶,最终大概也就无望了吧。

”【释词】见恶:被厌恶。

终:到底、末了。

【先贤精义】朱子曰:四十,成德之时。

见恶于人,则止于此而已。

勉人及时迁善改过也。

《论语义疏》曰:人年未四十,则德行犹进,当时虽未能善,犹望可改。

唐文治曰:教人急进德而修名也。

苏氏曰:此亦有为而言,不知其为谁也。

《四书合讲》曰:人之血气,三十而壮,四十而定,过此则神日衰怠,少能精进,故古人以四十为成德之时。

“无闻”“见恶”,皆以是为断也。

“无闻”,只是无善可称;“见恶”,则更下于无善可闻者。

张栻曰:见恶者有不善,而见恶于人也。

此又甚于无闻者。

《石鼓论语答问》曰:四十而见恶焉,犹云“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取其大约言也,此圣人待人忠厚之意。

年至四十,春秋已高,经历世变已多,犹未免见恶于人,此所谓“困而不学,民斯为下”者也。

叹息之而已矣。

刘宗周曰:君子十年而幼学,至四十强而仕则其学成矣。

年四十而见恶焉,老大之悲乃在今日矣。

已矣乎,无可复为矣!其终也已,惜哉!是以君子欲及时以勉学也!《四书反身录》曰:吴康斋读《论语》至“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不觉潸然太息曰:“与弼今年四十二矣,其见恶于人者何限!而今而后,敢不勉力,少见恶于人斯可矣。

”夫康斋年未弱冠,即砥德砺行至是,盖行成德尊,犹自刻责如此,况余因循虚度,行履多错,宜见恶于人者何可胜言。

人即不尽见恶,时时反之于心,未尝不自惭自恨自恶,于志其所以痛自刻责者,尤当如何耶?钱穆曰:《阳货》一篇终于此章,见圣道之不行;下接《微子》篇,皆仁人失所,及岩野隐沦之士,亦由此章发其端。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勉人及时进修也。

盖日月易迈,时不再来,学者当时时自警,以日新其德。

孔子此言,正如清夜晨钟,令人发深省也。

【附录】徐英曰:“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无闻于道也。

四十而见恶于人,则更不足道矣。

论语·默认·阳货篇

论语·默认·阳货篇

论语-默认-阳货篇《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默认阳货篇【原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佛肸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文言文翻译-《论语》-阳货篇

文言文翻译-《论语》-阳货篇

文言文翻译-《论语》-阳货篇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佛肸召,子欲往。

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

论语阳货篇读后感

论语阳货篇读后感

论语阳货篇读后感《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其中的阳货篇是其中的一篇,讲述了孔子与弟子阳货的一段对话。

在这段对话中,孔子告诉阳货要学习宽容和忍让的品质,这是一种修养和修身的态度。

读完这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首先,阳货篇中的对话让我明白了宽容的重要性。

孔子告诉阳货,“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这句话意思是说,我从未见过像喜欢美色一样喜欢好品德的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好品德是一种稀有的品质,而且要比美色更加珍贵。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的人可能会对我们不友好,有的事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满。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学会宽容和忍让,就能够更好地处理这些问题,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

因此,宽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修炼和提升自己。

其次,阳货篇中的对话还让我明白了孔子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

孔子告诉阳货,“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有礼貌,要懂得尊重他人。

在现代社会,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可能会对我们不友好,有的人可能会对我们有所要求。

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应该学会尊重他人,不要轻易地得罪别人,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阳货篇中的对话还让我明白了孔子对待学问的态度。

孔子告诉阳货,“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问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并努力去追求。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头脑,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和有智慧。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

总的来说,阳货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孔子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去学习和提升自己,不断地去修炼和提升自己的品质,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和成功。

一起学《论语》17.14阳货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一起学《论语》17.14阳货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一起学《论语》17.14阳货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一起学《论语》17.14阳货篇——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原文】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白话】孔子说:“在道路上听来,就在道路上散播出去了,这是自弃其德啊。

”【释词】道听:在道路上听到。

道,道路。

涂:同“途”,道路。

德:德必自己修养而成,由闻而思而修,非入于耳则出于口。

张栻:“闻善者,存而体之,则其德蓄聚。

”弃:违弃。

朱子:“虽闻善言,不为己有,是自弃其德也。

”张栻:“若徒以资谈记而已,则于德何有哉?是弃之也。

”【先贤精义】《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见人当蓄德也。

《论语注疏》曰:此章疾时人不习而传之也。

徐英曰:此言中心无所主者,为学无所见者。

江熙曰:今之学者,不为己者也,况乎道听者哉?逐末愈甚,弃德弥深也。

郑汝谐曰:无所得而窃其名,故曰“贼”;有所闻而不蓄诸己,故曰“弃”。

《四书合讲》曰:人之实心为学者,苟闻善必潜心玩味,身体力行,然后为实得于己。

若有所闻只在口中谈论,此是入耳出口之学。

《论语义疏》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师人必当温故而知新,研精久习,然后乃可为人传说耳。

戴溪曰:不穷本,何以进德?道听涂说,犹今谚所谓“东畔听得,西畔去说”,更不究见本末由来,便以为是如此,虽圣人亦不能教也,此之谓自弃。

刘宗周曰:道听涂说者,学事口耳,随所闻而腾说之,不胜其夸诞之情也。

此其精神一泄无馀,虽有天理之存焉者寡矣,非自弃其德乎?然则畜德乃在默而成之、不言而信者乎?钱穆曰:德必由内心修而后成,故必尊师博文,获闻嘉言懿训,而反体之于我心,潜修密诣,深造而默成之,始得为己之德。

道听,听之易;涂说,说之易。

入于耳,即出于口,不内入于心,纵闻善言,亦不为己有,其德终无可成。

德不弃人,而曰“德之弃”,深言其无分于成德。

《四书解义》曰:学问之道,以默识为功,以主静为要,心存则气静,气静斯言寡。

然则谨言为蓄德之方,而存心又谨言之本与?《四书反身录》曰:道听涂说,乃书生通病,若余则殆有甚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未年 四月初三 西元2015年5月20日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 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 往拜之,遇诸涂。
1.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2.归孔子豚:归,音kuì ,赠送。豚, 音tún,小猪。赠给孔子一只熟小 猪。 3.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4.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 路上遇到了他。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 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 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 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 阳货对孔子说 :“来,我有话要跟你 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 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 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 “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 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 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 (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 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 将要去做官了。”
子曰:“乡原,德之 贼也。
1. 原:通“愿”,忠厚。 2. 乡原,等于说好好先生,乡里的 人多数认为他忠厚,实际上他是 同流合污,以博取忠厚之名。 3. 德的败坏者
孔子说:“没有道德修养 的伪君子,就是破坏道德 的人。”
作品赏析
孔子所说的“乡愿”,就是指 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伪 君子,这些人欺世盗名,却可 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孔子 反对“乡愿”,就是主张以仁 、礼为原则,只有仁、礼可以 使人成为真正的君子。
谓孔子曰:“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尔 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 可谓仁乎?曰:不可。
1.怀:揣在怀里,怀宝, 比喻怀藏着才能。 2.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 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 子曰:“诺,吾将仕矣。”
1. 好从事:指喜欢从事于政治。 2. 亟:屡次 3. 时:时机 4. 知:有智慧,聪明,后来写作 “智”。 5. 与:等于说等待。“我”是“与” 的宾语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