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气浮2008_322502115

合集下载

气浮法操作规程

气浮法操作规程

气浮设备操作规程一、气浮的原理:气浮法净水是利用高压状态下溶入大量空气作为工作液(又称溶气水),当溶气水骤然减压时,通过特别的释放器,释放出无数微细气泡与经过混凝反应产生的絮花粘附在一起,使其絮体的比重小于1,而浮于水面,从而达到污水净化目的。

二、气浮净化处理操作程序:(1)运行:①予先配制好混凝剂,并加入到投药箱中。

②启动空压机,打开阀门将压缩空气输入到溶气罐。

③待溶气罐内压力达到0.15~0.20Mpa时启动溶气泵,缓缓打开阀门将清水输入溶气罐进行溶气。

④待溶气罐内水位达到玻璃液位管1/3时,压力达到 0.3~0.4Mpa时,打开溶气阀门将经溶气的水输入气浮槽(第一次使用时气浮槽内应存满清水)。

⑤调节溶气罐上安全阀,使溶气罐内压力保持在0.3~0.4Mpa,调整溶气水量使溶气罐内液位稳定在玻璃液位计1/3~2/3位置。

⑥待溶气水正常释放15~25分钟后,打开投药箱阀门,启动污水泵(或放污水进入气浮池),根据污水浓度调节混凝剂的投加两,同时调整污水流量进行气浮处理。

⑦调节气浮池中液位调节器,使气浮池内水位保持在出渣口以下2cm左右,即开始气浮池正常运行。

⑧根据浮渣情况,适当开动刮渣机排除污泥。

⑨采取经气浮处理的水送化验室化验。

(2)停车:1、关闭污水泵10~20分钟后,刮除气浮池内浮渣,关溶气阀门,停溶气泵,待溶气罐内液位低于液位计时,关释放器阀门。

2、停空压机,关闭所有电器、电源。

(3)注意事项:1、开车前,首先药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是否需加油。

2、开车时,随时注意污水和溶气水流量;时刻注意溶气罐内压力;密切注意溶气罐玻璃液位计的液位,保持液位在1/3~2/3处。

3、污水泵、溶气泵药运转良好,不得断水或空载,以防损坏。

4、要时刻防止释放器堵塞,要严格控制好混凝剂得投加量,若发现气浮处理效果不好,应立即检查加药情况、水质情况,释放器是否堵塞。

5、要注意安全,不能用湿手接触电器及开关。

蚌埠市清泉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自然上浮与气浮》PPT课件

《自然上浮与气浮》PPT课件
粒的分离。 固-液分离 液-液分离
精选ppt
17
★ 气浮的定义 (书P61) 往水中通入空气,产生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
(有时还需要投加混凝剂或浮选剂),使水中的 悬浮物与空气泡粘附在一起,靠气泡的浮力一起 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而加以去除,实现固液或 液液分离的过程。
固-液分离 液-液分离
精选ppt
含油(可浮油)废水与含乳化剂的废水在沟渠混 合。
精选ppt
15
2、破乳方法 : 原理:破坏稳定性(液滴表面的稳定薄 膜),使油、水分离。 方法:投加换型乳化剂;盐类、酸类;
表面活性剂;搅拌、震动、转动;
过滤;改变温度;投加混凝剂。
精选ppt
16
第二节 气 浮
★ 浮上法 是一种有效的固-液或液-液分离的方法。 常用于对那些颗粒密度接近或小于水的细小颗
精选ppt
4
★ 油品对环境的危害: (书P58)
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植物、土壤、水体 的严重影响。(形成油膜,影响空气、水及肥料的迁
移)。资料表明,向水面排放1吨油品,可形成 5X106m2油膜。
★ 油品通常自然上浮法分离,设备为隔油池, ★ 隔油池结构形式:
普通平流式隔油池 斜板隔油池
精选ppt
18
★ 气浮法的应用
(1)分离水中的细小悬浮物、藻类及微絮体; (2)回收有用物质:如纸浆、细小纤维等; (3)代替二沉池,分离和浓缩活性污泥; (4)分离回收含油废水中的悬浮油及乳化油, 如食油工业废水中所含的油脂;
(靠自然沉降或自然上浮难以去除的) (5)分离表面活性物质和金属离子(加浮选 剂)。
第四章 自然上浮与气浮
第一节 自然上浮 第二节 气 浮
精选ppt

第四章 气浮

第四章 气浮
按溶气水不同分为三种基本流程: ①全部进水溶气 ②部分进水溶气 ③部分处理水溶气
①全部进水溶气
全部原水由泵加压至0.3~0.5MPa,压入溶 气罐,用空压机或射流器向溶气罐压入空气进行 溶气,然后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 分离。
②部分进水溶气
部分原水进行压力溶气 ,其余部分直接 进入气浮池。
溶气释放气泡的大小可由下式计算: r=2σLG /(p1-p2)
式中:r——析出气泡的最小半径,cm;
p1、p2——分别为溶气水释放前后的压力, 10-5N/cm2; σLG——气水界面张力 由上式可见,p1增大,r减小,但提高溶气 压力,将使能耗增大,而且对溶气设备的材质要 求也更高,故p1值的选取应适当(0.3-0.5MPa)。
③部分处理水回流溶气
无论何种流程,其主要设备有加压泵、溶气罐和气浮池。
三种溶气方式比较:
(1)与①全部进水溶气相比,②部分进水溶 气和③出水回流溶气两种方式用于加压溶气的水 量只分别占总水量的30~35%和10~20%;更节能; 设备容积大大减小。 (2)在相同能耗下,③溶气压力可大大提高, 形成的气泡更小,更均匀,更能得到充分利用; (3)当采用混凝气浮时,③能够充分利用混 凝剂,减少投药量,并避免絮凝体破坏。
工作压力:0.3~0.5MPa 。
f
溶气罐供气方式:a.采用水泵吸水管上吸入 空气;b.在水泵加压管上设置射流器吸入空 气;c.采用空气压缩机供气。
a、 采用水泵吸水管上吸入空气;
b、 在水泵加压管上设置射流器吸入空气;
• 射流器,也称文丘里射流器,是一种成本低廉、简 单易用的气体和水的混合装置。 基本工作原理:在射流器内,有2个相对应的锥 体结构,对应的部位称为喉管,在水高速流过射流 器时,在吼管部位形成真空负压,将气体吸入,瞬 间完成 气体和水的混合。

第四节气浮

第四节气浮

溶气释放器
平流式气浮池
12
竖流式气浮池
13
第四节
气浮
概述
水和废水的气浮法处理是将空气以微小气泡形式通入水 中,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气-颗粒三 使微小气泡与在水中悬浮的颗粒粘附,形成水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 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上气泡后,密度小于水即上浮水面,从 水中分离,形成浮渣层。 水中分离,形成浮渣层。
图10-43
压力溶气罐
空气释放系统
空气释放系统是由溶气释放装置 和 空气释放系统是由 溶气释放装置和 溶气水管路 溶气释放装置 组成。 组成。 溶气释放装置的功能是将压力容器水减压, 使 溶气释放装置的功能是将压力容器水减压 , 溶气水中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 溶气水中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并能迅 均匀地与水中的颗粒物质粘附。 速、均匀地与水中的颗粒物质粘附。 常用的溶气释放装置有减压阀、 溶气释放喷嘴、 常用的溶气释放装置有减压阀 、 溶气释放喷嘴 、 释放器等。 释放器等。
浮游物含量大于 100mg/L
(一)基本流程:全流程溶气气浮法
部分溶气气浮法
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
加压水泵
(二)主要设备
压力溶气罐
压力溶气系统
空气供给设备
附属设备
压力溶气 气浮系统 的管路



压力溶气系统
加压水泵
压力溶气罐
空气供给设备
附属设备
压力溶气罐的作用是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空气的溶解。 压力溶气罐的作用是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空气的溶解。 溶气罐的形式有多种,如图10 43所示 其中以罐内填充填料 10- 所示, 罐内填充填料的 溶气罐的形式有多种,如图10-43所示,其中以罐内填充填料的 溶气罐效率最高。 溶气罐效率最高。

气浮操作说明

气浮操作说明

气浮操作说明1. 简介气浮操作是一种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技术,通过利用气体的浮力来实现物体的悬浮和操控。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浮操作的原理、设备、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了解和运用这种技术。

2. 原理气浮操作的原理基于浮力的作用。

当物体浸入气体中时,气体会对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使物体悬浮在气体中。

通过控制气流的流动和压力,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悬浮、传送和定位等操作。

3. 设备气浮操作需要以下设备来实现:- 气源:提供气体流动和压力的来源,通常使用空压机或氮气等。

- 减压阀:用于调节气体的压力,保证在合适的范围内。

- 气流调节器:用于调节气流的方向和速度,控制悬浮的物体的移动和定位。

- 悬浮台:用于放置和悬浮物体的平台,通常采用气孔结构,通过气流的压力和流动来实现物体的悬浮。

4. 操作步骤以下是进行气浮操作的一般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气源、减压阀和气流调节器的工作状态和连接是否正常。

2) 将悬浮台放置在操作区域,并确保其平稳和稳定。

3) 将待悬浮的物体放置在悬浮台上,注意物体的重量和尺寸是否适合悬浮操作。

4) 打开气源并调节减压阀,使气体流动,并经过气流调节器,形成适当的气流压力和流速。

5) 观察悬浮的物体是否在气流中悬浮和移动,并通过调节气流调节器来控制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6) 完成操作后,关闭气源和减压阀,将悬浮台和物体移除操作区域。

5. 注意事项在进行气浮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掌握操作的基本原理和步骤,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 在操作之前,仔细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的工作状态和连接是否正常。

- 确保悬浮台的平稳和稳定,以及物体的平整和适合悬浮操作。

- 在操作中,注意气流的压力和流速是否适当,避免对物体造成损坏或不稳定。

- 在操作结束后,及时关闭气源和减压阀,避免浪费和安全隐患。

总结:气浮操作是一种有效的工业技术,通过利用气体的浮力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悬浮和移动。

本文介绍了气浮操作的原理、设备、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和运用这种技术。

气浮PPT课件

气浮PPT课件
更环保的技术创新
未来气浮技术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 续发展,不断开发出新型的环保技术 和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气浮技术的化学原理
01 凝聚剂
添加凝聚剂使悬浮颗粒凝聚成大颗粒。
02 絮凝剂
添加絮凝剂使凝聚颗粒形成絮状物,易于被气泡 吸附。
03 表面活性剂
添加表面活性剂降低气泡与颗粒之间的界面张力 ,提高吸附效率。
气浮技术的实现方式
压力溶气气浮
通过加压将气体溶解于水中,再通过减压 释放产生微小气泡。
曝气气浮
饮用水处理领域
用于处理自来水、地下水 等饮用水源,去除水中的 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 等。
根据气浮设备的结构分类
平流式气浮
水流在上下方向流动,在 垂直方向上产生微小气泡 ,使悬浮物与气泡结合并 浮升至水面。
超效浅层气浮
水流在水平方向上流动, 利用高效分离装置实现悬 浮物的快速分离。
高效涡流气浮
水流在旋转方向上流动, 产生强烈的涡流,使悬浮 物与气泡结合并快速分离 。
04
气浮技术的应用案例
气浮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中的气浮原理
气浮技术利用气泡吸附悬浮物,通过 浮力作用将悬浮物从污水中分离出来 。
污水处理中的气浮方法
污水处理中的气浮效果
气浮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 物、油类和重金属等污染物,提高水 质。
包括散气气浮、溶气气浮和电解气浮 等,适用于不同的污水处理场景。
利用曝气机将空气搅拌至水中产生微小气 泡。
叶轮式气浮
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空气切割成微小气 泡。
射流式气浮
利用射流器将气体与液体混合产生微小气 泡。
03

水处理工程=清华大学第四章气浮课件(第一篇)

水处理工程=清华大学第四章气浮课件(第一篇)
第四章 38
第3节 加压溶气气浮
c. 水泵-空压机(常用)
第3节 加压溶气气浮
(2) 空气饱和设备
空压机供气式溶气系统图
1.水泵; 2.空压机; 3.水位计; 4.放气阀; 5.溶气罐 ;6.压力表
第四章 39
加压泵
溶气罐
第四章 40
第3节 加压溶气气浮
a. 加压水泵: 提升污水,将水、气以一定压力送至压力溶气罐。 加压泵压力应适当。 过高:溶解到水中空气增加,经减压后释放的空气 多,会促进微气泡的聚集,不利气浮; 太低:需要增加溶气水量,致使气浮池容积增加。
气浮的理论基础第四章10气颗粒吸附气泡顶托气泡裹夹第四章11对于亲水性颗粒的气浮表面需改性为疏水性投加浮选剂松香油煤油脂肪酸亲水性物质与气泡的粘附状况亲水性颗粒与气泡的粘附第四章12三气泡的稳定性气浮中要求气泡具有一定的分散度和稳定性
本章内容 第1节 气浮的理论基础 第2节 气浮分类 第3节 加压溶气气浮 第4节 气浮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四章 41
第3节 加压溶气气浮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遵循亨利定律: V=KT P (L-气/m3-水, 或g-气/ m3-水) P:空气所受的绝对压力,以mmHg计 KT:溶解常数,与温度有关
第四章
42
7
第3节 加压溶气气浮
第3节 加压溶气气浮
•一般水中空气含量约为饱和含量的50~80%。 •实际气浮操作时,空气量应适当 •气水比:1~5% •气固比(重量比):0.5~1% •空气量与压力有关,所以应选择适当的压力。
第3节 加压溶气气浮
A=Cs (fP-1) R /1000
:空气容重,g/L
P:溶气绝对压力,大气压 f:溶气效率, 与溶气罐结构、压力和时间有关 (0.5~0.8) R:加压溶气水量,m3/d Sa: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浓度,kg/m3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气浮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气浮

压力溶气气浮实验一实验目的在水污染控制工程中,固液分离是一种很重要的水质净化单元过程。

气浮法是进行固液的一种方法,它常被用来分离密度小于或接近于“1”、难以用重力自然沉降法去除的悬浮颗粒。

例如,从天然水中去除藻、细小的胶体杂质,从工业污水中分离短纤维、石油微滴等。

有时还用以去除溶解性污染物,如表面活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

由于悬浮颗粒的性质如浓度、微气泡的数量和直径等多种因素都对气浮效率有影响,因此,气浮处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参数常要通过试验确定。

通过实验希望达到下述目的:(1)掌握压力溶气气浮的实验方法,通过气浮法认识去除造纸废水或含油废水中悬浮物及COD的方法;(2)了解气浮实验系统及设备。

二实验原理压力溶气气浮法是指用水泵将清水(或气浮处理的水)抽送到压力为0.2~0.4MPa的溶气罐中,同时注入加压空气。

空气在罐内溶解于加压的水中,然后使经过溶气的水通过减压阀进入气浮池,此时由于压力突然降低至0.1MPa(常压),溶解于污水中的空气便以微气泡形式从水中释放出来。

微细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附着于悬浮颗粒上,使颗粒密度减小,上浮到气浮表面与液体分离。

a.全部废水加压溶气气浮b.部分废水加压溶气气浮c. 部分处理过的废水回流加压溶气气浮图5-1 压力溶气气浮的三种形式1.进水泵2. 溶气罐3. 压缩空气机4. 气浮池5. 溶气水加压泵图5-1中的a图为全溶气流程。

即全部入流废水进入溶气罐加压溶气。

再经过减压释放进入气浮池。

此流程特点:溶气量大,电耗大,气浮池小,溶气罐大,脆弱絮体易破碎。

图5-1中的b图为部分溶气流程。

即将部分入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其余部分直接进入气浮池。

此流程特点:比a流程节能,絮体打碎情况较少,溶气罐小,但溶气量少。

图5-1中的c图为(部分)回流溶气流程。

即将部分气浮池出水回流加压,入流废水则直接加入气浮池,此流程的特点是:废水中的脆弱絮体不会被打碎,混凝剂和气泡得到充分利用,节能,设备工作条件好(溶气罐很干净)但气浮池较前两种流程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水性物质与气泡的粘附状况
电气浮装置示意图
入流室2.整流栅3.电极组4.出流孔5.分离室6.
第四章
26
度高的废水。

叶轮气浮设备构造示意图
1.叶轮
2.盖板
3.转轴
4.轴套
5.轴承
6.进气管
7.进水槽
8.出水槽9.泡沫槽10.刮沫板11.整流板第2节气浮分类本节思考题
(1) 电解气浮法、散气气浮法、溶气气浮第四章
第四章
全溶气方式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图
1.废水进入
2.加压泵
3.空气进入
4.压力溶气灌(含填料层)减压阀6.气浮池7.放气阀8.刮渣机9.出水系统10.化学药液
第四章
部分气方式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图
1.废水进入
2.加压泵
3.空气进入
4.压力溶气灌(含填料层)减压阀6.气浮池7.放气阀8.刮渣机9.出水系统10.化学药液
第四章
34
3.回流加压溶气流程:适用于SS 高的原水,但气浮池容积大。

回流加压溶气气浮法流程图
1.废水进入
2.加压泵
3.空气进入
4.压力溶气灌(含填料层)
5.减压阀
6.气浮池
7.放气阀
8.刮渣机
9.集水管及回流清水管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第四章工艺组成:
三、加压溶气气浮的主要设备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第四章
水泵吸气式溶气系统图
1.吸水井;
2.吸水管;
3.进气调节阀;
4.水泵;
5.溶气罐;
6.压力表;
7.放气阀;
8.水位计
第四章
b. 水泵压水管射流
射流挟气式溶气系统图
1.吸水井;
2.吸水管;
3.水射器;
4.水泵;
5.溶气罐;
6.压力表;
7.放气阀;
8.水位计
第四章
39
水泵-空压机(常用)
空压机供气式溶气系统图
1.水泵;
2.空压机;
3.水位计;
4.放气阀;
5.溶气罐;
6.压力表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第四章
40
空气饱和设备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加压泵溶气罐
a.加压水泵: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遵循亨利定律: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空气在水中的溶解量与加压时间的关系
第四章溶气罐:使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空气溶解。

形式多样。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TS 型溶气释放器工作原理
第四章
47
平流式加压溶气气浮工艺流程
1:混合器;2:反应室;3:入流室;4:分离室;5:泵;6:射流器;7:气体流量计;8:溶气罐;9:释放器;10:浮渣槽;11:刮渣机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竖流式气浮池
1.反应池;
2.接触室;
3.气浮池
第3节加压溶气气浮
组合一体化气浮池第四章气浮池
第四章气浮池
第四章加压溶气罐
第四章气浮池
第四章气浮池
气固比与出水SS及浮渣中固体含量的关系
(不同废水)
第四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