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合集下载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合理应用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临床合理应用

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中华消化杂志,07 20 ,
. o 斗 q 一u u R T , g F DvnH , 1 i 。 A a R ,e i B ea Rs n l t . k h ohg・ , ’ : a  ̄ ae 如 。
下 血, 止 起效迅 疗效确切, 作为首 予 幽门 菌治 抗溃 治 需 速、 应 抗 螺杆 疗及 疡 疗。
1 2中国 社 区医 师 ・ 医学 专业半 月刊 2 1 年 第 1 00 0期 ( 2 第1 卷总 第25 3期
e毗 n t
: : :: p
mu n m
胺 并 且 F H 和 雌 二 醇 测 定 在 绝 经 后 水 S 平 。然 而 有诸 多原 因都 可 以导 致 闭 经 , 如 化疗 、 手术 、 精神创 伤等 。当这 些干 扰 因

素消失后 , 患者 有可能恢 复月经 , 在临 这 床 治疗 过 程 中并 不 少 见 。这 些 患 者 只 是 闭经 而不 是 绝 经 。绝 经 是 指 卵 巢 功 能 丧
热凝 治 疗 和 机 械 止 血 等 治疗 ; 抑 酸 药 物 ② 药物 的应用 , 目前临床常用抑酸剂包括 质 子泵 抑 制 剂 ( P )和 H PI 受 体 拈 抗 剂
根据淋巴结转 移情况 、 肿块位 置及 大小 、 病理分级、 免疫 组 化 检查 结果 , 分为 高 、 中、 低度复发 危险 , 并制定 出相应 的 内分
20 1 (0) 09,0 1 .
评分依据。它是根据年龄、 休克状况 、 伴发 病、 内镜诊断和内镜下出血征象 5 项指标将 患者分为高危、 中危或低危 ^ 群 。
A V GB的 治 疗 NUI
2 中华内科 杂志编委会. 不明原 因上消化道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高龄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高龄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参 考 文 献
[ ] 那彦群, 1 孙则 禹, 叶章群,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 断治疗指南 等. [ ]j京 : M .E 人民卫生出版社 , 0 :1 . 2 7 14 0 [ ] 徐亚文. 2 刘春 晓. 郑少波 , 前列腺 电切术后膀胱 内大 量积血 等. 的腔内处理及 预 防[ ] 中国 内镜杂 志 ,05 5 1 ) 4 0— J. 2 0 , ( 3 :9
现代医院 2 1 0 0年 6月 第 1 O卷第 6期
专 业 技 术 篇
Moe H sil u 0 0V l 0N dm opt n2 1 o 1 o6 aJ
新 辅助 内分 泌 治 疗 高龄 乳 腺 癌 的 临床 观 察
吴颖猛 梁 毅 姜 海明
V UE OF P OP R I NDOCR NE NE AL RE E ATVE E l OADJ V U AN N T T l HE TRE TM E A NT OF BRE T C AS ANCE L RL OM E R OF E DE Y W N
4 4 9 .
②充盈性尿失禁 [ , 腺体残 留或复发 的增生腺体 长期压迫梗 阻 , 使 外括 约肌处于过度伸长状 态, 收缩力低下 。③ 压力性尿 失禁 ] 术 ,
中损 伤括约肌和 F l oe y导尿管 的球囊压迫括约肌尿道瘢 痕性 狭窄 的 形成 。综合上述情况 , 有以下防治体会 : 练掌 握电切技术 , 中切 熟 术
本 病 死 亡 , 因其 它合 并症 死 亡 。 结论 4例
的。
占60 % ; .6 部分缓解 l 9例, 7 5 % ; 占5 . 8 稳定 7例 , 12 % ; 占2 . 1 进展 5例 , 1. 5 。全组 随访 1~5年 , 占 5 1% 7例在 随访期 间因

老年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老年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2 . 3不 良反 应
新 辅助 化疗 的副作 用 主要 有 胃肠 道反 应 1 2例 (22 、 5 .%) 白细胞 减少 1 0例 (35 、 发 1 4 .%)脱 7例 (39 和 药物 渗漏 导 7 .%) 致局部 皮肤 水肿 2例 ( .%) 经对 症处 理 可基本 缓 解 。 O9 ,
21 0 0年 l 2月第 7卷第 3 4期

工作 探讨 ・
老年晚期 乳腺癌 临床观察
邹 力 君
( 河南 省 平顶 山市 第一 人 民医 院乳 腺外 科 , 河南 平顶 山 4 7 0 ) 6 0 0 [ 摘要1目的 : 老年 晚期乳 腺癌 患 者进 行 临床 观察 , 对 以探 讨 合理 的治疗 方 案 。方法 : 2 对 3例 老年 晚期 乳腺 癌 患者 行 新 辅助化 疗 。结果 : 临床观 察 , 全缓 解 ( R) , 完 C 0例 部分 缓解 ( R) P 8例 , 度缓 解 ( 轻 MR) 1例 , 变化 ( C) 。总有 1 无 N 4例 效率 为 8 .%。 26 结论 : 新辅 助化 疗 能大 量杀伤 肿瘤 细胞 , 可使 肿 瘤缩 小 , 降低 临 床分期 , 为手 术创 造有 利条件 , 从而 改
2 结 果
21新 辅 助 化 疗 的 效 果 .
症 细胞 浸 润 。有 研究 认为 ,0岁 以上 激素 受体 阳性 的乳腺 癌 7
患 者 单 纯 肿 块 切 除 加 辅 助 内 分 泌 治 疗 是 合 理 的 选 择 。 N C T eN t n l o rh nieC n e tok 建 议对 于 C N(h ai a C mpe e s a cr w r ) o v Ne
3讨 论
[】 林 其 声 , 雄 文 , 书 楷 , . 辅 助 化 疗 对 乳 腺 癌 k6 、O一 、5 3 施 徐 等新 i7CX 2p 3表 达 的影 响及 其 临 床 意 义 [. 国当 代 医 药,0 91(4:3 1. J中 1 2 0 ,62)1— 4 f]赵 卫 红 , 兵 和 , 青 , .0岁 以 上 老 年 女 性 乳 腺 癌 患 者 的 特 点 和 预 4 徐 李 等7 后 分 析 l1 J 中华 肿 瘤 杂 志,0 62 () 8 — 8. . 2 0 ,85: 5 3 8 3 【] 江 才 军 . 腺 癌 患 者 术 后 辅 助 化 疗 临 床 效 果 观 察 『 . 国 当 代 医药 , 5 乳 J中 ] 2 0 , (2:82 . 0 91 2) ,1 6 1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 要】 乳 腺癌 新 辅助 内分泌 治疗 (eajvn dc n teay 摘 noduat n or e hr )是指 在 应 用局部 治疗 前对非 转 移性 乳腺 癌进 行 的 系统性 内分泌 治疗 。有 e i p
研 究表明 ,新 辅 助 内分 泌治疗 能够使 对 内分 泌治 疗敏 感 的乳腺 癌 达到 原 发病 灶和 区域 淋 巴结 降期 的 目的 ,可 以在一 定程度 上提 高保 留乳房 手 术率 。
2 老 年乳 腺癌 的 临床 特 点 ①机 体个器 官功 能都处于 逐渐衰退状 态 ,常合并有糖 尿病 、心脑 血 管疾病 、肝 肾功能不全 、肺功 能不全等 ,给麻醉 与手术带 来相对高 的风 险。②老年 乳腺癌通 常病程 较长 ,与 老年人肿瘤 生长相对 缓慢和 部 分老年 患者 的就诊意 识不强有 关 ;多数 老年人患者 就诊 时已是局部
善 生活质量 。
乳 腺癌是女 性最常 见的恶 性肿瘤 之一 ,据 资料统计 ,发病率 占全 身各种恶性 肿瘤的7 1%。它的发病 常与遗传有 关 ,4-0 %- 0 0 6岁之间 、
绝经期 前后 的妇 女发病 率较高 。常规手术 ,化疗 ,放 疗 ,辅 助 内分泌
6 新辅 助 内分 泌治 疗 疗效 评价 由于 测量人 或评估 人的个体 差异性和评 估方法 的不可 重复性 ,临 床评估 的方 法可靠 性弱 。临床 评估 的方法 包括 物理触 诊 、乳腺x线 光照相嗍 、乳腺超声 、乳腺磁 共振等 。乳腺M治疗 ;老年 ;乳腺癌 关
中图分 类 号 :R 3 . 7 79
文献 标识 码 :B
文章 编 号 :17 - 1 4 (02 1- 34 0 6 1 89 2 1 ) 7 08 - 2 疗 后肿瘤缩小 但仍无法 耐受手术 ,可继 续 1服 内分 泌治疗药 物 ,以改 2 1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及效果观察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及效果观察

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及效果观察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观察。

一、内分泌治疗的基本原理内分泌治疗是利用药物介入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干扰或抑制肿瘤细胞对激素的依赖,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或延缓其进展的治疗方法。

在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包括抗雌激素药物和抗雄激素药物。

二、内分泌治疗的方法1. 抗雌激素药物治疗抗雌激素药物是针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干扰雌激素与肿瘤细胞受体的结合,抑制乳腺癌的生长。

最常用的抗雌激素药物包括泛美曲唑、依西美坦等。

2. 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抗雄激素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雄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

这些药物通过干扰雄激素与肿瘤细胞受体的结合,抑制乳腺癌的生长。

常见的抗雄激素药物包括阿那曲唑、阿那曲唑酮等。

三、内分泌治疗的效果观察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通过长期观察患者,可以发现内分泌治疗能够延缓乳腺癌的进展,控制肿瘤的生长。

此外,内分泌治疗也常用于辅助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小肿瘤的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

然而,内分泌治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潮热、性欲减退、厌食等。

虽然这些副作用通常是暂时的,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内分泌治疗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四、内分泌治疗的前景展望随着对乳腺癌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内分泌治疗正在不断发展。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如曲美替尼和帕唑帕尼等相继问世,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这些药物能够更准确地靶向乳腺癌细胞,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总之,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干扰肿瘤细胞对激素的依赖,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内分泌治疗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关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中的临床研究

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中的临床研究

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中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依西美坦,观察组使用阿那曲唑片,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7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5%,x2=5.208,P=0.022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入组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根据其一般情况及自主意愿,进行术后规律化疗、规律放疗、生物疗法等,对照组使用依西美坦(国药准字H20020010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25mg/日,1日1次,饭后口服;观察组口服阿那曲唑片(国药准字H20020194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每天1次,每次1mg,连续治疗12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8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

1.3判断标准临床效果评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实体肿瘤近期疗效的评定标准进行,分为治疗后稳定(SD)、部分缓解(PR)、完全缓解(CR)以及治疗后疾病进展(PD)等情况。

完全缓解为通过治疗后临床检查结果尤其是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组织完全消失;部分缓解则指通过治疗后,影像学结果提示肿瘤组织体积显著缩小,且缩小体积超过50%;病情稳定则指患者通过治疗后肿瘤组织体积出现缩小,但缩小体积在50%以内或肿瘤组织增加但体积在25%以内;病情进展则是指患者通过治疗后肿瘤组织体积未见缩小反而增大,其增大体积超过25%或者临床发现新发病灶。

治疗有效率(OR)为治疗后部分缓解(PR)与完全缓解(CR)所占比例。

本次研究以超声检查来评估,每一周期治疗结束后给予超声检查,测量肿瘤体积变化。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药物治疗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药物治疗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进展内分泌治疗有其毒副反应较小,且能长期应用的优点,主要适用于雌或/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

内分泌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是三苯氧胺(TAM),是非甾体类的雌激素受体拮抗药物。

1986年通过美国FDA论证成为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结阴性、不论绝经状态的乳腺癌患者均可用作术后辅助治疗。

亦可用于淋巴结阳性患者在化疗结束后的内分泌治疗。

长期以来TAM已作为激素受体阳性病例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

1998年EBCTCG总结临床研究的结果,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口服TAM5年可使5年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47%和26%,在辅助化疗结束后再用TAM 可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其中50岁以下组序贯应用化疗及TAM较单用化疗组的复发或死亡危险分别下降40%和39%,与单用TAM相比分别下降25%和21%。

50岁以上组则分别下降54%和49%,及19%和11%。

对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应用TAM五年的辅助治疗可使10年绝对生存率提高5.6%,局部复发率降低14.9%,对淋巴结阳性病例分别为10.9%及15.2%。

对TAM应用的时间EBCTCG的临床研究的结果是术后应用二年或一年可使肿瘤危险性下降28%或21%。

如果应用5年的辅助治疗可降低50%的复发危险性,超过5年以上未能证实其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NSABP B-14的研究证实TAM用药超过5年反而降低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可能是由于TAM长期应用所获得的耐药性所致。

TAM的常见副反应有潮红(39.7%)、肌肉、关节酸痛(21.3%)、乏力(15%)。

此外可增加血栓性疾病、子宫内膜增厚,及子宫内膜癌等危险。

但发生率均低于2%-3%。

其他的雌激素受体竞争抑制剂有托瑞米芬(Toremifene法乐通)和雷洛昔芬(Raloxifene)等。

这些药物疗效与TAM相似。

但其副反应略低。

近年来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发现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上又一重大的进展。

芳香化酶抑制剂的作用不同于TAM,而是抑制外周组织及肿瘤细胞中的雄激素转化成雌激素时所需的芳香化酶。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林春平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
【年(卷),期】2011(8)16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应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疗效达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或SD(稳定)则继续进行治疗,直至病情出现PD(进展)或主动提出终止内分泌治疗,再给予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中CR 6例,PR 29例,总有效率(CR+PR)为62.5%;不同受体阳性患者中,以ER、PR双阳性疗效最好,有效率为78.38%.结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用于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有明显疗效,副作用小,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价值.
【总页数】2页(P5-6)
【作者】林春平
【作者单位】522000,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比新辅助化疗的非劣性研究 [J], 刘战平;刘俊彪;
2.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比新辅助化疗的非劣性研究 [J], 刘战平;刘俊彪
3.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对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观察 [J], 范爱国;
孙雅莹;杨国兴
4.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对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分析 [J], 张磊
5.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对绝经后期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分析 [J], 张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13-04-16T17:06:00.5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许素真
[导读] 现在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与生物治疗。

许素真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 516003 )
【摘要】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乳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

A组为内分泌治疗组(手术前后服用依西美坦),B组为非内分泌治疗组,观察记录、随访患者治疗结果。

结果:患者经治疗后,A组缓解率(86.67%)高于B组(71.11%),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A组无变化(13.33%)低于B组(28.89%),统计学上有意义。

结论:内分泌治疗在老年乳腺癌中治疗中起到了辅助治疗的作用,可起缓解作用,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6-0122-02
乳腺癌是妇科肿瘤中发病率很高的肿瘤之一。

我国发病率不及国外高,但因为我国人口日趋老龄化,所以老年人患乳腺癌的比例也日渐增高,已经成为了女性癌的死亡原因[1]。

乳腺癌与雌激素有关,所以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地位。

本院分析三年间收治的90名老年乳腺癌患者采用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资料和疗效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7月到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均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随机分两组。

A组45例患者年龄56~74岁,平均年龄(65±1.2)岁;组织学I级24例,II级14例,III级7例。

B组45例患者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
(64±1.7)岁;组织学I级23例,II级16例,III级6例。

1.2 方法
1.2.1 A组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经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给予患者行内分泌治疗。

另患者在术前口服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依西美坦,每天服用25毫克。

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血脂水平、骨密度,防治患者因接受治疗而引起高血脂、骨质疏松等症状。

患者平均服药有5个月。

然后可根据病情判断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患者继续行内分泌治疗法,进行长期、定期随访。

1.2.2 B组患者非内分泌治疗老年乳腺癌患者经细胞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经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根据其病情不同,给予其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

本组45例乳腺癌患者中20例采用外科治疗,12例采用放疗法,13例采用化疗法。

观察治疗疗效并进行长期、定期随访。

1.3 疗效评定标准[3] 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后均测量肿瘤大小。

疗效标准按照近期的实体肿瘤疗效评定标准分为:完全缓解:检查见肿瘤已经全部消退;部分缓解:检查见肿瘤的体消退了一半或一半以上;轻度缓解:检查见肿瘤的体积消退了不及原体积的一半;病情进展:检查见肿瘤未消退,体积增加了原体积的1/4以上或者又有新病灶出现;无变化(NC)—检查见肿瘤的体积大小未发生明显变化。

总有效率—有缓解患者占患者总数的比例。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法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B组患者经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 A组4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经内分泌治疗后,患者完全缓解率(4.44%)高于B组完全缓解率(2.22%);A组患者部分缓解率(5
3.34%)高于B组(46.67%);A组患者轻度缓解率高于B组患者(22.22%);A组乳腺癌病情出现进展患者4例(8.89%)高于B组9例(20.00%);A组肿瘤病情无明显变化患者2例(
4.44%)低于B组4例(8.89%)。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数据见下表1。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在老年妇女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乳腺癌在我国上海、北京、天津三个
城市,发病率已超过子宫颈癌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但其死亡率未有太大变动,仍然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七位[4-5]。

乳腺癌的病因尚未明了,但多数认为雌酮和雌二醇与乳腺癌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

且老年人中未绝经者更是导致乳腺癌的高发因素[6]。

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所以综合治疗时争取至于乳腺癌的方向。

现在治疗乳腺癌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与生物治疗。

在治疗时应选用恰当的治疗方法,既要考虑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并且还能取得最佳疗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法,还必须考虑其社会心理因素,做好疏通、安抚工作。

内分泌治疗法,考虑其可以使老年乳腺癌患者免受化疗之苦,又因其安全可行性以及老年患者的心理因素而渐渐被广泛采用[9]。

但内分泌治疗也有一定的缺点,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导致患者血脂(TG)的升高,尤其是对原本正常的人,在治疗过程中应该严格检查其血脂的变化,以免带来不必要的心血管疾病[10]。

另外内分泌治疗过程中还要预防骨质疏松。

但通过本院的分析结果,内分泌治疗,确实安全有效的辅助了对老年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降低了死亡率。

参考文献
[1]张保宁,张慧明.我国乳腺癌保乳手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73.
[2]李永杰,冯庆亮,孙凤芝,等.超声引导微波热消融术在老年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7(1):66-72.
[3]汪洁,邬剑华.内分泌治疗在老年女性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0,23(5):385-3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