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结构鉴定表达式各分项系数的确定

合集下载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常见问题解答第9章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常见问题解答第9章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

第9章 荷载效应组合及设计要求1.什么是荷载效应?什么是荷载效应组合?一般用途的高层建筑结构承受哪些何载?答:所谓荷载效应,是指在某种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或位移。

按照概率统计和可靠度理论把各种荷载效应按一定规律加以组合,就是荷载效应组合。

一般用途的高层建筑结构承受的竖向荷载有结构、填充墙、装修等自重(永久荷载)和楼面使用荷载、雪荷载等(可变荷载);水平荷载有风荷载及地震作用。

各种荷载可能同时出现在结构上,但是出现的概率不同。

2.如何考虑荷载效应的组合?分项系数与组合系数各起何作用?答:通常,在各种不同荷载作用下分别进行结构分析,得到内力和位移后,再用分项系数与组合系数加以组合。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以下简称为《荷载规范》)上给出的自重及使用荷载、雪荷载等值,以及风荷载及地震等效荷载值都称为荷载标准值。

各种标准荷载独立作用产生的内力及位移称为荷载效应标准值,在组合时各项荷载效应应乘以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

分项系数是考虑各种荷载可能出现超过标准值的情况而确定的荷载效应增大系数,而组合系数则是考虑到某些荷载同时作用的概率较小,在叠加其效应时要乘以小于1的系数。

例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同时达到最大值的概率较小,因此在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组合时,风荷载乘以组合系数0.2。

3.如何选择控制截面及最不利内力类型答:在构件设计时,要找出构件设计的控制截面及控制截面上的最不利内力,作为配筋设计的依据。

首先要确定构件的控制截面,其次要挑选这些截面的最不利内力。

所谓最不利内力,就是使截面配筋最大的内力。

控制截面通常是内力最大的截面,但是不同的内力(如弯矩、剪力)并不一定在同一截面达到最大值,因此一个构件可能同时有几个控制截面。

对于框架横梁,其两端支座截面常常是最大负弯矩及最大剪力作用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端截面还有正弯矩。

而跨中控制截面常常是最大正弯矩作用处。

在梁端截面(指柱边缘处的梁截面),要组合最大负弯矩及最大剪力,也要组合可能出现的正弯矩。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既有建筑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建筑物鉴定与加固通用规范:
1.总则
(1)应建立完善的建筑物鉴定、加固设计方案准备和验收机制,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范;
(2)建筑鉴定、加固设计方案准备和验收,应严格按照规范和监管措施,确保建设安全、节能、环保;
(3)建筑物的设计应遵循技术资料审查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建筑鉴定
(1)建筑鉴定分为旱地检定和水上检定,应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特点和地理、环境等多种条件,综合评价建筑物的力学行为;
(2)在建筑物鉴定中,要对建筑物的型式、材料、构造以及抗震设计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综合运用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建筑物受力状态;
(3)在建筑物鉴定中,应注重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准确性、安全性及节能环保性,确定其正常设计要求。

3.加固设计
(1)加固设计方案应就建筑物结构加固前后地震作用情况进行比较,确定几种可行的加固措施,小心选择最优方案;
(2)加固设计方案应合理规划,满足新的抗震要求,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3)加固设计应注重强度、刚度改善和耗能减少,充分考虑到抗震要求和施工实际的可行性,保证建筑物的节能、经济、安全性。

4.验收
(1)建筑物鉴定、加固设计方案准备和验收工作应严格按照《建筑物鉴定与加固规范》,根据地震作用机制,仔细研究建筑物结构受力特征,筛选可耐受的加固方法;
(2)在建筑物验收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对材料验收、结构构架拼装以及加固配件安装质量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抗震设计安全可靠;(3)在施工完成后,还要对加固设计的效果进行专业的评估,确定抗震效能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确保建设节能、环保、安全、经济。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案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案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案建筑结构检测鉴定方案为了确保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定期检测和鉴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种科学合理的建筑结构检测和鉴定方法,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可持续使用。

一、检测范围与周期1.1 检测范围建筑结构检测包括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承重墙、梁柱、楼板等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包括建筑物的外部装饰装修层面,如幕墙、外墙砖等。

此外,还应对建筑物的基础进行检测,以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2 检测周期建筑结构的检测周期应根据建筑物的年限、使用情况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结构检测建议每2-3年进行一次,大型公共建筑或具有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如医院、体育馆等则建议每年进行一次。

二、检测方法与技术2.1 检测方法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目视检查、物理力学检测、无损检测等多种方式的综合应用。

目视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测方法,通过肉眼观察建筑物的表面情况,寻找裂缝、变形等结构问题;物理力学检测则通过仪器设备对建筑物进行荷载试验、振动测试等,以评估结构的受力性能;无损检测则利用超声波、雷达等技术对建筑物进行材料成分、缺陷等进行探测。

2.2 检测技术建筑结构检测应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技术设备,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激光扫描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等。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帮助快速分析和比对建筑物的变化情况;激光扫描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三维建模,以体现结构的整体性;红外热成像技术则可以通过监测建筑物表面温度变化,发现隐患。

三、检测报告与应对措施3.1 检测报告建筑结构的检测报告应全面准确地记录检测的结果和结论,报告包括建筑物的整体情况、结构存在的问题、风险评估、评价与建议等内容。

同时,报告的语言应清晰简明,图表应准确清晰,以便理解和使用。

3.2 应对措施根据检测报告的结论和建议,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建筑物的责任方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基于分项系数法的既有框架结构可靠性评估

基于分项系数法的既有框架结构可靠性评估

() 2
1 既有 结构可靠性评估表 达式
工 程设计 技术 人员 已习惯 于采 用基 本变量 的标 准 值和分 项 系数进 行 结 构设 计 , 已 累积 了 大量 的 并 工 程实践 经 验. 考虑 到这 些情 况 , 中的既有结 构构 文 件安全性 的验算表达式在形式上仍采用分项系数表 达 式 , 满足 验算 表 达 式 的结 构 所 具有 的可靠 度指 且
标应尽可能地接近预定 的 目标可靠 度指标. 显然对 于验算表达式中荷载和抗力的分项系数也应该根据
收稿 日期 : 0 80 -9 20 .22 ・
式中: n为结构 已经使用的年限 ; T为结构的使用年 限 ; 为初始抗 力. 根据文献 [ ] 可得结构构件 的截面抗震验算 9, 表达式 如下 :

效应 , 当仅有 一个 可变荷 载 时 , s 用 。表示 ; 第 i 。 为
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 ; R为结构构件 的抗力设 计 值. 于一 般 排 架 、 架 结 构 , ( ) 简 化 为 如 对 框 式 1可 下 表达 式 :


(GG+ ∑ S ≤R/R TS k Q) K y
第3 6卷 第 l 2期
20 0 8年 1 2月
J u a f S u h Chi i e st f Te h o o y o r lo o t n na Un v ri o c n l g y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 mr S i c dt n Na  ̄ c neE io ) e i
eu c d .a
第1 2期
黄炎生 等 :基于分项系数 法的既有框架结构可靠性评估
3 5
, SE Esh E w w 3 E G + h E + E + Sk≤ R 3 E ( ) e Jk 5k / R 4 ,

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标准

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标准

既有建筑物结构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标准1 为使既有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有据可以,制定本标准。

2本标准使用范围为普通粘土砖、钢筋混凝土、钢等一种或几种建筑材料建造的,并已竣工的建筑物。

适用于砖砌体结构不超过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不超过九层的建筑。

3术语3 检测与鉴定程序及项目3.1 检测与鉴定程序3.1.1 对既有建筑物的检测与鉴定应按下列程序进行:3.1.2 现场检测工作内容:工程概况的调查与现场踏勘,内容包括:结构形式、基础形式、墙体材料与砌筑方法、楼屋盖形式,工程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鉴定建筑物的工程名称、委托鉴定单位名称、坐落地址、开竣工及投入使用日期、房屋用途、使用现状、结构受荷、周围环境等。

检测与鉴定必须明确房屋鉴定的原因。

委托鉴定单位应向受委托单位提供以下文件:检测鉴定委托书,地质勘察报告,结构设计图纸或竣工图,结构维修、加固、改造记录、原材料检验结构、施工资料,并保证以上文件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3.1.3 委托方应积极配合检测鉴定单位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资料与现场必要的方便和条件,以便真实反映建筑物既有状况。

3.1.4 完成检测与鉴定后,检测鉴定单位出具检测与鉴定报告。

检测报告要求有由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资质章。

报告内容应明确检测方法与受检部位及检测数据,鉴定结果必须明确、具体,并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状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观察使用、整改后使用、定期检查、继续观测等。

对于要部分拆除或全部拆除的应有具体建议。

3.2 构件检测3.2.1应测量建筑物结构及构件的下列几何尺寸:1结构的轴线尺寸及层高。

2 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应测量梁、柱、墙的截面尺寸及楼板厚。

3对于砖砌体,应测量承重墙的厚度及高度。

4对于刚构件,应测量梁、柱、支撑的截面尺寸及板件厚度,应测量不少于3个截面的尺寸,取其平均值为构件的实测尺寸。

5 结构及构件的实测几何尺寸应与设计图纸核对,并绘制结构平面布置示意图。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众智软件1 总则1.0.1 为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设计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结构,组成结构的构件及地基基础的设计。

1.0.3 制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以及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制定建筑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宜遵守本标准规定的原则。

1.0.4 本标准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1.0.5 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表1.0.5采用。

1.0.6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具有足够的可靠度。

结构可靠度可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

1.0.7 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1 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2 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3 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4 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1.0.8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社会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表1.0.8的要求。

1.0.9 建筑物中各类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

对其中部分结构构件的安全等级可进行调整,但不得低于三级。

1.0.10 为保证建筑结构具有规定的可靠度,除应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外,还应对结构材料性能、施工质量、使用与维护进行相应的控制。

对控制的具体要求,应符合有关勘察、设计、施工及维护等标准的专门规定。

1.0.11 当缺乏统计资料时,结构设计应根据可靠的工程经验或必要的试验研究进行。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2 符号3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3.0.1 对于结构的各种极限状态,均应规定明确的标志及限值。

3.0.2 极限状态可分为下列两类: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分项系数

分项系数

一、荷载分项系数 (1)二、为什么要设荷载分项系数和材料分项系数? (1)三、什么叫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什么一般取大于1呢,而恒载对结构有利时取1? (2)四、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中的分项系数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2)(一)荷载分项系数 (2)1、<<统一标准>>中荷载分项系数的确定 (2)2.分别在3种荷载效应组合下的荷载分项系数的确定 (4)3、两个方法比较一下可以得到 (6)(二)、材料分项系数 (6)1、标准值取值 (6)2、材料分项系数的计算 (7)(三)、钢管混凝土材料分项系数 (7)一、荷载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是在设计计算中,反映了荷载的不确定性并与结构可靠度概念相关联的一个数值。

对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规定了不同的分项系数。

(1)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当永久荷载对结构产生的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取γG=1.35。

当产生的效应对结构有利时,—般情况下取γG=1.0;当验算倾覆、滑移或漂浮时,取γG=0.9;对其余某些特殊情况,应按有关规范采用。

(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般情况下取γQ=1.4;但对工业房屋的楼面结构,当其活荷载标准值>4kN/㎡时,考虑到活荷载数值已较大,则取γQ=1.3。

二、为什么要设荷载分项系数和材料分项系数?荷载分项系数是考虑到永久荷载标准值与可变荷载标准值的保证率(保证率是指直接采用标准值进行荷载设计不能保证达到目标可靠性指标要求)不同,故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分项系数。

材料分项系数,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混凝土和钢筋,考虑到两种材料强度值的离散性不同故采用了材料分项系数。

三、什么叫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什么一般取大于1呢,而恒载对结构有利时取1?分项系数(还有一个组合值系数)都是在荷载效应组合也就是我们求取结构构件最不利内力时才用到的,考虑到荷载可能会大于其标准值,所以一般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对于可变荷载,还要考虑其出现的可能性(概率),所以一般乘以一个小于1的数,当几种可变荷载组合时某些组合值可能取0;对于恒载取1的情况我举个例子你就知道了。

建筑结构荷载标准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标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一2001局部修订条文及条文说明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3.2 荷载组合3.2.3 对于基本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S 应从下列组合值中取最不利值确定:1)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i Qik Ci Qi k Q Q Gk G S S S S 211ψγγγ (3.2.3-1)式中 γG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第 3.2.5 条采用;γQ i ——第 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 γQ1 为可变荷载 Q 1 的分项系数,应按第 3.2.5 条采用;S Gk ——按永久荷载标准值G 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S Q i k ——按可变荷载标准值Q i 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其中S Q1k 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ψc i ——可变荷载Q i 的组合值系数,应分别按各章的规定采用; n ——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ni Qik Ci Qi Gk G S S S 1ψγγ (3.2.3-2)注:1 基本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2 当对S Q1k 无法明显判断时,逐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为S Q1k ,选其中最不利的荷载效应组合。

3 (取消此注)。

3.2.5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 1)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 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 —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 2)当其效应对结构有利时的组合,应取1.0。

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情况下应取1.4;—对标准值大于4kN/m2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应取1.3。

3.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4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4.1.1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及其组合值,频遇值和准永久值系数,应按表4.1.1的规定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1.2 抗 力 分 项 系 数 的 确 定 在 选 择 最 优 荷 载 分 项 系 数 的 过 程 中 , 0.12
对于任一组 给 定 的 %G、!Q 值 , 以 使 Hi 值 达 到 最 小 为 条 件 , 同 时 确 定 了
0.15
相 应 的 某 种 结 构 构 件 ( i) 在 三 种 简 单 荷 载 效 应 组 合 、常 见 荷 载 效 应 比
表 2 不同目标使用期的荷载统计特征
荷载类型 概率分布 恒载 G 正态分布
1 年最大值
kQ
#Q
1.06 0.07
10 年最大值
kQ
#Q
1.06 0.07
20 年最大值
kQ
#Q
1.06 0.07
办公楼 楼面活载
--
- - 0.494 0.407 0.582 0.345
住宅
极值 I 型
楼面活载 分布
--
- - 0.647 0.308 0.738 0.270
风荷载 ( 按风向)
0.410 0.473 0.758 0.256 0.862 0.202
荷载类型 概率分布 恒载 G 正态分布
30 年最大值
kQ
#Q
1.06 0.07
40 年最大值
kQ
#Q
1.06 0.07
50 年最大值
kQ
#Q
1.06 0.07
构件号 10
目标使用期( 单位: 年)
20
30
40

1.742
1.525
1.534
1.373

1.711
1.501
1.509
1.350

1.711
1.501
1.509
1.350

1.734
1.516
1.511
1.365

2.598
2.295
2.282
2.062

2.960
2.619
2.609
2.357
1.11
钢结构构件

偏心受压
1.21

薄壁型钢结构 轴心受压
1.21

构件
偏心受压
1.20

轴心受压
1.21

砖石
偏心受压
1.26

受剪
1.02

轴心受压
1.23


受剪
1.23
10
轴心受拉
1.10
11
轴心受压
1.33
12
钢筋混凝土 大偏心受压
1.16
13
受弯
1.13
14
受剪
1.24
注: 其中灰色背景为脆性结பைடு நூலகம்。
可靠性鉴定, 这种方法在理论上是合理的, 实践上易于操作的, 具有工
程实际意义。
1.既有建筑结构鉴定表达式分项系数的确定原理
1.1 荷载分项系数的确定 本文采用文献[1]建议的验算表达式

! !0(!GSGk+!Q1SQ1k+ !Qi"ciSQik)≤R( f,a,......) /!R
(1)
i=2
0.10
载效应组合、常 见 荷 载 效 应 比 值 下 , 对 规 定 的 可 靠 指 标 ’ 值 为 最 优 的
抗力分项系数。 0.19
2.计算结果
132
科技信息
○建筑与工程○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15 期
本文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 进行大量的数据计算, 数据分析, 对不 同目标使用期内的荷载分项系数和不同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进行了 优化和确定。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可得 !Ri = j
( 3)
0.10
!2
Rj

0.17
将 SG+SL( 办 公 楼 ) 、SG+SL( 住 宅 ) 、SG+SW 三 种 荷 载 效 应 组 合 下 的 全

0.13
部 Rkij 和 Sj 值代入 公 式 ( 2- 2) , 即 可 得 某 种 结 构 构 件 ( i) 在 三 种 简 单 荷
0.15
值下, 对规定的可靠指标为最优的抗力分项系数 !Ri 。
0.15
! ! *

Hi= {Rkij - Rkij}2= {Rkij - !Ri Sj}2
( 2)
0.25


0.30
式中: Sj=!G(SGk )j+!Q(SQk )j
令 &Hi =0
0.27
&!Ri
0.23
!*
Rkij Sj
0.25
表 3 各目标使用期的最优荷载分项系数
目标使用期( 单位: 年)
10
20
30
40
50
恒载分项系数
0.8
0.9
0.9
1.0
1.0
活载分项系数
1.1
1.2
1.2
1.3
1.3
图 1 目标使用期 T=10 年时, I 与!Q、!G 的关系 图 2 目标使用期 T=20 年时, I 与!Q、!G 的关系
表 4 最优荷载分项系数对应的抗力分项系数
[ 责任编辑: 翟成梁]
图 5 目标使用期 T=50 年时, I 与 !Q、!G 的关系 3.结论 通过以上计算分析, 得出不同目标使用期的最优荷载分项系数如 下:
133
科技信息
○建筑与工程○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8 年 第 15 期
既有建筑结构鉴定表达式各分项系数的确定
周大平 1 彭邦河 2 ( 1.广州番禺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番禺 511400; 2.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潢川分公司 河南 信阳 465444)
注: 其中灰色背景为脆性结构。 由以上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1) 既有建筑物鉴定表达式中的各分项系数比设计表达式中的各 分项系数小; 目标使用期越短, 各系数的值趋于变小; 对于活载这种趋 势是合理的。事实上恒载分项系数应恒为 1.0, 由于计算过程没有考虑 抗力的衰减, 并且 I 值的最小是以 !Q、!G 成对有规律的取值为条件, 所 以也出现了 !G 的变小。 ( 2) 目标使用期越短, 同种构件的抗力分项系数的值趋于变大, 由 于计算过程没有考虑抗力的衰减, 当荷载变小时, 只有使抗力分项系 数变大才能平衡。 ( 3) 所得分项系数用于实际工程的鉴定是合理和易于操作的。科
● 【参 考 文 献 】
[ 1] 顾 祥 林 、许 勇 、张 伟 平 : 既 有 建 筑 结 构 构 件 的 安 全 性 分 析 , 建 筑 结 构 学 报 , 2004. [ 2]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 GBJ 68—84)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 [ 3] 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 4] 赵国藩、金伟良、贡金鑫: 结构可靠度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对既有建筑结构进行可靠性分析。考虑 14 种常用的代表性的结
构构件在 3 种可变荷载效应和永久荷载效应的简单组合 ( 恒载+办公
楼活载、恒载+住宅活载、恒载+风载) 及常见几种的可变荷载效应与永
久荷载效应的比值下, 计算各组分项系数的相对误差。永久荷载分项
系数的可能取值为 !G=0.8、0.9、1.0、1.1、1.2、1.3、1.4、1.5, 可变荷载分项
由于缺乏足够的既有结构抗力统计数据, 既有结构抗力的统计参 数仍引用文献[2]中的抗力统计参数值( kQ— ——均值/标准值, #Q— ——变异 系数)
参考文献[2]中的各荷载分布规律, 根据[3]) 给出的荷载值, 利用概率 知识, 可以求出不同目标使用期各活荷载的标准值和统计参数 ( kQ— ——均值/标准值, $Q— ——变异系数) 如下:
题。由于既有建筑结构与拟建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如目标使用期不同、
恒载成了确定值 、活 载 在 不 同 目 标 使 用 期 其 值 不 同 、结 构 经 受 了 一 段
时间的荷载考验等等, 其鉴定再使用设计表达式是不合理的。考虑到
工程技术人员的使用习惯, 本文拟在设计表达式的基础上, 对其荷载、
抗力分项系数进行调整, 然后用调整后的分项系数对既有建筑物进行

3.296
2.914
2.898
2.617

2.124
1.862
1.847
1.669

2.241
1.963
1.953
1.767
10
1.677
1.471
1.469
1.325
11
1.828
1.605
1.580
1.447
12
1.871
1.640
1.632
1.475
13
1.632
1.432
1.429
1.290
【关键词】既有建筑结构; 目标使用期; 分项系数
0.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一次大规模的基础性建设已过了
20 多年, 越来越多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已接近或达到其设计基准 期 , 由
于种种社会和经济因素, 如文物保护、降低成本等, 人们往往希望它们
可以继续服役。因此, 既有建筑结构的重新评估是一个迫切、重要的课
【摘 要】本文考虑 14 种常用的代表性的结构构件、不同的可变荷载效应与永久荷载效应的比值、3 种可变荷载效应和永久荷载效应的简 单组合, 对既有建筑结构的鉴定表达式在不同目标使用期内的荷载分项系数和不同材料的抗力分项系数进行了优化和确定。分析结果表明, 目 标使用期不同, 既有建筑结构的鉴定表达式各分项系数不完全相同, 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