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 《寓言四则》习题精选(有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 《寓言四则》习题精选(有答案)

30 寓言四则一基础知识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暮而果大亡其财(亡:)⑵马无故亡而入胡(亡:)⑶人皆吊之(吊:)⑷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⑸居数月(居:)⑹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⑺死者十九(十九:)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

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3、《塞翁失马》这篇寓言用来说明“”(《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与的对立统一关系。

4、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

二、阅读理解(一)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又不被重视的人。

〖注〗赫耳墨斯:希腊神话里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宙斯的儿子。

宙斯是希腊神话里最高的神。

赫拉:宙斯的妻子。

添头:商人为了吸引顾客,往往在顾客所买的货物以外,加送一点不值钱的东西,这种加送的东西叫做“添头”。

1、第一段采用的是与的表达方式,第二段采用的是的表达方式,点明了。

2、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请用一个词语来更明确地表达赫耳墨斯雕像的价格:3、在赫耳墨斯的想象中,雕像者会如何回答他的雕像价值?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4、文中划横线部分是对赫耳墨斯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心理状态。

5、赫耳墨斯在问赫拉像的价值时,为什么笑?这反映了他问话是怎样的心态?(二)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寓言四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4.寓言四则同步练习(附答案)

24寓言四则考点1分析形象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表现出他怎样的形象?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表现出赫耳墨斯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

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分析蚊子的形象。

“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无前。

考点2概括寓意分别概括这四则寓言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穿井得一人》: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察的话,切忌道听途说。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杞人忧天》:不要为没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

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的注音或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庇.护(pì)寓.言(yù)凯歌废寝忘食B.溉.汲(ɡài) 星宿.(sù) 雕像杞人优天C.较.量(jiào) 中.伤(zhòng) 奈何屈伸呼吸D.崩坠.(zhuì) 充塞.(sè) 光耀爱幕虚荣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___________(2)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___(3)国人道.之________________(4)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5)得一人之使.________________(6)身亡.所寄________________(7)因往晓.之________________(8)若.屈伸呼吸________________(9)只使..坠________________(10)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____3.选出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D.又有/忧彼之所忧者4.下列“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有闻而传之.者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C.因往晓之.D.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5.下列关于寓言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七年级语文上册24《寓言四则》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24《寓言四则》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24《寓言四则》练习题(含答案)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 ) 庇.护( ) 喇.叭( )粘.住( ) 溉汲..( ) 崩坠.( )寝.食( ) 中.伤( ) 跐.蹈(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往晓.之( )(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4)闻.之于宋君( )(5)国人道.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4.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寓言中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B.寓言这种体裁往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故事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C.伊索是古罗马寓言家,人们习惯于把古罗马寓言都归到他的名下,统称“伊索寓言”。

D.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近的地方,如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常采用拟人化手法,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等,但两者也有区别。

5.阅读前两则寓言,回答问题。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赫尔墨斯三次问话的神态、语气分别是怎样的?(2)《蚊子和狮子》中为什么两次写到蚊子“吹着喇叭”?6.七年级(1)班准备组织一次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事先做好如下工作。

七年级学生喜欢阅读的名著情况调查表通过对以上表格内容的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童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珍贵而又瑰丽的宝藏,使一代又一代孩子幸福成长。

某校七年级(3)班正在开展以“童话伴我成长”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

(1)请你为“童话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设计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

(2)活动举办了一场《开心辞典》节目模仿秀,内容涉及童话相关知识,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帮助主持人再出一道过关题目。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24课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2024年同步练习卷(5)+答案解析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24课 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2024年同步练习卷(5)+答案解析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24课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2024年同步练习卷(5)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溉汲..______②杞.人忧天______③中.伤______④躇步跐蹈....______2.文学常识填空。

ㅤㅤ《穿井得一人》选自《______》,该书是战国末期______(人名)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杂家著作。

“杞人忧天”出自《______》,现在常用来比喻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穿井得一人”这样的误解或谣言时有发生,请你列举一个事例,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分。

4.阅读《穿井得一人》,完成问题。

ㅤㅤ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下列对加点词“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①宋之.丁氏②有闻而传之.者③国人道之.④闻之.于宋君A.①②③④用法都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不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用法相同。

D.①和②③④用法不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②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文中的宋君是一个怎样的人?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鲁人徙越ㅤㅤ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jù):麻鞋。

②缟(gǎo):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xiǎn):赤脚。

《寓言四则》部编语文七年级课后练习题答案

《寓言四则》部编语文七年级课后练习题答案

《寓言四则》部编语文七年级课后练习题答案基础知识、阅读与作文是语文考试的三大块,其中阅读理解占比很大,也很容易丢分,小偏整理了《寓言四则》部编语文七年级课后练习题答案,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寓言四则》部编语文七年级课后练习题答案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爱慕(mù)溉汲(jí)躇步跐蹈(chú)B.庇护(bì)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寓言四则》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寓言四则》含答案

24 寓言四则【学习目标】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能独立分析故事情节。

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会运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资料助读】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

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

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

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

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

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4、《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

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列子,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第1课时【课前预习】1、读了课文后,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部编版)第24课《寓言四则》精品同步测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部编版)第24课《寓言四则》精品同步测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部编版)第24课《寓言四则》精品同步测试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4 寓言四则01 积累运用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赫拉(hè) 庇护(bì) 喇叭(lǎ)粘住(zhān)溉汲(gàijí)崩坠(zhuì)寝食(qǐn)中伤(zhòng)跐蹈(cǐ)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及其家穿井(待,等到)(2)闻之于宋君(使……知道)(3)国人道之(讲述)(4)因往晓之(告知,开导)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4.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宋之丁氏晓之者曰B.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C.只使坠得一人之使D.亦不能有所中伤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解析:A.的/代词;B.像/你;C.与“只”组合,指纵使,即使/使唤;D.“也”。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

B.《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的是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蚊子和狮子》讽刺的是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C.《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儒家代表之作。

D.《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解析:C项《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代表之作。

)6.名著阅读。

一只猫抓到一只公鸡,并想出吃他的口实。

他指责公鸡在夜晚打鸣,使人不能安睡,人们都讨厌公鸡。

公鸡辩解说,他是为了人们的利益而啼叫,那样可以使人们按时起床工作。

猫回答说:“尽管你说得似乎合理,但我总不能不吃晚餐。

”于是,毫不客气地把公鸡吃掉了。

(1)这个故事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古希腊作家,因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4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庇.护(pì)爱慕.(mù)赫.拉(hè)B.俯.视(fǔ)乏.味(fàn)饶.头(ráo)C.惭.愧(cán)妒.忌(dù)喇.叭(lǎ)D.烟囱.(cōng)矗.立(zhù)雕.像(diāo)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1)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2)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3)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4)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3.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国人道之.B.闻之.于宋君C.问之.于丁氏D.得一人之.使4.对《穿井得一人》的寓意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B.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意。

C.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

D.要勇于揭穿别人的谎言。

5.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二、课内语段阅读(一)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寓言四则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爱慕(mù) 溉汲(jí) 躇步跐蹈(chú)
B.庇护(bì) 喇叭(lǎ) 舍然大喜(shě)
C.中伤(zhòng) 强大(qiáng) 身亡所寄(wú)
D.较量(jiào) 崩坠(zhuì) 闻而传之(chuán)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
(2)及其家穿井。

(3)若屈伸呼吸。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有/闻而传之者。

C.奈何忧/崩坠乎?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
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儿。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5.《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句中的“笑”呢?
6.《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战斗前:
(2)战斗后:
7.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则寓言的寓意。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
8.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类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注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席子。

④濡(rú):沾湿。

⑤逾:通“愈”,更加。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徙衽以从阴( )
(2)其阴逾去(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11.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

12.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5题。

疑人窃履
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注①踵:到,走到。

②缪:通“谬”,错误,荒谬。

13.给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友人来过( )
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
(2)逾年而事暴( )
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15.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表达交流
16.仔细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野猪、马与猎人
从前,野猪和马常常在一起吃草,但是野猪经常使坏,不是践踏青草,就是把水搅浑。

马非常生气,一心想要报复他,便跑去请求猎人帮忙。

猎人说除非马愿意套上辔头让他骑,他才会帮助马惩治野猪。

马报复心切,就答应了猎人的要求。

于是,猎人骑在马背上打败了野猪,然后又把马牵回去,拴在马槽边。

马终于成了被猎人奴役的工具。

(选自《伊索寓言》)
17.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能以《无题》为题,不能超过6个字)
(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知能演练·活用
1.B 解析 B项,“舍”读音应为“shì”。

2.(1)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2)待,等到。

(3)你。

3.C 解析 C项的朗读节奏应为“奈何/忧崩坠乎”。

4.(1)得到一个人的劳力,而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2)地是聚积的土块,四处都是,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5.此“笑”揭示出赫耳墨斯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6.(1)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必胜的信心。

(2)得意忘形,炫耀自己的胜利。

7.(1)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
(2)骄兵必败
8.B
9.(1)移动(2)离开
10.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11.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12.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13.(1)D (2)A
14.我本来(就)怀疑你,果然(是你)偷了我的鞋。

15.友人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也会有误解别人的事情发生,我们如果能在了解事情的真相后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这也是难能可贵的。

16.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对他人宽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去报复他人,否则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17.示例 (1)①耐心等待②守株待“伐”(2)①鞭挞人们的贪婪和对自然无情的破坏。

②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