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
翡翠如何鉴别

翡翠如何鉴别翡翠又称硬玉。
颜色以绿为主,另有红、黄、白等。
红者称翡,绿者谓翠。
其优劣标准在于色和地。
论色当以绿为贵,越浓越鲜越佳;而地则要透、净,具有水分感,俗称“玻璃地”。
色质俱佳的翡翠印难觅,是玉印之王,价高无比。
:一、,a货:翡翠的原材料和成品均为正品,无任何人为假货,商品为正品。
高档翡翠具有财产性、保值性和投资性。
不仅是物质财富,还有精神财富。
因为这种高档翡翠产品非常罕见,而且越来越少。
因此,许多从事翡翠贸易的人很少遇到这种产品。
它的价格正在上涨。
一些最高等级的翡翠产品,如手镯、马鞍形饰面、项链和一些硬玉艺术品,可以花费数十万至数百万香港元,甚至数以千万计的香港元。
一些百万富翁疯狂地追求这样的成品。
二、,b货:对于底灰、底黑、底脏、水透明度差,但绿色、正色好的中低档翡翠原料或成品,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去除其污垢,增加其水分,使其改变底面和水分,更好地衬托原始绿色。
这种经过加工但没有人工着色的玉石被称为B货。
B类商品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是为了提高翡翠的等级,但这种处理破坏了翡翠的结构,使其松散,降低了其质量,并改变了其一些光学和物理性质。
因此,价格远低于未经处理的翡翠。
三、,c货:加工方法与B类商品相同,只是无色、浅绿色或散绿色。
通过人工着色制成的成品翡翠被称为C货。
B类商品和C类商品的区别在于,B类商品只去除污垢并加水,而不需要人工着色,而C类商品有时除了脏的和加水之外,还需要人工着色。
底水净化效果好的翡翠可以直接着色。
注:玉石商人习惯于称呼透明头。
“底部”指翡翠的绿色部分和其他部分的清洁度和透明度。
四、,颜色:翡翠最好是绿色,其次是紫色,其次是青色和红色,最差的是黑色和“猫屎色”。
绿色也有优点和缺点。
以幼叶的绿色为宜,浓绿色优于淡绿色,全绿优于一点一片一条的绿色。
五、,坑口:它指的是玉器的质地。
分为旧坑和新坑。
旧坑的纹理是半透明的,几乎是透明的。
新坑的纹理不透明。
最好有高透明度。
六、,地张:如果没有绿色的话,一件翡翠饰品就叫做地章。
玉手镯如何辨别_玉手镯的等级和价格鉴别方法

玉手镯如何辨别_玉手镯的等级和价格鉴别方法玉手镯的等级鉴别方法1、高档上等玉手镯首先是高档上等玉手镯,这样的玉手镯往往是使用老坑玻璃种翡翠或者新疆和田玉雕制而成的,这两种玉都是玉种帝王,用这样的玉雕刻出来的玉手镯温润晶莹、油润精致、触手腻滑,佩戴在人身上,不但能衬托出佩戴者的优雅气质,还能显示佩戴者的地位与尊贵。
这样的玉手镯价格一般都在万元以上。
2、中档的玉手镯中档的玉手镯比高端的手镯质量低一些,但同样惹人喜爱。
中档玉手镯虽然在颜色纯度、油润度、透明度上低于高档玉手镯,但是玉的优点依然能够让玉手镯焕发出美丽的光彩。
中等玉手镯价格在几千元不等。
3、低档玉手镯玉手镯鉴别方法一:斜对着光观察被自然光照的那个面上有没有小孔。
如果有小孔则为假,真的翡翠手镯表面很光滑,没有小孔。
二:看硬度。
用玉器在一块玻璃上用力摩擦(经过允许),然后查看玉器表面是否磨损,如有磨损则为假。
三:在玉器的表面用牙签点一滴水。
如果是真货,水就会像露珠一样挂在上面。
如果是假的则不挂水。
当然,检验前一定要把玉器擦干净。
四:要认真观察玉镯是否有裂纹,要对每个玉镯正面、反面、内侧、外侧做全面观察,因为严重的裂纹是玉镯的致命伤。
五:要注意玉镯的形状是否很圆,条径的粗细是否均匀一致,抛光是否过关等。
六:好的玉镯应是有种有色。
种指玉质的细嫩晶莹和透明度,色主要指翠绿色。
一、玉手镯颜色影响价格玉手镯的色彩丰富,有绿、红、紫、灰、黄、白等色,其中最名贵的是绿色。
按绿的深浅浓淡,又细分为宝石绿、艳绿、玻璃绿等10多种。
优质的翡翠绿色浓艳、透明、油润、无杂质,用硬器敲击时其声音清脆响亮。
一般如秧苗绿、波菜绿、翡色或紫罗兰飘花的手镯品种当为常见。
玉镯的价格也都固定在一定范围内浮动。
在购买之前应当了解一下目前市场的大概价格。
三思而行、斟酌行事。
二、玉手镯质地影响价格玉手镯的鉴别还要看玉质的细腻程度,越好越贵的玉手镯,其玉质越细腻,看不出颗粒感或其它杂质,给人感觉很圆润明亮,质地很好的玉手镯价格也贵,如果质地很好而价格又很便宜,那就要小心是假货了。
专业翡翠手链评估报告模板

专业翡翠手链评估报告模板评估报告:翡翠手链一、基本信息翡翠手链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珠宝饰品,具有独特的翡翠矿石制作而成。
以下是对该翡翠手链的评估报告。
二、翡翠的品质评估1. 颜色:翡翠的颜色是评估其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
考虑以下几点:a) 颜色鲜艳:优质的翡翠手链应具有鲜艳的颜色,如浓绿或苹果绿色。
b) 均匀性:翡翠手链的颜色均匀性也是考虑其品质的指标。
颜色应在整个手链上保持一致。
c) 透明度:透明度也是评估翡翠的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手链上的翡翠应该有一定的透明度,而非浑浊不清。
2. 切工:翡翠的切工对于手链的外观和舒适度至关重要。
评估以下几点:a) 光滑度:手链上的翡翠应该具有光滑的表面,没有明显的不平整或瑕疵。
b) 角度和形状:翡翠手链上的每一颗翡翠应具有正常的角度和形状,没有明显的不规则或尖锐的边缘。
3. 质地:翡翠手链的质地是指其表面的纹理和纹路。
优质的翡翠应该具有明显的纹路和纹理,纹路清晰可见,没有明显的裂纹或损伤。
三、评估翡翠手链的真伪和来源1. 翡翠的真伪:确保翡翠手链是真正的翡翠而非人造石或合成石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评估:a) 颜色测试:使用专业的颜色测试仪器来确定颜色是否与真正的翡翠相符。
b) 光学测试:将手链放在光源下观察是否具有翡翠特有的光学效果,如“玉石的种子”。
c) 特定重量:翡翠具有较高的密度,一般约为3.33克/立方厘米。
可以使用密度计来测试手链的密度以确保其真实性。
2. 翡翠的来源:了解翡翠手链的来源非常重要,因为翡翠的价值与产地有密切关系。
常见的产地包括缅甸、中国、加拿大等。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评估翡翠的来源:a) 产地证书:许多翡翠手链都会附带产地证书,指明翡翠来自何处。
b) 颜色特征:不同产地的翡翠具有不同的颜色特征,研究这些特征可以判断来源。
c) 专业鉴定:请翡翠鉴定专家或机构对手链进行鉴定,他们可以通过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和特征来判断其来源。
四、价格评估评估翡翠手链的价格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翡翠的品质、大小、重量、颜色以及来源等。
怎么区分翡翠的好坏_翡翠的好坏怎样区别

怎么区分翡翠的好坏_翡翠的好坏怎样区别怎么区分翡翠的好坏1一:看颜色众所周知,翡翠的颜色丰富多样。
但是在众多翡翠的颜色中,其实也是有分高低的。
翡翠的颜色以红色、绿色、紫色这三色为主,它们都属于翡翠中的高端颜色,这其中尤其以绿色最为名贵。
看翡翠的绿色讲究浓、阳、俏、正、和为上。
意思就是要看绿色是否浓绿、是否明亮鲜艳、是否俏丽、是否纯正、是否均匀一致。
二:看种水种水主要看水头和透明度,一般来说,水头足的翡翠透明度就高,能达到二分水的就属于高档翡翠的范围了。
根据水头的差异,翡翠的种有分新老。
老种翡翠色彩鲜亮、质地细腻。
新种翡翠则与之相反。
我们在挑选时,应该选择老种翡翠。
三:看题材与工艺精雕细刻的翡翠肯定要比粗制滥造的翡翠要好,精雕细刻、工艺好的翡翠比一般翡翠是更具有灵气的。
翡翠饰品的题材有植物、动物之类,那些题材好、寓意佳的翡翠肯定更为值钱。
怎么区分翡翠的好坏2翡翠在市面上是一种比较珍贵的玉石,就是因为它有着鲜亮的颜色,所以比较受大家欢迎的一种装饰品,因为这种玉石在市面上经常会做成手镯挂件等等,一些工艺品从市面上它的品质不一样,价格高低也会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怎么判断出翡翠的好坏呢?挑选到好的翡翠是特别重要的。
翡翠它是在自然的环境下形成的,所以在形成的时候也会出现品质不一样的翡翠,特别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眼睛是不容易观察到的,所以就容易让那些购买者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入手了,当买回家以后就是因为一些不小心的磕碰,所以才让那些瑕疵变得更大了,也会有一些裂纹的情况。
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会对翡翠它的价值跟外观影响非常大。
在平常有瑕疵的翡翠看价值肯定会稍微有一些亏损的,所以在入手这种首饰之前一定要注意好它的种水跟色彩还有工艺,这几点去判断它的品质到底是不是值得自己购买翡翠的种它指的就是品种了,一般品种也和水头有关系,翡翠它的水头越透亮,那么品种也会越高,所以在颜色中一般绿色是最珍贵的。
因为这种翡翠看起来是非常透亮而且有光泽度的,让人感觉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而且在品种上一般这种颜色也会出现在品种高的翡翠上,还有在购买翡翠的时候也要看看翡翠它到底有没有什么瑕疵的问题,没有这种问题的翡翠是最好了。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出台转载自飞雪连天转载于2009年11月13日 11:40 阅读(1) 评论(0) 分类:珠宝鉴定举报中国首份针对高档翡翠制定的质量检验标准——《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于十一月三日在云南通过评审,被称为翡翠“护照”的中国首份“高档天然翡翠饰品质量检验证书”也同步在昆明面世。
该院院长邓昆表示,从此翡翠有了相应的价值标准。
该标准突破性地采用质量等级划分,将天然翡翠分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和合格品等“五档十二级”,在合格品外,每个档次又分三个级别,又从质地、透明度、颜色和工艺、综合印象五方面进行详细评价,采用千分制的“五加一评分法”,把翡翠饰品的具体全貌归属到具体品质的区间。
弥补了过去高档玉石等级评价只能检验真伪,不能说明品质和高档程度的缺陷。
除了将质量纳入评价标准,在翡翠质量检验证书上还将记述历次交易详情,更详述它的外观、工艺,即消费者能从证书上看到玉石的代表意义,相关文化包涵,买卖次数等更加人性化的内容。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标准》由云南省珠宝玉石饰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经市场调研后,结合企业、消费者的需要,耗时一年多起草而成,并于十一月三日通过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评审,成为云南省地方标准。
“对翡翠分级是规范翡翠市场的重要前提,但由于翡翠颜色、品种的多样性,以及样品价格昂贵等因素的影响,翡翠分级一直是行业难题。
”云南珠宝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鉴定师张位及说,新标准评价理念符合人性化需求,对翡翠质量的检验证明一目了然,对消费者区分开高档翡翠与合格品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将很好地推动翡翠消费,促进翡翠行业的发展。
另外,新标准将翡翠的文化含义纳入综合评定,也改变了只有绿色翡翠才是高档翡翠的观念,包含了所有色彩的翡翠鉴定。
这在全国也是首创,对推动云南省率先实现翡翠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有重大意义。
云南省与缅甸接壤,从古至今都是翡翠进入中国的集散要地,凡是销往内地及沿海的翡翠成品、半成品、原石,几乎都是由云南转口出去的。
翡翠质地十级分类

翡翠质地十级分类1.玻璃地:透明至半透明,明亮细腻,用放大镜观察难以看到原石中的矿物“小雪花”。
“二分水”已是很好的玻璃地原料。
2.水地:透明至半透明,明亮细腻,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内部的矿物“小雪花”。
3.蛋清地: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如同鸡蛋清,虽明亮细腻但肉眼仔细观察可以见到闪亮的矿物“小雪花”。
4.稀饭地:半透明,质地如同稀饭一般。
5.芋头地:半透明,质显灰,显粗,如芋头。
6.细白地:不透明,色白,质地细腻,如同白玉。
7.干白地:不透明,色白,质地粗糙,有缺水分的感觉。
8.花白地:半透明至不透明,质粗,有石花石脑。
9.青灰地:不透明,质粗,显灰。
10.狗屎地:不透明,杂质多而且质地粗糙,其质地如同狗屎市场中常见的翡翠品种1、老坑种翡翠老坑玻璃种翡翠商业界俗称“老坑玻璃种”,通常具玻璃光泽,其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颜色为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老坑种翡翠以纤维交织的变晶结构为主,硬玉晶粒很细,因此,凭肉眼极难见到“翠性”;老坑玻璃种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状—透明状,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
2、冰种翡翠蓝花冰翡翠质地与老坑玻璃种有相似之处,无色或少色,冰种的特征是外层表面上光泽很好,半透明至透明,清亮似水给人以冰清玉莹的感觉。
若冰种翡翠中有絮花状或断断续续的脉状的蓝颜色,则称这样的翡翠为“蓝花冰”,是冰种翡翠中的一个常见的品种。
冰种玉料常来制作手镯或挂件。
无色的冰种翡翠和“蓝花冰”翡翠的价值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其实际价格主要取决于人们的喜好。
冰种是中上档或中档翡翠。
3、水种翡翠清水翡翠蓝水翡翠其玉质的结构略粗于老坑玻璃种,光泽、透明度也略低于老坑玻璃种而与冰种相似或相当。
其特点是通透如水但光泽柔和,细观其内部结构,可见少许掩映波纹,或有少量暗裂和石纹,偶尔还可见极少的杂质、棉柳。
有行家说水种翡翠是色淡或无色的、质量稍差的老坑玻璃种翡翠。
是翡翠中的中上档,偶见上档的一个品种。
水种翡翠常见四种情况:无色的称“清水”;具有浅浅的、均匀的绿色,则称为“绿水”;具有均匀的、淡淡的蓝色,称之为“蓝水”;具有浅而均匀的紫色的,称为“紫水”。
1017【倬荣坊】解读云南省《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如何界限翡翠的等级,看了你就懂

解读云南省《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如何界限翡翠的等级,看了你就懂正所谓各花入各眼,翡翠的好坏优劣评估并非易事,被各自支离破碎的点滴认知泛解,也许仅仅侧重翡翠的一点,支解了系统评价。
翡翠评价的难度在于抽象性,如果能够量化翡翠的好坏优劣,用数量级别考评翡翠,无疑是走向客观公正的正轨。
云南省地方标准《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DB53/T 302-2009,引入了权重概念,从量化的角度,用数据来评定翡翠的质量,规范了翡翠评价标准,具备客观性、可操作性。
将质量等级的总分值设定为1000分,以颜色(色)、透明度(水)、净度(瑕)、质地(种)、工艺(工)及综合印象六个方面作为基本质量要素,被评翡翠饰品总分值由上述六项质量要素分别检验、评价的分值相加得到。
总分值由高到底将天然翡翠划分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和合格品等“五档十二级”。
在合格品外,每个档次又分三个级别,又从质地、透明度、颜色和工艺、综合印象五方面进行详细评价,采用千分制的“五加一评分法”,把翡翠的具体全貌归属到具体品质的区间,下面对《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进行详细解读。
将对翡翠的质量评价归结为对六项基本要素的质量评价,六项基本要素是:颜色(色),指指翡翠饰品颜色的艳丽纯正和色度的深浅浓淡程度。
透明度(水),指翡翠饰品对光的透过能力。
质地(种),指翡翠矿物颗粒的大小、颗粒均匀程度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净度(瑕),指翡翠饰品内部和外部的瑕疵含量多少、种类及分布状态。
工艺(工),指翡翠饰品的款式设计、造型、雕工精细度、抛光程度等。
综合印象,指从翡翠饰品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等方面结合其历史文化内涵、制作者、体积、稀有性、创新性等综合评价的总体印象。
根据翡翠光学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按千分制对翡翠饰品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及综合印象六个方面对翡翠饰品进行质量等级评价。
评价因子权重构成见表1。
1、颜色评价。
1.1 根据翡翠饰品颜色的色调、纯正程度、均匀程度、浓淡程度、色泽划分级别。
翡翠品质及评价

12豆种
“十有九豆”是形象的描述,结构粗的翡翠晶体 常呈短柱状,边界清晰,看起来很象一粒粒绿豆, 由于颗粒粗,透明度往往很差。
13马牙种 实质上是类似于牙齿的珐琅质质地,好象瓷 器一样,质地较细,但不透明,有色无种,行话 称不够水分或水头短,价值不高。
14墨翠 墨绿色的翡翠,透射光下显示深绿色,种质较细
一、色:浓、阳、俏、正、均
浓:颜色的浓艳程度
通常人们只是略分为深、中、浅 但颜色浓度有地域上的价值差异 地理纬度高的区域——深色翡翠, 新加坡华人——颜色清淡的翡翠 年轻人——颜色清淡的翡翠 年纪大——深色翡翠
2)阳:翡翠绿色的明亮程度
可分为五级 A 很鲜 B鲜 C 暗 D略暗 F很暗
3)俏-
颜色的鲜艳程度。是翡翠颜色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4)正:翡翠颜色的纯正程度 按照翡翠绿色混有不同颜色的多少程度可以大致划 分为六级 颜色 对价值色 偏黄的绿色 偏蓝色绿色
0%
5%—10% 20%—30% 35%—40% 60%
偏灰的绿色
80%
5 匀:翡翠颜色分布的均匀程度 翡翠晶体颗粒的分布会影响颜色的分布,不均 匀是翡翠的特点,因而颜色分布的均匀成为评 价因素 大体上分为: A 很均匀 B尚均匀 D不均匀 F甚不均匀
主要种名简介
1 老坑种(老种) 高档翡翠是典型的老种翡翠,颜色鲜艳,深而不 暗,质地比较细腻,透明度较高。无论如何是种 色俱佳。
2玻璃种
无色透明的翡翠,结构细腻,透明度极
佳,显得晶莹剔透。
3冰种翡翠 透明度低于玻璃种翡翠,有颗粒感,蒙蒙的白色 象月光石。
4油青种
翠绿色较暗的一种,绿色不纯,带灰色调或灰蓝色调,
极粗粒、粗粒----肉眼明显可见颗粒十分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03.020.01Z 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备案号:26429-2009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T 302—2009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Quality Evaluation of Feicui Jewelry2009–11–16发布2010–03–01实施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参考了 GB/T 16552-1996《珠宝玉石名称》、GB/T 16553-1996《珠宝玉石鉴定》、DB53/T102-2002《翡翠饰品分级》中的有关规定,根据翡翠饰品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和综合印象等因素而制定。
本标准由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昆明七彩云南股份实业有限公司、昆明百货大楼(集团)珠宝经营有限公司、云南地矿珠宝有限公司、昆明翠玺商贸有限公司、昆明景兰珠宝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昆、吴云海、符涛、白晨光、张莹。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翡翠饰品的质量等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质量等级评价方法及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对翡翠饰品进行质量等级评价。
本标准不适用于“人工处理”的翡翠饰品分级,也不适用于翡翠原材料和未经抛光的翡翠饰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552 珠宝玉石名称 GB/T 16553 珠宝玉石鉴定 DB53/T 102 翡翠饰品分级3 术语和定义GB/T 16552、GB/T 16553、DB53/T 102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翡翠为主要由硬玉或由硬玉及与其呈类质同像的其它钠质(钠钙质)辉石组成的、具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体(可含闪石、长石等矿物)。
摩氏硬度 6.5~7,密度 3.34(+0.06,-0.09)g/cm3,折射率 1.668~1.680(±0.008),点测 1.65~1.67。
3.2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从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及综合印象六个方面对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进行评价。
3.3标准光源4500K~5500K指色温在围内的日光灯。
3.43.4颜色(色)指指翡翠饰品颜色的艳丽纯正和色度的深浅浓淡程度。
3.5颜色标样指一套由 15 粒~20 粒已标定颜色级别,规格基本上符合 1:0.618 比例的翡翠界面样品组成,依次代表由高至低的不同颜色等级。
3.6比色灯指现采用色温 5 000 K 三基色光管 27 W 日光灯作为标准光源。
用标准光源作为比色灯3.7比色板、比色纸指用作翡翠比色背景的无荧光、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白色板或白色纸。
3.8色谱指根据翡翠的主色调,利用色彩学原理,应用黄、红(品红)、蓝(青)、黑四色,按不同网眼密度制作的一套适用于翡翠饰品颜色比对的图谱,该标准中所用色谱为 DB53/T 102 规定的色谱3.9透明度(水)指翡翠饰品对光的透过能力。
3.10透明度标样指一套已标定透明度级别的椭圆弧面形翡翠戒面(无色)样品,依次代表由高到低的不同透明度级别。
3.11质地(种)指翡翠矿物颗粒的大小、颗粒均匀程度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3.12净度(瑕)指翡翠饰品内部和外部的瑕疵含量多少、种类及分布状态。
3.13工艺(工)指翡翠饰品的款式设计、造型、雕工精细度、抛光程度等。
3.14综合印象指从翡翠饰品的颜色、透明度、净度、质地、工艺等方面结合其历史文化内涵、制作者、体积、稀有性、创新性等综合评价的总体印象。
3.15翠性指硬玉的解理面所表现出的片状闪光点。
4 评价方法及评分权重构成4.1 根据翡翠光学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按千分制对翡翠饰品的颜色(色)、透明度(水)、净度(瑕)、质地(种)、工艺(工)及综合印象六个方面对翡翠饰品进行质量等级评价。
4.2 评价因子权重构成见表1。
表 1 翡翠饰品质量等级评价评分权重构成5.1 颜色级别划分5.1.1 根据翡翠饰品颜色的色调、纯正程度、均匀程度、浓淡程度、色泽划分级别。
5.1.2 翡翠饰品的颜色划分为正色、近正色、优良色、较好色、一般色五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S1、S2、S3、S4、S5。
5.2 评价方法5.2.1 颜色的总分值为400分,各级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2。
表 2 翡翠饰品颜色分级及评价表示方法的颜色级别。
5.2.3 翡翠饰品的颜色介于相邻两粒连续的翡翠比色谱之间,应以较低等级来表示该饰品的颜色级别。
5.2.4 翡翠饰品的颜色高于翡翠比色谱的最高级别,仍用最高级别表示该饰品的颜色级别。
5.2.5 翡翠饰品颜色不均匀时,根据其所含颜色的种类、分布面积计算颜色得分,以各颜色所处级别的得分乘以其所占面积的百分比,分数相加的总和为该饰品的颜色分数。
5.2.6 白色或其它颜色的翡翠饰品上,分布有散点状、条带状、斑块状、斑点状正绿色、蓝绿色的,评价时视绿色的多少、大小、厚薄或绿色所占饰品体积的百分比来决定升降等级。
若散点状、条带状、斑块状、斑点状的绿色在饰品上分布均匀美观可以加 10 分~20 分。
5.2.7 若带绿色的翡翠饰品同时又带有紫色、翡色中的一种至二种颜色时,可根据它们的颜色、分布的形状、整体美观度予以适当加或减 10 分~20 分。
6 透明度评价6.1 透明度级别划分6.1.1 根据翡翠饰品透明度的变化划分级别。
6.1.2 翡翠饰品的透明度划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五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M1、M2、M3、M4、M5。
6.2 透明度级别评价6.2.1 透明度的总分值为260分,各级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3。
表 3 翡翠饰品透明度分级及评价表示方法6.2.2 翡翠饰品与翡翠透明度标样的透明度相同,则该标样的透明度级别为该饰品的透明度级别。
6.2.3 翡翠饰品透明度介于相邻两粒连续的标样之间,则以其中较低级别表示该饰品透明度级别。
6.2.4 翡翠饰品透明度高于标样的最高级别,仍用最高级别表示该饰品的透明度级别。
6.2.5 当样品透明度不均匀时,将透明度不同的部位分别进行分级,并各部分得分乘以其所占面积百分比,最后分数相加的总和为该饰品的透明度分数。
7 净度评价7.1 净度级别划分7.1.1 根据翡翠饰品净度的变化划分级别。
7.1.2 翡翠饰品的净度划分为极微暇、微暇、中暇、重暇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J1、J2、J3、J4。
7.2 净度级别评价净度的总分值为120分,各级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4。
表 4 翡翠饰品净度分级及评价表示方法8.1 质地级别划分8.1.1 根据翡翠饰品质地的变化划分级别。
8.1.2 翡翠饰品质地划分为极细粒、细粒、中粒、粗粒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 Z1、Z2、Z3、Z4。
8.2 质地级别评价8.2.1 质地的总分值为60分,各级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5。
表 5 翡翠饰品质地分级及评价表示方法8.2.2 当翡翠饰品质地不均匀时,将质地不同的部位分别进行分级,并将其得分乘以所占面积百分比,最后分数相加的总和为该饰品的质地分数。
9 工艺评价9.1 工艺级别划分9.1.1 根据翡翠饰品工艺的变化划分级别。
9.1.2 翡翠饰品工艺级别划分为很好、好、中等、一般、差五个等级。
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Q1、Q2、Q3、Q4、Q5。
9.2 工艺级别评价9.2.1 按工艺的复杂程度将翡翠饰品分为素身翡翠饰品和雕花翡翠饰品两类。
9.2.2 素身翡翠饰品工艺级别评价指标如下:a)轮廓优美; b)对称性好; c)比例适当; d)大小合适; e)抛光精美,光泽强。
9.2.3 雕花翡翠饰品工艺级别评价指标如下:a)掩盖了瑕疵; b)突出美的色彩和质地; c)造型设计巧妙,层次清晰,和谐美观;d)线条、弧面、平面要流畅,不呆滞,不断线;抛光要精细到位,能突出饰品光泽温润透亮。
9.2.4 工艺的总分值为60分,各级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6。
表 6 翡翠饰品工艺分级及评价表示方法10.1.1 根据翡翠饰品各项质量要素的总分情况,并结合历史文化内涵、制作者、来源、体积、稀有性、创新性等对综合印象进行评价。
10.1.2 翡翠饰品的综合印象级别划分为非常好、很好、好、一般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表示为 Q1、Q2、Q3、Q4、Q5。
10.2 综合印象级别评价10.2.1 翡翠饰品综合印象评价指标如下: a)历史文化内涵深厚; b)工艺精美或由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师雕刻; c)体积在同类别的饰品中占优势; d)同类型的翡翠饰品数量稀少;e)题材造型的创新性。
10.2.2 综合印象的总分值为100分,各级别评价表示方法见表7。
表 7 翡翠饰品综合印象分级及评价表示方法11 质量等级评价11.1 质量级别划分11.1.1 根据翡翠饰品各项评价因子的总得分划分级别。
11.1.2 根据翡翠饰品质量等级划分为上品、珍品、精品、佳品、合格品五个档次。
其中上品(划分为TG1、TG2、 TG3)、珍品(划分为T1、T2、T3)、精品(划分为VG1、VG2、VG3)、佳品(划分为G1、 G2、G3)分别分为三个等级,合格品不分级。
11.2 质量级别评价质量等级的总分值为1 000分,各质量等级评价及表示方法见表8。
表 8 翡翠饰品质量分级及表示方法12.1 环境要求12.1.1 翡翠的颜色、透明度分级应在无阳光直射的室内进行,分级环境色调应为白色。
12.1.2 分级评价应在标准光源下,利用肉眼和10倍放大镜进行,并可选用无荧光、无明显定向反射作用的白色纸(板)作为观测背景。
12.2 人员要求12.2.1 从事质量等级评价的技术人员应受过省级及省级以上专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能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
12.2.2 进行质量等级评价时,应由不少于五名技术人员独立完成同一样品的各项质量要素的分级评分。
12.3 颜色分级操作要求12.3.1 反射光观察照明光束垂直样品表面,观察方向与照明方向成 45°角,样品距光源、人眼均为 20 cm~25 cm。
12.3.2 透射光观察样品放置于人眼与光源之间,三者成一直线,样品距光源、人眼均为 20 cm~25 cm。
12.4 透明度分级操作要求12.4.1 反射光观察照明光束垂直样品表面,观察方向与照明方向成45°角,样品距光源、人眼均为20 cm~25cm。
12.4.2 透射光观察样品放置于人眼与光源之间,三者成一直线,样品距光源、人眼均为 20cm~25cm。
12.5 评分要求取所有参与评分的技术人员所得总分的平均分为样品的最终得分,并根据分数划分档次和级别,即为该样品的质量等级评价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