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被皮系统
【江苏】中职畜禽解剖生理(主编王会香 孟婷 高教版)教案:第十五章 禽类的解剖生理特征

第十五章禽类的解剖生理特征一、授课章节二、学时安排2学时三、教学目标1.禽类包括鸡、鸭、鹅和鸽等,与哺乳动物相比有着自巳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
2.禽类淋巴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组成。
3.比较禽泌尿系统与其它动物有何不同。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禽类淋巴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禽的消化系统的组成,认识消化系统各部结构、特征。
2.比较禽泌尿系统与其它动物有何不同。
难点:了解家禽的解剖生理特点,对正确饲养家禽、认识家禽疾病以及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预防措施都有重要的意义。
五、教具鸡、鸭、鹅标本或挂图六、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Ⅰ.导入复习旧课:正常体温的变动范围,外界因素对机体的影响,神经对体温的调节等。
本次课的学习要介绍的是禽(鸡、鸭、鹅)解剖生理特点。
重点介绍消化系统、淋巴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特征。
II.新课15.1 被皮系统被皮系统的特点:家禽的皮肤较薄,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提示:禽类皮肤的衍生物主要包括羽毛、喙、冠、肉髯、耳垂、鳞片、爪和尾脂腺等。
一、皮肤皮下组织与肌肉的联系较松,有利于羽毛活动。
水禽胸腹部皮肤具有发达的皮下脂肪,在水中起保温作用。
禽的皮肤无汗腺,这是对空中活动的一种适应,因汗液会将羽浸湿而不利于飞翔。
禽的皮肤还有一些固定的皮肤褶,在翼部为翼膜,在水禽趾间有蹼,翼膜用于飞翔,蹼用于划水。
二、皮肤衍生物禽类皮肤的衍生物主要包括羽毛、喙、冠、肉髯、耳垂、鳞片、爪和尾脂腺等。
15.2 运动系统禽骨骼的特点:禽类骨骼的主要特征是重量轻、强度大。
注意:胸部和腰荐部的椎骨大部分互相愈合,活动性小而稳固性大。
一、骨骼这是由于禽类骨密质非常致密,一些骨相互愈合,形成了牢固的骨架,因而强度大。
重量轻是由于气囊扩展到许多骨的内部,取代了骨髓,成为含气骨所致。
但幼禽,几乎全部骨都含有骨髓。
家禽的骨骼可以划分为头骨、躯干骨、前肢骨(又叫翼部骨骼)和后肢骨4部分。
被皮系统课件

同,毛密则腺体分布较少,毛
稀则腺体分布较多。
学习交流PPT
29
人与犬皮肤构造的区别
人类皮肤
犬的皮肤
酸性
pH 5.5
10 to 15 层
中性
pH 7.5
3 to 5 层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
连续生长 continuous
growth
28 days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
周期生长
40
分裂增殖力 强,更新表 皮细胞。
学习交流PPT
6
2、棘层 4~10 层棘细胞,多边形,较大。细胞表面 有许多细小的突起,呈棘刺状,
棘细胞核圆形,
胞质丰富呈弱 嗜碱性。
学习交流PPT
7
3、颗粒层 3-5层较扁的梭形细胞组成, 显强嗜碱性, 细胞核和细胞器已退化,
胞质内板层颗粒 增多,含大量的嗜 碱性的透明角质 颗粒,故名颗粒 层。
§ 薄层---紧邻表皮的疏松CT, 纤维细密,细胞较多。 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 触觉部突出, 形成许多嵴状或乳头状突起 加强了表皮与真皮的连接。
学习交流PPT
14
2. 网状层 reticular layer
§ 厚,在乳头层下方,与乳头层无明显分界。
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非角质形成细胞nonkeratinocyte黑素细胞郎格罕细胞梅克尔细胞学习交流ppt表皮的分层从真皮向外基底层stratumbasale棘层stratumspinosum颗粒层stratumgranulosum透明层stratumlucidum角质层stratumcorneum学习交流ppt1基底层又称生发层一层立方或柱状细胞胞浆嗜碱性胞核椭圆位置近基底面
被皮系统课件

同,毛密则腺体分布较少,毛
稀则腺体分布较多。
学习交流PPT
29
人与犬皮肤构造的区别
人类皮肤
犬的皮肤
酸性
pH 5.5
10 to 15 层
中性
pH 7.5
3 to 5 层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
连续生长 continuous
growth
28 days
皮脂腺
sebaceous gland
周期生长
学习交流PPT
8
3、透明层 由2-3层扁平细胞组成,细胞界限不清, 核与细胞器均已消失。
光镜下呈强嗜 酸性,被伊红 染成淡红色,折 光度高。
薄皮肤无此层。
学习交流PPT
9
5、角质层 由多层扁平的角化细胞组成。细胞干且硬, 是已完全死亡的细胞,无胞核和细胞器。
HE染色可见细胞 呈均质状,轮廓 不清,易被伊红 着色。
§ 薄层---紧邻表皮的疏松CT, 纤维细密,细胞较多。 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 触觉灵敏部位可见触觉小体。
§ 真皮乳头:此层向表皮基底部突出, 形成许多嵴状或乳头状突起 加强了表皮与真皮的连接。
学习交流PPT
14
2. 网状层 reticular layer
§ 厚,在乳头层下方,与乳头层无明显分界。
21
上皮性鞘 结缔组织鞘
毛乳头
学习交流PPT
22
毛干
毛根 毛囊
毛球
毛乳头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毛球和毛乳头
学习交流PPT
25
3、换 毛
当毛囊长出新毛时,即将旧毛推出而脱落,这个过程 称为换毛。 犬一般春秋两季换毛。
被皮系统PPT课件

1.角质细胞 9.表皮
2毛干
10.皮下触突
3. 毛
11.乳头层
4.皮脂腺 12.网状层
5.竖毛肌 13.汗腺导管
6.毛囊 14.汗腺
7.毛
15.皮下脂肪
8.毛乳头 16.皮下神经
17.皮下血管
编辑版ppt
10
粗毛:牛、猪、马 细毛:绵羊、兔 特殊的长毛:马颅顶部的鬣 、马鬃毛、尾毛,公山羊颏部的髯,触毛(眶 上/下触毛、唇触毛等)、耳屏毛。 经济动物和野生动物:锋毛最粗、长、直;针毛、绒毛。 毛流:毛在动物体表按一定方向排列。
编辑版ppt
25
形态:角根(角基) 角体 角尖
结构:角鞘 角真皮 角憩室
编辑版ppt
26
梅花鹿或马鹿的雄鹿未骨Βιβλιοθήκη 而带茸毛的幼角编辑版ppt
27
(二)皮肤腺
皮肤腺由表皮陷入真皮内形成,包括乳腺、汗腺和皮脂腺。 1、乳腺
乳腺属复管泡状腺,为哺乳动物所特有。 1)、乳房的结构
编辑版ppt
28
(二)皮肤腺
编辑版ppt
8
(三)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又称浅筋膜,位于皮肤的最深层, 1. 皮下组织发达的部位,皮肤具有较大的移动性 2. 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3. 间隙内还容纳组织液,或贮存大量脂肪(皮下脂
肪:是动物营养状态的标志)。 4. 皮下注射部位就是将药物注射在该层内。
编辑版ppt
9
皮肤结构模式图
侧有一束斜行的平滑肌,称为竖毛肌/毛
肌,受交感神经支配,收缩时使毛竖立。
编辑版ppt
13
狍毛发髓质图片
啮齿类毛发髓质结构(根部) 雪兔毛发髓质图片
鹿科动物毛发髓质图片
组织学-绪论与上皮

(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1. 微绒毛
• 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膜和胞质伸出的细 小指状突起。直径0.1 um
• 内为纵行微丝。 • 它们构成光镜下的纹状缘或刷状缘。 • 具活跃吸收功能的上皮细胞有许多较
长的微绒毛,如小肠上皮细胞。 • 增加功能表面。
(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2. 纤毛
• 上皮细胞游离面胞膜和胞质 伸出的较粗长的能摆动的指 状突起。
欢迎同学们参加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
省级精品课程
第1章 组织学绪论
introduction
重点
1. P1 组织学研究内容和意义 2. P2 普通光学显微镜术
绪论
本次课主要内容:
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概念 2.组织学的内容 3.为什么学习组织学 4.组织学的研究方法 5.怎样学好组织学
一、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概念
四大基本组织* :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
器官
四大基本组织按照不同的比例和不同的构 筑方式构成相应的器官。如心、肝、肾、 胃、小肠等。
系统
功能相关的器官组合成系统。
如:口腔、食道、胃、肠均由不同的组织发育、分化和结 合而成,具有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但却执行着共同的功 能--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除糟粕。
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体形细胞和杯状细胞构成
游离面常见有纤毛
基细胞 一种腺细胞
分布:呼吸道 功能:分泌、保护
假复层
复层 单层
假复层
B.M.
纤毛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锥形细胞
二、复层上皮(stratified epithelium)
1、复层扁平上皮* (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um)
宠物解剖生理--被皮系统

腺小叶
毛是表皮的衍生物,由角质化的上皮细胞构成。 毛干、毛根、毛囊、毛乳头(毛的生长点)
三、皮肤的衍生物——毛
毛的生长 毛的结构 毛的类别 犬的分类 毛的形态 毛的分布 换毛过程 毛的功能 毛的分层
毛由毛髓、皮质和毛小皮组成。
三、皮肤的衍生物——毛
毛的生长 毛的结构 毛的类别 犬的分类 毛的形态 毛的分布 换毛过程 毛的功能 毛的分层
三、皮肤的衍生物
(三)皮肤腺
4、乳腺 复管泡状腺体,与周围结构形成乳房。 乳房成对排列于胸腹正中线的两侧,一般4-5对,
乳头短,每个乳头有2-4个乳头管,而每个乳头管口有 6-12个排泄管。
三、皮肤的衍生物
(三)皮肤腺
4、乳腺
深筋膜
乳腺泡 分泌小管 小输乳管 大输乳管
乳道 乳池 乳头管
分泌部 导管部
二、皮肤
(一)表皮
1、生发层: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以补充脱 落的细胞。
2、颗粒层:过渡层,细胞有退化的趋势
3、角质层:最表面,是数层角质化的扁平细胞。 细胞内充满角蛋白。
二、皮肤
(二)真皮
位于表皮的深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特点:坚韧而富有弹性 含较多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还有皮肤腺 临床用着皮内注射
正换毛的喜乐帝
不易换毛的贵宾
三、皮肤的衍生物——毛
毛的生长 毛的结构 毛的类别 犬的分类 毛的形态 毛的分布 换毛过程 毛的功能 毛的分层
大多数犬的全身覆有毛,不同的毛具有不同的功 能。
被毛:主要为保温功能
特殊毛:为具有感觉功能的毛,如眼睫毛、 耳毛、触须等
哈士奇的睫毛
异国短毛猫的须
三、皮肤的衍生物——毛
按毛粗细,犬的被毛可分为粗毛(刚毛)、细毛(柔 顺毛)和绒毛(粉扑型)三种
被皮系统PPT课件

h
15
表皮的角质层
h
16
(二)真皮(dermis)
1. 乳头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向表皮凸入,形成真皮乳头,扩大表皮
与真皮的连接面。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游离神经末梢,在手指等部位含较 多触觉小体。
h
17
真皮
真皮乳头层光h 镜像
乳头层
papillary layer
网状层
reticular layer
18
h
28
h
29
2. 羊乳房:结构与牛的相似,但每侧只有1个乳头。
3. 马乳房:与羊的相似,但每个乳头有两三个乳头 管。
4. 猪乳房:成对排列于腹白线两侧,常有5~8对,每 个乳房有1个乳头,每个乳头有两三个乳头管。
h
30
h
31
二. 汗 腺
汗腺为单管状腺,分泌部位于真皮,导管长而扭曲,多开口于毛囊,少数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汗腺 分泌汗液,起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温的作用。分为分泌部和导管部。
2. 网状层 为较厚的致密结缔组织,由粗大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交织成网,含血管、淋巴管、神经,
深层有环层小体。 真皮下方为皮下组织(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
h
19
真皮网织层光镜像
h
20
二、皮肤的附属器
毛 皮脂腺 汗腺 指(趾)甲
皮脂腺
毛
汗腺
h
21
毛球
h
22
h
23
毛
囊
h
24
皮肤腺
皮肤腺由表皮陷入真皮内形成,包括乳腺、汗腺和皮脂腺。
h
25
一、 乳 腺
乳腺属复管泡状腺,为哺乳动物 所特有。
(一) 乳房的结构 乳房的最外面是薄而柔软的皮肤,其深
牛(羊)解剖生理-被皮系统

皮肤
被皮
演 化
皮肤衍生物
(蹄、角、毛和皮肤腺等)
功能: 保护、感觉、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吸 收、保温等功能。
一、皮肤
表皮
构造
真皮
角质层 颗粒层 生发层 乳头层 网状层
皮下组织
1. 表皮 Epidermis
• 位置:皮肤最表面 • 构成: 复层扁平上皮 神经末梢(丰富) 无血管和淋巴管
角体:角质逐渐增厚。
角尖:角质层最厚,甚至成为实体。
• 构成:含脂肪的疏松结
缔组织、血管、淋巴管、
神经
皮下组织发达的部位,皮肤具
有较大的移动性,如颈部皮肤拉起,
进行皮下注射;皮下脂肪组织的多 少是动物营养状况的标志。
(二)皮肤衍生物
1. 毛 hair
角化的表皮结构 坚韧、有弹性 热的不良导体,覆盖在皮肤表面,保温 重要经济价值
⑴ 毛的类型
• 被毛:粗毛和细毛
1、表皮——复层扁平上皮组织
• 角质层:扁平细胞(已角化) • 颗粒层:梭形细胞(已开始角化) • 生发层:形态不同的细胞(深部 的色素细胞里的色素决定皮肤的 颜色,并防止紫外线损伤深部组 织。) (书P11,图1-9)
2. 真皮 Corium
• 位置:表皮深层,最厚的一
层 • 构成: 致密结缔组织(坚韧、弹性) 毛囊、皮脂腺、汗腺、血管、 淋巴管、神经等
鞣制皮革 皮内注射
2、真皮(乳头层和网状层,无明显界限)
• 乳头层: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乳头 伸入表层的生发层内。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淋巴管和感觉神经末
梢,具有营养表皮和
感受外界刺激的作用。
• 网状层:分布有汗腺、
皮脂腺、毛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乳头层(papillary layer)
• 与表皮的基膜相 接壤,较薄,形 成许多向表皮内 伸入的乳头状突 起。乳头层的结 缔组织中主要为 细的胶原纤维和 弹性纤维及较多 的细胞成分。
• 乳头的高低与皮肤的厚度有关:表皮较厚 的无毛或少毛皮肤,乳头高而细;多毛或 薄的皮肤(如羊皮),乳头很小,甚至没 有。
• 毛母基内散在的黑色素细胞可产生黑色素 并由细胞突起传递到毛的角质细胞内,决 定毛的颜色。毛乳头内的毛细血管对毛有 营养作用。
三.毛囊
• 1.毛囊结构 • 毛囊为一管状鞘,包裹着毛根。它分两层,内层 称上皮根鞘,外层为结缔组织根鞘。 • 1)上皮根鞘(epidermal root sheath)也叫上 皮毛鞘,又分为内根鞘和外根鞘两层。内根鞘仅 达皮脂腺开口处,由最外侧的毛母基细胞向上生 长而产生。外根鞘由表皮向下生长而形成。在接 近体表处,外根鞘具有表皮的所有各层细胞,但 在靠近毛乳头处,其细胞成分减少到与表皮的生 发层相同。
复合毛囊和毛囊群
• 2)复合毛囊 数根毛由同一皮肤开口伸出体表 的毛囊,叫复合毛囊。其中的每一根毛都有其 各自的毛囊和毛乳头。 • 3)毛囊群 牛和马的被毛均匀分布,多为初级 毛囊。而猪和羊的被毛则成群分布,其毛囊形 成毛囊群,每个毛囊群由结缔组织包绕着。绵 羊的每个毛囊群一般由三个初级毛囊和数量不 等的次级毛囊所组成。粗毛羊的次级毛囊少, 细毛羊的次级毛囊数量多。
乳腺实质
• 3.实质 • 乳腺的实质是复管泡状 腺的分泌部和导管部。 • 1)分泌部 由腺管和腺 泡组成。腺上皮为单层 柱状或立方上皮,在腺 上皮与基膜之间有肌上 皮细胞。
• 2)导管部 由多个腺泡汇集成小叶内导管, 多个小叶内导管汇集成小叶间导管,由小 叶间导管汇集成输乳管,输乳管膨大成乳 池并经乳头管开口于乳头。每个输乳管收 集来自一个腺叶的乳汁。小叶内导管的管 壁为单层立方上皮,也有肌上皮细胞;小 叶间导管和输乳管的管壁为双层矮柱状上 皮细胞构成;乳池和乳头管的管壁为复层 扁平上皮。
• 毛球的底面内陷,由含血管和神经的结缔 组织打入,构成毛乳头(hair papilla)。 • 覆盖着毛乳头的上皮细胞叫毛母基(hair matrix),其细胞不断增生,并向上移动和 角化,形成毛的角质细胞。
图 毛 及 毛 囊 结 构
毛 小 皮
10-3
毛 及 毛 囊 结 构 HE 染 色
毛母基
皮下组织
• 2.网状层(reticular layer)在乳头层下面, 较厚,细胞成分较乳头层少,主要由粗大的胶 原纤维束和弹性纤维交织而成。 • 三.皮下组织 • 皮下组织(hypodermis)位于真皮的网状层下 面,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主要机能是使皮肤 可一定范围地滑动,减少机械性的损伤。内含 有脂肪细胞,形成皮下脂肪(subcutaneous fat)。猪的皮下组织极为发达,形成一层肥膘 。
• 在鼻镜和乳头等无 毛的厚皮肤处,表 皮由深至表可分为 五层:基底层、棘 层、颗粒层、透明 层和角质层。有毛 的皮肤无透明层, 且颗粒层和角质层 也都很薄。
基底层
• 1.基底层(stratum basale)位于表皮的最深层 ,借基膜与真皮相连。由一层低柱状细胞组成, 细胞增殖能力强,不断产生新的细胞。细胞核为 卵圆形;胞质少,嗜碱性,含有由张力细丝组成 的张力原纤维(tonofibril)。 • 相邻细胞间有桥粒相连,基底面有半桥粒与基膜 相连。
动物组织胚胎学
第九讲
主讲人
被皮系统
周佳勃
Grus vipio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
• 皮肤( skin )覆盖在动物体的外表面。皮肤的衍 生结构,有的存在于皮肤内,有的突出于皮肤表 面。皮肤及其附属结构具有保护内部组织、排泄 废物、调节体温和感觉等功能。
• 皮肤不论厚薄,一般都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构成。
• 2)结缔组织根鞘(connective tissue sheath) 也叫真皮毛鞘,为真皮致密结缔组织的延续。在 上皮根鞘与结缔组织根鞘之间有一层均质的玻璃 膜,它是表皮基膜的延续 。 2.毛囊分类
1)初级与次级毛囊 根据形态和发生时间,可把毛囊分为 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初级毛囊发生早,粗而长;次级毛 囊发生晚,细而短。初级毛囊的附近伴有皮脂腺、汗腺和 立毛肌;而次级毛囊附近一般只有皮脂腺。
棘层
• 2.棘层(stratum spinosum)由数层大的多角形 细胞构成,细胞伸出许多短的突起,彼此以桥粒 相连,形成所谓的细胞间桥(intercellular bridge )。细胞核圆形,胞质嗜碱性,含有张力丝。 • 棘层之深层的细胞也具有增殖能力。因此,一般 把基底层和棘层深层的有增殖能力的细胞统称为 生发层(stratum germinativum)或马氏层。
图 皮 肤 及 其 衍 生 物 10-4
三.乳腺
• 乳腺( mammary gland )由被膜、间质和实质 三部分组成。
• 1.被膜 被膜覆盖在乳腺的表面上,是富有 脂肪的结缔组织膜。 • 2.间质 由被膜分出发达的疏松结缔组织间 质,将乳腺分割成许多个腺叶。每个腺叶 就是一个复管泡状腺。叶间结缔组织伸入 到腺叶内,将其分为若干个小叶并包围在 腺泡的周围。在间质的疏松结缔组织内含 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图10-1 皮肤构造模式图
角质层
(透明层) 表皮 颗粒层 棘层 基底层
被 皮 系 统
皮 肤
真皮 皮下组织 毛 皮脂腺 汗腺 指(趾)甲
乳头层 网织层
附属器
皮肤结构立体模式图
一. 表 皮
• 表皮(epidermis)由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构成。
• 表皮的细胞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断角化细胞 (kera-tinizing cell),构成表皮的主体;另一类 是不角化细胞或叫树状突细胞(dendrite cell), 包括黑色素细胞、朗格罕细胞和梅克尔细胞。
颗粒层和透明层
• 3.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由2~3层的扁 平细胞组成。细胞之最明显的特点是胞质内有许 多强嗜碱性的透明角质颗粒(keratohyalin granule)。颗粒层的细胞核渐趋退化。
• 4.透明层(stratum lucidum)由2~3 层扁平细 胞构成。细胞质为均质透明状,嗜酸性。细胞界 限不清,细胞核和细胞器都已退化消失,胞质中 主要含有由透明角质颗粒来的透明角质( keratohyalin)。
汗 孔
二.皮脂腺
• 皮脂腺(sebaceous gland)多位于毛囊和立毛 肌之间,为分支泡状腺。
• 1 .分泌部 几乎没有腺腔,为全浆分泌型腺体。 管壁的外周为小的基细胞,是一种干细胞,不断 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并向管腔内推移而逐渐变成多 角形、含有大量脂肪滴的细胞。最后,细胞核固 缩或溶解,腺细胞解体,以全浆分泌的方式排除 ,成为皮脂。 • 2 .导管部 很短,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在有毛 皮肤处,导管直接通入毛囊颈部;在无毛皮肤, 则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
• 在毛的生长期,毛母基中部(毛乳头顶尖上方 )的细胞产生大的含空泡、角化程度中等的细 胞,构成毛的髓质(hair medulla)。近中部 的毛母基细胞增殖分化成为高度角化、紧密排 列的梭形细胞,构成毛的皮质(hair cortex) 。再往外的毛母基细胞增殖分化成毛小皮( hair cuticle)细胞。毛的这三层细胞都是,越 靠近毛尖,角化程度越高。
静 止 期 乳 腺
妊 娠 期 乳 腺
哺 乳 期 乳 腺 腺 细 胞 超 微 结 构 模 式 图
课后习题
• 1.被皮系统的组成。 • 2.表皮的细胞类型组成和分层。 • 3. 毛的结构。
黑色素细胞
• 2)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 cell) 散在 于基底层和棘层内。能吞噬表皮内的异物 ,并与免疫反应有关。
• 3)梅克尔细胞(Merker cell) 分布在基底 层中,细胞基部分布有神经轴突的末稍, 可能与机械感受有关。
二.真 皮
• 真皮( dermis )位于表皮下面,由致密结缔组织 构成,内分布有毛根、皮肤腺、脉管和神经。真 皮可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两层。
第二节 毛
• 动物体表面大部都长有毛(hair)。 • 一.毛的分布 • 毛的分布随动物种类而异。马和牛的被毛均匀 分布;猪、羊和狗的被毛则成群分布,通常是 由三根粗毛和周围的若干细毛组成一个毛群。
二.毛的结构
• 毛由角化的上皮细胞构 成,分毛干(hair shaft)和毛根(hair root)两部分。露在皮 肤外面的部分叫毛干, 埋在真皮和皮下组织内 的部分叫毛根。 • 毛根外包着毛囊(hair follicle)。毛根及毛囊 的末端膨大为毛球( hair bulb)。
图 10-5 乳 腺 实 质 部 模 式 图 1
图 乳 腺 模 式 图 10-6
4.静止期和泌乳期乳腺
• 静止期和泌乳期乳腺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分泌 部的增生或吸收,间质的增多或减少。在性成熟 之前和静止期,乳腺的间质增生,结缔组织特别 多。腺泡和腺管数量少,萎缩、塌陷或变成实体 细胞索,均由单层立方上皮构成。 • 在妊娠和泌乳期,间质萎缩,结缔组织减少。腺 泡数量增多,泡体变大,腺上皮为单层柱状或高 立方状。腺细胞发生顶浆分泌后,细胞变为低立 方形,腺泡腔变大,充满分泌物。
角化层
图10-2 表皮分层模式图。
不角化细胞
• 6 .不角化细胞 因胞体具有树状突起,故也称树 突状细胞。主要有三种。 • 1)黑色素细胞( melanocyte ) 散在于基底层细 胞之间,突起可伸达棘层细胞之间。合成的黑色 素颗粒(melanin granule )经突起排到不断角化 细胞之间并被后者吸收为黑色素(melanin)。黑 色素决定不同个体和不同部位的皮肤颜色。
• 5.角化层(stratum corneum)由多层角化的扁 平细胞组成。细胞质内充满角蛋白(keratin), 呈嗜酸性着色。角化细胞相互重叠,彼此间仍有 桥粒连接。最表层细胞间的桥粒消失,细胞死亡 ,成片脱落,形成皮屑。 • 从基底层到角质层,是不断角化细胞增殖、分化 、逐渐产生角蛋白和逐渐向表面推移而最终脱落 的动态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