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实验案例分析——水和牛奶哪个密度大
初中物理测密度实验题全解

水
《等体积法》
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刻度尺、烧杯(无刻 度)、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
实验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 2.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
水的总质量m1,用刻度尺量出水面达到的 高度h(或用细线标出水面的位置);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牛奶,使其液面 达到h处(或达到细线标出的位置),用天 平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液体
密度
/gcm3
《等浮力法》
【例题】小明家买的某品牌的牛奶喝着感
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 量一个这种牛奶的密度。他先上网查询了 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g/cm3,然后他找来 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 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 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枝“密度 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 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 材设计一个测量牛奶密度的方案。要求写 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 的公式(有足量的水和牛奶)。
h牛; 3.将直玻璃管缓缓放入烧杯的水中,观察橡皮膜的凹陷
程度,直到橡皮膜呈水平状态时为止。用刻度尺测出
橡皮膜到水面的高度h水,如图乙。
h牛
图甲
h水
图乙
实验结果:当橡皮膜呈水平状态时, 牛奶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等于谁对橡皮膜 向上的压强。即p牛=p水
ρ牛gh牛=ρ水gh水
牛奶的密度:ρ牛=
h水 h牛
浮,不能直接用量筒测出体积。例题中采用的 方法是助沉法中的沉锤法,还可以用针压法, 即用一根很细的针,将物体压入量筒的水中, 忽略细针在水中占据的体积,则可用排水法直 接测出物体的体积了。
• 11.(西城05一摸)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液体的密度。
密度瓶法测牛奶相对密度

密度瓶法测牛奶的相对密度
SICT FD FX
实验原理1
实验目的2
设备仪器3
实验步骤
4
目录
CO N T E N T S
数据处理
5
密度瓶法是在20℃时分别测定充满
同一密度瓶的水及样品的质量,即可以
算出相对密度。
由水的质量可以确定密
度瓶的容积,即样品的体积,再根据样
品的质量即体积可以计算其密度。
实验原理
d2020=m2−m0 m1−m0
d420=d2020×0.99823
实验目的
◆掌握用密度瓶法测样品的相对密度的方法及原理◆练习分析天平的使用
◆恒温水浴锅
◆密度瓶
◆分析天平
设备仪器
◆牛奶样液:市售鲜牛奶◆测定
1.密度瓶的准备:将密度瓶洗涤干净,再用乙醇、乙醚洗涤,烘干,冷却
后精确称量至恒重得m 0。
2.密度瓶和样品质量的测定
①密度瓶和样品质量的测定:在密度瓶中装满样夜,盖上瓶盖,置于20℃水浴中浸泡30分钟,使内部液体的温度达到20℃后保温20分钟,然后取出密度瓶并将其擦拭干净,置于天平室内30分钟后称重m 2 。
②密度瓶和水质量的测定:将样品溶液倾出,洗净密度瓶,装入煮沸30分钟并冷却到20℃一下的蒸馏水,按上述方法操作,称量同体积20℃蒸馏水与密度瓶的质量m 1。
实验步骤
?
数据处理
①②
密度瓶12.0201g
瓶+奶37.5182g37.3577g
瓶+水36.9107g36.7601g
◆计算结果表示到天平精度的有效数字
◆在相同条件下平行测定两次,结果的差的绝对值不超过算数平均值的5%
非常感谢亲的聆听。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9测密度实验含解析

专题19测密度实验1.(2005天津,33)小明家买的某品牌的牛奶喝着感觉比较稀,因此他想试着用学过的知识测量一个这种牛奶的密度。
他先上网查询了牛奶的密度应该为1.03g/cm 3,然后他找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在木棒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并在木棒的一端绕上一段金属丝(体积不计),做成了一枝“密度计”,小明又找来一个足够深的盛水容器和一把刻度尺,请你帮助小明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牛级密度的方案。
要求:写出主要的测量步骤并推导出计算牛奶密度的公式(有足量的水和牛奶)。
【答案】步骤见解析,牛奶密度水奶ρρ21l l =【解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即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可设计如下方案:(1)将“密度计”轻轻放入水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浸入水中的长度了l 1(也可以测量露出液面的长度);(2)将“密度计”轻轻放入待测牛奶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浸入牛奶中的长度l 2 计算方法:设“密度计”底面积为S 水中漂浮则有:1gSl mg 水ρ=① 牛奶中漂浮则有:2gSl mg 奶ρ=②①②联立,可得21gSl gSl 奶水ρρ=,即水奶ρρ21l l =。
2.(2006天津,30)小明想测量一枚合金戒指(约10 g 左右)的密度,来到实验室,物理老师拿给他以下器材:250 cm 3、100 cm 3、50 cm 3的量筒各一个;量程为5 N ,最小刻度值为0.2 N 的弹簧秤一个;最小砝码为1 g ,标尺的最小刻度为20 mg 的托盘天平一台(已调平衡),如图所示;还有小烧杯一个;足量的细线和水.让他从这些器材中选用一部分进行测量,请你帮助小明设计一个最佳的实验方案,使测量结果尽量精确。
要求:(1)写出选用的器材;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3)推导出计算戒指密度的公式.【答案】见解析 【解析】方案一:器材:天平、小烧杯、细线、水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戒指的质量;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中加砝码使天平平衡,测出质量为m 1;3.用细线系住戒指,将戒指全部没入烧杯的水中(不接触烧杯),在天平的右盘中加砝码(或只移动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测出质量为m 2.推导公式:因为F 浮=G 浮,所以ρ水gV=(m 2-m 1)g 则V=水ρ12m m -,故ρ物=12m m m V m-=水ρ方案二:器材:天平、50 cm 3的量简、水、细线. 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戒指的质量;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 1;3.用细绳系住戒指,将戒指全部没入量筒的水中,测出总体积V 2. 推导公式:物体体积V=V 2-V 1 ρ物=V m =12V V m - 3.(2008天津,25)薛悟理同学在实验室里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采取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 .将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D .将矿石放在左盘中。
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复习:密度的计算及应用(教师版)

2023年中考物理热点复习:密度的计算及应用(精讲)类型一利用密度鉴别物质例1.纯牛奶的密度为1.1×103~1.2×103kg/m3,小明很想知道学校每天营养餐中的牛奶是不是纯牛奶。
他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
通过计算,请判断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可能是纯牛奶。
【分析】知道一盒牛奶的质量和空盒的质量,可求盒中牛奶的质量;知道盒中牛奶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求牛奶的密度;将牛奶密度和纯牛奶的密度范围比较就可鉴别出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是纯牛奶。
【解答】由题知,一盒牛奶的总质量m1=250g,空盒质量m2=26g,则盒中牛奶的质量:m=m1﹣m2=250g﹣26g=224g,盒中牛奶的体积:V=200mL=200cm3,牛奶的密度:ρ===1.12g/cm3=1.12×103kg/m3;因所测牛奶的密度在1.1×103~1.2×103kg/m3的范围之内,所以该牛奶是纯牛奶。
答:通过计算可知同学们喝的牛奶是纯牛奶。
类型二等量问题的计算1.等质量类计算例2.500cm3的冰块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分析】已知冰的密度和体积,根据可求出冰的质量,冰熔化后质量不变,据此可知水的质量;已知水的密度,根据V =可求出水的体积。
【解答】已知ρ冰=0.9×103kg/m3=0.9g/cm3,冰的体积V冰=500cm3,由可知冰的质量:m冰=ρ冰V冰=0.9g/cm3×500cm3=450g,冰熔化后质量不变,则水的的质量:m水=m冰=450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水的体积:V水===450cm3。
牛奶和水的数学问题

牛奶和水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将牛奶和水混合在一起以获得我们所需的含量。
但是,如果你想确保你混合的是正确的含量,那么你需要了解一些数学知识。
假设你想制作100毫升的牛奶和水混合物,你需要知道你需要多少牛奶和水。
概述:在混合牛奶和水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因素:1. 牛奶的密度是1.03 g/ml。
2. 水的密度是1 g/ml。
3. 牛奶和水的比例。
如果我们要将牛奶和水混合在一起,我们需要知道密度和比例以计算所需配方的数量。
计算配方: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我们想要的配方的比例。
比如说,如果我们想制作50%牛奶和50%水的混合物,我们需要将100毫升的混合物分成两半,一半是牛奶,一半是水。
根据物质的密度,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总质量:总质量=(牛奶的体积×牛奶的密度)+(水的体积×水的密度)如果我们想要制作50%的牛奶和50%的水,那么我们需要计算需要多少的牛奶和水。
假设我们需要50毫升的牛奶和50毫升的水。
由于牛奶的密度是1.03 g/ml,而水的密度是1 g/ml,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所需的配方:牛奶的体积=(总体积×牛奶的百分比)/牛奶的密度水的体积=(总体积×水的百分比)/水的密度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公式来计算所需的牛奶和水的数量:牛奶的体积=(100ml×50%)/1.03 g/ml≈48.54ml水的体积=(100ml×50%)/1 g/ml=50ml因此,我们需要48.54毫升的牛奶和50毫升的水来制作50%的牛奶和50%水的混合物。
总结:混合牛奶和水似乎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如果您想确保您得到正确的含量,那么您需要考虑密度和比例。
在计算所需的配方时,您需要使用上面提供的公式。
但是,请注意,这只是一种近似方法。
由于牛奶和水的密度有所不同,因此正确的计算需要更准确的数学模型。
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

液体密度的测量实验由于与液体密度相关的公式较多,所以测量的灵活性也比固体密度的测量要大一些,各物理量的测量思路可参考固体密度的测量实验。
习题:1、利用带砝码的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盐水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测得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2、利用带砝码的天平、小玻璃杯和水测量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测得量和已知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3、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小石块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测得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4、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小石块、烧杯和水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测得量和已知量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5、利用带砝码的天平、细线、小石块、烧杯和水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测得量和已知量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6、利用烧杯、水、刻度尺和正方体小木块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测得量和已知量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木块密度比水和待测液体的密度小)7、利用两头贯通的直玻璃管、橡皮膜、细线、刻度尺、烧杯、滴管和水测量酒精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测得量和已知量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答案:1、利用带砝码的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盐水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测得量写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表达式推导过程:2、利用带砝码的天平、小玻璃杯和水测量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测得量和已知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小玻璃杯的质量m1。
(2)向小玻璃杯中倒满牛奶,用天平测出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3)将玻璃杯中的牛奶倒出,并用水涮干净,再向杯中倒满水,用天平测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3。
表达式推导过程:3、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小石块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用测得量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 8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8以天平、量筒、烧杯等实验仪器测定牛奶的密度为例。
一(实验名称)用天平、量筒、烧杯等实验仪器测定牛奶的密度二(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牛奶、天平、砝码、量筒、烧杯。
四(实验原理)ρ=m/V 。
五(实验方法(步骤))1.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按天平使用规则调节天平平衡;2. 将适量的液体加入到烧杯中,用天平称量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记录于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3. 将量筒放在水平台面上,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示数并记下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4. 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液体的质量m2,记录于表格中;5. 根据ρ=(m1-m2)/V ,计算出牛奶的密度;6. 为确保测量准确,可进行多次测量(一般不少于3次),取ρ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注意的问题)倒入、倒出液体时应小心,不能溢出。
否则造成测量误差。
六(数据处理、数据分析(表格、图象、计算))略。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9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5.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实验测量液体密度

实验:测量液体密度方法大全密度测量一直是初中物理实验部分的难点内容,考察比较频繁,考试形式比较多变,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灵活应变能力。
本文从密度测量原理出发,总结给出了几种比较典型的方法,大多数情况都是从这几种演变而来。
一、常规法: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步骤:1. 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2. 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总质量M2;3. 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4. 计算表达:ρ=(M2-M1)/V二、等容法器材:烧杯、水、待液体、天平。
步骤:1. 用天平称出烧的质量M1;2. 往烧杯内倒满水,称出总质量M2;3. 倒去烧杯中的水,往烧杯中倒满待测液体,称出总质量M3;4. 计算表达:ρ=ρ水(M3-M1)/(M2-M1)例:小李同学订了一份牛奶,他想测出牛奶的密度,但他手边只有一个空酒杯或一次性塑料杯,一台电子秤,足量的水,你能帮他设计方案完成任务吗?分析:题目中,没有量筒,不能直接测出牛奶的体积,但有一个杯子,可以利用体积相等来解决这一问题,由ρ=m/v可知,v相等时,ρ与m成正比,即ρ牛/ρ水=m牛/m水,用电子秤分别测出体积相同的一杯水和一杯牛奶的质量即可。
三、浮力法器材:弹簧秤、水、待测液体、小石块、细绳子步骤:1. 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2. 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G1;3. 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2;4. 计算表达:ρ=ρ水(G-G2)/(G-G1)例:小东想测出液体B的密度,他手边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一根细绳、一个小石块、两个烧杯和足量的水。
小东根据这些器材设计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
请你将小东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适量的水与液体B分别倒入两个烧杯中。
•。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拉力F;•。
根据小东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液体B的密度:ρB=例:手头有一把学生用刻度尺,一个正方形木块,一个烧杯,色拉油,水若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实验案例分析:水和牛奶哪个
密度大
初二物理实验案例分析:水和牛奶哪个密度大
实验器材:水,牛奶,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
实验步骤: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水,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把烧杯里的水到一部分在量筒里,测出一部分水的体积为V1
再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剩下水和烧杯的质量为M2
则水的密度为(M1-M2)V1
往烧杯里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M3
把烧杯里的牛奶到一部分在量筒里,测出一部分牛奶的体积为V2
再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出剩下牛奶和烧杯的质量为M4 则牛奶的密度为(M3-M4)V2
比较水和牛奶的密度
【初二物理实验】初二的物理实验水和牛奶哪个密度大xx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重视每个物理实验,这样才能掌握好实验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