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不错的入门教程:金属的低倍组织缺陷分析

合集下载

金属的低倍组织的缺陷分析

金属的低倍组织的缺陷分析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材料082
姓名
罗宽
学号
080802110096
实验组
4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张忠全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金属的低倍组织缺陷分析
实验目的
(一)研究浇铸条件对铸锭宏观组织的影响。
(二)认识钢坯和铸锭的典型低倍缺陷。
(三)了解非金属夹杂物的鉴别方法及特征。
凝固时枝晶间隙得不到液体寂充,形成的显微缩孔
方框偏析
方框形暗色条带
原钢锭为方形,凝固时杂质被推向柱状晶的前沿,聚焦在与中心等轴晶相遇处,酸蚀后出现腐蚀较深的方框区域
皮下气泡
靠近表皮呈圆或椭圆形光滑孔洞,热加工后呈垂直表面的裂纹
浇铸条件不良,如锭模涂料中的水分与钢液作用产生气体形成表皮层所泡
白点
在横向酸蚀试样上为细和三发丝状裂纹,无次序分布。在纵向断口上呈银亮色白斑
钢中氢原子析出并聚集成氢分子,产生巨大压力,使钢低温相变时开裂
缩孔残余
中心树根状孔洞
缩孔未切除干净
(三)非金属夹杂分析
金属材料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不仅降低零件的性能,还会导致灾难性事故,故应严加控制和检查。
对一些已知特征的非金属夹杂,如纯钢中的氧化铜夹杂,钢中的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可用常规金相方法来辨别;对那些难以在昔通光学显微镜下鉴别的未知夹杂物,还需采用其它研究手段,如电子探针,透射电镜、X射线铅构分析以及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等来确定其组成和结构。
实验总结
钢坯的典型低倍缺陷,为控制钢材质量,铸锭开坯后,需对成材前的钢坯按国家标准进行低倍组织检验,并对缺陷进行评级。常见的低倍缺陷有:疏松、方框偏析、蜂窝气泡、白点及缩孔残余等。对一些已知特征的非金属夹杂,如纯钢中的氧化铜夹杂,钢中的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可用常规金相方法来辨别;对那些难以在昔通光学显微镜下鉴别的未知夹杂物,还需采用其它研究手段。

铝棒切片泡低倍问题分析

铝棒切片泡低倍问题分析

铝棒切片泡低倍问题分析
篇一:
铝合金铸锭的低倍缺陷主要有:1偏析层厚度:偏析不可避免,只能在按有关标准(国标,行标)进行程度控制及判定2化合物聚集偏析除5A055A06合金(也有特殊要求),其他不允许有化合物偏析聚集3夹杂(夹渣)4光亮晶粒5花边(粗大的孪晶)6裂纹7气孔8晶粒度(不大于4级)9疏松(不大于2级)
篇二:
1.铝棒弯曲扭拧、波浪
由于模孔设计不合理,挤压速度过快,模孔润滑不适当,导路不合适或未安装导路等原因引起。

2.起泡与起皮
由于挤压筒内径磨损超差,挤压垫与筒间隙过大;挤压筒和挤压垫粘有油污水分等;锭坯表面有气孔、砂眼、油污且锭坯表面过于粗糙;挤压筒温度和锭坯温度过高,填充过快;挤压时模具抹油等原因引起。

试论钢的低倍组织缺陷识别及消除方法

试论钢的低倍组织缺陷识别及消除方法
4 . 夹 杂 物 钢 的低 倍 组 织 缺 陷 中 的 夹 杂物 分 为金 属 和 非 金属两类 . 金 属 夹 杂 物是 钢 中 混 入 了 异 型 金 属 . 由 于 化 学 成
分的不同 . 在 经 侵 蚀 的 低 倍 切 片 上 很 容 易 将 它 们 与基 体 金 属
和其他缺陷加以区别。 其产生原 因: 一 是在 冶炼 高 合 金 钢 时 ,
的上 部 及 中部 . 这些 地 方 集 中 了较 多 的 杂质 和气 体 造 成 的 孑 L
隙. 切 片经 酸 侵 后 这 些 杂 质 和 孔 隙 为 酸 液 溶 解 和 侵 蚀 . 扩 大
成 许 多洞 穴 。 在横向切片上 , 如 果 疏 松 分 布 在 整 个截 面上 , 我
们 称 之 为一 般 疏 松 : 如果 集 中在 钢 材 中 心相 当 于 钢 锭 最 后 结
期合理脱氧外 , 目前 普 遍 采 用 的 真 空 熔 炼 、 钢 液 的 真 空 处 理 等 炉 外 精 炼技 术 都 有 显 著 效 果
5 . 白 点 钢 中 白点是 在 试 样 纵 向断 口上 呈 现 出银 白色 的
椭 圆斑 点 . 而在 被 磨 光 并 酸 侵 的横 向切 片上 则 为 细 长 而 平 直
响 主 要 表 现在 降低 疲 劳 强 度 . 容易造成产品缺 1 2 1 和 应 力 集 中 而 引 起 疲 劳 裂纹 导 致 零 件 过 早 作 废 另 外 对 钢 的 热 处 理 性 能、 焊 接 性 能 和 耐 腐 蚀性 能 均 有 不 利 影 响 。消 除 夹 杂 物 的措
施 除 了传 统 的 洁 净 炉 料 、 炉衬和在 氧化期加速 脱碳 、 在 还 原
导 宏 观 检 验 的 笔 者 对 常见 的钢 的低 倍 组 织 缺 陷 的 识 别 、 产

低倍组织检验

低倍组织检验

碳和合金元素偏析: 会使钢的淬透性下 降,造成零件热处理 后的组织和硬度 不均匀,而且容易 产生淬火裂纹。
白点
在含镍、铬、锰等合金元素的钢材或零件的纵向断口上出现 的表面光滑的、形状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银白色斑点,同 时在经酸洗后的横向截面中心和其附近区域呈现短小的、 不连续的,一般呈辐射状分布的发丝状裂纹被称为白点。
一般疏松
实用文档
引起。
与钢锭的冷 凝速度有着 很大的关系
疏松
一般疏松
冷凝较快,分散分布
中心疏松
冷凝较慢,中心分布
实用文档
疏松
危害
容易引起锈蚀
降低致密性
实用文档
偏析
偏析是指在钢中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钢锭在凝固过程中,由于钢中的 合金元素(如碳、氮、镍、铬) 和杂质元素(如硫、磷等)的
发纹的最大长度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样品制备
取样部位:检验目的不同,选取部位不同。
检验钢材表面缺陷:选取钢材和零件的外表面; 检验钢材质量:钢材的两端,钢锭的头部; 失效分析:缺陷处取样。 横向试样厚度:20mm 表面粗糙度:不大于1.6um。
实用文档
热酸蚀试剂和试验规范
实用文档
主要操作步骤
样品制备
加热酸洗
冲洗吹干
缺陷评定
适用于16-150mm的试样; 取3个试样; 操作方法:试样表面按GB/T226-1991规定,用肉 眼观察并记录每个阶梯的整个表面上发纹的数量、 长度和分布。
实用文档
塔形试样尺寸
实用文档
检测结果描述
材质、编号 发纹显示方法(酸蚀或磁力探伤)
要点
每个阶梯发纹条数和总长度
每个试样发纹总条数和总长度

低倍组织检验课件

低倍组织检验课件
钢的低倍组织检验
学习交流PPT
1
目录
• 一、低倍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 二、低倍组织分析及注意事项
三、发纹及塔形试验
学习交流PPT
2
钢中常见的低倍缺陷
翻皮
疏松
气泡
低倍缺陷
缩孔残余
白点
显微孔隙
偏析
学习交流PPT
3
疏松
• 钢锭在冷凝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或其它原因所引 起的细小孔隙被称为疏松。 疏松
一般疏松
大量的非金属夹杂物及氧化脱碳现象 。
学习交流PPT
14
残余缩孔
学习交流PPT
15
残余缩孔
滚子心部的残余缩孔
学习交流PPT
16
目录
• 一、低倍缺陷分类及产生原因 二、低倍组织分析及注意事项 三、发纹及塔形试验
学习交流PPT
17
主要应用标准
• GB/T226-91«钢的低倍组织及缺陷酸蚀检验法»
学习交流PPT
25
发纹
• 定 义:发纹是一种存在于钢材表面或表皮下层看 似细小裂纹状的缺陷 。主要存在偏析区。
形成原因:是在钢锭中的皮下气泡和非金属夹杂物, 经轧制变形后存在于材料的表层或表皮下层,沿轧制方 向呈断续的分布,有的单独一条,有的数条。
学习交流PPT
26
发纹
•危 害
学习交流PPT
27
肉眼观察并记录每个阶梯的整个表面上发纹的数 量、长度和分布。
学习交流PPT
29
塔形试样尺寸
学习交流PPT
30
检测结果描述
材质、编号 发纹显示方法(酸蚀或磁力探伤)
要点
每个阶梯发纹条数和总长度
每个试样发纹总条数和总长度

金属的低倍组织缺陷分析

金属的低倍组织缺陷分析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小三号,加黑)
学院:材料与冶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班级:材料081
图5-1 不同浇铸条件下铝锭的宏观组织
℃浇铸,3mm厚铁模 b)800℃浇铸,10mm厚铁模 c)680℃浇铸,100mm厚铁模加硅铁粉
图5-2 钢中常见的低倍缺陷
a)一般疏松 b)方框偏析 c)皮下气泡 d)白点 e)缩孔残余
次消光和发亮现象。

对于
透明的,各向同性的球形夹物,
SiO 2,在明场下呈深灰 图5-3 钢中的非金属夹杂
Al 2O 3 b )MnS c )TiN d )玻璃质SiO 2明场下光环特征 e )玻璃质SiO 2,偏
图5-4 偏振光装置示意图
几种非金属夹杂物的特征
暗场偏振光
,不规则外形小颗粒成群分布,透明、淡黄色透明,弱各向异性
注:各学院可根据教学需要对以上栏目进行增减。

表格内容可根据内容扩充。

钢的常见低倍缺陷

钢的常见低倍缺陷

钢的常见低倍缺陷第四章热酸浸试验设备及其操作2Cr13不锈钢试样的宏观缺陷,在未浸蚀之前,除了个别的、十分明显的缺陷,如缩孔、孔洞等外,都很难用肉眼发现和分辨,必须进行热酸浸。

当制备好的试样,在热酸的浸蚀下,它们的各个部分、各个区域以不同的速度与浸蚀剂发生作用;表面缺陷、偏析区域、夹杂物等,被浸蚀剂有选择地浸蚀,出现了明显的浸蚀特征,如黑色小点、暗斑、条痕、微孔;金属的不均匀性,也由于浸蚀速度的不同而出现受蚀程度上的差异,出现高低不平和深浅不同的灰暗颜色。

正是通过这些看得见的特征,使我们能够对缺陷和材质进行鉴别、判断和评定。

4.1试验设备4.1.1酸洗槽用作盛酸和浸蚀试样的容器,常用的有塑料槽,铅槽,花岗石槽以及各种耐酸瓷盆等,可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检测批量而选择酸洗槽。

4.1.2 加热设备用来加热酸浸液和试样,常用的有蒸气加热和点加热设备。

点加热中又有电阻丝加热和电极加热两种。

4.1.3 抽风设备主要用来防止酸蒸气危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在冶金企业和经常要进行热酸浸试验的厂矿里,在酸洗槽上必须要加上抽风罩或配备其它抽风设施。

4.1.4 吹风设备酸浸试样洗净后,必须立即吹干,否则试样表面会很快锈蚀,或者留下一些水迹和其它痕迹从而造成假象,影响对缺陷的判别和评定。

一般常采用小型鼓风机,压缩空气或电吹风等。

4.2影响因素要想获得一个浸蚀适度的检验表面,主要取决于试样表面的光洁度和清洁度、浸蚀液的成分、热浸蚀的温度、浸蚀时间等因素。

这里将就其中三个因素略加说明。

4.2.1浸蚀液的选择任何浸蚀液都必须具备能把试样的组织和缺陷清晰正确地显现出来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希望浸蚀液配制简单,成分稳定、挥发性小、刺激性和毒性小等特点。

对钢而言,最常用的浸蚀液是1:1的盐酸溶液。

它能够很容易地、很清晰地使钢中的宏观缺陷显现,而且又便宜,易于得到,是一种较理想的浸蚀液。

它的主要缺点是挥发性仍较严重,必须配备抽风设备。

对于铁素体型、奥氏体型不锈耐热钢及高电阻合金,不能采用盐酸水溶液,因为这些材料耐腐蚀,通常采用的是:HCl 5ml、HNO3 0.5ml、K2Cr2O7 250g、H2O 5ml。

低倍组织检验分析

低倍组织检验分析
排风设备:试样在酸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和周边的环境 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在酸洗的整个过程中,应在强的抽排风通风厨内进行。
酸浸装置:常用的酸洗槽有,铅槽、玻璃钢槽、塑料槽、华岗石槽以及瓷盆或 烧杯等。瓷盆或烧杯不建议使用。二者都均易坏漏和破碎。有不安全隐患。
加热体:根据所用的容器可采用相应的加热体,如蒸汽、电热石英管、电炉等。 刷 子:将腐蚀后的试样用毛刷将试样表面的沉积物刷去。 吹风机:将刷洗清洗的试样用吹风即吹干。
a、热切时不小于20mm; b、冷切时不小于10mm; c、烧割时不小于40mm 热酸浸试样表面粗糙度应不大于Ra1.6μm,冷酸浸蚀试样表面粗糙度不 大于Ra0.8μm。 试样尺寸: 棒材:试样厚度一般为20mm,试样面垂直于钢材(坯)的延伸方向。 钢板:低倍试面的尺寸一般长为250mm
20mm
排风设备酸洗装置及酸洗必备工具
样表面的铜层,后用水冲净。
(1)不锈钢表层有一层黑色可用不锈钢洗液刷洗,用5%重铬酸钾 清洗不锈钢和结
+10%硫酸水溶液
构钢溶液
H2So4 1升 +K2Cr2O7 500克+H2O10升 (2)结构钢用10%硝酸水溶液刷擦
酸洗过程注意事项: 试样酸浸前,应将试样面上的油污洗净,去污时可采用去污粉。当
酸浸试样到了预期腐蚀程度后,将试样从酸洗容器中取出,然后用毛刷 将试样表面上的腐蚀产物在热水洗下刷洗后将试样吹干。
当酸浸试样为不锈钢时,酸浸后将试样从酸池中取出用清水冲净, 然后用不锈钢清洗液将表面黑色沉淀物刷洗干净后将试样吹干。
如果试样腐蚀过深,必需将试样重新进行加工,除去1mm,在进行酸浸 试验。
钢与合金
碳素结构钢,合金 钢
合金钢
硝酸60 mL,盐酸200 mL,氯化高铁,过硫酸铵,水50 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的低倍组织缺陷分析一、 原理概述金属的低倍组织缺陷检验也称为宏观检验。

它是用肉眼或不大于十倍的放大镜检查金属表面、断口或宏观组织及其缺陷的方法。

宏观检验在金属铸锭、铸造、锻打、焊接、轧制、热处理等工序中,是一种重要的常用检验方法。

这种检验方法操作简便、迅速,能反映金属宏观区域内组织和缺陷的形态和分布特点情况。

使人们能正确和全面的判断金属材料的质量,以便指导科学生产、合理使用材料。

还能为进一步进行光学金相和电子金相分析作好基础工作。

宏观检验包括低倍组织及缺陷检验(包括酸蚀、硫印、塔形车削以及无损控伤等方法)和断口分析等。

1.较典型的宏观缺陷较典型的宏观缺陷有偏析、疏松、缩孔、气泡、裂纹、低倍夹杂、粗晶环等。

(1) 偏析合金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做偏析。

根据偏析的范围大小和位置的特点,一般可以分为三种。

即晶内偏析和晶间偏析、区域偏析、比重偏析。

晶内偏析和晶间偏析 如固溶体合金浇注后冷凝过程中,由于固相与液相的成分在不断的变化,因此,即使在同一个晶体内,先凝固的部分和后凝固的部分其化学成分是不相同的。

这种晶内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叫晶内偏析。

这种偏析常以树枝组织的形式出现,故又称为枝间偏析。

这种偏析一般通过均匀退火可以将其消除。

基于同样的原因,在固溶体合金中先后凝固的晶体间成分也不相同,这种晶体间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叫做晶间偏析。

区域偏析 在铸锭结晶过程中,由于外层的柱状晶的成长把低熔点组元、气体及某些偏析元素推向未冷却凝固的中心液相区,在固、液相之间形成与锭型外形相似形状的偏析区。

这种形态的偏析多产生在钢锭结晶过程,由于钢锭模横断面多为方形,所以一般偏析区也是方框形,故常称为方框偏析。

在酸浸试片上呈腐蚀较深的,并由暗点和空隙组成的方形框带。

见图10-1。

这种偏析是一种下偏析,即铸锭的外层是富集高熔点组元,而铸锭心部则富集了低熔点的组元和杂质。

与正偏析相反的是反偏析。

反偏析恰与正偏析相反。

当合金的铸锭发生反偏析时,铸锭表面溶质高于合金的平均成分,中心人溶质低于合金的平均成分;有时铸锭表面富集低熔点组元和杂质,严重时可在铸锭表面形成反偏析瘤。

反偏析的形成原因,一般认为,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粗大树枝晶时,枝晶间富溶质的金属液在凝壳的收缩压力、熔液内部释出的气体压力、液柱静压力、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沿着枝晶间的毛细管通道向外移动,到达铸锭表层,冷凝后形成反偏析。

在有色合金中Cu-Sn 和Al-Cu 合金是发生反偏析的典型合金。

重力偏析 在合金凝固过程中,如果初生的晶体与余下的溶液之间比重差较大,这些初生晶体在溶液中便会下沉或上浮。

由此所形成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称为重力偏析,亦称为比重偏析。

Cu-Pb 、Sn-Sb 、Al-Sb 等合金易于产生重力偏析。

(2) 缩孔和疏松在铸锭的头部、中部、晶界及枝晶间,常常有一些宏观和显微的收缩孔洞,统称为缩孔。

容积大而集中的缩孔称为集中缩孔;细小而分散的缩孔称为疏松。

其中出现在晶界和枝晶间的缩孔又称为显微疏松。

缩孔和疏松的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光滑,易与较圆滑的气孔相区别。

图10-1 铸锭方框偏析产生缩孔和疏松的直接原因,是金属液凝固时发生的凝固体收缩。

残余缩孔在金属材料的横向酸浸试片的轴心部位,易于识别。

疏松在横向酸浸试片上呈暗黑色的小点和细小的孔隙。

这是因为疏松本身就是显微孔洞,而且在这些显微孔洞的周围总是伴随着偏析,因而容易受到浸蚀。

疏松小点可能分布在试片检验面的各个部位。

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将疏松分为中心疏松和一般疏松。

见图10-2a 、b 。

(3) 气孔根据气孔在铸锭中出现的位置,可将其分为表面气孔、皮下气孔和内部气孔三类。

见图10-3。

根据气孔的成因,又可分为析出型气孔和反应型气孔两类。

析出型气孔是由于金属在熔融状态时能溶解大量的气体,在冷凝过程中,又由于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急剧的下降,特别是在金属凝固时,由于气体溶解度的剧烈下降而析出大量的气体。

当金属完全凝固,气体不能逸出时,在铸锭或件内部形成了气孔。

反应型气孔是金属在凝固过程中,与模壁表面水份、涂料及润滑剂之间或金属液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因而产生的气体形成气泡,且来不及上浮逸出而形成的气孔。

气孔一般是圆形的,表面较光滑。

压力加工时气孔可被压缩,但难以压合,常常在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起皮起泡现象。

图10-2a 中心疏松 图10-2b 一般疏松图10-3 铸锭断面气孔分布状况示意图(a)表面气孔 (b)皮下气孔 (c)内部满面气孔 (d)内部缩松气孔 (a)(b) (c) (d)(4) 裂纹大多数成分复杂或杂质总量较高或有少量非平衡共晶的合金,都有较大的裂纹倾向。

尤其是大型铸锭。

在冷却强度大的连铸条件下,产生裂纹的倾向更大。

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称为热裂纹。

凝固后冷却过程中产生的裂纹称为冷裂纹。

热裂纹多沿晶界扩展,曲折而不规则,冷裂纹常为穿晶裂纹,多呈直线扩展。

除开铸锭裂纹外,由于热加工如轧制、锻压、热处理过程中都可能出现裂纹。

锻轧裂纹多是由于不适当的锻造或轧制操作以及加热工艺而造成的。

产生在中心部位具有龟裂特征。

有时也产生在工件边缘,这是表现为垂直于边缘呈开放开裂。

除开上述裂纹外,发纹也是钢材中易于出现的一种缺陷。

发纹是纲中气孔和夹杂在加工变形过程中沿锻轧方向被延伸所形成的细粘裂纹。

发纹是应力集中的地方,对疲劳强度有着严重的影响。

一般对制造重要机件所用钢材,都要做塔形车削发纹的检验。

对发纹的数量、大小及分布情况都有严格的限制。

塔形发纹检验是将钢材按规定车成阶梯形的试样,后用酸蚀法或磁力探伤法进行检查。

(5) 低倍夹杂在酸浸低倍试样上,有的肉眼可以看到耐火材料、炉渣及其它非金属夹杂物,这些较粗大的夹杂称为低倍夹杂。

它们在酸浸试片上以镶嵌的形式存在,并保持其固有的各种颜色,常见的有灰白色、米黄色和暗灰色等。

有些低倍夹杂在制片时可能脱落,而表面为空洞。

空洞的特点区别于气泡是它的边缘不整齐,呈海绵状。

(6) 流线流线是金属中的低熔点成分和带状组织偏析在轧制或挤压时伸展而形成的。

同时,铸锭的晶粒在轧制过程中也被拉长成条状。

经过再结晶加热过程能使长条形晶粒恢复成等轴晶粒,但是由于低熔点成分和带状组织伸长所形成的条纹分布仍然存在。

在钢材的纵向截面上经抛光和酸浸后,用肉眼可以看到这种条纹状的线条。

这种宏观组织称为纤维组织,又称为流线。

见示意图10-4。

不能认为合理分布的流线是一种缺陷。

因为几乎所有经过轧制、挤压或锻造的金属型材、制件中都存在着流线。

但是应认识到由于这种流线的分布,会引起在性能上各向异性反映。

试验也表明:在钢中顺纤维方向切取的试样机械性能要比横纤维方向试样的高。

因此,控制流线的合理分布;了解应力与流线分布及机械性能间的关系是至为重要的。

(7) 粗晶环粗晶环是铝合金挤压制品中的主要缺陷之一。

铝合金挤压件在随后的加热时引起外层晶粒粗大,这种现象称为粗晶环。

其表征特点是:对单孔挤压棒材来说,粗大组织区呈对称环状。

多孔挤压棒材呈偏心月牙状。

粗晶环的存在会剧烈降低机械性能。

粗晶环还具有组织“遗传性”。

用有粗晶环的毛坯进行模压后,原来的粗晶区仍然保留,造成模压件之组织不匀及影响表面质量。

甚至在热处理过程中还易于引起开裂。

研究表明,形成粗晶环根本原因是挤压变形的不均匀笥所致。

2.低倍组织及缺陷浸蚀方法低倍组织浸蚀方法分为热酸浸蚀法、冷酸浸蚀法和电解腐蚀法三种。

本次实验采用冷酸浸蚀,有关酸浸蚀液成分参见附录1-1。

冷酸浸蚀操作要点如下:(1) 根据材料种类选用合适的和一定配比的浸蚀液。

(2) 试样检验面的光洁度应在 7以上,酸蚀前应将检验面擦净,去除油污。

(3) 用擦蚀法时,将酸液慢慢倒在置地耐酸盆中的试样同上,然后用刷子将酸液刷匀,直至清晰显示出低倍组织和缺陷为止。

(4) 浸蚀好后,用水冲掉酸液,并用碱水中和,然后用再热水冲洗,立即吹干。

3.断口分析金属断口按其断裂方式可分为脆性断口(晶粒状断口)、韧性断口(纤维状断口)和疲劳断口。

根据其断口的形状可以研究金属的强度和零件受力破裂的原因。

图10-4 钢棒料(a)和锻件(b)内的纤维分布 (a) (b)脆性断口 金属断裂前未经过塑性变形,有的沿晶界断裂(称为晶间断裂)有的沿晶内断裂(称为穿晶断裂),这种断口原来的晶粒未被歪曲,其大小和形状能保持焉。

晶界断裂的原因除了金属的本性以外,往往是由于金属过烧,晶界上发生氧化或杂质存在于晶界,因而降低了晶界的强度。

晶内断裂是由于晶粒本身强度不高,或在结晶过程中沿晶粒内某些晶面夹入了杂质。

断口的形状见实物。

韧性断口 断裂以前发生了塑性变形。

原晶粒被歪曲(拉长或破碎),不再保持原来的大小、形状,因而不能从这些断口中研究金属内部组织。

断口的形状见实物。

疲劳断口 承受交变应力的机械零件(例如轴)破裂首先由表面小裂纹开始。

由于交变应力的作用,一边摩擦一边扩大,形成了螺旋形光滑平面。

这种断口称为疲劳断口。

在断口上常常看见气孔、裂纹和疏松等缺陷。

见图10-5。

在工厂中进行断口检验除利用破断零件自然断裂表面外,一般可用宏观检验完了的试样来制备成断口试样。

打断口的试样其锯切深度不应大于试样总厚度的1/3,锯切部位应在要求检查处。

断口上应有油污和水痕,在观察时也和低倍磨片一样,应转换试样方向和光线入射角度。

实 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低倍检验及其应用范围。

2.通过低倍检验实验,认识金属低倍典型宏观缺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3.识别金属断口(脆性、韧性、疲劳断口)的特征。

4.学习基本宏观检验方法。

二、实验器材浸蚀低倍试样器材四套(包括耐酸盆、镊子及种药品、量筒等);放大镜;各种典型宏观缺陷样品。

三、实验任务和步骤1.观察钢、铜合金、铝合金各种典型低倍缺陷实物样品。

2.认识各种典型断口的形貌特征。

3.用冷酸法浸蚀钢和铝合金低倍缺陷样品。

四、实验报告要求1.简要叙述低倍缺陷试片的制备流程及所选用的浸蚀剂成分。

2.抓住特点画出自己抽制作的低倍试片宏观组织或缺陷特征,并说明缺陷名称及其形成原因。

画图时要注意比例,尺寸取50mm 为宜。

3.对所观察的缺陷及断口样品作简要分析说明。

图10-5疲劳断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