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的调研

无偿献血的调研
无偿献血的调研

无偿献血的调研

作者:*** 机械自动化一班摘要:由于医疗用血的紧缺,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为得不到及时输血而失去生命。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公民认识义务献血的意义能让我国献血事业的未来充满希望。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亦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了解是基础,参与是关键。因此,对义务献血的社会意义的正确认识必然是推动献血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无偿献血,奉献,问题,措施

引言:

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亦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此标志着我国无偿献血制的诞生。每个健康公民都要权力和义务进行无偿献血,这也是向社会、向人民奉献爱心的高尚行为,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必将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人们有所担心的是:献血后身体健康是否会受到损害或不良影响呢?是否会让人伤及“元气”?或者因此引起贫血,身体免疫功能受损等的疑问。其实这些顾虑都是不必要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一:全国无偿献血的情况概况

1.2003年前我国无偿献血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年医疗用血量近800吨,这个数字每年还以7%—10%的速度递增,佛山市年用血量是16吨,市区约5—6吨,每年约需3万多人次献血,才能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在1988年10月1日之前,我国70%以上的临床用血来自个体卖血队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致使部分卖血人频繁卖血、流动卖血、冒名顶替,除了造成血液质量下降,还容易引起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为主的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蔓延。据调查,在职业卖血者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达30%—90%,丙肝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13%,流动卖血者中丙肝折体阳性率更高达40%以上,由于受检测试剂灵敏度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窗口期”的影响,血液检测的漏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难以有效控制,它严重地威胁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只有用法律形式将无偿献血这一重要制度加以确认和推行,而只有基于人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无偿献血才是解决血液需求的最安全途径,才能保证血液的数

量及质量。在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10月1日,根据这一天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一个全新的、更为人道和安全的无偿献血制度在我国建立。6年过去了,让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一组令人喜:1998年,在全国22%的无偿献血中,自愿无偿献血仅为5%;2003年,这个比例升至68%。

一组令人忧:目前,全国各地尚有15%临床用血来自有偿献血。2003年,全国有12个省、区、市自愿无偿献血不足50%,即便是天津、上海等地甚至不到三成。

2.2004年全国部分地区的献血情况结论及分析

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首次公布的《全国部分城市无偿献血现状调查与分析》显示:不了解已成为公民参加无偿献血的拦路虎,占被调查者中的62.95%,其次有52.43%

的人对采血的安全性感到担忧,害怕针刺疼痛和害怕见血的比例也均高于20%,48.10%的人是因为献血地点不便的原因而没参加献血。期间共对全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六个大区的16个城市的12919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献血人群6312份,占总调查人群的48.86%,一般人群6607份,占51.14%。在被调查者中,男性6749人,女性6170人。调查发现,20至30岁年龄组是献血的主要人群,占献血人群的5..97%,高于一般人群的46.84%。70.05%的献血人群是通过献血服务机构、亲友、他人获取献血信息的,而在一般人群中这项比例为63.63%,而且两类人群显著不同点在于,献血人群获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更趋多元化。另外,在献血人群中有10.19%的不了解献血是否对身体健康有影响;而这一比例在一般人群中更高达15.58%。此外,在献血人群中,90.10%的人表示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在一般人群中,也有80%的人表示愿意参加无偿献血。而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74.83%的人是出于履行公民义务、无私奉献的动机;49.12%的人认为有利于亲属和本人用血;48.10%的人相信献血能促进新陈代谢,对改善身体状况有好处。这表明我国无偿献血

发展形势良好,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扩大的潜力巨大。

3.海南省的总体献血概述

海南省目前人口867万,每年献血达8万人次,约占全省总人口的0.94%,远远低于台湾地区献血人数约总人口的8%水平。据2010年统计,全省医疗卫生机构4683家,病床2.6万张,用血单位总共196家。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医疗临床用血需求预计年增长15%。2011年,全年全省无偿献血82910人次,无偿献血总量137302.75U,临床供血总量129090.25U,今总采供血量与2010年保持平衡,基本满足临床用血。但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立,以及年用血量的递增,如果献血人数不增加势必会引起“血荒”。

二.就本次对海南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分析及结论[注1]

(一)人们对待无偿献血所存在的问题。

1.学生表示不愿献血。

一是由于这些学生对献血常识缺乏了解。据我们调查了解到,像“一次献血量为多少升”、“献血的最低年龄”这两个最简单的问题,前一个仅有57.9%的学生能回答正确,而后一个则有61.9%的学生回答正确。而像“献血的体重标准”、“两次献血的时间间隔”、“世界献血日”这三个稍难点的问题正确率分别是40.6%、21.8%和19.3%。平均五道题的正确率仅为19.3%。另统计,仅有2.5%的学生能将五道题全部回答正确。

二是学生担心献血器具不卫生。在调查过程中,21.8%的学生对献血表示畏惧,认为献血有害健康。其根源在于目前因献血器具不卫生造成许多献血者因此而感染艾滋病毒的事例令人后怕。”

三是对献血的了解不深,认为献血对身体不好。

2.学生愿意献血但却受到限制。

一是来自自身身体状况的限制。例如说体重不达标;身体患有贫血等病症;血压、脉搏不达标等情况均不予献血。

二是来自朋友的劝阻。随机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有些之所以不能献血,很大程度上受到朋友的阻止。由于他们对献血缺乏认识,不仅自己不愿献血,并且阻止朋友去献。

(二)解决献血问题的途径。

1.市血液中心、医院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对学生说明献血的具体情况及利弊。

一是要在学校增设献血宣传拦,向学生宣传献血常识,让更多学生了解献血。

二是要招募献血宣传志愿者,在学校发传单,口头解答学生疑惑。

三是学校要开献血知识方面的讲座,及开设相关方面的选修课等方式直接向学生介绍献血知识,解答他们的疑惑。

2.市监察部门、市卫生局及市血液中心等职能部门要严把卫生关。

一是对献血器具进行严格消毒,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规定的程序及标准采血。

二是对献血者健康状况进行准确检查,尽全力杜绝“问题血袋”的存在。

3.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学校领导要带头献血,给学生做好榜样。

4.学生也要积极参与。

一是积极响应号召,符合标准的学生应积极献血。参与相关献血的活动。

二是多了解献血常识,消除自己及周围人对献血的畏惧,向周围人倡议献血。

(三)本次调查的结论

对于本次对海南大学学生献血的调查中,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散性的对不同时间段,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展开随机调查,因此此调查具有真实可信性。通过我们的分析,得到两条重要结论:

1.学生献过血的比例占总人数的比例不高

2.学生不愿去献血的原因很多,但具体的原因有五条,详见“附件”中的口头提问结论。

如何解决献血中存在的问题及让更多的学生加入无偿献血队伍中的一员,我已在上述(二)中详细说明,马克思告诉我,量变最终引起质变,当解决了献血中存在的那些问题时,学生献血的人数将会成倍的增加。

三.无偿献血的社会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人的生命是靠血液来维持的,人体内如果没有血液在流动,便意味着生命从此结束。

1.献血对个人

义务献血是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种奉献,同时也是献血者本人的光荣。以我们大学生为例,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我们也踊跃加入到义务献血的队伍之中。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担心献血会影响身体健康或引发疾病,大学生也不例外。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有33.9%的人认为献血后会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的献血反应,而事实上轻度献血反应发生率仅为0.2%,重度献血反应的机率就更微乎其微了;还有约1/5的学生认为献血会影响健康。这一系列不正确的看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献血的积极性,给普及义务献血工作增加难度。有65.5%的同学对献血后的健康问题持有正确的观点,虽比持错误观点的同学的百分比高,但还远远不够。这种对于献血常识不正确的认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义务献血在大学生中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并没有做到位,献血的知识在大学生中是有一定的普及程度,但还不够深入。因此,如果加大医护知识的宣传及献血相关知识的普及,献血必将得到更广大师生的支持。

大学生对义务献血的认识是否理性?有调查显示,当被问及“献血结束后你希望得到什么?”时,有23.65%的同学想得到纪念品,留作永久纪念;有30.04%的同学想得到献血证以备家人用血之需;还有21.67%的同学想得到他人的关心以求得温暖。这些淳朴的想法反映了我们大学生对于义务献血几乎不求任何物质上的回报,一份光荣的凭证,一句赞美的话语足以鼓励这些大学生义务献血者,大学主对献血这种平和理性的心态正符合了国家教育部鼓励大学生献血的初衷,也为我们大学生能正确认识献血的意义打下了基础。

2.献血与社会

一个健康的人很难意识到血液对挽救他人生命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而对于一个生命垂危的患者来说,他会清楚地知道是您地血液在维持着自己的生命。那些成千上万个患者的生命,正是靠着我们这个社会上成千上万个献血者的血液才得以延续。当生命危在旦夕时之际,只要有了血,人生就可以翻开新的一页,生命就有了希望。

血液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献血是关系着千万患者生命安危的大事,也是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的高尚行为,更是每个健康适龄公民的崇高义务和光荣职责。作为一个献血者,当您的献血流入他人的血管和心脏,重新点燃他人生命之火,使其重返工作岗位时,您会是怎样的心情?正是由于您今天无私地奉献和真挚的情感,使他人重新获得了生命。这怎能不为自己崇高的行为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科技进步,国富民强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幸福、美满,当我们享受健康青春之时,我们可曾想到那些在生命线上苦苦挣扎与死神抗争的人们,他们被无情的病魔折磨,生命的终点在一天天逼近,正是献血者的一滴血、一份爱心,滋润了即将枯萎的生命之树,让世间又多了一份爱与温馨!

应该说,血液的储备量对于我国医疗事业乃至整个社会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充足的血液保证了救助患者的及时性和高效性,血液储备量的多少己经成为衡量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提高人们的献血知识,从而提高对无偿献血的积极性,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某些地区的“血荒”,正所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当人们很积极的参与无偿献血后,人们内心深处的正义、善良、真诚以及互爱都会被激发出来,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

安定、文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2-1 出版

[2]《血站管理办法》宁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5年出版

[3]广州市政府《广州市献血管理规定》2004-10-1 出

[4]附件闵功伟制作

关于大学生对无偿献血态度的调查报告 3

河南科技大学 阶段论文 关于大学生对无偿献血态度的调查报告 姓名__张修娟 院系__人文学院 专业__社会工作 指导教师__刘继刚 2013年06月07日

关于大学生对无偿献血调查报告态度的摘要:进一步了解大学生无献血偿行为和影响无偿献血行为的一系列因素,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成果,以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发挥大学生无偿献血主力军的作用。结论1、得出了各种影响无偿献血的因素、恐惧以及由于献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等等2、普及了无偿献血的一系列常识,增加了对身体和血液的认识、减少了对无偿献血误解和知识误区3、得出了更好的开展无偿献血活动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无偿献血态度 无偿献血,就是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只有无私奉献的人道主义无偿献血,能彻底清除有偿献血带来的各种弊病,使血液的质量有所保证,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但是,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对无偿献血活动支持率过低,无偿献血认知不足,影响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大学生对于无偿献血态度的调查内容及结果。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河南科技大学按照性别、年级和献血经历三项指标对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应关系一比一比一,基本上做到了平衡。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98份,丢失2份,符合调查要求。 表1.关于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意愿态度情况 调查内容例数比例 献血与大学生无偿的关系 义不容辞的责任12 12% 看个人意愿65 66% 毫无关系22 22% 曾经参加过或有打算无偿献血吗 曾经参加过8 8% 没有,但是有这个打算31 32%

大学生义务献血调查问卷

大学生义务献血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你的真实回答对我们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非常重要,回答无对错之分,非常感谢大家的真诚合作! 1、您的性别是:A.男 B.女 2、您所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 大四 学历:A.本科B.专科 3、您是通过哪种宣传方式了解无偿献血的(可多选) A 电视宣传 B 网络 C 报纸宣传D举办大型活动E由他人口中得知F传单 4、您清楚无偿献血后自己及家人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的内容吗? A完全知道B 知道一些C完全不知道 5、您的家人支持您无偿献血吗? A 支持B不支持C 家人不知道自己献血 6、您觉得参加献血的阻力是(可多选) A 别人的讽刺,不以为然 B 亲人、朋友的阻止 C 自身的恐惧心理 D 工作学习紧张,没有时间 E 影响身体健康 F 献血后会胖 G 身体条件不符合献血标准 H 没有阻力 I 怕疼 J 其他 7、您会以什么态度对待你身边的无偿献血行为? A 鼓励支持 B 好心劝阻 C 冷嘲热讽 D 毫不关心 8、您认为献血对身体会有影响吗? A 有不良影响 B 没有影响 C 对身体有好得影响D既有好的影响也有不良影响 9、您参加过无偿献血吗? A 有 B 否 10、您没参加无偿献血的最主要原因? A 担心采血用具的卫生安全

B 时间不合适 C 家人或朋友反对 D 自己的血型在血库的库存已满 E 不符合献血标准 F 其他 有参加过无偿献血的同学继续回答 11、促使您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是:(可多选) a.受他人行为的影响 b.无偿献血后的用血偿还政策 c.献血有益健康 d. 献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e.同学拉来的 f . 获得献血证,增加德育分 g.对社会的责任感 h. 血液免费检测 i. 其他 12、您参加过无偿献血的次数: a.1次 b. 2次 c.3次 d. 4次以上 13、您每次献血量是多少? a.200ml b.400ml c.200ml或400ml 14、您是否愿意定期参加无偿献血? a.愿意 b.不愿意 15、您的献血行为是否可以带动他人献血? a.有b .无c.不确定 衷心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支持,辛苦啦!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 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无偿献血调查报告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和分析: 根据我们在长沙大学里面调查的献血的现状能够清晰反映出当前大学学生献血积极性、献血渠道、以及献血过程中发现的并需要改进的不足。通过对学生献血现状进行剖析,可以找出其中的一些问题,经过相关资料的查询与探讨,研究整合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达到本次调研宣传无偿献血并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的目的。 1、不同性别、学历、年龄下的献血情况 经调查发现,有献血经历的学生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我们根据调查人群的特征,分别从性别、学历和年龄三方面对学生献血现状进行讨论。经过对比我们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献血经历的学生所占比重也随之增长,可以看出除了学识对一个人献血积极性的影响,年龄所指向的阅历也是影响献血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阅历不仅仅是丰富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可以引导人更加正确地对待献血活动,阅历的增长同样能够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层面,让人更热衷于公益活动。 但经过以上三项的分析发现,不论从什么角度,有献血经历的学生总少于没有献血经历的学生,这也正反映了学生们对于无偿献血这项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2、献血常识了解程度 献血常识是大学生应该清楚了解的知识,但是当前的大学生中有不少人不清楚献血的相关常识或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献血常识的了解与否一方面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参与献血活动的积极性,许多学生不愿意尝试自己所不了解并且可能带有危险性的事物;另一方面也可能给积极参加献血的学生带来不少的安全隐患。 3、对献血的益处的了解 使身心放松”以及“促进新陈代谢”这两项则只有不到40%的同学了解,对于其他选项的了解程度就没有这之前的三项高。来自官方的说法是,献血的好处大致有以下几点:能增强身体免疫力;可防心脏病、防癌;降低血液粘稠度,使人轻松、清醒;献血救人,促进心理健康;可延年益寿(平均年龄增加2.5岁)。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查问卷.doc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是医学院临床1102班的学生,为完成毛概的社会实践课题,也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情况,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献血的相关知识,倡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献血的行列中。我们特制定了这次的调查问卷,请在您自己认同的选项下划“√”。我们承诺将严守您的秘密。谢谢您的配合。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其他 3.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献血: A.医护人员宣传 B.同学介绍 C.网络 D.公益广告 E.其他 4.您对献血了解深刻吗? A.非常了解 B.基本了解 C.概念模糊 D.完全不了解 5.您知道国际献血日是哪天吗? A.5月14日 B.6月14日 C.7月14日 D.8月14日 6.您认为大学生应该献血吗? A.应该 B.不应该 7.您认为所在学校关于献血知识的宣传是否到位? A.很好 B.一般 C.不到位 8.您认为无偿献血宣传的不足在哪里? A.广告不够深刻,没有触动性,投入力度不够 B.优惠奖励政策宣传不明显 C.基本献血常识和采血过程缺乏科普说明 D.献血时间、地点、献血条件的不明确 9.您对献血者持什么态度? A.穷积极,图表现 B.好心劝阻 C.身体健康,鼓励支持 D.漠不关心 10.您是否参加过无偿献血:(“否”请跳至第19—20题,“是”请做第11—18题) A.是 B.否 11.您献血的地方: A.流动献血车 B.医院 C.血站 D.学校组织的临时献血站 E.其他 12.您知道献血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吗?(可多选) A.按时作息 B.不熬夜 C.不抽烟喝酒 D.吃早餐 E.多喝牛奶 E.其他 13.您献血的次数: A.一次 B.两次 C.两次以上 14.您选择无偿献血的原因:(可多选) A. 无私奉献,回报社会 B. 有利于身体健康 C.家人、朋友的影响 D.献血可以获得荣誉 E.一时的冲动 F. 可以享受用血优惠政策 G.曾接受过别人的献血

最新大学生无偿献血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大学生无偿献血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2012衢州市学院大学生无偿献血调查问卷 统计分析 一、调查目的: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市无偿献血工作,为了了解我院的学生对无偿献血的有关看法。分析无偿献血者参加无偿献血后对再次鲜血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加固无偿献血者的方法。 关键字:大学生无偿献血 二、调查方法:对衢院600名学生进行无偿献血问卷调查,以当场收回的形式。自制调查问卷(13个问题),由持卷者自己填写。 三、调查结果: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问卷600份,回收率100%;男性247人(41.1%),女性353人(58.9%)。 2、你知道“世界献血者日”是6月14日吗? 3、您对鲜血知识的了解程度? 4、您是否知道无偿献血200到300毫升对身体无影响? 5、您知道两次献全血间隔时间应不少于?

6、您从什么渠道了解无偿献血的?(可多选) 7、您对无偿献血什么态度?(回答支持的回答第8题,不支持的回答第9题) 8、您支持无偿献血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9、您不支持无偿献血,可能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10、您参加过无偿献血吗?

11、如果您已经参加了无偿献血,愿意再次参加吗?(如果选择不愿意,请回答第12题) 12、您已经参加了无偿献血,而不愿再次参加的原因(可多选) 13、对献血工作的建议 四、调查分析 1、从关心程度角度:据统计,知道“献血者日”的仅占32.1%一半都没到。不知道的就占了67.9%。我们应该让人们更深层次的去关注了解“献血”。不应只停留在表面。 2、从了解程度角度:据统计,对献血知识了解程度 很 多的只有15%,一般的有53.6%,较少的占了31.3%。还有

关于人们对无偿献血认知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对无偿献血认知的调研报告 上周五在学校进行了无偿献血的活动,许多同学都积极的参加奉献自己的爱心, 于是围绕着无偿献血,我们调查了人们关于无偿献血的态度。调查主要基于五一期间我们随着北邮红十字会去北京市密云县中心血站的志愿者活动,在志愿者工作过程中,我们详细地询问了血站工作人员关于无偿献血的知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不仅圆满完成了社会实践,更加对无偿献血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不足的是在志愿者活动期间我们并没有采访一些去献血的人(也是一点小遗憾),随后我们在网上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主要是关于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认知,调查过程中共收到有效问卷72份。 一、调查背景 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口献血率为4.54%,中等收入国家为1.01%;当前中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美国则高达6%。在低人口献血率的表象背后,还隐藏着更危险的信号:近两年全国各地“血荒”现象大面积的升温,昆明告急、南京告急、青岛告急、北京告急……血荒触目惊心。 6月14日为世界献血日。世界献血者日的关 注焦点是完全出于利他目的而献血的自愿无偿 献血者奉献的拯救生命的礼物。无偿献血是一项 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 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无偿献 血活动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增进了人与 人之间的友谊。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 的行列中来。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 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

无偿献血的调研

无偿献血的调研 作者:*** 机械自动化一班摘要:由于医疗用血的紧缺,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为得不到及时输血而失去生命。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公民认识义务献血的意义能让我国献血事业的未来充满希望。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亦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了解是基础,参与是关键。因此,对义务献血的社会意义的正确认识必然是推动献血事业蓬勃发展的强大动力。 关键词:无偿献血,奉献,问题,措施 引言: 什么是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亦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10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此标志着我国无偿献血制的诞生。每个健康公民都要权力和义务进行无偿献血,这也是向社会、向人民奉献爱心的高尚行为,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必将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人们有所担心的是:献血后身体健康是否会受到损害或不良影响呢?是否会让人伤及“元气”?或者因此引起贫血,身体免疫功能受损等的疑问。其实这些顾虑都是不必要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常献血更有益于健康。 一:全国无偿献血的情况概况 1.2003年前我国无偿献血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年医疗用血量近800吨,这个数字每年还以7%—10%的速度递增,佛山市年用血量是16吨,市区约5—6吨,每年约需3万多人次献血,才能满足临床用血的需求。在1988年10月1日之前,我国70%以上的临床用血来自个体卖血队伍,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致使部分卖血人频繁卖血、流动卖血、冒名顶替,除了造成血液质量下降,还容易引起以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为主的经血液途径传播疾病的蔓延。据调查,在职业卖血者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高达30%—90%,丙肝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13%,流动卖血者中丙肝折体阳性率更高达40%以上,由于受检测试剂灵敏度和经血液途径感染疾病“窗口期”的影响,血液检测的漏检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因此,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难以有效控制,它严重地威胁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只有用法律形式将无偿献血这一重要制度加以确认和推行,而只有基于人道主义和奉献精神的无偿献血才是解决血液需求的最安全途径,才能保证血液的数

大学生无偿献血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无偿献血社会调查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1101班龚莎 一.调查的提出 随着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大学生做为社会的主要群体肩负国家未来的建设,更是无偿献血的主力。为了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制度的看法,本人做了一份“大学生无偿献血调查”问卷,从湖北师范学院不同的院系,找了300名同学完成这个调查。发出300份,收回280份,有效问卷245份。 二.调查背景 6月14日为世界献血日。世界献血者日的关注焦点是完全出于利他目的而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奉献的拯救生命的礼物。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无偿献血活动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的行列中来。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三.调查目的 1.将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向大学生随机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反馈给黄石市中心血站,以提高血站的各项服务水平。 2.培养自身调查和采访能力,感受收集资料的过程,从复杂的数据和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在困难中提高社会实践调查的能力。同时学会并把相关信息用文字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从文字和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某市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抽样调查方案

某市无偿献血宣传普及情况抽样调查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贵州省献血条例》、《某市公民献血及用血管理办法》,了解无偿献血知识在某市民中的知晓率,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落实的实际效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09年修订)及某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关工作方案的要求,由某市卫生局、某市红十字共同组织开展对某市无偿献血宣传工作针对的重点人群进行无偿献血知晓率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方案拟定如下: 一、重点调查人群 1、城市居民: (1)普通市民:针对街头无偿献血宣传工作,调查街头人群对无偿献血工作的知晓情况; (2)社区:调查社区(街道)人群的无偿献血工作知晓情况; 2、学生:调查学生人群的无偿献血工作知晓情况。 3、农民:调查无偿献血在农村人群中的知晓情况 二、调查时间:2011年6月(6.14宣传活动月期间) 三、调查方式 1、城市居民: (1)针对普通市民的调查通过街头献血车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400份; (2)针对社区的调查通过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对社区居民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600份;

2、针对学生的调查通过学校对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共发放1000份, 其中中学生400份,大中专院校学生600份。 3、针对农业人口的调查以流动采血为主,通过村民委员会发放作为 辅助,共发放问卷500份。 四、调查问卷内容 调查问卷包含血液知识、无偿献血政策法规、机采成分血知识、献血与健康、献血与输血的安全等。问卷内容应为无偿献血基础知识,不宜过于专业,应与平时宣传内容一致,才能通过问卷的反馈得知宣传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 五、参与调查人员:某市卫生局、某市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某 市中心血站血源体采科及相关负责宣传工作的人员;选定社区 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村民居委会工作人员;选定学校相关工 作人员。 六、知晓率计算统计: (1)在调查问卷中“知晓途径调查”栏第二题选择“较差”或“很差”的问卷,一律在统计时作为不知晓问卷; (2)无偿献血知识问答得分50以上为知晓;50分以下为不知晓。附:《某市无偿献血知晓率抽样调查问卷》

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调查

Study on the Status of Unm et Care Needs on Blood Donation and the Motivation Factors of Blood Donation Song Renhao et al Hebei Blood Center,Shijiazhuang,050071 Abstract Objective:The paper aimed at studying the status of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and the motivation factors of blood donation,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cruitment of blood donors.Methods:the status of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and its motivation factors were surveyed with questionnaire.Results:Donate blood donor service demand is higher than before,the main demand is enough respect.And to non blood donors,blood donation way and knowledge was the main demand.The main unmet care needs among donating blood were no enough respect or bad impression on the blood stations,little sense of blood,inability to find someone to company them to donation,and complicated donation procedures,the main reason of blood donation is the love.And to non blood donors ,the main unmet care needs were don't know how to blood donation,not familiar with the blood stations system,no one request their donations,the main reason for no donation was no social pressure.Conclusion:To improve the recruitment of blood donors,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ir own blood station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increase the blood donation knowledge propaganda and raise people's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lood donation,use social pressure and encourage widespread participation in donation. Key Words Blood donation;Care needs;Motivation factors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需求快速上升,而有偿献血转变到自愿无偿献血后,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性大大提高,但献血人数也有一定的减少,血液的供需不平衡带来了全国范围的季节性短缺或偏型性短缺。要从根本上解决血液短缺的问题,就要优化献血氛围、提升献血服务水平,促使更多的适龄健康公民加入到献血队伍中来,定期参与无偿献血。我国以往的献血者招募研究大多集中在献血知识的知晓率上,对影响献血的直接因素涉及不多,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对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探讨影响献血的促动因素,从而 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拟推动无偿献血的发展。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石家庄市、保定市随机调查1000人,收回有效问卷963份,有效回收率96.3%。以有无无偿献血经历判为献血者和非献血者。其中献血者510人,男235人,女275人;非献血者453人,男247人,女206人。年龄在20-50岁,包括学生、工人、军人、自由职业者等不同阶层,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调查者均自称身体健康。 1.2调查工具与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参考国内同类问卷[1-3]。 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调查 宋任浩1 魏晨玲2何路军1 1 河北省血液中心,石家庄,050071;2石家庄市中医院,石家庄,050071 摘要目的:了解无偿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状况及无偿献血促动因素,探索有效促进无偿献血招募思路。方法:采用问卷 形式,对献血者和非献血者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及献血促动因素进行调查。结果: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较高;献血者主要需求是获得足够的尊重,而非献血者的主要需求是献血途径和献血知识的认知;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或对血站印象不好、自己献血对血站意义不大、找不到可以带领自己去献血的人、献血程序繁琐等,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奉献爱心;而非献血者献血服务需求未满足情况主要有不清楚怎么献血、对血站系统不熟悉、没人要求自己献血,不献血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社会压力。结论:加强血站的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献血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对献血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社会压力,鼓动人们广泛参与献血是当前强化献血招募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无偿献血;服务需求;促动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5文献标识码A DOI.10.3870/YXYSH.2012.10.014 第25卷第10期 2012年10月医学与社会 Medicine and Society Vol.25No.10%Oct.2012 46··

无偿献血调查报告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看法的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廖嵘 学生:张中国周兴旺李语欣 学号:张中国20116768 周兴旺20116777 李语欣20116748 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材料化学 2011年12月9日

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看法的调查此次调查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进行,调查对象为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大一、大二的学生。我们利用自编问卷(见附表一)对100位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份,其中大一学生65份,大二学生35份。 一.调查背景: 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口献血率为4.54%,中等收入国家为1.01%;当前中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美国则高达6%。在低人口献血率的表象背后,还隐藏着更危险的信号:近两年全国各地“血荒”现象大面积的升温,昆明告急、南京告急、青岛告急、北京告急……血荒触目惊心。 6月14日为世界献血日。世界献血者日的关 注焦点是完全出于利他目的而献血的自愿无偿 献血者奉献的拯救生命的礼物。无偿献血是一项 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 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无偿献 血活动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增进了人与 人之间的友谊。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 的行列中来。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 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 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大学生做为社会的主要群体肩负国家未来的建

无偿献血调查报告范文

无偿献血调查报告范文 Model report on voluntary blood dona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无偿献血调查报告范文 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 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 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 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一、导言 1、问题的提出 世界高收入国家的平均人口献血率为4.54%,中等收入国家为1.01%;当前中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美国则高达6%。在低人口献血率的表象背后,还隐藏着更危险的信号:近两年全国各地“血荒”现象大面积的升温,昆明告急、南京告急、青岛告急、北京告急血荒触目惊心。 6月14日为世界献血日。世界献血者日的关注焦点是完 全出于利他目的而献血的自愿无偿献血者奉献的拯救生命的礼物。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无偿献血活动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的行列中来。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 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大学生做为社会的主要群体肩负国家未来的建设,是无偿献血的主力,更要用行动点燃爱心之火,积极加入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2、相关文献研究 献血:献出自身的血液多供医疗上输血用。一个健康的 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百分之八,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平时百分之八十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 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百分之二十的血液储存在肝,肾等脏器中,一旦失血或者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百分之5到百分之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会马上补充上来,不会 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

关于无偿献血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无偿献血状况调查问卷 性别:年级: ()1.您对无偿献血的看法是: A.非常支持 B. 支持 C. 中立 D.不太支持 ()2.您是否参加过无偿献血: A. 参加过(转题3) B. 没参加过,但愿意参加(转题4) C. 没参加过(转题4)()3.您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 帮助他人,促进公益事业的发展 B. 有利于自身的健康 C. 可以拿到喜欢的纪念品 D. 获得献血证,增加操行分 E.没什么特别原因,别人献,我也去献 F. 其他 ()4.您不曾参加无偿献血的主要原因:(可多选) A. 内心恐惧,害怕扎针 B.担心采血用具不卫生 C .体重、血压等自身条件未符合献血条件 E. 时间不合适 F.其他 ()5.您认为无偿献血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A.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 B.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C.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 D.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 E.可延年益寿 F.以上全是 ()6. 你认为大学生无偿献血对于社会作用大不大: A.很大 B.一般 C.没作用 ()7.您知道以下哪一种情况不宜献血吗: (多选) A.刚刚打了乙肝预防针 B.24小时内刚吃了板蓝根等降火去热的药 C.剧烈运动肌肉酸痛着 D.昨晚睡眠不住感觉疲乏或喝酒了 E. 一周内有感冒发烧或吃药 ()8.您认为在什么地方献血才是最安全的: A.医院 B.医院在街道的采血点 C.医院到学校的采血车 ()9.您是从什么途径知道学校的固定献血日的: A.同学告知 B.看到志愿者在宣传 C.看到校内有采血车 D.根本不知道献血日 ()10.您知道大学生献的血的具体去向: A. 很清楚 B. 听说过传闻 C. 不知道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市民无偿献血情况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无偿献血是一种主动向他人奉献自己力量的公益活动,侧面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素质的总体水平,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都能够主动参与无偿献血,为我国的医疗工作贡献自己应尽的一份力,这是一件可喜的现象,但是由于我国医疗水平与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国内现在流行的献血方式主要还是传统的献全血,而一种更科学,更先进,效果更好的献血方式成分献血远远不够普及,许多公民对这种献血方式的安全性持怀疑态度,为此我们社会实践团队希望通过这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对南京市民无偿献血情况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向更多的南京市民宣传成分献血,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成分献血中来。 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规模较大,地点分布较广,7月7号开始,7月16号结束,历时十天,调查团队一行十几人兵分两路,十天之内分别前往了南京理工大学,月牙湖,南京航天航空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珠江路、湖南路、紫金山、鼓楼、新街口等十几个地点,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和发宣传单(同时口头讲解)为主,十天以来,共计回收调查问卷1997份,散发传单xx多份,调查的同时,我们也为南京市血液中心募集了一些有意前往南京血液中心进行成分献血的志愿者,共计274人。数据统计时,我们统计了问卷中每一题各选项的人数(问卷和结果附后),力求得出较为客观清晰的结果。 一、引言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

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目前无偿献血主要有两种方式,传统的献全血和比较新型的成分献血(成份献血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某一血液成份,同时将其他血液成份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世界一些发达国家95%以上的献血方式都是成分献血,但是由于我国的成分献血事业起步较晚,而且一些具体设施还不够普及和完善,所以普及范围不大,但是成分献血作为一种更先进更科学的献血方式,具有恢复期快、成分血易保存、治疗效率高、输后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所以我国正在大力提倡这种献血方式,并相应建立了一系列的有助于普及成分献血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大多数公民对这种献血方式感到陌生,所以持怀疑或观望态度,所以今后普及成分献血工作还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要相关部门以及志愿者的大力宣传,需要每个公民的不懈努力。此次社会实践名义上是调查研究,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宣传和普及。 二、基本情况 (1) 本次调查样本中女性为837人,男性为1160人,根据结果来看,无论从无偿献血的 比例还是成分献血的比例来看,男性都要高于女性,但领先优势不大,无论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来看,这个结果符合我们常理的判断,也是我们事先可以预测的。 (2) 从样本人群不同年龄层次上来看,我们可以看出18岁 50岁年龄层次上的献血 比例较高,而50岁以上献血比例为0,其中年龄在26 35之间的人群献血比例明显高于平均值,无偿献血的比例比平均值高出8%,成分献血比例比平均值

献血问卷调查

关于大学生对无偿献血认知的调查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是院团委志愿队的青年志愿者,我们正在做一份我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的问卷调查。为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献血相关知识,倡导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当中,我们设计此调查表,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在您在自己认为的选项上打“√”,谢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1.您的性别:A、男 B、女 2.您的年级: A、10级 B、11级 C、12级 3.您了解无偿献血知识吗? A、很清楚 B、知道一点 C、一点也不知道 4.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献血知识的? A、同学,朋友介绍 B、媒体宣传 C、现场知识宣传 D、无处得知 E、其他 5.你以前有过献血经历吗? A、有 B、没有 6.如果你参加过献血,献血次数: A、没有 B、一次 C、二次 D、两次以上 7.您献血之前会对安全问题有什么顾虑吗? A、有,怕被传染疾病 B、有,但不是很在意 C、没有,相信是安全的8.您认为献血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A、会伤害身体 B、有益于身心健康 C、没有任何别的影响 9.你周围的同事(同学)对你的献血持什么样的态度? A、穷积极,图表现 B、好心劝阻 C、鼓励支持 D、漠不关心 10.您的家人如何看待无偿献血? A、非常支持 B、支持 C、态度不明 D、反对 11.您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应该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A、应该 B、根据个人意愿、 C、没必要 D、其他 12.您认为目前大城市出现血液告急的原因是什么? A、献血缺乏激励措施 B、社会缺少爱心 C、献血车不够 D、其他13.您认为如何能让您积极献血? A、献血后,简化本人和家人用血程序 B、获得一定的医疗救济,降低患病风险 C、保障献血过程安全,避免发生献血事故,增强献血信心 D、加强监管,保障血液使用过程透明 14.您认为哪些宣传方式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A、献血网站 B、媒体宣传 C、志愿者宣传 D、举办大型宣讲会 E、其他

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调查报告汇编

关于医学生无偿献血的——认知调查与分析 专业班级: 姓名:廖学号:04 姓名:刘学号:11 姓名:冯学号:14 姓名:杨学号:15 姓名:黄学号:21 二〇一七年四月十七日

问卷设计计划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正式实施规范了献血程序,也使无偿献血人数有较大提高,但献血仍未能满足临床用血的需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年龄优势,高文化素质,血液合格率高于其他献血人群的特点,是理想的低危献血者。为了解医科大学生的无偿献血情况,以及阻碍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影响因素,本文对西南医科大学在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问卷调查设计方案: (一)调查题目:关于医学生无偿献血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单位:西南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项目: 1.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2.了解医学生关于无偿献血的知识情况; 3.了解医学生对无偿献血的主观态度; (四)调查目的:了解医学生关于无偿献血的知识了解情况及他们对其所持有的主观态度,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呼吁医学生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并对其加以重视,实现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五)调查时间及期限:2017年4月10日至2017年4月18日(六)调查工作的组织:问卷设计、发放、回收、信息处理、分析等一切工作都由本小组成员负责。

(七)实施计划: 1.明确研究目的:进行医学生无偿献血相关知识调查。 2.建立问题库。 3.设计调查表初稿。 4.初稿使用及修改:先在较小范围内进行问卷预调查,若发现问卷内容有设计不当之处,及时修改,再进行正式调查。 5.到被调查对象宿舍、班级发放问卷,回收。 6.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编号,统计有效问卷数量。 7.对问卷问题进行编码,进行数据录入。 8.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二、组员分工: 1.问卷设计计划书:杨思琪黄洁 2.调查问卷设计:刘敏杨思琪 3.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廖郭禹冯斯绮刘敏 4.数据录入分析:黄洁冯斯绮廖郭禹 5.结果分析及讨论:黄洁冯斯绮廖郭禹刘敏杨思琪 三、时间安排: 2017年4月10日至4月12日完成问卷设计计划书、调查问卷设计,4月13日制备问卷,4月13日至4月15日发放及回收问卷,4月15日至4月18日信息处理、分析结果及讨论。

社会实践--大学生无偿献血调查

大学生献血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 “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无偿献血作为我国临床用血的主要来源,是我国血液事业的总的发展方向。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于1998年10 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事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献血的主力军,无偿献血是一项文明社会倡导的以奉献爱心为永恒主题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无偿献血活动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友谊。1998年国家制定《献血法》倡导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高尚精神,积极参与到献血的活动中来。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群体肩负着国家未来的建设,是无偿献血的主力,更要用行动点燃爱心之火,积极加入无偿献血者的行列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基数不断增大,血液需求量急剧增加,血液供求不平衡,血液供应逐渐难以为继,甚至出现“血荒”,所致后果令人痛心。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献血情况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献血情况,分析影响大学生献血的个人因素及社会因素,并针对无偿献血提出自身建议,争取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 关键词:无偿献血大学生爱心社会责任

目录 1 绪论 (1) 1.1 调研背景 (1) 1.2 调研目的 (1) 1.3 调研内容 (2) 1.4 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2) 2.调查 (3) 2.1 调查资料 (3)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3) 2.3 建议 (3) 3.问卷调查设计 (5) 3.1 调查的提出 (5) 3.2 问卷的设计 (5) 3.3 问卷的投放及调查进程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一 (8)

1 绪论 1.1 调研背景 献出自身的血液多供医疗上输血之用。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血液的新陈代谢活动非常旺盛。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只有总血量的5%献血后身体会自动调节,使血流量很快恢复正常,不会影响健康,同时还会刺激身体的造血功能。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按规定献血,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并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据报道,有人对66岁以上的332名曾献血者与同样条件的399 名未曾献血者作了比较,结果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曾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还较长。为了保证献血质量和对献血事业的管理,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自1998年10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健康人献出的血液可以帮助失血者恢复健康。无偿献血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 1.2 调研目的 (1) 了解大学无偿献血的情况,包括参加献血的人数和次数,对献血知识的了解和对献血事业的热情度,展现大学生的无偿献血心得体会和所思所想,揭示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光。 (2) 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出发点。 (3) 了解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现状,分析大学生没参加无偿献血的原因。 (4) 了解学校和相关部门对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服务的满意度和建议,并给相关部门提出有利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推到无偿献血在大学生周围的普及。 (5) 培养自身调查和采访能力,感受收集资料的过程,在困难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学会从复杂的数据和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把相关信息用文字和图表的形

有关无偿献血情况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报告

关于无偿献血情况调查问卷 第1题您的性别[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男33 44.59% 女41 55.41%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2题您的年级[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大一18 24.32% 大二45 60.81% 大三10 13.51% 大四 1 1.3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3题您是否有无偿献血的经历?[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是16 21.62% 否58 78.3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4题您是如何参加献血活动的[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单位集体组织 1 6.25% 个人自愿15 93.75% 其他0 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6 第5题您觉得参加献血的最大阻力是[多选题] 选项小 计 比例 别人的讽刺,亲人的阻止 3 4.05% 献血不方便25 33.78% 疾病传染害怕32 43.24% 没有时间18 24.32% 觉得献血只能让医院牟利,并不能真正帮 助病患 13 17.57% 觉得自己或家人用血时还是要花费高额费 用,心理接受难以接受 7 9.46% 其他18 24.3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6题您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无偿献血的[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他人介绍29 39.19% 街道社区宣传47 63.51% 报刊23 31.08% 网络36 48.65% 其他16 21.62%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7题您对献血的了解程度[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非常了解 4 5.41% 基本了解33 44.59% 概念模糊32 43.24% 完全不了解 5 6.76%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8题您对现如今的无偿献血政策的态度如何[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赞同19 25.68% 比较赞同33 44.59% 一般18 24.32% 比较反对 3 4.05% 反对 1 1.3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74 第9题您献血的地点是[多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学校组织的临时献血站 6 37.5% 医院流动献血车9 56.25% 血站 4 25% 医院0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