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氮肥施用中注意的问题
高中化学素材集锦14主要氮肥施用注意事项

主要氮肥施用注意事项氮肥俗名“臭肥”,是农业生产上应用范围最广、施用数量最大的一类化学肥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肥的品种有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4类,即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铵态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其中在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氮肥有4种,即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
1.硫酸铵硫酸铵(NH4)2SO4]简称硫铵,含氮量20%~21%,是国内外最早生产和使用的一种氮肥,通常把它当作标准氮肥。
硫酸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或其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②硫酸铵不宜在同一地块长期施用,每次亩用量最好控制在20~30千克,否则会导致土壤pH值偏小,并造成土壤板结。
③硫酸铵不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若确需施用时,应配施适量石灰或有机肥。
但硫酸铵和石灰不能混施,两者施用时间要相隔3~5天。
2.碳酸氢铵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低的一个品种。
碳酸氢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碳酸氢铵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防止氨挥发,造成肥料损失。
②碳酸氢铵无论做基肥或追肥,都不能在土壤表面撒施,以防氨挥发,造成肥料损失甚至熏伤作物。
③碳酸氢铵不宜在土壤干旱情况下施用。
④施用碳酸氢铵时,切勿与植物的种子或根、茎、叶、花、果接触,防止被灼伤。
⑤碳酸氢铵不能做种肥和秧田肥使用,否则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⑥碳酸氢铵对土壤的酸碱度影响不大,适宜在各种作物和各种土壤上施用,但最好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3.氯化铵氯化铵简称(NH4Cl)氯铵,含氮量22%~25%。
氯化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氯化铵适用于小麦、玉米、水稻、油菜等多种作物,尤其对棉麻类作物有增强纤维韧性和拉力并提高品质之功效。
但不能用于烟草、甘蔗、甜菜、茶树、马铃薯等忌氯作物。
西瓜、葡萄等作物也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影响糖和淀粉的积累,进而降低产品品质。
常用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不 良影响 , 可作种肥使用 。
2施 用 注 意事 项 .
稻、 油菜 等多种作物 , 尤其对棉 麻类 作 物有增 强纤维韧性 和拉 力并提 高品 质 茶树 、 马铃薯等忌氯作物 。 西瓜 、 葡萄等 作物 也不宜长期使 用 , 则影响糖和淀 否 粉的积 累, 进而降低产品品质 。
地块 , 每次用量可适 当多些 。 另外 , 旱地 旱地应结合 中耕深施 ,随后覆土浇 水 ;
施用硫酸 铵应 注意及时 浇水 ; 水田追施 水 田要保持 3m左右的浅水层 , c 并在追 及时耕耙。
() 种肥 3作 硫 酸 铵 对 种 子 发芽 无
持少量 多次施用 ,每次 亩用 量控制在
、
硫酸铵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 ,否 则会影响 种子 发芽和幼 苗生
长。
硫酸 铵 [NH ) o ] ( 2 简称 硫铵 , s 含
氮量 2%~2%,是国内外最早生产和 含氮量 1 %左右 , 0 1 7 是固体氮肥 中含氮量
() 6 碳酸 氢铵对土壤的酸碱度影响
碳酸氢铵 为生理 中性 不大 , 适宜在各种作物和各种土壤上施 使用的一种氮肥 , 通常把它 当作标准 氮 最低的一个品种。 肥 。硫酸铵为生理酸性速效氮肥 , 湿 速 效氮 肥 , 潮解 、 吸 易 易结块 、 易 溶于 用 , 较 但最好在酸性 土壤上施用。 性小 , 易结块 , 不 较易溶于水 , 易保存。
2施 用 注 意 事项 . () 化铵 适 用 于小 麦 、 米 、 1氯 玉 水
碳酸氢铵做追肥 1 ~2 k 为 宜 。 5 5g 硫酸 铵 , 应先将 田水排干 , 在追肥 后 肥后及时耕耙 。另外 , 并
时, 千万不能在刚下雨后或者在露水未
用氮肥注意事项

用氮肥注意事项氮肥是植物生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元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甚至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氮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使用肥料使用氮肥的关键是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肥料。
在选择肥料时应关注肥料的氧化程度、添加剂的含量和肥料的来源。
不同类型的氮肥具有不同的氧化程度,如硝酸钾肥料是一种高度氧化的肥料,而尿素则是一种低度氧化的肥料。
另外,肥料添加剂的含量也应该予以关注,一些肥料添加了过多的化学添加剂,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最后,肥料的来源也应该注意,因为不同来源的肥料可能在其化学成分和品质方面存在差异。
二、量化使用肥料氮肥的量应该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要来选择,过量的使用肥料会造成肥料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般来说,量化使用肥料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土壤检测和植物繁殖率等指标来确认肥料的使用量。
同时,在使用肥料时,应尝试减少肥料的损失,例如在灌溉或雨季装置排水系统以降低植物浪费和污染。
三、定期施肥不同作物的肥料需求不同,常规的施肥程序应根据植物的生长期和对养分的需求量来设定。
有的作物在生长季节需要连续施肥,而有些耐旱作物可以每两周施一次肥。
总的来说,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情况和肥料需求来进行灌溉和施肥,普遍是每年春天进行全面施肥和灌溉,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小量补充肥料。
四、防止浪费不正确的施肥和养护也会导致浪费。
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选择最佳施肥时间,并根据作物类型和所在地区的土壤类型来选择肥料。
此外,在施肥前先清理土壤和植物杂草,并给植物加固根系。
这些步骤可以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并提高植物的肥料利用率。
五、注意安全不正确使用氮肥还会对安全造成危害,对于直接接触肥料的人来说,氮肥可能会造成皮肤炎症,因此应在使用肥料时穿上护手套和服装。
如果肥料掉落在眼睛或口腔内,应该立即用水进行清洗。
此外,灌溉或施肥时,应避免将肥料溅到身体任何部位和面膜上,以避免吸入氮肥的有害气体。
常用的氮肥品种及其性质和施用技术要点

常用的氮肥品种及其性质和施用技术要点氮肥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化肥品种之一,科学认识与合理使用氮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常用的氮肥品种及其性质和施用技术要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常用氮肥的三种类型常用的氮肥主要有三种类型: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1、铵态氮肥有: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易溶于水,是速效性肥料;氮素呈铵离子态,易被作物吸收;也能被土壤胶粒所吸附,不易流失;与碱性物质作用易引起氨的挥发。
2、硝态氮肥有:硝酸铵、硝酸钠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易溶于水并有很强的吸湿性,也是速效性肥料。
3、酰胺态氮肥:如尿素。
它的特点是:氮素呈氨基态存在,在土壤中一般需经转化,作物才能大量吸收,转化前其肥效没有铵态氮肥和硝态氮肥快。
二、常用氮肥的成分、性质和施用要点1、碳酸氢铵简称碳铵,含氮16.8%-17.5%,是不稳定的白色细粒状结晶,易吸湿分解,易挥发,有强烈的氨味;湿度越大,温度越高,分解越快;贮存时要防潮,低温,密闭。
适合作基肥(底肥)和追肥,不能用作种肥,施用时要深施覆土以防止氛挥发。
2、硫酸铵简称硫铵,含氮20%-21%,为氮、硫营养的固态氮肥,白色菱形结晶,含杂质时常见浅黄、灰白色等。
一般不宜吸湿,但与碱性物质混合时易造成氨的挥发损失。
硫铵可作种肥、基肥和追肥,在石灰性土壤施用要注意深施覆土,防止挥发;酸性土壤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度增强,应注意施用有机肥、草木灰等,以调节土壤酸度,改良土壤。
3、氯化铵简称氯铵,其含氮24%-25%,一般不宜吸湿和结块,作基肥、追肥均可,但不宜做种肥。
由于氯化铵含氯离子,对如马铃薯、甘薯、烟草、茶叶和西甜瓜等忌氯作物不宜施用。
4、硝酸铵简称硝铵,其含氮34%-35%,白色结晶,含杂质时呈淡黄色,吸湿性很强,高温、高湿时吸湿溶解变成液体;硝酸铵具有热不稳定性,高温下易分解,助燃性和爆炸性很强,存放时要放在阴凉干燥地方,且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米,以免下层受压结块,同时要避免与易燃有机物一起混放。
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氮肥是指含有氮元素的化学肥料,它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介绍氮肥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农民正确使用氮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一、氮肥的种类氮肥的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尿素、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钾等。
其中,尿素是最常用的氮肥之一,因为它价格低廉、氮含量高、易于储存和运输。
硝酸铵和硫酸铵也是常用的氮肥,它们的氮含量较高,但价格较贵。
硝酸钾是一种含氮和钾的复合肥料,它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和品质。
二、氮肥的使用方法1. 施肥时间氮肥的施肥时间很关键,一般来说,要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施肥,这样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比如,在玉米的生长期,要在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分别进行施肥,这样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 施肥量氮肥的施肥量也很关键,要根据农作物的品种、生长期和土壤肥力情况来确定施肥量。
一般来说,氮肥的施肥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多的施肥会导致氮素过剩,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过少的施肥则会导致农作物缺氮,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3. 施肥方式氮肥的施肥方式有很多种,常用的有基肥、追肥和叶面喷施。
基肥是在播种或移栽前将氮肥施入土壤中,以供农作物生长和发育。
追肥是在农作物生长期间进行的补充施肥,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叶面喷施是在农作物的叶面上喷洒氮肥溶液,可以快速补充植物所需的氮素,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三、氮肥的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施肥过度施肥会导致氮素过剩,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要控制好氮肥的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
2. 配合有机肥使用氮肥和有机肥的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最佳效果,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时还可以减少氮肥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3. 避免施肥到地表氮肥施肥时要避免将肥料直接撒在地表上,因为氮肥会随着雨水流失,导致氮素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使用技巧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使用技巧在蔬菜种植中,正确使用氮磷钾肥料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和丰收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蔬菜种植中使用氮磷钾肥料的技巧,帮助农民朋友取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一、氮肥的使用技巧氮肥是蔬菜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之一,它对促进植物叶片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使用氮肥时,有几个技巧需要注意:1. 合理施肥量:氮肥的施用量应根据蔬菜品种、生长期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可根据施肥公式计算,每亩用量在20-30千克之间。
2. 分次追肥:氮肥可分次追施,以满足不同生长期的蔬菜需求。
在蔬菜生长旺盛期,一般可将氮肥分为3次施用,每次间隔约15-20天。
3. 注意施肥时间和方式:氮肥最好在晴天施用,避免雨水冲刷。
施肥时应均匀撒布在根区周围,同时深度控制在5-10厘米左右。
二、磷肥的使用技巧磷肥对促进蔬菜根系发达和提高植物抗逆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磷肥使用技巧:1. 选择适宜的磷肥种类:可以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选择不同的磷肥种类。
例如,磷酸肥可在蔬菜播种前施用,磷酸二铵可在生长期追施。
2. 合理施用磷肥:磷肥的施用量一般为25-30千克/亩,可以根据土壤磷酸盐含量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
3. 应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中的磷含量较高,可以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供植物所需的磷养分。
三、钾肥的使用技巧钾肥对提高蔬菜品质、增加抗病能力和促进光合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钾肥使用技巧:1. 施用适量的钾肥:钾肥的施用量一般为15-25千克/亩。
不同的蔬菜品种和生长期对钾的需求有所差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注意施肥时间:钾肥最好在晴天施用,避免雨水冲刷。
在蔬菜生长旺盛期,可将钾肥分为2-3次追施,每次间隔约20-30天。
3. 注意钾肥和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钾肥的施用应与其他肥料相结合,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同时,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肥料。
总结: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使用技巧对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和丰收至关重要。
主要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主要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作者:熊飞来源:《科学种养》2009年第02期氮肥俗名“臭肥”,是农业生产上应用范围最广、施用数量最大的一类化学肥料,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肥的品种有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4类,即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铵态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其中在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主要氮肥有4种,即硫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和尿素。
不同品种的氮肥,含氮量与理化性状差异较大,在施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上也有较大差别。
现将农业生产上最常用的4种氮肥施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一、硫酸铵硫酸铵[(NH4)2SO4]简称硫铵,含氮量20%~21%,是国内外最早生产和使用的一种氮肥,通常把它当作标准氮肥。
硫酸铵为生理酸性速效氮肥,吸湿性小,不易结块,较易溶于水,易保存,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做基肥。
硫酸铵做基肥时要深施并覆土,以利于作物吸收。
2. 做追肥。
硫酸铵最适宜做追肥使用。
在具体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确定肥料的用量。
对保水保肥性能差的沙壤地,要坚持少量多次追施,防止肥料流失;对保水保肥性能好的黏性土地,每次用量可适当多些。
另外,旱地施用硫酸铵应注意及时浇水;水田追施硫酸铵,应先将田水排干,并在追肥后及时耕耙。
3. 做种肥。
硫酸铵对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可做种肥使用。
硫酸铵在具体施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硫酸铵为生理酸性肥料,不能与碱性肥料或其他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
②硫酸铵不宜在同一地块长期施用,每次亩用量最好控制在20~30千克,否则会导致土壤pH值偏酸,并造成土壤板结。
③硫酸铵不适合在酸性土壤上施用。
若确需施用时,应配施适量石灰或有机肥。
但硫酸铵和石灰不能混施,两者施用时间要相隔3~5天。
二、碳酸氢铵碳酸氢铵(NH4HCO3)简称碳铵,含氮量17%左右,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低的一个品种。
碳酸氢铵为生理中性速效氮肥,易潮解、易结块、较易溶于水,在低温下比较稳定,高温下易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造成肥效损失,施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做基肥。
农业上常用的氮肥

农业上常用的氮肥
农作物氮肥品种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1、碳铵:如果说碳铵您可能不知道,但是说“气肥”,肯定很多种地的老人都知道。
碳铵是在种植大田作物是施用的最多的氮肥,一般做追肥用,种小麦、或者玉米一般都会追施几次碳铵。
常常在下雨时,去地里撒施,这是因为碳铵比较容易挥发。
所以施碳铵时要掌握施后覆土或者浇水的原则。
2、氯化铵:忌氯作物,如西瓜、甘薯、烟草、葡萄等不要施用,稻田可长期施用。
3、硝铵:施用时不宜与有机肥混合施用,采用沟施、穴施、施后立即覆土为好.
4、尿素:广泛使用于各种作物,蔬菜种植上我们常用的氮肥就是尿素,一般做追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或者撒施后立即浇水,使肥料处在湿润的土层中,以利于尿素被作物吸收。
5、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如果土壤呈酸性,一般不用硫酸铵。
氮肥是世界化肥生产和使用量最大的肥料品种;适宜的氮肥用量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
虽然这些肥料中都含有氮素且能给作物补充氮营养,但因为这些氮肥的类型是不同的,而不同类型的氮肥是有不同肥料特性的,所以这些氮肥就会在含氮量多少、转化吸收过程、见效速度快慢、肥效持续期长短、使用安全性高低等方面存在很出很大的差别性;
除此之外,受氮肥种类与肥性差异的影响,这些不同种类的氮肥在适用地块类型、适用作物类型、适用时间、使用方法等方面,同样也是存在很大差别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肥的种类不同,在土壤中的转化特点不同。
硫铵、碳铵和氯化铵中NH4+的转化相同,除被植物吸收外,一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另一部分通过硝化作用将转化为NO3-;硫铵和氯化铵中阴离子的转化相似,只是生成物不同,酸性土壤中两都分别生成硫酸和盐酸,增加土壤酸度;石灰性土壤中则分别生成硫酸钙和氯化钙,使土壤孔隙堵塞或造成钙的流失,使土壤板结,结构破坏;二者在水田中的转化亦有所不同,氯化铵的硝化作用明显低于硫铵,且不会像硫铵一样产生水稻黑根,因此在水田中往往氯化铵的肥效高于硫铵;碳铵中的碳酸氢根离子则除了作为植物的碳素营养之外,大部可分解为CO2和H2O,因此,碳铵在土壤中无任何残留,对土壤无不良影响。
硝态氮肥如硝酸铵施入土壤后,NH4+和NO3-均可被植物吸收,对土壤无不良影响。
NH4+除被植物吸收外,还可被胶体吸附,NO3-则易随水淋失,在还原条件下还会发生反硝化作用而脱氮。
酰胺态氮肥如尿素施入土壤后,首先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在土壤中有较大的流动性,且植物根系不能直接大量吸收,以后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碳酸铵可进一步水解为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铵。
所以尿素施在土壤的表层也会有氨的挥发损失,特别在石灰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上损失更为严重。
尿素的转化速度主要
取决于脲酶活性,而脲酶活性受土壤温度的影响最大,通常10℃时尿素转化需7-10天,20℃时需4-5天,30℃时只需2天。
因为尿素在土壤中需要转化为铵态氮以后,才能大量被植物吸收利用,故尿素作追肥时,要比其它铵态氮肥早几天施用,具体早几天为宜,应视温度状况而定。
氮肥合理施用的基本目的在于减少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
由于氮肥在土壤中有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失和硝态氮的反硝化作用三条非生产性损失途径,氮肥的利用率是不高的,据统计,我国氮肥利用率在水田为35%-60%,旱田为45%-47%,平均为50%,约有一半损失掉了,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所以合理施用氮肥,提高其利用率,是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氮肥的合理分配应根据土壤条件、作物的氮素营养特点和肥料本身的特性来进行。
土壤条件:土壤条件是进行肥料区划和分配的必要前提,也是确定氮肥品种及其施用技术的依据。
首选必须将氮肥重点分配在中、低等肥力的地区,碱性土壤可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铵、氯化铵等;酸性土壤上应选用碱性或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硝酸钙等。
盐碱土不宜分配氯化铵,尿素适宜于一切土壤。
铵态氮肥宜分配在水稻地区,并深施在还原层,硝态氮肥宜施在旱地上,不宜分配在雨量偏多的地区或水稻区。
“早发田”要掌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
以防作物后期脱肥,“晚发田”既要注意前期提早发苗,又要防止后期氮肥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倒伏。
质地粘重的土壤上氮肥可一次多施,砂质土壤上宜少量多次。
营养特点:作物的氮素营养特点是决定氮肥合理分配的内在因素,首选要考虑作物的种类,应将氮肥重点分配在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上。
其次要考虑不同作物对氮素形态的要求,水稻宜施用铵态氮肥,尤以氯化铵和氨水效果较好,马铃薯最好施用硫铵,大麻喜硝态氮,甜菜以硝酸钠最好,西红柿幼苗期喜铵态氮,结果期则以硝态氮为好,一般禾谷类作物硝态氮和铵态氮均可,叶菜类多喜硝态氮等。
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施用氮肥的效果也不一样,在保证苗期营养的基础上,一般玉米要重施穗肥,早稻则要蘖肥重、穗肥稳、粒肥补,果树重施腊肥,这样都是经济有效施用氮肥的措施。
肥料特性:肥料本身的特性也和氮肥的合理分配密切相关,铵态氮肥表施易挥发,宜做基肥深施覆土。
硝态氮肥移动性强,不宜做基肥,更不宜施在水田。
碳铵、氨水、尿素、硝铵一般不宜用做种肥,氯化铵不宜施在盐碱土和低洼地,也不宜施在棉花、烟草、甘蔗、马铃薯、葡萄、甜菜等忌氯作物上。
干旱地区宜分配硝态氮肥,多雨地区或多雨的季节宜分配铵态氮肥。
氮肥深施:氮肥深施不仅能减少氮素的挥发、淋失和反硝化损失,还可以减少杂草和稻田藻类对氮素的消耗,从而提高氮肥的
利用率。
据测定,与表面撒施相比,利用率可提高20%-30%,且延长肥料的作用时间。
氮肥与有机肥及磷、钾肥配合施用:作物的高产、稳产,需要多种养分的均衡供应,单施氮肥,特别是在缺磷少钾的地块上,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
氮肥与其他肥料特别是磷、钾肥的有效配合对提高氮肥利用率和增产作用均很显著。
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取长补短,缓急相济,互相促进,既能及时满足作物营养关键时期对氮素的需要,同时有机肥还具有改土培肥的作用,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
氮肥增效剂的应用:氮肥增效剂又名硝化抑制剂,其作用在于抑制土壤中亚硝化细菌活动,从而抑制土壤中铵态氮的硝化作用,使施入土壤中的铵态氮肥能较长时间地以铵根离子的形式被胶体吸附,防止硝态氮的淋失和反硝化作用,减少氮素非生产性损失。
目前,国内的硝化抑制剂效果较好的有2-氯-6(三氯甲基)吡啶,代号CP;2-氨基-4-氯-6-甲基嘧啶,代号AM;硫脲,代号TU;脒基硫脲,代号ASU等。
氮肥增效剂对人的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时避免与皮肤接触,并防止吸入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