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施用的正确方法

合集下载

氮肥的科学施用方法氮肥,施肥

氮肥的科学施用方法氮肥,施肥

氮肥的科学施用方法氮肥,施肥
1.氮肥深施。

深施深度可灵活掌握,化肥用量少时(5~10公斤/亩)可施入土层10厘米深;化肥用量多时(20~25公斤/亩),施入15厘米深。

2.因土施肥。

一般石灰性土壤,PH值偏高,呈碱性,宜选用酸性或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等铵态氮肥;而酸性土壤宜选用生理碱性个钙质氮肥。

3.因作物施肥。

一般禾谷类作物及叶类作物如蔬菜、茶叶等需氮较多,要优先供应。

而豆科作物,豆科绿肥等有生物固氮功能只需在生长初期施用少量氮肥。

4.因气候施肥。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作物代谢能力强,吸收利用养分多,可多施氮肥,反之则少施。

5.与其他肥料配合。

考虑氮磷钾以及其他营养元素肥料的合理配合施用。

施用有机肥料作基肥,而施用氮肥作追肥,对******作物均能收到增产效果。

第1页共1页。

下列施用铵态氮肥的方法

下列施用铵态氮肥的方法

下列施用铵态氮肥的方法
铵态氮肥的施用方法如下:
1.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因为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与碱性物质反应会放出氨气,导致氮元素损失。

2. 铵态氮肥的施用深度需要根据土壤质地和作物根系分布情况而定,一般施入土壤表层10-15厘米深为宜,以免造成化肥浪费或作物吸收不良。

3. 铵态氮肥适合做基肥和追肥,但不宜作种肥,因为铵根离子会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4. 在旱地土壤中,铵态氮肥的利用率较低,一般只有30%左右,因此需要
适当增加施肥量。

5. 铵态氮肥的施用量需要根据作物种类、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过量施用铵态氮肥会导致土壤盐分积累和环境污染问题。

总的来说,铵态氮肥的施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论述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论述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

一、概述氮肥、磷肥和钾肥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三大主要肥料。

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合理施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施肥技术的不合理和滥施肥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影响了土壤肥力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论述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二、氮肥的合理施用技术1. 根据农作物需求确定施肥量:根据不同农作物对氮肥的需求量,确定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应结合土壤类型、产量目标、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计算,避免因氮肥施用不足或过量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2. 分时施肥:根据作物生长不同阶段对氮肥的需求量进行分时施肥,避免氮肥在作物生长期过早过量施用或施肥不及时,造成浪费和土壤污染。

3. 施用复合肥料:复合肥是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混合肥料,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施用复合肥料有助于减少施肥次数和量,提高施肥效率。

4. 秸秆还田:及时将秸秆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对氮肥的依赖。

三、磷肥的合理施用技术1. 化学养分平衡施肥:磷肥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元素,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农作物需求,进行化学养分平衡施肥,避免磷肥施用过量或不足造成的浪费和土壤污染。

2. 根据土壤类型施肥:不同土壤类型对磷肥的吸收和利用能力不同,应根据土壤类型和磷肥的有效性选择适宜的磷肥品种和施肥方式,提高施肥效率。

3. 有机磷肥的利用:有机磷肥是一种天然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磷元素,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合理利用有机磷肥对于减少对化学磷肥的依赖有着重要意义。

四、钾肥的合理施用技术1. 根据农作物生长期施肥:农作物对钾肥的需求量在不同生长期是不同的,应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避免因过量或不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2. 结合有机肥施用:有机肥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减少对钾肥的依赖,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氮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正确施用氮肥如下:(1)氮肥施用量的确定低肥力和低产地区可适当提高施氮量,以充分发挥氮肥的增产效果;高肥力和高产地区则宜以经济效益最佳的施氮量作为指导施肥的依据,避免过多施用氮肥带来的负效应,确定适宜的施氮量不仅要考虑当季作物的产量效应,还应考虑氮肥后效和提高土壤供氮能力的要求。

(2)氮肥深施同样数量的氮素化肥,深施利用率在40%〜60%以上,表面撒施利用率一般只有20%〜30%。

(3)氮肥配施氮肥与有机肥配合,及氮肥与磷肥配合是我国当前主要的氮肥配施途径。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使用技巧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使用技巧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使用技巧在蔬菜种植中,正确使用氮磷钾肥料是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和丰收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蔬菜种植中使用氮磷钾肥料的技巧,帮助农民朋友取得更好的种植效果。

一、氮肥的使用技巧氮肥是蔬菜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之一,它对促进植物叶片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使用氮肥时,有几个技巧需要注意:1. 合理施肥量:氮肥的施用量应根据蔬菜品种、生长期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调整。

通常可根据施肥公式计算,每亩用量在20-30千克之间。

2. 分次追肥:氮肥可分次追施,以满足不同生长期的蔬菜需求。

在蔬菜生长旺盛期,一般可将氮肥分为3次施用,每次间隔约15-20天。

3. 注意施肥时间和方式:氮肥最好在晴天施用,避免雨水冲刷。

施肥时应均匀撒布在根区周围,同时深度控制在5-10厘米左右。

二、磷肥的使用技巧磷肥对促进蔬菜根系发达和提高植物抗逆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磷肥使用技巧:1. 选择适宜的磷肥种类:可以根据土壤和作物需求选择不同的磷肥种类。

例如,磷酸肥可在蔬菜播种前施用,磷酸二铵可在生长期追施。

2. 合理施用磷肥:磷肥的施用量一般为25-30千克/亩,可以根据土壤磷酸盐含量和作物需求进行调整。

3. 应用有机肥料:有机肥料中的磷含量较高,可以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供植物所需的磷养分。

三、钾肥的使用技巧钾肥对提高蔬菜品质、增加抗病能力和促进光合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钾肥使用技巧:1. 施用适量的钾肥:钾肥的施用量一般为15-25千克/亩。

不同的蔬菜品种和生长期对钾的需求有所差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注意施肥时间:钾肥最好在晴天施用,避免雨水冲刷。

在蔬菜生长旺盛期,可将钾肥分为2-3次追施,每次间隔约20-30天。

3. 注意钾肥和其他肥料的配合使用:钾肥的施用应与其他肥料相结合,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同时,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肥料。

总结: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使用技巧对保证作物健康生长和丰收至关重要。

氮肥怎么施最好,兼谈氮肥的施用原则

氮肥怎么施最好,兼谈氮肥的施用原则

氮肥怎么施最好,兼谈氮肥的施用原则氮肥施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素的挥发、淋溶损失较多,目前农业生产中减少氮素损失的施肥原则是:深施覆土,因地施肥。

关于氮肥怎么施最好,这与氮肥的种类有关。

一、氮肥的施用原则施用氮肥原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要覆土深施。

氮肥深施可以减少肥料的直接挥发、随水流失、硝化脱氮等方面的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充分发挥氮肥的增产效益。

二是认清土壤条件。

石灰性土或碱性土,可以选施酸性或生理酸性的氮肥,如硫铵、氯铵;而在酸性土上,可选施碱性或生理碱性氮肥,如硝酸铵、硝酸钙、硝酸铵钙或石灰氮等。

二、氮肥怎么施最好氮肥有三种形态:硝态氮,如硝铵、硝酸钾等;铵态氮:如碳酸铵、硫铵等;酰胺态氮:如尿素。

不同形态的氮肥在土壤中的反应不同,因此施用中要注意氮肥形态上的差异。

1、硝态氮肥怎么施最好硝态氮肥中的氮素以硝酸态氮的形式存在,在土壤中不能为土壤胶体所保持,流动性较大。

很容易随水分的移动而产生流失。

硝态氮肥在水中移动性大,肥效快,最好用做旱地追肥,不要用基肥、种肥。

2、铵态氮肥怎么施最好铵态氮肥中的氮素以铵态养分形式存在,能为土壤胶体所吸持,因而不易产生淋失,肥效维持的时间较硝态氮长。

但铵态氮肥遇到碱性物质会发生氮素的挥发损失。

凡是铵态氮肥特别是碳铵等都要深施盖土,防止挥发。

由于它们都是速效肥,在土壤中又不易流失,故可做基肥和追肥;适宜水田、旱地施用。

3、酰胺态氮肥怎么施最好酰胺态氮肥主要是尿素,肥料中的氮以酰胺基(-CONH2)的形式存在。

酰胺态氮肥用于农作物追肥最好,效果要比用作基肥好,它所含的酰胺态氮,一般需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转为铵态氮之后,再供作物吸收。

氨态氮肥使用说明

氨态氮肥使用说明

氨态氮肥使用说明氨态氮肥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类型,其主要成分是氨态氮。

氨态氮肥具有易溶性和高肥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田和园艺作物的施肥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氨态氮肥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正确使用氨态氮肥。

一、氨态氮肥的使用方法1. 施肥时间:氨态氮肥适合在作物生长期的不同阶段进行施用。

一般来说,作物生长初期和生长期的前期是追肥的最佳时机。

此外,氨态氮肥还可根据具体作物的需求,在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追加施肥。

2. 施肥量:施肥量应根据作物的品种、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氮肥的需求量也不同。

在施肥时,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调整,避免过量施肥或施肥不足。

3. 施肥方法:氨态氮肥可以通过根部追肥和叶面喷施两种方式进行施用。

根部追肥可以使用氨态氮肥颗粒直接施入土壤中,或者通过灌溉系统进行喷洒。

叶面喷施则需要将氨态氮肥溶解在适量的水中,喷洒在作物的叶面上。

二、氨态氮肥的注意事项1. 避免过量施肥:氨态氮肥具有高肥效的特点,但过量施肥会导致氮肥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在使用氨态氮肥时,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

2. 配合其他肥料使用:氨态氮肥虽然具有高肥效,但它只是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一部分。

因此,在使用氨态氮肥时,应配合使用其他肥料,以满足作物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求。

3. 保持施肥均匀:在施用氨态氮肥时,应保持施肥均匀,避免肥料在土壤中过度聚集,导致根系局部过度吸收或根系无法吸收的情况发生。

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来实现施肥的均匀性。

4. 注意施肥时机:氨态氮肥适合在作物生长初期和生长期的前期进行追肥。

但在作物的营养需求较低或气温较低的时候,施肥效果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施肥时应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施肥时机。

5. 注意施肥与灌溉的配合:氨态氮肥的根部追肥需要配合合理的灌溉措施,以确保肥料能够充分溶解并被作物根系吸收。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比例调整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比例调整

蔬菜种植中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比例调整蔬菜种植是现代农业中的重要部分,而氮磷钾肥料的施用是促进蔬菜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之一。

正确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与比例调整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文将详细探讨蔬菜种植中氮磷钾肥料的施用原则、调整方法以及其对蔬菜生长的影响。

一、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原则在蔬菜种植中,合理的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可以提供蔬菜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过量的肥料施用会造成养分浪费、土壤污染和农作物品质下降。

因此,合理调整氮磷钾肥料的施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1.1 氮肥的施用原则氮肥是植物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对蔬菜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氮肥的施用量要根据蔬菜的品种、生长时期和土壤类型等因素来确定。

对于需大量吸收氮元素的蔬菜,如叶菜类、茄果类等,氮肥的施用量较大;而耗氮量较小的根菜类蔬菜,氮肥的施用量相对较少。

1.2 磷肥的施用原则磷肥是促进植物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

蔬菜在生长初期对磷肥的需求量较大,但在后期需求量逐渐减少。

因此,在蔬菜生长初期应适当增加磷肥的施用量,有助于促进根系发育和营养吸收,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1.3 钾肥的施用原则钾肥是调节植物渗透压、提高抗逆性的关键元素,对蔬菜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蔬菜对钾肥的需求量主要体现在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果实膨大和充实期。

因此,在蔬菜生长中后期应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量,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二、氮磷钾肥料比例的调整氮磷钾肥料的比例对蔬菜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蔬菜种类和生长时期对氮、磷、钾的需求量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比例调整。

2.1 氮磷比的调整氮磷比是氮肥和磷肥的质量比例,对蔬菜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需大量吸收氮元素的蔬菜,氮磷比要适当增大;而对于需要较多磷元素的蔬菜,氮磷比要适当减小。

例如,叶菜类蔬菜对氮的需求量较大,可将氮磷比控制在1:0.8-1:1.5;而茄果类蔬菜对磷的需求量较大,可将氮磷比控制在1:1.5-1:2.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肥施用的正确方法
(1)深施覆土。

开沟、挖穴,施入土下,深施氮肥可以减少氮素挥发,促进作物根系吸收,利于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促进固态氮的转化。

浮面撒施不仅损失大.且会在环境中因氮气积聚造成农作物肥害。

可通过改善土壤通气性,从而促进带动肥、水、热的改善,利于作物根系下扎,扩大根的吸收范围,促进土壤养分利用。

耕深依土壤质地和质地构型而不同,应灵活掌握。

一般耕深度保持在20~25cm。

其中砂土地宜浅,淤土地宜深;有砂土层宜浅,无砂土层宜深。

施用深度一般为土表下6~15cm。

追施与底施有所不同,追施深度宜在6cm以下,底施深度宜在10cm以下。

(2)看天气情况施肥。

尿素施入土壤经过氨化过程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快。

因此,气温高时宜施用尿素,温度低时宜施用氨水和碳铵.叶面喷氮肥,其肥效的高低与肥液在叶面上停留的时间长短有关。

若在光照充足、温度高时喷施,则水分蒸发快,氮元素很难进入叶子细胞:如喷后即降雨,会使氮肥淋失.这样都会失去叶面喷肥的作用.所以最适宜的时间是阴天无雨或下午4时以后喷施。

(3)做好以水调肥。

不同作物和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肥水有不同要求。

通过农艺措施,使土壤肥水供应与作物需求相一致,可以促进提高氮肥利用。

就土壤水分而言.过少时会造成植株萎蔫、气孔关闭,蒸腾减弱;根尖周围离子浓度减少,根压力减弱,严重影响土壤养分向上运输;过多会造成土壤空气减少,根系环境变差,影响根的吸收,还可造成氮素渗漏淋失。

以水调肥主要包括遇旱浇水、防除涝灾、前肥后水专项措施。

遇旱浇水、防除涝灾与农田基础建设关系密切。

水源充足、机械配套、田面平整,则利于保灌和提高浇水质量。

干、支、斗、毛管设施配套,及时疏浚。

可减少氮素的淋失,利于改善根系环境。

前肥后水要客观灵活运用。

一般在土壤肥水均出现不足时采用。

要根据所施氮肥种类确定浇水时间。

铵态氮肥可水肥相跟,酰胺态氮肥宜于施用2d后浇水,硝态氮肥宜于施用数天后浇水。

要灵活掌握浇水量,浇水量一般以耕层土壤水分短时饱和为度。

(4)配合有机肥施用。

有机肥中的有机质可以分解为腐殖质和腐殖酸,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和土壤胶体形成,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氮素利用。

有机肥一般作底肥施用,也可在苗期追施,而在苗期追施最好与化学肥料相结合追施。

一般采取埋施。

(5)根据土壤性质施肥。

粘土地土质粘重,氮素挥发淋失少,一次用氮量可以稍大些,砂壤地保水保肥能力差,施氮量最好本着少吃多餐的原则进行。

(6)视作物种类施肥。

氮长叶子磷长果,钾肥能长柴千垛,叶菜类如白菜、青菜、苋菜、蕹菜等,追肥可以氮肥为主,但是果菜类。

如瓜类、茄果类。

除了幼苗期需氮较多外.其他时期更需磷、钾等其他元素。

氮肥过多不仅利用率低.还会造成植株徒长,结果开花延迟,产量反而降低。

另外,如大豆、花生等豆类植物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可以少施用氮肥或不施。

(7)分期施用。

发芽期主要是利用种子中贮存的营养.很少吸收土壤养分,幼苗期根系尚不发达,吸收土壤养分仍不太多.如果过量施用氮肥,多余的氮肥会在土壤中积累。

分期施用氮肥可以减少渗漏和固定,便于根据作物生育时期对氮的需求供应氮素,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

分期施肥,原则上可分为底肥和追肥。

底肥中的氮肥用量一般占氮肥总用量的30%~60%。

除水田不宜用硝态氮肥作底肥外,多种氮肥均可做底肥。

氮肥追施量一般占氮肥总用量的40%~70%。

氮肥一般追施1~3次。

追肥时期因作物而不同,一般在作物出现拔节、分枝、花荚形成、蕾铃形成、茎叶显著伸长等现象,即作物生育中、前期和作物出现孕穗、花铃期、茎叶快速生长、果实膨大等现象,即作物生育中、后期追施。

若一次性追施,宜在作物需肥高峰前期施用,即在需肥高峰临界期追施。

(8)配合磷、钾肥施用。

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某种元素的丰缺可影响到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利用。

三要素之间具有相互协调促进的作用。

氮肥配合磷、钾肥施用,可以以磷促氮、以钾促氮,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磷、钾肥一般作底肥,某些作物也可作追肥施用。

(9)合理的氮肥施用量
增施氮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但如果施氮量超过作物的正常需要,反而会扰乱作物的正常生育进程,导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比例失调。

对于花生、大豆等豆科固氮作物而言,适量施用氮肥可以提高产量,而施氮量过多则反使其产量降低。

有人利用N示踪技术研究了3种施氮水平,因施氮过量造成子粒产量明显下降,与不施肥相比,差异不显著。

(10)施用有机长效型和包膜型氮肥。

有机长效型和包膜型氮肥具有将氮素缓慢释放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氮的挥发、固定、淋溶,对提高氮肥利用率有积极作用。

但有机长效型和包膜型氮肥中,其氮的释放不能与作物生育期需肥相一致,易形成作物苗期和需肥高峰期的氮素供不应求现象。

涂层缓释肥料宜在中上等地力上施用。

施用时,要注意作物苗期和需肥高峰期补施非有机长效型和非包膜氮肥。

还需注意在作物生育后期不要使用有机长效型和包膜型氮肥,以免造成作物贪青晚熟。

(11)施用氮肥添加剂和增效剂。

肥料增效剂包括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

在氮肥中添加脲酶抑制剂可以延缓氮素的分解,抑制硝化作用,保存铵态氮,使氮肥逐渐被作物吸收利用,减少损失。

喷施富镧稀土也可使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增强,降低植株中硝态氮的含量,增加氨态氮,促进农作物对无机氮的吸收、转化和利用。

研究发现,富镧稀土可促进春小麦对氮素的吸收,使氮的利用率提高,从而促进植物的营养生长。

在碳酸氢铵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入氮肥添加剂,使碳酸氢铵分子稳定性增加,减少基本运输、贮存、施用中的损失,提高氮的利用率。

氮肥增效剂品种较多,对作物有选择性,肥料施用效果欠稳定,有些品种有药残危害,使用时要谨慎选择品种。

(12)将氮肥制成球状施用。

将氮肥制成一定的球状施用,可以减少氮素挥发。

以有机肥、肥土、腐殖酸为辅料制成的球状氮肥和氮、磷、钾复合型球状氮肥,具有协调、促进养分利用的作用,从而提高氮的利用率。

球状氮肥一般有工厂专业生产,个人不能随便掺制。

球状氮肥可做底肥和追肥,宜深施。

(13)测土配方施用氮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在施用有机肥和调查土壤养分的基础上,根据测土施肥原理和作物需肥特点、养分供肥特点,经过相关试验研究,在确定目标产量之后,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测土配方施肥可以较好的防止过多、过少施肥造成的不利影响。

就测土配方施用氮肥而言,既可以防止施氮不足造成的产量减少,又可防止施氮过多造成的作物奢侈吸收,进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