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
中华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测量的准确性。
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医-药专家共识

附件2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医-药专家共识(广东省药学会2017年12月25日印发)围手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
血糖异常与外科手术之间相互影响。
一方面,围手术期血糖异常与患者术后不良临床结局相关,包括增加手术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增加伤口愈合延迟、术后恢复差及住院时间延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3]。
另一方面,手术麻醉、创伤等应激可使胰岛素拮抗激素(如儿茶酚胺、皮质醇等)分泌增加,引起血糖升高。
此外围手术期一些其他因素(如脓毒症、禁食、高营养支持以及呕吐)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也会加重糖代谢紊乱[4-5]。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是围手术期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6]。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日趋增多,因此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的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住院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及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均推荐医师、护师、药师等多学科共同管理糖尿病患者,以促进患者的血糖达标。
因此本专家共识拟通过医师药师的共同讨论,对院内围手术期患者的血糖管理进行总结归纳,为非内分泌科医生和临床药师管理血糖提供参考,为围手术期患者血糖管理提供可参考的医-药共管模式。
一、围手术期血糖管理医-药共管模式当前院内患者血糖异常的诊治主要由内分泌科专业医生负责,外科医生往往忽略自身专业焦点以外的重要问题,如围手术期高血糖,且大多外科住院医生对降糖药物(特别是胰岛素)的使用经验不足,可能会对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的诊治不及时或不充分。
由于医疗资源短缺,内分泌科医师不可能参与每个围手术期患者血糖异常的管理,更多患者的血糖管理是由所在科室医护人员完成,得到专科医师的指导有限。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医师与药师合作管理对患者的血糖控制和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管理有积极影响[7,8]。
因此国外的相关诊疗标准已将药师纳入到糖尿病综合治疗团队中。
如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中有关“糖尿病患者管理”一项中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该接受综合的内科医疗队伍的医疗护理,这一队伍的成员应包括有糖尿病专业知识的医师、执业护士、助理医师、营养师、药师和心理健康专家。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黄宇光(负责人) 高卉(执笔人)郭向阳郭政王国林王国年马正良徐世元郑宏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得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与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得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得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得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得治疗方案、血糖水平就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得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得平均血糖水平,就是血糖长期控制得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 测量得准确性。
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得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得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她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与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得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得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与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与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得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黄宇光(负责人) 高卉(执笔人)郭向阳郭政王国林王国年马正良徐世元郑宏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与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就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就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测量的准确性。
ﻫ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ﻫ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她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与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ﻫ(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与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与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黄宇光(负责人)高卉(执笔人)郭向阳郭政王国林王国年马正良徐世元郑宏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 测量的准确性。
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优质材料]
![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优质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5dd65e9e19e8b8f67c1cb9c3.png)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黄宇光(负责人)高卉(执笔人)郭向阳郭政王国林王国年马正良徐世元郑宏围术期手术应激可引起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增高。
同时,禁食水、肠道准备以及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血糖降低。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的围术期血糖管理可使手术患者获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一)术前评估1、既往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前应当明确糖尿病类型、病程、目前的治疗方案、血糖水平是否达标、低血糖发作情况、有无糖尿病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术前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血糖长期控制的可靠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监测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之外,推荐术前检测HbA1C,结果≤7%者提示血糖控制满意。
应当注意贫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HbA1C 测量的准确性。
2、糖尿病患者中约1/3未得到诊断,与已经确诊并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相比,这类患者围术期风险更高。
对既往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年龄≥45岁或体重指数BMI≥25kg/m2,同时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行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器官移植、创伤等高危手术者,推荐筛查HbA1C。
HbA1C≥6.5%诊断糖尿病;HbA1C<6.5%,合并血糖升高者,提示应激性高血糖。
3、筛查引起围术期血糖波动的因素。
地塞米松常用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
使用其他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缩血管药物和免疫抑制剂也可以引起血糖水平增高。
恶性肿瘤、心衰、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的患者低血糖风险增加。
术前血糖波动大、强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二)术前准备1、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可能引起低血糖,术前最好停用24小时;肾功能不全或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患者术前停用二甲双胍24~48小时;停药期间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
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初步诊断:子宫内膜腺癌 拟行手术:腹腔镜下筋膜外全子宫双附件+盆腔淋巴结切除
实验室检查
体格检查:P:80次/分 BP:122/87mmHg 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均无异常 心电图,胸片,心功能,肺功能无异常 头颅CT:脑质内未见异常密度影 尿常规:KET(+),GLU(4+) 空腹血糖:13.76 mmol/L
糖尿病病人术前访视及评估?
1)术前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尤 其应注意控制血糖的方法及所 用药物、剂量,尿糖、尿酮的 情况。 2) 危险因素 A 术前空腹血糖>13.3 mmol/L ; B 年龄>65y,病程>5年; C合并高血压、冠心病 ; D 手术时间>90分钟
是否存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一、血糖控制是否稳定
一、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二)术前准备
3.以下情况考虑手术当日彻底停用胰岛素原用 方案,监测血糖水平,需要时使用持续静脉 输注胰岛素控制术前血糖:1)手术时间长、 术后当日仍无法进食的大手术,2)术前完全 依赖皮下短效胰岛素治疗,3)医院缺少管理 皮下胰岛素泵的专业人员。术前已长时间禁 食或行肠道准备的患者按手术日方案管理。
(二)术前准备
2.入院前已使用胰岛素者,多为控制基础血糖 的中长效胰岛素加控制餐后血糖的短效胰岛 素的联合方案。手术安排当日第一台,停用 早餐前短效胰岛素,继续使用中效或长效基 础胰岛素,具体剂量调整见表1。使用皮下埋 置胰岛素泵的患者由专业人员进行调节,保 留胰岛素基础用量。避免不必要的过长时间 禁食,减少对常规血糖控制方案的干扰
三、血糖控制方案
(二)低血糖 2.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100mg/dl(5.6mmol/L) 应重新评估,调整药物方案。血糖 ≤70mg/dl(3.9mmol/L)立即停用胰岛素,开始升血糖 处理。可进食的清醒患者立即口服10~25g快速吸收 的碳水化合物(如含糖饮料);不能口服的静脉推 注50%葡萄糖20-50ml;没有静脉通路者肌注1mg 胰高血糖素。之后持续静脉点滴5%或10%葡萄糖维 持血糖,每5~15分钟监测一次直至血糖 ≥100mg/dl(5.6mmol/L)。详细记录低血糖事件,筛 查低血糖的可能原因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5年快捷版)(精选五篇)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5年快捷版)(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2015年快捷版)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快捷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血糖异常增高是围术期的常见问题。
一方面,手术创伤应激诱发机体分泌儿茶酚胺、皮质醇和炎性介质等胰岛素拮抗因子,促使血糖增高。
另一方面,合并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障碍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围术期高血糖。
另外,围术期经常使用的激素、含糖营养液等进一步增加了高血糖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禁食和不恰当的降糖治疗也有引起患者低血糖和血糖剧烈波动的可能。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感染、伤口不愈合以及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影响远期预后。
合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得到重视。
据此,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2014 年组织专家组起草和制订了《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本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的2015 年快捷版本。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则识别围术期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围术期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可分为合并糖尿病的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两类(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
一般手术围术期高血糖以合并糖尿病者居多。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也日趋增多,其中相当比例的患者术前并未得到正确诊断和有效控制。
有国外研究报道,择期手术中 10%以上的患者合并隐匿性糖尿病。
与普通人群相比,合并糖尿病尤其是未发现、未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更加显著,围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应当在术前加以识别。
而单纯由于应激导致血糖显著增高者往往提示手术应激很强,或合并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可能为危重患者。
合理的血糖控制目标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血糖控制有利于减少外科重症患者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但控制过于严格(如降至“正常”范围)则增加低血糖风险,对降低总死亡率并无益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术前血糖水平、治疗方案、有无并发症、手术类型 等 进 行 全 面 评 估 ,制 定 个 体 化 的 管 理 方 案 。
血糖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
术前评估 1.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反映采 血 前 三 个 月 的 平 均 血 糖 水平,可用于术前筛查 糖 尿 病 和 评 价 血 糖 控 制 效 果。对 既 往 无糖尿病病史者,如果 年 龄 ≥45岁 或 体 重 指 数 BMI≥25kg/ m2 ,同 时 合 并 高 血 压 、高 血 脂 、心 血 管 疾 病 、糖 尿 病 家 族 史 等 高 危因素,行心脏外 科、神 经 外 科、骨 科、创 伤 外 科、器 官 移 植 等 高 危 手 术 者,推 荐 术 前 筛 查 HbA1c;HbA1c≥6.5% 即 可 诊 断 糖 尿 病 。 既 往 已 有 明 确 糖 尿 病 病 史 的 患 者 ,HbA1c≤7% 提 示 血糖控制满意,围 术 期 风 险 较 低;HbA1c>8.5% 者 建 议 考 虑 推迟择期手 术。单 纯 应 激 性 高 血 糖 者 HbA1c正 常。注 意 贫 血、近期输血等因素可能干扰 HbA1c测量的准确性 。 [1,4] 2.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术 前 还 应 了 解 糖 尿 病 类 型 、病 程、目前的治疗方案、低血糖发作情况,特别是有无糖 尿 病 并 发症。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综合症是非急诊 手 术 的 禁忌。病程长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并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 病 ,且 心 肌 缺 血 症 状 往 往 不 典 型 、容 易 漏 诊 ,应 引 起 警 惕 。 3.手术类型 与 围 术 期 高 血 糖 风 险 相 关 。 手 术 越 大、应 激越强,血糖增高越 明 显。 与 区 域 麻 醉 比 较,全 身 麻 醉 特 别 是吸入性麻醉药刺激血糖升高的作用更显著,但目前 并 没 有 证 据 证 明 糖 尿 病 患 者 必 须 首 选 区 域 麻 醉[1]。 术前准备 胰岛素是围术期唯一安全的降糖药物。术前应将原有 降糖方案过渡至胰岛素,并根据禁食情况减去控制餐 后 血 糖 的胰岛素剂量。 1.糖尿病患者手术 当 日 停 用 口 服 降 糖 药 和 非 胰 岛 素 注 射 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 口 服 降 糖 药 可 能 造 成 低 血 糖 ,术 前 应 停 用至少24小时;二甲双 胍 有 引 起 乳 酸 酸 中 毒 的 风 险 ,肾 功 能 不 全者术前停用24~48 小 时[1,4]。 停 药 期 间 监 测 血 糖,使 用 常 规 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术前住院时间超过3天的患者可在入院 后即换用短效胰岛素皮 下 注 射 控 制 血 糖 ,术 前 调 整 到 适 合 的 剂 量。无需禁食水的短小局麻手术可保留口服降糖药[5,6]。 2.入院前长期 胰 岛 素 治 疗 者,方 案 多 为 控 制 基 础 血 糖 的中长效胰岛素联合控制餐后血糖的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 长时间大手术、术后 无 法 恢 复 进 食 的 糖 尿 病 患 者,手 术 日 换 用短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注控制血糖。短小门诊手 术 者,手 术当日可保留中长效胰岛素,剂 量 不 变 或 减 少 1/3~1/2,停 用 餐 前 短 效 胰 岛 素 。 [5,6]
2.尽量避免引起血糖升高 的 其 他 因 素。地 塞 米 松 常 用 于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可升高血糖水平。使用其他糖 皮 质 激 素、儿茶酚胺类药物、生 长 抑 素 和 免 疫 抑 制 剂 也 可 能 造 成 血 糖增高。
3.血 糖 >180 mg/dl(10.0 mmol/L)开 始 胰 岛 素 治 疗 。 [1,2] 静 脉 给 胰 岛 素 起 效 快 ,方 便 滴 定 剂 量 ,术 中 和 术 后 ICU 期间适宜静脉给 药。 持 续 静 脉 泵 注 胰 岛 素 有 利 于 减 少 血糖波动,糖尿病患者以及术前已经使用静脉胰岛素 的 患 者 术中首选持续静脉泵注胰岛素。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可选 择单次或间断静脉推注胰岛素,如血糖仍高,则予持 续 泵 注。 通 常使用短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浓度1U/ml配泵,参照 患者的血糖水平、术 前 胰 岛 素 用 量、手 术 刺 激 大 小 等 因 素 来 确定胰岛素的用量,密切监测,根据血糖升降适当调 整 泵 速, 注意个体化给药,避免发生低血糖。胰岛素皮下注射 适 合 病 情稳定的非重症患 者,常 用 于 术 前 术 后 过 渡;注 意 避 免 短 时 间内反复给药造成降糖药效叠加。
· 94 ·
临 床 麻 醉 学 杂 志 2016 年 1 月 第 32 卷 第 1 期 J Clin Anesthesiol,January 2016,Vol.32,No.1
3.术 前 控 制 餐 前 血 糖 ≤140 mg/dl(7.8 mmol/L),餐后血 糖≤180mg/dl(10.0 mmol/L)。 手 术 风 险 越 高,术 前 血 糖 控 制 达标的重要性越强。另一方面,术前血糖长期显著增高者,围术 期血糖不宜下降过快。因此,应当综合评估风险,合理选择手术 时机,可 适 当 放 宽 术 前 血 糖 目 标 上 限 至 空 腹 ≤180 mg/dl(10 mmol/L),随机或餐后2小时≤216mg/dl(12mmol/L)[7]。
大量证据表明,围术期血糖异常(包括高血糖、低 血 糖 和 血糖波动)增加手术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感染、伤口不 愈 合 以 及心脑血管事件等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率,延 长 住 院 时 间,影 响 远 期 预 后 。 [1,2] 合 理 的 血 糖 监 测 和 调 控 是 围 术 期 管 理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应 当 得 到 重 视 。
据此,中华医学会麻 醉 学 分 会 于 2014 年 组 织 专 家 组 起 草和制订了《围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本文是在此 基 础 上 进 一 步 修 订 的 2015 年 快 捷 版 本 。
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基本原则
识别围术期血糖异常的高危人群 围术期血糖异常以高 血糖为主,可分为合并 糖 尿 病 的 高 血 糖 和 应 激 性 高 血 糖 两 类 (stress-induced hyperglycemia)。一 般 手 术 围 术 期 高 血 糖 以 合 并糖尿病者居多。目前 我 国 糖 尿 病 患 病 率 逐 年 增 高,合 并 糖 尿病的外科手术患者 也 日 趋 增 多,其 中 相 当 比 例 的 患 者 术 前 并未得到正确诊断和 有 效 控 制。有 国 外 研 究 报 道,择 期 手 术 中10%以上的患者合并 隐 匿 性 糖 尿 病[1]。与 普 通 人 群 相 比, 合并糖尿病尤其是未 发 现、未 治 疗 的 糖 尿 病 患 者 血 糖 升 高 更 加 显 著 ,围 术 期 死 亡 率 和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更 高 ,应 当 在 术 前 加 以 识别。而单纯由于应激导致血糖显著增高者往往提示手术应 激 很 强 能 为 危 重 患 者 。
4.避免术前不 必 要 的 长 时 间 禁 食,糖 尿 病 患 者 择 期 手 术应安排在当日第一台进行。禁食期间注意血糖监 测,必 要 时输注含糖液体。由于术前精神紧张应激,手术患者 发 生 低 血糖的风险低于普通住院患者。
围术期血糖监测和控制目标
围术期血糖测量方法 床旁快速血糖仪测量指血(毛 细 血管血)血糖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血糖仪需 定 期 校 准。严重低血糖时血糖仪所测得的数值可能偏高,应 与 中 心 实验室测量的静脉血结果进行对照。动脉或静脉血气分析 是围术期血糖监测 的 金 标 准。 在 低 血 压、组 织 低 灌 注、贫 血 以及高血脂、高胆红 素 血 症 等 代 谢 异 常 的 情 况 下,指 血 血 糖 准确性下降,应使用 动 脉 血 气 监 测 血 糖。 生 理 情 况 下,动 脉 血糖较毛细血管血糖高 0.3 mmol/L[1]。
血糖管理实施方案
高血糖 1.糖 尿 病 患 者 围 术 期 需 要 输 注 葡 萄 糖 者 ,建 议 液 体
中 按 糖 (g):胰 岛 素 (U)=3~4∶1的 比 例 加 用 胰 岛 素 中 和 。 肠 内 外 营 养 的 患 者 应 注 意 营 养 液 中 的 糖 负 荷 ,选 用 糖 尿 病 专 用 型 制 剂 ,适 当 降 低 糖 与 脂 肪 的 比 例 ,缓 慢 输 注 ,通 过 降 低 糖 类 总 量 、减 慢 吸 收 速 度 ,降 低 血 糖 峰 值 ,减 少血糖波动。
围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1.推荐围术期血糖 控 制 在 140 mg/dl(7.8 mmol/L)~ 180 mg/dl(10.0 mmol/L),不 建 议 控 制 过 严 。 正 常 饮 食 的 患 者 控制餐前血糖≤140mg/dl(7.8mmol/L),餐后血糖≤180 mg/dl(10.0 mmol/L)。 2.术后ICU 住院时间≥3d的危重患者,推荐血糖目标 值≤150 mg/dl(8.4 mmol/L)[8]。 3.根据患者手 术 类 型、术 前 血 糖 水 平、脏 器 功 能,建 立 围术期血糖控制的个体化目标。整形手术对伤口愈合要求 高,血糖目 标 降 低 至 108 mg/dl(6.0 mmol/L)~144 mg/dl (8.0mmol/L)有利于减少术后 伤 口 感 染。 脑 血 管 疾 病 患 者 对低血糖 耐 受 差,血 糖 目 标 值 可 适 当 放 宽 至 ≤214 mg/dl (12.0 mmol/L)[1,7]。高 龄 、有 严 重 合 并 症 、频 繁 发 作 低 血 糖 的患者,血糖目标值也可适当放宽。原则上血糖最高 不 宜 超 过 250 mg/dl(13.9 mmol/L)。
临 床 麻 醉 学 杂 志 2016 年 1 月 第 32 卷 第 1 期 J Clin Anesthesiol,January 2016,Vol.32,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