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的学问
综合课《购物的学问》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

综合课《购物的学问》说课稿+教学设计+反思一、说课稿1. 教学背景购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而购物的技巧和策略也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掌握。
综合课《购物的学问》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旨在通过购物这一实际场景,帮助学生提高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决策能力和理财技巧。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能力目标:掌握购物的基本技能,提高消费决策和理财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理消费和节约意识,促进学生对物质和金钱的正确态度。
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消费决策能力和理财技巧。
4.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案例分析等。
•教学手段:PPT课件、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5.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发学生对购物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示例:在你们的生活中,购物占据了多大的比例?你们希望通过购物获得什么?Step 2: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以PPT为辅助,对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进行讲解,包括购物的定义、购物的目的、购物的原则等等。
Step 3:案例分析(30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购物的案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析,从不同角度考虑购物的问题,并总结出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Step 4:角色扮演(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物的场景,每个小组分别扮演商家和消费者的角色,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购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技巧。
Step 5: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检查学生对购物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购物的消费决策和理财技巧2. 教学活动•导入:问题引入和小组讨论•概念讲解:PPT辅助讲解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购物案例,总结购物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技巧•角色扮演:模拟购物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总结反思:学生总结和反思本次课的学习成果3. 教学资源•PPT资源:购物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案例材料:购物案例•角色扮演道具:商家和消费者的角色扮演道具三、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以问题导入、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为主要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3篇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购物的学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商品的一些优惠措施,懂得把握购物时机。
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商品要切合实际、货比三家的购买学问。
2、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认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通过具体案例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交往、沟通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掌握购买物美价廉商品的学问。
教学难点:学生分析整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主题。
师:同学们,生活中的窍门无处不在。
前一段时间,我们以生活小窍门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发现了生活中的许多窍门,同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购物问题。
那么这次主题活动我们就来探讨探讨购物的学问。
二、汇报分析,知识积累。
1、看一看。
教师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播放录像,展示商家的优惠活动吸引学生注意。
2、说一说。
学生汇报自己调查、收集的信息。
教师将学生找到的资料整理展示在大屏幕上。
如:清仓处理原价80元现价50元;(削价)夏季服装全场八折;(打折)化妆品20倍积分;(积分)买裘皮中轿车;(抽奖)买200元送100元;(返券)酸奶买四赠一;(赠送)满18元加1元换三元钱香皂。
(换购)3、议一议。
学生与同桌小伙伴探讨这些优惠措施的含义,不能理解的小组合作分析解决。
4、交流信息的含义,了解商家推出优惠活动主要有以上(括号中)几个方面。
引导学生作为消费者可以把握商家的优惠策略选择最佳购物时机,买到所需商品。
三、自主探究,体验感知。
怎样才能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呢?我们来试一试。
(一)、做消费者,购买一种新上市的饮料。
小学品德与社会《购物的学问》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购物的学问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商品的基本常识,知道商业的重要性。
2.使学生知道商品的价格是变化的,并了解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3.使学生知道买东西的简单常识,知道怎样挑选商品,学会看商标、生产厂家及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4.教育学生从小增强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教师:与学生确立大课题、录象。
学生:1.调查访问:影响同类商品价格的几种因素。
2.亲身体验菜场、超市、小商店等这些购物场所有什么不同之处。
3.查找资料、访问:怎样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怎样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
4.查找资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布置交易会场所、准备好交易物品。
活动时间:三至四周活动过程:开题课一、认识商品1.(录象播放):人们在菜市场买菜、在书店买书、在家电城买家电、在超市购物等情景,让学生说说人们在干什么。
2.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穿的衣服,吃的粮食,家里的彩电,学习的用品,父母上班骑的自行车、摩托车,哪一样不是买来的?买卖的行为就是商业行为。
3.究竟怎样的物品才能说它是商品呢?4.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进入市场销售的产品就是商品。
5.屏幕显示:下列物品是商品吗?请判断。
(1)妈妈去菜市场买的萝卜。
(2)爸爸去房产公司买的住房。
(3)我去新华书店买的《新华字典》。
(4)张大婶送我家10000千克她家自产的橘子。
(5)李叔叔吃自家种的蔬菜。
二、师生探讨,确立活动主题1.购物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购物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直接到商店购买,有的看广告邮购,有的网上购物……购物的学问大着呢,我们围绕“购物的学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呢?结合自己的经历,在班里开展讨论会,提出自己的的活动主题,并与老师和同学协商,组成你们的活动小组,明确小组的主题吧!(学生质疑并且提问)2.学生交流。
(1)请学生将有质量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便于主题的确立。
(2)教师做好及时的引导工作。
3.总结学生的提问,确立活动的子课题。
(1)影响商品的价格的因素有哪些?(2)菜场、超市、小商店等这些购物场所有什么不同之处?(3)怎样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4)怎样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5)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怎么办?三、分成小组,制订活动方案1.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问题。
【五年级】购物的学问

【五年级】购物的学问购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吗,购物也是有学问的。
在购物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购物体验。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购物的学问。
我们要学会理性购物。
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各种广告的诱惑,看到喜欢的商品就迫不及待地下单购买。
我们应该冷静下来,仔细思考是否真的需要这个商品,是否真的物有所值。
我们可以先比较不同店铺的价格,了解市场行情,再做出决策。
理性购物能够避免我们陷入冲动消费的陷阱,也能够让我们更加满意地购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我们还要学会细心挑选商品。
当我们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时,我们应该认真观察和比较。
我们可以先用手触摸一下,看看质地是否好,是否有毛刺或瑕疵。
然后我们还可以仔细地查看商品上的标签,看看产地、品牌、规格等信息是否符合我们的要求。
我们可以问问店员那款商品的推荐或者其他客户的评价,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款商品了。
细心的选择能够保证我们购买到的商品质量好,使用起来也更加舒心。
除了理性和细心,我们还要学会节约购物。
我们可以通过和家人商量,确定购物的预算。
在购物中,我们可以通过比价、砍价等方式争取到更合适的价格。
我们还可以利用促销、打折、优惠券等优惠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满足购物需求,还能够节省一些开支。
通过节约购物,我们不仅能够达到省钱的目的,还能够培养理财的能力。
我们要学会识别假货。
如今市场上流通着不少假冒伪劣商品,为了避免上当受骗,我们需要学会识别真假。
我们可以通过触摸、闻味、看包装等方式判断商品的真伪。
如果我们发现价格过低、包装破损、质地粗糙等异常情况,那么有可能是假货。
识别假货能够保证我们购买到的商品真实可靠,避免给自己带来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购物的确是有学问的。
理性购物、细心挑选、节约购物和识别假货都是我们购物中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
只有掌握了这些学问,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购物需求,避免被冲动消费所困扰,也能够保护自己的利益。
买东西的学问知识点

买东西的学问知识点买东西不仅仅是花钱购买商品,还涉及到一系列的学问和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买东西的学问知识点:1.预算管理:在购买商品之前,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预算。
这样可以确保在购物过程中不会超出自己的财务能力范围。
2.商品了解:在购买之前,需要对所要购买的商品进行了解。
包括品牌、型号、功能、质量等方面的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商品。
3.对比分析:如果在购买一些商品时,有多个相似的选择,我们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品质、性能等因素,并综合考虑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4.网上购物技巧:在进行网上购物时,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比如,选择信誉度高的卖家,阅读商品描述和评论。
此外,还需要注意支付安全、物流方式等因素。
5.退换政策:在购买商品时,需要了解相关的退换政策。
这样可以在购买后出现问题时,及时处理和解决。
比如可能出现的尺码不合适、质量问题等。
7.购物节和促销活动:在特定的购物节或促销活动期间,商家往往会提供优惠和折扣。
了解相关的购物节和促销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把握购买时机,以获得更好的价格。
8.商品打折真伪:在购买时,需要对商品的打折优惠进行判断。
有些商家可能会通过虚高原价或其他手段来制造假打折的假象。
因此,需要将价格与市场参考价进行对比,以确保获得真正的折扣。
9.商品质量认证:一些商品会有相关的质量认证标准,比如电子产品的CE认证、食品的安全认证等。
购买这些商品时,需要留意是否有相应的认证标志,以确保商品品质合格。
10.评价和口碑:在购买商品之前,可以通过阅读其他消费者的评价和口碑来判断商品的好坏。
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购物网站等途径获取其他消费者的真实评价,从而决定是否购买。
11.线下购物技巧:在实体店购物时,我们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
比如带上试穿所需的物品,比如袜子、内衣等,以确保选择合适的尺码等。
12.保护个人信息和权益:在购买商品时,需要保护个人信息和权益不被侵犯。
《买东西的学问》PPT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1 掌握购物常识和基本技巧。 2 养成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的消费者。 3 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时,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夯实基础
一、填空题。
1.正规商品的外包装上一般都有厂名厂址、使用说明、生产日期等内
容,这是我们了解 商品信息 的重要渠道。
2.
发票
是消费者更换商品、保修商品、解决纠纷、索要赔偿的
五、辨析题。 小雯去超市买东西,结账时,警报器突然响了,保安非说她夹带
了没有付款的商品,要翻看她的书包,她只好把口袋和书包翻给他们 看了。后来才发现是警报器出了问题。事后,小雯有点儿不开心,妈 妈劝她说:“算了,给他们看看口袋和书包没什么,咱们身正不怕影 子斜。”
你觉得小雯妈妈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应该答应。
(√)
3.商场丢了东西,老板有权对现场的顾客进行搜身。
( ✕)
4.买水果时一定要先尝一尝、捏一捏,再决定买不买。 ( ✕ )
5.我们要学会协商与投诉,维权意识不能少。
(√)
6.在购物时不需要的商品要放回原位,轻拿轻放。
(√)
7.在网上购物时,我们要注意货物的销售量、顾客评价等重要信息。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 发票 。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哪位同学告诉我们的购物小贴士是错误的?( C ) A.小雯说:“我们购物时要注意产品有无质量检验合格证。” B.小华说:“我们购物时要注意产品有没有商标。” C.小锋说:“我们购物时要买包装漂亮的商品。”
10.消费者协会的投诉电话是( A )。
A.12315
《购物的学问》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购物的学问》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购物的基本常识,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了解发票的作用。
2.具有辨认“三无”产品的能力,初步树立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3.购物时不一味追求名牌、相互攀比,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学生:1.根据购物设计并填写好购物卡和友情提醒卡。
2.自带一件商品,收集购物票具、商品标签和包装袋。
教师:1.大头娃娃图(配解说词)。
2.多媒体课件制作、录像资料。
课时安排:5课时。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
2.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
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购物的常识,学会购物。
教学难点:具备初步的消费者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购物常识资料。
教学过程:活动一价格的秘密一、比一比,谈发现。
1.早上6:00大白菜:0.5元/500g下午6:00大白菜:0.3元/500g2.说说:商品的价格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化?3.做个调查表:价格变化原因调查表。
二、讨论研究。
1.看看大家的调查表,想想商品的价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分组讨论研究,把大家的发现记录下来。
三、小小辩论会。
以下两种观点,你赞成哪种观点,开展一次小小的辩论会。
观点一: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观点二: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
活动二买东西看什么一、谈话导入:购物的学问有很多,我们买东西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才能买到又实用又便宜的商品。
二、实践活动:1.参与一次家庭购物,说说你学到了哪些选购商品的知识。
2.指导填写表格:书上P60。
A购买物品。
B需要考虑的问题。
C其他。
三、辩一辩:妈妈说买东西,可不能全看广告。
你认为对吗?发表一下看法吧。
四、活动:搜集一些商品的标签和包装袋,学会辨认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从商标上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五、资料学习:1、什么是“三无”产品。
2、买东西为什么要索要发票。
六、交流平台:买东西要注意什么?把你的经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吧!七、拓展活动。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购物的学问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购物的学问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培养学生合理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购物前的准备2.购物过程中的沟通与选择3.购物后的评价与反思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购物流程的了解,合理消费观念的培养,沟通能力的提升。
2.教学难点:购物过程中的沟通与选择,购物后的评价与反思。
四、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4-6人。
(2)每组准备购物清单、购物预算、手机(用于查询信息)等。
2.课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购物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2)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购物过程中做到合理消费、绿色消费?3.活动一:购物前的准备(1)每组根据购物清单和预算,制定购物计划。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购物地点、购物时间?4.活动二:购物过程中的沟通与选择(1)每组根据购物计划,进行实地购物。
(2)在购物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商家进行沟通,了解商品信息,进行比较选择。
(3)教师观察学生的购物过程,给予指导和鼓励。
5.活动三:购物后的评价与反思(1)每组回到教室,分享购物经历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购物后的评价与反思,包括:购物过程中是否做到合理消费、绿色消费?购物沟通是否顺利?购物体验如何?(2)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结合本次活动,写一篇关于购物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沟通能力:评估学生在购物过程中与商家的沟通能力,了解学生的表达和倾听能力。
3.团队协作: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团队协作情况,了解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购物过程中的实践操作能力,了解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每个人都有购物的经历,那购物有哪些学问呢?
目录
1、价格的变化因素 2、购物时要注意什么 3、怎样讨价还价
价格变化的因素
季节不同,价格不同
冬 季 羽 绒 服 : 2 8 0 元
夏 季 羽 绒 服 : 1 4 0 元
--
--
夏季卖五角钱一斤
冬季卖两元钱一斤
产地不同,价格不同
新疆
菜:1.1元/斤
水果类
苹果:3.5元/斤 梨子:2.8元/斤 桔子:1.4元/斤 香蕉:2.4元/斤
水果类
苹果:4.0元/斤
梨子:3.0元/斤 桔子:1.6元/斤
水果类
苹果:3.0元/斤
水果类(50斤起购)
苹果:2.8元/斤
梨子:2.8元/斤
桔子:1.0元/斤 香蕉:2.5元/斤
梨子:2.5元/斤
桔子:0.8元/斤 香蕉:2.0元/斤
蔬菜类
辣 黄 芹 椒:2.5元/斤 瓜: 2.4元/斤 菜:1.4元/斤
蔬菜类
辣
黄
蔬菜类(50斤起购)
椒:2.0元/斤 辣
瓜: 2.4元/斤 黄
椒:1.5元/斤
瓜: 2.4元/斤
胡萝卜:1.6元/斤 芹 菜:1.6元/斤
胡萝卜:1.5元/斤
胡萝卜:1.8元/斤 胡萝卜:1.1元/斤
芹
菜:1.8元/斤 芹
哈尔滨
2元 一斤
五毛一斤
广西的芒果
5元一斤
8元一斤
天津的桃
2元一斤
哈尔滨
3元一斤
3元一斤
5元一斤
质量不同,价格不同
丝绵被 1280元一床
黑心棉被 120元一床
2元一斤
5元一斤
购物场所不同,价格不同
不同地点 水果蔬菜价格不同
超市
农贸市场
地摊
批发市场
蔬菜类
辣 黄 椒:2.2元/斤 瓜:2.6元/斤
香蕉:2.6元/斤
品牌不同价格不同
名牌
Hale Waihona Puke 杂牌购物时还要需注意些什么?
商标
生产 厂家, 厂名, 厂址
产品 说明
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等
购买商品时,怎样讨价还价
思考:讲价是有那些技巧?
演一演: 请同学们上台演一演,购买商品的过程…….
谢谢同学们的耐心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