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购物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数学(Xue)下册知识点汇总主要(Yao)内容:一、计(Ji)算1.十(Shi)几减92.十(Shi)几减8、73.十(Shi)几减6、5、4、3、2计算方(Fang)法:例(Li):13-9(1)平十法先算13-3=10,再算10-6=4;(2)破十法先算10-9=1,再算1+3=4;(3)想加算减★因为(4)+ 9=13,所以13-9=4。
二、解决问题1.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余的实际问题,用减法。
(一上已经学过)如:原来有14份报纸,卖了8份,还剩多少份?2.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
(一上已经学过)如:桃树有9棵,梨树有8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3.从总数中去掉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实际问题,用减法。
如:一共有13个气球,其中花气球有8个,白气球有多少个?易错题:1.在()里填合适的数。
14-()=5 12-9=()-1016-8=2+() 11-()=9-()2.()里最大能填几。
9+()<15 8+() <18()-9 < 2 12-()> 33.树上原来有15只小鸟,第一次飞走了6只,第二次飞走了4只。
(1)两次一共飞走了多少只小鸟?(2)现在树上还剩多少只小鸟?4.饲养场里有16只牛,8只羊,9只兔。
(1)羊和兔一共有(You)多少只?(2)母牛有9只,公(Gong)牛有多少只?5. 教室里(Li)原有14个小朋(Peng)友,第一次走了一些小朋友,第二次又走了一些小朋友,现在教室里还剩5个小朋友,两次一共走(Zou)了几个小朋友?6.第二单元认(Ren)识图形主(Zhu)要内容:一(Yi)、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1.通过观察、操作等各种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
2.通过画、折、摆等各种活动,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
(1)长方形有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两条长边长度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长度相等。
小学一年级数学购物知识点总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购物知识点总结购物【知识框架】购物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运算)【知识点】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2、体会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从实际问题中明白得“付出的钱、应对的钱、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购物情形中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运算。
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能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上辨认。
2、会运算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3、在购物活动中体会大面额人民币的作用,运用人民币的兑换知识,初步把握付钱的方法。
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运算)1.在购物情形中会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运算。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2.通过购物中的活动,了解付费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一样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事实上确实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因此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事实上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3.通过购物的活动,巩固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小孩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及复习要点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整理汇总及复习要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年级下册知识领域及结构图一、生活中的数三、加减法(一)数与代数五、加与减(二)六、购物七、加与减(三)二、观察与测量空间与图形四、有趣的图形1、数铅笔---(100以内数的认识)2、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3、动物餐厅---(100以内数的比较)4、小小养殖场---(在具体情境中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1、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法计算)2、采松果---(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
)3、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整十数。
)4(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1、拔萝卜、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
)2、发新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5、回收废品---(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3、小小图书馆---(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题。
)法)4、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5、小小运动会---(用100之内加减法办理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实际问题)3、小小市肆---(举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1、套圈游戏---(连加运算)2、乘船---(连减运算)3、乘车---(加减混合运算)1、观察物体---(两个方向观察单一物体的形状)2、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3、去游乐园1、认识图形------(认识米)(长方形、正方形、三角4、估一估,形和圆)量一量---(简单的估测和测量)2、动手做(一)3、动手做(二)4、动手做(三)1、组织比赛---(认识简单的纵向条形统计图)2、买气球---(认识简单的横向条形统计图)统计与概率八、统计我和小树一起成长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牢固100之内数的认识。
加与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从不同偏向观察物体。
利用100以内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对图形的认识。
能利用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一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认识1 - 20各数,会数、会读、会写。
例如,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19是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
- 知道数的顺序,如11的前面是10,后面是12;能比较数的大小,如10<15。
-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如12>10,5 + 3 = 8。
2. 数的运算。
- 加法和减法。
- 10以内数的加减法,如3+2 = 5,7 - 4 = 3。
通过数的分与合来计算,例如3和2合成5,所以3+2 = 5。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如9+3,采用凑十法,把3分成1和2,9+1 = 10,10+2 = 12。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如13 - 5,用破十法,把13分成10和3,10 - 5 = 5,5+3 = 8。
二、图形与几何。
1. 认识图形(立体图形)-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能区分和辨认这些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特征,例如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正方体的6个面大小都相等。
2. 位置。
- 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如小明在小红的前面,书在桌子的上面等。
三、综合与实践。
1. 数学乐园。
- 通过游戏等活动,巩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和位置关系等知识。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数与代数。
1. 数的认识。
- 100以内数的认识,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知道数的组成,如56是由5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
- 认识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如45<54。
- 认识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如30+5 = 35,35 - 5 = 30。
2. 数的运算。
- 加法和减法。
- 100以内的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如34+23 = 57,计算时先算个位4+3 = 7,再算十位3+2 = 5。
- 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位、退位),如36+28,先算个位6+8 = 14,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3+2+1 = 6,结果是64;50 - 24,个位0 - 4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10 - 4 = 6,十位4 - 2 = 2,结果是26。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5篇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5篇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5篇复习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策略,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复习总结可以帮助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希望大家喜欢!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1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
3、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6、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和复习方法21、加法(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1、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凑小数,拆大数”将小数凑成10,然后再计算。
人教版教材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教材数学知识点总结一、一年级上册。
1. 数与代数。
- 认识1 - 5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 认识“>”“<”“=”,能正确使用符号比较数的大小。
- 认识0,知道0的含义,如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等。
- 6 - 10各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
- 1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
- 认识11 - 20各数,知道数的组成,如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会用凑十法计算。
2. 图形与几何。
-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区分和辨认这些立体图形。
3. 综合与实践。
- 数学乐园等活动,通过游戏等方式巩固数学知识。
二、一年级下册。
1. 数与代数。
-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如13 - 5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等)。
- 100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顺序、数的大小比较等。
-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等的计算方法。
- 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元= 10角,1角 = 10分),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2. 图形与几何。
-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区分和辨认。
- 图形的拼组,如用几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
3. 综合与实践。
- 摆一摆,想一想等活动,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二年级上册。
1. 数与代数。
-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的竖式计算。
- 表内乘法(一),认识乘法的意义,如2 + 2+2 = 2×3,会背诵1 - 6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1米 = 100厘米,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 图形与几何。
- 角的初步认识,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一年级买东西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买东西知识点总结
一、认识货币
1.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元、角、分
2. 辨认不同面值的纸币和硬币
3. 知道货币的作用:购物、交换
二、购物时的基本礼节
1. 理解排队等候的重要性
2. 学会向店员说“请”和“谢谢”
3. 懂得尊重他人,不乱扔垃圾
三、购物时的常用语
1. 会说出购物时常用的词语:“要买……”、“花……元”、“这个多少钱?”、“请给我……”
四、认知购物环境
1. 熟悉超市或商场的基本布局
2. 知道该去哪里找所需的商品
3. 了解商场里的一些区域和服务设施如收银台、餐厅等
五、购物时的基本流程
1. 了解购物前的准备:列清单、带足够的钱
2. 能够在商场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3. 排队结账,交付货币
4. 领取购物凭证,拿走所购买的物品
六、简单找零问题
1. 知道什么是找零
2. 能够进行简单的找零计算
七、购物的安全意识
1. 理解不要随便乱跑,随身带好个人财物
2. 学会观察周围环境,保护自己的安全
八、课外拓展
1. 了解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参观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或超市,实际感受购物流程
以上就是一年级购买东西的常见知识点总结,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孩子们可以更好地认知和体验购物过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社交礼仪,同时也加深他们对货币、商场等环境的了解和认识,为日后更加独立的生活做好铺垫。
一年级全部知识点总结数学

一年级全部知识点总结数学一年级的数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加法、减法、数字比较、形状和空间、时间和数据收集。
1. 数字在一年级,学生将学习认识20以内的数字,并且能够进行数的排序和数的比较。
他们也会学习如何用正确的数字和数量来表示物品或人数。
2. 加法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加法,他们将学习简单的加法口诀和如何用算术表达式来解决问题。
他们还将学习用物品模型、数线、数学游戏等方式进行加法练习。
3. 减法一年级学生也将学习减法,他们将学习简单的减法口诀和如何用算术表达式来解决问题。
减法的概念将通过实际情境和玩耍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数字比较在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用大小号来比较数字,以及如何用大小号来比较物品的数量。
他们将学习如何通过阿拉伯数字符号和物品数量的比较来形成大小概念。
5. 形状和空间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认识各种各样的图形,包括圆形、方形、三角形和长方形等。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对图形进行分类和区分。
6. 时间在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认识天、周和月等时间单位,并且学会用时间序号来表示日期的顺序。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用钟面来读时间。
7. 数据收集一年级学生将学习如何用图表、表格和图片来收集和呈现数据。
他们将学习如何用简单的统计方法来分析和应用数据。
总的来说,一年级数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来启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并且利用生活实践和游戏活动来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希望学生们在一年级的学习中能够建立起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购物知识点总结如何让小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生活,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呢?小学频道精心准备了小学一年级数学购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购物
1、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2、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3、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买文具(小面额的人民币)
1、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
2、体会小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从实际问题中理解“付出的钱、应付的钱、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
4、在购物情景中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买衣服(大面额的人民币)
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能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上辨认。
2、会计算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3、在购物活动中体会大面额人民币的作用,运用人民币的兑换知识,初步掌握付钱的方法。
小小商店(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1.在购物情景中会进行有关钱款的简单计算。
2.通过购物中的活动,了解付费的方式是多样化的。
3.通过购物的活动,巩固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4.购物中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