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观赏石大全详解收藏及保养

合集下载

一、观赏石种类与欣赏

一、观赏石种类与欣赏
3、齐安石。
产于湖北,与玉无辨,多红黄白色。其纹如人指上螺,精明可爱。
4、菊花石。
菊花石是生长在280万年前早二迭世下部地层中的一种天然岩石。它是由天然的天青石(SrSO2)或异质同象的方解石(CaCO3)矿物构成花瓣,花瓣呈放射状对称分布组成白色花朵;花瓣中心由近似圆形的黑色燧石(SiO2)构成花蕊,活似天工制做之怒放盛开的菊花,故名菊花石。菊花石周围的基质岩石为灰岩或硅质砾石灰岩,灰岩中偶尔含有蜓类、蜿足类汉珊瑚化石,给菊花石增添了生命活力。菊花花瓣为多层状,具立体感。花朵大小不一,最大者直径30厘米,最小者3厘米,一般10厘米左右。花形各异,有绣球状、凤尾状、蝴蝶状等。白色晶莹的菊花,陪衬黑色基质岩石的底色,黑白分明,古色古香,偶尔点缀几个古生物化石,更显得生动奇特,故采来未加工的标本就颇受观赏石收藏家们的青睐,因它本身就是一幅天然美丽的图画;若以它精工雕琢成工艺品,更是锦上添花,精美绝伦。
形,指雨花石的形状。已故著名藏石家张轮远云:"癖石之收藏家,常以石之面积大小轻重及其形状,分门别类而列之,颇足以助灵岩石之美观。"
纹,指雨花石的纹路。张轮远云:"文者,由于石质之表面,成其蕴藏。于视力可及之外,因点线交错,或众彩六合,或突起不平,且含有自然之规则,而成也。质言之,即石之文,皆有自然之规则。"各种形状的纹路同各式的色块交织,形成了诸种画面,令人叫绝。
由于上述四者,雨花石在诸种观赏石中"出类拔萃",独占鳌头。
二、 名石种类与欣赏 1、源自血石。 鸡血石为印材中的霸主,价值不低度于田黄石。鸡血石要求血色要活,红色处于其它颜色的地儿当中,要结合得界限,要像"渐融"的一样。其次红色要艳、要正、浅色不行,发暗要发褐也不行。再次,血色成片状,不能成点散状或线状、条状、最主要要求鸡血石地子温润无杂质,色纯净而柔和。最后是"藕纷地"、"芥麦地"或"牛角冻。"

中国十大著名观赏石品种,英石上榜,第一被誉为石中皇后

中国十大著名观赏石品种,英石上榜,第一被誉为石中皇后

中国十大著名观赏石品种,英石上榜,第一被誉为石中皇后导语:说到石头种类,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功能性石头中的大理石、花岗岩等品种,而人们平时逛各类景点中都会见到各类观赏性石头,那常见的观赏石都有哪些品种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中国十大最具观赏性的石头种类,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国十大著名观赏石品种1.雨花石雨花石这个形成与250万年至150万年前的天然花玛瑙,曾因艳丽变化万千的色彩、晶莹玉润的质地、富有变幻的纹理而从古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而这个我国特有的美石还被冠以石中皇后的美称,并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2.灵璧石灵璧石这个产自于安徽省灵璧县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具有肌理缜密、造型粗狂、气韵苍古、质地细腻等特点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曾于唐宋时期被列为贡品,并被清朝乾隆帝誉为天下第一石,和英石、太湖石、昆石并称中国四大名石。

3.太湖石太湖石是因受到长时间的侵蚀而形成,主要被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的中国古代四大奇石之一,并因姿态万千的形状、通灵剔透的石质而有着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中国赏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英石英石是主要产自广东省英德市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长期受到风吹雨淋、自然剥落破裂形成的石灰岩石,也因这个集皱、瘦、透、漏四大特点于一体的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从宋朝时期就被列为皇家贡品。

5.黄蜡石黄蜡石又被称为龙王玉,是因这类石头的表层有着腊状质感而得名的观赏石品种,并因有着较高的硬度、鲜艳丰富的色泽、紧密的结构而有着较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并因有着悠久的玩赏历史,目前已经被总结出料石和观赏石两种方向六个玩法。

6.乌江石乌江石是产自于长江水系贵州乌蒙山地区的乌江石系寒武纪石灰岩,引进过长时间的水流冲刷而使得这种质地坚硬的奇石形成了千奇百怪的造型、变化有致的纹路和丰富多彩的色泽,具有较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

7.三峡石三峡石是因产自长江三峡地区而的名誉的峡石或卵石的统称,根据花纹、石质、、纹理、形态、硬度等区别三峡石的种类多达200种以上,而这个有着艳丽的色泽、纹理各异有着坚硬的材质而成为园林景观刻字石的首选。

景观石名称大全

景观石名称大全

1. 灵璧石:产于安徽省灵璧县,是中国传统的观赏石之一,以其色泽温润、质地坚硬、纹理独特而著名。

2. 太湖石:产于江苏省太湖地区,是一种石灰岩景观石,形态奇特、孔洞相连,常常被用于构建园林景观。

3. 英石:产于广东省英德市,是一种石灰岩景观石,形态各异、颜色灰黑,常常被用于制作山水盆景。

4. 卵石:产于各地的河流、山沟等处,形态各异、颜色多样,常常被用于铺设路面、制作假山等。

5. 斧劈石:产于江苏省武进市,是一种沉积岩景观石,形态直立、纹理明显,常常被用于制作盆景、山水盆景等。

6. 雪浪石:产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一种石灰岩景观石,形态扁平、纹理自然,常常被用于制作山水盆景、园林景观等。

7. 钟乳石:产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一种石灰岩景观石,形态扭曲、颜色灰白,常常被用于制作盆景、景观等。

8. 千层石:产于河北省唐山市,是一种沉积岩景观石,形态厚重、纹理千层,常常被用于制作假山、园林景观等。

我国各地奇石的分布及种类

我国各地奇石的分布及种类

我国各地奇石的分布及种类我国观赏石种类繁多,地域特点明显,为便于了解我国观赏石的分布,现就目前已知各省市、自治区主要观赏石品种列举如下。

北京:金海石、轩辕石、房山太湖石、燕山石、硅化木、京西菊花石、汉白玉石。

黄蜡石。

天津: 虾米石、钟乳石。

乌江石、长江三峡石、角石、响石、石松。

河北: 唐尧石(太湖石)、模树石、菊花石、雪浪石、冰洲石。

山西: 梅花石、大寨石、硅化木、黄河石、绛州石、石州石。

内蒙古: 巴林石(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风砺石、葡萄玛瑙石、水晶。

黑龙江: 火山弹、玛瑙石、方正彩石、江石。

吉林:松花石、长白石、安绿石、松风石、玛瑙石。

辽宁:岫岩石、玛瑙石、锦川石、绿冻石宽甸石、太子河石、龙珠石、石鱼、鸟化石、硅化木。

山东:崂山绿石、竹叶石、紫金石、太湖石、彩霞石、龟纹石、泰山石、木纹石、木鱼石、枣花石、彩石、颜伸石。

河南:黄河石、牡丹石、梅花石、恐龙蛋化石、画石、木变石、林虑石。

安徽:灵璧石、太湖石(巢湖石)、景文石、昌源石、绿松石、西津菊花石、孔雀石。

湖北:大冶孔雀石、襄阳石、汉江石、云锦石、绿松石、三峡雨花石、宜昌三峡石、菊花石、百鹤石、恐龙蛋化石。

湖南:穿孔石、龙骨石、菊花石、碧彩石、石燕、黄蜡石、钟乳石、百鹤石、神农石、绿色萤石簇、黄铁矿晶簇、镉闪锌矿、菱猛矿。

江西:菊花石、彩纹石、雪花石、石笋石、水晶石、硅化木。

江苏:雨花石、太湖石、昆石、栖霞石、漂阳石、吕梁石、斧劈石、菊花石、镇江石、竹叶石、石笋、水胆水晶石、彩虹石。

浙江:昌化鸡血石、青田石、太湖石、黄蜡石、蜡石、瓯江石、松石、桃花石、天竺石、萧山石、临安石、硅化木。

福建:九龙壁、寿山石、莆田蜡石。

广东:英石、黄蜡石、红蜡石、白蜡石、石箓孔雀石、菊花石、石骨石、韶石、钟乳石、广东绿。

海南:黄蜡石、孔雀石、陨石、火山弹。

台湾:火山弹、玫瑰石、金瓜石、龟甲石。

广西:红河石、彩陶石、钟乳石、孔雀绿、水晶石、卷纹石、石胆、太湖石、石英。

我们出发捡石头

我们出发捡石头

我们出发捡石头全国各地观赏石大全详解主题词:收藏全国各地观赏石大全北京观赏石:?1、金海石金海石,产于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下游一带的峡谷河床中。

该石属卵石类图纹石,质地坚硬,形体完美,成浑圆和各种形状,色彩艳丽,多呈黄褐或浅红等色,纹理丰富,构成的画面生动、独特,格调高雅,清新明快。

金海石的原岩是十几亿年前的石英砂岩类岩石,在远古时代受火山岩浆中含铁、猛矿液侵染、渗透而使高价铁和低价铁间隔分布,经漫长的风化而碎落江河,被不断翻滚运移、水冲磨砺形成褐黄色、暗红色、黑褐色、墨色、红紫色等色彩丰富的卵石。

其褐黄色、暗红色多数呈现群峦叠翠的山峰、谷崖、湖浪等。

黑褐色、黑色的纹理则有古柏、山川草花、森林湖泊、人物动物等。

金海石纹理纵横交错,变化万千,多呈山峦叠嶂或水浪汹涌等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但也不乏风拂秋草、天鹅顾影等清幽寂静的图案。

画面浓淡相宜、虚实相生、疏密得体,纹理清晰细腻,布局参差极富变化。

金海卵石多需进行打磨抛光,才能显现出美丽的纹理。

金海石因产于金海湖一带而得名。

另外也有叫独勒石的,因在独勒河也曾经采过这种石头。

?2、轩辕石轩辕石,又名北辰石,产于北京市平谷区东北燕山南麓的丘陵地带。

该石质地坚密,纯正细腻,含铁量高,坚硬如铁;多呈浅灰微绿、灰赭色调,古色古香;通体遍布小龟裂纹,呈凹凸不平的"鳄鱼皮"状结构;外表古朴雄奇、浑厚沉稳,质素纯净,石体有形态各异的众多沟裂洞窍;造型变幻多端,巍峨雄浑,有的状如山峦,群峰峻拔,重峦叠嶂,突兀险峻,有的形似高原,台高壑深,古堡楼阁,雄浑凝重,还有的象各种动物,灵动活泼。

轩辕石兼具瘦、皱、漏、透于一体,朴掘成趣,大者可置于园林庭院,小者可置于文房几案,自然成景,其状如山峦者也是制作山石盆景的佳石。

此石最初发现于庙山,因山上有座轩辕庙,故名轩辕石。

轩辕石为硅质灰岩,肌理缜密,原岩在风化破裂后,孕育于红粘土中,经水浸溶蚀后多皴皱沟壑、孔洞纵横,因含铁成分高,裸露的岩石表面有黑色豆状小突起的铁质凝聚体。

宝石玉石系列之观赏石——岩溶石、雨花石、茅山石、太湖石、昆山石

宝石玉石系列之观赏石——岩溶石、雨花石、茅山石、太湖石、昆山石

宝石玉石系列之观赏石——岩溶石、雨花石、茅山石、太湖石、昆山石1、岩溶石艺苑石:1、岩溶石岩溶石称“喀斯特石”,主要是指水流对碳酸盐岩等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以化学作用为主、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一大类奇形怪状的观赏石。

其天然艺术造型优美,质地良好,从古至今一直深受世人喜爱。

2、雨花石雨花石以产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一带而得名,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观赏石之一。

雨花石雨花石是一种天然玛瑙石,也称文石,观赏石,幸运石,因其石面有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如雨花的五彩石纹而得名。

主要产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及仪征市月塘一带。

中国自南北朝以来,文人雅士寄情山水,啸傲烟霞,至唐宋时期达到颠峰,雅史趣事中有关赏石的佳话不胜枚举。

雨花石玲珑妩媚,晶莹圆润。

绚丽的色彩、奇妙的纹理构成雨花石无穷无尽的图形,有风花雪月,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人物风景,花卉虫鱼……万种风物石头生,使雨花石闻石遐迩。

更是成为石中珍品,有“石中皇后”之称,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

雨花石 - 简介一般提到雨花石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南京雨花台,都以为雨花石就是产自雨花台一带,实际上这知识人们的误解。

雨花石是世界观赏石中的一朵奇葩,有美丽的色彩和花纹﹐可供观赏。

它主要产自扬子江畔、风光旖旎的南京六合。

雨花石以“花”为名,花而冠雨、美丽迷人。

古称文石或锦石,属宝石类。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是被公认为赏玩雨花石的鼻祖。

雨花石 - 名称历史雨花台因多产五彩石子,古称“聚宝山”、“玛瑙岗”。

南朝梁代以后流传:“梁武帝时有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上天,天花纷纷坠落”的神话故事。

北宋大观年间,吏部侍郎卢襄根据雨花说法的传说给云光法师讲经处命名为“雨花台”。

雨花石产于南京市郊及长江两岸的六合、仪征(真州)、江宁、江浦等地。

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称雨花石为“玛瑙石”、“螺子石”。

明《一统·南京》称:“雨花台石,聚宝山出”。

雨花石名真正脱颖而出在明末清初。

徐荣以《雨花石》为题写了一首七律诗。

中国观赏石简介7

中国观赏石简介7

中国观赏石简介7中国观赏石简介7汉中金带石,主要产于于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至汉中的汉江河段。

该石属变质硅岩,质地坚硬细腻,表面润洁光滑;色差明显,底色纯黑,上有白色、淡黄色、金黄色纹理,多以黑黄、黑白组合;纹理线条奇妙,如彩云似流水,图纹丰富,意韵浓厚;形状以浑圆者居多,大多底大上小,成小山形或半圆形,菱形、球形、长方体、圆柱体等也常见。

汉中金带石是缠满金色带子的黑卵石,由滔滔汉江千万年的冲刷和滋养而形成,磨圆度较好,水洗度佳,所呈图纹有具象美和艺术美,深沉凝重、古朴典雅,别具特色。

汉中竹叶石,产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丁家坝一带的嘉陵江中。

该石硬度高,比重大,色彩艳丽,有黄、白、绿、青等色泽,多以淡绿或墨绿为底色,石上嵌着大小不等、颜色各异的竹叶状纹理,叶片图案具浮雕感,竹叶潇洒多姿、形态万千,形状线条柔和,外表清润萧秀,温文尔雅,极具观赏价值。

蓝田玉,俗称菜玉,产于陕西省蓝田县。

其玉质构成主要为蛇纹石化的大理石,及透闪石、橄榄石、绿松石、辉绿石、水镁石等形成的沉积岩;化学成份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铜、三氧化二铁等;颜色以白色为主,也有黄色、米黄色、浅绿至绿色等,间有花纹;摩氏硬度2~6度,质地细腻洁净,色彩斑澜,光泽温润,纹理致密,是上乘的玩赏佳品。

蓝田玉加工性能良好,以白色透明为佳,琢磨后具有玻璃光泽,可雕琢茶具、酒具、玉枕、玉镯、健身球等各种工艺品,玲珑剔透,色泽饱满。

石笋,产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柞水县等地。

该石是由溶洞顶滴下的水滴中所含碳酸钙沉淀堆积而成,外形如笋,故名。

《云林石谱》石笋:“石笋所产凡有数处,一出镇江府黄山,一产商州,一产益州诸郡。

率皆卧生土中,采之随其长短就而出之,或有断而出者,大者三二尺,小者尺余,皆微著土。

其质挺然尖锐,或匾侧有三两面,纹理如刷丝,隐起石面,或得涮道,扣之或有声,石色无定,间有四面备者。

又有高一二丈,首尾一律,因斧凿修治而成。

”注:商州,即陕西省商县(今商洛市商州区)。

24种园林绿化景观石-收藏版

24种园林绿化景观石-收藏版

24种园林绿化景观石-收藏版在园林景观中,景观石是能起到点缀、美化景观作用的自身具有一定美感的石头,也称为园林石、风景石、观赏石。

景观石用途广泛,在景观设计中随处可见其身影,如广场,企业、草坪、公园如天井,草坪小径、泳池周围、栏杆、别墅地基、凉亭、门廊等周围。

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去了解这些常用的园林景观石。

湖石类:1.太湖石(或称象皮青)产地:苏州、北京、济南、桂林运用:园林景观、园林水景驳岸及假山简介:太湖石是皇家园林的布景石材,是园林石的一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

太湖石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超凡脱俗,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

它永不重复,一石一座巧构思,自然天成,是叠置假山,建造园林,美化生态,点缀环境的最佳选择,是一劳永逸的绿色工程。

2.房山石产地:北京运用:园林景观及假山简介:房山石属花岗石,具有坚固、耐风化的特点。

此石质白中透青,青中含白,犹如雪花落在树叶一般。

乃不可多得的天造地设之雕刻佳品。

3.英石产地:广东英德运用:园林水景驳岸及假山简介:英石,又称英德石,产于广东省英德市,具有“皱、瘦、漏、透”等特点,具观赏和收藏价值,为中国四大园林名石之一。

英石开采和玩赏可追溯到中国宋代《云林石谱》记载,被列为皇家贡品。

4.灵璧石产地:安徽灵璧运用:园林景观及点景观灵璧石,隶属于玉石类的变质岩,为隐晶岩石灰岩,由颗粒大小均匀的微粒方解石组成,因含金属矿物或有机质而色漆黑或带有花纹。

产于安徽省灵璧县渔沟镇。

形成于8亿多年前。

因其质、形、色、纹有艺术欣赏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石”。

5.宜石产地:安徽宁国运用:园林景观及点景观6.黄石产地:常熟、苏州、常州、镇江运用:园林景观、假山7.青石运用:园林景观及硬化铺装石笋类:8.白果笋产地:浙江9.乌炭笋产地:浙江10.钟乳石笋产地:浙江11.雨花石产地:江苏南京运用:用于宾馆、绿荫广场、喷泉鱼池、花园宅院、林荫小道、健身桑拿、浴池之装饰12.鹅卵石运用:园林景观水景驳岸13.黄蜡石产地:广东运用:园林景观水景驳岸14.木化石产地:广东运用:园林景观水景驳岸15.三峡石产地:广东运用:园林景观水景驳岸16.龟纹石产地:安徽运用:园林景观水景驳岸17.千层石产地:安徽运用:园林景观假山18.松皮石19.珊瑚石20.石笋石21.砂积石(浮石、积水石)22.斧劈石23.泰山石24.水晶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全国各地观赏石详解大全北京观赏石:1、金海石金海石,产于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下游一带的峡谷河床中。

该石属卵石类图纹石,质地坚硬,形体完美,成浑圆和各种形状,色彩艳丽,多呈黄褐或浅红等色,纹理丰富,构成的画面生动、独特,格调高雅,清新明快。

金海石的原岩是十几亿年前的石英砂岩类岩石,在远古时代受火山岩浆中含铁、猛矿液侵染、渗透而使高价铁和低价铁间隔分布,经漫长的风化而碎落江河,被不断翻滚运移、水冲磨砺形成褐黄色、暗红色、黑褐色、墨色、红紫色等色彩丰富的卵石。

其褐黄色、暗红色多数呈现群峦叠翠的山峰、谷崖、湖浪等。

黑褐色、黑色的纹理则有古柏、山川草花、森林湖泊、人物动物等。

金海石纹理纵横交错,变化万千,多呈山峦叠嶂或水浪汹涌等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卷,但也不乏风拂秋草、天鹅顾影等清幽寂静的图案。

画面浓淡相宜、虚实相生、疏密得体,纹理清晰细腻,布局参差极富变化。

金海卵石多需进行打磨抛光,才能显现出美丽的纹理。

金海石因产于金海湖一带而得名。

另外也有叫独勒石的,因在独勒河也曾经采过这种石头。

2、轩辕石轩辕石,又名北辰石,产于北京市平谷区东北燕山南麓的丘陵地带。

该石质地坚密,纯正细腻,含铁量高,坚硬如铁;多呈浅灰微绿、灰赭色调,古色古香;通体遍布小龟裂纹,呈凹凸不平的"鳄鱼皮"状结构;外表古朴雄奇、浑厚沉稳,质素纯净,石体有形态各异的众多沟裂洞窍;造型变幻多端,巍峨雄浑,有的状如山峦,群峰峻拔,重峦叠嶂,突兀险峻,有的形似高原,台高壑深,古堡楼阁,雄浑凝重,还有的象各种动物,灵动活泼。

轩辕石兼具瘦、皱、漏、透于一体,朴掘成趣,大者可臵于园林庭院,小者可臵于文房几案,自然成景,其状如山峦者也是制作山石盆景的佳石。

此石最初发现于庙山,因山上有座轩辕庙,故名轩辕石。

轩辕石为硅质灰岩,肌理缜密,原岩在风化破裂后,孕育于红粘土中,经水浸溶蚀后多皴皱沟壑、孔洞纵横,因含铁成分高,裸露的岩石表面有黑色豆状小突起的铁质凝聚体。

轩辕石外表古朴,色如铁锈,石形奇特,体态玲珑;肖形状景,状物类形,皆神韵动人。

轩辕石一般都在岩石、土石缝中,需揭土才能挖得。

3、燕山石燕山石,产于北京市房山区燕山。

该石主要是指产于燕山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类奇石,如云纹石、虎皮石、燕石卵等,其中以云纹石、虎皮石更具特色,亦较为常见。

云纹石,也称折带石,呈灰黄色或灰白色,石肌颇多皱折,脉络纹理凹凸参差,如行云流水,或成云层,或成壁画,色调逼真,造型古朴凝重,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尤其适宜作盆景。

云纹石的原岩为灰岩或白云质灰岩,且分层性较好,在地质构造变动过程中,表面薄层岩石受挤压而褶皱变形,呈现云层缎锦状的效果,故也称云锦石。

云纹石石源较少,在河北省涞水县一带也有分布。

虎皮石,京郊房山、门头沟和昌平等地均有分布,呈灰黄、灰蓝、黄蓝相间等色,貌似虎皮,故名。

石体多棱角,形状变幻丰富,常形成突兀险峻的峰峦景观或逼真生动的鸟兽形象等,颇具观赏性。

虎皮石的原岩为白云质灰岩,质地坚硬,常有方解石脉和燧石条带充填,经流水的长期冲刷浸蚀,发生差异风化,使其形成尖利脆薄的棱角和千姿百态的造型。

燕山地质结构异常复杂,具备典型喀斯特钟乳岩地层,更有石灰岩层和石英岩、千页岩、板岩、海蚀岩、沉积岩等,赏石资源非常丰富。

燕山所产的石种甚多,有几十类,包括瓦井石、黄蜡石、上万石、雾云石等,也有的将其统称为燕山石。

各类赏石多见有灰青、褐色、褚红夹青、纯白、青灰夹黄等,纹理逼真,富有变化,质感古朴,光泽凝重,其形态极为丰富,以象形状物者较为多见。

4、房山太湖石房山太湖石,也称北太湖石,产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地区。

该石为石灰岩,形状大体和南方太湖石相似,具有太湖石的涡、沟、环、洞的变化。

容重比南方太湖石大,扣之无共鸣声,多密集的小孔穴而少有大洞,体态麟峋透露,质地坚硬,一般用作修筑叠石假山。

北京房山区蕴藏着丰富的太湖石,大部分埋在土层里,因红色山土的作用,新开采的多呈土红色、橘红色、土黄色,日久后表面带些灰黑色。

质地不如南方太湖石脆,有一定韧性。

外观比较沉实,浑厚雄壮,和南方太湖石外观的轻巧、清秀、玲珑有明显区别。

5、京西菊花石京西菊花石,产于北京西山红山口菊花石沟及周口店等地。

该石基底为黑色炭质板岩,花瓣由束状、放射状灰白色红柱石矿物组成;花形较小,质地灰黑,松疏,花瓣为紧密放射状;呈灰白色、褐色或浅红色;玻璃光泽,硬度6.5~7.5,风化后稍低,比重3.16~3.20。

京西菊花石是红柱石菊花石,存在于红柱石岩中。

红柱石(A12SiO5)是变质岩,产于石炭——二迭系炭质页岩与侵入岩体的接触带上,在地质学中属接触变质成因而非沉积成因,主要为富铝岩石(如页岩、高岭土等)分解再结晶而成,单晶体呈柱状,横切面近于正方形,集合体呈放射状。

西山地区所产的红柱石质地很好,且红柱石的柱状集合体还常呈放射状形如菊花的花纹,奇特别致。

6、木化石木化石,产于北京市延庆县千家店乡下德龙湾。

该石大多垂直地面出露,最大的直径2.5米,小的有几十厘米,一般为0.5~1.0米。

颜色有灰白色、灰色和褐色。

其横断面上,有清晰地一圈圈规则美丽、疏密相间的年轮;在纵断面上,有细微的纵向纹理和凹凸不平、厚约1厘米左右的化石树皮。

下德龙湾木化石大多是裸子植物中的松柏类,保存在下德龙湾侏罗系后城组砂页岩地层中,至今已有1亿3千万年历史。

那时成片的森林由于燕山运动及火山喷发被埋入地下,在缺氧高压环境中,富含二氧化硅的地下水慢慢渗透到树木的内部,二氧化硅分子与树木的有机质成分进行臵换,而树木的结构则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变成了木化石,随着地表抬升,木化石又露出地表。

下德龙湾木化石,在方圆几平方公里内,出露的约有40多株,有的高出地表近2米,其出露面积之大、数量之多、树径之粗在国内都较为少见。

7、汉白玉石汉白玉石,产于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高庄及南尚乐乡石窝。

该石属沉积变质型大理岩,质地细腻、洁白温润,内含闪光晶体,熠熠生辉,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的建筑和雕刻材料。

高庄、石窝汉白玉矿,开采历史悠久,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六七百年。

高庄和石窝地处低山丘陵带,地层产状平缓,矿层位于元古界蓟县系雾迷山组第二段下部,共有两个含矿层,7个矿体,长约790~1190米,平均厚度0.7~1.63米。

白云石大理岩,即为汉白玉,质地优良,颜色较浅,色泽纯正,色调和谐。

另有灰质白云石大理岩的"艾叶青"和含藻类化石灰质白云石大理岩"螺丝转"两个品种,其品质也具有洁如流云、润如羊脂等观赏特性。

8、上水石上水石,产于北京市北京房山区西南部的十渡。

该石状似蜂窝,上面有大小不一孔穴,吸水性较好,采回后把外表的黄泥冲涮洗净,石上可栽树植草,是制作山石盆景的佳材。

拒马河畔的十渡乡,距京城约100公里。

从张坊至平峪,拒马河蜿蜒奔流,沿途要过桥渡水十次,十渡因此得名。

十渡为岩溶峰林和河谷地貌,两侧崖壁连绵,奇峰峻美。

一渡位于东端的张坊,顺流而下过二渡渡桥,在千河口的五指山一带的山坡上,遍地都是上水石。

9、京密石京密石,产于北京市近郊山区密云县干涸的古河道内。

该石是由岩块经流水剥蚀和冲磨而形成的卵石,棱角园浑,外形千姿百态,造型奇特、色彩美丽,石表风化轻微,石浆石皮较好,稍光滑,自然颜色和画面较清晰,石纹理粗犷豪放,呈现出山水风光、动物植物等图案。

京密石与金海石的形成年代、地质结构和矿物成分大致相似,但硬度略高于金海石,京密石的成分多为钙质石炭岩、方解石、钙镁质白云岩的碳酸盐及石英岩、硅质岩。

其中硅质岩者坚硬细腻、光洁滑润。

而单色卵石的成分多为以二氧化硅为主的硅质或硅酸盐,其质地尤为细密、坚硬。

石中筋纹主要以方解石脉、石英脉、铁质脉等构成。

并有部分玛瑙质卵石。

京密石有图纹也有单色、有平纹也有凸纹。

其颜色主要由所含的致色元素和带色矿物种类的状态及含量决定。

图纹卵石多为风化过程中的次生染色,石体五颜六色,主要致色因素是亚铁和高铁离子,构成平纹卵石的褐色、棕黄色、暗红色风化纹晕,凸纹卵石之凸纹亦是亚铁及部分高铁离子的风化染色所致。

单色卵石则多为原生色,以景观和象形为主,颜色有红、黄、兰、绿、紫、白、黑等,色泽深浅不一,也有黄、黑相间的染色膜或色晕等。

京密石蕴存于古河道十余米深的沙层中,近年采沙者取沙后,大量的卵石沿附近河道堆积长约十几公里,为京密石的采集地。

10、拒马河石拒马河石,产于北京市房山区拒马河中。

该石属河卵石。

拒马河发源于山西省灵丘县,从太行山谷奔腾流入北京房山。

在房山区境内,拒马河约有30多公里,河谷拐了10个湾,人称十渡。

此段河床时宽时窄,两岸峭壁奇峰连绵,河床中有60米厚的卵石层。

11、西山石西山石,产于北京市西山,《素园石谱》有记载。

北京西山古称"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属于太行山余脉,南起拒马河,北至关沟;历房山、门头沟、石景山、昌平等区县,永定河(古称无定河)贯穿其中。

石出山水间,本色乃自然。

河北观赏石:1、唐尧石唐尧石,产于河北省唐县境内的西北山区。

该石质地坚硬、造型千姿百态、块匀态奇,颜色各异,独具神韵。

且储量丰富,为北方罕见的奇石怪岩。

高者数米,重者数吨,如真山群峰,小者可以立于盘中,臵于庭院。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园林点缀和庭院观赏的上佳石种。

由于今河北唐县至望都一带,曾是古代尧部族活动居住的地方,其产于唐县的怪石故称为"唐尧石"。

唐尧石神韵恢弘,一般卧于地下或半露于地面,是经酸性水长期蚀化而形成。

玲珑剔透,佝偻扭曲,集瘦、透、漏、皱、于一身。

瘦则石态窈窕,突兀嵌空,刚硬苗条,不肿不疲;透则洞豁贯穿、玲珑剔透,多孔多洞,灵动飞舞;漏则空穴委曲,上下贯穿;皱则皱毂叠浪、岩窦纵横,石肤若披麻,如斧劈千仞,似海浪层层。

一石一景、一石一物,块块形神兼备。

2、模树石模树石,古称松石、醒酒石、婆娑石,产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

该石顺着一定的纹理剖开,分成两片的岩面上就会出现两幅几乎完全相同的图案,状似树形、枝叶、密草,千姿百态,美如画卷,当地称之为"龙骨画"。

作为观赏用的有呈板状、片状生长在一个层面上的模树石,也有显现石上多个面的模树石,亦具有立体感。

模树石多由距今4亿年前的板岩变质而成。

在远古时代的地质活动中,铁、锰的氧化物在地下水及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沿岩石的节理、裂隙及层理等空隙处渗透,历经长期沉淀结晶形成板岩上的画面,多呈现松树形、柏枝形或树与草密集成群的图案,由于其形状很像树枝状植物化石,故有"假化石"之称。

受沉淀物多寡的影响,其图案呈墨、红、黄、青、灰等多种色彩,犹如天然彩墨石画。

◎模树石是指一个外来的矿物在另一个矿物的表面上结晶而形成一种分叉的树状图案。

在我国分布较广,北京房山、江苏苏州石墙、河南信阳、内蒙古等地均有出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