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_POE_PE共混改性的研究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在工农业中应用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塑料是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PP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应该有良好的韧性。
因此对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开展改性研究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前言众所周知,PP和PE是重要的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但脆性和低温抗冲击性能差。
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化学性、耐低温性和良好的加工流动性等特点,但耐热性差、耐大气老化性能差以及易应力开裂等缺点也相当突出。
因此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改性研究已经成为目前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的共混改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1 聚烯烃概述1.1 聚丙烯聚丙烯(即)是非常重要的廉价通用高分子材料,它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广泛用于薄膜、管材、板材、注射产品及中空制品中。
聚丙烯相对低的价格和适宜的特性提高了它的市场效能,不仅用做其他材料的替代物,而且也不断地开发出一些新的应用[1]。
1.2 聚乙烯聚乙烯工艺化已有60多年的歷史,聚乙烯现在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品种繁多的最重要的合成树脂之一。
其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现在已能生产各种类型和品级的聚乙烯树脂,可以做成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系列制品。
在满足最终用途的前提下,与其他聚合物和非聚合物材料相比,聚乙烯树脂以其价廉质优而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已发展成生产量大、用途宽广的最重要的一类通用树脂。
2 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方法2.1 塑料增韧PP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改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低廉。
四川大学研究PP/POE共混组成对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

大庆炼化公 司生产 出三个牌 号 抗 冲共聚产 品
子在 P / O P P E基 体中分散性 良好 , 而纳米粒
子对 P / O P P E基体具有增韧作用。改性后的
两类复合材料均具有优异 的抗老化性能 , 而 大 庆 炼 化 公 司 生 产 出 E T 0 、 P /1 0 t 纳米 级 To / O P 3 R l ( .w %) P j2P E复合 材料 E C 0 、P 7 三个牌号抗冲共聚新产品。 P 3R S 19 的抗老化性能更加优异 , 其加速老化 2 8天后
生产到均聚生产、 三次均聚生产到抗冲生产的 系, 其相关系数 7在 09以上。 . 切换 , 调试生产出了达到市场要求的 F I0 , _ 3 R U
F OO 、 l 三个抗冲牌号产品。 _ _ R )9 P 7
.
( 孙可华 )
( 孙可华 )
四川大 学研 究 P / OE共混组成 PP 对材料 断裂行为 的影 响
艺, 保证了产品具有稳定 的高分子鼍 和窄分 了一条 10/ 可 溶性 导电聚苯 胺原 料 的中 0t a
子量分布 。用 自主开发的特殊结构密闭洗涤 试生产线 、 条 10ta 一 0 0/ 的导 电聚苯胺 涂料
釜代替原有 8 次重力 自 然洗涤 , 既简化流程 , 生产线以及 与之 配套 的涂料质量检 测体 系。 又降低洗涤水消耗 , 品纯度 大大提高。反 率先在国内开发 出具有我国 自主知识产权的 产
传统有机紫外线吸收剂提高聚合物材料的抗 数 的影 响。结 果 表 明 , P和 用 量 为 5h P pr 老化性能将是一个大的趋 势。 P E的共混物都可完全满足 E O WF方法的要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省材 求 , 共混物 的断 裂韧性 一比基 本断裂功 w , 。 料技术创新基 地 , 采用 T M 和 U E V—V s i等 较 P P有显著提高。P E用量 为 1p r O 0h 以上
PP与PE共混改性

储料
熔胶|抽胶|冷却设定
压力 背压 流量 位置
前抽 40 ** 15 20
熔一 80 1 55 75
冷却时间:23s
熔二 后抽
80
52
1
**
55
48
100
102
锁模
压力 流量
慢速
60 55
快速
70 60
低压
15 33
高压
120 55
PP加工时易出现的问题:
1. 吸湿性小,易发生融体破裂,容易高温热氧老化,长期与热金属 接触易分解。
二、PP与PP/LDPE共混试样的制备 1)料的称量与干燥 2)物料的混合 3)物料的注塑成型
三、PP与PP/LDPE共混试样的检测 1)试样外观检测 2)流变性检测 3)拉伸强度检测 4)燃烧实验
PP增韧改性配方
• PP:850g • LDPE:150g
PP用LDPE增韧的原因
• PP作为一种通用塑料,力学性能良好,价格低廉但其对 缺口敏感,缺口冲击强度较低,为此,我们需要对PP进 行增韧。
• 而LDPE分子链柔顺,柔韧性好。
• 两者溶解参数相近,极性相似,若将PP与PE共混合金化 可使PP达到增韧的效果。目前,PE增韧PP,是最常用、 最经济,也是最成功的共混增韧体系
增韧原理
PP与PE都是结晶性聚合物,它们之间没有形成共 晶,而且各自结晶,形成相容性不良的多相体系。
但两者晶体之间却发生相互制约作用,可破坏PP 的球晶结构,PP球晶被PE分割成晶片,使PP不能 生产球晶。随着PE用量增大,分割越显著,PP晶 体则被细化,PP晶体尺寸变小,促使PP与PE共混 体系冲击强度得到提高。
前言
1951 年制成了结晶聚丙烯,此后发展了PP/ PE 共混物,通过对聚丙烯进行共混改性,克服其纸 温脆性、易老化、耐候性差等缺点,使其综合性 能大大提高,进入了工程塑料领域,并成为通用工 程塑料及合金的强用力的对手。
《交联和共混改性聚烯烃弹性体(POE)的研究》

《交联和共混改性聚烯烃弹性体(POE)的研究》交联与共混改性聚烯烃弹性体(POE)的研究一、引言聚烯烃弹性体(POE)以其优异的弹性、柔韧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在汽车、电子、包装、建筑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应用需求和性能要求,对POE的改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交联和共混改性两种方法在聚烯烃弹性体(POE)中的应用及其对性能的影响。
二、交联改性聚烯烃弹性体(POE)交联改性是一种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在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形成交联点,从而提高材料性能的技术。
在聚烯烃弹性体(POE)中,交联改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耐候性。
1. 交联改性的方法交联改性可以通过化学交联和物理交联两种方式实现。
化学交联主要通过添加交联剂,使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形成化学键;而物理交联则主要通过控制聚合物的结晶度和分子链的排列来实现。
2. 交联改性的影响交联改性可以显著提高POE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热性能。
同时,交联还可以改善POE的加工性能,使其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
然而,过度的交联可能导致材料变脆,因此需要控制好交联程度。
三、共混改性聚烯烃弹性体(POE)共混改性是将两种或多种聚合物、添加剂或填料进行混合,以改善材料的性能。
在聚烯烃弹性体(POE)中,共混改性可以引入其他聚合物的优点,从而提高其综合性能。
1. 共混改性的方法共混改性可以通过熔融共混、溶液共混和乳液共混等方式实现。
熔融共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将不同性质的聚合物在高温下熔融混合,然后进行冷却和固化。
2. 共混改性的影响共混改性可以改善POE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等。
例如,通过与橡胶、塑料等其他聚合物的共混,可以改善POE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能。
此外,添加适量的添加剂和填料还可以提高POE的阻燃性能和耐候性能。
四、结论交联和共混改性是提高聚烯烃弹性体(POE)性能的有效方法。
交联改性可以显著提高POE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而共混改性则可以引入其他聚合物的优点,从而改善POE的综合性能。
聚丙烯弹性体POE纳米碳酸钙共混复合材料研究

张垣 ,庄瑛 ,成志钢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0)
摘要 :采用无机填料高岭土和氢氧化铝粉改进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收缩率 ,探讨两者对固化体系的收缩率 、
吸水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高岭土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后 ,可明显改善 FRP 型材的综合性能 。
关键词 :不饱和聚醋树脂 ;固化收缩率 ; FRP;高岭土
100 ∶12 ∶8 的复合材料 ,研究了共混复合方式对材料力学性能及形态结构的影响 。通过透射电镜( TEM) ,熔体流动速
率 (MFR) 及拉伸 、弯曲冲击强度的分析测试 ,结果表明 :各组分混合次序及 PP 受热过程的不同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
能 、加工流动性能存在明显的差异 ;纳米碳酸钙对聚丙烯 ( PP) 、乙烯辛烯共聚物 ( POE) 有一定的热稳定作用 ,与 POE
近年来 ,国内外对纳米碳酸钙粒子改性聚丙烯的基础理 论和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 [1 - 5 ]。但尚未见 PP/ 弹性体乙烯辛 烯共聚体 ( POE) / 纳米粒子三元复合工艺和混合次序对材料 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的研究报道 。本文在 PP/ POE/ 纳米碳酸钙 共混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 PP、 POE、纳米碳酸钙三者不同的共混复合方式对 PP/ POE/ 纳米 碳酸钙复合体系 (以下简称复合体系) 性能的影响 ,从而为这 类新材料工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
·40 · 新型建筑材料 2003. 5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Chemical Building Materials 化学建材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

关于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的现代研究作者:赵艳张滨茹杨伟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7年第29期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在工农业中应用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塑料是高分子材料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PP在使用过程中,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强度,也应该有良好的韧性。
因此对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开展改性研究一直是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前言众所周知,PP和PE是重要的通用大品种树脂,聚丙烯(PP)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但脆性和低温抗冲击性能差。
聚乙烯(PE)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耐化学性、耐低温性和良好的加工流动性等特点,但耐热性差、耐大气老化性能差以及易应力开裂等缺点也相当突出。
因此聚丙烯和聚乙烯的改性研究已经成为目前高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对聚丙烯(PP)与聚乙烯(PE)的共混改性进行研究与探讨。
1 聚烯烃概述1.1 聚丙烯聚丙烯(即)是非常重要的廉价通用高分子材料,它具有比重小、耐应力开裂性和耐磨性能突出、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优点,广泛用于薄膜、管材、板材、注射产品及中空制品中。
聚丙烯相对低的价格和适宜的特性提高了它的市场效能,不仅用做其他材料的替代物,而且也不断地开发出一些新的应用[1]。
1.2 聚乙烯聚乙烯工艺化已有60多年的历史,聚乙烯现在是世界上产量最大、品种繁多的最重要的合成树脂之一。
其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现在已能生产各种类型和品级的聚乙烯树脂,可以做成不同形式、不同用途的系列制品。
在满足最终用途的前提下,与其他聚合物和非聚合物材料相比,聚乙烯树脂以其价廉质优而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已发展成生产量大、用途宽广的最重要的一类通用树脂。
2 聚烯烃(聚丙烯,聚乙烯)共混改性方法2.1 塑料增韧PP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改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低廉。
POE的性能及其在聚丙烯共混改性中的应用

POE的性能及其在聚丙烯共混改性中的应用聚烯烃弹性体(Polyol efinelasto mer)(POE)是美国DOW化学公司以茂金属为催化剂的具有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和均匀的短支链分布的热塑性弹性体。
这种弹性体的主要性能非常突出,在很多方面的性能指标超过了普通弹性体。
POE分子结构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相似,因此POE也会具有耐老化、耐臭氧、耐化学介质等优异性能,通过对POE进行交联,材料的耐热温度被提高,永久变形减小,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主要力学性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多用途的PO E弹性体能够超过PV C、EVA、SBR、EMA和EP DM,今后POE可能取代传统的EPDM。
由于POE的优异性能使其在汽车行业、电线电缆护套、塑料增韧剂等方面里都获得了广泛应用。
由于POE有较高的强度和伸长率,而且有很好的耐老化性能,某些耐热等级、永久变形要求不严的产品直接用PO E即可加工成制品,可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材料还可以重复使用。
交联普通聚乙烯的研究已经有几十的时间,但对交联茂金属弹性体的报道还很少。
1 POE的结构与性能1.1 POE的结构特点POE之所以具有优异的性能,可实现高速挤出,与以下特点有关:(1)辛烯的柔软链卷曲结构和结晶的乙烯链作为物理交联点,使其具有优异的韧性又具有良好的加工性;(2)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与聚烯烃相容性好,具有较佳的流动性;(3)没有不饱和双键,耐候性优于其它弹性体;(4)较强的剪切敏感性和熔体强度,可实现高挤出,提高产量;(5)良好的流动性可改善填料的分散效果,同时亦可提高制品的熔接痕强度。
1.2 POE的性能特点POE采用溶液法聚合工艺生产的,其中聚乙烯链结晶区(树脂相)起物理交联点的作用,一定量的辛烯的引入削弱了聚乙烯链的结晶区,形成了呈现橡胶弹性的无定型区(橡胶相)。
pp增韧及pp、pe共混

PP增韧及PE/PP共混改性研究摘要:从塑料增韧聚丙烯(PP)体系(主要是与PE共混)、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增韧PP体系以及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体系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国内外PP共混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采用塑料类作为改性剂增韧PP,虽可增韧,但是由于体系的不相容性,往往要大量使用改性剂或添加相容剂。
PE 增韧P P 的效果取决于共混物中PE 的用量, 当PE 质量分数达到25%~40 %时, 共混物既有良好的韧性和拉伸强度,又有较好的加工性能。
使用橡胶或者热望性弹性体与PP共混增韧效果最为明显。
但由于随着弹性体用量的增加,体系在冲击强度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刚性等性能的损失。
此外,还就近年发展起来的无机刚性粒子增韧PP的研究工作进展和机理研究情况作了介绍。
关量词:聚丙烯增韧聚乙烯共混改性聚丙烯(PP)是通用热塑性树脂中增长最快的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PP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有着优异的综合性能。
而其亟待克服的最为突出的缺点是它的缺口敏感性显著,即缺口冲击强度较低,尤其在低温时更为突出,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增韧。
PP共混增韧方法以其效果显著、工业化投资少且迅速易行等特点而广为应用。
共混增韧改性是指用其他塑料或弹性体等作为改性剂与PP共混,以此改善PP的韧性。
常用的改性材料主要分为塑料、橡胶或弹性体以及无机刚性粒子等几类。
1.塑料增韧PP体系采用塑料类作为PP增韧的改性剂.不仅可以达到增韧的目的,而且可使材料的耐磨性、染色性等得到改善,且价格较为低廉。
应用较多的有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ILDP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聚酰胺(PA)等。
但由于他们与PP的不相容性,要使体系达到较高的韧性往往需要加大改性剂用量或添加相容剂。
1.1PP/聚乙烯(PE)1.1.1 高密度聚乙烯结构、性能及应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在每1000个碳原子中含有不多于5个支链的线型分子所组成的聚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与开发(239~240)PPΠPOEΠPE共混改性的研究赵枫1,杨琪2,杨云波2(1.牡丹江第三热电厂,黑龙江牡丹江157013;2.牡丹江石油化工厂,黑龙江牡丹江157009)摘要:介绍了新型热塑性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的结构与性能的特点,采用配比合适的均聚聚丙烯(PP)和共聚PP为基体树脂,通过POE,PE对PP增韧改性研究,确定最佳的增韧剂和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的共混体系,结果表明:POE为PP的最好增韧剂,PPΠPOEΠPE三元共混体系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聚烯烃弹性体;聚丙烯;增韧;共混中图分类号:T Q31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045(2002)04-0239-02 聚丙烯(PP)作为一种通用塑料,具有密度小、无毒、耐腐蚀、力学均衡性好、价格低等优点,但其缺口敏感性特别显著,缺口冲击强度较低,尤其在低温时更为突出。
根据橡胶增韧塑料的机理,橡胶与塑料应构成“海岛”结构,即橡胶相必须以一定的粒径均匀分布在塑料连续相中以达到增韧塑料的目的。
人们往往采用EPDM, E VA和S BS等一些橡胶或热塑性弹性体对PP进行改性,以改进PP的缺口冲击韧性,但热稳定性、刚性却不够理想。
聚烯烃弹性体(POE)与上述传统的增韧材料相比,对PP的增韧改性效果则更为显著。
本文以配比合适的均聚PP和共聚PP为基体树脂,以POE为主增韧剂,在保证共混材料刚性、冲击强度较高的前提下加入少量PE 作为辅助增韧剂,以减少POE的用量,降低成本。
1 实验部分①1.1 主要原料均聚PP4018,辽阳化纤公司产品;共聚PP1647,北京燕山石化公司产品;PE,大庆石化总厂产品;POE8150,美国DOW化学公司产品;抗氧剂1010、168,北京化工三厂产品。
1.2 主要设备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型号TSS J-58Π48D,成都晨光塑料机械厂产品;注塑机,C J-150NC,广东震德塑料机械厂产品;熔体流动速率仪,VPXRZ-400C,吉林大学科教仪器厂产品;电子万能试验机,CSS1101C,机械部长春试验机研究所产品;冲击试验机,RESI L25,意大利CE AST公司产品;调温,调湿箱,P L-2G,上海爱斯佩克环境仪器公司产品。
1.3 试样制备将原材料干燥后按工艺配比进行共混,经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挤出,温度为210℃,主机转速为240rΠmin,挤出后水冷,干燥,切粒筛分。
在温度为50℃的条件下干燥1h,在注塑机上按AST M 标准注塑样条,在调温、调湿箱里进行样条处理72h后进行检测。
1.4 性能测试熔体流动速率按IS O1133测定,测试温度为(230±1)℃;缺口冲击强度按IS O180测定,测试温度为(23±1)℃;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按IS O527测定;弯曲性能按IS O178测定。
2 结果与讨论2.1 POE的组成和特性POE是一种饱和的乙烯-辛烯共聚物,由美国DOW化学公司采用茂金属催化剂使乙烯和辛烯聚合而得的一种热塑弹性体。
POE的特性:非常窄的分子质量分布和一定的结晶度,使其既具有弹性体的性能又能像热塑 ①收稿日期:2002-01-15;修回日期:2002-03-07作者简介:赵枫(1969-),女,黑龙江牡丹江人,工程师,已发表论文5篇。
第20卷 第4期2002年7月 石化技术与应用Petrochemical T echnology&ApplicationV ol.20 N o.4 Jul.2002性塑料一样便于加工;有较高的剪切敏感性和熔体强度,加之与其他聚烯烃相容性好,可以实现高挤出速率;没有不饱和双键,耐候性能优于其他弹性体,在低温下仍有较好的韧性。
2.2 POE含量对均聚PP性能的影响均聚PP加入POE进行增韧时,对均聚PP的性能影响见表1。
表1 POE对均聚PP的性能影响项目w(POE)Π% 1015202530熔体流动速率(10m in)Πg10.59.89.28.4 6.6屈服拉伸强度ΠMPa2725231918断裂伸长率Π%>500>500>500>500>500弯曲强度ΠMPa3533302825弯曲弹性模量ΠMPa11931095972893740缺口冲击强度Π(J・m-1)63110321539601 由表1可以看出,POE对于均聚PP增韧效果完全符合增韧理论。
熔体流动速率、屈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均随着增韧剂POE 含量的增加而下降,而缺口冲击强度随着增韧剂POE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只有断裂伸长率未发生变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POE本身较小的内聚能和其长的侧已基在分子间起的连结、缓冲,减小银纹因受力发展成裂纹的综合结果。
均聚PP共混物的脆韧转变点在POE含量为25%左右,同时不难看出,随着体系冲击强度的提高,共混材料的刚性也下降较显著,相对材料成本很高。
2.3 共聚PP对均聚PPΠPOE性能的影响为在提高PP冲击强度的同时保证共混材料具有一定的刚性,并充分考虑共混体系的材料成本以及加工性能,将共聚PP加入到共混体系中,把POE的质量分数定为16%不变,然后逐渐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共聚PP,最终选出均聚PP与共聚PP的配合比。
所得共混体系的性能见表2。
表2 共聚PP对均聚PPΠPOE共混物的性能影响项目w(PP)Π% 1215243042熔体流动速率(10m in)Πg9.28.97.57.1 6.6屈服拉伸强度ΠMPa2726252423断裂伸长率Π%>500>500>500>500>500弯曲强度ΠMPa3432302928弯曲弹性模量ΠMPa117611361092981962缺口冲击强度Π(J・m-1)125132286326549 由表2可以看出,共混体系随着共聚PP的含量增加,体系的冲击强度得到改善,是同等质量分数POE增韧均聚PP的几倍,在得到同样冲击强度的共混材料时,完全可以降低POE的加入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3共混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等刚性指标还得到了一定的保证,这说明共聚PP是一种很好的相容剂,也是一种良好的增韧剂。
有关研究结果表明: POE对不同的PP共混物进行增韧时,都易得到粒径较小的分散相和较窄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d)为0.34μm,粒径分布为0.2~0.6μm,其粒径越小,分布越窄,共混物冲击性能越好且共混物可在较低的弹性体含量时呈现脆韧转变。
由表2可以看出,正是共聚PP这个相容剂对整个体系的作用,使得POE在PP中分散性更好,在POE质量分数为16%的条件下,就达到了以均聚PP为基体树脂时,POE质量分数需25%以上的条件要求。
从表2可确定均聚PP与共聚PP的质量分数比大致为1∶1。
2.4 PE对共聚PPΠ均聚PPΠPOE性能的影响在PP共混改性研究中,常发现采用三元共混增韧体系效果更好,因此,在本共混体系中将POE的质量分数降为10%,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PE,共混体系中w(PE)∶w(共聚PP)∶w(均聚PP)∶w(POE)为10∶40∶40∶10,其性能测试见表3。
表3 PE对共聚PPΠ均聚PPΠPOE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项目共混体系熔体流动速率(10m in)Πg 5.6屈服拉伸强度ΠMPa24断裂伸长率Π%500弯曲强度ΠMPa38弯曲弹性模量ΠMPa968缺口冲击强度Π(J・m-1)576 由表3可以看出,随着PE的加入,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并不随增韧剂POE的适当减少而降低,共混体系的刚性也没有较大的变化,而材料的成本却降低了,因此,可以肯定PE的加入起到了一种辅助增韧剂的作用,可使PP球晶形态不完整,分割成晶片,不能生成球晶,加上PE的熔点比PP低30~40℃,在熔体冷却时,部分增韧剂(下转第254页)2 计算结果分析从工况1和工况2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由于实际进料温度的降低使28#板以下的气、液负荷均有较大程度的增加,特别是45#板以下液体负荷增加了30个百分点,气体负荷增加了40个百分点,再沸器热负荷增加了40个百分点,这样大的增幅必然会影响到全塔的正常操作和塔的生产能力,这就是导致生产达不到设计生产能力的原因。
工况3仅将第1股进料的温度作为操作温度,则28#到57#板的液体负荷仅增加4个百分点,气体负荷仅增加5个百分点,再沸器负荷增加4个百分点,说明第1股进料(10#板)温度的变化对塔的操作条件影响并不大,不至于影响到塔的正常操作。
工况4的情况是将第2股进料提高到设计温度,其余基本为实际操作条件,结果从28#到57#板的液体负荷仅增加19个百分点,气体负荷仅增加18个百分点,再沸器负荷增加12个百分点。
这些变化也在设计允许的范围之内,不会影响到塔的生产能力。
计算结果说明,第2股进料的温度对塔的操作影响很大。
3 改造及改造后的效果根据以上的分析,确定了提高第2股进料温度的改造方法,这样就可以降低从28#到53#板的气液负荷以及降低再沸器的热负荷,使该塔能够在设计负荷范围内正常稳定地操作。
实际上第2股进料温度没有达到设计温度是由于冷箱中通道的堵塞造成的。
本来该股料要经过冷箱,回收这股冷量,经检查发现该通道有堵塞,流体流动不畅,使之达不到设计的温度。
改造时只好增加了一条旁通管线,同时,为了提高第2股进料温度,采用了丙烯制冷中的43℃的液体丙烯作为热剂,回收这股物料的冷量,以降低能耗。
总的节能情况如下:再沸器减少蒸汽能耗2424400k JΠh;第2股进料加热回收0℃冷量558448k JΠh。
该改造措施实施后,效果很好。
图1为1组实际的操作数据,括号内为设计值,括号前为目前操作值。
图1 脱乙烷塔4 结论a.用PRO-Ⅱ软件,对脱乙烷塔的不正常操作工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发现塔负荷加不上去的主要原因是第2股料进料温度太低(比设计值低10℃)。
b.通过改造第2股进料管线,进一步回收其中冷量的方法,使该塔通过能力提高,达到稳定正常操作的目的。
c.实现该改造有明显的节能作用。
(上接第240页)POE包覆在PE的外层,从而增加了增韧剂的有效体积分数,最终达到了细化PP晶体、增韧改性、降低成本,提高刚性的目的。
3 结论a.POE是良好的热塑性弹性体,用其增韧PP,其综合效果好。
b.基体树脂种类及含量同增韧剂一样,都是决定共混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共聚PP在均聚PPΠPOE共混体系中可起到相容剂和辅助增韧剂的作用。
c.在共混体系中少量加入PE可以减少增韧剂POE的含量,从而提高刚性,降低成本。
R esearch of catalytic removal of sulfur compounds for oil by using sup2 ported active carbon:Ⅱ.R egenerati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ZHANGJin-chang,W ANG Y an-hui,CHE N Biao-hua,LI Cheng-yue (K ey Laborator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 f Controllable Chemical Reac2 tions,Ministry o f Education,Beijing Univer sity o f Chemical Technology,Bei2 jing,100029,China)Abstract:The regeneration technologic condi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 or2 bent Z BDS were studied.The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fixed bed reactor at 120~160℃by using N2,steam and steam m ixed with N2.It was showed that the regeneration conditions by using60%(v)m ixed with N2at140℃and2400h-1conditions was ideal,the multi regenerated s orbent had better ability of rem oval of sulfur com pounds.The SE M results did not show much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esh s orbent and third regenerated s orbent,which al2 s o indicated that the regenerated s orbent had better ability of rem oval of sul2 fur com pounds.Those results provided the basis for this s orbent to be used in the petrochem ical industries.K ey w ords:desulfurization s orbent;regeneration;active carbon;desulfuriza2 tionDevelopment of chemical ultra-stable Y of vanadium resistance PANG X in-mei,S UN Shu-hong,DING W ei(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 f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Pet2 roChina,Lanzhou,730060,China)Abstract:A novel chem ical ultra-stable Y zeolite was introduced,which had0.1%~17.0%of RE2O3and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methods of XRD and IR.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RE on the zeolite were tw o types:one was RE2O3and the other was RE3+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ovel zeolite had excellent vanadium resistance and g ood products selectivity,especially,for gas oline,dry gas and coke.K ey w ords:chem ical ultra-stable Y;cracking catalyst;RE2O3;vanadium resistanceStudy on technical process of degrad ation of w aste plastics for produc2 ing gasoline and diesel FuelLI Y a-hong1,LI W en-hong2,QIN Qian2,W ANG Y an-li2,HUA Chao2 (1.Xi’an Petroleum Institute,Xi’an,710065,China;2.Northwest Uni2 ver sity,Xi’an,710069,China)Abstract:The technical process of hot cracking,catalytic cracking and cata2 lytic upgrading for producing gas oline and diesel fuel with waste plastics such as PE,PP and PS were studied.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reactin pro2 cess wa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as oline(N o.80)was pro2 duced by using SH-1catalysts at the380℃,with yield86.0%;the gas o2 line(N o.93)was produced by using JD-01catalyst,with yield82.0%. K ey w ords:waste plastic;cracking reaction;catalytic upgrading;technical process;gas oline;diesel fuelStudy on process for synthesizing furazolidone by carbonylation of dimethyl carbonateLI G ui-xian1,LI Shao-bai2(1.College o 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Gansu Univer sity o f Technology, Lanzhou,730050,China;2.College o f Chemist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Univer stiy,Lanzhou,730000,China)Abstract:By establishing the reas onable process for synthetising furaz oli2 done with the carbonylation of DMC,many effect factors such as carbonyla2 tion agent,catalyst and its yield,reaction ratio,reaction time and reaction distillation etc on the carbonylation reaction were investigated.Based on these researches,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were determ ined.K ey w ords:dimethyl carbonate;carbonylation reaction;furaz olidone;option2 al condi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amine salt of acidity isooctyl-phosphite W U Jing,FU X i-sheng,ZHANGLong-hua(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 f Lanzhou Lube Oil Company,Lanzhou, 730060,China)Abstract:The synthetic method and properties of im proved product of am ine salt of acidity is ooctyl-phosphite EPΠAW additive were introduced,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additive used into vehicle gear oil was als o discussed.Ex2 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im proved additive had g ood extreme pre2 ssure were resistance and s olution ability in hydrogenation oil.The80WΠ90 heavy loading vehicle gear oil with4.8%additive package reached the standard of API G L-5.K ey w ords:additive;gear oil;applicationModification of PPΠPOEΠPE blendsZHAO Feng1,Y ANG Qi2,Y ANG Y un-bo2(1.Mudanjiang No.3Electrical Plant Mudanjing,157013,China;2.Mu2 danjiang Petrochemical Factory Mudanjiang,157009,China)Abstract:The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of a nwe therm oplastic elastomer POE were studied.The optimum toughening agent and blending system were ob2 tained with proper hom opolymerized PP and copolymerized PP as base res2 ins,by com paring the toughening m odification with POE and P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OE was the best toughening agent and the PPΠPOEΠPE blend2 ing system had g ood synergistic effect.K ey w ords:poly olefine elastomer;polypropylene;toughening;blending Application of hot circulation regeneration of pyrolysis gasoline second2 ary,hydrogenation catalystW U Hao1,LI S i-qin2(1.Ethylene Industry Company o f Maoming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SIN2 OPEC,Maoming,525021,China;2.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 f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Petro China,Lanzhou,730060,China) Abstract:The pyrolysis gas oline secondary hydrogenation catalyst was stu2 dided by hot circulation regeneration.The industrial test showed that the running period of the catalyst increased from6m onths to16m onths with g ood effect.K ey w ords:pyrolysis gas oline;hydrogenation;catalyst;regeneration Analysis on inactivation reasons of p alladium catalyst in pyrolysis gaso2 line hydrogenationY ANG Bai-cheng(Ethylene Industry Company o f Maoming Petrochemical Corporation,SIN2 OPEC,Maoming,525021,China)Abstract: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service life of palladium catalyst in pyrol2 ysis gas oline hydrogenation were found out by the analysis on the running circumstance of primary hydrogneation catalyst in pyrolysis gas oline hydroge2 nation unit.The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service life of catalyst was prop2 osed.K ey w ords:pyrolysis gas oline;hydrogenation;palladium catalyst;inactiva2 tion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catalytic cracking by increasing heavy oil ra2 tionLIU Huai-yuan,W U K ai(Re finery o f Lanzhou Petrochemical company,petro china,Lanzhou, 730060,China)Abstract:The technological rem oulding was carried out in a1.2M tΠa heavy oil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by incresing the heavy oil ratio from41.52%to 52.20%.The processing of heavy oil increased149.5%ktΠa,the yield of product reached79.2%,the product structure could be adjusted,and g ood econom ic effectiveness was obtained.ABSTRACTS PETROCHE MICA L TECHNO LOGY&APP LICATIONBim ontlhy V olume20, N o.4 Jul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