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生活》课件
色彩与生活完整版课件

色彩与生活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材第十章“色彩与生活”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视觉效应、色彩的心理效应以及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三要素和视觉效应;2. 了解色彩的心理效应,并能够运用色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色彩搭配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心理效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三要素和视觉效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彩色图卡、色卡。
学具:彩笔、画纸、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彩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知识讲解:(1)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色彩的定义、分类及色彩的三原色;(2)色彩的三要素:讲解明度、纯度、色相,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色彩的视觉效应:介绍色彩的对比、互补、相邻等视觉效应;(4)色彩的心理效应:讲解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如冷暖感、远近感、轻重感等。
3. 实践环节:(1)进行色彩搭配练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2)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生活中色彩搭配的优缺点。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讲解色彩的视觉效应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色彩搭配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色彩的三要素3. 色彩的视觉效应4. 色彩的心理效应5. 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你周围环境中色彩搭配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2)以“春天的色彩”为主题,创作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
2. 答案:(1)优点:和谐、舒适、具有视觉冲击力;不足:过于单调、杂乱无章、缺乏主题;改进建议:增加色彩对比、统一色调、突出主题等;(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三要素、视觉效应和心理效应,使学生了解了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生活中色彩搭配PPT课件

03
色彩的纯度
高纯度色彩鲜艳夺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适合用于突出重点或增
加活力;低纯度色彩柔和宁静,易于营造舒适和谐的氛围。
通过颜色调节情绪和心态
色彩心理学
不同的颜色能够引发不同的心理感受和情绪反应。例如,红色代表激情和力量,蓝色代表 冷静和稳定,黄色代表快乐和活力,绿色代表平和和自然等。
色彩疗法
04
蓝天白云
以蓝色为主色调,搭配白色云 彩和绿色草地,营造清新自然
的视觉感受。
黑夜星空
运用深蓝色或黑色背景,点缀 白色或黄色的星星和月亮元素 ,打造神秘浪漫的夜空氛围。
热烈红黄
采用红色和黄色的明亮组合, 传递出热情、活力和积极向上
的情感。
清新绿白
以绿色为主色调,搭配白色或 淡黄色元素,表现出生机勃勃
通过合理运用色彩来调节人的情绪和心态,达到治疗或缓解某些心理问题的目的。例如, 在医院中使用柔和的蓝色和绿色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压力。
个性化色彩选择
根据个人喜好和性格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颜色,可以让自己感到更加舒适和自在。例如, 性格内向的人可能更喜欢使用柔和的色调,而性格外向的人则可能更喜欢鲜艳的色彩。
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以绿色、红色、白色为主色调,搭配金色、银色等点缀色,体现节 日特色。
公司年会等活动
根据活动主题选择主色调,如蓝色、金色等,搭配其他辅助色,打造 独特氛围。同时要注意与场地布置、灯光效果等相协调。
04
个人风格与颜色偏好关系探讨
了解自己风格定位及喜好
风格定位
根据个人性格、职业、生活环境 等因素,确定自己的风格类型, 如简约、浪漫、复古等。
三色搭配
选择三种颜色进行搭配,其中一种为主色调,其他两种为 辅助色调。这种搭配方法既丰富又不过于复杂,常用于网 页设计、平面设计等领域。
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课件

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美版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彩的三要素、冷暖知识以及色彩的对比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感知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2. 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学生对生活中色彩的发现和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的冷暖知识,色彩的对比关系。
难点:如何运用色彩知识表现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色彩样本、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笔记本、水彩颜料、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为例,引导学生关注画面中的色彩,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思考。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知识以及色彩的对比关系。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色彩,让学生感知和理解色彩知识。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色彩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表现生活中的色彩。
六、板书设计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彩冷暖:冷色调、暖色调色彩对比:互补色、邻近色、对比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乡”为主题,运用色彩知识表现家乡的景色。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家乡实际情况,运用色彩知识描绘出家乡的美景。
2. 作业题目:分析一幅喜欢的画作,阐述作者运用的色彩技巧。
答案:学生选择一幅喜欢的画作,分析作者在作品中运用的色彩知识,以及这些色彩如何表现画作的主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色彩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仍有所欠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同时,可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生活中的色彩,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色彩与生活优秀课件

色彩与生活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色彩与生活》这一单元,主要涉及教材的第3章“色彩的奥秘”中的第2节“色彩与生活”。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视觉效果,以及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理解色彩的三要素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激发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应用,学会运用色彩知识改善生活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三要素的掌握和运用,以及色彩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视觉效果的理解,以及色彩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色彩样本、色卡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色彩图片,引发学生对色彩与生活关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a. 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如原色、间色、补色等。
b. 讲解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c. 分析色彩的视觉效果,如冷暖、远近、大小等。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用颜料调出不同的色彩,观察色彩变化。
b. 学生尝试用所学色彩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并提出改进意见。
4. 例题讲解: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为例,讲解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幅色彩搭配作品,并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色彩的三要素3. 色彩的视觉效果4. 色彩搭配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生活色彩”为主题,设计一幅色彩搭配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包含至少三种色相,体现出色彩的明度和纯度变化,以及合理的色彩搭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应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生活品质。
同时,推荐一些有关色彩搭配的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课后学习。
色彩与生活完整版优质课件

色彩与生活完整版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色彩与生活》这一主题,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第十一章“色彩的魅力”展开,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视觉效应以及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三要素,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色彩;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知识,分析生活中色彩搭配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3. 引导学生关注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对色彩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色彩的视觉效应。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色彩样本、色卡、色环等。
学具:彩笔、画纸、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色彩图片,引发学生对色彩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新课内容: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三要素、视觉效应等理论知识,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 实践操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的搭配练习,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案例,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和技巧;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色彩搭配题目,让学生现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7. 互动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鼓励他们发表对色彩与生活的看法。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色彩的三要素3. 色彩的视觉效应4. 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色彩搭配,并说明搭配原则;2. 答案:学生需要提交一份色彩搭配作品,并附上简要的文字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色彩的基本概念和三要素掌握情况较好,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色彩搭配原则的运用还不够熟练;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可以推荐一些色彩搭配方面的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课后学习。
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课件

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七年级上册《色彩与生活》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与生活的关系、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生活中的色彩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学会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色彩变化的能力,提高色彩搭配的审美水平。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与生活的关系、生活中的色彩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色彩样本、画纸、画笔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粉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富有色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色彩的基本概念:介绍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色彩与生活的关系:分析生活中色彩的作用,如美化环境、表达情感等。
(3)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讲解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对比、互补、类似等。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色彩搭配的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搭配的魅力。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和分析。
5. 随堂练习: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色彩搭配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概念2. 色彩与生活的关系3. 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4. 生活中的色彩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幅富有创意的色彩搭配作品,主题自选。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审美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方法和技巧。
第七课 色彩与生活(精品课件)七年级上册美术精品课课件(人美版)

[思考题]
同学们,当你们 看到这张图片, 有什么感觉?
一幅作品或一个环境中往往
色
调:存在多种色彩,他们之间形
成的整体关系 构成色彩的
调子称为“色调”。
红、黄、蓝, 色彩学上称它们为三原色,
三原色:又叫第一次色。一般在绘画上 所指三原色的红是曙红、黄是 柠黄、蓝是湖蓝
回顾旧知识
复 色: 除了三原色以外的 所有的色彩都可以称 为复色。
添加小标题
单击此处输彩 都曾经感动过我们。
正是因为大自然如此美丽的色彩才使 得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美丽。
吃 穿 住
色香味俱全,有食欲 色彩多样,个性强烈,看起来有活力 居住环境装修精致,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思考题]
同学们,当你们看 到这张图片,是不 是谗得直流口水? 为什么?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七课
新课导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的世界里,它们或热情奔放,或含蓄典雅, 在街头、在家庭、在人们的衣装和用品上显现,跟我们的生活密 切相关,使生活变得生动而多彩。 色彩为什么会有这许多的不同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色彩的三个 基本要素。
添加小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对比色: 色环方向相对应的两色互为对比色。 如:红—绿 黄—紫 橙色—蓝
我们一起看看这个菜篮子,这么多色彩很漂亮的蔬 菜,都是些什么颜色呀?
色相:即各种色彩的相貌。
各不相同的色彩面貌,这就像我们同学 一样,我们每个人也有一个固定的名字,我 们都很熟悉它们,这就是色彩的面貌,术语 称“色相”。
深 浅 变 化
除了知道物体是什 么颜色外,我们观察 到深蓝和浅蓝的天空 ,发现颜色还有什么 变化?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
暗
初一美术第七课色彩与生活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色光加色法
色光相加(混合)所取得新色光 其亮度增加,故称色光混合 为加色法。 红(R)+蓝紫(B)=品红(Magenta)
红(R)+绿(G)=黄(Yellow)
绿(G)+蓝紫(B)=青(Cyan)
色彩与生活
第13页
色料减色法
黄(Y),品红(M),青(C)色料三原色: 黄(Y)+品红(M)=红(R) 品红(M)+青(M)=蓝紫(B) 青(C)+黄(Y)=绿(G) 品红(M)+青(C)+黄(Y)=黑(K)
第34页
色彩与生活
第35页
书房色彩
色彩与生活
• 书房是认真学习、冷静思索空间,普通应以蓝、绿 等冷色调设计为主,以利于创造平静、清爽学习气 氛。书房色彩绝不能过重,对比反差也不应强烈,悬 挂饰物应以格调柔和字画为主。普通地面宜采取 浅黄色地板,墙和顶都宜选取淡蓝色或白色。
第36页
色彩与生活
第37页
第7页
色彩与生活
Y(黄)=W(白)-B(蓝紫)=R(红)+G(绿)
白光
100%反射R、G(理论上)
100%吸收B(理论上)
100%Y
第8页
色彩与生活
100%反射R、B(理论上)
M(品红)=W(白)-G(绿)=B(蓝紫)+R(红)
白光
100%吸收G(理论上)
100%M
第9页
色彩与生活
C(青)=W(白)-R(红)=B(蓝紫)+G(绿)
第27页
色彩与生活
第28页
不一样色彩搭配给我们不一样感觉
色彩与生活
第29页
色彩与生活
色彩使时间变快或者变慢
• 色彩含有不可思议神奇魔力,会给人感觉带来巨大影响。比如, 色彩能够使人时间感发生混同,这是它众多魔力之一。人看着红色, 会感觉时间比实际时间长,而看着蓝色则感觉时间比实际时间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的相貌
色相环
图为色相为主导画 面的黄红色调。对物象 呈色效果来说, 颜色三
属性变化中,任何一个
要素发生变化,都将使 整个画面的色彩效果产 黄 色 调 生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蓝色调
在画面的色彩关系中,以蓝色为主导色的色调称为蓝色 调。这里所说的主导色并不是指单一的蓝色,也可以是与蓝色 相似的所有颜色群。
色调,是一幅画面中色彩的总体倾向
色彩的明暗程度
中明度色调
高明度色调
中明度色调
色彩的鲜浊程度
高纯度色调
中纯度色调
低纯度色调
画中的罐子都 被涂罩上一层灰色, 这些灰色的罐子、黑 色的布与鲜艳的苹果 形成了艳度的对比。 罐子的灰色表现的极 其到位,并且每一个 罐子的颜色都有微妙 的色相特征,罐与罐 之间的色相差异也被 表达得恰到好处。苹 果亦艳而不俗,纯度 对比为这幅画创造了 特有的氛围。
什么是色调?
色调,通俗的说就是色彩的调 子,也就是指色彩运用上的主旋律、 大面积的色彩倾向。
看下面一组照片,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阳光,轻松,温馨、生机勃勃……
阴郁、沉闷、安静、……
暖色调
冷色调
色调的三大分类
——冷、暖色调和中间色调
暖色:以红色、橙色、黄色为主色调,给人温暖、活力的感觉。 冷色:以蓝色、绿色、紫色等冷色成分的调子为主导色调, 具有冷静、清凉的感觉。 中性色:是介于冷暖色调之间的(灰色、白色、黑色)
冷、暖色调的画面都是极为常见的
冷色调常见搭配有以蓝 、绿、紫等为主的色彩搭配 。
暖色调常见搭配有以 黄、红、橙、赭等几种主导 颜色为主的色彩搭配。
讨论判断
是不是冷色调的画面中就绝不能出现暖色? 是不是暖色调的画面中绝对不能出现冷色?
冷暖对比存在于任何一组色彩对比关系之中,如果能把握好画面中冷 暖的对比关系,就掌握了色彩表现的要领。 注意同一组静物中的布的冷暖关系,上图中,蓝布的色彩对比关系是 前冷后暖,黄布是前暖后冷,而形成一个中明度的蓝黄调子,但整幅画的色 彩关系同样是对立与统一的。
和效果,是多样色彩配置取得和谐的重要因 素。正如音乐一般,无调不成曲,没有明确 的色调,画面必定混乱。各种不同的色调, 让观者感受到各种情感的传递,这与大自然 色彩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一致的。所以,在生 活中、绘画中,我们都应根据所要表达的主 题和内容进行选择最适合的色调。
人美版小学美术七年级上册
第7课
色彩与生活
游戏一下
生命的颜色
把你的西元出生年月日用的数字写出来, 然后将数字一个一个相加,直到结果变成单一 数字为止。这个数字就是你的生命颜色。 例:1978年8月23日出生的人。 1+9+7+8+8+2+3=38。 3+8=11。 1+1=2 ---这就是生命颜色了。 1=红 2=蓝 3=绿 4=蓝 5=白 6=黄 7= 橙 8=黑 9=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