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玉露茶的历史资料

合集下载

恩施玉露茶的功能主治

恩施玉露茶的功能主治

恩施玉露茶的功能主治简介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产于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是以茶叶的品种和制作工艺而命名的。

恩施玉露茶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功能主治,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理论和日常生活。

功能主治恩施玉露茶在中医药理论中被认为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和药用价值:1.清热解毒:恩施玉露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喝上一杯恩施玉露茶,暖和的茶水可以舒缓喉咙疼痛,帮助缓解感冒引起的不适。

2.生津润燥:恩施玉露茶具有生津润燥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口干舌燥、口腔溃疡等问题。

恩施玉露茶中的多酚类物质可以增强唾液分泌,帮助口腔湿润,减少口腔问题的发生。

3.清心安神:恩施玉露茶具有清心安神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

喝一杯恩施玉露茶可以让人感到放松,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心理压力。

4.抗氧化:恩施玉露茶富含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抗氧化可以阻止自由基的产生和蔓延,减少细胞的损伤,延缓衰老过程,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5.促进消化:恩施玉露茶中的茶碱和茶多酚有助于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帮助消化食物,减轻胃部不适,防止便秘和胃溃疡。

6.减肥瘦身:恩施玉露茶中的茶多酚和儿茶素有助于促进脂肪代谢和燃烧,具有一定的减肥瘦身效果。

长期饮用恩施玉露茶可以帮助减少脂肪的积累,维持身体的健康。

7.降低血压血脂:恩施玉露茶中的茶多酚等物质对高血压和高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适量饮用恩施玉露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的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注意事项虽然恩施玉露茶有多种功能主治,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适量饮用:不宜过量饮用恩施玉露茶,一般每天适量饮用1-2杯即可。

•避免空腹饮用:空腹饮用茶水可能会对胃造成刺激,最好在餐后30分钟饮用。

•孕妇慎饮:孕妇在饮用恩施玉露茶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配伍搭配:恩施玉露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与一些中草药进行配伍,但应遵循中医理论和专业人士的建议。

恩施玉露 胜似琼浆

恩施玉露 胜似琼浆

龙源期刊网 恩施玉露胜似琼浆作者:来源:《农产品市场周刊》2017年第18期恩施玉露产于武陵山与巴山峡川交汇处的“世界硒都”——湖北恩施。

为清康熙年间蓝氏在芭蕉黄连溪所创制,因获当地土司和当朝皇帝“胜似玉露琼浆”之盛赞而得名。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境内多属低山或二高山地区,土壤肥沃,植被丰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4℃,年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25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2%,终年云雾缭绕,是出产名优茶之地,被农业部和湖北省政府确定为优势茶叶区域。

恩施玉露以其传承于盛唐的蒸青工艺和清代艺术级的做形工艺而著称,产品条索紧细、圆直,外形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形如松针,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爽,叶底嫩绿匀整。

作为中国罕有的传统蒸青绿茶,恩施玉露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

该茶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甘醇,叶底色绿如玉。

“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

日本自唐代从中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恩施玉露加工工艺为:蒸青、扇干水气、铲头毛火、揉捻、铲二毛火、整形上光(手法为:搂、搓、端、扎、拣选)等步骤。

恩施玉露含硒量适中,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性、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等功效。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施兆鹏为恩施玉露题字:“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日本茶师清水康夫到恩施考察茶叶生产时题字:“恩施玉露、温故知新”。

恩施玉露冲泡水温在80度左右,用煮沸过的水少许冲入茶杯以湿润茶叶,吸水后开始慢慢膨胀的茶芽,如春笋破土、杨柳吐绿。

悬壶高冲使细嫩的茶芽在杯中翻滚旋转,上下沉浮。

在热水的冲泡下,茶芽舒展开来,慢慢沉降杯底,如雨下落、香气清爽,汤色明亮。

2014年,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的简介恩施玉露产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乡及东郊五峰山。

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

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

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

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施兆鹏先生给予极高评价并挥毫题词“恩施玉露,茶中极品”!恩施玉露深受国人及东南亚一带的厚爱,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为保护这一地方特色产品,恩施市于2006年申请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国家质检总局于2007年年底以第48号公告批准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借此东风,当地一些企业积极打造茶叶品牌,一批现代茶农脱颖而出。

现在,这里已发展茶园4000多公顷,100多个“茶老板”办起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企业,开发的系列产品畅销欧美和东南亚市场。

恩施玉露的历史渊源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

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

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

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世人赞赏,屡次被评为名茶。

湖北省恩施市东郊,巍峨奇特的五座山峰骈联,倚不崛起,它就是恩施玉恩的主要产地五峰山。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是制作色、香、味、形俱佳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中国茶叶主产省份之湖北省名茶简介

中国茶叶主产省份之湖北省名茶简介

中国茶叶主产省份之湖北省名茶简介NO.10湖北1.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为我国少有的蒸青绿茶之一。

产于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河畔南寨。

恩施产茶始于宋代,恩施玉露之创制,相传始于康熙年间,名为玉绿,1936年始用今名。

曾失传,NO.10湖北1.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为我国少有的蒸青绿茶之一。

产于湖北省恩施市,清江河畔南寨。

恩施产茶始于宋代,恩施玉露之创制,相传始于康熙年间,名为玉绿,1936年始用今名。

曾失传,1991年研制成功。

恩施玉露主要产地五峰山,朝夕云雾缭绕,山下清江环抱,砂质土壤。

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是制作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高级玉露,采用一芽一叶、大小均匀、节短叶密、芽长叶小、色泽浓绿的鲜叶为原料。

制作中以蒸青杀青,复杂的整形上光工序以使玉露茶光滑油润、挺直。

成茶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松针,色泽苍翠绿润。

汤色嫩绿明亮,如玉如露,香气清爽。

因其蒸青制法与日本茶相通,故为日本人所爱。

2.仙人掌茶仙人掌茶产于湖北当阳县玉泉山麓是玉泉寺。

唐朝仙人掌茶即有盛名,李白为之命名,并以诗文称颂。

创始人为玉泉寺中孚禅师。

玉泉寺建于隋朝,为最古老的四大寺院之一。

仙人掌茶曾失传,1981年恢复试制,一举成功。

为湖北省优质名茶。

玉泉山为“三楚名山”,巍峨磅礴,溪流纵横。

山间云雾弥漫,地下乳窟暗生,又有珍珠泉清澈晶莹。

产地玉泉寺竹木幽深,花艳竹翠。

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地,有玉泉寺茶场。

仙人掌茶品级分特级、一级和二级。

特级茶鲜叶为一芽一叶,芽长于叶,多白毫,芽叶长度月2.5-3厘米。

制作也用蒸汽杀青,再炒青做形。

该茶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披露;冲泡后,芽叶舒展似莲花,汤色嫩绿明亮清澈,清香淡雅。

初啜清淡,回味甘甜,继之醇厚鲜爽,回味隽永。

3.峡州碧峰产于湖北宜昌县境内长江西陵峡两岸的半高山茶区。

唐时此处为峡州茶产地,故名。

1979年创制,1981年正式投入生产。

此地产茶历史悠久,唐时就“山南茶区峡州为上”之称。

恩施玉露的历史故事

恩施玉露的历史故事

《恩施玉露的历史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恩施玉露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湖北的恩施,有一群很勤劳的茶农。

他们每天都在山上的茶园里辛苦地干活。

有一天,一个茶农伯伯发现了一种特别的茶树,它的叶子又嫩又绿。

茶农伯伯就想,能不能用这些叶子做出一种特别好喝的茶呢?
于是,他就开始尝试。

经过好多好多天的努力,终于做出了一种香气扑鼻,喝起来甜甜的茶,这就是恩施玉露啦。

小朋友们,是不是很神奇?
《恩施玉露的历史故事》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恩施玉露的故事。

比如说,有一年春天,恩施的雨水特别多。

茶树都长得特别好,叶子又大又饱满。

茶农们可高兴啦,他们精心地采摘这些叶子,做出了好多好多的恩施玉露。

还有一次,一个远方的客人来到恩施。

他喝了恩施玉露之后,赞不绝口,说这是他喝过最好喝的茶。

从那以后,恩施玉露的名声就越来越大啦。

小朋友们,想不想尝尝呀?
《恩施玉露的历史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讲讲恩施玉露。

想象一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茶农们早早地就来到茶园。

他们小心翼翼地摘下一片片嫩绿的叶子,就像在照顾一个个小宝宝。

还有啊,有个小女孩跟着爷爷学做恩施玉露。

她虽然小手还不太灵活,但是学得特别认真。

小朋友们,恩施玉露不仅好喝,还包含着茶农们的辛苦和爱哟!。

恩施玉露介绍词

恩施玉露介绍词

恩施玉露介绍词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啊,那可真是茶中的宝贝!它就像是大自然给咱的一份特别礼物。

你想想,那一片片鲜嫩的茶叶,在清晨的阳光中舒展着,仿佛是在伸着懒腰,等待着被人们采摘。

这恩施玉露泡出来的茶汤,那颜色,啧啧,清亮得很呐!就像山间流淌的清泉,看着就特别舒服。

喝上一口,哇,那股清香在嘴里散开,仿佛是春天的气息在舌尖上跳舞。

这感觉,不比吃了蜜还甜?你说这恩施玉露为啥这么特别呢?那是因为它的制作工艺独特呀!就像一位老工匠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经过蒸青、扇凉、炒头毛火、揉捻、炒二毛火、整形上光、烘焙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不能马虎。

这就好比盖房子,根基打得牢,房子才结实嘛!而且啊,恩施玉露对生长的环境要求可高啦!那得是山清水秀的地方,空气要清新,土壤要肥沃。

这不就跟咱人一样嘛,得生活在好的环境里才能长得好。

恩施那地方,简直就是为恩施玉露量身定制的家园。

咱平时喝茶的时候,放上一小撮恩施玉露,看着它在水中慢慢舒展,那感觉真的很奇妙。

就好像看着一个小生命在绽放,你说有趣不有趣?喝着这茶,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那些烦恼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你还别不信,这恩施玉露的好处可多了去了。

它能提神醒脑,让你在疲惫的时候瞬间精神起来,比打了鸡血还管用呢!还能帮助消化,吃多了的时候来一杯,肚子里就舒服多啦。

这不是比吃药还健康嘛!咱中国人喝茶那可是有悠久历史的,恩施玉露就是这茶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你想想,古代那些文人墨客,不都喜欢一边品茶一边吟诗作对嘛。

咱虽然不是大诗人,但也能享受这份惬意呀!所以啊,朋友们,一定要尝尝这恩施玉露。

别等了,赶紧去泡一杯,感受一下那独特的魅力吧!这可不是我吹牛,等你喝了就知道啦!它真的会让你爱上喝茶,爱上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

难道你不想试试吗?。

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历史名茶恩施玉露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i n t e rt t no eE s i uuc l rl ei g ;( )t d v l e t r t e o re r e t ey l igs t”po ci f h n h Y l ut a h r ae v a e o t u t 7 o e e p t u s r uc s o c v l. o h oi s p t i Ke r s Semiggen t ; n h Y l ; utr e t e It g l c l r ei g ywo d :ta n e a E si uu C l a h r a ; na i e u ua h r a e r e u l i g n b tl t
Su Zhi n guo eta1 .
( col f eoreadE vrn e t cec ,Xann o eeXa n g 3 0 C ia Sh o o suc n ni m n i e i igC l g , i i 7 0 , hn ) R o S n n l nn4 1
安 徽 农 学 通 报 , n u A . c B l 2 1 ,7 0 ) A h i Si u1 0 1 1 ( 1 . .
11 6
历 史 名 茶 恩 施 玉 露 的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研 究
孙 志 国 王 树 婷 钟 学斌 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敏
( 宁 学 院 资 源 与 环 境科 学 学 院 , 咸 湖北 咸 宁 4 70 3 10)
h rae 5 oclc a dclt teo e rl atar u ua hrae 6 oet lh aeo g a m su r h e t ;( )t o et n oae h t r e vn gi l r e t ;( )t s bi cl i ue m f e ig l l h e ctl i g a s oc l o t

茶树新品种“恩施玉露1号”选育报告

茶树新品种“恩施玉露1号”选育报告
费者 的青睐 。但 由于缺乏专用 品种 的支持 , 产 品质量一 直
天, 采一芽二 叶和同等嫩度对夹 叶; 夏茶 、 秋茶采一芽二 、 三 叶和 同等嫩 度对夹叶 。要求春 、 夏茶 留鱼 叶采 , 秋茶 留一叶 采 。每 季 茶要 分 批 多次 采 , 各参 试 品种采 净 率 均需 达 到 9 0 %。雨水 叶要去 除雨水稍摊放后再称重 。
2 . 发芽 密度 与芽 叶性状
测 定显示 , 玉露 1 号的发芽密度 低于福 鼎大 白茶 , 但百 芽重高于福鼎大 白茶 。结果见表 2 。
3 . 鲜叶产量鉴定
品种福鼎 大 白茶 为对照 , 定 型修剪 、 施肥 、 耕作 和病 虫 防治
按照常规茶 园进行栽培管理 。
( 2 ) 鉴 定 内容


2 . 品种 比较试验 ( 1 ) 试验设计 在宣 恩县 晓关 乡进行 比较试 验 , 试验 田采取 随机
停 止 生 长 期 1 1 月上 旬 1 1 月 上 旬 1 1 月 上旬 1 1 月 上旬 1 1 月 上旬 l 1 月 上 旬
区组 排列 , 重复 三次 。小 区面积为 1 3 . 5 m , 种植 规格 为单行 条植 , 行 距为 1 5 0 e m, 株距 为 3 3 e m, 每丛 3 株; 以国家级绿茶
插繁 殖茶 苗 , 并进行 观察 记载 。发现 该茶 发芽早 , 生
表 1营养芽物候期 比较


茸 毛较 多等 特点 。随 即在 恩施州
玉露 1 号
2 0 0 9焦 2 01 0正 2 0 0 8钲
福鼎大 白
2 0 0 9正 2 01 0钲
2 0 0 8~2 0 1 0 年三年的平均产量情况是 : 玉露 1 号的鲜 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施玉露茶的历史资料
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

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

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
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
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

1936年,湖北
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
品质特色,赢得世人赞赏,屡次被评为名茶。

湖北省恩施市东郊,
巍峨奇特的五座山峰骈联,倚不崛起,它就是恩施玉露的主要产地
五峰山。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朝夕云雾缭绕,山下为滔滔清
江环抱;山坡缓园,峪地平阔,砂质壤土,深厚肥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促进了茶树健壮生长,而且茶树代谢旺盛,内含叶绿素、
蛋白质、氨基酸和芳香物质特别丰富,是制作色、香、味、形俱佳
的玉露茶的上好原料。

恩施玉露的杀青沿用中国唐代所用的蒸汽杀青方法。

恩施玉露是我国目前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传统蒸青绿茶。

恩施产茶,历史悠久。

远在宋代,这里已有茶叶生产。

恩施玉露之创作,相传始于清康熙年间。

当时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蓝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今日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

所制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珍贵如玉,曾称“玉绿”。

到了1936年,湖
北省民生公司,在与黄连溪毗邻接壤的宣恩县庆阳坝设厂制茶,其
茶香鲜味爽,外形色泽翠绿,毫白如玉,格外显露,改名为“玉露”。

由于品质优异,很快获得了发展,先后运销恩施、襄樊、光化、豫西等地,并远销日本。

“整形上光”是制成玉露茶光滑油润、挺直细紧、汤色清澈明亮、香高味醇的重要工序。

此工序又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悬手搓条,把0.8—1公斤的炒二毛火叶,放在50—80℃的焙炉上,用两手心
相对,拇指朝上,四指微曲,捧起茶条,右手向前,左手往后朝一
个方向搓揉,并不断抛散茶团,使茶条成为细长圆形,约七成干时,转入第二阶段。

此阶段采用“搂、搓、端、扎”四种手法交替使用,继续整形上光,直到干燥适度为止。

整个整形上光过程,约需70—
80分钟。

然后烘焙至用手捻茶叶能成粉末,梗能折断,就可上拣。

拣除碎片、黄片、粗条、老梗及其他夹杂物,然后用牛皮纸包好,
置于块状石灰缸中封藏。

所制的茶叶,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被日本商人誉为“松针”。

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
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
香气清爽,滋味醇和。

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历受消费者所赞。

恩施玉露,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

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
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
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

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

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

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
茶(出江陵)”。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
恩施玉绿。

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
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

看了“恩施玉露茶的历史资料”的人还看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