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妇产科常考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妇产科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妇产科学考试重点知识点

绪论: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1、妇女一生七个阶段:体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育、成熟和衰退过程。

⑴.胎儿期(fetal period):从卵子受精至出生共266日。

胚胎六周后原始性腺开始分化,8至10周性腺组织出现卵巢结构。

⑵.新生儿期(neonatal period):出生后4周内,由于脱离母体后女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可有生理性阴道出血)⑶.儿童期(childhood):新生儿期以后至12岁左右,此期生殖器为幼稚型,后期子宫、输卵管、卵巢逐渐由腹腔降至盆腔。

⑷.青春期(adolescence or puberty):WHO规定10-19岁,以初次月经来潮为标志、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

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性征发育、第二性出现、生长加速(growth spurt)、月经来潮(menarche)。

⑸.性成熟期(sexual maturity):卵巢功能成熟并有周期性激素分泌与排卵的时期称性成熟期,卵巢生殖机能与内分泌机能最旺盛的时期,从18岁开始,历时30年。

此期妇女生育功能最旺盛。

⑹.绝经过渡期(menopausal transition period ):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

始于40岁以后,历经1-2年到10年不等,特点: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数目减少,发育不全。

最突出的表现为月经量减少.可有绝经综合征: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或烦躁失眠等血管舒缩障碍和精神神经症状。

⑺.绝经后期(postmenopausal period):绝经后的生命时期,60岁后称老年期(senility)2、月经与月经期的临床表现月经(menstruation)的定义: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月经初潮(menarche):第一次月经来潮,1314岁左右(1116岁)。

月经周期:两次月经来潮第一日的间隔时间,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因人而异月经期:月经持续的天数,一般为27日,多数为35日。

医疗妇产科知识点总结

医疗妇产科知识点总结

医疗妇产科知识点总结一、妇科疾病1.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主要症状是月经不规律、经期疼痛明显。

患者可在经期出现腰酸背痛、腰部疼痛、下腹疼痛等症状。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2. 不孕不育:不孕不育是妇科常见的问题之一,患者主要表现为未能在性生活一年内怀孕。

治疗方案包括辅助生殖技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主要症状是月经不规律、腹痛、腹部包块等。

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等。

4. 盆腔炎:盆腔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症,其主要症状是下腹疼痛、性交痛、月经不规律等。

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5. 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其主要症状是月经不规律、阴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疼痛等。

治疗方案包括抗生素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二、妇女生殖生理1. 月经周期:月经是妇女生殖器官周期性脱落的生理现象。

正常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持续3-7天。

月经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卵巢功能、内分泌系统等。

2. 卵巢功能:卵巢是妇女生殖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

卵巢功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疾病、环境因素等。

3. 生殖内分泌:生殖内分泌是指卵巢、垂体和下丘脑之间通过激素调节妇女生殖系统的生理过程。

生殖内分泌失调将引起月经不规律、不孕不育等症状。

4. 怀孕分娩:怀孕是指女性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并发育为胚胎的过程。

怀孕期间需要进行产前检查、营养保健、心理指导等。

分娩是指孕妇子宫经过一系列生理过程将胎儿排出体外的过程。

三、孕产期护理1. 孕期护理:孕妇在孕期需要进行定期产前检查,进行合理的饮食调理,合理的体力活动以及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2. 产后护理:产后需要注意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进行产褥期护理,合理的饮食调理,注意产后心理健康等。

以上知识点是妇产科领域的重要知识点,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对妇产科医生具有重要意义。

妇产科高频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高频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高频知识点总结一、妇产科基础知识1. 妇科常见疾病:包括盆腔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宫颈疾病等。

2. 产科常见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病、羊水栓塞、先兆早产、胎盘早剥等。

3. 妇科肿瘤:包括乳腺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

4. 妇科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调、痛经、阴道炎、阴道流血和瘙痒等。

5. 妇科检查和诊断:包括妇科检查、B超、宫腔镜、阴道镜、妇科细胞学检查等。

6. 妇科保健:包括生理期卫生、避孕、妊娠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等。

二、妇产科疾病与诊断治疗1. 盆腔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盆腔器官的炎症,严重者可导致输卵管堵塞和不孕症。

2. 子宫肌瘤:良性肿瘤,常见症状有月经过多、月经不规律、腹部压迫感等。

3.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由子宫内膜异位的组织在子宫外异位生长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4.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子痫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子痫病。

5. 乳腺癌:乳腺癌是妇女生殖器官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发现治疗效果较好。

6. 阴道炎:常见的阴道炎有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

7. 子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糜烂、宫颈炎、宫颈糜烂炎等。

8.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腔内膜增生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不孕症。

9. 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现的口服葡萄糖耐量异常或血糖增高。

10. 不育症:不育症是指已婚正常性生活一年以上未避孕未怀孕的情况。

11. 无痛分娩:产妇在分娩时采用镇痛措施,减轻或消除分娩时的疼痛。

12. 定位诊断治疗:包括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宫颈锁骨修复术等。

13. 妇科微创手术: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阴式微创手术等。

14. 妊娠期保健:孕期保健、妊娠期糖尿病管理、妊娠期高血压管理等。

三、妇产科护理和卫生1. 产后恢复:包括产后营养、产后身材恢复、产后抑郁等。

2. 产后出血:包括产后大出血、产后出血管理、产后贫血等。

妇产科医师考试常考知识点汇总

妇产科医师考试常考知识点汇总

妇产科医师考试常考知识点汇总1.性成熟期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时期。

2.孕酮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

3.卵巢周期使女性生殖器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尤以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最为显著。

4.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在增殖中期最为明显。

5.在月经周期中,阴道粘膜呈现周期性改变,这种改变在阴道上段最明显。

6.排卵前,阴道上皮表层细胞出现角化,其程度在排卵期最明显。

7.将宫颈黏液作涂片检查,干燥后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这种结晶在月经周期第6~7日开始出现,到排卵期最为清晰和典型。

8.hCG在受精后10日可自母亲血清中测出,为诊断早孕最敏感的方法。

9.子宫是妊娠期及分娩后变化最大的器官。

10.心排出量增加为孕期循环系统最重要的改变。

11.停经是妊娠最早的症状,但不是妊娠的特有症状。

12.正常情况下,子宫高度在妊娠36周时最高。

13.纵产式占足月妊娠分娩总数的99.75%。

14.胚胎着床后31%发生自然流产,其中80%为早期流产,在早期流产中,约2/3为隐性流产。

15.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

16.流产时胚胎发育异常,一类是全胚发育异常,另一类是特殊发育缺陷,以神经管畸形、肢体发育缺陷最常见。

17..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95%左右,其中壶腹部妊娠最常见,约占78%。

18.早产中自发性早产是最常见的类型。

19.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母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20.硫酸镁是治疗子痫及预防复发的首选药物。

21.脑血管意外是子痫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22.血清胆汁酸升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最主要实验室证据。

23.糖尿病孕妇中9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

24.妊娠合并心脏病在我国位居非直接产科死因首位。

25.分娩期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

26.从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对心脏的影响来看,妊娠32~34周后、分娩期(第一产程末、第二产程)、产后3日内心脏负担最重是心脏病孕妇的危险时期,极易发生心脏衰竭。

妇产科学知识点整理

妇产科学知识点整理

妇产科学知识点整理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 外生殖器。

- 阴阜:为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青春期开始生长阴毛。

- 大阴唇: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自阴阜向后延伸至会阴。

外侧面为皮肤,有阴毛和汗腺,内侧面湿润似黏膜。

大阴唇有很厚的皮下脂肪层,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未生育妇女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经产妇大阴唇由于分娩影响向两侧分开。

- 小阴唇: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皮肤皱襞。

表面湿润、色褐、无毛,富含神经末梢。

两侧小阴唇前端相互融合并分为前后两叶,前叶形成阴蒂包皮,后叶形成阴蒂系带。

小阴唇后端会合,在正中线形成阴唇系带。

- 阴蒂:位于两小阴唇顶端下方,部分被阴蒂包皮围绕,由海绵体构成,可勃起。

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为性反应器官。

- 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域。

- 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由具有勃起性的静脉丛构成。

其前部与阴蒂相连,后部与前庭大腺相邻,浅层为球海绵体肌覆盖。

- 前庭大腺:又称巴氏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如黄豆大,左右各一。

腺管细长(1 - 2cm),向内侧开口于阴道前庭后方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性兴奋时,分泌黏液起润滑作用。

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若因腺管口闭塞,可形成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

- 尿道口:位于阴蒂头后下方,略呈圆形,为尿道的开口。

- 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方的前庭后部。

阴道口周缘覆有一层较薄的黏膜皱襞,称为处女膜。

处女膜多在中央有一孔,圆形或新月形,少数呈筛状或伞状。

孔的大小变异很大,小至不能通过一指,大至可容纳两指,甚至处女膜缺如。

处女膜因性交或剧烈运动等原因破裂,并受分娩影响,产后仅留处女膜痕。

2. 内生殖器。

- 阴道。

- 位置和毗邻:位于真骨盆下部中央,呈上宽下窄的管道,前壁长7 - 9cm,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长10 - 12cm,与直肠贴近。

上端环绕宫颈阴道部,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后部。

医学妇产科学知识点

医学妇产科学知识点

医学妇产科学知识点导言:医学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以及妇女在孕期、产期和产后的健康所涉及的一门学科。

本文将介绍一些妇产科的基本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妇产科学。

一、妇科常见疾病妇科常见疾病包括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

这些疾病常常会引起异常阴道流血、盆腔疼痛、性交疼痛等症状,对妇女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保护妇女的生育能力至关重要。

二、常用的妇科检查方法1. 妇科体格检查:这是一种基本的妇科检查方法,包括了外阴、阴道、宫颈和子宫大小、触诊等。

2. 阴道镜检查:此检查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阴道和宫颈病变,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病变,常用于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3. 子宫颈涂片: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筛查方法,通过取样宫颈上皮细胞,检测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

4. 超声检查:超声波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测子宫、卵巢以及盆腔器官的结构,对病变的评估和诊断有很大帮助。

三、产科知识1. 孕早期注意事项:在孕早期,孕妇需要注意避免接触毒物、合理的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产前检查等。

2. 产程的分娩阶段:产程包括分娩阵痛期、开宫口期、排胎盘期。

了解每个分娩阶段的特点可以帮助产妇和家属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

3. 产后护理:产后需要注意清洁卫生、休息调理、合理的饮食等。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

四、避孕方法避孕是妇产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合理选择避孕方法可以帮助妇女避免意外怀孕。

常见的避孕方法包括口服避孕药、避孕环、避孕注射剂等。

不同的避孕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妇女,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五、妇产科疾病的预防预防是妇产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妇科疾病和孕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体检、排查家族病史、避免高龄初产等。

结语:本文简要介绍了医学妇产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涵盖了妇科常见疾病、妇科检查方法、产科知识、避孕方法以及疾病的预防措施等内容。

妇产科科室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科室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科室知识点总结一、女性生殖器官疾病1. 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育龄妇女,主要由子宫肌层内的平滑肌细胞增生形成。

子宫肌瘤通常不需要治疗,但对于症状明显或影响生育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2.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如卵巢、输卵管、盆腔等。

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下腹痛、月经不规律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3.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指在卵巢内形成的液性或实性包块,常见于生育期妇女。

卵巢囊肿可分为功能性囊肿和非功能性囊肿两大类。

功能性囊肿通常为单侧小囊肿,多为良性,不需要治疗。

非功能性囊肿则需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二、妇女生殖健康1. 妇科炎症妇科炎症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包括宫颈炎、宫体炎、盆腔炎等。

炎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改善免疫力和改善体质等。

2. 宫颈疾病宫颈疾病主要包括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息肉等。

宫颈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3. 月经失调月经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异常等症状。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4. 不孕不育不孕不育是指夫妻生育功能障碍,包括女性因素、男性因素和不明原因因素。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促排卵治疗、试管婴儿技术等。

三、孕期保健1. 孕期营养孕期营养对于胎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孕妇需要合理膳食,增加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2. 孕期体重控制孕期体重增长应符合孕妇体质和孕产妇体质指数(BMI),过度肥胖或过度瘦弱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3. 孕期疾病防治孕期疾病既要注意自身保健,也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预防妊娠期疾病的发生。

四、产科护理1. 产前护理产前护理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的护理工作,包括生活指导、心理护理、检查指导等。

2. 产中护理产中护理是指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分娩准备、助产术、产程监护等。

妇产科学期末必考点

妇产科学期末必考点

妇产科学期末必考点
总则
妇产科学是一门涵盖了妇产科诊断、防治、外科治疗、培训和教育等多常学科的学科,综合考虑女性生殖器官、婴儿出生和产褥期期间及其以后生存状况。

因此,妇产科学期末
考试将专注于涵盖妇产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妇女生命周期变化等方面的考试内容,
以便考生能够理解妇产科的基本知识,提高其在实践中的能力。

一、妇产科学期末必考点
(一)妇科疾病
1.卵巢功能衰退的诊断和治疗。

2.子宫内膜炎的诊断和治疗。

3.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

4.外阴炎、阴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5.保守治疗腹腔膜撕裂的诊断和治疗。

(三)妇女生命周期变化
1.月经变化:月经、绝经及月经失调的诊断和治疗。

2.怀孕及分娩期的调护:必要的预防措施,教育面诊,孕期危险因素控制。

3.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规律,及其调节的诊断和治疗。

4.生殖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乳腺疾病。

5.介入性WOMAC疾病治疗。

(四)妇幼保健
1.妇幼保健的基本原则:妇女家庭健康体检、婴儿新生儿健康检查和家庭医学服务。

2.婴儿疾病及预防:新生儿出生后鞘膜积液、肺炎、急性病毒性腹泻的诊断及治疗。

3.孕产妇护理:孕前护理、孕期护理、产前护理和产后护理的基本要求。

4.妇女传染性疾病:妇科炎症,乙肝病毒能引起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5.妇产科实验室诊断:妇产科实验室检测分析原则,如妇科炎症指数、梅毒诊断、抗
动力抗体检测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常考知识点汇总!
妇产科常考知识点汇总!
1.性成熟期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时期。

2.孕酮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

3.卵巢周期使女性生殖器发生一系列周期性变化,尤以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最为显著。

4.子宫内膜间质水肿在增殖中期最为明显。

5.在月经周期中,阴道粘膜呈现周期性改变,这种改变在阴道上段最明显。

6.排卵前,阴道上皮表层细胞出现角化,其程度在排卵期最明显。

7.将宫颈黏液作涂片检查,干燥后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这种结晶在月经周期第6~7日开始出现,到排卵期最为清晰和典型。

8.hCG在受精后10日可自母亲血清中测出,为诊断早孕最敏感的方法。

9.子宫是妊娠期及分娩后变化最大的器官。

10.心排出量增加为孕期循环系统最重要的改变。

11.停经是妊娠最早的症状,但不是妊娠的特有症状。

12.正常情况下,子宫高度在妊娠36周时最高。

13.纵产式占足月妊娠分娩总数的99.75%。

14.胚胎着床后31%发生自然流产,其中80%为早期流产,在早期流产中,约2/3为隐性流产。

15.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

16.流产时胚胎发育异常,一类是全胚发育异常,另一类是特殊发育缺陷,以神经管畸形、肢体发育缺陷最常见。

17..输卵管妊娠占异位妊娠95%左右,其中壶腹部妊娠最常见,约占78%。

18.早产中自发性早产是最常见的类型。

19.子痫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严重的阶段,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致母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20.硫酸镁是治疗子痫及预防复发的首选药物。

21.脑血管意外是子痫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

22.血清胆汁酸升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最主要实验室证据。

23.糖尿病孕妇中9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

24.妊娠合并心脏病在我国位居非直接产科死因首位。

25.分娩期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

26.从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对心脏的影响来看,妊娠32~34周后、分娩期(第一产程末、第二产程)、产后3日内心脏负担最重是心脏病孕妇的危险时期,极易发生心脏衰竭。

27.目前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占35~50%,位居第一。

28.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20%左右。

29.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以法洛四联症及艾森曼格综合征最常见。

30.风湿性心脏病中二尖瓣狭窄最常见。

31.心力衰竭最容易发生在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早期。

32.乙型病毒性肝炎最常见。

33.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占妊娠期贫血的95%。

34.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治疗ITP的首选药。

35.ITP孕妇的最大危险是分娩时出血。

36.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妊娠晚期阴道流血最常见的原因。

37.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发生凝血功能最常见的原因,约1/3伴有死胎患者可发生。

38.缩宫素与前列腺素是促进宫缩最直接因素。

39.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

40.中骨盆平面为骨盆最小平面,是骨盆最狭窄部分。

41.双顶径为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

42.临床上枕先露占95.55%~97.55%,以枕左前位最多见。

43.检测宫缩最简单的方法是助产人员将手掌放于产妇腹壁上,宫缩时宫体部隆起变硬,间歇期松弛变软。

44.胎儿监护仪有两种类型,其中外监护最常用,适用于第一产程任何阶段。

45.新生儿阿普加评分以呼吸为基础,皮肤颜色最灵敏,心率是最终消失的指标。

46.枕后位经阴道最常见分娩方式:若胎头俯屈较好,胎头继续下降至前囟先露抵达耻骨联合下时,以前囟为支点,胎头继续俯屈使顶部及枕部自会阴前缘娩出。

47.臀先露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占妊娠足月分娩总数的3%~4%。

48.臀先露分单臀先露(最多见),完全臀先露(较多见),不完全臀先露(较少见)。

49.臀先露若未衔接,胎心在脐左(或右)上方听得最清楚。

衔接后,胎心听诊在脐下最明显。

50.肩先露是最不利于分娩的胎位。

51.肩先露胎心在脐周两侧最清楚。

52.肩先露中忽略(嵌顿)性肩先露为最不利的胎位。

53.复合先露,临床以一手或一前臂沿胎头脱出最常见,多发生于早产者。

54.头位难产最常见,但最难诊断。

55.产后出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56.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

首选治疗为子宫按摩和应用缩宫剂。

57.子宫破裂最常见原因是子宫瘢痕及梗阻性难产。

58.产褥期子宫变化最大。

59.产褥感染,B-溶血性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致病性最强。

60.产褥早期发热的最常见原因是脱水,但在2~3日低热后突然出现高热,应考虑感染可能。

61.对产后发热者应首先考虑产褥感染,再考虑产褥病率的其他疾病。

62.晚期产后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

63.晚期产后出血,胎盘、胎膜为阴道分娩最常见的原因。

64.产褥期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65.双合诊是盆腔检查中最重要的项目。

66.围绝经期妇女出现阴道流血,以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多见,但应首先排除生殖道恶性肿瘤。

67.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和滴虫阴道炎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的原因。

68.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是最常见的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

69.外阴硬化性苔藓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绝经后妇女最多见,其次为幼女。

70.外阴及阴道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疾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

71.盆腔炎性疾病,炎症部位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72.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以宫腔结缔组织炎最常见。

73.生殖器结核,血行转移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74.输卵管结核占女性生殖器结核的90%~100%。

75.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结核最可靠的依据。

76.子宫内膜异位症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

77.腹腔镜检查是目前公认的内异症诊断的最佳方法。

78.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

79.子宫颈癌病理类型主要为鳞癌,其中外生型最常见。

80.子宫颈腺癌最常见的是黏液腺癌。

81.子宫颈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最可靠方法。

82.子宫颈癌直接蔓延最常见。

8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84.肌瘤变性,玻璃样变最常见。

85.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

86.子宫内膜癌,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

87.子宫内膜癌,绝经后以及绝经过渡期异常阴道流血为最常见的症状,诊断性刮宫为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早期首选手术治疗。

88.子宫肉瘤,最常见的症状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伴腹痛,确诊依据是组织学诊断。

89.原发性平滑肌肉瘤是子宫最常见的恶性间叶性肿瘤。

90.大约10%的子宫内膜癌与遗传有关,其中最密切的遗传症候群是林奇综合征,也称遗传非息肉结直肠癌综合征。

91.术后放疗是1期G1和2期内膜癌最主要的术后辅助治疗。

92.卵巢组织成分非常复杂,是全身各脏器原发肿瘤类型最多的器官。

93.直接蔓延:外观肿瘤局限在原发部位,也可存在广泛微转移,其中以上皮性癌最为典型。

94.淋巴转移:横膈为转移的好发部位,尤其右膈下淋巴丛密集,最易受侵犯。

95.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卵巢瘤样病变。

96.卵巢癌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是肿瘤期别和初次手术后残存灶的大小。

97.卵巢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

98.完全性葡萄胎,停经后阴道流血为最常见的症状。

99.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

100.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原发病最常用的方法。

101.单纯性增生为最常见的子宫内膜增生类型。

102.无排卵性宫血患者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期不定或增多,甚至大出血。

103.继发性闭经发生率明显高于原发性闭经,以下丘脑性闭经最常见。

104.Asherman综合征为子宫性闭经最常见原因。

105.垂体性闭经,垂体肿瘤最常见的是分泌PRL的腺瘤。

106.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最常见为体质性青春发育延迟。

107.氯米芬是最常用的促排卵药物。

108.含铜宫内节育器是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IUD。

109.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是国内应用最广的绝育方法。

110.阴茎套是哺乳期选用的最佳避孕方式。

111.成熟指数(MI)是阴道细胞学卵巢功能检查最常用的一种。

112.性活跃妇女的HPV感染率最高,感染的高峰年龄在18~28岁。

113.CA125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卵巢上皮性肿瘤标志物。

114.p53是研究最广泛的人类肿瘤抑制基因。

115.诊断性刮宫是诊断宫腔疾病最常用的方法。

116.雄激素是调节女性性功能最重要的性激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