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的法律规章制度
电子签名使用管理制度

电子签名使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公司内部电子签名的使用,保障公司的信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相关人员使用电子签名的行为。
第三条公司内部电子签名的使用,应遵循安全、合法、合规、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电子签名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确保电子签名的安全使用。
第二章电子签名的种类第五条电子签名包括自动生成的电子签名、加密签名和数字证书签名。
第六条自动生成的电子签名:是由电子认证系统自动生成的一串数字或字母组成的唯一标识符。
第七条加密签名:是通过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生成的一种签名方式,需要对应的解密密钥才能解开。
第八条数字证书签名:是通过数字证书认证机构颁发的数字证书对文件进行签名的一种方式。
第三章电子签名的使用管理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电子签名管理制度,其中包括电子签名的申请、发放、使用、变更和注销等相关规定。
第十条个人电子签名申请:公司内部相关人员应填写申请表格,经上级审批后方可申请个人电子签名。
第十一条公司电子签名注销:当公司内部相关人员离职或者其他需要注销电子签名的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注销操作。
第十二条电子签名使用范围:公司内部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权限范围使用电子签名,不得超越权限进行签名操作。
第十三条电子签名保密:公司内部相关人员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电子签名信息,不得向他人泄露或者私自使用他人的电子签名。
第四章电子签名的风险管理第十四条公司应当加强对电子签名系统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电子签名的安全使用。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建立电子签名使用审批流程,对电子签名的使用行为进行审查和监控。
第十六条公司应当严格控制电子签名的使用权限,避免恶意或者错误使用电子签名。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建立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电子签名被篡改或者其他异常情况,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和修复。
第五章电子签名的培训和宣传第十八条公司应当对公司内部相关人员进行电子签名的培训,包括电子签名的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以及风险防范等相关内容。
电子签字管理制度

电子签字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内部文件的电子签字管理,保护公司内部文件的安全和完整性,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在工作中使用电子签字的相关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公文、合同、批文等文件的电子签字管理。
三、电子签字的定义电子签字是指以电子形式签署文件的行为,其效力等同于纸质签字。
四、电子签字的要求1. 电子签字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电子签名法》等。
2. 电子签字应当采用经认证的电子签名系统,确保电子签字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3. 电子签字的生成、存储、传输和验证等过程应当满足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确保电子签字的安全性。
四、电子签字的流程1. 电子签字申请:员工通过公司指定的电子签字系统发起电子签字申请,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待签字文件。
2. 电子签字审批:上级领导或相关审批人员收到电子签字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审核和审批,并在系统中进行相应操作。
3. 电子签字生成:经审批的电子签字申请将生成电子签字文件,并自动加盖电子签名。
4. 电子签字存储:电子签字文件将被存储在公司指定的电子签字管理系统中,并设立专门的存档备份措施。
5. 电子签字验证:电子签字文件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验证,确保签署人身份和签字真实性。
六、电子签字的管理1. 员工应当严格遵守公司的电子签字管理制度,不得私自使用未经认证的电子签名系统进行签字行为。
2. 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电子签字管理系统,包括但不限于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电子签字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对员工进行电子签字管理的培训等。
3. 公司应当设立专门的电子签字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电子签字管理,负责电子签字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4. 公司应当建立完善的电子签字档案管理制度,保障电子签字文件的安全和完整性,防止泄露和篡改。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公司将依据公司纪律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但不限于批评教育、警告甚至辞退。
单位电子签章管理制度范本

单位电子签章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单位电子签章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电子签章,是指单位为实现电子文档的签名和盖章,使用的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
第三条本单位电子签章的管理和使用,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安全、高效的原则。
第二章电子签章的获取和使用第四条电子签章的获取应当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电子签章的使用者具备相应的权限和职责。
第五条电子签章的使用者应当进行实名认证,并定期进行身份验证。
第六条电子签章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电子签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电子签章的使用者应当妥善保管电子签章,防止泄露、盗用或者滥用。
第八条电子签章的使用者不得将电子签章转借、转让或者授权他人使用。
第三章电子签章的管理第九条单位应当设立电子签章管理岗位,负责电子签章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十条电子签章管理岗位的职责包括:(一)制定电子签章的使用和管理规定;(二)负责电子签章的获取、分发和回收;(三)监督电子签章的使用,处理电子签章使用中的问题;(四)定期对电子签章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统计;(五)其他与电子签章管理相关的职责。
第十一条单位应当建立电子签章使用记录,记录电子签章的使用时间、使用人、使用对象等信息。
第十二条单位应当定期对电子签章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电子签章的安全性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四章违规处理第十三条电子签章的使用者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并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电子签章的管理人员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并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六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单位所有。
电子签名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电子签名使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电子签名的使用,保障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电子签名,是指采用电子形式的数据电文,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对电子数据内容的认可。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及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电子签名的使用和管理。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电子签名管理制度,明确电子签名的使用范围、操作流程、管理责任等,确保电子签名的安全和有效。
第二章电子签名使用范围第五条公司内部文件、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可以使用电子签名,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文件除外。
第六条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合同、协议等法律文书可以使用电子签名,但需确保外部合作伙伴同意使用电子签名,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七条电子签名可用于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电子传真等电子通信方式,但需确保通信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三章电子签名操作流程第八条使用电子签名前,应当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确保签名人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第九条电子签名的生成、传输、存储和销毁应当采取安全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电子签名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第十条电子签名应当与签名人身份信息绑定,并建立电子签名档案,记录电子签名的使用情况。
第十一条电子签名的使用应当遵循合法、真实、完整、准确的原则,确保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四章电子签名管理责任第十二条公司应当明确电子签名的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电子签名管理制度,确保电子签名的安全和有效。
第十三条使用电子签名的部门和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保电子签名的正确使用。
第十四条签名人应当对其使用电子签名的行为负责,确保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第十五条公司应当定期对电子签名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电子签名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十六条违反本制度的,由公司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或经济处罚。
公司电子签名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公司业务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电子签名定义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三、电子签名适用范围1. 公司内部各类文件、合同、协议、申请等需要签名的业务;2. 公司与外部合作伙伴、客户等签订的各类电子文件;3. 法律法规规定或公司认为需要电子签名的其他业务。
四、电子签名实施要求1. 人员要求:公司员工、外部合作伙伴、客户等具备合法身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申请使用电子签名。
2. 设备要求:使用电子签名的设备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稳定的网络环境;(2)具备电子签名功能;(3)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
3. 证书要求:使用电子签名的个人或组织应取得合法有效的电子签名证书。
4. 签名过程要求:(1)电子签名前,签名人应仔细阅读相关文件内容,确认无误后进行签名;(2)签名过程中,确保签名设备安全,防止他人非法使用;(3)签名完成后,系统自动生成带有签名人电子签名的电子文件。
五、电子签名安全与保密1. 公司应建立健全电子签名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电子签名过程的安全、可靠。
2. 签名人应妥善保管电子签名证书,不得泄露密码或证书信息。
3. 公司应定期对电子签名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4. 公司内部员工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电子签名相关信息。
六、电子签名纠纷处理1. 如发生电子签名纠纷,应依法处理。
2. 签名人认为电子签名无效的,可向电子签名服务提供者申请撤销电子签名。
3. 电子签名服务提供者应依法履行职责,对撤销电子签名申请进行核实。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信息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相关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3. 本制度如遇法律法规修订或技术更新,公司可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办公室电子签章制度范本

办公室电子签章制度范本第一条总则为了加强公司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电子签章的安全性和合法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电子签章的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在日常运营过程中,需要进行电子签章的所有业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签订、文件审批、授权委托等。
第三条电子签章的获取和使用1. 电子签章的获取: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代理人向具有资质的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申请获取。
2. 使用电子签章:员工在办理公司业务时,需经过相关权限审批,方可使用电子签章。
使用电子签章时,应确保签章内容真实、完整、准确,并对签章结果负责。
第四条电子签章的安全管理1. 密码管理:电子签章的密码由使用者自行设置并妥善保管,不得泄露给他人。
如密码泄露,应立即更改,并报告上级主管。
2. 设备管理:电子签章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硬件维护和软件升级。
设备遗失或损坏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数据备份:定期对电子签章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4. 审计跟踪:对电子签章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跟踪,确保电子签章的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
第五条电子签章的授权和撤销1. 授权: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代理人可以对员工进行电子签章的授权,授权范围和权限由公司内部规定。
2. 撤销:如发现员工电子签章使用不当,或者因工作变动、离职等原因,需要撤销其电子签章权限,应由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代理人进行撤销。
第六条违规处理1.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盗用、冒用他人电子签章,一经发现,公司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使用电子签章过程中,如发生签章数据泄露、篡改等安全事件,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并积极配合公司采取措施,如造成严重后果,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3. 员工违反本制度的,公司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如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条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代理人负责解释。
公司电子签名管理制度

公司电子签名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电子签名管理,保障公司数据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电子签名,是指经由内部系统按照一定规则生成在电子文件上的一种标识,具有身份确认和文件完整性校验的功能。
第三条公司所有内部系统的用户均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保证电子签名的合法有效性。
第四条公司将严格保护电子签名的私密性,未经授权不得泄露或擅自使用他人电子签名。
第五条电子签名仅限于内部使用,不得外泄或用于非公司业务。
第六条任何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电子签名的申请和使用第七条公司员工在入职时将获得唯一的电子签名,员工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电子签名,不得将其泄露给他人。
第八条员工如需更换电子签名,应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
第九条电子签名仅限于被授权使用,不得私自使用他人的电子签名。
第十条员工在使用电子签名进行文件签署时,应确认文件内容的真实性,并保证文件的完整性。
第十一条在需要使用电子签名的场景中,员工应先登录系统确认身份,然后进行签名操作。
第十二条员工应定时更新自己的电子签名密码,确保密码的安全性。
第十三条员工应遵守公司的电子签名使用规范,不得擅自修改或篡改文件内容。
第三章电子签名的保护和备份第十四条公司将建立完善的电子签名保护系统,定期对电子签名进行加密和备份。
第十五条公司将定期进行电子签名系统的安全检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六条员工在使用电子签名时,应确保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不得使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进行签名操作。
第十七条在签署重要文件时,员工应加强对电子签名的保护,不得将电子签名密码泄露给他人。
第十八条公司将制定电子签名备份计划,定期对电子签名进行备份,确保签名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第四章电子签名的管理和监督第十九条公司将建立专门的电子签名管理部门,负责电子签名的申请、使用和监督工作。
第二十条电子签名管理部门将对员工的电子签名申请进行审核,并核实员工的身份和权限。
公司内部电子签名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内部电子签名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公司信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以及与公司业务相关的合作伙伴、供应商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明确电子签名的定义、适用范围、操作流程、安全责任等内容,确保公司内部电子签名活动合法、安全、高效。
第二章定义与适用范围第四条电子签名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以下场景:1. 公司内部文件、合同、协议、申请等文件的签署;2. 与外部合作伙伴、供应商等签订的合同、协议等文件的签署;3. 其他需要电子签名的业务场景。
第三章操作流程第六条电子签名操作流程如下:1. 员工申请:需签署电子签名的员工,向公司信息技术部门提出申请,提交个人基本信息及身份证复印件。
2. 信息审核:信息技术部门对申请信息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为员工生成电子签名证书。
3. 签署文件:员工在签署文件时,通过电子签名证书进行签名。
4. 文件存档:签署后的文件,由信息技术部门进行存档管理。
5. 验证与追溯:公司内部及外部合作伙伴、供应商等在需要验证电子签名时,可通过信息技术部门提供的验证工具进行验证。
第四章安全责任第七条信息技术部门负责:1. 负责电子签名证书的生成、分发、管理及维护;2. 负责电子签名系统的安全防护,确保电子签名活动合法、安全;3. 负责对电子签名活动进行记录,便于追溯。
第八条员工在使用电子签名时,应遵守以下安全责任:1. 保管好电子签名证书,不得泄露证书密码;2. 不得利用电子签名进行违法活动;3. 发现电子签名证书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信息技术部门。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九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 警告:对轻微违规行为,给予警告;2. 纪律处分:对严重违规行为,给予纪律处分;3. 法律责任:对涉嫌违法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电子签名的概念 一、电子签名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的安全要求
������
A 信息的保密性 B 交易各方身份的认证 C 信息的防抵赖性 D 信息的完整性、防篡改性
二、电子签名的含义
广义的电子签名:是指包括各种电子手段在 内的电子签名,通过签名,实现两个目的: 鉴别数据电文发送人的身份;确认签署人与 数据电文的内容具有法律联系。它是电子商 务法“技术中立”原则和“功能等同”原则, 在电子签名概念上的反映。
它必须由个人亲笔书写,这虽然对于法律行为的发 生具有证据法上的意义,但是从交易数量与频率上看, 由于受书写人的精力、时间、及其行动空间的约束, 不适合于大规模的交易行为的进行;
传统签名存在着相当大的被信冒的可能性,一方面 仿冒签名并不需要很高的技术或成本,另一方面对伪 造签名的鉴定,却需要一不定期的前提条件和较专业 的技术,并且其鉴定的准确性绝非万无一失。
四、数字签名的确认
数字签名的确认是一个参照原信息和给定的公 共密码来查验数字签名的过程,进而决定为同一 信息使用私人密码创建的数字签名与被参照的公 共密码是否保持一致。
确认软件将认同数字签名为“已被确认”,假如:
签名,一般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它首先是一 种证明行为,签署者可借以证明物品、行为,或意 思的归属;又以表明对其内容的同意。
二、传统签名的法律要求
A.正确的名字。 B.书面形式,在纸面上的签名永远固定地保 存着。 C.本人亲手书写,排除了打印名字或印章。
因此,每个传统的手书签名,都是独特的、不 可重复的,
数据量进行加密,但密钥管理困难。
二、公钥和私钥
在网络应用中一般采取两种加密形式:私钥 (对称密钥)和公钥(非对称密钥) ,采用何 种加密算法则要结合具体应用环境和系统,而不 能简单地根据其加密强度来作出判断。
公钥加密系统,又称非对称密钥密钥加密,它需要使用一对密钥来分别完 成加密和解密操作,一个公开发布,称为公开密钥(Public-Key);另一 个由用户自己秘密保存,称为私有密钥(Private-Key)。信息发送者用公 开密钥去加密,而信息接收者则用私有密钥去解密。公钥机制灵活,但加
2、2 数字签名的概念
一、数字签名的含义
所谓数字签名(Digital Signature) ,就是只有信息的发 送者才能产生的、别人无法伪造的 一段数字串,它同时也是对发送者 发送的信息的真实性的一个证明。
二、数字签名的特点
(1)数字签名中的签名与信息是分离的,需要 一种方法将签名与信息联系在一起;
密和解密速度却比对称密钥加密慢得多。
对称与非对称加密体制对比
特 性对 称
密钥的数目 单一密钥
非对称
密钥是成对的
密钥种类 密钥是秘密的
一个私有、一个公开
密钥管理 简单不好管理
需要数字证书及可靠第三者
相对速度 用途
非常快
慢
用来做大量资料的 用来做加密小文件或对信息
加密
签字等不太严格保密的应用
三、哈希函数功能
狭义的电子签名即技术特定化意义上的数 字签名。
三、电子签名的基本条件
签名者事后不以否认自己签署的事实; 任何其他人均不能伪造该签名; 如果当事人双方关于签名的真伪发生争执, 能够由公正的第三方仲裁者,通过验证签名 来确认其真伪。
四、电子签名与传统签名的差异
A.电子签名一般是通过在线签署的,是一种远离的认证方式。它不能像传 统签名一样,保证签名人亲监交易现场,即便是生物特征法电子签名,也不 能如此。
电子商务法
第五章 电子签名的法律制度
主要内容: • 电子签名的概念 • 数字签名的概念 • 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
1、电子签名的概念
1、1 传统签名的概念与功能
一、传统签名的概念
签名是指为了表示负责而在文件、单据上亲自写 上姓名或画上记号。
美国《统一商法典》对之定义为“签名包括(定 义为),任何当事人以鉴别书面文件为现实意图, 而采用而电子签名一般需要计算机系统进行鉴别。
2、数字签名
2、1 几个概念和术语
一、加密术
数据加密技术研究如何将原讯息转换为表面无 法理解的并可予以复原的形式的科学。按作用不同, 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 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管理技术这四种。
私钥加密,又称对称密钥加密,即信息的发送方 和接收方用一个密钥去加密和解密数据。对称加 密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加/解密速度快,适合于对大
B.电子签名本身是一种数据,它很难像纸面签名一样,将原件向法庭提交。 因此,传统证据规则拒绝将电子签名与传统签名相等同。
C.大多数人只有一种手书签名的样式,但一个人可能同时拥有许多个电子 签名,每使用一个信息系统,就有可能配发一个。
D.传统签名几乎不存在签署者完全忘记的情况,而电子签名则有可能被遗 忘。
三、签名的功能
识别某人,能表明文件的来源; 以签名形式确定签名人与签名行为的人身牵 连关系,即能表明签字者已确认文件的内容; 将签名人与文件内容相联系,即能构成证明 签字者,对文件内容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的证 据。
1、2 传统签名的的局限性及风险
它必须以纸面为介质,无论是书写还是传送,都较 之电子通讯媒介的成本要高得多;
(2)在签名验证的方法上,数字签名可以利用 一种公开的方法对签名进行验证,任何人都可以 对之进行检验;
(3)在数字签名中,有效签名的复制同样是有 效的签名。
三、数字签名的作用
(1)可验证性。确认数据的来源; (2)完整性。保证数据在发送的过程中未作 任何修改或变动。 (3)不可否认性。无法否认该电文文件非由 其所发送。
哈希函数功能其实是一种数学计算过程。这一计算 过程建立在一种以”哈希函数值”或“哈希函数结果” 形式创建信息的数字表达式或压缩形式(通常被称作 “信息摘要”或“信息标识”)的计算方法之上。在安 全的哈希函数功能(有时被称作单向哈希函数功能)情 形下,要想从已知的哈希函数结果中推导出原信息来, 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而,哈希函数功能可以使软件在 更少且可预见的数据量上运作生成数字签名,却保持与 原信息内容之间的高度相关,且有效保证信息在经数字 签署后并未做任何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