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杯酒释兵权”指采用巧妙的办法,夺取了重臣武将的权力。
此典出自《宋史·石守信传》。
宋太祖采用兵变的方式废掉了后周的皇帝,自己正式做了天子,改国号为宋。
他担心自己的部下也采用自己曾经用过的办法对付他,因此就千方百计削掉重臣武将的兵权。
公元961年秋天,某日,宋太祖因为散朝较晚,与大将石守信等人一起饮酒,酒意正浓时,宋太祖屏退左右,对这些将领们说:“我若没有你们的帮助,就不会有今天。
我做了天子,却觉得做皇帝实在没有做节度使快乐!我整夜都睡不好觉,无法高枕无忧。
”石守信等人听了宋太祖的话,连忙说:“现在天下已定,谁也不敢有异心,陛下为什么这样说呢?”
宋太祖说:“哪个人不想得到富贵呢,哪个节度使不想做皇帝?即使你们不想,有一天部下逼着你们做,硬把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虽然不想做皇帝又能怎么样呢?”石守信等诚惶诚恐地说:“我们断不敢有这种异心,请求陛下哀怜我们。
”
宋太祖说:“人生短暂,光阴难留,就像白驹过隙一样。
你们不如多积攒一些钱财,购买田地房屋留给子孙后代,自己看着儿女歌唱跳舞,痛痛快快地享受天伦之乐。
这样,君臣之间也两好无猜,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感恩地说:“陛下为我们想得这
么周到,对我们真是再生之恩啊!”石守信等人明白宋太祖的心意。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都主动告病,并请求朝廷解除自己的军职。
宋太祖一一批准,授予他们品位很高的闲散官职,并赏赐了非常丰厚的钱财。
杯酒释兵权2个典故

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赵匡胤与汉高祖和明太祖大杀功臣的行为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强干弱枝从唐朝中叶以来,形成了地方藩镇权势过大的局面,他们常常割据一方,乃至进行武装叛乱,给朝廷造成严重的威胁。
在宋王朝建立之后,赵匡胤依据宰相赵普提出的“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针,分别从政权、财权、军队这三个方面来削弱藩镇,以达到强干弱枝、居重驭轻的目的。
在“削夺其权”方面,赵匡胤陆续派遣文官到地方州郡担任长官,以取代跋扈难制的军人;并在知州之外设立通判,两者共掌政权,互相牵制,分散和削弱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在“制其钱谷”方面,赵匡胤设置转运使来管理地方财政,并规定,各州的赋税收入除留开其正常的经费开支外,其馀的一律送交京师,不得擅留。
这样,既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收入,又使地方无法拥有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
在“收其精兵”方面,赵匡胤将厢军、乡兵等地军中的精锐将士,统统抽调到中央禁军,使禁军人数扩充到几十万,而地方部队只剩下一些老弱兵员,只能充当杂役,缺乏作战能力,根本无法和中央禁军抗衡,这就摧毁了地方反抗中央的军事基础。
太祖通过对藩镇权力的剥夺,对武臣的压抑,改变了五代时期藩镇割据、朝廷寡弱、武人跋扈、文臣无权的状况,提高了中央的威权。
在中央内部,太祖又着手分割宰臣的权力,为宰相设置了副相参知政事,来分散和牵掣宰相权力,宰相和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而军政归于枢密院,其长官叫枢密使,枢密院与执政合称“二府”,财政大权另归于三司,其长官叫三司使,号称“计相”,这三者地位都差不多,都直属于皇帝。
杯酒释兵权成语故事

杯酒释兵权成语故事
杯酒释兵权
【注音】bēi jiǔ shì bīng quán
【成语故事】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与赵普商定计策,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宴饮,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他们的兵权。
969年,又用同样手段,罢王彦超等节度使,解除藩镇兵权,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防止分裂割据。
【典故】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
【释义】释:解除。
本指在酒宴上解除将领的兵权。
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政治斗争
【成语举例】你听说过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吗?。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龙源期刊网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作者:本刊编辑部来源:《醒狮国学》2013年第11期公元961年8月22日(建隆二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
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一席话,软中带硬,使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
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
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它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
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历史故事

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历史故事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赵匡胤与汉高祖大杀功臣的行为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事件经过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
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
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业。
杯酒释兵权的典故

杯酒释兵权的典故话说当年,宋朝那会儿,皇帝老儿赵匡胤心里头可有个大疙瘩,那就是手底下的将军们一个个手握重兵,功高盖主,他心里头能不犯嘀咕嘛。
这日思夜想的,就琢磨着怎么和平地收回这些个兵权,别到时候闹出啥乱子来。
赵匡胤这人,脑子活络,心眼儿也多,他想着:“硬来肯定不行,得智取。
”于是,他就开始琢磨起了法子。
这天,秋高气爽,赵匡胤把石守信、王审琦这些个老兄弟,还有几位心腹大臣,都请到了宫里,说是要一起喝喝酒,叙叙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伙儿都喝得脸红脖子粗的,气氛那叫一个热烈。
赵匡胤一看,时机差不多了,就放下酒杯,叹了口气,说:“哎,兄弟们,我这皇帝当得可是不容易啊。
每天晚上啊,我都睡不着觉,就怕哪天有人把我从这龙椅上给拽下来。
”这话一出,满座皆惊,大伙儿都愣住了,心想:“这皇帝今儿个是怎么了?怎么突然说起这个来了?”赵匡胤见大伙儿都看着他,就接着说:“你们想想看,咱们当年一起打天下,那日子多苦啊,可咱们都挺过来了。
现在好了,天下太平了,咱们也都有了荣华富贵。
可是呢,这富贵背后啊,藏着多少危机啊。
你们手底下的那些士兵,万一哪天有人起了歹心,咱们可怎么办?”石守信他们一听,心里头那个不是滋味啊,这分明就是皇帝在敲打他们嘛。
可他们也知道,这时候不能硬碰硬,只能顺着皇帝的话往下说。
石守信就站起来,恭敬地说:“陛下,您这是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
我们这些人啊,都是粗人,只知道打仗,哪里懂得这些个弯弯绕绕啊。
您要是觉得我们手里的兵权是个隐患,那我们就交出来,图个省心。
”赵匡胤一听,心里头那个乐啊,脸上却不动声色,说:“兄弟,你这话我爱听。
咱们都是自家兄弟,我也不想让你们为难。
这样吧,你们把兵权交出来,我给你们换个差事,让你们享享清福,怎么样?”大伙儿一听,都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纷纷表示愿意交出兵权。
赵匡胤见状,大喜过望,当即就下旨,给这些个将军们封了高官厚禄,让他们回家养老去了。
就这样,“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传开了。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赵匡胤是北宋第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采取了一
系列措施。
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他在宴会上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当时,赵匡胤为了消除将领们的疑虑,决定在宴会上以杯酒释兵权的方式来表
明自己的决心。
在宴会上,赵匡胤举起酒杯,对将领们说道,“我现在把这杯酒举起来,如果你们认为我有能力统领全国军队,就请你们接过这杯酒,如果你们不认同我,就请你们放下手中的兵权。
”这一番话让在场的将领们感到十分震惊,他们都知道,这杯酒背后代表着的是国家的安危和未来的命运。
在场的将领们陷入了沉默,他们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最终,一位将领站了出来,接过了赵匡胤手中的酒杯,其他将领们也纷纷效仿,将手中的兵权放在了赵匡胤的面前。
这一幕让赵匡胤感到十分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决策得到了将领们的认可。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佳话,人们赞美赵匡胤的胸怀
和胆识。
他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决心和信念,赢得了将领们的信任和支持。
这也为北宋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者,需要有胸怀和胆识,需要善于化解矛盾,赢得人心。
赵匡胤的做法,不仅展现了他的智慧和果断,更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担当。
这也是为什么赵匡胤能成为北宋第一位皇帝的原因之一。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传颂,它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
精神的传承。
这种精神,将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能够坚定信念,果断决策,化解矛盾,赢得人心,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

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运用典故,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
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
以下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历史典故,希望能帮到你!关于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宋太祖即位后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
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
为了这件事,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
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问他说:“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
这到底是什么道理?”赵普说:“道理很简单。
国家混乱,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
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
”宋太祖连连点头,赞赏赵普说得好。
后来,赵普又对宋太祖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
”宋太祖说:“你放心,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不会反对我。
”赵普说:“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
但是据我看,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管不住下面的将士。
有朝一日,下面的人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额角说:“亏得你提醒一下。
”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
酒过几巡,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
他拿起一杯酒,先请大家干了杯,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
但是你们哪儿知道,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
不瞒各位说,这一年来,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
”杯酒释兵权的历史典故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别的将领也”黄袍加身”,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以威胁利诱的方式,要求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
赵匡胤与汉高祖大杀功臣的行为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
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事件经过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口气,
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们的功德。
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说:”不然,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
你们不如释去兵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的产
业。
同时多买些歌儿舞女,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朕同你们再结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第二天,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等上表声称自己有病,纷纷要求解除兵权,宋太祖欣然同意,让他们罢去禁军职务,到地方任节度使,并废除了殿前都点检和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司。
禁军分别由殿前都指挥司、侍卫马军都指挥司和侍卫步军都指挥司,即所谓三衙统领。
在解除石守信等宿将的兵权后,太祖另选一些资历浅,个人威望不高,()容易控制的人担任禁军将领。
禁军领兵权析而为三,以名位较低的将领掌握三衙,这就意味着皇权对军队控制的加强,以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
张令铎的女儿则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杯酒释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