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
赵匡胤的小故事

赵匡胤的小故事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历史上留下了许多英雄豪杰的故事。
他的一生经历波澜起伏,传奇而动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赵匡胤的小故事。
赵匡胤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从小聪慧过人,却饱受贫困之苦。
他勤奋好学,立志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读书的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位老师,老师看到他的聪明才智,便开始专门教导他文学和历史知识。
赵匡胤虚心学习,不断进步,很快就成为了当地的学霸。
后来,赵匡胤考中了科举,被选入宫廷任职。
他在官场上展现出色的才华和能力,受到了皇帝的赏识。
赵匡胤得到了晋升,成为了一名重要的官员。
他在处理政务上公正廉洁,深得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赵匡胤在官场上崭露头角,但也引来了一些嫉妒和阴谋。
有人对他心生不满,想要陷害他。
赵匡胤深知其中的险恶,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沉着应对,化解了危机。
他用智慧和勇气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让那些阴谋家无所作为。
赵匡胤在官场上的表现引起了更高层次的重视,最终他被封为皇帝。
他登基后,秉持着仁政爱民的理念,励精图治,开创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
他推行改革,整顿政风,使国家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赵匡胤在位期间,还经常亲自下江南视察,关心民生疾苦。
他下江南时,看到百姓们的艰辛生活,便下令减免赋税,修筑水利工程,改善当地的生活条件。
他的仁政深得人心,江南百姓对他爱戴有加。
赵匡胤一生坎坷,但他始终坚守初心,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代英明君主。
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让人们铭记他的伟业和品德。
赵匡胤的一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传奇。
描写赵匡胤的诗句

描写赵匡胤的诗句
以下是 9 条描写赵匡胤的诗句及例子:
1. 赵匡胤之气吞山河,问世间谁堪比肩?就像那楚汉的刘邦,英勇非凡!刘邦不也从平民崛起,创下大汉基业嘛,赵匡胤何尝不是如此呢!
2. 老赵雄姿英发真不凡,可不比那乱世豪杰差。
好比那曹操,逐鹿中原展霸气,赵匡胤也是豪情万丈啊!
3. 赵匡胤之威镇四方,好似那骄阳当空耀。
如同那周武王,定鼎天下显威风呢,他赵匡胤也毫不逊色呀!
4. 匡胤之谋深似海,难道不是智慧超群者?看那诸葛孔明,妙计连连定乾坤,赵匡胤同样智谋过人呀!
5. 老赵之勇无人敌,这不就像那战神蚩尤嘛。
蚩尤能战八方,赵匡胤也能勇冠三军啊!
6. 赵匡胤之胸怀天下,岂不是如同那圣君尧舜?尧舜心怀万民,赵匡胤也是志在天下呀!
7. 匡胤之仁德感人,难道不像那贤君刘备?刘备以仁闻名,赵匡胤也是心怀仁慈呢!
8. 老赵之风采耀千古,就如同那璀璨星辰。
类比那李广,威名远扬传百世,赵匡胤不也一样光芒四射嘛!
9. 赵匡胤之霸业传奇,定能让后人传颂不绝。
如同那秦始皇,一统天下留威名,赵匡胤的事迹也会永载史册啊!
观点结论:赵匡胤确实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和卓越才能的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敬仰。
赵匡胤简介_赵匡胤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赵匡胤
赵匡胤
中文名称: 赵匡胤
又名: 宋太祖
性别: 男
所属年代: 宋代
民族: 汉族
生卒年: 927~976
相关事件: 杯酒释兵权陈桥兵变
相关人物: 赵普
生平简介
赵匡胤(927~976),北宋的创建者。
涿州(今属河北)人。
五代时,为后周将领,以战功升殿前都点检,统领禁军。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他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国号宋,都城开封(今河南)。
他以三年平息内部反对势力,随后进行统一全国的军事行动,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征战十余年,平定荆南、后蜀、南汉等各地割据政权。
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改革军事、政治、财政、科举等制度,以加强中央集权。
他在位十七年,庙号太祖,年号建隆、乾德、开宝。
在位期间,基本上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赵匡胤怎么死的

赵匡胤怎么死的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
有人问赵匡胤怎么死的?下面店铺给大家说说赵匡胤怎么死的,供大家阅读!赵匡胤怎么死的公元976年,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一夜之间猝然离世,正史中没有他患病的记载,野史中的记载又说法不一。
他的死因,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
《湘山野录》中说,开宝九年10月,一个雪夜里,赵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赵光义入宫,兄弟二人在寝宫对饮,喝完酒已经是深夜了,赵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留宿寝宫,第二天天刚刚亮,赵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
赵光义受遗诏,于灵前继位。
《烬余录》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赵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时半夜调戏花蕊夫人,惊醒了赵匡胤,并用玉斧砍他,但力不从心,砍了地。
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纪闻》里说:太祖去世时已是四鼓。
宋皇后叫内侍王继恩把皇子德芳叫来。
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光义,却找来了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晋王来了。
”宋皇后惊诧莫名,后来突然醒悟,哭着对赵光义说:“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另外,据说赵光义以弟弟的身份继承兄长的帝位,是他母亲杜太后的意见。
说是杜太后临终时,曾对赵匡胤说:“如果后周是一个年长的皇帝继位,你怎么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义都是我儿子,你将来把帝位传与他,国有长君,才是社稷之纲啊!”赵匡胤表示同意,于是叫宰相赵普当面写成誓词,封存于金匮里,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也就是赵光义“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据。
这一切,都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疑问。
一是赵匡胤死时的“烛光斧影”。
按说宫廷礼仪,赵光义是不可以在宫里睡觉的,他却居然在宫里睡觉。
太监、宫女不该离开皇帝,却居然都离开了。
忙乱的人影、奇怪的斧声,以及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诉人们,这是一场妻先策划的血腥谋杀。
二是王继恩假传圣旨。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东关),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赵匡胤受命往御。
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县陈桥镇)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
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
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至其胞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复灭亡吴越、闽南及北汉后,方才完成统一全国大业;赵匡胤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期能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在位十六年。
人物关系纠错中文名赵匡胤别名香孩儿,赵九重,赵玄郎,赵元朗国籍中国(宋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洛阳夹马营出生日期公元927年3月21日逝世日期公元976年11月14日职业:皇帝,政治家,军事家,武术家信仰:儒家主要成就建立宋朝,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基本完成统一代表作品:《咏初日》庙号:太祖陵墓:永昌陵1人物生平早期经历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1] ,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
为赵弘殷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
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
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人物生平)

赵匡胤(宋朝开国皇帝人物生平)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瀍河桥东),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
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赵匡胤受命往御。
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今河南省封丘县陈桥镇)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
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
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至其胞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复灭亡吴越、闽南及北汉后,方才完成统一;赵匡胤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期能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在位十六年。
人物生平编辑早期经历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夹马营[1] ,出身军人家庭,高祖赵朓,祖父赵敬。
为赵弘殷次子,长兄赵匡济早夭,母亲为杜氏。
赵匡胤出生时赤红的光照满屋子,奇异的香味过了一晚上都未散去。
身体上有金色,三天都未改变。
长大后容貌威武,器度豁达,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不是一般人。
学习骑马射箭,他总是超出其他人之上。
赵匡胤的生平简介

赵匡胤,公元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
赵匡胤为宋朝第一代皇帝,在位期间纪元九六○~九七六年。
赵匡胤出生在一个军人之家。
『宋史』太祖本纪中曾云:「宋太祖起介胄之中。
」匡胤的父亲赵宏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武王。
少年时的匡胤,『宋史』评之为「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从这段评语来看,匡胤是和其他同年的孩子们,大不相同的。
唯一共通的情形,就是不爱读书。
赵匡胤出生于公元927年3月21日,地点是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
相传,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赵匡胤出生时,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已经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
—个平衡被打破,接踵而来的就是长久不息的动乱。
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身的好武艺。
21岁时、颇有冒险精神的他告别父母妻子,开始浪迹天涯,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他漫游了华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愿,到公元949年,他终于遇到了机会。
他在北上的途中,遇到了当时正担任后汉枢密使的郭威。
郭威此时正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招兵买马,于是身强力壮精通武艺的赵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后周太祖)时,赵匡胤任禁卫军长,甚得开封府尹柴荣的赏识,因成了柴荣的部属。
柴荣即位(后周世宗),赵匡胤很得世宗的信任,做了世宗身旁的要臣。
并升任禁卫军的司令,世宗死,他的儿子宗训,年仅七岁便继位,第二年,赵匡胤发起陈桥兵变,迫宗训退位,建立了宋朝。
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朴素,衣服、饮食都很简单,虽然对自己的家人较约束,但绝非吝啬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笔费用,对於投降的各国国君也给予优厚的待遇。
自己的私生活严谨简朴,对於该花费的地方,却是十分慷慨,这是历代皇帝中较少见的。
九七六年,赵匡胤崩,关於太祖的死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因饮酒过度而暴死,有的说是因腹下肿疮发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种看法则认为太祖之死与太宗有很大的关系。
赵匡胤怎么读

赵匡胤怎么读
赵匡胤读作zhào kuāng yìn。
赵匡胤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太祖,史称宋太祖。
赵匡胤的生平
赵匡胤出身行伍,身受后周世宗柴荣器重,于征伐南唐时屡建战功。
柴荣病重时,被任命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
显德七年(960年),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
随后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
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致力于统一全国,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他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
赵匡胤还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专收。
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握。
同时澄清吏治,劝奖农桑,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举措不仅尽快医治了二百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匡胤1、简介:宋太祖赵匡胤(927-976),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汉族,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
出身军人家庭,赵弘殷次子。
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
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
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在位16年。
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中国的文治盛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2、主要功绩:1、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一举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
使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文以治国,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国”这一理念,果断的实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国策,通过设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举,创设殿试,知人善任,厚禄养廉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彻底扭转了唐末以来武夫专权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后人有称“宋朝是文人的乐园”的称誉,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称的上是五代十国野蛮政治的终结者,又是后世历朝文明政治的开拓者。
3、一举铲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
赵匡胤通过采取“收起精兵,稍夺其权,制其钱谷”的三大纲领,巧妙的“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罢黜支郡”“强干弱支”“内外相维”“三年一易”“设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将军权,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牢牢控制。
一举产平了藩镇割据武夫乱政的历史状况。
所以宋朝300年的历史中从不曾发生大的内乱和地方割据,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些制度为宋朝对外军事上的软弱埋下了祸患。
4、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
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人物事例汇总:1、偷瓜被抓,浪子回头(适合作文主题归类:成长历练(目标,机遇,成长);道德修养(自省自律);学习探索(听取别人意见);品味生活(荣辱))一个盛夏夜晚,赵匡胤在赌场上输得分文皆无,灰溜溜地走出来,昼夜狂赌使他口干舌燥,又饥又渴,正好路过一片西瓜地,便蹑手蹑脚、猫着腰进去偷瓜吃。
月光下,他挑选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一拳砸开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突然,被躲在暗处看瓜的王老汉逮个正着,赵匡胤提起盘龙棍拔腿就跑,被王老汉一把拉住。
王老汉厉声喝道:“瓜吃完了吧?给钱!”赵匡胤以为王老汉要讹他,就想耍赖,脖子一横,问:“你要多少钱?”没想到,王老汉伸出一个手指头说:“看你也没多少钱,不跟你多要,不难为你,就要一文钱。
”这下赵匡胤傻了眼,他往衣袋里摸了又摸,把衣袋翻了个底朝天,硬是一文钱也掏不出来,急得憋了个大红脸。
实在找不到钱,便双手把盘龙棍递给王老汉作抵押。
王老汉拿过盘龙棍,两眼盯着赵匡胤叹道:“可惜呀!可惜!这条盘龙棍要是拿在英雄手里,可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今天拿在你手里,却只能在赌场上耍威风、瓜棚里作押头!”王老汉几句肺腑之言,说得赵匡胤无地自容,他暗下决心,从此改邪归正,永不进赌场。
后来,赵匡胤果真远离了赌场,任凭赌友怎样引诱,他立场坚定,决不踏进赌场一步,专心致志地习文练武,并关心国家大事。
镜头法改造素材1:有了灯塔,船只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有了罗盘,旅者才能知道前进的道路。
志向就像灯塔和罗盘,为我们指引着方向。
立志是必要的做人前提。
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是赫赫有名的宋朝开国皇帝,我们习惯了他披甲血战驰骋疆场的身影,熟悉了他坐拥江山的伟业,但很少有人知道赵匡胤在起兵反周之前,也曾有过落魄甚至令人厌恶的过去。
赵匡胤曾经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赌徒,混迹于赌坊之中,完全不关心国家大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
一次他赌完之后十分口渴,就跑到一片瓜地中大吃起来,却被老汉抓了个正着,老汉看他没钱,就问他要一文钱,谁知赵匡胤掏遍全身上下连一文钱都没有,他心里悔恨,就拿手中的盘龙棍抵债。
老汉叹道“可惜呀!可惜!这条盘龙棍要是拿在英雄手里,可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今天拿在你手里,却只能在赌场上耍威风、瓜棚里作押头!”一番话说得赵匡胤懊悔万分,但他也从此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从此投身革命队伍,习文练武,终成大事。
我们也一定要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向着目标努力,不能让我们的人生偏离了正常的轨道。
我们要立志,要立大志,要立远志,向着理想中的方向奋勇前进。
2、崇尚节俭,杜绝奢侈。
(适合作文主题归类:道德修养(勤俭节约,廉洁奉公);世事人文(教育))有一次,赵匡胤的女儿永庆公主觐见父亲,公主穿着一件新外衣,上面用五彩金丝缝缀着一片片孔雀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十分华美。
谁知赵匡胤一见她就说:“你把这件华服脱下,以后别再穿了。
”听到父亲的话,公主很不理解,撅着嘴巴说:“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有什么要紧?”宋太祖严厉地说:“正因为你是公主,穿这么华丽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
战国时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结果全国上下都跟着学,搞得紫布都贵了好几倍。
你的这件衣服上面有金丝线、孔雀羽,你知道一件要花多少钱吗?如果别人再效仿你,全国要浪费多少钱?你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很优越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公主听了以后很惭愧,连忙跪拜致歉镜头法改造素材2:昨天我在书上看到一个故事,讲的是赵匡胤和她女儿的一件事。
有一次赵匡胤看到女儿新穿了一件十分华丽的衣服,上面用五彩金丝缝缀着一片片孔雀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赵匡胤没有夸奖她漂亮,反而让她脱下来,以后不再穿了。
公主不理解,于是赵匡胤解释说:“正因为你是公主,穿这么华丽的衣服到处炫耀,别人就会效仿。
如果别人再效仿你,全国要浪费多少钱?你现在的地位和生活已经很优越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听了之后感触很深,现在我们的小学中似乎已经有了在物质衣服上攀比的风气,同学过生日送礼物也要比谁送的价格高,但长久下去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
试想我们人人在吃穿上攀比却不是专注在学习上进取,这样下去浪费的钱有多少。
连宋太祖都知道节约吃穿用度,我们为什么还不节约呢。
通过这个故事我也想到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真正有财富的人是不会在物质上炫耀的,我们攀比只能证明我们的无知罢了。
节约是我们的成长之路,国家的财富之泉。
3、环保主义者(适合作文主题归类:哲理思辨(人与自然);道德修养(理智);世事人文(环境);学习探索(远见卓识))古代帝王大多比较关注军政大事,很少有人能顾及环境保护的问题,而宋太祖却是其中极其罕见的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为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患灾害,宋太祖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生态平衡,下令官员劝百姓多种树木,禁止乱砍滥伐,并根据树木种植的品种很数目,奖励地方官员和百姓。
而且还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禁止捕猎奇珍异兽,将保护野生动物归入国家永久制度中。
宋太祖在1000多年前就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实在是个睿智英明的举措。
镜头法改造素材3:我们经常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各种关于环境保护的广告或者新闻宣传,但你们能想象宋太祖赵匡胤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对自然环境加以保护了吗?其实,宋太祖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远见卓识对我们现今也有很大的影响。
古代帝王大多比较关注军政大事,很少有人能顾及环境保护的问题,而宋太祖却是其中极其罕见的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
为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水患灾害,宋太祖采取切实措施,保护生态平衡,下令官员劝百姓多种树木,禁止乱砍滥伐。
很多我们现在的官员都意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大量兴建重污染工业,对污染企业姑息迁就,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感到愧疚。
环境不仅是我们的朋友,更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母亲,我们对待她不应该像对待奴隶一般为所欲为,而是应该像对待亲人一般爱戴保护她,延缓她衰老的脚步。
地球环境更是关系到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子孙后代的幸福,我们不能当历史的罪人,一定要保护环境,还自己一个绿色的地球,也给后人留下一个美丽的明天。
4、历代帝王中的功夫魁首(适合作文主题归类:哲理思辨(偶然与必然);成长历练(成就);学习探索(勤奋刻苦))在我国历史上,开国皇帝大多能横刀立马征杀疆场,但是根据历史文献,官史,野史记载。
真正能在中国武术史上留下赫赫大名的只有宋太祖赵匡胤,可谓历代帝王中的第一武林高手。
赵匡胤出身武将世家,其父赵弘殷精于骑射,赵匡胤小的时候就随父学武,年轻时出来闯荡江湖,访名师,拜高人,见识和武艺都有了很大提高,后来投军郭威帐下,屡建奇功,成为后周第一流的大将。
相传赵匡胤的盖世武功主要集中在拳术和棍术,其武功已在多年的实战中发展成自己的独特体系和套路,其拳术被尊称“太祖拳”,也称“赵家拳”。
身为武林高手的赵匡胤还擅长棍术,创立了“腾蛇棒”有36路棍法,被成为棒术的开山鼻祖,,人称宋太祖“一条棒等身齐,打下四百军州都姓赵”。
种种记载都表明,宋太祖赵匡胤是历代帝王中武功之魁首。
镜头法改造素材4: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经过奋斗和进取,没有人可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没有努力,六小龄童就不会把孙悟空演得活灵活现;没有努力,刘翔就不会在雅典奥运会跑出冠军的水平。
也许有人说赵匡胤当上宋太祖是一个巧合,是一个偶然,但我觉得这是必然的,因为他是历代帝王中的功夫魁首,精通各路武术。
他是经过了自己的努力之后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赵匡胤出身武将世家,其父赵弘殷精于骑射,赵匡胤小的时候就随父学武,练就了一身的本领,年轻时出来闯荡江湖,访名师,拜高人,见识和武艺都有了很大提高,后来投军郭威帐下,屡建奇功,成为后周第一流的大将。
他的功夫精于拳术和棍术,其武功已在多年的实战中发展成自己的独特体系和套路,也形成了独家的棍术套路,以致后世留名。
他能有这样的本领正是他艰苦训练的结果,他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胜利,而是注定的结果。
我们要想成功,就必须勤奋刻苦,朝着我们的梦想努力,这样才会为梦想创造机会。
5、杯酒释兵权(适合作文主题归类:道德修养(宽容、理智)学习探索(远见卓识))乾德元年(963年)春,赵匡胤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环诸高级将领饮酒。
酒至半酣,宋太祖对部下们说“朕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
朕虽身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
当了皇帝之后,朕从来没有好好睡过。
”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为什么这么说,现在天命已确定,谁敢再有异心?”太祖曰:“谁不想要富贵?有一天,你部下一样对你黄袍加身,拥戴你当皇帝。
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石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愚昧,不能了解此事该怎么处理,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