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格律例子
《音韵学》第七章:近体诗格律(1)

• 晋代吕静编有《韵集》五卷,分为五篇, 每一篇中将同音字排列一起,尚未分韵部。 六朝的韵书有十余种,如周研的《声韵》 四十一卷、阳休之《韵略》一卷、沈约 《四声》一卷、夏侯咏《四声韵略》十三 卷。这些古韵书皆早已散佚
• 隋代初年(581-589)学者陆法言在家里邀请 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 德源、薛道衡、魏彦渊等八位朋友,讨论 中国音韵问题,评论各种韵书得失,分韵 辩音,准备编制一部通行的标准韵书。隋 代仁寿元年(601),陆法言根据当时讨论的 提纲,著成了划时代的《切韵》。
•
(二)中古音:从晋到南宋时期,此期产生了韵 书,而且唐宋时期制订了官方韵书,建立了音韵 学。北宋颁布的《广韵》为中古音系统的代表。 • (三)近古音:从元代到清代末年,此期的语音 发生重大的变化,即中古的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 入声消失而分化到平声、上声和去声之中,元代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体现了此期音韵特点,成 为近代音系统的代表。在近代语音的基础上形成 了我们以北京语音为准的现代音系统。
• 东、冬、钟、江、阳、唐、庚、耕、清、 青、蒸、登(以上的韵尾为N),真、谆、臻、 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 先、仙(以上收n),侵、覃、谈、盐、添、 咸、衔、严、凡(以上收m)等三十五部是以 鼻音收尾的,它们是阳声韵。
• 阴声韵没有相应的入声,只有阳声韵才有 相应的入声。例如:东董送屋,真轸震持, 侵寝沁缉。《广韵》阳声三十五部,其中 “痕”字的入声字太少,归入邻部,所以 入声为三十四部。阳声韵中收舌根鼻音η的, 其入声则收舌根塞音K;收舌尖鼻音n的, 其入声则收舌尖塞音t;收双唇鼻音m的, 其入声则收双唇塞音P。
• 入声的韵尾是辅音,极短促,不易发音, 遂在近代和现代语音中消失而转化为平、 上、去三声
近体诗格律讲稿

闻一多先生讲过:从三百篇时代起到此后的二千年间,“诗——抒情诗,始终是我国文学的正统的类型,甚至除散文外,它是唯一的类型”。
赋、曲是诗的支流,自不必说;即戏曲小说乃至于绘画、建筑等造型艺术,走无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诗的影响。
自然,也有对此说持不同见解的,但是,在我国文学的家族中,古典诗歌这一支,在艺术阶梯上所攀登的高度,在社会功能上发挥影响的深度,应当说是首屈一指的。
而近体诗,说它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遗产,是一颗流辉八宇的明珠,是没有疑义的。
今天,就有我们小组来带大家浅尝近体诗对仗的美和妙。
首先,什么是近体诗。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指的就是律、绝提的格律诗。
举几个例子如下。
五言律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七言律诗——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五言绝句——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七言绝句——咏石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近体诗这个名字是唐人取的。
唐代以前早就产生了各种诗体,远的如四言为主的诗经,六言为主的楚辞,后来又有五言、七言为主的乐府和歌行。
发展至南北朝的齐梁时代,开始孕育了讲求格律的诗体,到初唐,这种诗已经逐渐形成定格。
后人总结说:“律诗始于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备。
”所以我们说,初唐沈宋诗,是格律诗成熟阶段的标志。
唐人把这种新兴的格律诗起名“近体诗”或“今体诗”,而相对把以前产生的比较自由的、较少拘束的诗,叫做“古体诗”或“古诗”或“古风”。
下面,我们举几首古诗供大家作比较。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唐诗(近体诗)的格律

分為” 「絕句」、「律詩」、「排律」
句式
絕句(四句)
律詩(八句)
五言
七言 五言 七言
共20字
共28字 共40字 共56字
排律(十句以 上)
押韻
句子的最後一字 偶數句句末必押韻 奇數句不可押韻 只有第一句可押,也可不押韻 押韻需ㄧ韻到底,中間不可換韻
詩體: 五 言 絕 句
詩名: 下 江 陵 作者: 李 白 詩文: ( 押 ㄢ 韻 )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 ㄏㄨㄢˊ。 , 。
詩體: 七 言 絕 句
詩名: 黃 鶴 樓 送 孟 浩 然 之 廣 陵 作者: 李 白 詩文: ( 押 ㄡ 韻 )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 , , ,
東 蠟 夜 青
風 炬 吟 鳥
無 成 應 殷
力 灰 覺 勤
百 淚 月 為
花 始 光 探
殘 乾 寒 看
。 。 。 。
詩體: 七 言 律 詩
詩名: 黃 鶴 樓 作者: 崔 顥 詩文: ( 押 ㄡ 韻 ) 昔人已乘黃鶴去 黃鶴一去不復返 晴川歷歷漢陽樹 日暮鄉關何處是
, , , ,
詩體: 七 言 絕 句
詩名: 逢 入 京 使 作者: 岑 參 詩文: ( 押 ㄢ 韻 ) 故園東望路漫漫 雙袖龍鍾淚不乾 馬上相逢無紙筆 憑君傳語報平安
, 。 , 。
對仗(對偶)
句式相同、詞性相對(如名詞對名詞) 律詩必對仗(8句) 第三、四句必對仗 第五、六句必對仗
近体诗格律

诗词格律
学会押韵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音节结构类型
调 声韵
声母 + 韵 母
韵头 + 韵腹
江j
I
a ng
慷k
a ng
七律的句式也只有四个类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绝
仄起仄收
岭外音书绝,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宋之问《渡汉江》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
平起仄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
汉赋
近体诗
律诗 绝句
五言律诗(五律) 七言律诗(七律) 五言绝句(五绝) 七言绝句(七绝)
中国诗句式演变
二言: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弹歌》 三言: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桓灵时童谣》 四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雎》
五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二箫 翠对管,斧对瓢。水怪对花妖。秋声对春色,白缣对红绡。臣五 代,事三朝。头柄对弓腰。醉客歌金缕,佳人品玉箫。风定落花 闲不扫,霜余残叶湿难烧。千载兴周,尚父一竿投渭水;百年霸 越,钱王万弩射江潮。
弄清平仄
古四声
例字
平平 山黑 阴
明白 阳
普通话四声
上 水笔 上
仄去 秀墨 去
入 黑白笔墨
格律诗例子

格律诗(也称为“近体诗”):就是平时说的五言绝句,七言
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一般情况下就称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
下面举一些例子:
七绝: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五绝: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七律:李商《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五律: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五律:李白《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七律:高翥《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七言律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的平起平收式

七律的平起平收式七律的平起平收式,指的是七言律诗的一种格律形式。
按照近体诗的规定,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字。
平仄规则要求严格,其中“平起平收”具体指:1.首句第二个字必须是平声(即现代汉语中的第一、二声),而尾字也必须是平声,并且与韵脚相合,即首句格式为“平平仄仄平”。
2.七律的标准格律如下(以符号P代表平声,Z代表仄声,括号内为韵脚):平平仄仄平平仄(P Z P Z P Z P),仄仄平平仄仄平(Z P Z P P Z P,韵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Z P Z P Z P Z),平平仄仄仄平平(P Z P Z P Z P,韵脚)。
平平仄仄平平仄(P Z P Z P Z P),仄仄平平仄仄平(Z P Z P P Z P,韵脚)。
仄仄平平平仄仄(Z P Z P Z P Z),平平仄仄仄平平(P Z P Z P Z P,韵脚)。
需要注意的是,七律中不仅首句有特定的平仄规定,而且整首诗内部还有对仗的要求,通常颔联和颈联要上下句相对应的词性相同或意义相关,形成工整的对偶句。
同时,七律的第二、四、六、八句的尾字需押同一韵部的韵。
以下是这种格式的一个例子: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中,“平平仄仄”表示平声和仄声的交替,“仄仄平平”表示仄声和平声的交替。
在七律中,每一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都要遵循一定的韵律,平收式就是指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
这只是一种常见的七律格式,还有其他多种格式,比如平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等。
创作七律诗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格式。
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1.看字数、句数: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
2.看押韵:押平声韵。
3.讲究平仄:相间、相对、相粘。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4.讲究对仗:颔联、颈联对仗。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了解了律诗的常规格律要求之后,我们可以借此顺利地进行“诗歌补白”练习。
例如: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登庐山毛泽东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__吴起白烟。
陶__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__?选项: a 东公田 b 东公耘 c 三令田 d 三令耘解答:平常说“东吴”较多,但依据对仗原则,应选“三”与前句的数目字“九”相对。
“陶公(尊称)”和“陶令(县令)”都无大碍,但是依据“粘对”规则,应选“令”与前句的仄声字“下”相粘。
最后,再依据押韵原则,应选“田”与全诗的“韵脚”(音“an”)同韵。
故答案为c。
下面这首诗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诗句的序号是(2分)(南京市2012年公开招聘新教师考试中文真题)有叹杜甫壮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间。
__▲__,__▲__。
__▲__,__▲__。
武德开元际,苍生岂重攀?A.穷猿号雨雪B.天下兵常斗C.老马怯关山D.江东客未还(答案:B、D、A、C)。
近体诗格律入门大全

近体诗格律入门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山中王勃⊙平平仄仄,长江悲已滞,⊙仄仄平平。
(韵)万里念将归。
⊙仄平平仄,况属高秋晚,平平仄仄平。
(韵)山中黄叶飞。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静夜思李白平平仄仄平,(韵)床前明月光,⊙仄仄平平。
(韵)疑是地上霜。
⊙仄平平仄,举头望明月,平平仄仄平。
(韵)低头思故乡。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南行别第韦承庆⊙仄平平仄,万里人南去,平平仄仄平。
(韵)三春雁北飞。
⊙平平仄仄,不知何岁月,⊙仄仄平平。
(韵)得与尔同归。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塞下曲卢纶⊙仄仄平平,(韵)林暗草惊风,平平仄仄平。
(韵)将军夜引弓。
⊙平平仄仄,平明寻白羽,⊙仄仄平平。
(韵)没在石棱中。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南游感兴窦巩⊙平⊙仄平平仄,伤心欲问前朝事,⊙仄平平仄仄平。
(韵)惟见江流去不回。
⊙仄⊙平平仄仄,日暮东风春草绿,⊙平⊙仄仄平平。
(韵)鹧鸪飞上越王台。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出塞王昌龄⊙平⊙仄仄平平,(韵)秦时明月汉时关,⊙仄平平仄仄平。
(韵)万里长征人未还。
⊙仄⊙平平仄仄,但使龙城飞将在,⊙平⊙仄仄平平。
(韵)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仄⊙平平仄仄,独在异乡为异客,⊙平⊙仄仄平平。
(韵)每逢佳节倍思亲。
⊙平⊙仄平平仄,遥知兄弟登高处,⊙仄平平仄仄平。
(韵)遍插茱萸少一人。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从军行王昌龄⊙仄平平仄仄平,(韵)青海长云暗雪山,⊙平⊙仄仄平平。
(韵)孤城遥望玉门关。
⊙平⊙仄平平仄,黄沙百战穿金甲,⊙仄平平仄仄平。
(韵)不破楼兰终不还!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送友人李白⊙平⊙仄仄青山横北郭,⊙仄仄平平(韵)白水绕孤城。
⊙仄⊙平仄此地一为别,平平⊙仄平(韵)孤蓬万里征。
⊙平⊙仄仄浮云游子意,⊙仄仄平平(韵)落日故人情。
⊙仄⊙平仄挥手自兹去,平平⊙仄平(韵)萧萧班马鸣。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晚晴李商隐平平⊙仄平(韵)深居俯夹城,⊙仄仄平平(韵)春去夏犹清。
⊙仄⊙平仄天意怜幽草,平平⊙仄平(韵)人间重晚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絕句的格律
1.句數:4句
2.字數:可分為五言或七言
3.平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4.相對:第一句與第二句平仄相反,第三句與第四句平仄相反(只看偶數字!)
相黏:第二句與第三句平仄相同。
|--|
功蓋三分國,床前明月光,
-|||△
名成八陣圖,疑是地上霜,
-|△--△
江流石不轉,舉頭望明月,
|--|
遺恨失吞吳。
低頭思故鄉。
△△
5.平起式、仄起式:看首句第二字,若是平聲字,則為「平起式」;若是仄聲字,則為「仄起式」。
6.押韻:偶數句必須押韻,且只可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用△標在字下)
律詩的格律
1.句數:8句或8的倍數句(排律)
律詩每首八句,八句詩分為四組,每組兩句:
一、二句稱為「首聯」,三、四句稱為「頷聯」,
五、六句稱為「頸聯」,七、八句稱為「尾聯」
2.字數:可分為五言或七言
3.平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4.相對:第一句與第二句平仄相反,第三句與第四句平仄相反,
第五句與第六句平仄相反,第七句與第八句平仄相反
相黏:第二句與第三句平仄相同,第四句與第五句平仄相同,第六句與第七句平仄相同。
5.平起式、仄起式:看首句第二字,若是平聲字,則為「平起式」;若是仄聲字,則為「仄起式」。
6.押韻:偶數句必須押韻,且只可押「平聲韻」,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用△標在字下)
7.對仗要分明(頷聯和頸聯必定要對偶,首尾聯可對偶或不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