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
废弃电池的资源化利用

废弃电池处理现状
• 国外发达国家对废弃电池的回收与利用极 为重视,西欧许多国家不仅在商店,而且 直接在大街上都有专门的废旧电池回收箱。
• 湿法工艺种类较多,处理所得产品的纯度通常较高, 但却具有流程长、污染重、能耗大、生产成本高 的缺点。
• 常压冶金法(通常有两种方法):
• (1)在较低温度下加热废旧电池,使Hg挥发后再在 较高的温度下回收Zn和其他重金属;
• (2)在高温下焙烧废旧电池,使其中易挥发的金属及 其氧化物挥发,残留物可作为冶金中间物产品或另 行处理。
结语
我国要对废弃电池进行资源化利用,防止废弃 电池的污染的道路还任重道远。总的来说,我国 需要逐步建立起废弃电池的回收体系,推行优惠 政策鼓励企业研究电池回收技术,建立电池回收 厂,同时,也要完善废弃电池回收的法规以及监 管体系,防止在回收过程中造成更多的污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经济上是否可行:处理电池有各种技术,但问题 是谁来办厂,办在哪里,工厂是否能一直运行下 去?
• 处理上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目前的电池处理技 术还较差,容易造成污染,国内的铅再生厂已有 不少家被发现造成了当地居民铅中毒,要能建厂, 首先要有良好的尾气、废水处理技术或者能够研 发更加环保无污染的电池处理技术。
• 目前真空冶金法回收废旧电池研究还比较少,该法 与湿法及常压冶金法相比,基本无二次污染,流程短, 能耗低,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
我国在废弃电池处理上的问题
• 电池中的各种金属再生的可能性:各种电池中的 锌、锰、铬、铅等金属及其化合物再生利用是否 存在利润?
废旧电瓶知识点总结大全

废旧电瓶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废旧电池的分类与特点1.1 废旧电池的分类废旧电池按照化学成分可以分为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碱性锰电池、锂电池等。
不同种类的废旧电池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处理方式。
1.2 废旧电池的特点废旧电池通常含有有害物质,如镉、铅、镍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处理技术2.1 废旧电池的回收流程废旧电池的回收流程一般包括收集、分类、处理等环节。
其中,关键的环节是处理环节,需要采用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废旧电池的回收主要有手工拆解、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方法。
2.2 废旧电池的处理技术废旧电池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机械设备将废旧电池进行拆解和破碎,以分离其中的金属和非金属部分;化学处理主要包括溶解、还原、沉淀等步骤,以提取有用的金属元素;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生物降解。
三、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技术3.1 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主要包括金属回收、有机物回收和能量回收等。
其中,金属回收是最主要的方式,通过化学处理和冶炼过程,可以提取出其中的有价值的金属元素。
有机物回收则主要指废旧电池中的塑料等非金属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
能量回收则是指将废旧电池中的有机物通过焚烧等方式转化为能量。
3.2 废旧电池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冶炼技术、有机物回收技术、能量转化技术等。
化学冶炼技术主要是通过高温熔炼将废旧电池中的金属元素提取出来,并进行精炼和再利用。
有机物回收技术则是利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将废旧电池中的有机物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能量转化技术则是指通过焚烧、气化等方式将废旧电池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能量。
四、废旧电池的环境与健康影响4.1 废旧电池的环境影响废旧电池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如镉、铅、镍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
锂离子废弃物处理措施

锂离子废弃物处理措施
锂离子废弃物主要指的是使用锂离子电池后产生的废弃物。
处理这类废弃物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回收再利用:锂离子废弃物中的锂离子电池可以经过回收再利用,通过专门的回收机构回收废弃的锂离子电池并进行再加工。
这样可以减少对锂资源的依赖,同时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2. 行业标准化管理:建立锂离子废弃物的回收体系,制定相应的回收政策和标准,对回收企业进行监管和管理。
同时,规范锂离子废弃物的处理流程,确保废弃物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3. 再生利用:对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资源化利用。
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稀土、铁、镍等材料及有机物质可以回收利用,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可以用于生产新的锂离子电池或其他高性能产品。
4. 安全处理:对锂离子废弃物进行安全处理,避免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这包括对废弃电池进行适当的分拣和包装,防止电池短路引发火灾,同时化学物质的处理也需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5. 监测和研究:对锂离子废弃物的生成、处理和利用进行持续监测和研究,不断改进处理技术和方法,提高废弃物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总的来说,锂离子废弃物的处理措施主要包括回收再利用、行业标准化管理、再生利用、安全处理以及监测和研究。
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锂离子废弃物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废旧电子材料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废旧电子材料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然而,随着电子产品的数量的增多,它们所带来的废旧电子材料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废旧电子材料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废旧电子材料的种类、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它们对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废旧电子材料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一、废旧电子材料的种类废旧电子材料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包括电池、电线、电路板、显示屏、塑料外壳等。
其中,电池和电线是大量存在的废旧电子材料,它们是最常见的电子垃圾。
电池多数采用铅酸、镍镉、铁镍等化合物制作,这些材料对环境具有较大的污染风险;而电线则内含铜、铝、钢等高纯度金属,被废弃后能够回收使用。
电路板和显示屏同样也是大量存在的废旧电子材料。
电路板中主要含有铜、金、银等金属元素,能够回收利用,但也可能因芯片焊接等复杂工序,使得电路板的回收难度较大。
而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显示屏所含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更加突出。
二、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电子材料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在于回收和分类处理。
当前的废旧电子材料的处理技术主要为机械分离、化学回收和热解回收技术。
机械分离技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物理特性对电子垃圾进行分类。
这种方法可以回收多种金属,如铜、铝等,但回收率相对比较低。
同时,机械分离技术对于废旧电子材料的回收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为它们的形态、比重和材质差异很大。
化学回收技术是一种以化学方式回收废旧电子材料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废旧电子材料中的金属元素分离出来。
这种技术对于某些稀有金属的回收能力较高,但是会产生较多的化学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
热解回收技术则是一种通过高温处理进行回收的方法,它能够对废旧电子材料进行高效的回收和再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范围,将废旧电子材料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分离,避免了化学回收产生的污染问题,并能提高其回收率。
关于电池固体废物处理建议和意见

电池固体废物处理建议和意见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使用,电池作为电子设备的能量来源也在大量使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电池废弃物,这些废弃电池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对电池固体废物的有效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意见,供相关部门参考。
1. 加强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处理电池回收和再利用是解决电池固体废物问题的重要途径。
应加强对废旧电池的收集、回收和再利用,推动电池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应加强对回收电池的处理,将其进行资源化利用,例如通过电池再生工艺,将回收的废旧电池重新加工,提取出其中的有价值材料,以减少废弃物的量和破坏环境的程度。
2. 完善电池废物的环境安全处理技术对于废旧电池,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避免其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
应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分类、分解和处理技术研究,探索更加环保和安全的处理手段,例如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电池进行处理,将其毒害成分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确保处理过程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安全。
3. 加强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池固体废物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健全的法规和标准体系,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相关企业的职责和义务,加强对电池固体废物的监测、监控和安全评估。
应加强对生产、销售和使用电池的企业和个人的监管,规范其行为,促使其合法、环保地使用和处理电池。
4. 提高公众意识和教育应开展相关电池废物处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电池废物处理的重视和认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电池废物处理工作,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共同的对电池废物处理的关注和共识。
应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渠道,向公众宣传电池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性以及正确的电池废物处理方法,提高公众对电池废物处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应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电池废物处理技术和技术创新研究,推动电池废物处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使之更加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
应鼓励和支持电池废物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池废物处理技术产业链,促进电池废物处理技术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研究报告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池作为各类电子设备的重要能源供应来源,已经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然而,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和更新速度的加快,废旧电池的数量与日俱增,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本报告旨在研究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以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二、废旧电池回收的必要性废旧电池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害物质和可回收的资源。
如果随意丢弃或填埋,这些物质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将废旧电池进行回收,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2.1 废旧电池的污染影响废旧电池中含有铅、镍、汞等重金属物质,这些物质在进入自然环境后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铅的积累会导致土壤酸化和生物富集,镍则会引起水质污染,汞更是一种极为有毒的物质,会对水体中的生物链产生毒害作用。
2.2 废旧电池的资源价值废旧电池中的金属元素和化学物质可以通过有效的回收进行再利用。
例如,废旧镍镉电池中的镍和镉可以通过特定的工艺被回收,再用于制造新电池。
此外,废旧电池中的锂、钴和钢铁等材料也可以进行资源回收,用于生产新的材料。
三、废旧电池回收的方法与技术为了实现废旧电池的高效回收,需要使用合适的方法与技术进行处理。
目前,主要的废旧电池回收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3.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破碎、筛分和磁选等步骤。
通过破碎废旧电池,可以将其分解为不同的组分,方便后续的处理。
筛分可以将废旧电池按照大小进行分类,以利于有序回收。
磁选则可以通过磁性差异将废旧电池中的磁性物质分离出来。
3.2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将废旧电池中的有害物质进行转化或分解。
例如,可以通过酸碱中和、还原、氧化等方法将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或转化为无毒物质。
此外,还可以利用某些化学试剂将废旧电池中的有价值元素提取出来。
3.3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利用微生物或植物对废旧电池中有毒或有害物质进行生物降解或吸附。
2023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

2023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1. 引言动力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中普遍采用的能量存储装置。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2023年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以提供指导并确保回收处理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和环保。
2. 背景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废旧处理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回收和资源化利用。
回收过程包括废旧电池的收集、分拣、包装、运输等环节;资源化利用过程涉及废旧电池的拆解、材料提取、二次利用等环节。
为使废旧动力锂离子电池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得以规范进行,需制定相应技术规范。
3. 回收技术规范3.1 废旧电池收集•废旧电池收集应进行分类,包括动力锂离子电池、储能锂离子电池等不同类型。
•收集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电池损坏、泄漏或引发火灾等意外事件。
•废旧电池应正确包装,并标明相关信息,如电池类型、容量、状态等。
3.2 废旧电池分拣•废旧电池分拣应根据电池类型、容量等属性进行分类。
•分拣过程应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避免对电池造成机械伤害。
•严禁将不适合继续使用的电池混入可再利用的电池中。
3.3 废旧电池包装•废旧电池在包装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确保电池不会引发火灾或泄漏等危险情况。
•包装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具有良好的耐压性和耐腐蚀性。
•废旧电池包装应注明相关警示标识,提醒处理人员注意安全。
3.4 废旧电池运输•废旧电池运输需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池损坏、泄漏等情况。
•运输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电池包装的完整性和密封性,确保其安全性。
•废旧电池运输车辆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泄漏报警装置、灭火器等。
4. 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4.1 废旧电池拆解•废旧电池拆解应在设备完善的工厂或实验室中进行,避免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拆解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戴手套、穿防腐蚀服等。
废旧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技术

●Vol.31,No.112013年11月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锂离子电池自20世纪末实现商业化以来,其以具有能量密度大、质量轻、寿命长且无记忆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中[1-3]。
镍钴锰酸锂三元及多元正极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电池正极材料,以其特有的低成本、高性能、轻污染等优点已逐步取代钴酸锂正极材料,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重点发展的产品之一。
目前,国内外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开发,且其生产与应用已达到了一定规模。
废旧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中通常含钴5%~20%、镍5%~10%、锂5%~7%、有机溶剂15%、塑料7%,具有较高的回收再利用价值[4]。
此外,还含有六氟磷酸锂等有毒物质,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钴、镍、锂、铜、铝等金属也会通过生物放大危害人类自身[5]。
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日趋广泛,回收锂离子电池中的Co、Ni、Mn、Li、Cu、Al、电解液中有机溶剂等有价材料,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缓解资源匮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1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组成锂离子电池一般包括以下部件:正极、负极、电解质、隔膜、正极耳、负极耳、绝缘片、安全阀、中心端子、电池壳等,正负极用隔膜隔开后卷绕而成。
其结构如图1所示。
据相关文献表明[6-8],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含约88%(质量分数,下同)的正极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LiNi 1/3Co 1/3Mn 1/3O 2、LiNi 0.4Co 0.4Mn 0.2O 2以及LiNi 0.5Co 0.2Mn 0.3O 2或者LiNi 0.8Co 0.1Mn 0.1O 2;7%~8%的乙炔黑导电剂;3%~4%的有机粘结剂,主要成分是聚偏氟乙烯(PVDF)、聚四氟乙烯废旧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技术蒋力,李德鹏,徐羚,李飞,徐新,高云芳(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杭州310014)摘要:根据电池的结构、物料组成及产业发展特点,阐述了废旧三元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回收的重要性;围绕废旧电池的预处理、有价材料的回收技术,综合比较了废旧电池放电、拆解方式及拆解过程所产生有害物质的处理方法,分析了铜铝箔、钴镍锰锂金属资源、电解液中有机溶剂等有价材料的回收利用,初步探讨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镉镍电池 氢镍电池 锂离子电池 二次碱性锌锰电池
......
开口式铅酸蓄电池 全密闭铅酸蓄电池
废旧电池的危害
• 有关资料表明[2],一节纽扣电池产生的有害物质能污染60 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一节一号电池埋在土 壤中,能使1m2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表1列出了废旧电池 所含的主要重金属及其危害。
(4)铬:其化合物铬酸、重铬酸有严重的毒性,能刺激、灼 烧人体皮肤和粘膜。六价铬能引起白细胞下降、肺癌。在 含铬粉尘可导致鼻中铬穿孔,而若用3.4-17.3mg/L三价铬 水进行灌溉即可使所有植物中毒。
(5)其他 镍;具有致癌性,能引起过敏性皮炎。 银:能导致失明。 锂:导致发热等症状,引发胃肠炎、糖尿病。 锌:导致角膜溃烂,肺水肿。
(1)汞:鱼在含汞量0.01-0.02mg/L水中便可中毒,人食用
0.1g可致死。
实例:水俣病
(2)镉;具有致癌性,肾毒性
实例:痛痛病
(3)铅:重金属,铅对蛋白质具有严重的破坏能力,因而他对 酶的合成与血红素的分泌会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贫血等病 症。铅还可以导致神经功能失调,对骨骼,肾脏造成危害, 引起肾损伤。
• 1995年底起全面停止生产氧化汞电池。 • 2000年实行3R计划,新回收法要求:由电池行业来建立回收系统,收
集和回收充电电池(不包括普通电池)。
• 1993年环境保护协会提出了 《普通废物垃圾的管理办法 》,要求在 对垃圾焚烧或作堆肥处理前,将电池从垃圾中分拣出。
• 1996年,由前总统克林顿签署,颁布了联邦法令《含汞电池和可充电 池管理办法》,禁止销售有汞碱锰电池,含汞锌锰电池,任何氧化汞 电池。
• 工业界也建立了充电电池回收公司回收镉镍电池。
废旧电池的资源化利用
张笑
1、电池
1.1电池的发展 1.2应用现状 1.3危害
2、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
2.1 目前我国对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 2.2 国外一些国家对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 2.3 处理技术
3、废旧电池的回收建议
3.1 废旧电池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3.2 废旧电池的回收障碍
3.3 废旧电池的回收建议
2.2 国外一些国家对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
美国
• 美国是废旧电池回收立法相对最多、最细的一个国家,早在1990年美 国就通过有关限制电池中汞含量的法规。1989年末至1991年初,所 有电池制造商都改变了电池生产工艺,除了扣式电池之外,电池中的 含汞量不超过电池重量的0.025%,1993年底,,碱锰电池和碳锌电池 中不再添加汞。
• 比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汞)和“痛痛 病(镉)
• 和日本神奈川废电池事件
污染途径
2、废旧电池处理方法的比较
2.1目前我国对废旧电池的处理方法
• 目前,废旧电池的主要流向是进入城镇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主要回收 处理方式为填埋、焚烧、堆肥。
在堆肥过程中混入废电池,由于重金属含量高,可能严重影响堆肥产品 的质量。混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通常挥发而在飞灰中浓集,可能污染土壤 和大气环境;底灰中富集大量重金属,产生难处理的灰渣。填埋是现今生活 垃圾处理最常用的方法,但就我国填埋场情况而言,水准较低,许多垃圾处 于简单堆放状态,废电池中的重金属可能通过渗滤作用污染水体或土壤。 由此可见,废电池随生活垃圾共同处理、处置存在着潜在的环境污染。
(充电电池)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33
铅酸蓄电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池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碱性锌锰电池 锌银电池 锌空气电池
伏打电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电池的发展
• 伏打受到伽伐尼青蛙解剖实验的 启发而发明了电池,即两种不同 的金属中间以导电的物质隔开, 再以导线连结,就会产生电流。 1800年,他用铜、锡、食盐水为 材料成功地制造了伏打电池。现 在,凡是将两种不同金属放入同 一种电解质溶液所形成的电池均 称为伏打电池。
后来,法国人普兰特在1859年发明了铅蓄电池,实现了电池的 重复利用。
1.3废旧电池的危害(分类)
11
一次电池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原电池)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22
二次电池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电池全部实现无汞化。
• 1993年,日本修订了《节能法》,同时颁布了《再生资源法》,具体 明确镉镍电池和干电池由消费者回收至再生处理企业的3个渠道:通过 分类收集后由地方自治体集中移交,电池销售商、生产商转交,配套 电器大销售商和服务中心转交。从而完善了回收渠道。日本通产省发 动各地方自治体试行干电池分类回收,以保证再生处理单位的需要.
日本
• 1984年4月,日本旭川市制定了废旧电池回收条例,要求居民将废旧电 池扔入有害物质垃圾桶内,实行垃圾分类。秋田市于1985年6月开始分 类回收干电池。
• 1986年开始要求电池生产企业降低含汞电池产量和一次电池的汞含量。 • 1990年,高功率锌锰电池实现无汞化。至1993年底,碱锰电池和碳锌
1859年以后,随着锌-锰干电池、锂电池、银锌电池、燃料电 池以及太阳能电池等的出现,电池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所起的作 用越来越大,人类的生活几乎已经离不开电池了。
1.2 废旧电池的应用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电池生产大国, 年产量约200余亿只, 其中绝大 多数为一次性电池。一次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废电池中汞的泄 漏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 新旧手机更换 时间大大缩短, 必将产生数以万计的废旧手机电池。同时在生活垃圾 收集、分类、处理方面手段落后,资金不足, 使产生的大量废旧电池 与普通生活垃圾混放、填埋, 其中重金属泄漏, 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 染, 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也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