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化厂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改造工程方案设计 签字版

合集下载

voc治理设计方案

voc治理设计方案

voc治理设计方案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汽油、柴油、润滑油、溶剂等燃料和化学品在气化、挥发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有机化合物,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一大污染物。

VOC治理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空气中VOCs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以及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实现VOCs污染的有效监测与控制。

二、VOC治理的目标VOC污染的排放控制主要是通过减少有机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环境工艺过程中的有机物排放,实现空气质量的恢复和改善。

目标是利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提升空气质量,以减少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三、VOC治理设计方案1、法规和技术措施VOC治理首先应当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排放标准及监测报告的相关程序。

其次,引入有效的技术措施,改变污染源的排放形式,以达到控制VOC排放量的目标。

一般来说,层流、吸附、熔解、变温、清洗、反应、还原等技术手段可以对VOC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

2、设备设施VOC治理设计方案应该结合各种设备设施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汽油、柴油等排放控制设施,烟气治理设施,吸附过滤设施等。

这些设施可以实现VOC污染物的有机处理、捕集、回收、改变排放形式和降解等处理技术,从而提升VOC治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3、应急预案VOC治理设计方案应当结合应急预案,确保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

应当考虑环境污染的类型、范围以及其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时及时有效地采取响应措施。

四、VOC治理的价值VOC治理除了能够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外,还能够提升企业自身形象,保持良好的企业风貌。

同时,VOC治理可以降低企业的污染责任,实现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和谐统一。

通过有效的VOC治理,可以保护群众的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维护社会的公共安全。

五、总结VOC治理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实施VOC治理设计方案时,必须结合各种技术和设备,结合各种应急预案,制定有效的治理方案,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实施和检验,从而实现VOC排放的有效控制。

焦化厂voc合同范本

焦化厂voc合同范本

焦化厂voc合同范本甲方(委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受托方):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方是一家依法注册成立的焦化厂,需要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进行治理,乙方是一家专业从事VOCs治理的公司,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协商一致,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VOCs治理事宜达成如下合同:第一条服务内容1.1 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的焦化厂VOCs排放情况,提供专业的VOCs 治理方案。

1.2 乙方负责VOCs治理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运营服务。

1.3 乙方应确保VOCs治理效果达到国家及地方相关环保标准。

第二条服务期限2.1 本合同服务期限自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第三条服务费用及支付方式3.1 甲方应向乙方支付的服务费用总额为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____________)。

3.2 甲方应在本合同签订之日起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首期款,金额为服务费用总额的____%,即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____________)。

3.3 余款在乙方完成VOCs治理设备安装并经甲方验收合格后____个工作日内支付。

第四条设备及技术标准4.1 乙方提供的VOCs治理设备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是一种严重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污染问题。

为了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治理工作,特制定了以下方案:1.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源的监测体系,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定期对重点行业和区域的排放源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污染情况。

2. 加强科研力量:增加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的科研投入,开展有关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提高治理效果和技术水平。

3. 制定控制策略:根据监测结果和科研成果,制定针对不同行业和区域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策略,包括技术控制策略、管理控制策略和政策控制策略。

4. 加强源头管理: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源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排放标准和限值,落实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推动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和措施,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5. 完善法律法规:根据治理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提高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的规范性和追溯性。

6.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该污染问题的认知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

7. 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国内外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社区居民等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研究和推广适用于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技术和措施,形成合力。

8.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通过实施上述方案,可以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9. 强化行业减排措施:针对重点行业,制定严格的减排目标,推动企业采取更加清洁和节能的生产工艺,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同时,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减排措施的有效实施。

10. 引导推广清洁能源: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通过鼓励企业和居民采用清洁能源,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从根本上降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排放。

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

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

附件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方案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石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全面开展石化行业VOCs综合整治,大幅减少石化行业VOCs排放,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严格控制工艺废气排放、生产设备密封点泄漏、储罐和装卸过程挥发损失、废水废液废渣系统逸散等环节及非正常工况排污。

通过实施工艺改进、生产环节和废水废液废渣系统密闭性改造、设备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罐型和装卸方式改进等措施,从源头减少VOCs的泄漏排放;对具有回收价值的工艺废气、储罐呼吸气和装卸废气进行回收利用;对难以回收利用的废气按照相关要求处理。

到2017年,全国石化行业基本完成VOCs综合整治工作,建成VOCs监测监控体系,VOCs排放总量较2014年削减30%以上。

二、主要任务本方案中的石化行业包括以原油、重油等为原料生产汽油馏分、柴油馏分、燃料油、石油蜡、石油沥青、润滑油和石油化工原料等的石油炼制工业生产性企业,以及以石油馏分、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有机化学品、合成树脂原料、合成纤维原料、合成橡胶原料等的石油化学工业生产性企业。

有机液体储运、煤化工、其他化工等相关—3—企业可参照本方案有关要求开展工作。

(一)开展VOCs污染源排查。

地方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组织本行政区内的石化企业,开展VOCs污染源摸底排查工作,采用实测、物料衡算、模型计算、公式计算、排放系数等方法,重点对企业原辅材料和产品、主要生产工艺、VOCs排放环节、治理措施和效果、VOCs排放量和VOCs物质清单等开展排查,摸清企业的VOCs排放状况。

排查结果按《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要求向社会公开,并作为VOCs排污收费、总量控制和危险化学品环境管理等的依据。

(二)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要求,优化调整石化产业布局。

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与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装备。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

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实施方案1.目标确定制定清晰的目标是整治工程的关键。

可以设定减排目标,如降低VOCs排放量10%;设定VOCs浓度控制目标,如保持室内VOCs浓度低于国家标准限值等。

2.排放源识别和排放清单编制对于VOCs排放源,进行全面的识别和清单编制。

涵盖各个行业的生产过程和操作环节,列出具体的VOCs排放源名称、类别、数量等信息。

3.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选择对排放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排放风险和可能的影响。

根据评估结果,选择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密封、捕集和回收技术,使用低VOCs含量的原料和溶剂,安装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等。

4.建设和改造根据排放源的特点和选定的控制措施,进行建设和改造工作。

包括设备采购和安装、系统调试和优化、现有设备的改造等。

确保工程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减少对生产过程的干扰。

5.运营和监测整治工程完成后,进行运营和监测。

建立定期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监测VOCs排放量和室内空气质量,及时调整控制措施,确保达到预期的减排效果和室内环境质量。

6.培训和宣传加强员工的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他们对VOCs排放控制的认识和意识。

组织相关培训,传授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巧,推动整体改变企业的生产环境和文化。

7.定期审核和改进定期进行审核和评估,对整治工程的效果进行评价。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工程方案,进一步提高排放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需要明确目标、识别排放源、选择适宜的控制措施、进行建设改造、进行运营监测、开展培训宣传,并定期审核和改进。

通过科学合理的整治工程,可以达到减少VOCs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和保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焦化厂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签字版

焦化厂挥发性有机物(VOC)治理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签字版

1总论1.1概述目前,中国的工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针对当前严峻环保形势,为了更进一步治理环境,根据《河北省焦化行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的相关规定,现对邯钢焦化厂煤气净化区域挥发染。

虑。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1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化》(GB/T50344-200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化》(GBJ107-20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化》(JGJ59-2011)本项目的设计范围为:一系统冷凝区域、二系统冷凝区域、一系统粗苯区域、二系统粗苯区域、南油库区域、北油库区域的尾气治理。

(1)与系统配套的电气设施;(2)与系统配套的控制系统,(3)与系统配套的PLC控制系统及仪表(4)配套的配电室等其他与尾气治理系统必要的配套设施;(5)区域所需外部能源介质如:压缩空气、工业冷却水、电力外线等,由厂区管网送来,接点位置由焦化厂指定。

(6)控制软件编程。

1.1.3总体要求1)投标方具有同类型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艺业绩,同时稳定运行一年以上。

236标准要求,(4另一部分561、两个粗苯区域各建设一套处理装置。

要在挥发性有机物监控区域建立泄露与检测修复制度(LDAR),并达到环保验收合格水平。

2)指标要求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表6“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河北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2322—2016)的要求、《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voc治理施工方案

voc治理施工方案

VOC治理施工方案1. 介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是一类易挥发的有机物,具有较低的沸点和高的蒸汽压。

它们是许多工业和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常见污染源,如油漆、清洁剂、涂料、胶水等。

VOC的大量释放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为了减轻VOC对环境的污染,在进行建筑、装修、生产等活动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VOC治理。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VOC治理施工方案,以帮助企业或个人有效控制和减少VOC的排放。

2. VOC治理施工方案内容2.1 VOC源识别和分类在进行VOC治理之前,首先需要对VOC源进行识别和分类。

一般而言,VOC源可以分为两类:•原料和产品中的VOC:如涂料、胶水等。

•室内基础设施和设备中的VOC:如墙面、地板、家具等。

对于每种VOC源,需要分析其成分和挥发性,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

2.2 VOC治理策略根据VOC源的分类,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如下:2.2.1 原料和产品中的VOC治理策略•选择低挥发性VOC产品:在选择涂料、胶水等原料和产品时,应优先选择低挥发性的产品,即满足环保标准的产品。

•排放控制:在使用涂料、胶水等VOC产品时,应尽量减少其室内排放。

可以通过控制使用量、使用时长、通风等方式实现。

•封闭包装:将未使用完的VOC产品密封保存,以减少挥发。

2.2.2 室内基础设施和设备中的VOC治理策略•室内空气净化:通过安装室内空气净化器,可以有效去除室内空气中的VOC。

•材料选择:在进行室内装修时,应选择低挥发性的材料,如低挥发性胶水、环保涂料等。

•多通风:在施工期间和日常使用中,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助于挥发物的扩散和排出。

3. VOC治理效果评估为了评估VOC治理措施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室内空气采样和分析:通过在治理前后对室内空气进行采样和分析,检测VOC浓度的变化。

如果治理效果不理想,可以根据结果调整治理策略。

voc治理 工程方案

voc治理 工程方案

voc治理工程方案一、引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是一类在环境中难以分解的化学物质,会造成空气和水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VOC的主要来源包括汽车尾气、工业生产、印刷、油漆涂料、清洁剂等。

因此,VOC治理工程对环境保护和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项VOC治理工程方案,重点讨论其技术原理、实施步骤、效果评估等内容。

二、技术原理VOC治理工程主要采用物理吸附、化学氧化、生物降解等技术手段,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大气中清除或转化成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VOC对环境的危害。

常用的技术包括如下几种:1. 活性炭吸附技术:利用活性炭对VOC进行吸附,将其从空气中去除。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明显等优点,适用于一些小型的污染源治理。

2. 光催化氧化技术:利用光催化剂如TiO2等吸附VOC后,通过光照催化其氧化分解,将其降解为无害的物质。

该技术具有能耗低、效果好等优点,适用于大气中低浓度VOC的治理。

3. 生物滤池技术:利用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对VOC进行降解处理。

该技术具有环保、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适用于VOC高浓度的治理。

4. 等离子体催化氧化技术:通过等离子体反应将VOC氧化分解,将其转化成无害的物质。

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等优点,适用于VOC含量较高的治理。

以上几种技术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污染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三、实施步骤VOC治理工程的实施步骤如下:1. 环境调研:对治理对象周围的环境进行调研,了解VOC的来源、污染程度、环境特点等信息,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2. 治理方案设计:根据环境调研的结果,选取合适的治理技术和手段,设计VOC治理工程方案。

对于不同来源和浓度的VOC,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技术。

3. 治理设施建设:按照设计方案建设VOC治理设施,包括吸附器、氧化设备、生物滤池等,确保其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4. 运行维护:对治理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

对于吸附介质和催化剂等,需定期更换或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论1.1概述目前,中国的工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针对当前严峻环保形势,为了更进一步治理环境,根据《河北省焦化行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的相关规定,现对邯钢焦化厂煤气净化区域挥发性有机物进行治理。

控制工业等生产领域有害气体的排放,减少其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邯钢焦化厂煤气净化区域,由于没有采取尾气处理措施,不能满足当前的环保要求,需要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在两个新油库区域、两个冷凝区域(其中二冷凝区域需要考虑蒸氨)、两个粗苯区域各建设一套处理装置,涉及到的硫铵工艺一并考虑。

1.1.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河北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 2322—2016)《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焦化厂安全规程》《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1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1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11)《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JGJ 116-2009)《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7-201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化》(GB / T 50344-2004)《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化》(GBJ 107-20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化》(JGJ 59-2011)《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化》(GB / T 50315-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8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 128-20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 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1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 50194-201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化》(JGJ 14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66-200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建筑设计消防规范》(GB50016-2006)《焦化安全规程》(GB12710-2008)1.1.2设计范围及内容本项目的设计范围为:一系统冷凝区域、二系统冷凝区域、一系统粗苯区域、二系统粗苯区域、南油库区域、北油库区域的尾气治理。

(1)与系统配套的电气设施;(2)与系统配套的控制系统,(3)与系统配套的PLC控制系统及仪表(4)配套的配电室等其他与尾气治理系统必要的配套设施;(5)区域所需外部能源介质如:压缩空气、工业冷却水、电力外线等,由厂区管网送来,接点位置由焦化厂指定。

(6)控制软件编程。

1.1.3 总体要求1)投标方具有同类型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艺业绩,同时稳定运行一年以上。

2)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投标方根据技术要求,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工艺技术,设计方案,进行提标升级改造。

3)焦化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废气排放指标要达到《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表6标准要求,其中非甲烷总烃、酚类、苯要达到《河北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 2322—2016)的排放限值,建立泄露与检测修复制度(LDAR)。

4)焦化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现有设备的改造,另一部分为新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装置和建立LDAR制度。

5)焦化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操作控制实现PLC集中控制要求。

6)施工期间,设备改造、新建、安装、调试等不得影响现有工艺正常运行,所有施工均由承包方承担,承包方应对其施工及供货的产品质量负有全责。

1.1.4 规模和指标要求1)治理规模焦化厂需要在两个新油库区域、两个冷凝区域(其中二冷凝区域需要考虑蒸氨)、两个粗苯区域各建设一套处理装置。

要在挥发性有机物监控区域建立泄露与检测修复制度(LDAR),并达到环保验收合格水平。

2)指标要求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表6“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要求、《河北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3/ 2322—2016)的要求、《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

31.2厂址简述1.2.1厂址位置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邯钢公司焦化厂厂区化产回收区域内。

1.2.2厂址气象资料(1)环境温度最冷月平均温度:-7.8℃最热月平均温度:27.8℃极端最低温度:-19℃极端最高温度:42.5℃环境湿球温度(夏季设计条件):34℃(2)相对湿度最小:47%最大:79%年平均:66.5%(3)大气压力最小:995 hPa.a最大:1018 hPa.a年平均:1008 hPa.a(4)风速、风向及频率平均风速: 2.5m/s最大风速:19m/s风向:NS风载荷0.4kN/m2设计雪载荷0.4kN/m2(5)地震烈度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1.3工程建设条件(1)项目在焦化厂厂内建设,电、水、气等能源介质供应能够得到充分保证。

(2)维修、检化验及生活设施利用焦化厂现有设施。

1.4 设计原则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除尘系统设计方案遵循生产工艺先进、运行可靠、符合规范要求、能力满足要求以及安全环保生产的总体思路。

其设计原则如下:1) 采用成熟稳定的先进技术,合理选用可靠的除尘(工艺)设备和“三电”设备,使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 采用先进、可靠、合理的尾气治理设施,并采取有效的吸收密封措施,使工程投产后尾气排放量符合国家标准;3) 总图布置紧凑、合理、顺畅;4) 在确保工艺和环保设施完善的前提下,优化工艺配置,以尽量节省投资。

5)充分考虑与焦炉生产衔接,施工时分步实施,保证建设过程对现有焦化生产影响最小。

1.5主要设备选型:1)喷洒泵Q=160m3/h,H=80m,380V,CS,配防爆电机N=75kW。

冷鼓工段泵为75kW,其余为45kW或以下2)文氏喷射吸收器,吸气量5000m3/h,材质:不锈钢316L;2 焦化工艺2.1设备改造部分2.1.1 项目总述: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势,对焦化厂化产回收区域内的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行VOC治理,改善大气环境,需要对现有部分设备进行改造。

2.1.2 拆除、改造储槽部分2.1.2.1 按图纸要求制作Φ1400×3500机前水封槽2台(含管道重约2.2吨/台);在一风机机前煤气管道西侧新建长3.5m宽2米深3.5米的机前水封水泥槽1座,用于安装机前水封,铺设机前水封池至该区域液下槽的地埋防腐管道(DN200)25米,地埋深度约150mm。

在一风机西侧新建液下槽1台(规格DN2500 L=4000),安装液下泵2台,配接排液DN50管道120米。

设备、管道刷防腐漆,管道保温。

2.1.2 .2新建φ5000*2600初冷混合液槽1台,其基础制作时,需拆除3m×3m×6m液下池1座,回填夯实再建基础。

配接混合液槽DN200管道15米、DN150管道128米、DN125管道260米及各种蒸汽、放空、液位计等DN80以下管道约160米,安装DN200阀门4台、DN150阀门8台、DN120阀门12台、各种蒸汽、放空、排液阀(DN80以下小阀门)约12台。

制作该槽的内部蛇管加热器、操作平台、栏杆等,槽体、相应管道防腐保温。

建成后,将原有规格为φ3000*4500的2台储槽(含管道)和规格为φ4500*6000的1台储槽(含管道)拆除。

2.1.2.3 拆除原有的φ6500*9000富萘油槽1座。

在新基础上新建DN6500*2600焦油中间槽1台,配接机械化澄清槽至该槽的蒸汽DN200/150夹套管道180米、DN200焦油管道40米、DN150配油管道35米、DN100放空管道25米、DN25蒸汽管道40米。

制作该槽的操作平台、栏杆等,在该槽顶侧面设计新建焦油液位调节器6个。

槽体、管道防腐保温。

2.1.2.4 配接初冷排液满流水封槽至机械化澄清槽的DN200满流管道30米。

拆除、配接初冷器DN200排液管60米。

管道刷防腐漆、保温。

2.1.2.5 拆除2座粗苯冷凝液排液水泥池(规格3m×4m×3m),在此基础上制作安装密闭式液下储槽2台(按DN2500 L=4000卧槽计算),安装液下泵4台重新配接DN100配液管道500米。

改造1座洗苯区域的冷凝液水泥池,拆除自吸泵1台及其DN80管道20米,重新安装液下泵2台,配接DN80管道30米。

管道的拆装均含阀门,新管道及液下槽需刷漆防腐。

2.1.2.6 改造两个炼焦在化产系统冷凝区域的排液水泥池2座,在此水泥池内部新建钢制储槽(规格DN3000 H=2000)2台,将泵的排液引至钢制储槽,配接DN80排液管60米,DN50管道40米。

2.1.2.7 南油库新建废水储槽1台,规格DN3000 L=6000,安装液下泵2台,配接废水DN80管道140米。

储槽、管道刷防腐漆、保温。

2.1.3 更换储槽部分2.1.3.1 更换冷凝混合液槽、焦油缓冲槽各1台(共2台),规格DN=5100 H=2500。

混合液槽按图纸要求制作内部蛇管加热器、重新配接接口管道等。

新储槽防腐刷漆、保温。

2.1.3.2更换冷凝循环氨水槽2台,规格DN=5150 H=4205。

配接DN600管道15米,安装DN500、DN250阀门各2台,槽体、管道防腐刷漆、保温。

2.1.3 .3更换焦油槽2台,规格DN=7000 H=10000。

新储槽防腐刷漆、保温。

2.1.3.4 制作外排轻苯槽1台,规格DN=4400 H=4250,配接DN100轻苯管道40米、DN25冷水喷淋管道60米。

储槽、管道防腐刷漆,旧轻苯槽拆除。

2.1.3.5 更换一冷凝氨水事故槽1台,规格DN5100 H=4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