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

合集下载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具设计绪论模具主要类型有:冲模,锻模,塑料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玻璃模,橡胶模,陶瓷模等。

除部分冲模以外的的上述各种模具都属于腔型模,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依靠三维的模具形腔是材料成型。

(1)冲模:冲模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获得合格产品的工具。

冲模占模具总数的50%以上。

按工艺性质的不同,冲模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口模,切边模,弯曲模,卷边模,拉深模,校平模,翻孔模,翻边模,缩口模,压印模,胀形模。

按组合工序不同,冲模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

(2)锻模:锻模是金属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体积成型是所用模具的总称。

按锻压设备不同,锻模分为锤用锻模,螺旋压力机锻模,热模锻压力锻模,平锻机用锻模,水压机用锻模,高速锤用锻模,摆动碾压机用锻模,辊锻机用锻模,楔横轧机用锻模等。

按工艺用途不同,锻模可分为预锻模具,挤压模具,精锻模具,等温模具,超塑性模具等。

(3)塑料模:塑料模是塑料成型的工艺装备。

塑料模约占模具总数的35%,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塑料模主要包括压塑模,挤塑模,注射模,此外还有挤出成型模,泡沫塑料的发泡成型模,低发泡注射成型模,吹塑模等。

(4)压铸模:压铸模是压力铸造工艺装备,压力铸造是使液态金属在高温和高速下充填铸型,在高压下成型和结晶的一种特殊制造方法。

压铸模约占模具总数的6%。

(5)粉末冶金模:粉末冶金模用于粉末成型,按成型工艺分类粉末冶金模有:压模,精整模,复压模,热压模,粉浆浇注模,松装烧结模等。

目前,我国17000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五十多万。

除了国有的专业模具厂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模具厂家,包括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

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技术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并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毕业设计——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毕业设计——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

毕业设计——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垫片是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密封件。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垫片进行冲孔加工,以实现特定的密封效果。

然而,传统的冲孔模具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产效率低,模具耗损严重等。

因此,本文将设计一种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首先,本文将分析传统冲孔模具的优缺点。

传统冲孔模具通常由冲头和下模组成,冲头上有一个凸台形状的冲孔孔型,用于将材料冲剪出所需孔形。

然而,由于冲头磨损严重,需要定期更换,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另外,由于垫片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冲剪过程中容易造成材料破裂和扭曲等问题,导致垫片质量下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设计一种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

该模具由上模、下模和冲孔模块三部分组成。

上下模均由耐磨合金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上模和下模的孔形与所需垫片孔形相匹配,以实现精确的冲孔加工。

冲孔模块采用液压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冲剪力和加工速度,以确保垫片的质量。

在设计过程中,本文将充分考虑垫片材料的特性和加工要求。

首先,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实验测试,确定适合冲孔加工的材料。

然后,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加工过程中的力学原理,确定上下模的材料、形状和尺寸。

为了提高冲孔效率,本文将优化冲孔模块的结构,并选用高效的液压系统,以提供稳定的加工力和速度。

在完成设计后,本文将进行模具加工和试验验证。

通过实际加工样品的冲孔过程和冲孔孔形的测量,验证复合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同时,还将对复合模具和传统模具进行对比试验,评估复合模具的生产效率和模具寿命等性能。

综上所述,本文将设计一种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通过对材料特性和加工要求的分析,优化模具的结构和液压系统设计,实现精确的冲孔加工。

通过试验验证,评估复合模具的加工精度和效果。

期望该设计能够为垫片冲孔加工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方案实例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方案实例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方案实例一、引言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冲压工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在冲压过程中,落料冲孔操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设计和制造一套高效可靠的落料冲孔复合模非常关键。

本文将以某企业生产的金属工件为例,介绍一种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在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时,需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冲孔次数和时间。

2. 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冲压产生的变形和裂纹,提高工件尺寸和形状的一致性。

3. 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减少因冲压而导致的模具磨损和损坏。

三、设计要素1. 材料选择:选用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冷作工具钢作为模具材料,以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 设计结构:根据金属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合理设计落料冲孔复合模的结构和布局。

模具的结构应有利于材料的流动和排气,并能够减小冲压时的变形和应力集中。

3. 润滑系统:在模具设计中,考虑设置润滑系统来减少摩擦和热量的产生,以延长模具寿命。

4. 加工工艺:考虑使用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和软件,进行精确的模具制造和调试,以确保模具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四、具体方案基于以上设计要素,我们提出以下具体方案:1. 模具结构设计:采用分层式复合模设计,将落料和冲孔的功能集成在同一个模具内。

同时,在模具底部设计合适的排气孔和排渣槽,以确保材料的流动性和排气性。

2. 润滑系统设计:在模具的摩擦面和冲孔孔径处设置润滑油槽和喷油装置,以减少热量的产生和模具磨损。

同时,结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润滑油的定量供给和循环利用,提高润滑效果。

3. 加工工艺设计:采用数控加工设备进行模具的制造和加工,结合CAD和CAM软件进行模具的设计和调试。

优化加工工艺参数,确保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五、验证和改进在设计完成后,进行模具的试制和测试。

通过实际生产的验证,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改进。

调整模具的结构和加工工艺参数,优化模具的性能和稳定性,以实现更好的生产效果和质量要求。

落料冲孔翻遍复合模设计讲解

落料冲孔翻遍复合模设计讲解

模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班级: 05010903姓名:常剑学号: 2009301233指导老师:蒋建军康永刚时间: 2012年10月1目录第一章概论 (3)第二章工件工艺性分析及方案确定 (8)第三章排样计算等 (11)第四章冲裁力及压力中心计算 (14)第五章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6)第六章凸模、凹模及凸凹模的结构设计及校核 (19)第七章主要零部件设计 (24)2第一章概论1.1引言日常生产、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种工具和产品,大到机床的底座、机身外壳,小到一个胚头螺丝、纽扣以及各种家用电器的外壳,无不与模具有着密切的关系。

模具的形状决定着这些产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质量与精度也就决定着这些产品的质量。

因为各种产品的材质、外观、规格及用途的不同,模具分为了铸造模、锻造模、压铸模、冲压模等非塑胶模具,以及塑胶模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加工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模具成形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1.2冲压模地位及我国冲压技术1.2.1冲压模相关介绍冷冲压:是在常温下利用冲模在压力机上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的加工方法。

冲压可分为五个基本工序:冲裁、弯曲、拉深、成形和立体压制。

冲压模具: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

冲压模按照工序组合分为三类: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

复合模与单工序模相比减少了冲压工艺,其结构紧凑,面积较小;冲出的制件精度高,工件表面较平直,特别是孔与制件的外形同步精度容易保证;适于冲薄料,可充分利用短料和边角余料;适合大批量生产,生产率高,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但模具结构复杂,制造困难。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必不可少的工艺装备,是技术密集型产品。

冲压件的质量、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等,与模具设计和制造有直接关系。

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盖板一模两件落料冲孔切断弯曲复合模设计

盖板一模两件落料冲孔切断弯曲复合模设计

盖板一模两件落料冲孔切断弯曲复合模设计摘要冲压生产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

它是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材金属进行加工,通过冲压生产可以获得所属要的零件形状和尺寸。

本课题是盖板零件的冲压模具的设计。

根据设计零件的尺寸、材料、生产批量等要求,分析零件的工艺性,确定冲裁工艺路线方案,从而设计一套复合模具,在保证工件的尺寸和形状位置精度要求的同时,尽量的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采用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可以准确、快速的完成模具设计制造。

本文主要是介绍说明了盖板零件成形的各个工序及其模具的设计及尺寸计算,在结构设计的同时,对主要零件的设计和装配要求技术进行了分析。

设计时考虑到模具设计合理、简单,便于制造和修模,有利于缩短模具生产制造周期,降低成本。

关键词:盖板零件,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模具设计目录1 绪论 (1)1.1 模具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1)1.2 相关模具制造 (1)2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2.1零件的工艺分析 (2)2.1.1零件尺寸确定 (2)2.1.2 零件材料的选择 (3)2.1.3 尺寸精度 (3)2.1.4 零件精度选择 (3)2.1.5 弯曲回弹及其影响因素 (3)2.2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4)2.3 选择模具结构形式 (5)2.3.1 模架及导向方式的确定 (6)2.3.2 定位方式的选择 (7)2.3.3 卸料装置的选择 (7)3 排样设计与计算材料利用率 (8)3.1 弯曲件坯料尺寸的计算 (8)3.2 排样设计与计算材料利用率 (9)4 冲压力的计算 (14)4.1 落料力F落的计算 (14)4.2 冲孔力F冲的计算 (14)4.3 切断力F切的计算 (15)4.4 卸料力F卸的计算 (15)4.5 弯曲力F自的计算 (15)4.6 总压力的计算 (16)5 压力中心的确定和初选压力机 (17)5.1 压力中心的确定 (17)5.2 初选压力机 (18)5.2.1 冲压设备类型确定 (18)5.2.2 冲压设备规格的选择 (18)6 模具的结构计算 (20)6.1 冲裁间隙 (20)6.2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21)6.3 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设计 (25)6.3.1 凸模圆角半径 (25)6.3.2 凹模圆角半径 (25)7 模具主要零部件设计 (26)7.1 凹模设计 (26)7.1.1 凹模材料的确定 (28)7.1.2 凹模的固定方式 (28)7.1.3 凹模精度的确定 (28)7.1.4 凹模的零件图 (28)7.2 凸模的设计 (29)7.2.1 凸模的结构确定 (29)7.2.2 凸模的长度确定 (29)7.2.3 凸模材料 (30)7.2.4 凸模的固定方式 (31)7.2.5 凸模零件的精度确定 (31)7.2.6 凸模的强度校核 (31)7.3 凸凹模的设计 (31)7.3.1 凸凹模外形的介绍 (31)7.3.2 凸凹模壁厚的确定 (31)7.3.3 凸凹模洞口类型的选取 (32)7.3.4 凸凹模的尺寸设计 (33)7.3.5 凸凹模零件精度确定 (33)7.4 弯曲凹模的设计 (34)7.5 卸料装置的设计 (34)7.6 材料的选择 (35)7.7 卸料板的结构设计 (35)7.8 卸料板整体精度的确定 (35)7.9 卸料螺钉的选用 (36)7.10 弹性装置的选用 (36)7.11 垫板的设计 (37)7.12 斜楔的结构设计 (37)8 标准件的选用 (39)8.1 模架的选用 (39)8.2 导柱与导套的设计 (39)8.3 模柄的尺寸的确定 (40)8.4 其它螺钉长度选择 (40)8.5 圆柱销尺寸选用标准 (41)9 冲压设备的校核与选定 (41)9.1 冲压设备的校核 (41)9.2 压力机的确定 (42)10 模具总装图结构简述 (43)结论 (445)致谢 (46)参考文献 (47)西南科技大学应用型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1 绪论1.1 模具发展的现状及趋势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

支撑板冲孔、落料、弯曲复合模设计

支撑板冲孔、落料、弯曲复合模设计

8 小冲头 .
1 . 卸料 板 8下 2. 7 下模 板
9 卸料橡胶 .

1. 0 卸料板
2 . 楔 0斜
4 m,故弯曲工艺性 较好 ;而各孔 与零件 外形边 缘的距 a r 离均大于复 合模 中 凸凹模 的最 小壁 厚 4 9 .mm的 要求 ,
1. 冲头 1大 1. 5 顶件 块
1. 凹模 2凸
于抽动和复位 。考虑到 活动滑块 1、斜楔 2 9 0及滑块 导 轨 2 要经 常性 的接 触 、滑动 ,因此 在设计 时选 用材料 5
C l Mo r2 V,并热处理为 5 5 HR 。 2 8 C
② 冲孔~ 落料阶段 。随着滑块的继续 下移 ,落料 凹
模4 、小冲头 8 、大冲头 1 、凸凹模 1 、活动凸模 1 1 2 3共
现。 综合上述分析,可选用冲孔 、 落料 、 弯曲复合模。 有以下两种不 同的工艺方案 :①先落料 , 然后 冲孔和 弯曲在同一工步。②落料 、冲孔 为同一工步首先 完成 ,然
后进行 弯曲。采用 方案 1加工工件 ,不 易保证 长度尺 寸
( ± .) m的精度要求 , 4 02m 0 而且易使内孔 冲头磨损 ,降低
此时开启模具压机滑块上升上在压缩弹簧上端面平齐下卸料板也在弹簧弹力作用升至高出凸凹模上端处卸料板在卸料橡胶的弹性作用下也得下斜面开始与活动滑块的轨道向活动凸模47共同完成对冲切部分条料的压紧至此零件冲孔落料弯曲准备阶段完成
维普资讯
支 撑 板 孔 落 料 弯 曲复 合 模 设 计 冲
江西省新余市长林集 团长林 机器公司 (3 0 9 钟翔 山 382 )
支撑板是我公 司对外 承揽的某产 品上 的加 工件 ,生
充分分析 ,并考虑 到模具 与冲床 的特 点 ,决定利用 双斜 楔及 滑块机构实现零件 的加工 。为此 ,设 计 了如 图 2所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

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说明书院系: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09及材控二班学号:*********名:**指导老师:周健老师目录1、概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工艺分析方案及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模具结构的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工艺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5、主要工作零件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6、总装配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7、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1、概论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

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

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

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

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设计出正确合理的模具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率、模具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

本次设计的是一套落料冲孔模,经过查阅资料,对零件进行结构和工艺分析,通过冲裁力、顶件力卸料力等力计算并确定压力机的型号。

对模具各部分进行强度校核,确认其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总而言之,要通过合理的设计,能够制造出既节省原材料,又能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零件的落料冲孔模。

2、工艺方案分析及确定2.1零件冲压工艺分析(1)、产品结构形状分析图2-1材料:08F 料厚:1生产批量:大批量生产由图分析,零件为一落料圆形中间冲制一个星形而成。

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

落料、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

模具设计作业题:冲孔弯曲复合模设计:零件简图:如图1所示;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Q235A ;零件厚度: 3 mm。

图1 零件简图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以及方案的确定通过对冲压件图样的分析得出对于这类工件,一般采用先落料、冲孔,再弯曲的加工顺序进行加工。

如果把三道工序放到一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整个模具的开发成本,能够减轻工作量,节约能源,产品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时不需再将手伸入模具空间, 保护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将三道工序复合在一起,可以有以下两个不同的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然后冲孔和弯曲在同一工步;方案二、冲孔为同一工步首先完成,然后再进行弯曲。

采用第一种方案加工工件,不易保证长度尺寸的精度,而且容易磨损内孔冲头,降低模具寿命。

经分析、比较最后确认方案二。

对弯曲的回弹,可以用减小间隙的方法来避免或减小回弹。

该冲压件的形状较为简单对称,由《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制造》中的表4-9和表4-11查的,冲裁件内外形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IT13,弯曲部分用r=2.5mm 的圆角进行过渡。

除孔0.021018+Φmm 有精度要求外, 其余尺寸的精度要求不高。

Q235- A 钢冲压性能较好, 孔与外缘的壁厚较大, 复合模中的凸凹模壁厚部分具有足够的强度。

因此, 该工件采用落料、冲孔及弯曲复合模加工较合理。

2、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2.1 毛坯尺寸的计算在计算毛坯尺寸前,需要先确定弯曲前的形状和尺寸,又有弯曲半径 r=2.5mm > 0.5t=0.5x3=1.5mm,故这类弯曲件变薄不严重,横断面畸变较小,可以按应变中性层展开长度等于毛坯长度的原则计算毛坯尺寸,即: 12++()180ar kt L l l π+=式中的L ——毛坯的展开长度,k ——与变形程度有关的系数,r K t==2.53 =0.83查书本中表4-5利用插值法算得 k=0.4064,带入数据L=9.5+80.5+3.1490(2.50.40643)180⨯+⨯=95.84 mm2.2 排样的设计与计算排样设计主要确定排样形式、送料步距、条料宽度、材料利用率和绘制排样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设计作业题:拉深冲孔复合模设计:工艺性分析工件名称:角撑材料:L Y12M厚度:1.2mm工件简图:如图1所示1、冲压件的工艺分析以及方案的确定通过对冲压件图样的分析得出对于这类工件,一般采用先落料、再拉深,后冲孔的加工顺序进行加工。

如果把三道工序放到一起,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整个模具的开发成本,能够减轻工作量,节约能源,产品质量稳定而且在加工时不需再将手伸入模具空间, 保护了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将三道工序复合在一起,可以有以下两个不同的工艺方案:方案一、先冲孔、落料为同一工步首先完成,然后再进行拉深。

采用级进模具。

方案二、先落料,然后冲孔和拉深在同一工序;采用复合模具。

由于此零件为盒形件且直边较短拉深后由于回弹的影响,难以保证零件的精度,因此可留一截直边,零件成形后在削去多余的直边。

采用第一种方案加工工件,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但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

不易保证长度尺寸的精度,而且容易磨损内孔冲头,降低模具寿命。

方案二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高,结构较方案一简单。

经分析、比较最后确认方案二。

该冲压件的形状较为简单对称, 冲裁件内外形达到的经济精度为IT12~IT13,最小孔径为2.60.8 1.20.96≥⨯= mm,查钣金课本表± mm;一般冲裁件剪断面粗糙75~77页:两孔中心距公差,25.50.12度6.3 。

圆角部分r=3mm,其尺寸的精度要求不高,LY12M冲压性能较好,孔与外缘的壁厚较大, 复合模中的凸凹模壁厚部分需要足够的强度。

因此, 该工件采用落料、冲孔及弯曲复合模加工较合理。

2、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2.1 毛坯尺寸的计算在计算毛坯尺寸前,需要先确定拉深前的形状和尺寸,又有拉深圆角半径r=3mm,板料厚度t=1.2mm,r/t=2.5,故这类弯曲件变薄不严重,横断面畸变较小,并且留出8.5的直壁高度,拉伸成型后还需要修边,故毛料展开粗劣计算即可:1)将盒形件两个圆角部分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圆筒,其展开半径为:1222312.5 4.2354R mm π=+⨯⨯+-=, D=70mm2)直边部分按弯曲计算展开: B=D=70mm ,3)展开后的毛料如下图:4)拉伸成型后如图:2.2 排样的设计与计算排样设计主要确定排样形式、送料步距、条料宽度、材料利用率和绘制排样图。

(1)排样方式的确定 根据冲裁件的结构特点,排样方式选择为直排。

以下对两种直排方式进行分别计算: 方式一:竖排 1、搭边值的确定由课本表3-17查的a 和1a 值: 工件间1a =1mm ,沿边a =1.2mm 。

2、送料步距的确定A=D+1a =70+1=71mmD ——平行于送料方向的冲裁宽度 1a ——冲裁件之间的搭边值。

3、条料的宽度确定 按照无侧压装置的条料宽度计算公式,查书中的表3-18得 ∆=0.6mm 0b =0.2mmB=[]002())l a b -∆+++ =[]00.689.52(1.00.6)0.292.9--∆+⨯++=mm4、绘制排样图。

冲裁件排样图如图2所示:图2 排样图方式二:横排 1、搭边值的确定由书中表2-4查的a 和1a 值:工件间1a =1.2mm 沿边a =1.0mm 2、送料步距的确定 A=D+1a =89.5+1.2=90.7mmD ——平行于送料方向的冲裁宽度 ——冲裁件之间的搭边值。

3、条料的宽度确定 按照无侧压装置的条料宽度计算公式,查书中的表3-18得:∆=0.5mm 0b =0.2mmB=[]002())l a b -∆+++ =[]000.5702(1.00.5)0.273.2--∆+⨯++=mm4、绘制排样图。

冲裁件排样图如图3所示:图3 排样图通过计算,当选用第二种排样方案时,整体材料利用率也大于第一种方案的材料利用率,因此选用第一种排样方案进行排样。

2.3 冲压力的计算及设备的选择该模具采用弹性卸料和下方出料方式。

总冲压力0F 由冲裁力F 、卸料力F 卸、推件力F 顶和弯曲力F 弯曲组成。

由于采用复合冲裁模,其冲裁力由落料冲裁力F 落料和冲孔冲裁力F 冲孔两部分组成。

2.3.1 冲裁力的计算采用平刃口模具冲裁,其理论冲裁力可按下式计算: kp F KLt τ= 式中:K --安全系数,常取K=1.3L --冲裁件的周长,mm ;t --材料的厚度,mm ; kp τ--材料的抗剪强度,MPa 。

查表(实用冲模设计与制造)A-2 抗剪强度:kp τ=280~320 MPa 冲裁件周长:L =19.5270258.8mm π⨯+⨯=(1)落料、冲孔冲裁力的计算。

查相关手册得知材料LY12的抗拉强度b σ=400~460MPa因此取b σ=460MPa ,0.90.9460414kp b MPa τσ==⨯=1 1.3258.8 1.2414167kp F KLt KN τ==⨯⨯⨯=(2)压边力的计算。

查书本《实用冲模设计与制造》表2-21,210.03 5.0F F KN ==(3)反顶力的计算。

310.116.7F F KN == (4)卸料力的计算 410.03 5.0F F KN ==(5)选择冲床时的总冲压力为:134=++=167+16.7+5.0=188.7KN F F F F 总(7)选用设备公称压力。

根据上面算的总冲压力为188.7kN ,所用机械压力机公称压力应选取最接近F 总而又稍大一些的压力机,查书本《实用冲模设计与制造》附录B ,表B-4,选取国产公称压力为250kN 的J23—25型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其主要结构参数如表1所示:J 23-16型开式双柱可倾压力机主要结构参数2.4计算刃口部分尺寸 2.4.1冲裁凸、凹模结构设计 (1)冲裁间隙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中表格2-11得间隙min Z =0.16mm ,max Z =0.19mm 。

(2)凸、凹模刃口精度查课本表3-13 由于t=1.2mm ,工件精度选取IT12,故模具尺寸精度选为IT9(3)对冲 2.6M 的孔采用凹、凸模分开加工的方法,其凸、凹模刃口部分尺寸计算如下。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6 查得00.102.6φ-磨损系数x=0.75 对于00.102.6φ-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凸、凹模制造公差均为:δ凸=0.020,δ凹=0.020。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4:max Z =0.19 min Z =0.16校核:max Z -min Z =0.03mm ,δ凸+δ凹=0.040 mm 不满足max Z -min Z >δ凸+δ凹的条件。

因此,只有缩小δ凸、δ凹,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取δ凸≤0.4()max min -Z Z =0.4⨯0.02=0.012mm δ凹≤0.6()max min -Z Z =0.6⨯0.02=0.018mm故 d 凸=000min 0.0120.012()(2.50.750.1) 2.575p d x σ---+∆=+⨯=mmd 凹=0.0180.018min 000()(2.5750.19) 2.765dp d Z σ++++=+=mm (4)对外轮廓的落料,由于形状比较简单、有规则,故依旧采用凸凹模分别加工的方法,其凸凹模尺寸计算如下。

①对圆弧部分尺寸D=00.3070- mm 刃口计算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得凸、凹模制造公差:δ凸=0.020mm δ凹=0.030mm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6得 磨损系数χ= 0. 5。

校核:max Z -min Z =0.03mm ,δ凸+δ凹=0.050 mm 不满足max Z -min Z >δ凸+δ凹的条件。

δ凸≤0.4()max min -Z Z =0.4⨯0.02=0.012mm δ凹≤0.6()max min -Z Z =0.6⨯0.02=0.018mm因此,只有缩小δ凸、δ凹,提高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间隙在合理范围内,由此取+max 0()D D δχ=-∆凹凹=0.0180(700.50.3)+-⨯=0.01869.85+mmmin ()D D Zδ-=-凹凸凸=00.012(69.850.16)--=69.6900.012-mm② 对拉深模具刃口尺寸计算拉深凹模的圆角半径可按经验公式(4~10)d r t = ,取d r =6mm ,一次拉深成型中,凸模圆角半径p r 与工件的圆角半径相等。

但对于厚度小于6mm 的材料其数值不得小于2t 。

而p r =32 1.2 2.4≥⨯= ,符合要求,不需要加入整形工序,故p r =3mm圆弧部分:0.2550d mm φ+= 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4-18凸、凹模制造公差均为:δ凸=0.08,δ凹=0.05。

式4-43:(1.1~1.3)2Zt = ,取Z=2.8 查表2-6得磨损系数χ= 0.75。

+max 0()D D δχ=-∆凹’’凹=0.08(50.250.750.25)+-⨯=50.0630.08+mm0min ()D D Z δ-=-’凸凸’凹=00.05(50.603 2.8)--=47.26300.05-mm3、压力中心计算因为该工件是轴对称零件,所以其压力中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4、模具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4.1 模具零件结构的确定(1)落料凹模结构尺寸的确定。

凹模外形尺寸主要包括凹模厚度a h 、凹模壁厚c 、凹模宽度1B 和凹模长度1L 。

凹模厚度尺寸的确定 查模具设计和制造表2-15,凹模厚度修正系数K =0.35,凹模厚度尺寸a h =K b=0.35×70 mm=24.5mm凹模壁厚c=(1.5~2.0)a h ,可取c=35 mm凹模宽度1B =2l c +=(89.5+2×35)mm=159.5 mm, 设计使取1B =160mm凹模长度1L=步距+2C1L=(71+2×35)= 141 mm。

设计时取凹模长度1L=200mm(2)落料凸模结构尺寸的确定。

凸模长度尺寸与凸模凸缘和卸料板的厚度有关。

卸料板厚度取1H=16 mm。

凸模凸缘取2H=15 mm,压缩后橡皮圈厚度339H mm。

凸模长度2L=1H+2H+3H,可取2L=(16+15+39)mm=70 mm (3)凸、凹模的尺寸的确定。

凸、凹模的厚度,根据模具的具体情况而定。

凸、凹模的外刃口尺寸按凹模刃口配制,并保证间隙0.32~0.33 mm。

4.2模具其他零件的选择模架选用一般精度,中小尺寸冲压件的后侧导柱模架。

上模座板:L×B×H=315mm×250mm×50mm (GB/T2855.1)下模座板:L×B×H=315mm×250mm×60mm (GB/T2855.2)导柱1:d×L=40mm×230mm (GB/T2861.1)导柱2:d×L=45mm×230mm (GB/T2861.1)导套1:d×L×D=40mm×125mm×48mm(GB/T2861.3)导套2:d×L×D=45mm×125mm×48mm(GB/T2861.3)垫板:35 mm卸料板:16 mm在确定模具闭合高度之前,为使模具正常工作,模具闭合高度必须与冲床的闭合高度相适应,应介于冲床最大和最小闭合高度之间,一般可按式H最大-5≥H模≥H最小+10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