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计量回归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计量回归分析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计量回归分析

结论
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 口出生率的降低将会是一个必然趋势,这 必然会加剧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 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预测 到这一趋势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及早防 患于未然。我们组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当 放松计划生育政策,改变过去“只生一个 好”的观念,允许二胎甚至多胎。作为起 步,至少在一部分地区、一部分社会阶层 作试点,实验放宽政策的可行性。
谢谢! 谢谢!
最终模型
最终模型为:Y=23.282-0.731X1-0.122X4, 说明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公民受 教育水平负相关 。
结论
在我国,由于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 衡,人们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研究人口出 生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实际 意义。本文就1990-2009年全国的数据进行 了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以下 结论。
2、保留X1,引入X2,X2未通过t检验,AIC 和SC值均有所增加 。
3、去掉X2,引入X3,虽然模型拟合优度 有所提高,AIC和SC值均有所减小。但是 X3 的引入使得X1不能通过t检验,且经 济意义不合理 。
4、去掉X3,引入X5,模型拟合优度有所提 高,AIC和SC值均有所减小。但X1、X5均 未通过t检验 。
结论
套用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看对了, 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 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 ,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 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模型的不足之处
(1)出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里 只考虑了5个变量,容易引起异方差问题。 (2)模型使用了较为简单的多元线性方 程,拟合效果有限。 (3)模型的解释变量全部是实变量,没 有考虑计划生育政策等虚变量。也没有考 虑因生育高峰期变化带来的自回归问题。 (4)所选择的都是时间序列数据,在此 没有做相关的检验。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计量回归分析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计量回归分析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计量回归分析我国人口出生率是指每千人口中新生儿的数量。

人口出生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度增长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我国的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采用计量回归分析方法来探讨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

首先,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更容易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从而促进生育意愿的增加。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家庭收入或者家庭消费水平作为衡量家庭经济状况的变量。

另外,家庭经济状况也与女性就业率相关,女性就业率的增加可能会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和人口出生率。

其次,教育水平也是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从而影响生育意愿。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受教育程度作为衡量教育水平的变量。

此外,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能会影响女性的就业意愿和生育意愿,因此,我们还可以考虑女性受教育程度作为影响因素。

再次,社会保障政策也对人口出生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保障水平,减少生育风险,从而影响生育意愿。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社会保障开支作为衡量社会保障政策的变量。

最后,文化观念和价值观也是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之一、传统文化观念中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观念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

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一些与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相关的变量,比如核心家庭大小、重男轻女的思想传统等。

综上所述,人口出生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社会保障政策以及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等。

对这些因素进行计量回归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因素对人口出生率的具体影响,为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人口生育率的影响因素解析

人口生育率的影响因素解析

人口生育率的影响因素解析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口生育率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人口结构和人力资源状况。

本文将就人口生育率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从经济、社会和心理等多个维度解析其原因。

2. 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是人口生育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方面,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更加关注个人事业发展,晚婚晚育成为一种趋势,导致生育率下降。

另一方面,工作机会的不稳定性和经济压力的增加,也使得许多家庭推迟生育或选择不育。

3. 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对人口生育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传统观念下,生育被视为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

然而,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个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的意识逐渐增强,家庭规模缩小成为趋势。

另外,女性地位的提升和性别平等意识的增强,也使得一些女性更加注重事业和追求个人价值,从而影响了生育决策。

4. 教育水平的影响教育水平是人口生育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夫妇通常更注重自身的发展和事业的追求,因此往往会推迟或减少生育计划。

此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也使得妇女具备了更多的生育知识和控制生育的手段,从而影响生育率的下降。

5. 城市化与人口生育率城市化进程也对人口生育率产生了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经济压力和生活成本逐渐增加,使得许多家庭难以承担更多的子女。

此外,城市化还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在城市中更容易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这也导致了生育率的下降。

6. 政策的作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人口生育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国家出台鼓励生育政策,例如提供育儿津贴、延长产假等,以促进生育率的提高。

然而,过于强制的政策也可能导致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社会福利压力的问题。

因此,政策的制定需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以平衡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7. 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的影响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对人口生育率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文化对生育的看法、孩子的地位、家庭责任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观念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育决策。

统计学看影响出生人口因素相关性

统计学看影响出生人口因素相关性

统计学看影响出生人口因素相关性一、论文背景及意义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2020年全国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339724852人相比,增加72053872人为1411778724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53%。

虽然人口总数还在不断增长,但人口年人均增长率自1982年以来呈现明显放缓趋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明显,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59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8.7%,约2.64亿人,成为严重老龄化国家。

从1962年-1972年我国经历了一次人口小高峰,累计3亿人出生,也就意味着从2022年-2032年又将有3亿人达到60岁以上,累计合计5.64亿59岁以上人口。

通过统计局数字计算近10年年平均死亡率为0.709%,可以推算得知2022年-2032年期间会有约1亿人身故,剩余59岁以上人口约为4.64亿,约占人口总数的33%。

反观我国出生人口,自1996年以来,除了2016年、2017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出台后出现了短暂的出生人口反弹,其余时间出生人口数量降低趋势明显。

我国人口形势面临人口老龄化、年轻人不想生不愿生的严峻处境。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国家首次正式把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升到了国家安全层面。

如何延续我国人口红利,如何鼓励、提高民众生育意愿,改变未富先老成为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本文将试图寻找影响出生人口的相关性因素,为人口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统计量出生人口高中生在读人数人均GDPN有效444444缺失000均值1874.0001528.271417402.7350中值1778.5001348.48506977.4000众数1193.00a629.00a339.00a标准差311.8887780.2339921782.77737方差97274.558608765.0774********.806偏度.363.142 1.305偏度的标准误.357.357.357峰度-.621-1.851.477峰度的标准误.702.702.702全距1357.001893.4072108.00极小值1193.00629.00339.00极大值2550.002522.4072447.00和82456.0067243.94765720.34百分位数101586.000677.3500477.7050 201604.000716.1000857.8200 251615.500727.45001175.6625 301637.500757.65001581.5000 401702.000938.00004044.0000 501778.5001348.48506977.4000 601991.0001964.800010541.9700702078.50002374.9500 21938.5850752101.00002406.9425 28913.2500802126.00002427.3400 38420.3800902349.00002471.7500 56820.0000a. 存在多个众数。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而人口出生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增长情况的指标之一,对于我国人口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进行分析,并探讨出生率下降的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人口出生率的概念。

人口出生率指的是在一定年龄和时间段内,每一千名育龄妇女的出生婴儿数。

通常用千分之一来表示,比如1.5‰表示每一千名育龄妇女中平均有1.5名婴儿出生。

人口出生率的高低,反映了妇女的生育水平和整个社会的生育意愿。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即每个妇女平均生育子女的数量)为1.6,远低于维持人口数量平衡的所需水平2.1。

这个数据说明了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经进入了低水平状态,这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那么,造成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哪些呢?第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也随之增加。

在城市里,房子、教育、医疗等诸多成本居高不下,这意味着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更多的经济支出。

同时,城市生活的竞争压力也使得很多家庭不愿意承担育儿的重担,因此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较少或者不生育子女。

第二,社会结构的改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变化。

传统的大家庭模式逐渐被小家庭取代,人们更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

女性追求事业和个人成就的意识日益增强,生育子女的欲望相应减弱。

此外,教育程度的提高也使得女性更多地选择延迟生育,这也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中国自19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大大降低了人口增长率,但也导致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突出。

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严格,导致很多家庭只能选择生育一个孩子,这也间接地造成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

那么,面对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首先,我们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
显低于抽样调查人 口出生率, 其中2 O O O年和 2 01 0年普查
人 口出生率分别 为 1 0 . 0 1 % o 和9 . 3 5 % o , 分别 比同期抽样调 查人 口出生率低 4 1 0 2 % 瘌 2 . 5 5 % o 。 二、 我国育龄妇女生育率的演变特征
果表 明, 经济因素对居民生育观念和出生率具有重要影响 ,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保障程度、 养育成本越 高, 人 口出
生率越低。根据育龄妇女生育率演变特征推 导出的生育率等式, 在生育政 策不变情况下, 2 0 l 0年 以后我国城市、 镇、 乡村育龄妇女生育率曲线将 日渐扁平化 , 育龄妇女生育率的算术平均值将不断下降。 [ 关键词 ] 人 口出生率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C 9 2 4 . 2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3— 0 6 7 O ( 2 0 1 4 ) 0 9— 0 0 7 1 — 0 8
1 9 4 9 年 以来 , 我国人 口出生率大致经历 了早期 的高出
生率阶段 、 2 0 世纪 8 0年代的出生率大幅度下降阶段 、 9 o年 代的出生率反弹阶段 、 9 0 年代以后的持续下降阶段和近年
幅度为 1 1 . 8 2 % o 。生育率高峰年龄从 2 O O O 年的2 4岁提高
到2 01 0 年的 2 8 岁( 图2 ) 。
图2 2 0 0 0年 和 2 0 1 0年城 市 育龄 妇女 生育 率
二是 1 9 7 1 年到 1 9 7 9年出生率大幅度下降阶段。这一
阶段人 口出生率从 1 70年的 3 9 3 . 5 9 % o 大幅度下 降到 1 9 7 9
2 0 1 4年 第 9期 《 发 晨 研 究》

人口生育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与调整建议

人口生育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与调整建议

人口生育政策影响因素分析与调整建议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出现巨大变化,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为了解决人口问题,政府实施了多项人口生育政策。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人口生育政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调整建议。

一、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人口生育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

首先,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增加,追求个人事业成为不少女性的首选,因此生育意愿下降。

其次,婚姻年龄的推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注重自己的发展和经济能力,不愿意太早结婚生子。

再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得养育孩子变得更加困难,这也成为一部分人计划生育的重要原因。

二、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衡量人口生育政策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满足个人物质需求的能力增强,从而减少生育欲望。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压力的增加,孩子的教育、医疗等成本也在不断上涨,这使得一些家庭不愿意生育过多子女。

三、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人口生育政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传统观念中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男性继承家业的观念使得一些家庭倾向于生育更多的儿子。

其次,家庭结构逐渐改变,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这使得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重心,夫妻双方对于再生育的需求和动力减弱。

另外,年轻一代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得一些夫妻更加谨慎考虑生育问题。

四、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人口生育政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空气污染、土地资源紧张、城市拥堵等问题对于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子女的成长环境构成了挑战,这些因素也会对生育意愿产生影响。

五、卫生因素卫生因素是人口生育政策的重要考量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对母亲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避孕措施的普及和完善,也使得夫妻能够更加自主地决定生育个数。

六、政府因素政府在人口生育政策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30的相关数据分析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30的相关数据分析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壤肥力,为粮食生产创造良好的物质基 础。
2、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实现粮食品种多元化和优质化,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和产出效益。
3、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与推广力度,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4、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和救助机制,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 力。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因素分 析基于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30
的相关数据分析
目录
01 一、引言
03 三、研究方法
02 二、文献综述 04 四、结果与讨论
05 五、结论
07 参考内容
目录
06 六、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问题始终是国家战略的重点。人口 自然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发展的重要指标,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 包括政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因此,研究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 影响因素,对于制定科学的人口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 通过计量经济学软件STATA13.0的相关数据分析,深入探讨我国人口自然增长会导致生育率的下降和死亡率的降低, 从而影响人口自然增长。
5、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生育率较 低,而死亡率也相对较低,从而使得人口自然增长放缓。
6、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可以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从而影 响人口自然增长。例如,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可以降低生育成本,从而鼓励人们 生育。
5、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引导来鼓励或限制某些影响人口自然 增长的因素。例如,对于那些鼓励生育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育儿假、 育儿补贴等方式来鼓励人们生育。对于那些限制生育的政策,政府可以通过提供 更多的避孕用品、鼓励人们进行绝育等方式来限制生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去掉X1、X5,分别单独引入X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X5 , 也和引入X1时有同样的效果 。
同时引入X3、X5,X3和X5的t检验均未通过。 我们以X5为基础变量安装上面的步骤进行 回归,均达不到以X4为基础变量的回归结 果。 逐步回归法说明X1、X3、X4、X5均对人口 出生率有较大影响,但存在多重共线性问 题。经过逐步回归法,我们最终保留X1、 和X4这两个个变量 。
主要假设条件
1.所讨论的人口出生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为线性关系; 2.经济解释变量间是单向因果关系; 3.建立的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出生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老年人口抚养比、 高中升高等教育入学率和基尼系数; 5.其他因素归入随机干扰项 。
数据来源
本模型选取1990-2009年间的相关数据,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数据库 (http://219.235.129.58/indicatorYearQuer y.do )。其中,基尼系数数据根据曾国安 《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成因及对 策》、韩文秀《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 述》、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 告2010》等汇总 。
可见,出生率受高中生高等教育入学率 的影响最大, 因此,选择X4为初始的回归 模型。 下面进行逐步回归,将其他解释变量导入 上述初始回归模型,寻找最佳回归方程 。
1、在初始模型中引入X1,模型拟合优度提 高,且参数符合合理,变量也通过了t检验, D.W.检验也表明不存在1阶序列相关性。而 且AIC和SC值均有所减小 。
结论
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 口出生率的降低将会是一个必然趋势,这 必然会加剧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 劳动力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经 济和社会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预测 到这一趋势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及早防 患于未然。我们组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当 放松计划生育政策,改变过去“只生一个 好”的观念,允许二胎甚至多胎。作为起 步,至少在一部分地区、一部分社会阶层 作试点,实验放宽政策的可行性。
中国即将面临的是世界前所未有的“在 低收入阶段进入老龄化”的道路。这无疑 会使得我国产生诸如人口结构比例失调, 社会问题矛盾加深,未来经济发展滞缓等 负面影响 。 于是,搜取、分析影响中国人口出生率 的各项因素,研究中国人口出生率对老龄 化社会形成之间的关系,成为当下一个十 分有意义的课题 。
众所周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 是中国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人口 出生率的下降。然而,人口出生率下降不 会马上与人口老龄化联系在一起。他们之 间的影响有多大,是否涉及其他相关因素, 独生子女政策该不该继续实施,应进行何 种调整?诸多疑问一时难以感性评说,下 面我们将利用计量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 通过事实数据来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 。
结论
(1)虽然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人口结 构、教育水平和教育水平等都影响着人口 出生率的高低。但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 用,某些因素的影响被削弱。根据逐步回 归法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水平和公民受教 育水平为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
(2)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大l单位时,人口出 生率将降低0.731个单位。即是说随着经济 的发展,出生率将下降。 (3) 高中生高等教育入学率增大1单位时, 出生率将降低0.122个单位。说明随着我国 教育水平的提高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人口 基数将会减少。
2、保留X1,引入X2,X2未通过t检验,AIC 和SC值均有所增加 。
3、去掉X2,引入X3,虽然模型拟合优度 有所提高,AIC和SC值均有所减小。但是 X3 的引入使得X1不能通过t检验,且经 济意义不合理 。
4、去掉X3,引入X5,模型拟合优度有所提 高,AIC和SC值均有所减小。但X1、X5均 未通过t检验 。
最终模型
最终模型为:Y=23.282-0.731X1-0.122X4, 说明人口出生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公民受 教育水平负相关 。
结论
在我国,由于人口多,经济发展不平 衡,人们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研究人口出 生率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实际 意义。本文就1990-2009年全国的数据进行 了人口出生率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到以下 结论。
R2=0.968 R2(调整)=0.957 F=84.79 AIC=2.07 SC=2.37 D.W.=1.14
模型的整体拟合效果较好,但是除X4 外,其他解释变量的t 检验均没有通过,可 t 认为存在多重共线性。
模型调整
分别对各变量做一元回归 Y=18.316-3.374X1 R2=0.6755 Y=-5.247+0.194X2 R2=0.1998 Y=38.033-2.054X3 R2=0.6745 Y=23.822-0.142X4 R2=0.9413 Y=34.522-46.766X5 R2=0.9279
研究课题
影响中国人口 出生率的因素
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中国,现在越来 越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 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 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 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 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 。
X2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利用它来反 映居民消费支出对出生率的影响 。 X3表示老年人口抚养比,指某一人口中老 年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 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 人。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 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老年人口抚养比=65岁以上人口数/15-65岁 劳动年龄人口×100% 。 X4表示高中生高等教育入学率,指普通高 校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毕业生之比,以此 反映教育水平对出生率的影响 。 X5表示基尼系数,以此反映贫富差距对出 生率的影响 。
谢谢! 谢谢!
结论
套用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看对了, 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 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 ,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 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模型的不足之处
(1)出生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里 只考虑了5个变量,容易引起异方差问题。 (2)模型使用了较为简单的多元线性方 程,拟合效果有限。 (3)模型的解释变量全部是实变量,没 有考虑计划生育政策等虚变量。也没有考 虑因生育高峰期变化带来的自回归问题。 (4)所选择的都是时间序列数据,在此 没有做相关的检验。
符号说明和假设
Y表示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是指在一 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数与同 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 计算公式为:出生率= 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 数)x1000‰ 。 )x1000‰ X1表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公式为:人均 GDP=年度GDP(亿元)/年末总人口(万人)。 利用这个指标可以表示人均收入对出生率的影响。 采用人均GDP而不是GDP主要是为了避免单纯用 GDP指标带来的时间序列问题 。
模型估计
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 模型的函数形式设定为: Y=β0 +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ε 其中,βi(i:l,2 ……5)为待估参数,ε为随机误 差项,n=20表示样本个数,k=5。 应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得:
Y=30.685+0.402X1+0.007X2-0.572X3-0.09X4-11.587X5 (5.62) (0.67) (0.3) (-1.53) (-3.87) (-1.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