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引起鱼类中毒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河豚鱼中毒案例讨论

问题
1.本案例属于哪种食物中毒及中毒原因? 2.此类食物中毒是机制? 3.此类食物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4.救治措施 5.如何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讨论:
12 月20 日在食堂用餐的共有14 名民工, 其中8 人食用鱼烧豆腐, 8 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渴、口唇麻木、四肢麻痹、腹痛、头晕、呼吸 困难等症状, 潜伏期约为30 分钟~1 小时, 与河豚毒素中毒临床症状相 符, 罹患率为100 %。查6 人没有食用鱼烧豆腐的民工, 无1 人发病。个 案调查表明, 鱼烧豆腐是上述8 名民工唯一共同食用过的食物, 由此可 见这是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可能与河豚鱼有关。经调查, 民工均来自湖 南、湖北等内地省份, 当晚他们吃的鱼是滩涂上捡到的, 尹某自行处理 , , 烹调。据当日见过该鱼的民工称: 鱼已死亡, 看上去还新鲜, 其外形如 皮球, 头小、尾小、肚子特别大, 表皮具有漂亮的花纹, 他们此前没见 过这种鱼。在现场采集的残留食物中发现一条鱼的残骸, 其头小, 口腔 有2 颗尖锐的巨齿, 经辨认和检定, 确认此鱼为河豚鱼。
3.临床表现 发病急速,潜伏期短(10min~3h),早期有手指、舌、 唇刺痛感。然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口唇及肢 端知觉麻痹,继而发展四肢肌肉麻痹,甚至瘫痪,最后出 现言语不清,体温下降,呼吸困难,一般预后不好,死亡 率较高,常死于呼吸循环衰竭。 4.救治措施 尚无有效解毒药,对患者应尽快排毒及对症治疗,可 用香木鳖碱2~3g肌肉或皮下注射治疗肌肉麻痹,可试用亚 硫酸钠和半胱氨酸解毒 5.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加强宣传以防误食,新鲜河豚鱼应经有关部门集中处 理,去除头、皮、内脏,肌肉经反复冲洗,家2%碳酸钠处 理24小时,经鉴定合格后方准出售。
2. 中毒机制 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都含河豚毒(TTX)。 它是一种神经毒素,人食入豚毒0.5mg-3mg就能致 死。毒素耐热,盐腌、日晒亦均不能破坏毒素。 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 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河豚最毒的部分是卵巢、 肝脏,其导,亦导致 感觉神经传导阻滞,在心血管系统可导致外周血 管扩张及动脉血压急剧下降,对呼吸中枢有特殊 的抑制作用,首先是知觉麻痹,继而运动神经麻 痹,最后是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硫酸铜对水产植物的影响及对策[最新]
![硫酸铜对水产植物的影响及对策[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423b37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49.png)
硫酸铜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及对策水产用硫酸铜化学式为CuS04·5H2O,含量96%左右。
它来源广、价格低,能杀死多种细菌、寄生虫、藻类及青苔等水产敌害生物。
其原理是Cu2+使生物体蛋白质变性而死亡。
与双效灵、晶体敌百虫等药物配伍使用具有菌虫双杀的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不少养殖户把它作为常备药物。
但是,硫酸铜客观上也给使用者带来风险,我市每年都会发生数起因使用硫酸铜造成水产动物死亡的事件,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指导者蒙受精神压力。
经现场分析、结合权威报道参考,笔者认为硫酸铜对水产动物主要影响及解决对策有以下几点:一、中毒死亡1. 过量使用例1.1988年6月30日,马桥镇祖师村侯某蟹池泼洒硫酸铜杀青苔,浓度为1毫克/升,用药后,河蟹中毒上岸,死亡10多千克,加水急救后缓解。
由于各养殖品种、同一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硫酸铜敏感程度不一,淡水白鲳、鳜鱼等鱼类对硫酸铜不敏感,主养鳜鱼的池塘只要溶氧充足,即使饵料鱼全部中毒死亡,鳜鱼却能安然无恙。
治疗淡水鲳原虫病常用浓度1.5毫克/升,青虾池使用浓度一般在0.3毫克/升以下,而中华鳖稚鳖的安全浓度为94.9毫克/升。
一些养殖户不了解这些特殊性,用药过量导致中毒死亡。
例2.2000年7月21日下午5时,斜桥镇灯杆村王某8亩河沟用硫酸铜治中华鳋病和鲢出血病,浓度为0.8毫克/升,22日上午7时,鲢、鲤、鲫、草相继浮出水面,呈严重缺氧状,呼吸节律变快,部分鱼有抽搐现象,鳃片上蒙有一层很淡的氧化膜,鳃丝扭曲。
所幸发现及时,大量进排水稀释,死鱼30千克左右。
硫酸铜毒性受水温、溶氧、pH值、县(悬)浮有机物等因子综合影响。
国内学者曾对白鲢做过试验:水温 16℃--30℃之间,温度每升高5℃,硫酸铜毒性就增强0.85—0.95倍。
对体重12克的鳙鱼试验,温度从22.9℃升至26.7℃,硫酸铜安全浓度从0.71毫克/升降至0.5毫克/升,Ca2+与水体中的游离氨结合生成Cu(NH3)²,毒性增强 1—1.4倍。
重金属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文章编号:1000-5463(2003)02-0101-06收稿日期:2002-03-29基金项目:广东省科委科技攻关项目(2KB 05402N)作者简介:杨丽华(1978-),女,湖南邵东人,华南师范大学2000级硕士研究生;方展强(1953-),男,广东普宁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硕士(通信联系人).重金属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杨丽华,方展强,郑文彪(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摘要: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铜、锌、镉和铬对丰产鲫(Carass ius auratus o f Penze(a )@C yprinus acutido rsalis (`))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铜对鲫鱼为剧毒物质,镉为中毒物质,锌和铬为低毒物质.4种重金属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u>Cd>Zn>Cr.铜、锌、镉和铬对鲫鱼的24、48、72、96h 的LC 50分别为0123、0114、0111、0109mg/L,11117、8168、6186、5185mg/L,390130、311180、277170、244110mg/L 和39140、32125、27120、22125mg/L,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1009、0159、24141和2123mg/L.铜对鲫鱼的安全质量浓度略低于渔业水域水质标准,锌、镉和铬的安全质量浓度远远高于标准.关键词:铜;锌;镉;铬;鲫鱼;急性毒性;安全浓度中图分类号:X 17 文献标识码:ASAFETY ASSESSMENT A ND ACUTE TOXICITY OF HEAVY METALSTO CRUCIAN CA RASSI U S AU RA TU SYA NG Li-hua,FAN G Z han-qiang,Z HENG Wen-biao(College of Life Science,South Chi 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 na)Abstract:The acute toxicity of copper,zinc,cadmium and chromium to crucian(Carassiusauratus of Penze(a )@C yprinus acutidorsalis (`))was studied with the static test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copper to crucian is a drastic toxicant,cadmium is median toxic,zinc and chromium are low toxic.The toxicity sequence of four heavy metals to crucian is Cu>Cd >Z n>Cr.The L C 50of 24,48,72and 96h for copper to crucian are 0123,0114,0111and 0109mg/L respec tively.Those for zinc are 11117,8168,6186and 5185mg/L respectively.For cadmium and chromium those are 390130,311180,277170,244.10mg/L and 39140,32125,27120,22125mg/L respectively.The safe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metals are 01009,0159,24141and 2123mg/L respectively.The safe c oncentration of copper to crucian is slight 2ly lower than the Standard of Fishery Water Quality.The safe c oncentrations of zinc,cadmium and chromium to crucian are far higher than the standard.Key words:Cu;Z n;Cd;Cr;Carassius auratus ;acute toxicity;safety assessment2003年5月 May 2003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 T URA L SCIEN CE ED ITIO N)2003年第2期No.2,2003有关重金属铜、锌、铬、镉对鱼类的急性毒性研究国内已有许多报道[1~3],鱼类早期发育是整个生活史中对各种污染物最为敏感的阶段,用以作为急性毒性试验具有快速、敏感、经济有效等特点,是生物测试保护天然水体的重要方法.鲫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其分布面广而数量大,个体生长快,性成熟时间短,繁殖季节长,在人工控制饲养条件下可常年繁殖,选择鲫鱼进行重金属离子毒性实验,具有一定代表性.目前有关重金属对鲫鱼的综合作用尚未见报道.本文研究了铜、锌、铬、镉污染对鲫幼鱼的急性毒性,可为评价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制订废水排放浓度标准和渔业水质标准、防治污染和保护渔业资源等提供参考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丰产鲫(Carassius auratus of Penze(a)@Cyprinus ac utido rsalis(`))幼鱼,平均体长为(5191 ?312)cm,体质量(2158?0127)g,购自广州市白云区神山镇东明鱼苗场.实验鱼在水族箱中驯养7d以上,暂养期间活动正常,无病,死亡率低于5%;实验前1d停止投饵,选择身体健康,反应灵敏,大小基本一致的幼鱼随机分组.1.2实验毒物CdCl2#215H2O、CuS O4#5H2O、ZnS O4#7H2O、K2Cr O4均为广州化学试剂厂的产品(A.R).各先配制成质量浓度为3000mg/L的母液,再根据需要稀释成各质量浓度.1.3实验条件用长4415cm,宽5515cm,高3410c m的聚乙烯塑料水族箱装曝气3d的自来水30L.水质标准:pH712~714;D O6mg/L;总硬度(均值)310mc/L;总碱度(均值)215mmol/L;水温(20?3)e.1.4实验方法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4].实验期间不更换实验液.全天充气.为防止饵料影响,实验期间不喂食.为确定质量浓度的大致范围,先作预备实验,估计各金属的7个质量浓度值,在每一个质量浓度的水族箱内放入5尾鲫鱼,观察24h,找出各金属的100%致死质量浓度和最大耐受质量浓度.再根据预备实验结果按等比级数设5个质量浓度组(各设3个平行组)及一个对照组,每一质量浓度放鱼10尾,在曝露的过程中观察它们的行为、中毒症状、死亡等效应.中毒后,多次刺激无反应判断为死亡个体,从水中随时捞出.记录各组幼鱼24、48、72、96h死亡数,计算平均死亡率,再转换成概率单位,计算出试验液质量浓度对数,求出概率单位与试验液质量浓度对数的回归方程.求出各重金属的半数致死质量浓度(LC50)及各自的95%置信区间[5],采用常规方法96h L C50@011计算安全质量浓度.2结果和讨论2.1鲫鱼的中毒症状鲫鱼在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重金属溶液中呈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在接触含重金属试液约10h后,高质量浓度组首先出现异常反应,其游泳的平衡能力明显受到影响,有时在水中侧翻, 102打转,有时又游动急速,上下直窜,持续几小时后,游动变得缓慢,反应迟钝,逐渐丧失运动能力,躺卧缸底,体色变白,直至死亡;低质量浓度组实验鱼,出现中毒症状的时间较迟,一旦中毒,亦表现同样症状,这与其他学者观察到的重金属对鱼类的急性中毒症状相似[1~3].在锌各质量浓度组中,实验鱼的鳃及体表分泌有大量粘液,体表粘附有许多棉絮状的白色小颗粒,口吐大气泡,类似锌对金鱼的急性中毒症状[1].实验结束后,将存活下来的实验鱼放入水槽中继续养殖,和未受重金属中毒的正常的鲫鱼一样管理.7d后发现此批鲫鱼死亡30%左右,而正常的鲫鱼几乎无死亡.由此可见,实验后存活下来的鲫鱼有些个体已受到了致命的创伤,这与皱纹盘幼鲍受铅、汞、镉的急性中毒情况一致[6].生物细胞内存在着金属硫蛋白(M T),金属硫蛋白能结合大量的金属离子,它能对某些金属毒性解毒起作用.但金属硫蛋白的解毒作用是有限的,当重金属在体内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多余的重金属就会转移到鱼的肝肾等器官中,与其体内的其它生物分子,包括酶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引起中毒现象,造成致命的创伤[7].2.2重金属对鲫鱼的毒性影响结果见表1.表1鲫鱼在不同质量浓度的铜、锌、铬、镉等4种重金属溶液中的急性致死率%金属种类Q(金属)/(mg#L-1)24h死亡率¹º»平均48h死亡率¹º»平均72h死亡率¹º»平均96h死亡率¹º»平均Cu0.05----1--31111122170.08----2132032430445430.1311-73443766763879800.22343337787398109010910970.35999901010997101010100Cd 5.00----1--321217324306.58-1172322345340676638.6522117454437877391099311.384454388983910109710101010015.0098987101010100Cr200.00--------1--321113 245.00-1-3112133243065657300.0012113444407877398987367.003322787877999901091097450.0087980991097101010100Z n20.00-----1-3121133343325.20-11723223454437867031.7012217453408797098109039.90345407877398109010101010050.00989871091097101010100对照0.00----------------103再以文献[5]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计算出线性回归方程,分别求出各重金属24、48、72和96h的LC50值,计算出95%置信区间.再用经验公式:96h L C50@011计算出安全质量浓度,其结果见表2.有毒物质对鱼类的毒性作用可根据鱼类急性中毒试验的96h LC50分为4级(见表3)[8],我国渔业水质标准[9]对铜、镉、铬、锌的最高容许质量浓度见表4.表2铜、镉、锌、铬对鲫鱼毒性试验数据的线性回归分析金属t(试验)/h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2)LC50Q/(mg#L[1])95%置信区间安全质量浓度Q/(mg#L-1)Cu24y=6.6914x+9.2310.98510.2330.211-0.2580.009 48y=4.2476x+8.62080.98230.1400.132-0.15072y=4.0427x+8.93250.99750.1060.092-0.12396y=4.5071x+9.83470.99540.0850.074-0.096Cd24y=7.2116x-2.55820.960211.1710.30-12.110.59 48y=7.605x-2.13590.98418.688.04-9.3772y=7.8571x-1.57210.9811 6.86 6.37-7.3996y=8.4034x-1.44390.9926 5.85 5.40- 6.33Cr24y=9.8636x-20.5610.9520390.3368.72-414.1024.41 48y=11.386x-23.3950.9966311.8295.94-327.7972y=12.057x-24.4620.9788277.7264.61-291.4796y=11.341x-22.0770.9843244.1231.85-256.92Zn24y=8.53x-8.6090.949539.4036.79-42.18 2.23 48y=8.87x-8.3810.980732.2530.42-33.4372y=7.93x-6.3760.995627.2025.28-29.2896y=8.6x-6.58670.995522.2520.57-24.06表3有毒物质对鱼类的毒性标准等级剧毒高毒中毒低毒Q*(有毒物质)/(mg#L-1)<0.10.1-11-10>10.0 *此质量浓度为96h的LC50值.表4我国渔业水域水质标准(试行TJ35-79)重金属铜镉铬锌Q/(mg#L-1)[0.01[0.005[1.0[0.1铜由表2、3可判断铜对于鲫鱼是剧毒物质.对照本试验的结果来看,铜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1009mg/L,略低于标准,此状况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铜对鱼类的急性毒性,已有一些报道[10~13].其结果显示不同试验条件对生物重金属的中毒水平影响较大.如水的硬度高低对铜离子的毒性有明显影响,水中钙离子含量对铜离子毒性有拮抗作用,水中钙含量高使鱼体钙含量也高,鱼体钙含量高使鳃细胞渗透性减少,从而减少重金属吸收进入体内[2,3].尽管如此,从试验结果及与渔业水质标准的比较上,仍可看出鲫鱼对铜的耐受性较低.铜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构成酶的活性基团,或是酶的组成成分,但当其浓度超过生物的生态阈值时,会引起生物中毒,铜是水环境优先污染物,Cu2+可使肝溶酶体膜磷脂发生氧化反应,导致溶酶体膜的破裂,水解酶大量释放,从而引起肝组织坏死[13].此外,硫酸铜(CuS O4#5H2O)通常用来毒杀鱼体上寄生的原生动物等,常用质量浓度为017~018mg/L(单独使用或与硫酸亚铁混合作用).本试验Cu2+对鲫鱼的96h L C50为01085 mg/L,折算成硫酸铜则为01334mg/L,使用的常用质量浓度将远高于Cu2+对鲫鱼的96h LC50 104的浓度,可能会造成对鲫鱼的危害,因此对鲫鱼来说应尽量避免使用硫酸铜.镉由表2、3可判断镉对于鲫鱼是中毒物质.由表4可知,本试验测得镉的安全质量浓度为0159mg/L,远远高于标准.可见,鲫鱼对镉的耐受性较高.对于鱼类来说,镉是一种致毒快,损害重的毒物[3].镉对生物的有害影响首先是使一定的活性传递机制受阻,肾受损伤,酶受危害以及内分泌系统受影响,使生物机能失调[14].因此,对于镉污染的防治,无论从环境质量,或从淡水养殖,防患于未然是十分重要的.铬由表2、3可判断铬对于鲫鱼是低毒的.由表4可知,本试验测得铬的安全质量浓度为24141mg/L,远远高于标准.可见,鲫鱼对铬的耐受性较高.一些研究表明微量的Cr6+金属离子对生物无毒害作用,并能促进其生长发育[10],但铬过量可影响体内氧化、还原、水解过程.并可使蛋白质变性、使核酸、核蛋白沉淀,干扰酶系统而引起生物中毒[15].锌由表2、3可判断锌对于鲫鱼是低毒物质,这与Zn2+对金鱼也是低毒的观点是一致的[1].由表4可知,本试验测得锌的安全质量浓度为2123mg/L,远远高于标准.可见,鲫鱼对锌的耐受性较高.锌是动物和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在生物体中,锌既是许多酶的组成部分,又可以影响某些非酶的有机分子配位基的结构构型[2].2.3几种重金属毒性比较本实验发现在4种重金属中,铜对鲫鱼的致死毒性最大,毒性大小依次为:Cu>Cd>Zn> Cr,对其他鱼类也有同样的结论[1,10,12,16].但对大马哈鱼幼鱼来说,镉的毒性最大[17].对真鲷幼鱼和黑鲷幼鱼的毒性顺序则为:Zn>Cd[12].另外,也有报道在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重金属的毒性大小顺序有异,如对鱼卵孵化的毒性顺序为Cu>Z n>Cd>Cr;而对幼鱼成活的毒性顺序为:C u>Cd>Z n>C r[18];而对牙鲆胚胎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u>Zn>Cd>Cr,对牙鲆幼鱼毒性大小为Cu>Cd>Z n>Cr[19].但本试验仅以重金属的总投入量为依据,仅考虑单一重金属的毒性,事实上,各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时可能存在某种协同或拮抗作用[20~22],另外,金属预处理也能缓解重金属毒性[23~25],此外,盐度、温度、溶氧等理化因子的改变对重金属的毒性也可能产生影响,如pH值也能影响L C50值[26].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应考虑水中混合毒物毒性的变化和相互影响.有关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探讨.在一般情况下,水域中重金属的浓度都比较低,鲫鱼的生长不会受到影响.但在靠近工厂易受重金属污染的水域,有必要对水质进行监测.一方面可避免对鲫鱼等其他养殖业造成危害;另一方面,由于鲫鱼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受性,水域若受轻微污染,鲫鱼的生长可能不受影响,但重金属会富集在其体内,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危害.3小结本实验发现在4种重金属中,铜对鲫鱼的致死毒性最大,毒性大小依次为:Cu>Cd>Zn> Cr.铜对于鲫鱼是剧毒物质,其安全质量浓度为01009mg/L,略低于渔业水质标准(0101 mg/L).而镉、铬和锌对于鲫鱼是中毒或低毒物质,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159mg/L、24141 mg/L和2123mg/L,都远高于渔业水质标准.由此可见,鲫鱼对铜的耐受性较低,而对镉、铬和锌的耐受性较高.105参考文献:[1]瞿建国.锌对金鱼的急性毒性及在体内的积累和分布[J].上海环境科学,1996,15(6):42-43.[2]黄玉瑶,陈锦萍.铜离子对鳗鲡幼鱼的急性毒性[J].中国环境科学,1992,12(4):255-260.[3]陈锡涛.镉对花鲢A ristichthys nob ills幼鱼,鱼苗和鱼种的急性毒性及其安全浓度的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1,(4):5-8.[4]吴邦灿,费龙.现代环境监测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52-254.[5]熊治延.环境生物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34-137.[6]隋国斌,杨凤,孙丕海,等.铅、镉、汞对皱纹盘鲍幼鲍的急性毒性试验[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9,14(1):22-26.[7]蓝伟光,杨孙楷.海水污染物对对虾毒性研究的进展[J].福建水产,1990,(1):41-45.[8]张志杰,张维平.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与评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69.[9]邱郁春.水污染鱼类毒性实验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171-172.[10]吴贤汉,江新霁,张宝录,等.几种重金属对青岛文昌鱼的毒性及生长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1999,30(6):604-608.[11]李国基,刘明星,张首临,等.金属离子对牙鲆幼鱼的毒性影响[J].海洋学报,1996,18(6):34-39.[12]杨玻莉,郑微云,陈明达,等.重金属对真鲷幼鱼和黑鲷幼鱼的毒性效应[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33(增刊):28-31.[13]戴家银,郑微云,王淑红.重金属和有机磷农药对真鲷和平鲷幼体的联合毒性研究[J].环境科学,1997,9:44-94.[14]王俊,张义生.化学污染物与生态效应[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156-225.[15]廖自基.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及生物效应[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210-323.[16]吴鼎勋,洪万树.四种重金属对鱼免状黄姑鱼胚胎和幼鱼的毒性[J].台湾海峡,1999,18(2):186-190.[17]HA MIL TO N S J,BU HL K J.Safety assessment o f selected inorganic elements to fry of chinook salmon(O n2co rhynchus tshaw ytscha)[J].Eco to xicol Environ Saf,1990,20(3):307-24.[18]崔可铎,刘玉海,侯兰英.汞等六种重金属对鱼卵孵化和幼鱼成活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1987,18(2):138-144.[19]吴玉霖,赵鸿儒,侯兰英.重金属对牙鲆胚胎和幼鱼的影响[J].海洋与湖沼,1990,31(4):386-392.[20]TO RT L,TORRES P,FL OS R.The to xicity to Clarias lazera o f copper and zinc applied jointly[J].Co mp BiochemPhysiol C,1987,87(2):309-314.[21]修瑞琴,许永香,高世荣,等.砷与镉、锌离子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实验[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4):349-352.[22]修瑞琴,许永香.铜和锌离子对斑马鱼的联合毒性[J].卫生研究,1996,25(2):101-102.[23]GILL T S,EPPLE A.Impact of cadmium on the mummichog Fundulus hetero clitus and the role o f calcium in sup2pressing heavy metal toxicity[J].Co mp Biochem Phy sio l C,1992,101(3):519-523.[24]D U T TA T K,KA VIRA J A.Acu te to xicity o f cad mium to fish Lab eo ro hita and copepod Diaptomusforb es i pre-ex2posed to CaO and KMn O4[J].Chemo sphere,2001,42(8):955-958.[25]WO OD A LL C,MA CLEA N N,CRO SSLEY F.Responses o f trout fry(Salmo gairdneri)and Xeno pus laev is tadpolesto cadmium and zinc[J].Co mp Biochem Phy siol C,1988,89(1):93-99.[26]HU TCHIN SON N J,SPRA G UR J B.Lethality of trace metal mix tures to American flagfish in neutralized acid w ater[J].Arch Environ Contam Toxicol,1989,18(1-2):249-254.=责任编辑黄玉萍> 106。
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对青田田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96h
对照组
1 2 3 SW SW
6 7 5 60 10 10 10 100 10 10 10 100 0
3 2 4 30
8 7 8 77 10 9 10 97
0
1 1 0 7
4 4 3 37
6 6 7 63
0
0 0 0 0
表 3 硫 酸 铜 对 青 田 田 鱼 在 24h,48h,96h 半 致 死 浓 度
死 亡 率/% 48h
96h
24h
LC50/(mg/L) 48h
96h
100
100
77 17
100 63
4.97
3.42
2.46
3
33
0
3
安 全 浓 度/ (mg/L)
0.25
浓 度/(mg/L)
鱼中毒死亡的标准是鱼呼吸停止并对外界刺
激 无 反 应 ,即 当 试 验 鱼 中 毒 后 鳃 盖 完 全 停 止 活 动 且 鱼体对外物(如玻璃棒或镊子)刺激 30s内 没 有 产 生反应即确定为死亡[4 . -5] 1.2.3 数 据 处 理
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半致死浓度[6 . -7] 通过96hLC50半致死浓度,计算出安 全 浓 度. 利用常用计 算 公 式:安 全 浓 度 (SC)= LC50(96h)
SW 57 17 7 0 0
1 10 8 2 0 0
48h 2 3 10 10 7 8 2 1 0 1 0 0
SW 100 77 17
3 0
1 10 10 6 3 0
96h 2 3 10 10 10 10 7 6 4 3 1 0
第 31 卷 第 3 期 2013 年 6 月
杀虫剂在鱼类养殖中的滥用现象分析

栏目编辑刘柱军防治病害2019.2肥”+“肥源”。
5.防治小瓜虫病。
早春水温低,是小瓜虫繁殖生长的适宜季节,而小瓜虫感染鱼体后,破坏性大,治疗难度大,损失就大。
因此,对小瓜虫要以预防为主。
主要措施:①彻底清塘,杀灭虫卵或幼虫。
②鱼苗鱼种下塘前用硫酸铜或敌百虫浸洗消毒。
③疫区的鱼苗鱼种、养殖水体等要隔离,严格消毒,防止相互传染。
总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应该抓好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防患于未然,从各个方面做好一年养殖生产的基础,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陕西大荔县水产工作站杨公社王富平邮编715100鱼类养殖是我国渔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近年来,随着鱼类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不断加大,养殖环境不断恶化,养殖鱼类种质不断退化,从而导致养殖病害的频繁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害已成为鱼类养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病害种类繁多,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性疾病、营养性疾病等,其中寄生虫性疾病占据较大的比例。
虽然药物防治是目前寄生虫性疾病的主要防治方法,但在一些地区却存在着部分养殖户不分病情和病症、滥用杀虫剂的现象。
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水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给鱼类病害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为了鱼类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杀虫剂滥用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一、杀虫剂滥用现象寄生虫病是鱼类养殖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寄生虫主要有原生动物、蠕虫、蛭类、钩介幼虫、甲壳动物等,它们通过寄生在鱼的体表或体内,吸取鱼体的营养,来维持自身的生长、繁殖,从而对鱼体造成机械性损伤、刺激鱼体神经等,使鱼体消瘦、游动失调等,有时甚至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目前常用的杀虫剂主要有硫酸铜、敌百虫、甲苯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溴氰菊酯、辛硫磷等。
过度施用杀虫剂就会造成杀虫剂的滥用,目前杀虫剂滥用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水产养殖硫酸铜的应用

硫酸铜对水产动物的影响及对策一、中毒死亡1. 过量使用2000年7月21日下午5时,斜桥镇灯杆村王某8亩河沟用硫酸铜治中华鳋病和鲢出血病,浓度为0.8毫克/升,22日上午7时,鲢、鲤、鲫、草相继浮出水面,呈严重缺氧状,呼吸节律变快,部分鱼有抽搐现象,鳃片上蒙有一层很淡的氧化膜,鳃丝扭曲。
所幸发现及时,大量进排水稀释,死鱼30千克左右。
硫酸铜毒性受水温、溶氧、pH值、县(悬)浮有机物等因子综合影响。
国内学者曾对白鲢做过试验:水温 16℃--30℃之间,温度每升高5℃,硫酸铜毒性就增强0.85—0.95倍。
对体重12克的鳙鱼试验,温度从22.9℃升至26.7℃,硫酸铜安全浓度从0.71毫克/升降至0.5毫克/升,Ca2+与水体中的游离氨结合生成Cu(NH3)²,毒性增强 1—1.4倍。
硫酸铜毒性与水体pH值、悬浮有机物、溶氧、硬度呈负相关。
王某的河沟平均水深仅1米,气温35℃以上,池水平均温度较高,加上水质清瘦,0.8毫克/升的用量偏大。
2. 综合中毒八圩镇康兴村陆某5亩新开鱼塘实行鱼蚌混养。
2001年8月13日,用0。
75毫克/升的硫酸铜治疗白鲢出血病和中华鳋病,上午9时用药,下午3时死亡鲤鱼4尾,下午6时出现与例2相同的现象,池水发粘发稠,池鱼对同池水互冲增氧反应。
除三角帆蚌、鳜鱼、乌鳢未见死亡外,其它品种多数死亡。
现场分析,新开淤泥少,当年挂蚌,水中有机质含量低,池水络合螯合Cu2+的能力弱,加上池水最深处达2.8—3米,存在跃温层,低层冷水密度大,硫酸铜在中上层停留时间较长,浓度偏大,导致综合中毒。
3. 误食中毒4尾鲤鱼误食中毒。
据该养殖户事后回忆,由于经验不足,时间仓促,确有少量硫酸铜颗粒混入池中。
国外学者曾报道,鲤鱼吞食硫酸铜400毫克/千克而死亡。
二、缺氧死亡2001年8月16日上午9时,泰兴市七圩镇石某8亩鱼池用双效灵20毫升/亩·米加硫酸铜0.3千克/亩.米,治疗鲢、鲫、鲂出血病与锚头鳋并发病。
硫酸铜杀藻后怎么解毒,一般多久才能产生效果

硫酸铜杀藻后怎么解毒,一般多久才能产生效果
用硫酸铜杀藻后,需要使用解毒培藻素来解毒,解毒工作可在杀藻后的1-2天里进行。
硫酸铜可用来防治各类鱼病,比如卵鞭虫病、隐鞭虫病、鱼波豆虫病、毛管虫病、车轮虫病等及其甲壳动物造成的鱼病。
一、硫酸铜杀藻后怎么解毒
1、用硫酸铜杀藻后该如何解毒
在用硫酸铜杀藻后,需要及时使用解毒培藻素来解毒,一般可在1-2天后进行解毒。
2、硫酸铜的用途
(1)硫酸铜可用来防治各类鱼病,比如卵鞭虫病、隐鞭虫病、鱼波豆虫病、毛管虫病、车轮虫病等及其甲壳动物造成的鱼病。
(2)可用硫酸铜进行鱼种药浴,可以有效的消灭掉鱼表皮和鱼鳃上的病菌、原虫,同时,硫酸铜对于未产生胞囊的粘胞子虫也有一定的效果。
(3)还能用硫酸铜对鱼种的专用工具以及食物进行消毒。
(4)硫酸铜也能够控制有害藻类生长,可以消除掉因为青泥苔及絮状藻类植物粘附,所造成的鱼、虾、蟹及螺蚌的病虫害。
二、用硫酸铜杀藻后一般多久才能产生效果
1、用硫酸铜杀藻后多久才有效果
一般用硫酸铜杀藻后,3-5天便会产生效果,水质会慢慢变得清
晰。
2、使用硫酸铜的注意事项
(1)硫酸铜里含有铜离子,容易堆积在鱼的体内并产生副作用,所以不可连续使用硫酸铜。
(2)有些寄生虫不能用硫酸铜来进行治疗,比如说小瓜虫病。
(3)不可以用60°C以上的热水溶解硫酸铜,热水会让硫酸铜失去原有的效果。
(4)当水质较肥时,可提高硫酸铜的用量,但1mg/L是上限。
(5)因为硫酸铜的安全浓度范围较小,所以水体的体积和用药量务必计算准确。
(6)硫酸铜应该跟硫酸亚铁共同使用,硫酸亚铁可以帮助硫酸铜提高药效。
硫酸铜在水产中的作用

硫酸铜在水产中的作用一、引言硫酸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化学品,它具有多种作用,可以促进水质净化、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等。
本文将全面详细地介绍硫酸铜在水产中的作用。
二、硫酸铜的化学性质硫酸铜是一种无色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分子量为249.68。
它可以溶于水和甘油,但不溶于乙醇和乙醚。
在空气中稳定,在高温下易分解。
三、硫酸铜在水产中的作用1. 促进水质净化硫酸铜可以杀死水中的有害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从而净化水质。
此外,它还可以消除水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防止它们过度繁殖导致污染。
2. 预防疾病硫酸铜具有杀菌和消毒作用,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在虾养殖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铜可以防治白斑病、黄头病、黑斑病等。
3. 促进生长硫酸铜可以刺激水产动物的免疫系统,提高它们的抗病能力,从而促进它们的生长。
此外,它还可以增加水中的营养物质,提高水产动物的营养吸收能力,促进它们的生长发育。
4. 调节水质pH值硫酸铜可以调节水质pH值,使其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在水产养殖中,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产动物造成伤害。
添加适量的硫酸铜可以维持水质pH值稳定。
5. 防止氧化硫酸铜可以防止水中氧化作用的发生。
在水产养殖中,氧化往往会导致水中有毒物质的积累和腐败现象的出现。
添加适量的硫酸铜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问题。
四、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 使用方法:将硫酸铜溶解于适量的清水中后加入养殖水中,一般每亩水用量为1~2千克。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用量,以免对水产动物造成伤害。
2. 注意事项:(1)硫酸铜是一种有毒物质,使用时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气体。
(2)在添加硫酸铜之前要先检查水质,确保其符合添加条件。
(3)硫酸铜的使用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使用限量。
五、结论综上所述,硫酸铜在水产中具有多种作用,可以促进水质净化、预防疾病、促进生长等。
在使用时要注意控制用量和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