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投毒或毒鱼)及防治(急救)方法

合集下载

氯氰菊酯中毒解毒方法

氯氰菊酯中毒解毒方法

氯氰菊酯中毒解毒方法
氯氰菊酯是一种常见的农药,但是如果误服或者接触过量都可能导致中毒。

氯氰菊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中毒,临床症状严重,危害性大。

因此,了解氯氰菊酯中毒的解毒方法对于急救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氯氰菊酯中毒的解毒方法,以便广大读者在面对这种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

首先,当发现有人误服或者接触氯氰菊酯后,应立即将其转移到空气流通良好的地方,并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和眼睛,避免继续接触毒物。

同时,要保持患者清醒,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其次,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

比如,如果患者仍意识清醒,可以让其饮用大量温水,促使尿液排出,加速毒物的排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患者吐出物质,以免引起呼吸道异物堵塞。

最后,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考虑使用一些解毒药物进行处理。

常见的解毒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氢氧化铝、活性炭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中和毒物,减轻中毒症状。

但是在使用解毒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剂量进行使用,不可随意使用解毒药物,以免加重患者的病情。

总之,氯氰菊酯中毒是一种严重的急性中毒,需要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

在发生氯氰菊酯中毒的紧急情况下,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

同时,平时要加强对氯氰菊酯的安全使用和储存,避免发生中毒事故。

希望本文所述的解毒方法能够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氯氰菊酯中毒的紧急情况。

鱼类中毒护理PPT课件

鱼类中毒护理PPT课件

01
02
03
04
05
06
鱼类中毒症状
01
呼吸困难
02
皮肤红肿
0
意识模糊
06
昏迷
鱼类中毒类型
01. 河豚毒素中毒
01. 雪卡毒素中毒
01. 鲭鱼毒素中毒
01. 石斑鱼毒素中毒
01. 珊瑚鱼毒素中毒 01. 鲔鱼毒素中毒
01. 鲨鱼毒素中毒
01. 海螺毒素中毒
01. 贝类毒素中毒
4. 正确处理鱼类:正确处理鱼类,如去 除内脏、煮熟等
5 . 关注食品安全信息:关注食品安全信 息,了解鱼类中毒事件和预防措施
正确烹饪方法
彻底煮熟:确保 鱼肉完全熟透, 避免生肉中的寄 生虫和细菌
避免交叉污染: 处理生肉和熟肉 时,使用不同的 砧板和刀具
避免长时间浸泡: 长时间浸泡可能 导致鱼肉中的营 养物质流失
饮食调理建议
避免摄入高脂 肪、高胆固醇
食物
增加蔬菜、 水果摄入量
适量摄入优质 保持饮食清淡, 适量饮水,保
蛋白质,如鱼 避免辛辣、油 持水分平衡
肉、鸡肉等
腻食物
鱼类中毒预防
选择安全鱼类
1. 了解鱼类品种:了解不同鱼类的毒性 和食用安全性
2.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经过严格检验和 认证的鱼类
3. 避免高风险鱼类:避免食用高风险鱼 类,如河豚、鲭鱼等
汇报人名字
x
鱼类中毒护 理PPT课件
2023-08-28
目录
01. 鱼类中毒概述 02. 鱼类中毒护理措施 03. 鱼类中毒预防 04. 鱼类中毒案例分析
鱼类中毒概述
鱼类中毒原因
误食有 毒鱼类
食用被 污染的 鱼类

鲫鱼药物中毒怎么处理?掌握好三要点.doc

鲫鱼药物中毒怎么处理?掌握好三要点.doc

鲫鱼药物中毒怎么处理?掌握好三要点概述:在鲫鱼养殖过程中,鲫鱼极易感染寄生虫,如车轮虫、斜管虫、锚头蚤等。

而在杀虫过程中,用药过度会导致鱼耐药性的增加,所以难以一些养殖户因用药量过大或药物毒性较大而导致鲫鱼药物中毒。

若一旦发现此现象,应立即调整药物,对中毒进行紧急处理。

在这时候一定要掌握好以下三要点,有助于快速控制解救中毒鱼。

一、鲫鱼药物中毒症状中毒死亡鲫鱼症状一般为:体发黑、突眼、竖鳞,解剖有腹水、肝胆病变、肾肿大、血液发紫;镜检有孢子虫或车轮虫、指环虫,有的为几种虫并有;鱼塘水质较差:透明度低(水老化)或水泛浑(极度缺乏藻类)有的下风口有大面积油膜、浮沫。

发病起始普遍为发现少量死鱼诊断有寄生虫,不当使用杀虫药后开始大批量死亡。

二、鲫鱼药物中毒怎么处理?处理方案:1、第一天:停料,洁水灵3亩水面/袋,应激解毒灵3亩·米/瓶。

2、第二天:应激宁300g+优肠乐200g+威多康100g拌喂40kg 饲料,全程投喂5天以上。

若伴随有细菌感染的可先投喂3天:达克菌400g+制菌灵200g+应激宁300g管2000kg鱼体重。

八控底康3亩水面/袋(凉底解毒,可控制虫卵,预防鱼体质未恢复寄生虫再次爆发)3、第三天:益水藻元1瓶+绿源多肽1桶用10亩水面。

治疗花费大量财力、精力并且真正恢复是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要有预防意识,避免使用高毒性和不正规的杀虫药物。

经分析,治愈比较理想的几个塘口都是平常注意改良水质和内服保健的,鱼体质好,即使中毒现象明显,死亡量相对小很多。

三、如何避免鲫鱼药物中毒?1、每月至少使用2次益水藻元+绿源多肽,1次乐碧净;每月投喂5天应激宁+优肠乐+威多康;2、每周测水一次,查鱼一次,发现有少量寄生虫即投喂内服驱虫药(克孢素+驱蠕净)。

3在给鲫鱼用药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用药,避免药量过度或不适用药导致鱼群中毒。

(出处:华扬水产作者:虞建勇原标题:比鲫鱼出血病危害更大的是鲫鱼药物中毒)。

鱼中毒与泛塘的判别及解救方法

鱼中毒与泛塘的判别及解救方法

鱼中毒与泛塘的判别及解救方法养鱼池塘,往往因管理上的疏忽而发生鱼塘中毒或泛塘事故,严重时都会死鱼,甚至全军覆灭。

因此,准确地判别泛塘与塘鱼中毒事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求方法、减轻损失,是渔业生产上一项重要技术工作。

科学上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判别解救:一、从发生的时间判别塘鱼中毒无季节、天气之分,与池塘水质肥瘦、塘鱼的稀密程度关系不大,多与厂矿排污时有毒污水进入池塘;或是农田施药时在池塘中清洗施药器械;以及防治病时用药过量或施用方法不当;个别不法分子投毒偷鱼等有关。

中毒死鱼,在白天、夜晚都可发生。

泛塘则多发生于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的低气压闷热天气,最易发生泛塘事故,并多发生在半夜到清晨这段时间内,且池塘水质越肥,鱼越密则泛塘的可能性越大,程度越严重。

二、从塘鱼的表现判别发生塘鱼中毒时,鱼类浮头现象一般不大明显,其症状表现也因毒物的不同而异,有的表现为窜游、颤抖、跳跃挣扎,直至昏迷死亡;有的表现为行动迟缓、麻痹、体色慢慢变黑,丧失活动能力而死。

泛塘表现为塘鱼严重缺氧浮头,分散于池塘各处,口一张一合,平静地直接从水面空气中吸取氧气,严重的在浅水处浮头的银鲴、鳊鲂等,浮着浮着便肚皮慢慢上翻,又挣扎着保持平衡,如此反复几次便肚皮朝上而死。

三、从死鱼的种类上判别塘鱼中毒事故死鱼一般不分种类与大小,连底层的鲤、鲫鱼,甚至泥鳅等都会死亡,严重的全塘死光。

泛塘死鱼以银鲴、鳊鲂、草鱼等较常见,其它种类较少死亡,鲤、鲫鱼一般不会死亡。

四、解救方法两种原因引起的死鱼,只要发现及时,均可解救。

发生泛塘的解救方法是及时大量冲注新水和开动增氧机械增氧,水源不便又没有增氧机的池塘可施用“鱼浮灵”或“鱼氧精”增氧,或泼洒黄泥浆、明矾水等絮凝剂。

塘鱼中毒的解救方法是,凡水源条件好的池塘,应立即大量冲注新水,放出池中老陈水,边排边灌,直到池鱼恢复平静。

水源困难的池塘,应立即拉网捕鱼,迅速将鱼转入到灭毒的池塘或水沟、网箱中暂养,待原池塘毒水处理妥善后再放回原池塘。

鱼类氨氮中毒、药害及泛塘的区别及解救

鱼类氨氮中毒、药害及泛塘的区别及解救

鱼类氨氮中毒、药害及泛塘的区别及解救有些养殖户对鱼类氨氮中毒、药害和泛塘死鱼现象辨别不清,常把氨氮中毒误以为投毒,泛塘死鱼怀疑为药害。

其实,鱼类氨氮中毒是因水体中氨含量过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药害是鱼类误食有毒物质或是有毒污水进入鱼池,使鱼类中毒死亡,泛塘则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氧量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上述三种情形的区分与解救方法如下:一、发生时间不同氨氮中毒多发生在连续晴天的午后至傍晚。

池鱼药害多与农田施药有关,在农作物的生长季节、病虫害流行期间和鱼病流行期间较为严重,死鱼现象不分白天、夜晚都可发生。

而泛塘死鱼则多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尤其是在连续低气压、闷热天气、连绵阴雨天气最容易发生,并多发生在半夜到清晨这段时间里。

二、鱼类表现不同发生氨氮中毒的池塘,鱼先是呼吸急促,乱游乱窜,有时浮上水面,继而呼吸减慢,鱼体仰浮,不久即死亡。

池鱼药害:鱼类浮头现象不太明显,症状表现也因毒物的不同而不同,有的表现为行动迟缓、麻痹、体色慢慢变黑,丧失活动能力而死,有的表现为窜游、颤抖、跳跃、挣扎至昏迷而死。

而泛塘则表现为池鱼分散于全塘浮头,嘴一张一合,直接从空气中吸取氧气,严重时在池浅水处浮头的鳊、草鱼的肚皮往上翻,又挣扎着保持平衡,如此反复数次就肚皮朝上死亡。

三、死鱼的种类不同氨氮中毒的鱼类,不分鱼种大小和种类,都可引起部分死亡。

药害鱼类,不分鱼种大小和种类,全部死光。

而泛池死鱼以鳊、鲢、鳙鱼为常见,鲤、鲫鱼很少死亡,泥鳅、黄鳝毫无影响。

四、防治及解救方法1、发生氨氮中毒的鱼池,应立即注换新水、开动增氧机,同时施用光合细菌或氨氮净等改善底质。

2、发生药害的鱼池,应切断污染水源,大量更换新水,以缓解中毒症状。

由菊酯类农药造成的中毒,初期可用硫酸阿托品片剂(0.3毫克/片)全池泼洒,按鱼每公斤体重0.15~0.3毫克施用,施药后鱼类中毒症状减轻即停药,未见好转时每30分钟~90分钟重复1次,二三天后如情况不见好转可逐渐增加用量,至情况好转后减量或停药;对于轻度中毒,每亩水体可用15公斤~25公斤生石灰乳或30公斤草木灰水溶液全池泼洒。

鱼池慎用敌杀死

鱼池慎用敌杀死
敌杀死在水体中不易降解,易被鱼类等水生生物吸收,人类食用后可能 会对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敌杀死使用过程中如不慎接触皮肤或吸入其烟雾,会引起中毒症状,甚 至危及生命。
04
替代敌杀死的环保方法
Chapter
采用生态养殖模式
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通过养殖鱼、虫、微生物等生物,利用废弃物和残饵等建立循环 利用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外部环境的污染。
加强环保意识与科学养殖的宣传教育
加强环保意识与科学养殖的宣传教育是实现环保养殖的 重要途径。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养殖业者的宣传 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养殖技术水平。
在宣传教育中,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 组织专家讲座等方式进行。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养殖业者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提高他们的科学养殖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和促进渔业的发展。
多种生物混养
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环境监控
定期监测养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殖策略,确保生态平衡。
利用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微生物制剂的作用
01
微生物制剂可以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营养物质的循环,提高水
体的自净能力。
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制剂
02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微生物制剂,确保其有效性。
的影响。
环保养殖模式值得推广
环保养殖模式是一种以环保、健康、高效为主要特征的养殖方式。在环保养殖模式中,养 殖业者应该注重鱼类的营养和健康,而不是仅仅追求产量。
环保养殖模式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鱼类的损害,提高鱼类的质量和产量。
在推广环保养殖模式时,应该注重技术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养殖业者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意 识。
敌杀死的使用应谨慎考虑

鱼类中毒的土法解救

鱼类中毒的土法解救

鱼类中毒的土法解救
一、鱼藤中毒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小河小溪有鱼藤毒鱼的现象,稍不小心,往往威胁到饲养的塘鱼。

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先堵住有毒的水进入塘内;同时,用人尿对水全池泼洒。

用量为一亩水面平均一米深(即667立方米)25千克左右的人尿,对水至50千克后,全池均匀泼洒,对解救刚中毒或未中毒的鱼类效果明显。

二、茶麸中毒茶麸平时用于毒塘或者少量用于防治鱼病,但有时工作粗糙,用量把握不准,造成不应该的损失。

解救方法:首先,用溶氧高、无污染的清洁(河)水注入塘里(千万不能下池搅拌);然后每亩水面平均一米水深用0.5千克桐油对25千克水全池泼洒,这样能有效解救刚中毒的鱼类。

三、有机磷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鱼类反应往往是:鱼离群乱窜、狂奔,捕获的鱼打开鳃盖看见鳃丝出血,身上无其它痕迹。

此时,最好的解救办法:首先把无污染且溶氧高的河水注入塘里,然后用25~30千克黄泥加30~40千克人尿(每亩水面平均1米深)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再用“阿托品”按每立方水用1克的比例全池泼洒(如亲鱼可注射)这样对解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鱼类有一定的疗效。

- 1 -。

引起水产动物中毒四种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

引起水产动物中毒四种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

引起水产动物中毒四种常见原因和处理方法引起水产动物中毒的原因?在鱼类养殖过程中,引起鱼类中毒的因素很多,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

1.药物引起的中毒。

2.水体有害物质引起的中毒。

3.污水引起的中毒。

4.霉变的饲料引起的中毒。

当鱼类发生中毒后,一是很难确定原因,但从鱼类表现出来的症状可以推测属于哪种类型。

药物引起的中毒鱼类首先停食,随着中毒时间的推移和毒性的增强,鱼会在水面上独游乱窜,体表发黄,上层鱼类和较小规格的鱼种先发生死亡。

急救措施:1.排出池塘部分水体,补充新鲜水,稀释药物浓度,增加溶氧。

2.“解毒100%”250g/亩·米“康洁易养安”250g/亩·米全池泼洒。

水中有害物质引起中毒鱼减食或停食,随着中毒现象加剧,鱼类逐个趴边死亡,同塘鲢鱼最严重,温度越高症状越明显,死亡越快。

急救措施:1.排出池塘部分水体,补充新鲜水,使用“聚合活性氧”500ml/亩·米增加溶氧。

2.氨中毒用“氨氮克星”250g/亩·米或“有机酸解霸”500ml/亩·米,亚盐中毒时,“亚硝速净”250g/亩·米“硝化宝”500g/亩·米,硫化氢中毒时,“水底总动员”500g/亩·米全池干撒。

污水引起的中毒中毒症状类似于药物中毒,一般首先切断水源,排出有害污水,急救办法同药物中毒。

霉变的饲料引起的中毒中毒潜伏期鱼类生长缓慢,体表无明显症状,但解剖可见鱼类肝脏变绿。

应该立即更换饲料,内服保肝胆,清热解毒的中药来处理。

内服每公斤饲料用“肝病康”5g “氨基酸电解多维”5g,连喂5~7天。

外用“KW-100精华素”250g/亩·米配合“康洁安塘宁”200g外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投毒或毒鱼)及防治(急救)方法
菊脂类农药是我国第三代开发的新型农药,由于甲胺磷、久效磷等高毒农药的禁用,菊脂类农药品种在市场上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其特性是对农作物害虫属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昆虫有特异的杀伤力,杀伤力强,作用速度快,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

但此类农药对鱼类仍属于高效高毒,而且作用迅速,死亡率高,对渔业生产危害极大。

池塘、水库发生毒鱼事件对渔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为此,本文简述菊脂类农药鱼类中毒症状、致死原因,并且提出防治方法,供同行和养殖户参考。

一、鱼类中毒症状
1.鱼类群体中毒症状
增养殖水面、池塘、水库、河沟等水面在冬季枯水季节易发生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事件,鱼类中毒后群体主要表现为漂浮于水面,随波逐流,鱼体失去平衡。

开始中毒时,出现瞬时兴奋,然后游泳缓慢,对周围刺激反应迟钝,鱼体静卧和侧卧,尾部缓缓摆动,嘴巴慢慢张合,最后沉入水底死亡。

从开始中毒到出现死亡毒物作用时间短,鱼类中毒后死亡率高。

鱼类对不同菊脂类农药中毒表现出来症状略不相同,目前市场上常用于农业生产上的主要品种有甲氰菊酯(灭扫利)、杀灭菊酯(速灭杀丁)、氯氰菊酯。

现将其分别阐述:
①甲氰菊酯20%乳油制剂。

原药为棕色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

该药是一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一般特性,广谱、高效、快速、低残毒,长效。

该药以触杀、胃毒和拒食等方式除虫。

鱼类群体中毒后,停游、上浮、窜游,继而又停于水底。

低浓度水体中,鱼类表现为神经中毒症状,并持续1天~2天;高浓度,鱼类则迅速死亡。

甲氰菊酯对人、畜毒性中等,对鱼类毒性大。

②杀灭菊脂。

杀灭菊脂为黄色油状液体,可溶于二甲苯。

因杀灭菊脂而中毒的鱼有的鳃部充血,而且易导致畸形。

③氯氰菊脂。

氯氰菊脂为黄色或棕色,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具有触杀,胃毒及拒食作用,属于神经毒性类除虫剂。

鱼类群体中毒时,开始表现出兴奋状态,狂游乱窜,继而失去平衡,抽搐、麻痹,濒临死亡。

2.鱼类个体中毒主要症状
鱼体背部至尾部体色变黑。

中毒鱼的体色,由不同剂量,变黑程度不同,浓度高,体色改变明显,浓度低,体色改变小;受毒时间不同,体色改变也不同,当浓度相同时,中毒时间长,体色改变大,染毒时间短,体色改变小。

中毒个体受到刺激后异常兴奋有的跃出水面,毫无目的急速游动,一会又钻入水中,反复多次交替进行。

眼部表现为眼球突出、眼底有充血或出血现象。

鳃盖出血,鳃颜色淡白,有黑色污物,鳃盖、口部张开,从鱼翻白至死亡挣扎时间最长可达12小时。

检查内脏,胆囊无明显肿大,胆汁变淡,肝脏呈点状充血,变性易碎,肝脏颜色变淡如土黄色。

二、鱼类致死的主要原因
除虫菊是一种天然杀虫剂,是菊科植物白花除虫菊的干燥花,有效成分为除虫菊素。

菊脂类杀虫农药是一类人工合成的,与天然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相似的杀虫药。

分子结构中大部分含有三元环,这种环型化合物存在顺、反异构体,且顺、反异构体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生物活性。

菊脂类杀虫农药通过鱼体表皮和鳃部进入鱼体,作用于鱼类的神经系统,使鱼类首先出现兴奋后又麻痹继而死亡,其毒性作用强而快。

三、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防治方法
1.水产养殖、水面增养殖承包单位和个人应具有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意识,经常关注上游农业生产情况,特别是冬季枯水季节,加强引水沟渠巡查,防止含菊脂类农药毒水进入渔业水域。

2.天然水域发生菊脂类农药毒鱼事件,环境保护部门、渔业水质监测站要严密监控上游水质变化,加强水域水质监测工作,及时准确将有关含菊脂类农药污水下泄信息告知渔民,做好预防措施,有效减少渔业水域鱼类中毒情况的发生。

3.池塘、水库发现鱼类菊脂类农药中毒,应立即切断污染水源,大量更换新水,以缓解中毒症状,减少损失。

4.中毒初期,可用硫酸阿托品片剂(0.3mg/片)全池泼洒,按鱼每千克体重0.15mg~0.3mg施用或每立方水用1克的比例全池泼洒,施药后鱼类中毒症状减轻即停药。

未见好转的,每30分钟~90分钟重复1次,2次~3次后如情况不见好转可逐渐增加用量,至情况好转后减量或停药。

此方法可短时间内缓解鱼类中毒症状,恢复鱼的正常活力,实践证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5.硫代硫酸钠具有良好的还原性,可以用来降解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毒性,实践证明适用于有机磷杀虫剂过量引起的鱼中毒症状,1亩米水深使用本品500-1000克。

6.发生鱼类轻度中毒的,可根据菊脂类农药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特性,加入1ppm~2ppm碱水。

水深1m每亩用15kg~25kg石灰乳或每亩30kg草木灰水溶液,全池泼洒,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7.违法分子使用菊脂类农药毒鱼,偷窃他人劳动成果,此类案件一般隐蔽性强,公安、渔政执法部门难以查处。

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店销售含菊脂类农药的备案制度,公安、农业、渔政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强化监管,以保护渔业资源和维护正常渔业生产秩序以及鱼类食品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