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卡毒鱼类中毒

合集下载

鱼类中毒护理PPT课件

鱼类中毒护理PPT课件

01
02
03
04
05
06
鱼类中毒症状
01
呼吸困难
02
皮肤红肿
0
意识模糊
06
昏迷
鱼类中毒类型
01. 河豚毒素中毒
01. 雪卡毒素中毒
01. 鲭鱼毒素中毒
01. 石斑鱼毒素中毒
01. 珊瑚鱼毒素中毒 01. 鲔鱼毒素中毒
01. 鲨鱼毒素中毒
01. 海螺毒素中毒
01. 贝类毒素中毒
4. 正确处理鱼类:正确处理鱼类,如去 除内脏、煮熟等
5 . 关注食品安全信息:关注食品安全信 息,了解鱼类中毒事件和预防措施
正确烹饪方法
彻底煮熟:确保 鱼肉完全熟透, 避免生肉中的寄 生虫和细菌
避免交叉污染: 处理生肉和熟肉 时,使用不同的 砧板和刀具
避免长时间浸泡: 长时间浸泡可能 导致鱼肉中的营 养物质流失
饮食调理建议
避免摄入高脂 肪、高胆固醇
食物
增加蔬菜、 水果摄入量
适量摄入优质 保持饮食清淡, 适量饮水,保
蛋白质,如鱼 避免辛辣、油 持水分平衡
肉、鸡肉等
腻食物
鱼类中毒预防
选择安全鱼类
1. 了解鱼类品种:了解不同鱼类的毒性 和食用安全性
2.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经过严格检验和 认证的鱼类
3. 避免高风险鱼类:避免食用高风险鱼 类,如河豚、鲭鱼等
汇报人名字
x
鱼类中毒护 理PPT课件
2023-08-28
目录
01. 鱼类中毒概述 02. 鱼类中毒护理措施 03. 鱼类中毒预防 04. 鱼类中毒案例分析
鱼类中毒概述
鱼类中毒原因
误食有 毒鱼类
食用被 污染的 鱼类

有毒鱼类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预防

有毒鱼类对人类的危害及其预防
避免交叉污染:在烹饪过程中,确保鱼肉与其他食材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避免食用未经处理的鱼类:有些鱼类可能含有毒素,需要经过特殊处理才能食用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烹饪时注意卫生和安全:如上所述,确保食材新鲜、清洗干净、煮熟透并避免交叉污染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识别有毒鱼类:了解常见的有毒鱼类,如河豚、石斑鱼等,避免误食。
了解鱼类的来源:购买或捕捞鱼类时,要确保其来源可靠,避免食用不明来源的鱼类。
烹饪充分:对鱼类进行充分的烹饪,可以破坏其毒素,降低对人体的危害。
避免生食:避免生食鱼类,因为生鱼肉可能含有细菌和寄生虫,增加感染风险。
购买新鲜鱼类注意事项:如果需要储存鱼类,应该将其放在冰箱中,并尽快食用。如果发现鱼类已经变质或腐烂,应该立即丢弃。
避免食用生鱼:生鱼可能含有细菌和寄生虫,应该避免食用。
PART FOUR
寻求医疗帮助:尽快就医,告知医生中毒史
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和观察
石房蛤毒素:一种高毒性物质,中毒症状主要为呼吸急促和抽搐等
神经系统毒性:有毒鱼类中的毒素可能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毒性:有毒鱼类中的毒素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心律失常、心肌损伤、心力衰竭等症状。
肝脏损害:有毒鱼类中的毒素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肝功能异常、肝肿大、肝区疼痛等症状。
避免食用过量:即使某些鱼类被认为是安全的,过量食用也可能导致中毒或其他健康问题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未经加工的鱼类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对人类具有致命危害

西加毒素课件

西加毒素课件
勒比海雪卡毒素(Caribbean ciguatoxin)和印度雪卡毒素( Indian ciguatoxin)。
化学结构
雪卡毒素是一组对热稳定、
亲脂性的高度氧化的梯状聚
醚,分子量一般在1000-1150 。最初是美国夏威夷大学的
Scheuer小组从1100公斤鳗鱼
的75公斤内脏中分离出HPLC 纯的雪卡毒素1.3毫克,并确 定了它的分子量。1989年曾 在美国夏威夷大学的Scheuer 小组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 了它的结构。
雪卡毒素中毒的预防
目前对雪卡毒素尚没有可靠的检测手段,中毒后没有特效的治疗方
法,所以对雪卡毒素应以预防为主:
避免进食1· 5 kg重以上的珊瑚礁鱼,而且勿吃鱼的内脏、鱼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皮,尤其是卵 巢。曾有过中毒的人,应忌食花生、果仁、芝麻,忌酒。控制3~6月不食海鱼
治疗上无特异性抗毒素方法,主要为对症处理。20% 甘露醇能竞争性阻断钠通道的开放,缓解神经系统 症状,需在补足血容量基础上才能用,并且要在早
期使用,在发病24 h内用最好。
雪卡毒素的发病分布
雪卡毒素中毒事件主要发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以及 加勒比海的热带区域。 在全球三个雪卡毒素主要流行区域中,南太 平洋地区的前吉尔伯特群岛、托克劳和图瓦 卢的流行状况最为严重,年中毒率可达100人 /(万·年),加勒比海地区的美属维京群岛 仅次于之,年中毒率为73人/(万· 年), 印度洋地区的留尼汪岛年中毒率为0.78人/
中毒机理
雪卡毒素非鱼类本身固有,是属获得性神经性毒素。
雪卡毒素是一个很强的钠通道激活毒素, 与钠通道受体靶部位VI结合,能增强细胞
膜对Na+的通透性,延长Na+通道的开放时

食品毒理学-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3阶段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十三章至第二十章)

食品毒理学-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3阶段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十三章至第二十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食品毒理学》第十三章至第二十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非冰冻下贮存而导致鱼类的( B )是食用海洋鱼类中毒的主要原因。

A、病毒侵入B、细菌性分解C、突变D、变质2、外源凝集素又称植物性血细胞凝集素,是植物合成的一类对( D )有凝聚作用的糖蛋白。

A、白细胞B、血小板C、血细胞D、红细胞3、黄曲霉毒素的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 D )。

A、肾毒性B、肠道毒性C、血液毒性D、肝毒性。

4、食物中的多氯联苯主要由胃肠道吸收,其吸收和代谢的特点为( A )。

A、稳定性和脂溶性B、不稳定性和脂溶性C、稳定性和水溶性D、不稳定性和水溶性5、DDT对哺乳动物的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 D )中毒。

A、循环系统B、消化系统C、淋巴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6、( A )是一种广谱性的抗氧化营养素,它的存在可以保护维生素A、E及其他多种天然抗氧化剂免遭氧化破坏。

A、维生素CB、维生素DC、维生素B1D、维生素B27、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的第四阶段需要进行( C )。

A、亚慢性毒性试验B、急性毒性试验C、慢性毒性试验D、短期喂养试验8、1993年经济发展合作组织召开转基因食品安全会议提出的《现代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概念与原则》报告首次提出了( B )。

A、“预先防范的原则”B、“实质等同性原则”C、“个案评估的原则”D、“逐步评估的原则”9、有机磷酸酯为神经毒素,主要是竞争性抑制( C )的活性,导致神经突触和中枢的神经递质的-乙酰胆碱的累积,从而引起中枢神经中毒。

A、乙酯胆碱还原酶B、乙酯胆碱氧化酶C、乙酯胆碱脂酶D、乙酰胆碱水解酶10、转入( C )的细胞可以产生分解选择剂的酶来分解选择剂,因此可以在抗生素选择培养基上生长。

A、功能基因B、编码基因C、外源基因D、抗生素抗性基因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雪卡毒素中毒$H 例剖析

雪卡毒素中毒$H 例剖析

上再滴上试剂,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其敏感性及特
异性仍在研究中,可在怀疑诊断时作为辅助。
!3 8 治疗 有资料指在补足血容量基础上,神经系 统症状明显者可静脉注射钙剂;!"5 甘露醇能竞争性 阻断钠通道的开放,缓解神经系统症状 / ! 1 。或加用地塞
米松及钙剂治疗。心动过缓者可加用阿托品治疗或静 滴 %#8 6 ! $"" CL/81。 !3 # 预防 慎食珊瑚鱼等海产品,谨防雪卡毒素中 毒。为了防止食物中毒,日本等有关国家一直将有毒
主要毒理作用是在神经和肌肉细胞膜上选择性 地增加钠离子的通透性,促使 C’ a 大量流入细胞内,
实用医学杂志 !""# 年第 !$ 卷第 % 期
%!&
’()(*+, 曾 报 道 西 加 毒 素 或 肉 毒 鱼 毒 素 具 有 强 心 作 用,对离体哺乳动物心房具有二相性效应,初始起负 变力和负变时作用,随后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对心脏 的作用主要可能是作用于 -, . 通道,产生极强去极化, 增加 -, . 对膜兴奋时的渗透性;它的去极化作用能被 河豚毒素和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增加所阻滞,因而有人 提出西加毒素和河豚毒素可互相作为解毒剂 /01。该作 用与神经性贝毒的作用机制相似,且对神经性贝毒建 立起来的免疫试剂能和雪卡毒素发生交叉反应,表明 两种毒素之间存在相似的表位 / 2 1 。 !3 ! 流行病学调查 带有雪卡毒素的鱼类广泛存在 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热带、亚热带海域。主要 集中在南纬 &# 度至北纬 &# 度之间 /41。雪卡毒素中毒 是某些热带地区的地方病,发病率 "3 #5 6 #5 ,病死 率为 !5 6 &5 ,个别地区曾出现过高达 !"5 /!1。日本 报道自 $4%# 7 $42% 年 $$ 年间引起中毒的鱼种主要是 鲷、侧牙鲈等。美国 $44& 年 $$ 月在马达加斯加岛因食 用真鲨科鲨鱼肉而导致 #"" 人雪卡毒素中毒。今年以 来有关的报道涉及石斑鱼(老虎斑、苏眉等)、鲈鱼(侧 牙鲈等)、裸胸鳝、鲨鱼、深海红袍、泥猛鱼等。今年以 来,我省及香港地区发生了多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 件。8 月,香港报称已累积至 $% 宗 #! 人受累;2 月,汕 头报称 #4 人食虎斑鱼中毒;4 月,在广东徐闻县发生 多起因吃泥猛鱼而导致的中毒事件,先后有 8" 多人需 紧急送院治疗经当地检验认定为雪卡毒素;4 月 $4 日 至 !" 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表示又接获 # 宗共 $% 名市民 9# 6 %& 岁 : 怀疑进食含有雪卡毒素的大珊瑚 鱼 9 包括深海红袍及斑类鱼 : 的食物中毒案件;而 $" 月 0 日至 4 日,深圳市多家医院共收治了 &4 名因进食含 有雪卡毒素的苏眉鱼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人。$" 月 !$ 日,东莞市发生三家 $& 人食用油槌 9 爪哇裸胸鳝 : 引起 雪卡毒素中毒;$$ 月,中山市发生一起特大食物中毒事 件,至少 !"" 人因进食虎斑鱼而中雪卡毒素。 !3 & 诊断 目前,国内临床上尚无简便、有效的检测 方法。诊断主要是根据病人有进食深海鱼 9 珊瑚鱼 : , 出现胃肠道症状和特异性温痛感觉倒错。但早期病人 前来急诊时,仅有胃肠道症状表现,容易误诊为急性 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 /!1。本文 $& 例初诊均误诊为 急性胃肠炎或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其中温度感觉倒 错具有特征性 /$" 1,可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 鉴 别 。 日 本 已 于 !""$ 年 人 工 合 成 了 鱼 肉 毒 素 ;<=—&; 用于中毒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研究 /$$1。有毒 个 体 雪 卡 毒 素 含 量 测 定 的 快 速 鉴 别 法 ——— 酶 免 疫 测 定法已在日本应用/$! 1。美国已研制检测试剂/$& 1。有资 料 介 绍 固 相 免 疫 珠 分 析 法 ()>?*@ A(,)B *CCDE>FB,@ ,)),G,HIJK),此法类似怀孕测试,先将试纸放在鱼肉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指出的全球 食品安全存在五大问题 ●微生物性危害 ●化学性危害 ●天然毒素 ●滥用添加剂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美国每年7种食源性病原体(空肠弯曲 菌、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O157:H7 大肠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弓形体虫) 造成330万~1230万人患病和3900人死亡。 每年的经济损失约65亿~349亿美元。

(4)鲭精毒素(组胺) ● 组胺污染食品后任何热处理、罐装和冷 冻等工艺都无法降低其毒性,爆发性中毒 事件多发生在集体食用罐装和冷冻海产品 中。 ● 可能含有组胺的主要食品是组织坏死的 鱼类及其制品,这些鱼类包括鲐鱼、沙丁 鱼、鲣鱼、黄鳍、竹夹鱼等。 ● 组胺首先是死亡的海产品在组氨酸酶的 作用下释放出组氨酸,再在微生物的脱羧 酶作用下脱羧形成组胺。

1998年2月,山西省朔州、忻州、大同 等地区连续发生多起饮用假酒引起的甲醇 中毒事件,有200多人中毒发病,27人死亡。

1999年美国发生了因食用污染了李斯特 菌的“热狗” 和熟肉而致密歇根州14人死 亡事件。

2000年底至2001年初,法国发生李斯特 氏菌污染肉酱和猪舌头事件,6人死亡。

2002年9月14日,南京市汤山发生 一起特大食物中毒事件,有395人因食 用某个体饮食店制售的面点引起“毒 鼠强”中毒,死亡42人。

一、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 的概念与定义
“食物中毒”一词源于自古以来人们 对食物引起的一类疾病的感性认识和经 验总结,并且当作预防医学和食品卫生 学的专业术语沿用至今。 ● 古人所云的“食物中毒”一词不能全 面客观和科学地反映食物中各种病原物 质所致疾病的基本特性。 ● 现在的定义为 “摄入了含有生物性、 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把有毒 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 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亚急性疾 病”。

一家吃海鱼中毒 什么鱼含有雪卡毒素

一家吃海鱼中毒 什么鱼含有雪卡毒素

一家吃海鱼中毒什么鱼含有雪卡毒素*导读:一家吃海鱼中毒是怎么回事?日前珠海的黄先生一家吃了从水产市场买回来的海鳗鱼后相继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其妻子还在重症监护室观察。

经检查他们是吃了含有雪卡毒素的鱼导致,雪卡毒性非常强,下面告诉你什么鱼含有雪卡毒素,吃的时候要避开。

*一、一家吃海鱼中毒:据中毒者之一黄先生介绍,自己和家人偶尔会去市场购买海鳗食用,24日,珠海的黄先生在市场购买了两斤海鳗,当晚家里就焖着吃了。

吃完饭几个小时后,便陆续出现了身体不适。

据了解,当时其家人的主要症状是上吐下泻,关节疼痛,身体发麻等。

黄先生说,除了不吃鱼的小儿子,妻子、两个女儿、两名亲戚都中了招,被送到珠海市人民医院。

妻子因为吃了大块鱼腩,情况最为严重,被送到重症监护室观察。

昨日(26日),记者在珠海市人民医院见到了因疑食用海鳗而中毒的市民,目前,食用海鳗的一家人仍在医院治疗,大部分患者在输液,2名中毒者仍在ICU病房。

记者获悉,经检查确认,这一家人很可能是属于雪卡毒素中毒。

而毒素的来源,极大可能是当晚食用的海鳗。

25日,食药监部门发布提醒,呼吁市民尽量避免食用包括野生海鳗等大型珊瑚礁鱼类,以免因雪卡毒素而导致中毒。

食药监局部门介绍,大型珊瑚礁鱼类易聚集雪卡毒素,一旦食用后引起严重食物中毒,会出现口腔麻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主要为水样便)以及知觉麻痹或运动麻痹。

而沿海地区常出现由于进食野生海鱼(珊瑚鱼为主)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波及人数较多,全球每年发生的雪卡毒素中毒人数达5万人之多。

中毒的并非黄先生一家。

近段时间,沿海地区常出现由于进食海鱼(珊瑚鱼为主)引起雪卡毒素中毒的事件波及人数较多,喜欢吃海鱼的朋友要注意,下面来看看什么鱼含有雪卡毒素吧。

*二、什么鱼含有雪卡毒素?雪卡毒素属于神经毒素,无色无味,是一种脂溶性毒素,不溶于水,耐热,不易被胃酸破坏,主要存在于珊瑚鱼等深海鱼的内脏、肌肉中,尤以内脏中含量最高,但不会对这些鱼造成影响。

无药可解,最常见的海鲜毒素

无药可解,最常见的海鲜毒素

无药可解,最常见的海鲜毒素作者:七君来源:《电脑报》2021年第22期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吃了一顿海鲜大餐后,回到家里头晕眼花、手脚发麻、上吐下泻。

如果你曾经出现这样的症状,那么你很有可能中了世界上最常见的海鲜毒素的招。

这种海鲜毒素叫作西加鱼毒素(Ciguatera,也叫雪卡毒素),它没有解药,人体也不会对它产生免疫力。

不过别担心,西加鱼毒素通常不致命。

然而,这种毒素会让你在短时期内无法再次享受海鲜,也不能碰酒精、咖啡和坚果。

西加鱼毒素听起来像是针对鱼的毒素,但实际上它主要是浮游生物鞭毛藻制造的,并通过食物链向上累积。

这种毒素对鱼没有毒性,鱼吃了没事儿,但人吃了却受不了。

由于能够制造西加鱼毒素的冈比甲藻属和福冈属的鞭毛藻需要阳光,西加鱼毒素通常在敞亮的珊瑚礁附近富集,那里的海鲜体内的西加鱼毒素含量更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超过400种珊瑚礁鱼类含有西加鱼毒素,其中包括超受欢迎的商业鱼种,如石斑鱼、海鲈鱼和红鲷。

除了珊瑚礁鱼类,在珊瑚礁出没的螃蟹、龙虾、海胆和贝类也都有可能携带西加鱼毒素。

历史上,荷马和亚历山大大帝都曾提到西加鱼毒素中毒的问题。

首批登陆澳大利亚东岸的欧洲人之一库克船长,在1773年的日志中也记载了西加鱼毒素中毒的情况。

一般在吃了含有西加鱼毒素的海鲜3~6小时后,人就会不太对劲。

患者会感到恶心、眩晕、眼睛模糊、嘴巴发麻,有时中毒的人的冷热感颠倒,比如觉得热的东西摸起来是冷的。

这是因为,西加鱼毒素主要作用于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它会让本来关闭的钠离子通道开启,让细胞里一下子冲进来一大堆钠离子,最终让感觉运动神经的传输速度变慢。

一些研究还发现,西加鱼毒素可以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西加鱼毒素引发的症状有时持续几天,有时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在症状消失后,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在6个月里不要碰鱼类、坚果、酒精和咖啡。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表示,西加鱼毒素中毒是全球最常见的海鲜中毒,每年有5万~20万人中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有毒的海洋浮游生物,然後體型較大 accumulate successively in the body of larger carnivorous
的食肉魚類吃下這些含有毒素的魚類, fish.
毒素於是在食物鏈中不斷累積。
Ciguatoxins are a group of heat-stable, fat-soluble
雪卡毒素是一組耐熱的脂溶性化合 物,由干比亞藻這種海洋浮游生物產 生。干比亞藻生活在北緯32度至南緯 32度之間的水域,而含雪卡毒素的魚類 只會在這一帶內的水域出沒。受影響魚 類的內臟、肝臟及生殖器的毒素含量較 其他部位高50至100倍,但有關魚類仍 然毫無症狀。由於雪卡毒素非常耐熱, 不能透過烹煮及加工過程消除,故可影
1
食物安全焦點
Food Safety Focus
二零一零年十月 • 第五十一期 October 2010 • 51st Issue
焦 點 個 案 疼痛等神經系統不適會隨後出現,並持續 Incident in Focus 較長時間,有時會長達數年。情況嚴重者
可能出現低血壓、心搏過緩、呼吸困難及 停頓,但死亡個案則少見。
Members
Dr. Henry NG Principal Medical Officer (Risk Management) Dr. Allen CHAN Senior Veterinary Officer (Veterinary Public Health) Mr. C W CHIU Senior Superintendent (Centre for Food Safety) Ms. Peggy LEUNG Senior Superintendent (Centre for Food Safety) Dr. S M CHOI Senior Chemist (Food Chemistry) Dr. Priscilla KWOK Head (Risk Assessment Section) Dr. Y XIAO Food Safety Officer (Risk Assessment)
and subtropical Pacific, where
風土疾病,在本港出售的 活珊瑚魚有不少是來自這些水域。雪卡 毒魚類中毒是由進食含雪卡毒素的珊瑚 魚所致。居於珊瑚礁的食草魚類首先吃
many of the locally-sold live coral reef fish are sourced. It is caused by the consumption of coral reef fish that contain ciguatoxins. The toxins accumulate up the food chain which starts with the herbivorous fish that graze on toxic marine planktons in the coral reef and
compounds. They are produced by marine plankton Gambierdiscus toxicus. The plankton live in the oceans between 32°N and 32°S and ciguatera fish are confined to patches of oceans in the area. The toxins are up to 50 - 100 times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viscera, liver and gonads of affected fish, while the fish remain asymptomatic. As the toxins are heat-stable and cannot be removed by cooking or processing, they can affect the nerve and muscle functions of persons who consume ciguatera fish. CFP is now a common type of marine food poisoning worldwide,
何謂雪卡毒魚類中毒
its effect and prevention.
及雪卡毒素?
這種干比亞藻可產生雪卡毒素 (由美國華盛頓史 What are Ciguatera Fish
根據紀錄,雪卡毒魚類
密森尼博物館轄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植物學系 Maria A. Faust博士拍攝的照片)
Poisoning and Ciguatoxins?
雪卡毒魚類中毒第一個症狀可在30分 鐘內迅速出現,但通常在進食可引致中 毒的魚類後24至48小時才出現。患者最 初會出現腸胃或神經系統不適。嘔吐、 腹瀉、噁心及腹痛等腸胃不適一般只會
neurological. The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like vomiting, diarrhoea, nausea and abdominal pain usually last only a few days, the neurological symptoms like tingling of lips, hands and feet, skin itching, change in temperature perception, fatigue, muscle and joint pain appear later and last longer, sometimes up to a few years. In severe cases,
持續數天,而口部及四肢刺痛、皮膚發 low blood pressure, slow heart rate, respiratory difficulties
癢、溫度認知有變、疲倦、肌肉及關節 and paralysis are possible, but death is uncommon.
製作組: 馮慧中女士, 吳晞女士, 鄧紹平博士, 余禮文先生 Production Team: Ms. Jacqueline FUNG, Ms. Eva NG, Dr. Anna TANG, Mr. John YU
焦點個案
Incident in Focus
雪卡毒魚類中毒
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食物安全中心 風Hale Waihona Puke 評估組科學主任游天頌先生報告
Reported by Mr. Arthur YAU, Scientific Officer, Risk Assessment Section, Centre for Food Safety
類中毒是多個水域(包括熱
Department of Botany,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in many areas, including tropical
帶 及 亞 熱 帶 太 平 洋 一 帶 ) 的 U.S.A.)
二零一零年十月•第五十一期 October 2010•51st Issue
食 物 環 境 衞 生 署 食 物 安 全 中 心 出 版 Published by the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本期內容
響進食含雪卡毒素魚類的人的神經和肌 due to increased international commerce in seafood.
肉功能。由於國際海產貿易不斷增加, 雪卡毒魚類中毒現時是全球常見的一種 海產中毒。
對人體的影響
Effects on Humans
The first symptoms can appear as quickly as 30 minutes, while a delay of 24 to 48 hours after consumption of CFP fish is common. The initial symptoms can be gastrointestinal or
IN THIS ISSUE
焦點個案 雪卡毒魚類中毒
食物安全平台 食物與防腐劑的巧妙配搭
食物事故點滴 新鮮牛肉中的二氧化硫 銀鱈魚及劍魚中的汞
風險傳達工作一覽
Incident in Focus Ciguatera Fish Poisoning
Food Safety Platform Matchmaking of Food and Preservatives
其他因素,例如以往曾否出現雪卡毒魚類中毒、有否 飲用酒精飲料和食用花生或豆類食物,亦會令個別人士較 易出現雪卡毒魚類中毒。
本港情況
食物安全中心在接獲雪卡毒魚類中毒個案的通報後, 會調查有關處所和供應商,以確定問題魚類的品種和來 源。調查和監察工作會有一定程度困難,因為食物殘渣往 往已不存在,加上現時業界的登記和備存食物紀錄工作 純屬自願性質,故可供追查食物來源的紀錄並不齊備。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的紀錄,本港在二零零七至零九年共有 32宗確診雪卡毒魚類中毒個案,受影響人數為102人。食 物安全中心的調查顯示,在涉及雪卡毒魚類中毒的各種魚 類中,以西星斑、燕尾星斑、老虎斑及東星斑較常見,其 他品種包括青斑、蘇眉、紅鰽、油等。此外,食物安全 中心與業界的調查發現,最常受雪卡毒素影響的捕魚區有 南沙羣島、吉里巴斯及海南島,涉及的魚類通常介乎0.6 – 3公斤(1 – 5斤),但據報亦有在此重量範圍以外的 魚類。由於食物安全中心不能核實有關資料,故有關魚類 品種和來源資料可能未夠全面。
中 毒 最 早 出 現 於 一 五 一 一 Marine plankton Gambierdiscus toxicus can produce CFP was first recorded in 15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