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表格3
听课记录本(电子版)

8.教学媒体(教具)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10
9.教学结构优化组合,优质高效。
10
教学评价设计
10.过程性评价:提问、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任务工单等形式多样、反馈强化及时、内容设计合理,要求适度;
10
11.总结性评价:知识覆盖面达80%以上,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重视实践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评价。
听课记录
授课者Βιβλιοθήκη 课程名称听课时间听课地点
班级
出勤情况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评议
听课记录
教学过程
教学评议
板书:
课堂教学质量总评分:总评等级:
一句话建议:
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评价表
评 价
项 目
评 价 要 点
评 价 结 果
分值
得分
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领域目标设计的完整性、适切性和可操作性。
8
2.动作技能领域目标设计的完整性、适切性和可操作性。
5
安全措施
16.重视安全教育;
1
17.严格安全规范;
2
18.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2
总 评
总评
等级
优
良
合格
不合格
总评
得分
100~88
87~75
74~60
<60
教师课堂理论教学能力评价表
评价项目
评 价 要 点
评 价 结 果
分值
得分
导 入
技 能
1.导入具体、简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2
2.能引起注意,激发兴趣,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5
提 问
技 能
完整版听课记录表-模板3篇

完整版听课记录表-模板
第一篇:科技类课程听课记录
时间:2021年9月10日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与未来
授课教师:李老师
听课心得:
这堂课程非常有启发性,它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本堂课的前半段,教师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并讨论了它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在后半段,教师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各种应用,包括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这些应用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改善城市交通、并促进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通过这堂课,我认识到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几乎可以想象到,未来的社会将非常依赖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将会深入到各种领域中,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展望。
我非常感谢这堂课,它让我的思想突破了以往的局限,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人工智能的潜力。
总而言之,我非常喜欢这堂课,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我相信这堂课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谢谢李老师!。
三年级下册科学听课记录表

主题: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授课老师:XXX课程内容一:星象观察与理解1.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夜空中的星座来理解星象的现象和规律。
2.教学过程:a.导入:老师通过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了夜空中最常见的星座,如北斗七星、仙女座等。
b.实践操作:学生们在课堂上使用星图辅助观察夜空中的星座位置,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c.小结:老师带领学生讨论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对星座的理解,并做出相应的总结。
3.学生反馈:学生们围绕星象观察的内容展开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了各自的发现和体会。
课程内容二:植物生长与发育1.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并学习植物的基本结构。
2.教学过程:a.导入:老师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回忆植物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根系生长等。
b.实践操作:学生们在课堂上观察植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和花,并使用放大镜观察细胞结构。
c.小结:老师带领学生回顾植物的不同部分和它们的功能,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反馈: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理解和发现。
课程内容三:水的存在与变化1.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存在形式和变化过程。
2.教学过程:a.导入:老师通过举例和图片,向学生介绍水的不同存在形式,如液态、固态和气态。
b.实践操作: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水的加热实验,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c.小结: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存在形式和变化规律,并和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3.学生反馈:学生们通过实验和讨论,分享他们对水的存在和变化的理解和体会。
课程内容四:生态系统与环保意识1.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培养环保意识。
2.教学过程:a.导入:老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素材,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生态系统,如森林、河流等。
b.实践操作: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来了解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
幼儿园听课记录表

幼儿园听课记录表一、课前准备1、教材准备:认真阅读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认知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2、教具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具,如图片、玩具、模型等。
3、心理准备:保持积极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和耐心参加听课活动。
二、听课记录1、观察教师教学: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能力,了解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2、记录教学内容:记录教师讲解的内容,包括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师如何运用教具进行讲解。
3、记录幼儿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注意力、参与度、互动情况等,评估幼儿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三、课后分析1、分析教师表现:根据听课记录,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能力,提出改进建议。
2、分析幼儿表现: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分析幼儿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3、分析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分析教材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
四、总结评价1、总结教学经验:总结本次听课活动的收获和不足,积累教学经验。
2、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本次教学效果的优劣,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促进专业成长:通过听课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上是幼儿园听课记录表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专注和耐心,认真记录和分析,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幼儿园听课记录表一、课前准备1、教材准备:认真阅读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幼儿认知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2、教具准备: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具,如图片、玩具、模型等。
3、心理准备:保持积极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和耐心参加听课活动。
二、听课记录1、观察教师教学:观察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课堂组织能力,了解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2、记录教学内容:记录教师讲解的内容,包括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师如何运用教具进行讲解。
3、记录幼儿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注意力、参与度、互动情况等,评估幼儿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公开课听课记录表

职称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授课班级
听课人
授
课
内
容
听
课
老
师
评
议
紧紧围绕着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为主这一重点,在不增加课时和师资投入的情况下,采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符合改革试点的基本要求。试点是通过两种教学模式的对比研究进行的,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选取学生样本;采取自荐和考察的方法选取教师样本。通过对学生的前测和后测,通过实验前和实验后对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部分验证了研究初始的假设。此外,在新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学生能适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使学习自主性大大加强。教师也从单一的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以语言知识传授、学习方法和应用技能指导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上来。对此,学生普遍欢迎,他们认为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听说能力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面对这样的结果,教师感到的是激励和压力。因而北京邮电大学认为非常有必要将研究进一步深入下去,进行深层次的实验,同时开展相关拓展项目的研究,相信将会得出更可信、更科学的结论。相信随着改革的推进,各个层面的问题逐渐迎刃而解。改革会在高校教师中深入人心。对于引进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些教师多年的心愿,早就摩拳擦掌等待这一天了。他们认为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本次推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国家、对学生有好处,是一次改变传统教学体系的契机。他们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身于这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中,进行新的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实验研究。备来自注公开课听课记录表
实习生听课记录3

解:由 得 ,∴ 或 ,
∴ ,又∵ ,且 ,
∴ ,∴ 和 是方程 的根,
由韦达定理得: ,∴ .
说明:区间的交、并、补问题,要重视数轴的运用.
例3.已知集合 , ,则 ;
;(参见《高考 计划》考点2“智能训练”第6题).
解法要点:作图.
注意:化简 , .
听课记录
2015年9月27日
授课
教师
刘志同
学科
数学
学校
班级
达州市一中学
高三(2班)
课题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第2课时 集合的运算
课型
复习课
教师教学过程记录:
(一)复习主要知识:
1.交集、并集、全集、补集的概念;
2. , ;
3. , .
(二)例题分析:
例1.设全集 ,若 , , ,则 , .
解法要点:利用文氏图.
2.含参数的问题,要有讨论的意识,分类讨论时要防止在空集上出问题;
3.集合的化简是实施运算的前提,等价转化常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五.课后作业:《高考 计划》考点2,智能训练3,7,10,11,12,13.
教学点评:由于是复习课,直接点题。复习过程,结合学生情况,充分调动课堂积极性
所选例题,切中学生的薄弱区,对例题的详细的讲解,令学生对知识点,进一步深入的了解。
对课堂练习,采取先预留时间,再讲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的教学理念
老师精炼的总结,系统的巩固知识。并且
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听课随感:教学过程富有趣味以及创造性,既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又防止学生思维僵化。在课业压力较大的的高三,充分做到了效率和时间有机结合,能力和容量相兼容。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中,教师花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次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探索中得出结论。
英语听课记录表

三、结课
学生行为:
→2.学生全体站立,齐唱Let’s chant。
→3.提前根据乐学单任务进行练习,课上以同桌为单位进行练习,部分小组进行展示。
→1.学生看课文动画,对课文及其内容进行感知。
→2.学生跟读课文,感受正确的语音语调。
→3.学生自由分角色练习课文,小组展示。
2.小组奖励机制贯穿整节课堂,根据学生的展示表现,进行评分,用不同的分值对学生打分。
3.以课本配套的课文视频,给学生进行示范、带读,给学生创造正确规范的语音语调环境。
4.在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前给予明确的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知道“怎么读”,而非一头雾水的去读。
5.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形近词来认读生词,真正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本科重难点,老师起到引导作用。
同时怎么来读每个句子,每个句子都以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来翻译。
6.仿写句子,结合实际,描写同学。
a.教师给出示范,多次
b.Pairs work:同桌间进行展示交流,教师给予单独提点
C.教师请几组同学展示,并给予点评纠错,根据表现给分
7.回归课文,Pairs work,练习课文朗读,后教师请几组同学展示,并对其表现给小组加相应分数
4.Solve the questions in your group.小组合作交流问题
5.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后回答解决问题。
单词:如or, right, glasses, shoes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已经学过的形似词去学新词,请部分学生进行回答。
句子:如A boy or girl?一个男孩还是一个女孩?
教师提前将pairs work布置在乐学卡上,请部分组进行展示,并对学生展示情况进行评价及纠正,根据展示情况给相应小组加分。
听课记录(化学)3页

听课记录(化学)3页
本次听课内容为化学课程,主要是讲解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实验方法等知识点。
首先,教授讲解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即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量的变化率,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速率= ΔC/Δt
其中,ΔC表示反应物浓度的变化,Δt表示反应时间的变化。
同时,教授还给出了包括图像、实例以及实验现象在内的多种形式进行了解释,生动形象的诠释了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接下来,教授讲解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等,细致剖析了每个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机理。
特别是对温度这一关键的因素,教授通过实例和实验结果的比对,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巨大影响。
最后,教授介绍了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包括比色法、透过率法、荧光法等多种方法,详细解释了每种方法的原理和使用。
总的来说,本次课程是一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秀课程,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刻理解化学反应速率这一知识点,加深对各因素影响机理及其实验方法的认知,对进一步学习化学课程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课记录
听课人:部门:职称:
小学评课标准
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应该有一种质量标准。
这就如同一种产品的质量验收,在验收应有质量标准一样。
什么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任务不同,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
供参考。
一、评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1.5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4、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评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2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评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1.5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评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1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造新能力
2、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评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1.5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评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1.5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评教学特色(体现特色意识)1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